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的製造方法
2023-10-31 21:56:47 1
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所述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包括:主管,該主管的正上方的腔壁上開有至少2段主管開口,該主管的左部正下方設有物料出口;小管,該小管的正下方腔壁上開有左右貫通的小管開口,該小管開口和該主管開口焊接後連通,該小管的右部正上方設有物料進口;可旋轉的軸管,該軸管同軸地從該主管內部貫穿而過;多層復螺旋管,該多層復螺旋管的左端開口同時連通於一第一熱媒連通管、右端開口同時連通於一第二熱媒連通管,該第一熱媒連通管連通於該軸管的左部、該第二熱媒連通管連通於該軸管的右部。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換熱面積大、換熱效果佳、易於製備。
【專利說明】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換熱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
【背景技術】
[0002]換熱器是升降溫、蒸發、濃縮、乾燥等設備的核心部件,而管式換熱器是普遍使用的一種。管式換熱器絕大多數都是靜態的,其缺陷在於換熱效果不夠充分。亦有一部分管式換熱器是旋轉的管式換熱器,且多數是直線列管型。該直線列管型換熱器簡單易做,但製備時焊接點多。而且,當工藝需要在旋轉過程中對物料有較好的沿轉軸向推動作用時,該直線列管型缺乏此種功能。或者,還有的螺旋管型的旋轉換熱器,雖然一定程度上能夠克服前述缺陷,但其接水方式複雜,製造和使用維修均較難,且只涉及單層單螺旋,換熱面積有限。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它具有換熱面積大、換熱效果較佳,且易於製備的特點。
[0004]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所述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包括:
[0005]-主管,該主管的左端和右端分別固定有一第一法蘭,同時,該主管的正上方的腔壁上開有至少2段主管開口,且該主管的左部正下方設有物料出口 ;
[0006]-小管,該小管左端和右端分別固定有一第二法蘭,同時,該小管的正下方腔壁上開有左右貫通的小管開口,該小管開口和該主管開口焊接後連通,且該小管的右部正上方設有物料進口;
[0007]-可旋轉的軸管,該軸管同軸地從該主管內部貫穿而過,且該軸管內部有堵塞結構使得軸管兩端不相通或相通受限;
[0008]-多層復螺旋管,該多層復螺旋管的左端開口同時連通於一第一熱媒連通管、右端開口同時連通於一第二熱媒連通管,且該第一熱媒連通管連通於該軸管的左部、該第二熱媒連通管連通於該軸管的右部。
[0009]所述主管的下部半包圍的固定有夾水套,該夾水套左部正下方設有熱水進口、右部邊側設有熱水出口。
[0010]所述小管的內腔中位於該小管開口的上方設有非接觸該多層復螺旋管的支撐管。[0011 ] 所述小管的上部開有蒸汽出口。
[0012]本發明所具有的優點是:1、換熱面積大。本發明的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的多層復螺旋結構在能控制單管長度較小因而熱媒流動阻力較小的條件下,實現能密集排布換熱管的要求,因而能得到大大增加的換熱面積卻不顯著增加管內熱媒流動阻力。2、換熱效果佳。旋轉的換熱管的換熱效率會顯著高於靜態的換熱管。旋轉使用時,本發明的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對物料有較好的沿旋轉軸向推動的作用,而且不僅可用於液體和氣體,還能用於固體粉粒物料的換熱和攪拌。同時,改變層間距和複合螺旋間距後能夠使該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對物料的推動和攪拌作用進行控制。3、易於製備。在保證同樣換熱面積的情況下,本發明的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比直線列管型焊點少,因而洩漏可能性較小。同時,螺旋彎管是很成熟的製造工藝,因而設備部件的製造亦較為容易。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0014]圖1是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主視剖視圖;
[0015]圖2是本發明的主管的俯視圖;
[0016]圖3是本發明的小管的仰視圖;
[0017]圖4和圖5是兩種不同的多層復螺旋管的主視圖。
[0018]圖中:10、主管,11、第一法蘭,12、主管開口,13、物料出口 ;20、小管,21、第二法蘭,22、小管開口,23、物料進口,24、蒸汽出口,25、支撐管;30、軸管;40、多層復螺旋管;50、夾水套,51、熱水進口,52、熱水出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實施例,見圖1至圖5所示: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包括:主管10、小管20、軸管30、多層復螺旋管40等部件。具體的講:
