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狗的後代有再生殖的能力嗎(為何狼的配偶只有一個)
2023-11-04 17:21:08 44
生物學分類上,狗和狼同屬食肉目犬科犬屬灰狼種。狗是灰狼的一個亞種,是通過狼馴化來的,也就是說,狗和狼是同一個物種,基因相似度極高,如今狗和狼之間基本上也沒有形成生殖隔離,二者結合還是可以產生後代的。
那為什麼明明是同一物種,卻發展出截然不同的生活習性?尤其體現在繁衍制度上,通常情況下,狼是偏向於一夫一妻制的動物,但狗卻是一夫多妻制,如此大的差異是如何造成的?
自然條件下,野外的狼一般有三種生存方式:獨狼、夫妻共同生活的狼和群居的狼。獨狼和夫妻共同生活的狼都沒有等級之分,群居的狼群則具有非常嚴明的等級制度。
第一種,孤狼,一般是受狼群排擠之後,落單的孤狼。如果在野外尋覓不到其他孤狼組建家庭,則會孤獨一生。
第二種,家庭制的狼,由一對夫妻和它們的子女構成。在這種關係下,如果配偶一方意外死亡,那麼另一方大概率會孤獨終老。但這並非因為愛情,狼其實並沒有多麼的專情,而是很難再找到孤狼配對,所以才呈現出狼會為愛人守寡的假象。
第三種,也就是最常見的狼群。
狼群的等級制度非常森嚴,成員大體上分為頭狼和其他狼,而其他狼根據強大程度,又分等。所謂的領頭狼是一對「夫妻狼」,處於狼群的統治地位,而只有兩隻各方面都特別優秀的公狼和母狼才能成為頭狼,這樣它們生育的後代基因也會很優秀,有利於整個狼群的發展。狼群中,只有頭狼擁有唯一的交配權,其他等級的狼都不允許交配,頭狼也不可能與低級狼交配。
處於狼群二把手的是次狼,它們沒有生育權,但是有養育照顧頭狼後代的義務。神奇之處在於,這些次級母狼即使不交配,在發情期之後也有可能分泌奶水,這都是為了讓狼群呵護下的幼崽更快地發育。
在狼群中還有處於最底層的狼,它們除了沒有生育權,在群體中也毫無地位,在食物匱乏之時,有可能會被驅逐出狼群,成為孤狼。
頭狼夫妻雖然是一夫一妻制,但當其中一方死亡,另外一方並不會孤獨終老,也是會再找另一半的,這是為了保證狼群的發展。這時,狼群中的次級狼會自動頂上來,成為頭狼;或者有獨狼獲得了頭狼的青睞,填補頭狼的空缺,迅速完成「二婚」。不過只要成對的雌雄兩狼都還活著,它們是會一直保持恩愛的。
所以,狼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一夫一妻制,並非終生專情,而是採用「連載式」的一夫一妻制。狼群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繁衍方式,主要是為了更好地繁衍與生存。
在野外闖蕩的狼群,時刻面臨著惡劣的自然環境和殘酷的生存競爭壓力,而狼群能夠獲得的能量是有限的,頭狼為了確保自己所孕育的後代能夠更好地要存活,為此抑制種群內的其他狼生育後代。如果種群內每隻狼都有交配的權利,幼崽過多,勢必要增加狼群的負擔和風險,不利於繁衍。而一夫一妻制則是保證狼群的利益最大化的繁衍方式, 集中精力高效養育優良的後代,更好地保持族群的存續。
狗為什麼不再遵守一夫一妻制?那麼,狗是如何「丟失」掉它們的「祖先」狼的「一夫一妻制」?這就要說到人類馴化狼,帶來的改變。
狗由狼馴化而來,是人類最早馴養的物種之一。馴養的狗和狼的生活環境截然不同,狗沒有了狼那麼大的生存競爭壓力,而無需狩獵,就有人類提供充足的食物,也不需要為後代的事擔心,於是原有的生活習慣逐漸發生改變,轉變為一夫多妻制,狼性也大多都消失了。
在馴化中,人類也對狗進行選擇性育種,為了讓利益最大化,獲得更高產,那些發情期多的,喜歡濫交的狗子,成為了重點培育對象。經過多代的挑選和養育,漸漸地,導致有些狗子的發情期從一年一次變成了一年兩次。而狗子也完全失去自己尋找配偶的機會,而是在人工的幹預下,被「包辦」婚姻,有很多的配偶。 在狗的世界裡,自然就沒有一夫一妻的概念,也不適合狗的生活。
所以,被人類馴化的狗,逐漸丟失掉專情的一面,到了發情期可勁兒地造。比如到處勾搭的泰迪犬,甚至被說是狗界的「流氓」。
原本屬於一夫一妻制的狼,在被人類馴養之後也逐漸改變了原有的生活習慣,於是狗就更傾向於一夫多妻制。而當我們在嘲笑狗子四處濫交的時候,不要忘記它們的這些本能,其實是人類馴化出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