淚道內插管用具的製作方法
2023-12-08 09:29:41 4
專利名稱:淚道內插管用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在淚道閉塞治療中使用的淚道內插管用具。
背景技術:
引發流淚症的淚道閉塞的治療有(i)基於淚道探針的探測、(ii)淚道內插管用具的放置、(iii)淚囊鼻腔吻合術(DCR)、(iv)淚小管形成術、(ν)鼻淚管形成術、以及(vi) 淚丘移動術等。上述(i)的基於淚道探針的探測,通過將稱為探針的細管插入淚道內來使閉塞部位開通,對淚液的流路進行再建。由於容易且低侵害,因此多有作為第一治療而進行的情況。雖然(iii)淚囊鼻腔吻合術(DCR)、(iv)淚小管形成術、(ν)鼻淚管形成術、以及(vi) 淚丘移動術效果好,但由於需要切開臉部並對骨頭穿孔,因此相對侵害度高,作為最終方法而進行。在上述(ii)的淚道內插管用具的放置中使用的淚道內插管用具(淚道管等),在基於上述(i)的淚道探針的探測之後為了實現流路的維持與組織的再建而放置。由於上述 (ii)的淚道內插管用具的留置與上述的(iii) (vi)的各治療方法相比容易且低侵害,並且效果好,因此在世界範圍內被廣泛實施。其中也廣泛普及專利文獻1所示那樣的、能夠形成為管的中央部分由細且柔軟的管、杆形成,管的兩側由堅固且粗的管形成的、所謂的雙節棍型淚道管(例如,參照圖1。)。該雙節棍型淚道管包括管;以及從該管的兩側的裂縫插入的一對探針,對探針進行操作並將管引導至淚道內而留置。此外,如圖2所示,淚道包括淚點01、22)、淚小管 03、對)、淚囊06)、以及鼻淚管(XT)等。向該淚道內插入雙節棍型淚道管。然而,為了插入上述的雙節棍型淚道管,由於不得不以用手感去探查的狀態進行淚道內操作,探針被盲目地操作,因此存在扎破管、並且在正常的淚道以外打開孔(臨時道)的情況,治療成績不理想。因此,近年來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多有利用淚道內窺鏡觀察淚道而進行操作的情況。但是,當進行淚道管的插入術時,即使使用淚道內窺鏡,也不能確保足夠的安全性。原因是,為了在使用淚道內窺鏡的淚道內觀察之後插入淚道管,不得不將淚道內窺鏡向體外拔出,而不能在已觀察好的正確的位置等一邊利用淚道內窺鏡觀察監視器一邊進行作業,結果變成盲目的探針操作,而得不到足夠的效果。另外,管的末端形成為盲端,不能進行經由管的通水檢查。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第2539325號公報
發明內容
鑑於上述這樣的事情,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基於淚道的結構而最佳化的淚道內插管用具,提供不影響淚道內窺鏡的功能效果而能夠進行操作的淚道內插管用具。
發明者為了解決所述課題而進行銳意研究。其結果是發現下述情況在淚道內插管用具中,在其構成元件以及一體的管的兩末端設置開口部,並在該開口部附近且是距離該開口部規定距離的位置配置加強體,由此能夠同時採用淚道內窺鏡,並且能夠確保淚道內窺鏡的視野,另外,能夠在淚道內窺鏡的使用之後拔出淚道內窺鏡,將淚道內插管用具 (淚道管等)留置於醫療從業者所希望的位置,從而完成本發明。即,本發明的主旨如下所述。〔1〕一種淚道內插管用具,該淚道內插管用具具備留置於淚道內的一體的管,其特徵在於,在上述一體的管的兩末端形成有開口部,上述開口部在其附近配置保持有加強體,上述加強體的配置位置與上述開口部形成規定距離。