檁條的加固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23 09:32:27

本發明涉及建築工程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檁條的加固結構。
背景技術:
輕鋼屋面用檁條的側向容易失穩,實際工程中通過在各榀檁條之間設置拉條來解決檁條的穩定問題。傳統設計中假定拉條作為檁條的側向支撐點,同時假定可以不考慮各榀檁條之間的相互作用,單獨取一榀檁條進行計算。然而,當拉條的設置不滿足以上兩個假定計算條件時,傳統的計算方法會產生較大的誤差。相關技術中,通過增大單榀檁條的截面面積來提高檁條的承載力,施工較麻煩且效果有限。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提出一種檁條的加固結構,所述檁條的加固結構具有穩定性好、承載力高、施工簡單、效果顯著的優點。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檁條的加固結構,所述檁條為多個且沿水平方向平行並間隔設置,在多個所述檁條的排列方向上,位於最外側的兩個檁條為外邊榀檁條,分別與兩個所述外邊榀檁條相鄰的兩個檁條為內邊榀檁條,位於兩個所述內邊榀檁條之間的多個檁條為中間榀檁條,每個所述檁條分別包括上翼緣板、下翼緣板和連接在所述上翼緣板和所述下翼緣板之間的腹板,每個所述檁條的上翼緣板的遠離所述腹板的一端和下翼緣板的遠離所述腹板的一端分別設有卷邊,所述加固結構包括:多個上下對拉拉條,每個所述上下對拉拉條的兩端分別連接在相鄰的檁條的腹板上,每個所述上下對拉拉條的一端鄰近相鄰檁條中的一個檁條的上翼緣板且另一端鄰近相鄰檁條中的另一個檁條的下翼緣板;中間榀加固組件,所述中間榀加固組件分別與多個所述中間榀檁條的下翼緣板相連且所述中間榀加固組件的兩端在多個所述檁條的排列方向上相對設置;邊榀加固組件,所述邊榀加固組件分別與所述外邊榀檁條的腹板、所述內邊榀檁條的下翼緣板和所述中間榀加固組件相連,所述邊榀加固組件的兩端沿所述檁條的長度方向錯開設置。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檁條的加固結構,利用中間榀加固組件和邊榀加固組件使多個檁條形成一個穩定的整體結構,提高了構件的承載力,並且施工簡單,效果顯著。
另外,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檁條的加固結構還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徵: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中間榀檁條為多個,所述中間榀加固組件包括多個下拉條和連接相鄰所述下拉條的下拉條張緊裝置,多個所述下拉條分別連接在多個所述中間榀檁條的下翼緣板上。
可選地,相鄰所述下拉條的相對的一端分別構造有反向的外螺紋,所述下拉條張緊裝置的兩端分別構造有與所述反向的外螺紋配合的反向的內螺紋。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下拉條通過第一連接件與所述中間榀檁條的下翼緣板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連接件包括第一底板和分別連接在所述第一底板的相對兩側沿的兩個第一側板,所述下拉條與所述第一底板之間通過焊接相連,所述第一底板與所述中間榀檁條的下翼緣板之間、一個所述第一側板與所述中間榀檁條的腹板之間以及另一個所述第一側板與所述中間榀檁條的下翼緣板的卷邊之間分別通過自攻螺絲相連。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邊榀加固組件包括第一斜拉條、第二斜拉條以及連接所述第一斜拉條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斜拉條的一端的斜拉條張緊裝置,所述第二斜拉條的另一端與所述外邊榀檁條的腹板相連且所述第二斜拉條的兩端沿所述檁條的長度方向錯開設置,所述第一斜拉條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中間榀加固組件和所述內邊榀檁條的下翼緣板相連且所述第一斜拉條的兩端沿所述檁條的長度方向錯開設置。
可選地,所述第一斜拉條的所述一端和所述第二斜拉條的所述一端分別構造反向的外螺紋,所述斜拉條張緊裝置的兩端分別構造有與所述反向的外螺紋配合的反向的內螺紋。
有利地,所述第一斜拉條沿其長度方向分為第一水平部和第一傾斜部,所述第一水平部分別與所述中間榀加固組件和所述內邊榀檁條的下翼緣板相連且所述第一水平部的兩端在多個所述檁條的排列方向上相對設置,所述第一傾斜部與所述斜拉條張緊裝置相連,所述第一傾斜部相對於水平方向傾斜設置且所述第一傾斜部的兩端沿所述檁條的長度方向錯開設置。
