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式燈具的製作方法
2023-11-11 20:35:07 1

本發明涉及一種盤式燈具。
背景技術:
盤式燈具一般包括安裝座、燈盤以及多個led燈珠。所述安裝座用於將所述盤式燈具安裝至天花板等位置,所述燈盤安裝於所述安裝座上,所述多個led燈珠則設置於所述盤式燈具上,所述燈盤的周緣凸設有多個散熱翼片。由於所述多個散熱鰭片固定於所述燈盤上,因此需要對所述燈盤進行包裝時,所述多個散熱翼片不易拆卸,且因為所述多個散熱翼片凸設於外側,導致所述盤式燈具不易包裝。
技術實現要素:
基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散熱翼片拆卸方便且便於包裝的盤式燈具。
一種盤式燈具,包括安裝座、燈盤、多個led燈珠以及翼片組件,所述燈盤安裝於所述安裝座上,所述燈盤為圓形且所述燈盤的周緣凹設形成有纏繞槽,所述纏繞槽的底面上開設有多個散熱槽,所述多個led燈珠安裝於所述燈盤上,所述多個led燈珠環繞成圈狀,所述翼片組件包括彈性纏繞圈與多個散熱翼片,所述彈性纏繞圈套設於所述燈盤的周緣並嵌入所述纏繞槽中,所述多個散熱翼片固定於所述彈性纏繞圈上,並分別插入所述多個散熱槽中。
在其中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彈性纏繞圈的橫截面為矩形,所述彈性纏繞圈的側面貼設於所述纏繞槽的底面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散熱翼片上開設有套設孔,所述彈性纏繞圈穿設於所述散熱翼片的套設孔中。
在其中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多個散熱翼片沿所述彈性纏繞圈均勻間隔設置。
在其中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散熱翼片為矩形狀,所述套設孔貫穿所述散熱翼片的相對兩側壁。
在其中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燈盤上開設有中心圓槽,所述多個led燈珠圍繞所述中心圓槽的周緣。
在其中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中心圓槽的直徑為所述燈盤的直徑的0.3-0.4倍。
在其中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安裝座的底部開設有螺紋孔,所述燈盤的頂部周緣設置有螺紋,所述螺紋配合於所述螺紋孔中。
在其中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led燈珠的數目為6,每個led燈珠包括發光元件與透明罩殼,所述發光元件安裝於所述燈盤上,所述透明罩殼罩設於所述發光元件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透明罩殼內形成有混光空間,所述發光元件位於所述混光空間中。
由於通過拉持所述彈性纏繞圈,使得所述彈性纏繞圈脫離所述燈盤的纏繞槽即可帶動所述多個散熱翼片脫離對應的散熱槽中,因此使得所述多個散熱翼片的拆卸較為容易。而在包裝運輸過程中,一般的盤式燈具的散熱翼片容易刺出包裝袋外,但是通過使所述翼片組件脫離所述燈盤並單獨包裝,即可使得所述盤式燈具的包裝較為容易,不易刺破包裝袋。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實施例的盤式燈具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盤式燈具的另一視角的立體示意圖。