〔2〕根據〔1〕所記載的淚道內插管用具,為了配置保持上述加強體而形成有卡止機構。〔3〕根據〔1〕或〔2〕所記載的淚道內插管用具,上述一體的管的兩末端為無邊緣的形狀。〔4〕根據〔1〕 〔3〕中任一個所記載的淚道內插管用具,上述加強體的構成材料為不鏽鋼。〔5〕根據〔1〕 〔4〕中任一個所記載的淚道內插管用具,上述一體的管的構成材料包含樹脂組成物,該樹脂組成物的異丁烯系列嵌段共聚物(A)與熱塑性聚氨酯系列樹脂 (B)的比例以重量比為(A)/(B) = 1/99 99/1。〔6〕根據〔1〕 〔5〕中任一個所記載的淚道內插管用具,上述開口部的直徑為 0. 5 0. 8mm。〔7〕根據〔1〕 〔6〕中任一個所記載的淚道內插管用具,上述規定距離在2mm以內。根據本發明的淚道內插管用具,由於在管設置開口部,因此能夠經由該開口部實現來自淚道內窺鏡的視野確保以及通水檢查。另外,由於能夠實現來自淚道內窺鏡的視野確保,因此可靠地知曉供管通過的路徑,能夠避免管制造臨時道、刺破黏膜等而引起出血等問題。並且,能夠利用淚道內窺鏡的力而順利地進行管向淚道的插入。另外,加強體起到限位器的作用,能夠減少意外的淚道內窺鏡從開口部的穿透風險。此外,由於具備一體的管, 因此能夠在需要時分別插入淚道所特有的結構亦即上·下淚道。
圖1是示出現有的雙節棍型淚道管的概要圖。圖2是示出淚道的解剖學結構的說明圖。圖3中,(a)是示出本發明的淚道內插管用具的留置部的一例的剖視圖。(b)是示出在圖3(a)的一例中,插入淚道內窺鏡的狀態的前端部分的剖視圖。(c)是示出本發明的淚道內插管用具的留置部的前端部分的其他例的剖視圖。圖4是用於對實施例中的加強體與管的穿透強度的測定方法進行說明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說明。如圖2所示,本發明中提到的淚道包括上/下淚點(21/22)、上/下淚小管 03/M)、總淚小管(25)、淚囊(沈)、鼻淚管(27)、鼻腔管(未圖示)、以及Hanser valve (未圖示),是將從淚腺(未圖示)產出的淚液從眼表面導向下鼻道08)的管(眼球附屬器)。 圖2示意性地示出淚道的解剖學的結構。此外,將從上淚點經由上淚小管(23)、總淚小管05)而導向下鼻道08)的管稱為上淚道,將從下淚點02)經由下淚小管04)、總淚小管05)而導向下鼻道08)的管稱為下淚道。本發明的淚道內插管用具具備留置於淚道內的一體的管。「一體」表示分別插入上/下淚道的兩根管作為整體而形成為一根。上述一體的管表示以淚道的再建治療為目的而插入的具有規定長度的柔軟的插管用具。在上述一體的管的兩前端形成有開口部。由於這樣在管設置開口,因此能夠經由該開口實現來自淚道內窺鏡的視野確保以及通水檢查。作為該一體的管的結構,例如,舉出在兩前端形成開口部,並具有連通兩前端的中空部的筒形狀的管。並且作為筒形狀,舉出遍及全長而具有大致恆定的內外直徑、中央部具有大致恆定的小徑部分的管等。另外,作為該一體的管的結構的其他例,舉出下述管,S卩在管的中央部具有杆形狀的部分,在各端具有筒形狀的部分,該筒形狀的部分具備具有開口部的末端,並且具有與該開口部連通的中空部。在該情況下,可以是外徑遍及該一體的管的全長形成為大致恆定, 也可以在中央部的杆形狀的部分具有大致恆定的小徑部分。另外,上述例示的上述一體的管中的、中央部具有大致恆定的小徑部分的情況,更具體而言,也可以是作為從淚囊留置於鼻淚管的部分採用兩側的筒形狀,從淚點留置於淚小管的部分採用杆形狀。具有這樣的形狀、結構且中央部比其兩側部柔軟的淚道內插管用具,如上述那樣,被稱為所謂的雙節棍型淚道管。