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式離合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22:16:09 3
專利名稱:溼式離合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溼式離合器,其具有第一子離合器和第二子離合器以及離合器蓋,其中,第一子離合器和第二子離合器分別具有內片承載件和外片承載件,其中,所述內片承載件與轉子無相對轉動地連接並且所述外片承載件可分別與變速器輸入軸連接,其中,所述第一子離合器的第一外片承載件在徑向外部包圍所述第二子離合器的第二外片承載件。
背景技術:
這種溼式離合器在現有技術中是公知的。在此,第一和第二外片承載件分別具有設齒部作為形狀鎖合區域,藉助於所述設齒部可使得片離合器的外片形狀鎖合地、但是可軸向移動地設置。所述設齒部在此可以這樣構成,使得第二外片承載件(其是處於徑向內部的外片承載件)的設齒部的外直徑小於第一外片承載件(其是處於徑向外部的外片承載件)的內直徑。上述情況這樣設計,即,在裝配所述離合器時所述第二外片承載件可插入到第一外片承載件中並且不允許導致兩個外片承載件的設齒部的碰撞,因為否則兩個外片承載件將不能被裝配。但是這將導致第一外片承載件總是必須比第二外片承載件大得多,而這在重量和慣性矩方面是不利的。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任務在於,提供一種在上述缺點方面得到改善的溼式離合器。根據本發明,所述任務通過具有權利要求1特徵的溼式離合器解決。根據一個優選的實施例,其包括一種溼式離合器,該溼式離合器具有第一子離合器和第二子離合器以及離合器蓋,其中,第一子離合器和第二子離合器分別具有內片承載件和外片承載件,其中,所述內片承載件與轉子無相對轉動地連接並且所述外片承載件能夠分別與變速器輸入軸連接,其中,所述第一子離合器的第一外片承載件在徑向外部包圍所述第二子離合器的第二外片承載件,外片分別與相應的外片承載件無相對轉動地並且軸向可移動地連接,其中,所述外片承載件為此分別這樣地具有設齒區域作為形狀鎖合區域,使得第二外片承載件的外半徑大於第一外片承載件的內半徑。由此可以的是,兩個外片承載件在其尺寸方面彼此匹配或彼此接近,這降低了第一外片承載件的重量缺點並且也降低了其慣性矩。在此符合目的要求的是,第一外片承載件的設齒部這樣地構成,使得第二外片承載件的設齒部可被引導穿過所述第一外片承載件的設齒部或穿過所述設齒部的齒槽。還有利的是,所述第一外片承載件的齒頂的內半徑大於所述第二外片承載件的齒頂的外半徑。由此,這些齒頂在彼此旁邊滑動通過。此外符合目的要求的是,所述第一外片承載件的齒根的內半徑大於所述第二外片承載件的齒根的外半徑。由此,這些齒根在彼此旁邊滑動通過。
還符合目的要求的是,在所述第一外片承載件的齒面與所述第二外片承載件的齒面之間保留至少一個側向的間隙。此外有利的是,所述第一外片承載件的設齒部與所述第二外片承載件的設齒部具有相同的齒數,從而使得所述第一外片承載件的設齒部的齒分別能夠導入到從所述第二外片承載件的設齒部的齒開出的區域中。還有利的是,所述第一外片承載件的設齒部具有比所述第二外片承載件的設齒部少的齒數,從而使得所述第一外片承載件的設齒部的每個齒能夠至少區域地滑移到從第二外片承載件的設齒部的齒開出的區域中。此外符合目的要求的是,所述第一外片承載件具有一個在軸向方向上延伸的區域,第一設齒部構造在該區域中,並且所述第二外片承載件具有一個在軸向方向上延伸的區域,第二設齒部設置在該區域中,其中,第一設齒部在軸向方向上觀察鄰近第二設齒部設置。還符合目的要求的是,所述第一外片承載件具有一個在軸向方向上延伸的區域,該區域具有第一設齒部的一個未設齒區域和一個設齒區域,其中,所述第二外片承載件的第二設齒部在軸向方向上觀察設置在所述第一外片承載件的未設齒區域的區域中。特別有利的是,第二外片承載件的第二設齒部在軸向方向上觀察鄰近第一外片承載件的設齒區域設置並且設置在該第一外片承載件的設齒區域的徑向內部。