圖3為一實施例的散熱裝置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於理解本發明,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發明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但是,本發明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並不限於本文所描述的實施方式。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對本發明的公開內容理解的更加透徹全面。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於」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並不表示是唯一的實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於本發明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於限制本發明。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本發明涉及一種盤式燈具。例如,所述盤式燈具包括安裝座、燈盤、多個led燈珠以及翼片組件,所述燈盤安裝於所述安裝座上,所述燈盤為圓形且所述燈盤的周緣凹設形成有纏繞槽,所述纏繞槽的底面上開設有多個散熱槽,所述多個led燈珠安裝於所述燈盤上,所述多個led燈珠環繞成圈狀,所述翼片組件包括彈性纏繞圈與多個散熱翼片。例如,所述彈性纏繞圈套設於所述燈盤的周緣並嵌入所述纏繞槽中,所述多個散熱翼片固定於所述彈性纏繞圈上,並分別插入所述多個散熱槽中。又如,一種盤式燈具,包括安裝座、燈盤、多個led燈珠以及翼片組件。例如,所述燈盤安裝於所述安裝座上,所述燈盤為圓形且所述燈盤的周緣凹設形成有纏繞槽。例如,所述纏繞槽的底面上開設有多個散熱槽,所述多個led燈珠安裝於所述燈盤上,所述多個led燈珠環繞成圈狀,所述翼片組件包括彈性纏繞圈與多個散熱翼片。例如,所述彈性纏繞圈套設於所述燈盤的周緣並嵌入所述纏繞槽中。例如,所述多個散熱翼片固定於所述彈性纏繞圈上,並分別插入所述多個散熱槽中。
請參閱圖1及圖2,一種盤式燈具100,包括安裝座10、燈盤20、多個led燈珠30以及翼片組件40。所述安裝座為矩形塊狀,用於將所述盤式燈具安裝於天花板上。例如,所述燈盤安裝於所述安裝座上,所述燈盤為圓形且所述燈盤的周緣凹設形成有纏繞槽21,所述纏繞槽的底面上開設有多個散熱槽23,所述多個led燈珠安裝於所述燈盤上,所述多個led燈珠環繞成圈狀,所述翼片組件包括彈性纏繞圈41與多個散熱翼片43,所述彈性纏繞圈套設於所述燈盤的周緣並嵌入所述纏繞槽中,所述多個散熱翼片固定於所述彈性纏繞圈上,並分別插入所述多個散熱槽中;即,每一散熱槽中插入一個散熱翼片。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使所述多個led燈珠發光的供電電路與驅動電路是本領域的常用技手段,在此不再贅述。
例如,所述盤式燈具的安裝過程具體如下:
將所述燈盤固定於所述安裝座上,將所述多個led燈珠安裝於所述燈盤遠離所述安裝座的一側。將所述多個散熱翼片穿設於所述彈性纏繞圈上。將所述彈性纏繞圈纏繞於所述燈盤的周緣並嵌入所述燈盤的纏繞槽中,將所述多個散熱翼片分貝對準並插入所述多個散熱槽中,從而可以利用所述多個散熱翼片將所述燈盤中的熱量導出來。