上述雙節棍型淚道管表示根據看起來與中國武術中的雙節棍形似而得名的淚道管。優選中央部是柔軟的,當以管的長度方向的中心點支承並舉起時,形成為倒U字型的程度。雖然上述一體的管的上述兩前端的形狀沒有特別地限定,但從防止淚道損傷的觀點出發,優選為無邊緣的形狀。例如,雖舉出末端部的外部形狀不是近似圓錐狀、角錐狀等尖銳的形狀、末端部的端面被倒角的形狀、倒圓角形狀,但對此沒有限定。在本發明中,也可以在上述一體的管設置用於插入探針、淚道內窺鏡的插入部。特別是上述所謂的雙節棍型淚道管的情況,一般多有不能向上述的中央部插入探針、淚道內窺鏡的情況。因此,向在中央部的兩側的筒形狀的部分的中空部插入淚道內窺鏡等,需要設置將外部與上述中空部連通的插入部。該插入部可以設置於筒形狀的部分的側壁部分等。 另外,插入部的結構沒有特別地限定,只要適當地選擇小孔、縫隙等即可。上述一體的管的構成材料(材質)沒有特別地限定,雖舉出例如矽樹脂、聚氨酯、 異丁烯系列共聚物,以及包含這些合金等的樹脂組成物,但並不局限於此。在本發明中,作為上述合金沒有特別地限定,例如,在使用聚氨酯與異丁烯系列共聚物的合金的情況下,通過調整上述異丁烯系列嵌段共聚物(A)、與熱塑性聚氨酯系列樹脂 (B)之間的比例,由此能夠調整管的硬度。將熱塑性聚氨酯系列樹脂(B)的比例設定為越大、管的硬度能夠形成為越大。此外,當從抗血栓性、表面光滑性、以及柔軟性的觀點出發考慮時,優選含有異丁烯系列嵌段共聚物(A)在1重量%以上(即,異丁烯系列嵌段共聚物
(A)與熱塑性聚氨酯系列樹脂(B)的比例以重量比為(A)/(B)= 1/99 99/1)。尤其當從耐磨損性的觀點出發考慮時,優選異丁烯系列嵌段共聚物(A)與熱塑性聚氨酯系列樹脂
(B)的比例以重量比為(A)/(B)= 1/99 70/30。特別是,當從壓縮應力的觀點出發考慮時,優選異丁烯系列嵌段共聚物(A)與熱塑性聚氨酯系列樹脂(B)的比例以重量比為(A)/ (B) = 1/99 50/50。本發明所使用的一體的管用的樹脂組成物可以僅由異丁烯系列嵌段共聚物(A)與熱塑性聚氨酯系列樹脂(B)構成,也可以混合其他成分。作為異丁烯系列嵌段共聚物(A),優選苯乙烯-異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以下,存在稱為SIBS的情況)亦即鍾化株式會社制的「SIBSTAR102T」。作為熱塑性聚氨酯系列樹脂(B)(以下,存在稱為TPU的情況),優選醚系列芳香環式聚氨酯亦即日本 Miractran ( S,夕卜,> )會社制的 「Miractran E385PNAT」,Noveon ( ^ 工才 > )會社制「Teco thane TT1074A」或者,醚系列脂環式聚氨酯亦即Noveon株式會社制的「Tecof Iex EG100A」、「Tecoflex EG85A」、或者聚碳酸酯系列聚氨酯亦即Noveon株式會社制「Carbotane PC;3575A」 等。在本發明中,在形成於上述一體的管的兩前端的開口部的附近配置保持有加強體。而且,上述加強體只要配置於在上述一體的管的兩前端形成的開口部中的至少一方的附近即可。即,上述加強體可以配置於上述一體的管中的一方的開口部的附近,也可以配置於兩前端的開口部的附近。例如,在僅經由上/下淚小管中的任一方而留置淚道內插管用具的情況、當上/下淚小管瘢痕化時從總淚小管留置插入淚道內插管用具的情況下,只要在形成於上述一體的管的兩前端的開口部中的一方的附近配置加強體即可,在經由上/下淚小管兩者留置一個淚道內插管用具的情況下,可以在形成於上述一體的管的兩前端的開口部的附近分別配置加強體。