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禽用抗球蟲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及其製備方法
2023-10-08 00:17:59 1
一種禽用抗球蟲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及其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禽用抗球蟲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其由下述重量百分比原料製成:牛至油1-30%,表面活性劑10-40%,助表面活性劑1-20%,川楝素1-20%,綠茶提取物1-20%,香菇多糖1-20%,原花青素0.1-10%,餘量為水,上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為100%。該口服納米乳製劑將牛至油與純天然植物提取物配合,組方健康、合理、安全性高且兼具保健與治療的雙重效果,抗球蟲療效顯著。
【專利說明】一種禽用抗球蟲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禽用藥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禽用抗球蟲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研究表明:川楝素、綠茶提取物、香菇多糖等具有驅蟲效果,而市場上也有牛至油用做驅蟲的輔料,但是這些藥物雖然口服後能從胃腸道吸收,但吸收不完全。另外藥物的溶出速率慢,生物利用度差,再加上川楝素、綠茶提取物、香菇多糖作用緩慢,使得川楝素、綠茶提取物、香菇多糖等和牛至油的藥效無法得到充分利用。
【發明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禽用抗球蟲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及其製備方法,該口服納米乳製劑穩定性好、滲透性高、溶解度好且生物利用度高,抗球蟲療效顯著。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禽用抗球蟲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其由下述重量百分比原料製成:
牛至油I 30%,
表面活性劑10 40%,
助表面活性劑I 20%,
川楝素I 20%,
綠茶提取物I 20%,
香菇多糖I 20%,
原花青素0.1 10%,
餘量為水,上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為100%。
[0005]進一步的,所述的禽用抗球蟲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可以由下述重量百分比原料製成:
牛至油5 20%,
表面活性劑15 40%,
助表面活性劑I 15%,
川楝素I 15%,
綠茶提取物I 15%,
香菇多糖I 15%,
原花青素0.1 3%,
餘量為水。
[0006]具體的,所述的禽用抗球蟲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優選由下述重量百分比原料製成:牛至油11%,
表面活性劑32%,
助表面活性劑7%,
川楝素6%,
綠茶提取物8%,
香菇多糖7%,
原花青素0.3%,
餘量為水。[0007]所述表面活性劑為聚氧乙烯40氫化蓖麻油(RH40)、蓖麻油聚氧乙烯醚40(EL40)、吐溫80和泊洛沙姆188中的任意一種,或者前述的任意一種與Span80組成的混合物。這些表面活性劑對人體低毒、安全、無刺激。
[0008]所述助表面活性劑可以為無水乙醇、1,2-丙二醇、聚乙二醇400 (PEG400)和丙三醇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
[0009]所述禽用抗球蟲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的製備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按比例取牛至油、表面活性劑和助表面活性劑在室溫(25°C)條件下攪拌均勻;然後向其中加入溶有川楝素、綠茶提取物、香菇多糖和原花青素的水溶液,混勻即可。在製作過程中,隨著溶有川楝素、綠茶提取物、香菇多糖和原花青素的水溶液的緩慢加入,體系黏稠度逐漸增大,當加入水溶液的量使體系由油包水變為水包油型納米乳時,體系粘稠度從最粘稠的狀態變稀,此時產生的即是無色或淡黃色透明的禽用抗球蟲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本發明原料也可根據需要經膠囊包封或經凍乾粉技術等處理後口服使用。
[0010]川楝素、綠茶提取物、香菇多糖和原花青素均可選用普通市售產品。本發明中,川楝素購自陝西匯能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綠茶提取物購自西安源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產品,香菇多糖購自上海康舟真菌多糖有限公司產品,原花青素購自西安瑞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產品。