可選地,所述第二斜拉條為直杆且相對於水平方向傾斜設置。
在本發明的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斜拉條的所述另一端通過第二連接件與所述內邊榀檁條的下翼緣板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連接件包括第二底板和分別連接在所述第二底板的相對兩側沿的兩個第二側板,所述第一斜拉條的所述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底板之間通過焊接相連,所述第二底板與所述內邊榀檁條的下翼緣板之間、一個所述第二側板與所述內邊榀檁條的腹板之間以及另一個所述第二側板與所述內邊榀檁條的下翼緣板的卷邊之間分別通過自攻螺絲相連。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斜拉條的所述另一端通過第三連接件與所述外邊榀檁條的腹板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第三連接件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所述第二斜拉條的所述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板之間通過焊接相連,所述第二連接板與所述外邊榀檁條的腹板之間通過螺紋緊固件相連,在水平面內,所述第二斜拉條的所述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板的邊沿平行。
在本發明的可選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斜拉條的所述另一端通過過渡張緊裝置與所述中間榀加固組件相連。
在本發明的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所述邊榀加固組件還包括支撐架,所述支撐架的兩端在多個所述檁條的排列方向上相對設置且分別與所述外邊榀檁條的腹板和所述內邊榀檁條的腹板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架包括上副支架、下副支架和連接在所述上副支架和所述下副支架之間的主支架,所述外邊榀檁條的腹板和所述內邊榀檁條的腹板分別通過第四連接件與所述支撐架的主支架相連。
可選地,所述第四連接件包括垂直設置的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所述支撐架的主支架與所述第四連接件的第一側板之間通過焊接相連,所述外邊榀檁條的腹板和所述內邊榀檁條的腹板分別通過自攻螺絲與所述第四連接件的第二側板相連。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加固結構為多個且沿所述檁條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在水平面內,相鄰所述加固結構關於多個所述檁條的沿多個所述檁條的排列方向定向的中心軸線對稱設置。
有利地,每個所述加固結構還包括用於平衡消除所述邊榀加固組件的拉力的水平分量的邊榀自平衡拉杆,所述邊榀自平衡拉杆與所述邊榀加固組件相連且相鄰所述加固結構的邊榀自平衡拉杆相連,所述邊榀自平衡拉杆的長度方向與所述檁條的長度方向平行。
進一步地,相鄰所述加固結構的邊榀自平衡拉杆通過拉杆張緊裝置相連。
可選地,所述邊榀自平衡拉杆通過第五連接件與所述邊榀加固組件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第五連接件包括支板,所述支板上設有穿孔,所述穿孔為閉環孔或開環孔,所述邊榀加固組件穿過所述穿孔,所述邊榀自平衡拉杆與所述支板之間通過焊接相連。
有利地,所述第五連接件還包括兩個緊固螺母,兩個所述緊固螺母分別螺紋配合在所述邊榀加固組件上且從所述支板的兩側夾緊所述支板。
可選地,所述邊榀自平衡拉杆通過末端折彎夾緊所述邊榀加固組件以與所述邊榀加固組件相連。
本發明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明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檁條的加固結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沿A-A線的剖視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檁條的加固結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沿B-B線的剖視示意圖;