此外,前者的情況也可以構成為,用於插入內窺鏡等的插入部從不配置加強體的一方的開口部插入。另外,在形成於上述一體的管的兩前端的開口部的附近分別配置加強體的情況, 與後述的加強體的配置位置等相輔相成,能夠使用一個淚道內插管用具而容易地在上/下淚道留置管。加強體的形狀沒有特別地限定,只要是能夠配置於一體的管的開口部的附近、能夠確保插入管的中空部的淚道內窺鏡的視野的、能夠起到淚道內窺鏡的限位器的作用的形狀即可,例如,近似環狀等即可。上述加強體的配置位置構成為,在上述開口部的附近,且與該開口部(開口部的最末端部)形成規定距離。作為該規定距離,從作為相對於淚道內窺鏡的限位器的作用、 和確保淚道內窺鏡的視野的觀點出發而被決定。例如,從確保淚道內窺鏡的視野的觀點出發,優選淚道內窺鏡末端部的透鏡位置距離管開口部的最末端部2mm以內。另外,從將淚道內窺鏡的視野範圍確保為70%以上的觀點出發,更優選為淚道內窺鏡末端部的透鏡位置在 1.5mm以內,進而優選為1mm。因此,從確保淚道內窺鏡的視野的觀點出發,優選上述規定距離為距離上述開口部(開口部的最末端部)在2mm以內,更優選為在1.5mm以內,進而優選為在Imm以內。另外,淚道內窺鏡的視野範圍除了淚道內窺鏡的所謂視野角之外,也能夠根據開口部的直徑(特別是開口部的前端的直徑)的大小而受到影響。而且,從確保淚道內窺鏡的視野的觀點出發,開口部的直徑(也稱為開口直徑)越大越好。另一方面,當將開口直徑形成為較大時,末端部的管的壁厚變小,變得難以保持加強體,當利用淚道內窺鏡所涉及的力而將管插入淚道時,能夠從開口部穿透加強體。因此,從保持加強體,防止該穿透與確保淚道內窺鏡的視野的觀點出發,優選開口部的直徑(開口直徑)為0.5 0.8mm,更優選為 0. 65 0. 75mm0如上述那樣,通過以在管的前端的開口部的附近且與開口部形成規定距離的方式配置加強體,能夠確保淚道內窺鏡的視野,並且使利用淚道內窺鏡的力的管順利地向淚道插入。進而加強體部起到限位器的作用,意外地來自開口部的淚道內窺鏡的穿透風險也能夠降低。這樣的效果在與開口部的距離的基礎上,將開口部的開口直徑如上述那樣進行調整,由此能夠進一步提高。另外,使用淚道內窺鏡期間,可靠地知曉供管通過的路徑,能夠避免管制造臨時道、刺破黏膜等而弓丨起出血等問題。另外,利用該加強體,管末端部附近被加強,由此能夠後進行開口加工。作為上述加強體的構成材料,沒有特別地限定,舉出各種硬質樹脂、不鏽鋼等金屬。從防止與體液、藥液等的接觸所導致的腐蝕的觀點出發,優選不鏽鋼。在本發明中,也可以為了配置保持上述加強體而形成有卡止機構。由此,能夠將加強體更可靠地保持於上述管的開口部的附近,能夠更可靠地起到淚道內窺鏡的限位器的作用。優選該卡止機構形成於構成上述一體的管的筒形狀的中空部的內壁部分。另外,作為卡止機構的結構,並不局限於能夠可靠地保持加強體,也能夠舉出能夠嵌合加強體地形成於筒形狀的內壁部分的槽部分乃至突起部分等。為了提高淚道內插管用具向淚道的插入性,也可以在管的外側設置親水性的表面塗層。利用該表面塗層,當與血液接觸時發現潤滑性,從而減小插入時的阻力。親水性的表面塗層的種類並沒有特別地限定,能夠適宜地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羥乙酯)、聚丙烯醯胺、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二醇等親水性聚合物、或者這些的混合物等。以下,基於附圖所示的一個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淚道內插管用具進行說明,本發明並不被該實施方式有任何限制。