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香味黑陶的製備方法
2023-05-29 16:22:51 2
專利名稱:一種香味黑陶的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陶器製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香味黑陶的製備方法。
技術背景
本發明人先後申請了多項關於陶器的製備方法的專利,如專利號 ZL200810136979. X的黃陶的製備方法,專利號ZL200810136895. 6的黑陶的製備方法,專利號ZL2010105352M.4的油陶的製備方法,均是取粘土做原料,經過曬泥,乾燥後粉碎製成陶泥,將陶泥成型為坯體,對坯體進行乾燥獲得陶坯,將陶坯晾乾,修制,繪畫,壓光,刻陶, 再次壓光乾燥,放入窯內燒製成品。隨著陶製品市場的不斷擴大及走向國際市場,陶器製品的花色品種及產品的檔次還遠不能滿足市場及客戶的需要,陶製品的品質及花色品種是制約市場的瓶頸,因此,提高陶器製品的品質檔次和增加花色品種是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對本人原有專利技術製備的黑陶製品品質的一種改進與創新。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香味黑陶的製備方法,該製備方法製得的黑陶製品不僅外觀亮麗,而且氣味芳香。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香味黑陶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選料,晾曬,粉碎,和泥,真空攪泥,成型,一次陰乾,修型,一次拋光,繪畫,雕刻,二次拋光,二次陰乾,燒制與燻制,得黑陶器製品。對所得黑陶製品施以加香方法,所述的加香方法為將燒制好的黑陶製品放入窯內,所述的窯體通常為馬蹄窯,方中帶圓,下部大,上部小, 陶製品間有5毫米間距,每10立方米空間的窯內在頂部並列設置一個排煙孔和一個排氣孔,將窯溫加熱到60-65°C,用檀香精油噴灑陶坯,使之能均勻滲透到陶坯內部,然後封閉窯體加溫到70-75°C,12小時後打開窯門,取出黑陶,即得香味黑陶。
所述的和泥是將粉碎後的黃粘土按90%、與10%粉碎後的黑土混合,取50%混合土加50%水,混合成泥,密封保存30天後適當晾乾,水分含40%時備用。
所述的粉碎是將乾燥好的黃土、黑土粉碎成300目以上的粉狀。
本發明採取上述加香方法,對均勻擺放並設置間隔的陶製品加香滲透性好,香氣濃鬱,利用本發明製備黑陶製品,不僅能集收藏性及觀賞性於一身,同時還可以使存放空間環境得到淨化,使空氣中散發出怡人的香氣。
具體實施方式
一、選料與製作1、選料選取密度大、無雜質、無雜色的優質黃粘土90%。無雜質、無雜色的優質黑土10%2、晾曬在陽光下進行晾曬,黑土、黃土內外幹度一致、均勻。
3、粉碎將乾燥好的黃土、黑土粉碎成300目以上的粉狀。
4、和泥將粉碎後的黃粘土按90%、將10%粉碎後的黑土混合,製成混合土。取50% 混合土加50%水,混合成泥。密封保存30天後適當晾乾,適合成型水分含40%時備用。
5、真空攪泥用真空練泥機將涼曬好的泥攪勻成條狀,使之結構緊密,無氣泡。
6、成型用成型機將泥製成所需要的形狀。
7、一次陰乾將製成的坯體,在無陽光、無風、密閉的室內陰乾至含水量為35%左右ο
8、修型將坯型根據產品生產標準,去掉多餘部分,使坯型薄厚均勻,整體協調完美。
9、一次拋光先用機器拋光,去掉坯型表面的雜質,有氣泡的用陶泥填補,使坯體表面光潔,有一定光澤。然後進行手工拋光,使坯體表面無坑洞、無氣泡、無劃痕、無凹凸,勻稱光亮。
10、繪畫用特製的不鏽鋼鋼針進行繪畫,要求圖案清晰明快、布局合理,有藝術感染力。
11、雕刻採用陰刻、透刻和浮雕等方法,陰刻要求做到不壓線、不過刀、不悔刀; 透刻要做到準確平整,不斜刀;浮雕工藝要突出藝術表現力,完整、靈活、神韻俱在。
12、二次拋光對坯體進行二次拋光。
