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垂直蝸輪的製作方法
2023-11-01 14:06:47 2

本發明涉及一種蝸輪,具體涉及一種垂直蝸輪,屬於機械組件領域。
背景技術:
蝸輪蝸杆機構常用來傳遞兩交錯軸之間的運動和動力。蝸輪與蝸杆在其中間平面內相當於齒輪與齒條,蝸杆又與螺杆形狀相似。使用蝸輪可以獲得較大的齒輪減速比,蝸輪的齒輪減速比一般為20:1,有時甚至高達300:1或更大。蝸輪及蝸杆的配合使用,可以得到很大的傳動比,比交錯軸斜齒輪機構緊湊,且兩輪嚙合齒面間為線接觸,其承載能力大大高於交錯軸斜齒輪機構,但蝸輪蝸杆嚙合傳動時,嚙合輪齒間的相對滑動速度大,因此摩擦損耗大、效率低,另外,相對滑動速度大使齒面磨損嚴重、發熱嚴重,為了散熱和減小磨損,常採用價格較為昂貴的減摩性與抗磨性較好的材料及良好的潤滑裝置,因而成本較高。因此,為解決以上問題,亟待研發一種新的蝸輪。
技術實現要素: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垂直蝸輪,耐壓能力好,使用壽命較長。
(二)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垂直蝸輪,包括殼體及齒牙;所述殼體由上層、中層及下層這三層組成;所述殼體的上層及下層均高出中層8.5mm;所述齒牙開設在中層的中間位置;所述殼體的中心位置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徑為119.98~120.02mm;所述中層的上下表面距離通孔30mm的位置均開設有凹槽;所述上層和下層的直徑均為270.89mm;所述中層的直徑為180mm;所述凹槽的寬度為20mm。
進一步地,所述殼體呈中字型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齒牙均勻分布在中層外側。
進一步地,所述兩凹槽的深度均為18mm。
進一步地,所述通孔的一端設置有一開口。
(三)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垂直蝸輪,將殼體設計成三層結構,並在殼體的中層表面開設凹槽,提高了殼體的耐壓性,使用壽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F-F剖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各部件標註:1-殼體,2-齒牙,3-通孔,4-凹槽,5-開口,11-上層,12-中層,13-下層。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3所示的一種垂直蝸輪,包括殼體1及齒牙2;所述殼體1由上層11、中層12及下層13這三層組成;所述殼體1的上層11及下層13均高出中層12為a8.5mm;所述齒牙2開設在中層12的中間位置;所述殼體1的中心位置設置有通孔3;所述通孔3的直徑r為119.98~120.02mm;所述中層12的上下表面距離通孔中心位置b89.98~90.02mm均開設有凹槽4;所述上層11和下層13的直徑e均為270.89mm;所述中層12的直徑c為180mm;所述凹槽4的寬度f為20mm。
所述殼體1呈中字型結構。
所述齒牙2均勻分布在中層12外側。
所述兩凹槽4的深度h均為18mm。
所述通孔3的一端設置有一開口5。
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並非對本發明的構思和範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到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本發明請求保護的技術內容,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