圖1示出現有的雙節棍型淚道管(插入探針的狀態)的一例,圖3 (a)是示意性地示出本發明的淚道內插管用具中的、留置於淚道內的下鼻道等的管部分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剖視圖。圖3(b)在圖3(a)所示的例子中,是示意性地示出將淚道內窺鏡插入管部分的中空部的狀態的前端部分的剖視圖。圖3(c)是示意性地示出管部分的末端部分的其他例的剖視圖。圖3(c)也與圖 3(b)相同地,示出淚道內窺鏡插入管部分的中空部的狀態。首先,對圖1所示的現有的雙節棍型淚道管進行說明。現有的雙節棍型淚道管1包括筒形狀或者杆形狀的中央部4,該中央部4在大致中央部分形成在淚點、淚小管、總淚小管、以及淚囊留置的部位;筒形狀的第一筒狀部5a,該第一筒狀部如與中央部4的一端連續設置,且形成在淚囊、鼻淚管、Hanser valve、以及下鼻道留置的部位;以及筒形狀的第二筒狀部恥,該第二筒狀部恥與中央部4的另一端連續設置,且形成在淚囊、鼻淚管、Hanser valve、以及下鼻道留置的部位。中央部4形成為比第一筒狀部5a以及第二筒狀部恥細,形成所謂的雙節棍型。第一筒狀部fe的第一末端6以及第二筒狀部恥的第二末端8形成為盲端,其前端形成為尖銳的形狀。另外,為了讓手術醫師容易地區分包含第一末端6的前端部分、與包含第二末端8的前端部分,包含第一末端6的前端部分被著色。另外,從第一筒狀部fe的第一末端6在規定位置帶有兩個標記9a,以便手術醫師能夠視覺確認插入深度。在第二筒狀部恥也相同地帶有標記%。另外,在第一筒狀部fe以及第二筒狀部恥的中央部4的附近的側壁,分別配置探針插入用的縫隙7a以及7b,第一探針加以及第二探針沘經由縫隙7a以及7b而分別插入第一筒狀部5a以及第二筒狀部恥的中空部。中央部4在形成為雙節棍型淚道管的大致中央的位置設置中點3,從而能夠容易地確認插入位置、留置位置。本發明的淚道內插管用具中的、雙節棍型淚道管的情況的實施方式的基本的結構與圖1相同。不同點是第一筒狀部fe以及第二筒狀部恥的結構。因此,對該不同點在以下進行說明。另外,不同點以外的結構,例如,圖1中的標記9a(9b)、末端部的著色等也能在本發明的淚道內插入用具中採用。本發明的淚道內插入用具的一個實施方式亦即雙節棍型淚道管,在圖1所示的雙節棍型淚道管1的基礎上,代替第一筒狀部如以及第二筒狀部恥而採用圖3(a)所示那樣的筒狀的結構的管。即,通過根據規定方法將圖3(a)所示的管分別在圖1所示的中央部4 的兩端連續設置,由此形成具備本發明的一體的管的淚道內插入用具。此外,圖3(a)雖示出一體的管中的一方的筒狀的結構的管的剖視圖,但另一方的管的結構實際上也具有相同的結構,此處省略說明。如圖3(a)所示,在本發明的淚道內插管用具的一個實施方式亦即雙節棍型淚道管31中,在筒狀部35的前端設置前端開口部33,並且在前端開口部33的附近且與前端開口部33形成規定距離L的位置配置保持有加強體32。此外,規定距離L是與加強體32的前端開口部33相反一側的端面、與前端開口部33之間的距離。加強體32為環狀,作為卡止機構而設置的槽部36a以及突起部36b與筒狀部35的內壁的內圓周面嵌合固定。另外, 筒狀部35的前端設置R部37,而形成為無邊緣的形狀。並且,在接近筒狀部35的中央部的位置的側壁設置將外部與中空部38連通的縫隙34,形成為能夠插入探針、淚道內窺鏡。如圖3(b)所示,經由縫隙(未圖示)插入筒狀部35的中空部38的淚道內窺鏡 39,抵接於與加強體32的前端開口部33相反一側的端面,並能夠防止淚道內窺鏡39從前端開口部33突出,並且利用向淚道內窺鏡39負荷的力,能夠容易地實現將筒狀部35插入淚道的操作。