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紡羽絨、羽絲混紡材料及其加工方法
2023-10-08 06:49:34 1
專利名稱:一種可紡羽絨、羽絲混紡材料及其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混紡材料及其加工方法,特別是一種可紡羽絨、羽絲混紡材料及其加工方法。
羽絨是人們公認的最好的天然保暖材料,具有軟、輕、暖等其它任何材料不能替代的優勢。在世界紡織領域中最常用的天然纖維是棉、毛、麻、蠶絲四大類。我國羽絨、羽毛的產量僅次於四種天然纖維棉和毛(羊毛)的產量之後排在第三位,超過麻和蠶絲的產量。然而卻不能像棉、毛、麻、蠶絲那樣既能充當填充物做保暖材料用,還能做為紡織材料,形成多種紡織品廣泛應用於人們的日常用品中。多年來羽絨、羽毛卻只能作為蓬散填充物用在服裝和寢具上。天然纖維棉、毛、麻、蠶絲的物理特性是單根細絲狀,並帶有自然捲曲,粗細長短均適合於紡織加工,這是羽絨、羽毛所不具備的。由於羽絨的物理特性呈朵狀,單根絨絲無捲曲度,且滑、短,單根絨絲相互之間無抱和力;羽毛的形態呈片狀,單根羽絲帶有毛刺,無捲曲、無抱和力,呈蓬散狀態,無法餵入現有的紡織設備中。即使餵入也不能機械鋪層來與其它纖維混合,故羽絨、羽毛均不屬於紡織纖維的概念,單根的絨絲、羽絲均不屬可紡性纖維。人們一直都無法將其用傳統的紡織工藝進行有紡加工用以製作服裝和床上用品等等,從而使羽絨、羽毛在應用範圍上受到限制。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使羽絨、羽絲從不可紡變為可紡性的可紡羽絨、羽絲混紡材料。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把羽絨、羽絲加工成具有可紡性材料的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可紡羽絨、羽絲混紡材料,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下列原材料組成(W/W%計)羽絨(羽絲)40%-80%,紡織纖維20%-60%。
本發明的目的還可以這樣實現的一種可紡羽絨、羽絲混合材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徵在於將羽絨(羽絲)和開松後的紡織纖維放在密封的混合室(機)內充分混合後,再將混合後的羽絨(羽絲)送入開松機內開松,使羽絨(羽絲)與紡織纖維均勻交叉自然抱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可紡材料。
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通過把羽絨、羽絲加工,使羽絨、羽絲由不可紡性變為可紡性的材料,適用於紡織、針織或非織造工藝的加工,從而製成服裝或床上用品,該產品具有透氣性、吸溼性和保暖性能好,穿、蓋舒適,從而大大拓寬了羽絨、羽絲的使用範圍。
附圖的圖面說明如下
圖1是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述一種可紡羽絨、羽絲混紡材料,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下列原材料組成(W/W%計)羽絨(羽絲)40%-80%,紡織纖維20%-60%;或羽絨40-80%,長度為30毫米以上的紡織纖維20-60%組成;或羽絲40-90%,紡織纖維10-60%;一種可紡羽絨、羽絲混紡材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徵在於將羽絨(羽絲)和開松後的紡織纖維放在密封的混合室(機)內充分混合後,再將混合後的羽絨(羽絲)送入開松機內開松混合,使羽絨(羽絲)與紡織纖維均勻交叉自然抱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可紡材料。將按一定比例配好重量的纖維開松,餵入專用的羽絨、羽毛封閉式混合機內,再將配比好的羽絨或羽絲通過負壓氣流管道,同時吸入混合機內,在氣流的作用下羽絨或羽絲與纖維在混合機內往復循環,在循環過程中由攪拌器進行正、反方向的攪拌,使羽絨或羽絲與纖維充分混合在一起,在混合機內設有霧化合毛油噴灑器,均勻噴灑按比例配製好的乳化合毛油,將噴灑過合毛油的混合比例均勻的羽絨或羽絲與纖維的混合料再次進行「開松混合」,使絨絲或羽絲與纖維充分均勻結合併自然抱和在一起。
製備乳化合毛油→纖維開松→混和(同時噴灑乳化合毛油)→再開松混合→紡織或非織造工藝加工。
本發明所指的羽絨是指鵝絨、鴨絨;羽絲是指羽毛毛片通過機械或手工去梗加工成的羽枝單絲;纖維是指化學紡織纖維和天然紡織纖維。
實施例1取羽絨50%,超細化學纖維50%,設定克重為200克/M2,羽絨與開松好的超細纖維按所述工藝方法餵入混合機內混合,再經開松、梳理、機械雜亂成網,徑水刺或針刺固結法固結,形成羽絨超細纖維二合一非織造布,該發明通過仿麂皮整理加工形成具有獨特優點的仿麂皮絨保暖新面料,可用來製作高檔保暖時裝。
