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注射部位提示卡的製作方法
2023-12-06 22:59:36 2

本實用新型屬於日常醫療用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胰島素注射部位提示卡。
背景技術:
目前,糖尿病患病率正在快速增長,胰島素注射是治療糖尿病的重要方法,它通常用於I型糖尿病病患或在口服降糖藥失效和出現口服藥物使用禁忌症時的II型糖尿病病患,並包括一部分新確診的II型糖尿病病患。胰島素注射部位往往選擇腹部注射,這是因為腹部注射操作相對簡單,且外界幹擾因素少,吸收速度和吸收率相一致,可以降低血糖波動性。胰島素注射時,嚴禁短時間內多次在同一部位注射,然而,由於胰島素注射一般由病患自行完成,因病患操作熟練度甚至是年齡差異,操作失誤導致同一部位多次反覆注射時有發生,不利於病患病情的有效控制。有鑑於此,後來逐漸出現了採用胰島素注射標識板來進行輔助注射,使用時通過標識板上預製的大量彼此錯落的注射孔,從而實現人為的注射部位錯離目的。上述胰島素注射標識板存在的問題在於:一方面,一般情況下,糖尿病病患一天需注射兩次胰島素,而至少需要一星期時間注射部位不能重複,這使得同一塊標識板上需預製的注射孔數目極多,不得不通過標註注射時間等方式來進行辨別,這對於老年人等辨識能力差的人群顯然是不友好的。另一方面,病患人群的身材及腹圍有所差異,腹圍尺寸大的人群和腹圍尺寸小的人群顯然無法適用於同一類型的標識卡,從而給實際注射帶來較大困擾。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而實用的胰島素注射部位提示卡,其具備使用便捷、操作可靠性高、結構簡單而易於上手的優點,尤其適用於老年人等辨識能力差的病患人群使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胰島素注射部位提示卡,其特徵在於:本提示卡包括對應一周七天而設置的七張卡片,各卡片的側邊通過鉸接軸彼此鉸接成冊;卡片在鉸接軸軸線方向上的兩端處分別布置貫穿孔狀的肚臍定位孔和胰島素注射孔,每張卡片上的肚臍定位孔和胰島素注射孔均為一個;在七張卡片彼此冊狀層疊時,每片卡片上的肚臍定位孔彼此同軸而胰島素注射孔彼此完全錯開;在卡片的兩面處均塗覆有分別對應夜晚和白天的顏色塗層且位於卡片兩面處的顏色塗層之間存有可辨識的色差。
本提示卡還包括構成冊面板和/或冊底板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外形呈長方板狀,固定板的一側長邊設置上述鉸接軸從而鉸接固定長方片狀的各卡片的長邊,鉸接軸軸長平行上述各長邊方向;鉸接軸為兩段,兩段鉸接軸沿固定板的上述長邊方向依次布置;固定板由沿鉸接軸軸長方向依次設置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彼此拼接形成,且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拼接邊位於上述兩段鉸接軸之間位置處;第一固定板處沿鉸接軸軸長方向延伸有插板;第二固定板的其中一板面處凹設有插接沉孔,且該插接沉孔平行固定板板長方向向第一固定板處延伸並貫穿第二固定板的相應側邊,從而形成用於與插板間構成插接固定配合的插接凹槽;固定板還包括用於限定插板與插接凹槽插入深度的定位件;卡片由沿鉸接軸軸長方向依次設置的第一分卡片和第二分卡片彼此拼接形成,且第一分卡片和第二分卡片的拼接邊位於上述兩段鉸接軸之間位置處;肚臍定位孔位於第一分卡片上而胰島素注射孔位於第二分卡片上。
第一分卡片處平行鉸接軸而向第二分卡片處延伸有導向板,第二分卡片處設置用於契合上述導向板的滑軌,兩者間構成滑軌導向配合。
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螺釘,插接凹槽的槽底處貫穿設置螺紋孔,插板板體處相應的貫穿設置安裝孔,定位螺釘穿過安裝孔並與螺紋孔間構成螺紋固接配合;所述安裝孔和/或螺紋孔為多個且沿固定板板長方向間隔均布;定位螺釘的安裝方向垂直固定板板面。
卡片的一面塗滿對應白天的白色顏色塗層而另一面塗滿對應夜晚的黑色顏色塗層。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
1)、拋棄了傳統的單張卡片密布注射孔所帶來的對操作辨識度要求高等諸多缺陷。本實用新型通過採用對應一周七天而設置的七張卡片,每片卡片僅設置一個胰島素注射孔;在需要時,病患可翻到對應天數的卡片,並將卡片貼附於腹部直接注射即可,操作起來極為便捷。由於每片卡片僅存在一個胰島素注射孔,因此無需額外的分辨過程,即拿即用。此外的,針對白天和夜晚的兩次注射,通過翻轉同張卡片即可做到。存有可辨識的色差的對應夜晚和白天的顏色塗層,也能起到顯著的提升本實用新型使用便捷度的功能。
綜上,本實用新型具備了使用便捷、操作可靠性高、結構簡單易於上手等一系列優點,顯然極為適用於老年人等辨識能力差的病患人群使用。