[0011]納米乳(nanoemulsion)又稱微乳(microemulsion),是由水、油、表面活性劑和助表面活性劑等自發形成粒徑為I~IOOnm的熱力學穩定、各向同性、透明或半透明的均相分散體系。一般來說,納米乳分為三種類型,即水包油型納米乳(0/W)、油包水型納米乳(W/0)以及雙連續型納米乳(B.C)。1943年由Hoar和Schulman首次發現並報導了這一分散體系。直到1959年,Schulman才提出「microemulsion」這一概念。此後,納米乳的理論和應用研究獲得了迅速的發展。目前,納米乳化技術已滲透到日用化工、精細化工、石油化工、材料科學、生物技術以及環境科學等領域,成為當今國際上具有巨大應用潛力的研究領域。納米乳具有許多其它製劑無可比擬的優點:①為各向同性的透明液體,屬熱力學穩定系統,經熱壓滅菌或離心也不能使之分層;②工藝簡單,製備過程不需特殊設備,可自發形成,納米乳粒徑一般為I~IOOnm 黏度低,可減少注射時的疼痛具有緩釋和靶向作用提高藥物的溶解度,減少藥物在體內的酶解,可形成對藥物的保護作用並提高胃腸道對藥物的吸收,提高藥物的生物利用度。
[0012]川楝素:為川楝樹根皮及樹皮提取出的有效成分,能使體內腸寄生蟲體自發尖動加強,出現間歇性劇烈收縮,致蟲體失掉附著能力而驅使排出體外。驅蟲治癬,用於蟲積溼癬,有效率在98%以上。[0013]綠茶提取物:其中的重要成分茶多酚能明顯降低高脂血症的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同時具有恢復和保護血管內皮功能的作用。茶多酚可阻斷脂質過氧化過程,提高機體內酶的活性,從而起到抗突變、抗癌症的功效。茶多酚可抑制腫瘤細胞DNA的合成,誘使突變的DNA斷裂,因而可抑制腫瘤細胞的合成率,進一步抑制腫瘤的生長增殖。茶多酚能殺滅肉毒桿菌及孢子,抑制細菌外毒素的活性,對引起腹瀉、呼吸道和皮膚感染的各種病原菌有抗菌作用。茶多酚對引起化膿性感染、燒傷、外傷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型桿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茶多酚還具有改善肝功能和利尿作用,因而對生物鹼中毒有較好的抗解作用。茶多酚通過提高人體免疫球蛋白總量並使其維持在高水平,刺激抗體活性的變化,從而提高總體免疫能力,並可促進自身調理功能。
[0014]香菇多糖: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香菇多糖可防止化學因素或病毒引起的致癌作用,抑制腫瘤的轉時,它還能增強宿主對不同細菌、寄生蟲起抵抗作用。香菇多糖也能恢復或加強宿主對淋巴細胞、激素及其他生物活性因子的反應,通過刺激免疫活性細胞的成熟、分化和繁殖使機體的淋巴細胞大量增加,從而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
[0015]原花青素:其中的單寧對真菌、細菌和酵母等微生物具有毒害作用,機理可能涉及抑制微生物的胞外酶系,剝奪微生物必須的底物,通過抑制氧化磷酸化作用而直接作用於微生物的代謝以及剝奪微生物的鐵、鋅等離子環境。但是許多微生物可以克服單寧的毒害,採用的機制主要有合成能與單寧形成複合物的聚合物、氧化、降解以及合成鐵載體等,使單寧解毒。
[0016]牛至油:主要活性成分是酚醛萜烯如香芹酚、百裡酚和P-傘花烴。如今香芹酚已用作抗感染和驅蟲的藥物。它也可用於傷風、感冒、咽痛、耳痛、肺部感染、感染性疾病、關節炎、肌肉痙攣、頭痛、大腸桿菌、肝炎、病毒性肺炎、腦膜炎、萊姆病、過敏症、支氣管炎、腹瀉、牙齦炎、鼻竇炎、哮喘、溼疹、神經炎、踝關節曲折、前列腺癌、寄生蟲病、銀屑病、潰瘍、蚊蟲叮咬、胃炎和黴菌病等。而百裡酚可用作驅蟲劑和防腐劑。
[0017]本發明在藥物中加入刺激性小的助表面活性劑(如乙醇、1,2-丙二醇、丙三醇或聚乙二醇400),除了助溶作用 外,還可以調整表面活性劑的親水親油平衡值(HLB),使得油水界面張力進一步降低,增大界膜的油水性和剛性。助表面活性劑摻入到界面膜中,促進曲率半徑很小膜的形成,擴大納米乳的乳區面積。
[0018]本發明複方牛至油納米乳製劑通過口服給藥,極大的提高了牛至油的溶解度,減少藥物在體內的首過效應,促進牛至油的胃腸道吸收,並創新性地將水溶性藥物和脂溶性藥物有機的結合起來,提高了藥物的治療能力。牛至油為脂溶性植物油,人體對藥物的轉運及吸收極其困難,納米乳基質為牛至油提供良好的溶解環境,口服時可經淋巴吸收,克服首過效應和分子通過胃腸道時的屏障。通過加入牛至油,另一方面還提高了川楝素、綠茶提取物、香菇多糖和原花青素的抗蟲能力,治療效果更佳。該口服納米乳製劑組方健康、合理、安全性高、並且兼具保健與治療的雙重效果,顯著增強了抗球蟲效果,延長其藥物的半衰期,減少了給藥次數,無耐藥反應,通過現代製藥技術進行製備,療效好,禽類口服給藥,使用方便,且製備方法簡單、耗能低。
[001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具有以下優點:
I)本發明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為均勻、透明的納米乳體系。
[0020]2)本發明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藥物分布均勻,體系透明、滲透性高,溶解度好,有較低的表面張力,具有良好的流動性,服用方便。