下面藉助優選的實施例並結合附圖詳細闡述了本發明。其中:圖1以剖視圖示出溼式離合器的示意圖,其具有兩個在軸向方向上前後相繼設置的子離合器;圖2是兩個用於闡明插入的外片承載件的示意圖;圖3是兩個外片承載件的透視圖,圖4以局部圖示出兩個設齒部的示意圖;圖5以局部圖示出兩個設齒部的示意圖;和圖6是兩個外片承載件的透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示出一個溼式離合器1,其也可以被稱為雙離合器或雙溼式離合器,其中,該溼式離合器I僅僅以半剖圖示出。該溼式離合器I在此包括第一子離合器2和第二子離合器3。第一子離合器2和第二子離合器3在此在軸向方向上觀察並排地設置,其中,第一子離合器的徑向延伸與第二子離合器相比大致相同。在外片承載件的區域中可看出稍微的區另O,但是所述片在其徑向延伸方面大致相同。第一子離合器2和第二子離合器在此由一個離合器殼體4基本上包圍,其中,該離合器殼體4包括離合器罐5和離合器蓋6,所述離合器罐和離合器蓋無相對轉動地並且傳遞扭矩地相互連接並且藉助於攜動元件7形狀鎖合地彼此軸向固定和保險。離合器罐5在此具有一個基本上圓形的底部區域8,該底部區域可與一個基本上圓柱形的壁區域9連接。在此,如果所述底部區域8與所述圓柱形的壁區域9 一體地構成、例如通過深拉伸一體地製成,則可能特別有利。離合器蓋6在其徑向外端部10上形狀鎖合地與所述離合器罐5的圓柱形的壁區域9的端部區域11連接。該連接通過作為保險元件的連接元件7保險以防無意地鬆脫。儘管如此,所述保險也允許在需要的情況下無破壞地打開所述離合器蓋。在所述離合器殼體4內部設置第一內片承載件12,所述內片承載件與所述離合器殼體4無相對轉動地連接,其中,不僅所述離合器殼體4而且所述子離合器2的第一內片承載件12都與一個驅動側的構件13連接。該連接在此有利地構造為焊接連接或者藉助於斂縫構成。所述內片承載件12基本上L形地構成,其中,一個邊14基本上平行於所述離合器罐的底部件8定向。所述內片承載件的另一邊15基本上在軸向方向上定向並且承載有第一子離合器2的大量內片16。所述內片16在此無相對轉動地與所述內片承載件12的邊15連接。如可以看出的那樣,內片16彼此間隔距離地設置,從而使得可在每兩個內片16之間設置一個外片17。所述外片17在徑向外部通過橋接片18與外片承載件19無相對轉動地連接。第二子離合器3具有與第一子離合器基本上相同的結構,其中,內片承載件20在剖視圖中觀察也基本上L形地構成,具有在徑向方向上延伸的第一邊21和在軸向方向上延伸的第二邊22,其中,所述第二邊22承載所述內片23並且所述內片23與所述內片承載件20的第二邊22無相對轉動地連接。所述無相對轉動的連接在此可以有利地通過所述片與所述內片承載件之間的形狀鎖合的連接實現。在此,作為形狀鎖合的連接可以設置的是,所述片在徑向內部具有一個類型的設齒部,所述設齒部被推到所述內片承載件的相應類型的配合設齒部上。在該子離合器3的情況下,內片23也彼此間隔距離地構成,其中,在每兩個內片23之間又設置一個外片24,所述外片分別在徑向外部通過橋接片25與外片承載件26無相對轉動地連接。兩個外片承載件19和26分別具有在軸向方向上延伸的區域27、28,所述區域也用於使所述外片無相對轉動地與所述外片承載件連接。在此可以看出,所述外片承載件27與外片承載件28相比不僅在軸向方向上觀察較長地構成,而且搭接所述外片承載件26。此夕卜,所述兩個外片承載件19、26具有在徑向方向上延伸的區域29、30,所述區域分別鄰近所述離合器蓋6設置並且向著徑向內部延伸。在外片承載件的徑向內部的端部區域上設置設齒元件31、32,藉助於所述設齒元件可將所述外片承載件在徑向內部分別與變速器輸入軸連接。為了支撐軸向力,可轉動地支承在定子34上的轉子33在軸向方向上通過軸向軸承35相對於外片承載件26在徑向內部支承和支撐。外片承載件26又通過軸向軸承36支撐在外片承載件19上並且相對於其支承,其中,所述外片承載件19又通過軸向軸承37在徑向內部支撐在離合器蓋6上並且相對於其可轉動地被支承。