實施例2羽絨80%,羊毛絨纖維20%,羽絨與開松好的羊毛絨纖維按所述工藝方法餵入混合機內混合,再經開松、梳理、氣流成網機成網,經針刺固結法固結,形成高含絨量的保暖服裝內襯,該發明具有輕、透氣、吸溼,熱傳導極低等優點,屬熱的不良導體服裝材料。
實施例3羽絲70%,羊絨30%,羽絲與開松好的羊絨纖維按所述工藝方法餵入混合機內混合,再經開松、梳理、機械雜亂成網,經針刺固結法固結,形成天然羽絲合成革基布,由於羽絲中空度大,羽絲表面軟毛刺多而長,形成的材料靜止空氣含量多,又具有吸溼性好,絕熱性能強等天然物理特性,採用現有工藝中的幹法或溼法合成革加工工藝製成的各種鞋革、服裝革不僅具有天然皮革的吸溼、透氣性,還具有天然皮革所不具備的保暖、輕便等特殊性能。
實施例4羽絨55%和纖維45%靠水刺機的水針或針刺方法穿刺使其穿過複合層紡織布的經、緯紗線和紗線與紗線之間隙與紡織布的紗線交織纏繞在一起;同理,羽絨和纖維穿過複合層針織布的紗線和紗線與紗線之間隙與針織布的紗線交織纏繞在一起。
實施例5採用羽絨60%、睛綸30%、膠粘劑10%,按重量配比加工而成。
(1)乳化合毛油製備合毛油採用動物油、植物油、礦物油按油/水=1/3—6重量比例配製,乳化而成。
(2)羽絨噴灑乳化合毛油在密閉室內將2—3%是以合毛油計算;乳化合毛油均勻噴灑在羽絨上。
(3)堆放浸潤將工序(2)的羽絨用塑料布密封堆放12—24小時等油充分浸潤羽絨止。
(4)纖維開松採用開松機將纖維充分開松。
(5)混合將堆放浸潤羽絨和開松纖維在封閉式混合機內進行混和。
(6)開松採用開松機將工序(5)混和羽絨纖維進一步開松混合。
(7)梳理採用現有梳理設備進行。
(8)輔網採用現有鋪網設備機械鋪網或氣流成網。
(9)噴膠粘劑採用噴膠棉設備,在工序(8)羽絨纖維網上、下分別噴灑霧狀膠粘劑,使膠粘劑均勻分布並非飽和的滲透到羽絨、纖維內部,粘附在混和纖維的交叉點上,混和纖維的大部分區域不被膠粘劑粘連。
(10)熱烘採用隧道式烘乾箱,熱烘溫度為110℃—130℃,使膠粘劑完全固結,但是,混合纖維大部分區域不被粘連結固。
(11)切邊採用切邊機與現有技術相同。
實施例6羽絨50%、蠶絲短纖維30%、低熔點熱熔纖維17%、膠粘劑3%加工而成。
(1)纖維開松蠶絲短纖維和低熔點熱熔纖維分別開松。
(2)熱烘熱烘溫度為130℃—150℃,使低熔點熱熔纖維熔解,冷卻後能與羽絨、蠶絲短纖維交點粘固。
實施例7羽絲80%,熱熔纖維20%加工而成。
(1)乳化合毛油製備合毛油採用動物油、植物油、礦物油按油/水=1/3—6重量比例配製,乳化而成。
(2)羽絨噴灑乳化合毛油在密閉室內將(2—3%是以合毛油計算);乳化合毛油均勻噴灑在羽絨上。
(3)堆放浸潤將工序(2)的羽絨用塑料布密封堆放12—24小時等乳化合毛油充分浸潤羽絨止。
(4)纖維開松採用開松機將纖維充分開松。
(5)混合;將堆放浸潤羽絨和開松纖維在封閉式混合機內進行混合。
(6)開松採用開松機將工序(5)混和羽絨纖維進一步開松。
(7)梳理採用現有梳理設備進行。
(8)輔網採用現有鋪網設備機械鋪網或氣流成網。
(9)噴膠粘劑採用噴膠棉設備,在工序(8)羽絨纖維網上、下分別噴灑霧狀膠粘劑,使膠粘劑均勻分布並非飽和的滲透到羽絨、纖維內部,粘附固結在混和纖維的交叉點上,混和纖維的大部分區域不被膠粘劑粘連固結。
(10)熱烘定型,由熱熔纖維熔化時,羽絲的交叉點被熱熔纖維粘結結固。
(11)切邊採用切邊機與現有技術相同。
實施例8羽絨或羽絲60%,羊絨20%,滌綸20%。
(1)羊絨、滌綸分別開松後按和羽絨或羽絲設定比例餵入羽絨混合機,參照前述實施例的紡織工藝進行紡紗,該紗線可製造紡織或針織品,具有手感暖,蓬鬆度好、輕等獨特的優點。
權利要求
1.一種可紡羽絨、羽絲混紡材料,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下列原材料組成(W/W%計)羽絨(羽絲)40%-80%,紡織纖維20%-60%。
2.一種可紡羽絨、羽絲混紡材料,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下列原材料組成(W/W%計)羽絨40-80%,長度為30毫米以上的紡織纖維20-60%。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紡羽絨、羽絲混紡材料,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下列原材料組成(W/W%計)羽絲40-90%,紡織纖維10-60%。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紡羽絨、羽絲混紡材料,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下列原材料組成(W/W%計)羽絨(羽絲)50-80%,紡織纖維19-49%,乳化合毛油1-3%,油/水=1/3.6。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紡羽絨、羽絲混紡材料,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下列原材料紡成(W/W%計)羽絨(羽絲)50-80%,紡織纖維20-50%,膠粘劑0-10%。