由於通過拉持所述彈性纏繞圈,使得所述彈性纏繞圈脫離所述燈盤的纏繞槽即可帶動所述多個散熱翼片脫離對應的散熱槽中,因此使得所述多個散熱翼片的拆卸較為容易。而在包裝運輸過程中,一般的盤式燈具的散熱翼片容易刺出包裝袋外,但是通過使所述翼片組件脫離所述燈盤並單獨包裝,即可使得所述盤式燈具的包裝較為容易,不易刺破包裝袋。
例如,為了便於安裝所述多個散熱翼片,所述彈性纏繞圈的橫截面為矩形,所述彈性纏繞圈的側面貼設於所述纏繞槽的底面上。所述散熱翼片上開設有套設孔431,所述彈性纏繞圈穿設於所述散熱翼片的套設孔中。所述多個散熱翼片沿所述彈性纏繞圈均勻間隔設置。所述散熱翼片為矩形狀,所述套設孔貫穿所述散熱翼片的相對兩側壁。由於所述散熱翼片上開設有套設孔,因此通過所述彈性纏繞圈穿設所述套設孔即可將所述多個散熱翼片拉緊於所述燈盤上,從而使得所述多個散熱翼片的安裝較為容易。
例如,為了便於將所述燈盤安裝於所述安裝座上,所述燈盤上開設有中心圓槽25,所述多個led燈珠圍繞所述中心圓槽的周緣。所述中心圓槽的直徑為所述燈盤的直徑的0.3-0.4倍。所述安裝座的底部開設有螺紋孔,所述燈盤的頂部周緣設置有螺紋,所述螺紋配合於所述螺紋孔中。通過所述安裝座的螺紋孔與所述燈盤的螺紋的配合,使得所述燈盤能夠較為方便地安裝於所述安裝座上。
例如,為了便於提高所述led燈珠的出光質量,所述led燈珠的數目為6,每個led燈珠包括發光元件與透明罩殼,所述發光元件安裝於所述燈盤上,所述透明罩殼罩設於所述發光元件上。所述透明罩殼內形成有混光空間,所述發光元件位於所述混光空間中,所述混光空間為矩形空間。所述安裝座背離所述燈盤的一側開設有多個安裝孔11,所述多個安裝孔用於將所述安裝過座固定於天花板等地方。通過設置所述透明罩殼,可以提高所述發光元件發出的光線的混光效果,從而提高所述多個led燈珠的出光質量。
例如,所述盤式燈具還包括散熱裝置,所述散熱裝置包括散熱筒以及與所述散熱筒相配合的蓋設筒。所述蓋設筒安裝於所述燈盤上,所述散熱筒安裝於所述安裝座上。所述散熱筒的外徑小於所述蓋設筒的外徑。所述散熱筒的側壁上開設有散熱孔,所述蓋設筒上開設有連通孔,所述蓋設筒活動地蓋設於所述散熱筒上,從而於所述散熱筒及所述蓋設筒之間形成有散熱空間。所述散熱孔的數目為兩個,所述兩個散熱孔貫通所述散熱筒的相對兩側壁。所述連通孔為兩個,且分別貫通所述蓋設筒的相對兩側壁。所述蓋設筒內設置有兩個彈性連接柱,所述兩個彈性連接柱相互間隔設置,且所述兩個彈性連接柱的連線通過所述蓋設筒的頂部圓心。所述兩個彈性連接柱的端部分別連接至所述散熱筒的內側,所述兩個彈性連接柱能夠拉持所述蓋設筒蓋設於所述散熱筒上,並使得所述連通孔越過所述散熱孔,從而使得所述連通孔與所述散熱孔相互錯開。所述蓋設筒的周緣形成有配合環,所述散熱筒的周緣凸設形成有定位環,所述兩個散熱孔均鄰近所述定位環。所述散熱筒的內側設置有兩個記憶合金製成的支撐翼片,所述兩個支撐翼片分別鄰近所述兩個散熱孔連通。所述支撐翼片貼設於所述散熱筒的側壁上並擋設所述散熱孔,所述支撐翼片凸伸出所述散熱筒且所述支撐翼片的頂部與所述蓋設筒連接。所述支撐翼片上開設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與所述散熱孔的位置錯開,所述溢流孔與所述散熱筒的底面之間的距離小於所述散熱孔與所述散熱筒的底面之間的距離。所述支撐翼片為矩形片體狀,其寬度沿朝向所述蓋設筒的方向逐漸減小。所述兩個彈性連接柱位於所述兩個支撐翼片之間,每個彈性連接柱鄰近對應的支撐翼片。所述散熱筒內設置有擾流環,所述擾流環為圓形狀,所述擾流環上開設有兩個散熱槽,所述兩個散熱槽相對設置並分別與所述兩個溢流孔對應相通。所述兩個散熱槽的中心連線通過所述散熱筒的中心。所述兩個散熱槽相互連通以形成散熱通道。所述兩個散熱槽將所述擾流環分隔成為兩個擾流半環。所述兩個彈性連接柱位於所述兩個擾流半環之間並分別鄰近所述兩個散熱槽。