由此,圖1不出一個溼式離合器的構型,其中,三個軸向軸承35、36和37設置在相同的徑向高度上,從而使得其結構空間相對較大。此外,為了操縱相應的子離合器,分別設置一個活塞缸單元40、41,所述活塞缸單元可被液壓地控制。圖2示出兩個外片承載件100、101的布置,其中,外片承載件100是第一子離合器的外片承載件並且外片承載件101是第二子離合器的外片承載件。外片承載件100具有設齒區域102作為形狀鎖合區域,在該設齒區域中,第一子離合器的外片在徑向外部形狀鎖合地與所述外片承載件連接,儘管如此,所述外片仍然可軸向移動地被保持。所述外片承載件100除了設齒區域102之外還具有在軸向方向上延伸的、另外的區域103,所述另外的區域優選沒有設齒部並且基本上圓柱形地在軸向方向上延伸。所述外片承載件101同樣具有設齒區域104,第二子離合器的外片在徑向外部與所述設齒區域形狀鎖合地、但是可軸向移動地連接。如可以看出的那樣,第一外片承載件100的設齒區域102在徑向構型的尺寸比方面這樣構成,使得所述第二外片承載件101的內半徑105大於外半徑106。由此實現的是,外片承載件101可從標有標號101-1的位置移動到標號101的位置中,而第一外片承載件100的設齒部102不幹擾該裝配過程。由此,該裝配從圖2中右邊示出的位置101-1按照箭頭107向著外片承載件101的位置中進行,所述位置處於外片承載件100的在軸向方向上延伸的區域103的徑向內部。在裝配之後,外片承載件101的設齒區域104布置在外片承載件100的基本上無齒的區域103對面。圖3示出本發明的溼式離合器的一個按照本發明的構型,其中,可以看見兩個外片承載件200和201。外片承載件200具有基本上在軸向方向上延伸的區域202,該區域被分為一個基本上沒有設齒部的區域203和一個構造有第一外片承載件200的設齒部205的區域204。在此可以看出,設齒部205的齒206基本上從在軸向方向延伸的區域202起朝著徑向內部構造。外片承載件可有利地構造為板材件,其中,設齒部205的齒206作為形狀鎖合區域朝著徑向內部構造,從而使得能夠以簡單的方式和方法構造設齒部,該設齒部此外節省結構空間地構成。此外,外片承載件200還具有在徑向方向上延伸的區域207,該區域在徑向內部與具有設齒部209的輪轂208連接,所述設齒部用作變速器輸入軸的接收件,但是所述變速器輸入軸在圖3中沒有示出。外片承載件201同樣具有基本上在軸向方向上延伸的區域210,該區域與在徑向方向上延伸的區域211連接,其中,在徑向方向上延伸的區域211在徑向內部同樣與一輪轂212連接,所述輪轂設有設齒部213用於形狀鎖合地接收另外的變速器輸入軸,所述另外的變速器輸入軸在圖3中同樣沒有示出。第二子離合器的第二外片承載件201的在徑向方向上延伸的區域210在軸向延伸的區域中具有設齒部214,該設齒部通過齒215構成,所述齒從所述在軸向方向上延伸的區域210起向著徑向內部構造。在此,所述齒215這樣構成,使得齒215的徑向外部區域比第一外片承載件200的設齒部205的齒206的徑向最內部的區域徑向朝外突出的程度大。如可以看出的那樣,第二片承載件201的設齒部214基本上鄰近第一外片承載件200的未設齒區域204,其中,在第一外片承載件200的未設齒區域203與第二外片承載件201的設齒區域210之間留下一個間隙,從而使得在裝配狀態中確保所述兩個外片承載件相互間的可自由扭轉性。在裝配時,外片承載件201插入到外片承載件200中。為了實現這一點,儘管第二外片承載件201的徑向外直徑大於設齒部205的徑向內直徑,但是重要的是,兩個外片承載件200、201的設齒部205、214彼此協調,從而使得第二外片承載件201能夠利用其設齒部214滑動穿過第一外片承載件200的設齒部205。圖4示出圖3中的第一外片承載件200和第二外片承載件201的設齒部的局部圖。設齒部300是圖3中的第一外片承載件200的設齒部並且設齒部301是圖3中的第二外片承載件201的設齒部。如可以看出的那樣,設齒部300構造有大量齒302,其中,設齒部301也構造有大量齒303,其中,第一外片承載件的齒302的數量相應於第二外片承載件的齒303的數量。