圖5是圖3沿C-C線的剖視示意圖;
圖6是圖5沿D-D線的剖視示意圖;
圖7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檁條的加固結構的第一連接件(第二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檁條的加固結構的第一連接件(第二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檁條的加固結構的第三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檁條的加固結構的第三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1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檁條的加固結構的第四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12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檁條的加固結構的第四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13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檁條的加固結構的第五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14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可選實施例的檁條的加固結構的第五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15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可選實施例的檁條的加固結構的邊榀自平衡拉杆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檁條的加固結構1000,
上下對拉拉條1100,
中間榀加固組件1200,下拉條1210,下拉條張緊裝置1220,
邊榀加固組件1300,
第一斜拉條1310,第一水平部1311,第一傾斜部1313,
第二斜拉條1320,
斜拉條張緊裝置1330,
支撐架1340,上副支架1341,下副支架1342,主支架1343,
第一連接件1400,自攻螺絲1401,第一底板1410,第一側板1420,
第二連接件1500,第二底板1510,第二側板1520,
第三連接件1600,螺紋緊固件1601,第一連接板1610,第二連接板1620,
邊榀自平衡拉杆1700,
第四連接件1800,第一側板1810,第二側板1820,
第五連接件1900,支板1910,穿孔1911,
檁條2000,外邊榀檁條2001,內邊榀檁條2002,中間榀檁條2003,上翼緣板2100,下翼緣板2200,腹板2300,
拉杆張緊裝置3000。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於解釋本發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長度」、「上」、「下」、「前」、「後」、「左」、「右」、「豎直」、「水平」、「內」、「外」、「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徵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徵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徵。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本申請基於發明人對以下事實和問題的發現和認識作出的:
輕鋼屋面用檁條的側向容易失穩,實際工程中通過在各榀檁條之間設置拉條來解決檁條的穩定問題。傳統設計中假定拉條作為檁條的側向支撐點,同時假定可以不考慮各榀檁條之間的相互作用,單獨取一榀檁條進行計算。然而,當拉條的設置不滿足以上兩個假定計算條件時,傳統的計算方法會產生較大的誤差。
例如,實際工程中設置單層上下對拉拉條(即,拉條的一端連接一榀檁條的腹板且鄰近該檁條的上翼緣板,拉條的另一端連接相鄰檁條的腹板且鄰近該相鄰檁條的下翼緣板)則不滿足以上兩個假定計算條件,此時不宜採用規範公式對檁條進行驗算。同時,有限元分析表明上下對拉設置拉條時,檁條容易出現過早失穩,檁條的承載力遠低於規範計算值。