[0021]3)本發明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給藥後迅速被網狀內皮細胞吞噬,使藥物迅速起效,並維持恆定的血藥濃度及藥理效應,提高藥物的生物利用度,增強藥效、減少藥物的用量和使用次數,用於治療球蟲病療效顯著,可極大提高雛雞存活率。
[0022]4)本發明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製備方法簡單,藥效穩定,耗能低。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 [0024]實施例1
一種禽用抗球蟲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其由下述比例原料製成:牛至油Hg、蓖麻油聚氧乙烯醚40 (EL40)32g、無水乙醇7g、川楝素6g、綠茶提取物8g、香菇多糖7g、原花青素0.3g和水28.7g。
[0025]所述禽用抗球蟲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的製備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按比例取牛至油、表面活性劑和助表面活性劑在室溫(25°C)條件下攪拌均勻;然後向其中緩慢滴入溶有川楝素、綠茶提取物、香菇多糖和原花青素的水溶液,混勻即可。
[0026]實施例2
一種禽用抗球蟲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其由下述比例原料製成:牛至油7.5g、EL40 26g、l,2-丙二醇12g、川楝素5g、綠茶提取物3g、香菇多糖8g、原花青素0.6g和水
37.9g0
[0027]所述禽用抗球蟲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的製備方法參照實施例1。
[0028]實施例3
一種禽用抗球蟲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其由下述比例原料製成:牛至油9.5g、聚氧乙烯40氫化蓖麻油(RH40)、25g、丙三醇18g、川楝素8g、綠茶提取物7g、香菇多糖6g、原花青素0.5g和水26g。
[0029]所述禽用抗球蟲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的製備方法參照實施例1。
[0030]實施例4
一種禽用抗球蟲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其由下述比例原料製成:牛至油10.2g、RH 40 35g、無水乙醇5g、川楝素6g、綠茶提取物3@、香燕多糖5.4g、原花青素0.4g和水35g。
[0031]所述禽用抗球蟲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的製備方法參照實施例1。
[0032]實施例5
一種禽用抗球蟲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其由下述比例原料製成:牛至油8.7g、吐溫80 20g、丙三醇15g、川楝素3g、綠茶提取物5@、香燕多糖5.8g、原花青素0.5g和水42g。
[0033]所述禽用抗球蟲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的製備方法參照實施例1。
[0034]實施例6
一種禽用抗球蟲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其由下述比例原料製成:牛至油9.lg、吐溫80 30g、PEG400 6g、川楝素5g、綠茶提取物5g、香菇多糖5.4g、原花青素1.1g和水38.4g0
[0035]所述禽用抗球蟲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的製備方法參照實施例1。
[0036]實施例7
一種禽用抗球蟲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其由下述比例原料製成:牛至油9.lg、RH 40 14g、吐溫80 16g、丙三醇2g、l,2-丙二醇4g、川楝素5g、綠茶提取物5g、香菇多糖
5.4g、原花青素1.1g和水38.4g。
[0037]所述禽用抗球蟲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的製備方法參照實施例1。
[0038]為了進一步驗證本發明禽用抗球蟲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對雞球蟲病的治療效果,特進行如下試驗例。
[0039]本試驗選取自然發病的雞球蟲病病例進行治療試驗,結合臨床症狀、雞球蟲病的卵囊排出率和飼料報酬等指標,對本發明口服納米乳製劑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價,並用市售產品雞球蟲散作為對照。
[0040]試驗動物
某縣某鎮某種雞場疑似球蟲病雞,雛雞約30日齡,病雞精神沉鬱,羽毛蓬鬆,頭捲縮,食慾減退,嗉囊內充滿液體,雞冠和可視黏膜貧血、蒼白,逐漸消瘦,病雞常排紅色胡蘿蔔樣糞便。經症狀觀察、糞便鏡檢和解剖檢查,確診為雞球蟲病患病雞,根據小腸漿膜散在的出血點和腫脹的盲腸,診斷為混合球蟲感染,共200隻,全部患病雛雞供試驗用。
[0041]試驗藥物
實施例1所述禽用抗球蟲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雞球蟲散(購自山東泰安海納藥業有限公司)。
[0042]試驗動物的處理