在此,相應的齒302、303構造為從徑向外部朝徑向內部指向,其中,齒頂304,305處於徑向內部並且齒根306、307處於徑向外部。如圖4中看出的那樣,第二外片承載件201的設齒部的齒303在圓周方向上觀察構造得比第一外片承載件的設齒部的齒302寬,因為齒302嚙合到背面的、徑向外部的區域308中,所述區域從突出的齒303中開出。圖4示出設齒部的布置,這些設齒部這樣地協調,使得分別在第一外片承載件200的設齒部與第二外片承載件201的設齒部之間留下一個間隙309,從而使得處於徑向內部的外片承載件201的設齒部可滑動穿過處於徑向外部的外片承載件200的設齒部。在按照圖5的一個替換實施方式中構造一個外部的外片承載件310,其齒311的數量比內部的外片承載件312的齒313的數量少。相反,齒311的間距在圓周方向上如此之大,使得每個齒311仍然可以嚙合到從齒313開出的徑向外部區域314中,但是第一外片承載件310的齒311並沒有嚙合到每個開出的區域314中。圖4的構型與圖5的構型之間的區別在於,圖5實施方式中的第一外片承載件200或310的齒的數量降低並且在兩個齒311之間存在一個沒有齒的區域315,其中,在該沒有齒的區域中,第二外片承載件312具有一個帶有齒313的設齒部,從而使得在所述齒的背部上開出的區域314沒有被第一外片承載件的齒311佔據。就此而言,第二外片承載件312滑動穿過第一外片承載件的設齒部,其中,與第一外片承載件310的齒311的內尺寸相比,又分別在齒313的徑向外部尺寸之間留下一個間隙 316。圖6再次以第一外片承載件310和第二外片承載件312的三維視圖示出這一點,其中,第二外片承載件312設置在第一外片承載件310的徑向內部。可以看出,第二外片承載件312的設齒部的齒313在軸向方向上觀察設置在一個區域中,在該區域中,徑向外部的第一外片承載件210不具有設齒部。在圓周方向上觀察,第二外片承載件的齒313比第一外片承載件310的齒311以更大或者以更小的間距設置,其中,在第一外片承載件310的情況下,齒311的數量是第二外片承載件312的齒313的數量的一半,從而由此實現按照圖5的說明的外片承載件310、312的設齒部的良好的彼此滑過。附圖標記表I溼式離合器2第一子離合器3第二子離合器4離合器殼體5離合器罐6離合器蓋
7攜動元件8底部區域9壁區域10外端部11端部區域12內片承載件13驅動側的構件14 邊15 邊16 內片17 外片18橋接片19外片承載件20內片承載件21 邊22 邊23 內片24 外片25橋接片26外片承載件27外片承載件28外片承載件29 區域30 區域31設齒元件32設齒元件33 轉子34 定子35軸向軸承36軸向軸承37軸向軸承40活塞缸單元41活塞缸單元100外片承載件101外片承載件101-1 位置102設齒區域103 區域104設齒區域
105內半徑106外半徑107位置200外片承載件201外片承載件202區域203區域204區域205設齒部206齒207區域208輪轂209設齒部210區域
211區域212輪轂213設齒部214設齒部215齒300設齒部301設齒部302齒203齒304齒頂305齒頂306齒根307齒根308區域309區域310第一外片承載件311齒312第二外片承載件313齒314區域315無齒區域316間隙
權利要求
1.一種溼式離合器,其具有第一子離合器和第二子離合器以及離合器蓋,其中,第一子離合器和第二子離合器分別具有輸入片承載件和輸出片承載件,其中,片分別與所述輸入片承載件和所述輸出片承載件無相對轉動地並且軸向可移動地連接,其中,輸出片承載件彼此嵌套地設置,從而使得第一子離合器的外部的輸出片承載件在徑向外部包圍所述第二子離合器的內部的輸出片承載件,其中,所述輸出片承載件為此分別具有設齒區域,所述設齒區域這樣構成,使得所述內部的輸出片承載件的設齒區域的外半徑大於所述外部的輸出片承載件的設齒區域的內直徑、特別是齒根圓,其中,所述外部的輸出片承載件的設齒部這樣構成,使得所述內部的輸出片承載件的設齒部能夠滑移穿過所述外部的輸出片承載件的設齒部的齒槽。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溼式離合器,其中,所述外部的輸出片承載件的齒頂的內半徑大於所述內部的輸出片承載件的齒頂的外半徑。