並且,從插入中空部38的淚道內窺鏡39的前端面到前端開口部33被設定為規定距離L,從而能夠確保淚道內窺鏡39的視野。S卩,規定距離L是確保淚道內窺鏡39的視野所需要的距離,除了淚道內窺鏡39的所謂的視野角之外,還根據前端開口部33的開口直徑R的大小而受到影響。另外,在本例中,末端部的內部結構構成為,具有中空部分的內徑隨著從前端開口部33朝向中央部4的方向(圖3(b)的左側)而變大的部分,並與環狀的加強體32的內徑一致。圖3(c)示出在本發明的淚道內插管用具的一個實施方式亦即雙節棍型淚道管31 中筒狀部35的末端部的結構的其他例。在本例中,雖然末端部的內部結構、卡止機構的結構、加強體的結構與圖3(b)不同,但該其他結構是相同的。本例中的末端部的內部結構,隨著從前端開口部33』朝向中央部4的方向(圖3(c)的左側),中空部分的內徑與開口部R 相同且恆定。因此,環狀的加強體32』的內徑形成為比圖3(b)的加強體32小。在形成為這樣結構的情況下,由於前端側的筒狀體的壁厚比加強體32』的前端側的端面大,因此比起圖3(b)的內部結構的情況,存在提高插入並推入淚道內窺鏡時的加強體32』的穿透防止效果的趨勢。另外,加強體32』與在筒狀部35』的內壁面設置的槽部36c (卡止機構)嵌合固定。 圖3(b)那樣的突起部36b不被設置。另外,與圖3(b)相同地,從插入中空部38的淚道內窺鏡39的前端面到前端開口部33』被設定為規定距離L。實施例(製造例1 10)將苯乙烯-異丁烯嵌段共聚物(以後SIBS)與聚氨酯(Tecof lex EG85A ; noveon( ^才 >社)制)以重量比10 90準備規定量,並兩軸擠壓機((p4.0、L/D = 40、轉速500rpm)進行混合。對得到的肖氏硬度72A的SIBS/聚氨酯混合品進行擠壓成形, 從而製成管a (內徑0. 90mm-外徑1. 3mm)與管b (內徑0. 90mm-外徑1. 4mm)。將製成的管a、b切斷為規定長度,使用前端不尖銳的SUS芯材,作為加強體將SUS 環(內徑0. 8mm-外徑1. Omm-寬高0. 5mm, SUS304)插入管a、b的中空部,並配置於距離各管的前端1 1. 5mm的位置。在配置SUS環的管a、b的中空部插入外徑0. 49mm的SUS制芯材(管保持用)。接著,將配置了該狀態的管a、b的SUS環的部分附近插入收縮管(瑞侃(X * A )株式會社制,RNF-100-3/64),使用設定為200°C的熱風熔敷機,對收縮管部分進行局部加熱,熔融管a、b並對SUS環進行固定。由此,在將管a、b的末端部的內徑維持約為0. 9mm的狀態下, SUS環固定於管a、b的內壁部分。接著,如上述那樣從配置保持SUS環的管a、b的前端側插入以形成為所希望的前端開口部內徑R(0. 5/0. 6/0. 7/0. 75/0. 8mm)的方式具有規定外徑的SUS制芯材。而且,將向局部加熱裝置(日本Avionics ( 7 H 株式會社制,TCW-215)插入所希望的SUS制芯材的管a、b,安裝於將管a、b的末端部的邊緣部分形成為R形狀的金屬模具,將其末端部以100°C加熱50秒,之後以95°C加熱5秒並對前端進行R加工,從而製成構成具有如表1所示的管內外直徑、管的末端部的各尺寸(規定距離L、前端開口部開口直徑R)的本發明的淚道內插入用具的管。此外,末端部的剖面結構大體如圖3(c)所示那樣的結構,具有規定距離L、開口直徑R、作為卡止機構的槽部、以及R形狀的前端等。