因此,需要對檁條進行加固,以提高檁條的穩定性和承載力,而傳統的加固結構均是基於檁條構件層次的加固,一般通過增大單榀檁條的截面面積來提高檁條的承載力,施工較麻煩且效果有限。
為此,本發明提出一種穩定性好、承載力高、施工簡單、效果顯著的檁條的加固結構1000。
下面參考圖1-圖15描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檁條的加固結構1000。
如圖1-圖15所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檁條的加固結構1000,包括上下對拉拉條1100、中間榀加固組件1200和邊榀加固組件1300。
具體而言,檁條2000為多個,多個檁條2000沿水平方向平行設置,且多個檁條2000在水平方向上彼此間隔開。其中,在多個檁條2000的排列方向上,位於最外側的兩個檁條2000為外邊榀檁條2001,分別與兩個外邊榀檁條2001相鄰的兩個檁條2000為內邊榀檁條2002,位於兩個內邊榀檁條2002之間的多個檁條2000為中間榀檁條2003,每個檁條2000分別包括上翼緣板2100、下翼緣板2200和連接在上翼緣板2100和下翼緣板2200之間的腹板2300,上翼緣板2100的遠離腹板2300的一端和下翼緣板2200的遠離腹板2300的一端分別設有卷邊。例如,每個檁條2000的長度方向沿左右方向定向,多個檁條2000沿前後方向排列,位於最前側的檁條2000和位於最後側的檁條2000為外邊榀檁條2001。
需要說明的是,附圖中僅示出了檁條2000的橫截面為「C」形的情況,即,檁條2000的上翼緣板2100和下翼緣板2200分別由腹板2300的兩端朝向相同的方向延伸,本發明的檁條的加固結構1000同樣適用於檁條2000的橫截面為「Z」形的情況,例如,檁條2000的上翼緣板2100和下翼緣板2200分別由腹板2300的兩端朝向相反的方向延伸。
上下對拉拉條1100為多個,每個上下對拉拉條1100的兩端分別連接在相鄰的檁條2000的腹板2300上,且每個上下對拉拉條1100的一端鄰近相鄰檁條2000中的一個檁條2000的上翼緣板2100,每個上下對拉拉條1100的另一端鄰近相鄰檁條2000中的另一個檁條2000的下翼緣板2200。例如,每個上下對拉拉條1100的前端鄰近相鄰檁條2000中的位於前側的檁條2000的上翼緣板2100,後端鄰近相鄰檁條2000中的位於後側的檁條2000的下翼緣板2200,即,每個上下對拉拉條1100的前端位於後端上方。
中間榀加固組件1200分別與多個中間榀檁條2003的下翼緣板2200相連,且中間榀加固組件1200的兩端在多個檁條2000的排列方向上相對設置,例如,中間榀加固組件1200在水平面內的投影與上下對拉拉條1100在水平面內的投影重合。這裡,中間榀加固組件1200的兩端在多個檁條2000的排列方向上相對設置指的是,中間榀加固組件1200的兩端連線的方向平行於多個檁條2000的排列方向,例如,中間榀加固組件1200的前端與後端在前後方向上相對。
邊榀加固組件1300分別與外邊榀檁條2001的腹板2300、內邊榀檁條2002的下翼緣板2200和中間榀加固組件1200相連,邊榀加固組件1300的兩端沿檁條2000的長度方向錯開設置。如此,邊榀加固組件1300將中間榀加固組件1200的拉力傳遞至外邊榀檁條2001的支座,從而提高檁條2000的穩定性。這裡,邊榀加固組件1300的兩端沿檁條2000的長度方向錯開設置指的是,邊榀加固組件1300的兩端的連線的方向與檁條2000的長度方向不平行,例如,邊榀加固組件1300的前端與後端在左右方向上錯開。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檁條的加固結構1000,利用中間榀加固組件1200和邊榀加固組件1300使多個檁條2000形成一個穩定的整體結構,提高了構件的承載力,並且加固過程不需要拆除現有結構構件,對屋面沒有任何破壞,施工簡單,效果顯著。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如圖1和圖2所示,中間榀檁條2003為多個,中間榀加固組件1200包括多個下拉條1210和連接相鄰下拉條1210的下拉條張緊裝置1220,多個下拉條1210分別連接在多個中間榀檁條2003的下翼緣板2200上,從而利於提高構件的承載力。
可選地,下拉條張緊裝置1220可以為螺杆連接器;或者,如圖1和圖2所示,下拉條張緊裝置1220還可以為花籃螺栓,其中,下拉條1210的擰入花籃螺栓的螺紋部分的長度不小於40mm,且花籃螺栓的抗拉承載力不低於25kN。
