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原料堆場的布置方式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15:49:54 1
專利名稱:一種原料堆場的布置方式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原料堆場,特別涉及一種原料堆場的布置方式。
背景技術:
在礦石加工行業(如氧化鋁的生產)中,礦石通過運輸設備從礦山運輸到工廠,一般會 堆放到原料堆場中,並對塊狀的礦石進行破碎,達到磨礦生產設施容許的粒度,滿足生產要 求的礦石還要堆放在均化倉庫內進行混合均化,使一定時間段的礦石的含礦品位波動在一定 的允許範圍內,從而保證生產的正常進行。在通常的原料堆場布置中,礦石卸礦系統l、礦 石破碎系統2、礦石露天堆場4和礦石均化庫5被分散布置在廠區不同位置、再通過輸送皮帶 及轉運站依次連接起來,這種布置方法使得廠區用地面積加大、道路鋪砌面積和管線鋪設長 度相應增加、工廠基建投資和生產運營成本上升。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更為合理的原料堆場的布置方式,可以節約工 廠用地、減少道路鋪砌面積和管線鋪設長度、降低工程基建投資和生產運營成本,以克服現 有技術中的不足。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原料堆場包括礦石卸礦系統l、礦石破碎系統2、礦石露天堆場4和 礦石均化庫5,礦石卸礦系統1和礦石破碎系統2連接起來設置在礦石露天堆場4的一側,礦石 均化庫5設置在礦石露天堆場4的另一側;礦石破碎系統2連接有轉運站31,礦石露天堆場4連 接有轉運站32,礦石均化庫5連接有轉運站33,三個轉運站相互連接在一起。
上述的原料堆場的布置方式,礦石卸礦系統l、礦石露天堆場4和礦石均化庫5相互平行 布置。
前述的原料堆場的布置方式,轉運站31、 32、 33是通過輸送皮帶進行輸送的。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布局緊湊,使得用地面積、道路鋪砌面積、管網鋪設長度比 分開布局要節約10%以上,可大幅降低工程基建投資。本發明在使用時,將礦石在礦石卸礦 系統1卸載,再通過皮帶傳輸到礦石破碎系統2進行破碎,達到磨礦生產設施容許的粒度後通 過轉運站31、 33直接進入礦石均化庫5堆放或均化,無須像常規的原料堆場那樣經由礦石露 天堆場4中轉,從而降低了生產運營成本。當礦石均化庫5的庫容已滿時,後來的破碎後的礦 石將通過轉運站32輸送到礦石露天堆場4堆放;在生產需要時,再通過轉運站32、 33將礦石輸送到礦石均化庫5內進行均化。
附圖l為本發明的布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具體實施例方式原料堆場包括礦石卸礦系統l、礦石破碎系統2、礦石露天堆場4和礦 石均化庫5。將礦石卸礦系統l、礦石露天堆場4和礦石均化庫5相互平行布置於原料堆場內, 將礦石卸礦系統1和礦石破碎系統2通過輸送皮帶連接起來,將礦石破碎系統2和轉運站31通 過輸送皮帶連接起來,將礦石露天堆場4和轉運站32通過輸送皮帶連接起來,將礦石均化庫5 和轉運站33通過輸送皮帶連接起來,再將三個轉運站相互連接起來即成。
權利要求
權利要求1一種原料堆場的布置方式,其特徵在於礦石卸礦系統(1)和礦石破碎系統(2)連接起來設置在礦石露天堆場(4)的一側,礦石均化庫(5)設置在礦石露天堆場(4)的另一側;礦石破碎系統(2)連接有轉運站(31),礦石露天堆場(4)連接有轉運站(32),礦石均化庫(5)連接有轉運站(33),三個轉運站相互連接在一起。
2.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原料堆場的布置方式,其特徵在於礦石卸 礦系統(1)、礦石露天堆場(4)和礦石均化庫(5)相互平行布置。
3.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原料堆場的布置方式,其特徵在於轉運站 (31) 、 (32) 、 (33)是通過輸送皮帶進行輸送的。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原料堆場的布置方式,礦石卸礦系統(1)和礦石破碎系統(2)連接起來設置在礦石露天堆場(4)的一側,礦石均化庫(5)設置在礦石露天堆場(4)的另一側;礦石破碎系統(2)連接有轉運站(31),礦石露天堆場(4)連接有轉運站(32),礦石均化庫(5)連接有轉運站(33),三個轉運站相互連接在一起。本發明的原料堆場的布置方式更為合理,可以節約工廠用地、減少道路鋪砌面積和管線鋪設長度、降低工程基建投資和生產運營成本。
文檔編號C01F7/02GK101450809SQ20071020278
公開日2009年6月10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07年11月29日
發明者吳展光 申請人: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