所述擾流半環包括基環以及凸設於所述基環上的凸伸環,所述凸伸環的厚度為所述基環的厚度的一半,所述基環與所述凸伸環共同形成有階梯槽,所述散熱筒內還設置有兩個散熱塊,所述兩個散熱塊為鋁材製成並位於所述兩個彈性連接柱之間,所述兩個散熱塊相對設置於所述散熱通道的相對兩側,每個散熱塊為半圓形,每個散熱塊與對應的擾流半環之間形成有擾流槽,所述擾流槽與所述階梯槽連通。所述散熱裝置還包括翼片組件,所述翼片組件滑動地設置於所述蓋設筒上。所述散熱筒中凸設有兩個驅動杆,所述散熱筒及所述蓋設筒均為鋁合金材料製成。所述驅動杆包括杆體以及圓錐頭,所述杆體凸伸於所述散熱筒的內側,所述圓錐頭設置於所述杆體上,所述圓錐頭的與所述杆體同軸設置。所述圓錐頭上開設有逸散孔,所述逸散孔貫通所述圓錐頭並延伸至所述杆體上,以於所述杆體上形成有逸散槽。所述圓錐頭上形成有圓錐驅動面。所述蓋設筒的周面上開設有多個滑動槽,所述滑動槽貫穿所述蓋設筒的側壁,所述翼片組件包括多個散熱翼片、一個彈性連接圈與兩個滑動筒,所述多個散熱翼片分別滑動地穿設於所述多個滑動槽中,所述彈性連接圈連接所述多個散熱翼片,所述兩個滑動筒相對設置並滑動地設置於所述蓋設筒內,所述兩個滑動筒均與所述彈性連接圈連接並拉持所述彈性連接圈。所述兩個滑動筒分別與所述兩個驅動杆配合,所述蓋設筒上凸設有兩個導向框,所述兩個導向框相對設置。所述兩個滑動筒分別滑動地設置於所述導向框上。所述導向框為矩形框狀,所述導向框中形成有導向槽,所述滑動筒滑動地設置於所述導向框的導向槽中,所述滑動筒包括筒體與基座,所述筒體凸設於所述基座上。所述導向槽的相對兩個側壁上分別開設有配合滑槽,所述基座的兩側分別滑動配合於所述兩個配合滑槽中,所述滑動筒的筒體中開設有配合槽,所述驅動杆的圓錐頭部分凸伸於所述配合槽中,且所述驅動杆的軸線與所述滑動筒的軸線相互間隔設置,所述驅動杆與所述滑動筒偏心設置,所述翼片組件還包括兩個拉持條,所述兩個拉持條分別設置於所述兩個滑動筒的筒體上,所述拉持條遠離所述滑動筒的一端連接於所述彈性連接圈上。所述導向框上開設有連接槽,所述拉持條穿設於所述連接槽中。所述滑動筒的筒體的內側形成有錐形配合面,所述配合槽的側面上形成有所述錐形配合面,所述錐形配合面與所述驅動杆的圓錐驅動面相互配合。所述圓錐頭的直徑大於所述筒體的內徑。所述兩個驅動杆之間的距離小於所述兩個滑動筒之間的距離,所述滑動框具有擋設條,所述連接槽開設於所述擋設條上。所述散熱裝置能夠藉助所述記憶合金製成的支撐翼片,在受熱時使得所述蓋設筒的連通孔與所述散熱筒的散熱孔相連通,並利用所述驅動杆釋放所述彈性連接圈,進而使得所述多個散熱鰭片凸伸處所述蓋設筒為以提高散熱效率,而在所述散裝裝置冷卻時,則能夠封閉所述連通孔與所述散熱孔並使所述多個散熱鰭片收縮,防止灰塵及水分進入所述散熱空間中。
例如,為了進一步詳細地描述所述散熱裝置的具體結構及有益效果,請參閱圖3,所述散熱裝置50安裝於燈盤上。所述散熱裝置包括散熱筒51以及與所述散熱筒相配合的蓋設筒52。所述蓋設筒安裝於所述燈盤上,所述散熱筒安裝於所述安裝座上。所述散熱筒的外徑小於所述蓋設筒的外徑。所述散熱筒的側壁上開設有散熱孔511,所述蓋設筒上開設有連通孔,所述蓋設筒活動地蓋設於所述散熱筒上,從而於所述散熱筒及所述蓋設筒之間形成有散熱空間。當所述蓋設筒蓋設於所述散熱筒上時,所述連通孔與所述散熱孔對應相通,且所述連通孔與所述散熱空間連通,從而使得所述散熱空間中的熱量能夠通過所述散熱孔與所述連通孔散發到外界,提高所述散熱裝置的散熱效率。例如,所述散熱孔的數目為兩個,所述兩個散熱孔貫通所述散熱筒的相對兩側壁。例如,所述連通孔為兩個,且分別貫通所述蓋設筒的相對兩側壁。所述兩個連通孔分別與所述兩個散熱對應相通,以便於所述散熱空間內的氣流逸出。例如,為了便於使所述蓋設筒能夠自動蓋設於所述散熱筒上,所述蓋設筒內設置有兩個彈性連接柱,所述兩個彈性連接柱相互間隔設置,且所述兩個彈性連接柱的連線通過所述蓋設筒的頂部圓心。例如,所述兩個彈性連接柱的端部分別連接至所述散熱筒的內側,所述兩個彈性連接柱能夠拉持所述蓋設筒蓋設於所述散熱筒上,並使得所述連通孔越過所述散熱孔,從而使得所述連通孔與所述散熱孔相互錯開,即可保證在盤式燈具未通電發熱的情況時,所述蓋設筒與所述散熱筒保持封閉,從而使得避免外界灰塵及水分進入所述散熱空間內。