具體地,相鄰下拉條1210的相對的一端分別構造有反向的外螺紋,下拉條張緊裝置1220的兩端分別構造有與反向的外螺紋配合的反向的內螺紋。例如,相鄰下拉條1210中的位於後側的一個下拉條1210的前端構造有順時針方向的外螺紋,相鄰下拉條1210中的位於前側的一個下拉條1210的後端構造有逆時針方向的外螺紋,下拉條張緊裝置1220的後端構造有順時針方向的內螺紋且前端構造有逆時針方向的內螺紋。由此,通過擰動下拉條張緊裝置1220可以調節下拉條1210的長度,從而實現下拉條1210的張緊。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和圖2所示,下拉條1210通過第一連接件1400與中間榀檁條2003的下翼緣板2200相連。進一步地,如圖7和圖8所示,第一連接件1400包括第一底板1410和兩個第一側板1420,兩個第一側板1420分別連接在第一底板1410的相對兩側沿,下拉條1210與第一底板1410之間通過焊接相連,第一底板1410與中間榀檁條2003的下翼緣板2200之間、一個第一側板1420與中間榀檁條2003的腹板2300之間以及另一個第一側板1420與中間榀檁條2003的下翼緣板2200的卷邊之間分別通過自攻螺絲1401相連。
例如,第一底板1410的前側沿和後側沿分別連接有第一側板1420,第一底板1410的後側沿上的第一側板1420與中間榀檁條2003的腹板2300通過自攻螺絲1401相連,第一底板1410的前側沿上的第一側板1420與中間榀檁條2003的下翼緣板2200的卷邊通過自攻螺絲1401相連。由此,下拉條1210與第一底板1410之間的焊接可以在施工前完成,例如,下拉條1210與第一底板1410之間的焊接可以在工廠或地面上進行,這樣,施工時只需進行自攻螺絲1401的連接,從而可以實現施工全過程冷作業,不需要任何現場焊接,適用於多種材料屋面的加固,且便於後期的維護和更換,方便構件拆除後的循環利用。
優選地,第一連接件1400可以為槽鋼,下拉條1210與所述槽鋼的腹板通過焊接相連,所述槽鋼的腹板與中間榀檁條2003的下翼緣板2200之間、所述槽鋼的翼緣與中間榀檁條2003的腹板2300之間以及所述槽鋼的翼緣與中間榀檁條2003的下翼緣板2200的卷邊之間分別通過自攻螺絲1401相連。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如圖3和圖4所示,邊榀加固組件1300包括第一斜拉條1310、第二斜拉條1320以及斜拉條張緊裝置1330。第一斜拉條1310的一端和第二斜拉條1320的一端分別與斜拉條張緊裝置1330相連,第二斜拉條1320的另一端與外邊榀檁條2001的腹板2300相連,且第二斜拉條1320的兩端沿檁條2000的長度方向錯開設置,第一斜拉條1310的另一端分別與中間榀加固組件1200和內邊榀檁條2002的下翼緣板2200相連,且第一斜拉條1310的兩端沿檁條2000的長度方向錯開設置。例如,第二斜拉條1320的前端與後端在左右方向上錯開,且第一斜拉條1310的前端與後端在左右方向上錯開。
可選地,斜拉條張緊裝置1330可以為螺杆連接器;或者,如圖3和圖4所示,斜拉條張緊裝置1330還可以為花籃螺栓,其中,第一斜拉條1310和第二斜拉條1320的擰入花籃螺栓的螺紋部分的長度分別不小於40mm,且花籃螺栓的抗拉承載力不低於25kN。
具體地,第一斜拉條1310的所述一端和第二斜拉條1320的所述一端分別構造反向的外螺紋,斜拉條張緊裝置1330的兩端分別構造有與反向的外螺紋配合的反向的內螺紋。以位於後側的邊榀加固組件1300為例,第一斜拉條1310的後端構造有逆時針方向的外螺紋,第二斜拉條1320的前端構造有順時針方向的外螺紋,斜拉條張緊裝置1330的後端構造有順時針方向的內螺紋且前端構造有逆時針方向的內螺紋。由此,通過擰動斜拉條張緊裝置1330可以調節第一斜拉條1310的長度和第二斜拉條1320的長度,從而實現第一斜拉條1310和第二斜拉條1320的張緊。
在本發明的可選實施例中,如圖3和圖4所示,第一斜拉條1310沿其長度方向分為第一水平部1311和第一傾斜部1313,第一水平部1311分別與中間榀加固組件1200和內邊榀檁條2002的下翼緣板2200相連,且第一水平部1311的兩端在多個檁條2000的排列方向上相對設置,第一傾斜部1313與斜拉條張緊裝置1330相連,第一傾斜部1313相對於水平方向傾斜設置,且第一傾斜部1313的兩端沿檁條2000的長度方向錯開設置。例如,第一斜拉條1310沿前後方向分為依次相連的第一水平部1311和第一傾斜部1313,第一水平部1311的前端與後端的連線沿前後方向延伸,第一傾斜部1313的與斜拉條張緊裝置1330相連的一端位於另一端上方,且第一傾斜部1313的前端與後端在左右方向上錯開。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3和圖4所示,第二斜拉條1320為直杆,即,第二斜拉條1320不發生彎曲,且第二斜拉條1320相對於水平方向傾斜設置。例如,第二斜拉條1320的與外邊榀檁條2001的腹板2300相連的一端位於另一端上方,且第二斜拉條1320的前端與後端在左右方向上錯開。由此,方便第二斜拉條1320的加工成型和連接。