試驗雞接回後,隨機分為兩組(即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00隻,組內分為5個重複。分組完畢,試驗組雛雞餵給4g/L的實施例1 口服納米乳製劑飲水,對照組雛雞餵給625g/L的雞球蟲散飲水,以5d為一個療程。療效判定標準如下:
雞群主要臨床症狀未見減輕,12h內血便排出無變化,糞便多量卵囊檢出,判定為無效。
[0043]雞群主要臨床症狀消失,12h內排出多量血便(血便記分I分以上,不包括I分),糞便少量卵囊排出判定為有效。
[0044]雞群主要臨床症狀消失,12h內排出少量(血便記分I以下,包括I分)糞便無卵囊檢出判定為顯效。
[0045]雞群主要臨床症狀消失,12h內血便停止,糞便中無卵囊檢出,判定為治癒。
[0046]檢測指標
(1)平均增重:給藥前,對各組雛雞逐只稱重作為初重,試驗結束時稱重作為末重,兩者差值與組內存活雛雞數之比即為平均增重。
[0047](2)血便記分:用藥後24h即開始進行血便記分,按血便程度不同劃分5個等級:糞便正常不帶血,記O分;糞便中帶有少量血,記為I分;糞便中帶有較多量血記為2分;糞便中帶有較多量血,其他是白色粘液或1/3是血,記3分;全部為血便或2/3是血,其它為白色粘液,記4分。
[0048](3)存活率:試驗結束各組存活雛雞數與組內容量雛雞數比值。
[0049](4)卵囊排出率:未分組前,記錄雞群前Id糞便中卵囊排出情況。給藥後每隔24h收集各組糞便,充分混勻後進行克糞便卵囊計數,直至試驗結束。
[0050](5)飼料轉化率:試驗過程中,飼餵前對各組飼料進行稱重,試驗結束時收集各組剩餘飼料,計算試驗過程中飼料消耗量;試驗結束,停飼8h後對各組存活雛雞空腹稱重,計算各組總增重,隨後計算各組的飼料報酬。
[0051]試驗結果 I臨床症狀
患病雞餵藥後約18h,各組臨床症狀和血便明顯減輕,血便記分見表2。試驗組於給藥後第3天在糞便中觀察到盲腸芯樣排出物,對照組於給藥後第4天在糞便中檢出盲腸芯樣物。給藥後第4天兩組雞血便均停止,其中試驗組無明顯臨床症狀表現,但對照組仍有較明顯的臨床症狀。給藥後第5天兩組雞臨床症狀消失,無血便。第6日停藥。試驗期間,試驗組共死亡雛雞3隻,對照組死亡雛雞16隻。
[0052]2平均增重
如表1,試驗組和對照組雞用藥前組間平均體重無顯著差異0°> 0.05),表明隨機分組是正確的;治療結束,兩組平均增重無顯著差異Gd > 0.05)。
【權利要求】
1.一種禽用抗球蟲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其特徵在於,由下述重量百分比原料製成: 牛至油I 30%, 表面活性劑10 40%, 助表面活性劑I 20%, 川楝素I 20%, 綠茶提取物I 20%, 香菇多糖I 20%, 原花青素0.1 10%, 餘量為水,上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為100%。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禽用抗球蟲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其特徵在於,由下述重量百分比原料製成: 牛至油5 20%, 表面活性劑15 40%, 助表面活性劑I 15%, 川楝素I 15%, 綠茶提取物I 15%, 香菇多糖I 15%, 原花青素0.1 3%, 餘量為水。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禽用抗球蟲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其特徵在於,由下述重量百分比原料製成:牛至油11%, 表面活性劑32%, 助表面活性劑7%,川楝素6%, 綠茶提取物8%,香菇多糖7%, 原花青素0.3%, 餘量為水。
4.如權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禽用抗球蟲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其特徵在於:所述表面活性劑為聚氧乙烯40氫化蓖麻油、蓖麻油聚氧乙烯醚40、吐溫80和泊洛沙姆188中的任意一種或與Span80組成的混合物。
5.如權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禽用抗球蟲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其特徵在於:所述助表面活性劑為無水乙醇、1,2-丙二醇、聚乙二醇400和丙三醇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
6.權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禽用抗球蟲複方牛至油口服納米乳製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按比例取牛至油、表面活性劑和助表面活性劑在室溫條件下攪拌均勻;然後向其中加入溶有川楝素、綠茶提取物、香菇多糖和原花青素的水溶液,混勻即可。
【文檔編號】A61K31/58GK103550406SQ201310526039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31日
【發明者】孫江宏, 曾萍, 張雯雯, 嶽旭龍 申請人:河南牧翔動物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