[0020]該主管10的左端和右端分別固定有一用於連接外部設備的第一法蘭11。同時,該主管10的正上方的腔壁上開有至少2段主管開口 12。即,相鄰的主管開口 12之間具有一定的距離以避免形成左右貫通該主管10的上部的長口繼而降低了該主管10的強度。而且,該主管10的左部正下方設有物料出口 13。
[0021]該小管20左端和右端分別固定有一用於連接外部設備的第二法蘭21。同時,該小管20的正下方腔壁上開有左右貫通的小管開口 22。該小管開口 22和該主管開口 12焊接後連通,且該小管20的右部正上方設有物料進口 23。S卩,該下管20和該主管10通過該小管開口 22和該主管開口 12實現連通。
[0022]該軸管30同軸地從該主管10內部貫穿而過。該軸管30可旋轉。而且,該軸管30內部有堵塞結構使得該軸管30兩端不相通或相通受限。比如,該軸管30的內腔中部焊接有堵板。
[0023]該多層復螺旋管40的左端開口同時連通於一第一熱媒連通管41、右端開口同時連通於一第二熱媒連通管42,且該第一熱媒連通管41連通於該軸管30的左部、該第二熱媒連通管42連通於該軸管30的右部。所謂多層復螺旋管40指的是同軸同半徑的η個交互穿插後形成一層螺旋管層,不同半徑的螺旋管層同軸套在一起形成m層。其中,η >2、m彡I。比如,當n=2、m=l時,該多層復螺旋管40即類似於生物化學中的DNA雙螺旋結構。比如,圖1和圖5中所示的多層復螺旋管40為n=2、m=2時的情況;圖4中所示的多層復螺旋管40為n=2、m=l時的情況。不同層的螺旋管可在若干位置通過第三物體被相互焊接牢固並還與該軸管30焊接,從而形成牢固的管網架構。
[0024]這樣,該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在使用時,熱介質從該軸管30右端進入。由於該軸管30內部不相通或相通受限,因而熱介質進入該多層復螺旋管40內通過,最後從該軸管30的左端流出。與此同時,待換熱的物料從該小管20右端的物料進口 23進入後,在該主管10內被該多層復螺旋管40攪動並換熱,該主管10內被濃縮的物料由該主管10左端底部的物料出口 13排出。當然,在該軸管30旋轉時,前述效果更佳,且隨轉動的方向不同,該多層復螺旋管40對物料朝左或右推送出不同效果。
[0025]更進一步的講,該主管10的下部半包圍的固定有夾水套50,該夾水套50左部正下方設有熱水進口 51、右部邊側設有熱水出口 52。這樣,進一步增加了換熱效果。
[0026]繼續優化:該小管20的內腔中位於該小管開口 22的上方設有非接觸該多層復螺旋管40的支撐管25。這樣,使該小管20的強度不至於因該小管開口 22的存在而降低。該小管20的上部開有蒸汽出口 24。這樣,便於有蒸發的蒸汽從該蒸汽出口 24逸出。
[0027]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包括: 主管(10),該主管(10)的左端和右端分別固定有一第一法蘭(11),同時,該主管(10)的正上方的腔壁上開有至少2段主管開口( 12),且該主管(10)的左部正下方設有物料出口(13); 小管(20),該小管(20)左端和右端分別固定有一第二法蘭(21),同時,該小管(20)的正下方腔壁上開有左右貫通的小管開口(22),該小管開口(22)和該主管開口(12)焊接後連通,且該小管(20)的右部正上方設有物料進口(23); 可旋轉的軸管(30 ),該軸管(30 )同軸地從該主管(10 )內部貫穿而過,且該軸管(30 )內部有堵塞結構使得軸管(30)兩端不相通或相通受限; 多層復螺旋管(40),該多層復螺旋管(40)的左端開口同時連通於一第一熱媒連通管(41)、右端開口同時連通於一第二熱媒連通管(42),且該第一熱媒連通管(41)連通於該軸管(30 )的左部、該第二熱媒連通管(42 )連通於該軸管(30 )的右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主管(10)的下部半包圍的固定有夾水套(50),該夾水套(50)左部正下方設有熱水進口(51)、右部邊側設有熱水出口(5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小管(20)的內腔中位於該小管開口(22)的上方設有非接觸該多層復螺旋管(40)的支撐管(2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螺旋管式換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小管(20)的上部開有蒸汽出口(24)。
【文檔編號】F28D11/04GK203964718SQ201420408122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3日
【發明者】梅龍淵 申請人:合肥艾普拉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