6.臺權利要求1、3、4、5所述的可仿羽絨、羽絲混紡材料,其特徵在於羽絲在混合之前,利用柔軟劑進行化學軟化整理。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仿羽絨、羽絲混紡材料,其特徵在於羽絲在混合之前,要進行加彈整理,使羽絲產生自然卷典度。
8.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一種可紡羽絨、羽絲混紡材料,其特徵在於紡織纖維為粘膠或錦綸或腈綸或滌綸或丙綸或纖維綸或芳綸或碳纖維或低熔點熱熔纖維等。
9.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一種可紡羽絨、羽絲混紡材料,其特徵在於紡織纖維有天然纖維或化學纖維。
10.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可紡羽絨、羽絲混紡材料,其特徵在於膠粘劑為環氧樹脂或酚醛或脲醛或聚氨脂熱固性樹脂或丙烯酸乳液。
11.一種可紡羽絨、羽絲混紡材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徵在於將羽絨(羽絲)和開松後的紡織纖維放在密封的混合室(機)內充分混合後,再將混合後的羽絨(羽絲)送入開松機內開松混合,使羽絨(羽絲)與紡織纖維均勻交叉自然抱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可紡材料。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一種可紡羽絨、羽絲混紡材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徵在於將羽絨(羽絲)和開松後的紡織纖維是以負壓形式通過管道進入混合機內,使羽絨(羽絲)在混合機內由氣流使羽絨(羽絲)和纖維復往循環,通過攪拌器充分混合,使羽絨(羽絲)與紡織纖維結合在一起;再將混合好的羽絨(羽絲)與紡織纖維送入開松機內進行開松,使羽絨(羽絲)與紡織纖維均勻交叉自然抱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可紡材料。
13.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一種可紡羽絨、羽絲混紡材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徵在於將羽絨(羽絲)和開松後的紡織纖維放在密封室內以人工的方式進行交錯混合,使羽絨(羽絲)與紡織纖維結合在一起;再將混合好的羽絨(羽絲)與紡織纖維送入開松機內進行開松混合,使羽絨(羽絲)與紡織纖維均勻交叉自然抱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可紡材料。
14.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一種可紡羽絨、羽絲混紡材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徵在於將羽絨(羽絲)和開松後的紡織纖維是以負壓形式通過管道吸入混合機內,同時噴灑乳化合毛油。
15.如權利要求13所述一種可紡羽絨、羽絲混紡材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徵在於將羽絨(羽絲)和開松後的紡織纖維放在密封室內,同時通過人工噴灑乳化合毛油。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混紡材料及其加工方法,特別是一種可紡羽絨、羽絲混紡材料及其加工方法;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下列原材料組成(W/W%計):羽絨40-80%,長度為30毫米以上的紡織纖維20-60%。將羽絨(羽絲)和開松後的紡織纖維放在密封的混合室(機)內充分混合後,再將混合後的羽絨(羽絲)送入開松機內開松混合,使羽絨(羽絲)與紡織纖維均勻交叉自然抱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可紡材料。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適用於紡織、針織或非織造工藝的加工,從而製成服裝或床上用品,該產品具有透氣性、吸溼性和保暖性能好。
文檔編號D01G13/00GK1332279SQ0111480
公開日2002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01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01年6月18日
發明者張立文 申請人:張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