例如,為了保證所述蓋設筒與所述散熱筒的準確卡設,以保證所述散熱孔與所述連通孔的錯位,所述蓋設筒的周緣形成有配合環521,所述散熱筒的周緣凸設形成有定位環,所述兩個散熱孔均鄰近所述定位環512。在所述兩個彈性連接柱的拉持下,所述蓋設筒的配合環套設於所述散熱筒的外圍並抵持於所述散熱筒的定位環上,從而保證所述連通孔與所述散熱筒的錯開。例如,為了保證所述散熱裝置在受熱時,能夠向外界釋放熱空間,即使得所述散熱孔與所述連通孔相互連通,所述散熱筒的內側設置有兩個記憶合金製成的支撐翼片513,所述兩個支撐翼片分別鄰近所述兩個散熱孔連通。
例如,所述支撐翼片貼設於所述散熱筒的側壁上並擋設所述散熱孔,所述支撐翼片凸伸出所述散熱筒且所述支撐翼片的頂部與所述蓋設筒連接。在所述散熱裝置受熱時,所述支撐翼片受熱並伸展,從而頂舉所述蓋設筒,使得所述蓋設筒克服所述兩個彈性連接柱的拉力而遠離所述散熱筒,即使得所述配合環遠離所述定位環,從而使得所述散熱孔與所述連通孔互相連通,即可保證在所述散熱裝置受熱時,所述散熱空間內的熱氣流能夠向外部逸散。例如,為了保證所述支撐翼片不擋設所述散熱孔,所述支撐翼片上開設有溢流孔5131,所述溢流孔的位置低於所述散熱孔的位置,即所述溢流孔與所述散熱孔的位置錯開,所述溢流孔與所述散熱筒的底面之間的距離小於所述散熱孔與所述散熱筒的底面之間的距離。在所述支撐翼片受熱伸展時,所述溢流孔與所述散熱孔對準,即可保證所述溢流孔、散熱孔及連通孔的對準,使得熱氣流能夠順暢地流出,即在所述盤式燈具不通電工作時,所述支撐翼片保持收縮狀態,從而使得所述散熱孔與所述連通孔錯開,進而防止灰塵及水分進入所述散熱裝置中。而在所述盤式燈具通電工作時,所述支撐翼片能夠使得所述散熱孔與所述連通孔起到散熱作用。例如,所述支撐翼片為矩形片體狀,其寬度沿朝向所述蓋設筒的方向逐漸減小。例如,所述兩個彈性連接柱位於所述兩個支撐翼片之間,每個彈性連接柱鄰近對應的支撐翼片,從而使得所述支撐翼片在伸長時能夠直接的施加力量以拉長所述彈性連接柱。例如,為了提升所述彈性連接柱的彈性力度,所述彈性連接柱可以為橡皮筋代替或者採用橡膠柱。
例如,為了便於散熱,所述散熱筒內設置有擾流環514,所述擾流環為圓形狀,所述擾流環上開設有兩個散熱槽5141,所述兩個散熱槽相對設置並分別與所述兩個溢流孔對應相通。例如,所述兩個散熱槽的中心連線通過所述散熱筒的中心。所述兩個散熱槽相互連通以形成散熱通道。所述兩個散熱槽將所述擾流環分隔成為兩個擾流半環。所述兩個彈性連接柱位於所述兩個擾流半環之間並分別鄰近所述兩個散熱槽,從而使得從所述散熱槽中流動的空氣需要經過所述兩個彈性連接柱,進而增加擾流度,提高散熱效果。例如,所述擾流半環包括基環以及凸設於所述基環上的凸伸環,所述凸伸環的厚度為所述基環的厚度的一半,所述基環與所述凸伸環共同形成有階梯槽,所述階梯槽能夠使得所述散熱空間內產生更多的擾流,從而使得經由所述散熱槽的熱空氣能夠帶走更多的熱量。例如,所述散熱筒內還設置有兩個散熱塊,所述兩個散熱塊為鋁材製成並位於所述兩個彈性連接柱之間,所述兩個散熱塊相對設置於所述散熱通道的相對兩側,每個散熱塊為半圓形,每個散熱塊與對應的擾流半環之間形成有擾流槽,所述擾流槽與所述階梯槽連通。