在圖3和圖4所示的具體實施例中,第一斜拉條1310的所述另一端通過第二連接件1500與內邊榀檁條2002的下翼緣板2200相連。進一步地,如圖7和圖8所示,第二連接件1500包括第二底板1510和兩個第二側板1520,兩個第二側板1520分別連接在第二底板1510的相對兩側沿,第一斜拉條1310的所述另一端與第二底板1510之間通過焊接相連,第二底板1510與內邊榀檁條2002的下翼緣板2200之間、一個第二側板1520與內邊榀檁條2002的腹板2300之間以及另一個第二側板1520與內邊榀檁條2002的下翼緣板2200的卷邊之間分別通過自攻螺絲1401相連。
例如,第二底板1510的前側沿和後側沿分別連接有第二側板1520,第二底板1510的後側沿上的第二側板1520與內邊榀檁條2002的腹板2300通過自攻螺絲1401相連,第二底板1510的前側沿上的第二側板1520與內邊榀檁條2002的下翼緣板2200的卷邊通過自攻螺絲1401相連。由此,第一斜拉條1310與第二底板1510之間的焊接可以在施工前完成,例如,第一斜拉條1310與第二底板1510之間的焊接可以在工廠或地面上進行,這樣,施工時只需進行自攻螺絲1401的連接,從而可以實現施工全過程冷作業,不需要任何現場焊接,適用於多種材料屋面的加固,且便於後期的維護和更換,方便構件拆除後的循環利用。
優選地,第二連接件1500可以為槽鋼,第一斜拉條1310與所述槽鋼的腹板通過焊接相連,所述槽鋼的腹板與內邊榀檁條2002的下翼緣板2200之間、所述槽鋼的翼緣與內邊榀檁條2002的腹板2300之間以及所述槽鋼的翼緣與內邊榀檁條2002的下翼緣板2200的卷邊之間分別通過自攻螺絲1401相連。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3和圖4所示,第二斜拉條1320的所述另一端通過第三連接件1600與外邊榀檁條2001的腹板2300相連。進一步地,如圖9和圖10所示,第三連接件1600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連接板1610和第二連接板1620,第二斜拉條1320的所述另一端與第一連接板1610之間通過焊接相連,第二連接板1620與外邊榀檁條2001的腹板2300之間通過螺紋緊固件1601相連。如此,可以實現施工全過程冷作業,不需要任何現場焊接,適用於多種材料屋面的加固,且便於後期的維護和更換,方便構件拆除後的循環利用。
其中,在水平面內,第二斜拉條1320的所述另一端與第一連接板1610的邊沿平行。例如,如圖3、圖4和圖10所示,在水平面內,第二斜拉條1320的所述另一端相對於左右方向傾斜的角度與第一連接板1610相對於第二連接板1620傾斜的角度互補。可以理解,第一連接板1610與第二連接板1620之間的夾角可以根據現場施工尺寸進行合理選擇。
優選地,第三連接件1600可以為角鋼,第二斜拉條1320與所述角鋼的一側之間通過焊接相連,所述角鋼的另一側與外邊榀檁條2001的腹板2300之間通過螺栓相連。
在本發明的可選實施例中,第一斜拉條1310的所述另一端通過過渡張緊裝置(圖中未示出)與中間榀加固組件1200相連。同樣地,過渡張緊裝置可以為螺杆連接器或花籃螺栓。例如,第一斜拉條1310和中間榀加固組件1200相對的一端分別構造反向的外螺紋,過渡張緊裝置的兩端分別構造有與反向的外螺紋配合的反向的內螺紋。由此,通過擰動過渡張緊裝置可以實現第一斜拉條1310和中間榀加固組件1200的張緊。
在圖3、圖5和圖6所示的可選實施例中,邊榀加固組件1300還可以包括支撐架1340,支撐架1340的兩端在多個檁條2000的排列方向上相對設置,且支撐架1340的兩端分別與外邊榀檁條2001的腹板2300和內邊榀檁條2002的腹板2300相連。由此,多個檁條2000的整體穩定性更強、承載力更高。例如,支撐架1340的縱向中心軸線沿前後方向定向,有利地,支撐架1340的兩端分別位於檁條2000的三分之一長度處。
具體地,如圖5和圖6所示,支撐架1340包括上副支架1341、下副支架1342和連接在上副支架1341和下副支架1342之間的主支架1343,外邊榀檁條2001的腹板2300和內邊榀檁條2002的腹板2300分別通過第四連接件1800與支撐架1340的主支架1343相連,從而可以實現施工全過程冷作業。優選地,支撐架1340可以為C型鋼,從而結構強度高,且成型方便。
可選地,如圖3、圖6、圖11和圖12所示,第四連接件1800包括垂直設置的第一側板1810和第二側板1820,即,第一側板1810和第二側板1820分別垂直於水平面,且第一側板1810和第二側板1820彼此垂直。支撐架1340的主支架1343與第四連接件1800的第一側板1810之間通過焊接相連,外邊榀檁條2001的腹板2300和內邊榀檁條2002的腹板2300分別通過自攻螺絲1401與第四連接件1800的第二側板1820相連。如此,實現施工全過程冷作業,不需要任何現場焊接,適用於多種材料屋面的加固,且便於後期的維護和更換,方便構件拆除後的循環利用。