(評價)使用構成製造例1 10的本發明的淚道內插入用具的各管,向管的中空部插入淚道內窺鏡,當將本發明的淚道內插入用具插入淚道時,對加強體亦即SUS環從管開口部穿透的強度進行評價。評價方法如下所述。如圖4所示,水平的臺40之上,配置具備相同軸狀的大小不同的兩個內徑的中空部02、43)的筒狀的穿透夾具41,製造例1 10的各管的前端側以朝向圖4的下側的方式,向較大的一方的內徑的中空部42嵌入各管的末端部。中空部42的內徑以管45的外徑為基準,形成為能夠在管45滑動的程度的大小,較小一方的中空部43的內徑具有與前端開口部46的開口直徑R相同程度的內徑。另外,從中空部42向中空部43的移行部,具有與水平的臺40的水平面平行的面。接著,向管45的中空部48插入外徑0.9mm的按壓頭(淚道內窺鏡的模型部件)44, 使用壓縮試驗機(島津製作所制,EZ-TEST),對使按壓頭44朝圖4的下方向(箭頭的方向) 移動時的最大阻力負載進行測定。將按壓頭44的移動速度設為20mm/min、將環境溫度設為23°C、將環境溼度設為50% RH而進行測定。表1示出測定結果。評價基準只要是最大阻力負載在1. ON以上即為良好。[表 1]
權利要求
1.一種淚道內插管用具,其特徵在於, 具備放置在淚道內的一體的管, 在上述一體的管的兩末端形成有開口部, 在上述開口部的附近配置保持有加強體,上述加強體的配置位置與上述開口部分開規定距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淚道內插管用具,其特徵在於, 形成有用於配置保持上述加強體的卡止機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淚道內插管用具,其特徵在於, 上述一體的管的兩末端為無稜邊的形狀。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淚道內插管用具,其特徵在於, 上述加強體的構成材料為不鏽鋼。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淚道內插管用具,其特徵在於,上述一體的管的構成材料含有異丁烯類嵌段共聚物(A)與熱塑性聚氨酯類樹脂(B)的比例是重量比為(A)/(B) = 1/99 99/1的樹脂組成物。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淚道內插管用具,其特徵在於, 上述開口部的直徑為0. 5 0. 8mm。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淚道內插管用具,其特徵在於, 上述規定距離在2mm以內。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課題在於提供基於淚道的結構而最佳化的淚道內插管用具,提供不影響淚道內窺鏡的功能效果而能夠進行操作的淚道內插管用具。本發明的淚道內插管用具具備留置於淚道內的一體的管,該淚道內插管用具中,在上述一體的管的兩末端形成有開口部,上述開口部在其附近配置保持有加強體,該加強體的配置位置與上述開口部形成規定距離。
文檔編號A61F9/007GK102573716SQ20108004780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09年10月22日
發明者中野良二, 宮內偉一, 深谷浩平 申請人:株式會社鍾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