例如,為了提高所述蓋設筒的散熱效果,所述散熱裝置還包括鰭片組件55,所述鰭片組件滑動地設置於所述蓋設筒上。所述散熱筒中凸設有兩個驅動杆56,在所述支撐翼片舉升所述散熱筒並使所述溢流孔與所述散熱孔及所述連通孔對準時,所述兩個驅動杆能夠逐漸遠離所述蓋設筒,從而釋放所述鰭片組件,使得所述鰭片組件能夠自動伸出所述蓋設筒外,進而露出更大的一部分於外界空氣中,提高散熱效果。例如,所述散熱筒及所述蓋設筒均為鋁合金材料製成。例如,所述驅動杆包括杆體561以及圓錐頭562,所述杆體凸伸於所述散熱筒的內側,所述圓錐頭設置於所述杆體上,所述圓錐頭的與所述杆體同軸設置。所述圓錐頭上開設有逸散孔,所述逸散孔貫通所述圓錐頭並延伸至所述杆體上,以於所述杆體上形成有逸散槽。通過於所述驅動杆上設置逸散孔與逸散槽,從而使得提高所述驅動杆的散熱效果。例如,所述圓錐頭上形成有圓錐驅動面。所述蓋設筒的周面上開設有多個滑動槽,所述滑動槽貫穿所述蓋設筒的側壁。例如,所述鰭片組件包括多個散熱鰭片551、彈性連接圈與兩個滑動筒,所述多個散熱鰭片分別滑動地穿設於所述多個滑動槽中,所述彈性連接圈連接所述多個散熱鰭片,所述兩個滑動筒相對設置並滑動地設置於所述蓋設筒內,所述兩個滑動筒均與所述彈性連接圈連接並拉持所述彈性連接圈。所述兩個滑動筒分別與所述兩個驅動杆配合,所述兩個驅動件能夠抵持所述兩個滑動筒,使所述兩個滑動筒相互靠近,從而拉動所述散熱鰭片縮入所述蓋設筒的側壁內。當所述支撐翼片舉升所述蓋設筒時,所述兩個驅動杆能夠逐漸遠離所述兩個滑動筒,從而使得所述滑動筒回味,進而使得所述多個散熱鰭片在所述彈性連接圈的作用力下自動復位,凸伸至所述蓋設筒的側壁外。
例如,為了便於驅動所述兩個滑動筒,所述蓋設筒上凸設有兩個導向框,所述兩個導向框相對設置。所述兩個滑動筒分別滑動地設置於所述導向框上。所述導向框為矩形框狀,所述導向框中形成有導向槽,所述滑動筒滑動地設置於所述導向框的導向槽中,所述滑動筒包括筒體與基座,所述筒體凸設於所述基座上。所述導向槽的相對兩個側壁上分別開設有配合滑槽,所述基座的兩側分別滑動配合於所述兩個配合滑槽中,通過設置所述導向框,能夠使得所述滑動筒能夠沿預定軌道滑動,從而拉持或者釋放所述彈性圈。例如,為了便於驅動所述滑動筒滑動,所述滑動筒的筒體中開設有配合槽,所述驅動杆的圓錐頭部分凸伸於所述配合槽中,且所述驅動杆的軸線與所述滑動筒的軸線相互間隔設置,即所述驅動杆與所述滑動筒偏心設置,從而在所述蓋設筒遠離所述散熱筒時,所述驅動杆的圓錐頭能夠逐漸遠離所述滑動筒,使得所述滑動筒能夠沿所述圓錐頭的圓錐驅動面回復原位,進而釋放所述彈性連接圈。
例如,為了便於使所述滑動筒與所述彈性連接圈連接,所述鰭片組件還包括兩個拉持條,所述兩個拉持條分別設置於所述兩個滑動筒的筒體上,所述拉持條遠離所述滑動筒的一端連接於所述彈性連接圈上。例如,為了便於所述拉持條的穿設,所述導向框上開設有連接槽,所述拉持條穿設於所述連接槽中。例如,為了便於所述滑動筒的滑動,所述滑動筒的筒體的內側形成有錐形配合面,即所述配合槽的側面上形成有所述錐形配合面,所述錐形配合面與所述驅動杆的圓錐驅動面相互配合。例如,為了避免所述驅動杆完全凸伸於所述滑動筒內,所述圓錐頭的直徑大於所述筒體的內徑。例如,為了實現上述驅動效果,所述兩個驅動杆之間的距離小於所述兩個滑動筒之間的距離。所述滑動筒保持一直配合於所述驅動杆上,僅允許所述滑動筒座一定距離的滑動。例如,所述滑動框具有擋設條,所述連接槽開設於所述擋設條上,當所述蓋設筒遠離所述散熱筒時,所述驅動杆遠離所述滑動筒,所述滑動筒在所述拉持條的拉持下移動並擋設於所述擋設條上,此時所述驅動杆的圓錐頭保持部分凸伸於所述筒體的配合槽中,從而使得所述滑動筒不會脫離所述驅動杆。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徵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徵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徵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範圍。
以上所述實施方式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