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加固結構1000可以為多個,多個加固結構1000沿檁條2000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在水平面內,相鄰加固結構1000關於多個檁條2000的沿多個檁條2000的排列方向定向的中心軸線對稱設置,從而進一步增強檁條2000的穩定性,進一步提高檁條2000的承載力。例如,多個加固結構1000沿左右方向間隔開,在圖1和圖3所示的水平面內,相鄰加固結構1000關於多個檁條2000的沿前後方向定向的中心軸線對稱。
有利地,如圖3所示,每個加固結構1000還可以包括邊榀自平衡拉杆1700,邊榀自平衡拉杆1700與邊榀加固組件1300相連,且相鄰加固結構1000的邊榀自平衡拉杆1700相連,邊榀自平衡拉杆1700的長度方向與檁條2000的長度方向平行,從而可以平衡消除邊榀加固組件1300的拉力的水平分量,多個檁條2000的整體結構更加穩定。
進一步地,如圖3所示,相鄰加固結構1000的邊榀自平衡拉杆1700通過拉杆張緊裝置3000相連。例如,相鄰加固結構1000的邊榀自平衡拉杆1700相對的一端分別構造反向的外螺紋,拉杆張緊裝置3000的兩端分別構造有與反向的外螺紋配合的反向的內螺紋。由此,通過擰動拉杆張緊裝置3000可以實現邊榀自平衡拉杆1700的張緊。
可選地,如圖3和圖4所示,邊榀自平衡拉杆1700通過第五連接件1900與邊榀加固組件1300相連。進一步地,如圖3、圖4、圖13和圖14所示,第五連接件1900包括支板1910,支板1910上設有穿孔1911,穿孔1911可以為圖13所示的閉環孔或圖14所示的開環孔,邊榀加固組件1300穿過穿孔1911,邊榀自平衡拉杆1700與支板1910之間通過焊接相連。如此,可以實現施工全過程冷作業,不需要任何現場焊接,適用於多種材料屋面的加固,且便於後期的維護和更換,方便構件拆除後的循環利用。
有利地,第五連接件1900還可以包括兩個緊固螺母(圖中未示出),兩個緊固螺母分別螺紋配合在邊榀加固組件1300上,且兩個緊固螺母從支板1910的兩側夾緊支板1910,從而結構更加穩固。
可選地,如圖15所示,邊榀自平衡拉杆1700通過末端折彎夾緊邊榀加固組件1300,從而實現與邊榀加固組件1300相連,施工更加簡單方便。
下面參考附圖詳細描述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的檁條的加固結構10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只是示例性說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如圖1-圖13所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檁條的加固結構1000,包括上下對拉拉條1100、中間榀加固組件1200、邊榀加固組件1300以及邊榀自平衡拉杆1700。
具體而言,檁條2000為多個,多個檁條2000沿前後方向排列,每個檁條2000的長度方向沿左右方向定向。上下對拉拉條1100為多個,每個上下對拉拉條1100的兩端分別連接在相鄰的檁條2000的腹板2300上,且每個上下對拉拉條1100的前端鄰近相鄰檁條2000中的位於前側的檁條2000的上翼緣板2100,後端鄰近相鄰檁條2000中的位於後側的檁條2000的下翼緣板2200。
中間榀檁條2003為多個,中間榀加固組件1200包括多個下拉條1210和連接相鄰下拉條1210的下拉條張緊裝置1220。下拉條1210通過第一連接件1400與中間榀檁條2003的下翼緣板2200相連,具體地,第一連接件1400包括第一底板1410和兩個第一側板1420,兩個第一側板1420分別連接在第一底板1410的前側沿和後側沿,下拉條1210與第一底板1410之間通過焊接相連,第一底板1410與中間榀檁條2003的下翼緣板2200之間通過自攻螺絲1401相連,第一底板1410的後側沿上的第一側板1420與中間榀檁條2003的腹板2300通過自攻螺絲1401相連,第一底板1410的前側沿上的第一側板1420與中間榀檁條2003的下翼緣板2200的卷邊通過自攻螺絲1401相連。
相鄰下拉條1210中的位於後側的一個下拉條1210的前端構造有順時針方向的外螺紋,相鄰下拉條1210中的位於前側的一個下拉條1210的後端構造有逆時針方向的外螺紋,下拉條張緊裝置1220的後端構造有順時針方向的內螺紋且前端構造有逆時針方向的內螺紋。