13、二次陰乾主要分三個步驟①將坯體放置在無風、無陽光、密封的低溫室 (15°C— 20°C)中進行陰乾至水分為30%左右為宜。②將坯體放置在中溫室(20°C— 25°C), 使坯體陰乾均勻至水分為20%左右,並要日日翻動。③將坯體放到乾燥室(40°C — 50°C)中進行乾燥至水分在m - 5%為好。
二、燒制與燻制就是在密閉的窯內使浙青產生的煙滲進坯體。所用窯體通常為馬蹄窯,方中帶圓,下部大,上部小,內設排氣孔和排煙孔,10立方米空間的窯在頂部並列設置一個排煙孔和一個排氣孔為宜。進窯前,利用豆油或其它植物油對坯體表面進行處理。往窯內碼放坯體時,要均勻、整齊,坯體之間有一定的空間。然後進行燒制,燒制時窯溫要由低到高,所述在窯體燒制時,窯溫加熱到100°c時燒制2個小時,從100°C — 200°C燒制3小時,200°C — 300°C燒制2 小時,300°C — 400°C燒制1小時,400°C — 500°C燒制1小時,加熱到600°C時,再繼續燒制 20分鐘,然後在爐火內倒入適量浙青,一般情況下一立方米空間放1 一 1. 5公斤浙青為宜, 然後用密封材料封閉窯體,使產生的煙碳在窯內被坯體充分吸收。M小時後,打開窯頂排煙孔,進行涼曬,至黑陶涼透後取出。即得黑陶。
三、黑陶加香技術所用窯體通常為馬蹄窯,方中帶圓,下部大,上部小,內設排氣孔和排煙孔,10立方米空間的窯在頂部並列設置一個排煙孔和一個排氣孔為宜。將燒制好的黑陶放入窯內,擺放整齊,陶坯之間有五毫米的距離。將窯溫升值60- 65°C,然後用檀香精油,噴灑陶坯。使之能均勻滲透到陶坯內部。然後封閉窯體加溫到70- 75°C,待12小時後打開窯門,取出黑陶,即得香味黑陶。
權利要求
1.一種香味黑陶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選料,晾曬,粉碎,和泥,真空攪泥,成型, 一次陰乾,修型,一次拋光,繪畫,雕刻,二次拋光,二次陰乾,燒制與燻制,得黑陶器製品,其特徵在於對所得黑陶製品施以加香方法,所述的加香方法為將燒制好的黑陶製品放入窯內,所述的窯體通常為馬蹄窯,方中帶圓,下部大,上部小,陶製品間有5毫米間距,每10 立方米空間的窯內在頂部並列設置一個排煙孔和一個排氣孔,將窯溫加熱到60_65°C,用檀香精油噴灑陶坯,使之能均勻滲透到陶坯內部,然後封閉窯體加溫到70-75°C,12小時後打開窯門,取出黑陶,即得香味黑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香味黑陶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和泥是將粉碎後的黃粘土按90%、與10%粉碎後的黑土混合,取50%混合土加50%水,混合成泥,密封保存30天後適當晾乾,水分含40%時備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香味黑陶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粉碎是將乾燥好的黃土、黑土粉碎成300目以上的粉狀。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香味黑陶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選料,晾曬,粉碎,和泥,真空攪泥,成型,一次陰乾,修型,一次拋光,繪畫,雕刻,二次拋光,二次陰乾,燒制與燻制,得黑陶器製品。對所得黑陶製品施以加香方法,將燒制好的黑陶製品放入窯內,用檀香精油噴灑陶坯,使之能均勻滲透到陶坯內部,然後封閉窯體加溫到70-75℃,12小時後打開窯門,取出黑陶,即得香味黑陶,本發明採取加香方法,對均勻擺放並設置間隔的陶製品加香滲透性好,香氣濃鬱,利用本發明製備黑陶製品,不僅能集收藏性及觀賞性於一身,同時還可以使存放空間環境得到淨化,使空氣中散發出怡人的香氣。
文檔編號C04B33/00GK102515699SQ20111042606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9日
發明者劉興印, 秦佔春 申請人:綏稜現代黑陶文化藝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