2)、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優化設計,本實用新型的每張卡片都被人為的分為第一分卡片和第二分卡片。而在七張卡片疊合成小冊子時,將固定板作為該小冊子的封頂或封底。固定板採用可調節彼此間距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彼此插接形成,在對應不同腹圍尺寸的病患時,通過拉動操作而使得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產生相近及相離動作,即可實現固定板長度尺寸的調節。而固定板長度尺寸一旦發生變化,對應的第一分卡片和第二分卡片即可產生同尺寸的相近及相離動作。病患的腹圍尺寸越大,相應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間距調節的更大即可。由於七張卡片均是通過兩段式的鉸接軸鉸接在固定板上的,或者說第一分卡片通過一段鉸接軸鉸接在第一固定板上而第二分卡片則通過另外一段鉸接軸鉸接在第二固定板上的,此時通過第一固定板處的插板相對第二固定板處的插接凹槽的伸縮插接動作,即可實現所有的七張卡片的同步調節目的。而每張分卡片之間的滑軌導向配合,則始終保證同張卡片位於同平面上且可同步產生翻動動作。通過上述結構,可進一步的提升本實用新型的適用範圍,進而可滿足不同腹圍尺寸病患的使用所需。
3)、對於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銜接,首先是通過插板相對插接凹槽的插接來實現兩固定板的導向定位,其次再通過螺紋孔、貫穿孔及定位螺釘來實現兩固定板的彼此穩定固接。所述安裝孔和/或螺紋孔為多個且沿固定板板長方向間隔均布,這使得實際使用時,可人為使相鄰的安裝孔或螺紋孔間距對應不同腹圍尺寸的病患,也即某種腹圍尺寸範圍內的病患對應特定的某個安裝孔或螺紋孔,最終實現各卡片總長度的便捷調節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在閒置狀態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處於圖1結構下的單張卡片打開時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圖3為第一固定板與第二固定板彼此遠離狀態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處於圖3結構下的單張卡片打開時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圖5為圖3結構下的固定板正面示意圖;
圖6為圖5的局部剖視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各標號與部件名稱的實際對應關係如下:
a-肚臍定位孔 b-胰島素注射孔
11-第一分卡片 11a-導向板 12-第二分卡片 12a-滑軌
20-鉸接軸
31-第一固定板 31a-插板 31b-安裝孔
32-第二固定板 32a-插接凹槽 32b-螺紋孔
40-定位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為便於理解,此處結合圖1-6,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及工作方式作以下進一步描述: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如圖1-2所示,其整體呈現小冊子狀,包括作為冊底板和/或冊面板的固定板以及與固定板彼此鉸接的對應一周七天的七張卡片。具體而言,用於鉸接固定卡片及固定板的鉸接軸20為兩段式或者更多段的轉軸結構。固定板由沿自身板長方向拼接的第一固定板31和第二固定板32構成,而卡片則由沿自身板長方向拼接的第一分卡片11和第二分卡片12構成。表現在圖1-4所示結構中時,第一分卡片11與第一固定板31彼此鉸接,而第二分卡片12和第二固定板32彼此鉸接,且上述各鉸接軸20位於固定板同側邊處。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胰島素注射部位定位功能,在第一分卡片11上鑽設有肚臍定位孔a,而第二分卡片12上鑽設胰島素注射孔b。在本實用新型呈現如圖1所示的閒置狀態時,每張卡片上的肚臍定位孔a彼此同軸,而每張卡片上的胰島素注射孔b彼此錯開而彼此無交集。而對於第一固定板31和第二固定板32,則如圖5-6所示的採用插板31a配合插接凹槽32a的布置方式,通過定位螺釘40實現插板31a插接入插接凹槽32a後的彼此緊固操作。
本實用新型具體操作時,醫護人員或家屬應當事先根據病患的腹圍尺寸,而人為的通過調節插板31a與插接凹槽32a的插入深度,從而實現第一固定板31和第二固定板32的彼此間距調節功能。在保證固定板的整體長度滿足當前病患腹圍尺寸需求後,通過定位螺釘40相對安裝孔31b及螺紋孔32b的固定,即可實現第一固定板31相對第二固定板32的位置固定需求,此時第一分卡片11和第二分卡片12的相對位置即可固定。由於第一分卡片11與第二分卡片12的彼此滑軌配合,因此可保證每張分卡片的同步翻動功能。使用時,病患根據當前日期,如今天為周一時,針對性的翻起周一所對應的第一張卡片,將第一張卡片上的肚臍定位孔a對準自己的肚臍,而將第一張卡片上的標記白天的白色顏色塗層朝外並貼附在自己的其中一半腹部,此時即可通過第一張卡片上的胰島素注射孔b進行胰島素注射。在夜晚時同理,翻動第一張卡片,將第一張卡片上的肚臍定位孔a對準自己的肚臍,而將第一張卡片上的標記夜晚的黑色顏色塗層朝外並貼附在自己的另一半腹部,此時即可通過第一張卡片上的胰島素注射孔b進行晚間的胰島素注射。上述操作過程極為簡潔,帶有單個胰島素注射孔b的單張卡片即可滿足一整天注射次數所需,且之後每天只需根據日期變化而使用相應張的卡片即可。整個注射過程,無需費時費力的辨別哪個胰島素注射孔b是已經注射過的而哪些是沒有注射過的,因此完全無注射部位重複的風險,其操作便捷性高、使用極為安全可靠而易於上手,極其適合於老年人等辨識能力低的人群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