邊榀加固組件1300包括第一斜拉條1310、第二斜拉條1320、斜拉條張緊裝置1330和支撐架1340。第一斜拉條1310沿前後方向分為第一水平部1311和第一傾斜部1313,第一水平部1311的前端和後端在前後方向上相對,第一傾斜部1313通過斜拉條張緊裝置1330與第二斜拉條1320相連,第一傾斜部1313的與斜拉條張緊裝置1330相連的一端位於另一端上方,且第一傾斜部1313的前端與後端在左右方向上錯開。第二斜拉條1320為直杆,第二斜拉條1320的與外邊榀檁條2001的腹板2300相連的一端位於另一端上方,且第二斜拉條1320的前端與後端在左右方向上錯開。
以位於後側的邊榀加固組件1300為例,第一傾斜部1313的後端構造有逆時針方向的外螺紋,第二斜拉條1320的前端構造有順時針方向的外螺紋,斜拉條張緊裝置1330的後端構造有順時針方向的內螺紋且前端構造有逆時針方向的內螺紋。
第一水平部1311通過第二連接件1500與內邊榀檁條2002的下翼緣板2200相連,具體地,第二連接件1500包括第二底板1510和兩個第二側板1520,兩個第二側板1520分別連接在第二底板1510的前側沿和後側沿,第一水平部1311與第二底板1510之間通過焊接相連,第二底板1510與內邊榀檁條2002的下翼緣板2200之間通過自攻螺絲1401相連,第二底板1510的後側沿上的第二側板1520與內邊榀檁條2002的腹板2300通過自攻螺絲1401相連,第二底板1510的前側沿上的第二側板1520與內邊榀檁條2002的下翼緣板2200的卷邊通過自攻螺絲1401相連。第一水平部1311和下拉條1210相對的一端分別構造反向的外螺紋,過渡張緊裝置的兩端分別構造有與反向的外螺紋配合的反向的內螺紋。
第三連接件1600包括相互連接且呈預定夾角的第一連接板1610和第二連接板1620,該預定夾角與第二斜拉條1320相對於左右方向傾斜的角度互補,且第二水平部1321與第一連接板1610之間通過焊接相連,第二連接板1620與外邊榀檁條2001的腹板2300之間通過螺紋緊固件1601相連。
支撐架1340垂直於檁條2000的腹板2300設置,支撐架1340包括上副支架1341、下副支架1342和連接在上副支架1341和下副支架1342之間的主支架1343。外邊榀檁條2001的腹板2300和內邊榀檁條2002的腹板2300分別通過第四連接件1800與主支架1343相連,第四連接件1800包括垂直設置的第一側板1810和第二側板1820,即,第一側板1810和第二側板1820分別垂直於水平面,且第一側板1810和第二側板1820彼此垂直。支撐架1340的主支架1343與第四連接件1800的第一側板1810之間通過焊接相連,外邊榀檁條2001的腹板2300和內邊榀檁條2002的腹板2300分別通過自攻螺絲1401與第四連接件1800的第二側板1820相連。
邊榀自平衡拉杆1700的長度方向與檁條2000的長度方向平行,第五連接件1900包括支板1910,支板1910上設有穿孔1911,穿孔1911為閉環孔,第一水平部1311穿過穿孔1911,邊榀自平衡拉杆1700與支板1910之間通過焊接相連。
加固結構1000為多個,多個加固結構1000沿左右方向間隔開,在圖7和圖9所示的水平面內,相鄰加固結構1000關於多個檁條2000的沿前後方向定向的中心軸線對稱,相鄰加固結構1000的邊榀自平衡拉杆1700相對的一端分別構造反向的外螺紋,拉杆張緊裝置3000的兩端分別構造有與反向的外螺紋配合的反向的內螺紋。其中,下拉條張緊裝置1220、斜拉條張緊裝置1330、過渡張緊裝置和拉杆張緊裝置3000均為花籃螺栓。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檁條的加固結構1000,利用中間榀加固組件1200、邊榀加固組件1300和邊榀自平衡拉杆1700使多個檁條2000形成一個穩定的整體結構,提高了構件的承載力,並且加固過程不需要拆除現有結構構件,對屋面沒有任何破壞,施工簡單,效果顯著。
此外,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檁條的加固結構1000,中間榀加固組件1200、邊榀加固組件1300和邊榀自平衡拉杆1700均是採用螺紋連接,可以實現施工全過程冷作業,不需要任何現場焊接,適用於多種材料屋面的加固,且便於後期的維護和更換,方便構件拆除後的循環利用。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具體實施例」、「可選實施例」、「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於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範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