3.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溼式離合器,其中,所述外部的輸出片承載件的齒根的內半徑大於所述內部的輸出片承載件的齒根的外半徑。
4.按以上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溼式離合器,其中,在所述外部的輸出片承載件的齒面與所述內部的輸出片承載件的齒面之間保留至少一個間隙。
5.按以上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溼式離合器,其中,所述外部的輸出片承載件的設齒部與所述內部的輸出片承載件的設齒部具有相同的齒數,從而使得所述外部的輸出片承載件的設齒部的齒分別能夠滑移到從所述內部的輸出片承載件的設齒部的齒開出的區域中。
6.按以上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溼式離合器,其中,所述外部的輸出片承載件的設齒部具有比所述內部的輸出片承載件的設齒部少的齒數,從而使得第一輸出片承載件的設齒部的每個齒能夠至少區域地滑移到從第二輸出片承載件的設齒部的齒開出的區域中。
7.按權利要求6所述的溼式離合器,其中,所述內部的輸出片承載件的齒數是所述外部的輸出片承載件的齒數的整數倍。
8.按以上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溼式離合器,其中,所述外部的輸出片承載件具有一個在軸向方向上延伸的區域,第一設齒部設置在該區域中,並且所述內部的輸出片承載件具有一個在軸向方向上延伸的區域,第二設齒部設置在該區域中,其中,第一設齒部在軸向方向上觀察鄰近第二設齒部設置。
9.按以上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溼式離合器,其中,所述外部的輸出片承載件具有一個在軸向方向上延伸的區域,該區域具有第一設齒部的一個未設齒區域和一個設齒區域,其中,所述內部的輸出片承載件的第二設齒部在軸向方向上觀察設置在所述外部的輸出片承載件的未設齒區域的區域中。
10.一種溼式離合器,其具有第一子離合器和第二子離合器以及離合器蓋,其中,第一子離合器和第二子離合器分別具有內片承載件和外片承載件,其中,所述內片承載件與轉子無相對轉動地連接並且所述外片承載件能夠分別與變速器輸入軸連接,其中,所述第一子離合器的第一外片承載件在徑向外部包圍所述第二子離合器的第二外片承載件,外片分別與相應的外片承載件無相對轉動地並且軸向可移動地連接,其中,所述外片承載件為此分別這樣地具有設齒區域,使得第二外片承載件的外半徑大於第一外片承載件的內半徑。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溼式離合器,其具有第一子離合器和第二子離合器以及離合器蓋,其中,第一子離合器和第二子離合器分別具有內片承載件和外片承載件,其中,所述內片承載件與轉子無相對轉動地連接並且所述外片承載件能夠分別與變速器輸入軸連接,其中,所述第一子離合器的第一外片承載件在徑向外部包圍所述第二子離合器的第二外片承載件,外片分別與相應的外片承載件無相對轉動地並且軸向可移動地連接,其中,所述外片承載件為此分別這樣地具有設齒區域,使得第二外片承載件的外半徑大於第一外片承載件的內半徑。
文檔編號F16D25/0638GK103174767SQ20121056677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3日
發明者J·阿諾爾德 申請人:舍弗勒技術股份兩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