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軌泵的進出油閥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13:10:44 2
專利名稱:共軌泵的進出油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直列式高壓共軌泵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共軌泵的進出油閥。
背景技術:
電控高壓共軌燃油噴射系統與傳統機械式燃油系統相比,具有降低發動機噪音、 降低排放、提高燃油經濟性等顯著優勢,因此,電控高壓共軌燃油噴射系統在國外發達國家 得到了廣泛應用。在國內,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相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不 斷出臺,環保性能優良的電控高壓共軌燃油噴射系統已成為必然的選擇。
共軌泵是此環保性能優良的燃油噴射系統的重要組成部件,它能實現對共軌壓力 的理想化控制,為了滿足對共軌壓力的快速高效控制,共軌泵就必須有良好的高壓密封性, 較高的泵油效率,良好的散熱性。為此,一種滿足該共軌泵使用要求的進出油閥的研發就顯 得尤為迫切。目前,現有技術中共軌泵的進出油閥多採用單獨設計形式,這種設計形式增加 了進出油閥的零件數量並導緻密封面的數量眾多,高壓密封性也不理想,使得結構複雜,同 時,這種設計方式對加工精度要求也比較高,增加了生產成本。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巧妙、合理的 共軌泵的進出油閥,該進出油閥零件數量少、結構緊湊,同時該進出油閥密封性能好。
按照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一種共軌泵的進出油閥,其特徵在於柱塞安裝在 柱塞偶件端部的柱塞孔中,柱塞孔上端設置第三油腔,閥體、出油接頭依次安裝在柱塞偶件 腔體內,進油閥彈簧座安裝在柱塞偶件壓油方向的端部,所述進油閥彈簧座上端伸入第一 油腔內,進油閥彈簧套裝在進油閥彈簧座上,所述進油閥彈簧上端頂在進油閥鋼球上,進油 閥鋼球上端頂在閥體的第一油道上,橫向設置於閥體上的第七油道連通第一油道,閥體內 還設置相互連通的第二油道、第三油道;出油閥彈簧座設置在出油接頭的中孔內,圍繞出油 彈簧座下端在出油接頭上設置第二油腔,出油閥彈簧套裝在出油閥彈簧座上,出油閥鋼球 兩端分別頂在出油閥彈簧、閥體第三油道上,所述出油接頭上設置第四油道,所述柱塞偶件 上還設置第五油道、第六油道、環形油槽。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油道端面處設置有與進油閥鋼球相貼合的第一錐面。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閥體上端面處設置有與出油閥鋼球相貼合的第二 錐面。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四油道與柱塞偶件的柱塞孔同軸,並且,連通第二油腔。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五油道設置在柱塞偶件腔體下端處,並且,連通 柱塞偶件的腔體。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六油道由閥體外壁與柱塞偶件腔體內壁構成。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環形油槽由閥體上端部外緣與柱塞偶件腔體內壁構成。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二油道平行於第一油道,所述第三油道斜向設置在閥體上端部。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出油接頭與柱塞偶件結合處設置密封圈。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第三油道的軸線與閥體軸線的夾角為α大於15°,並且,小於50° ο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優點在於本發明結構簡單、巧妙、合理,零件數量少,結構緊湊,降低了加工難度,同時,該進出油閥的密封性能大為提高。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閥體10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安裝於共軌泵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圖3所示,包括側蓋軸承1、側蓋2、0型圈3、泵體4、挺柱體5、柱塞偶件6、進油閥彈簧座7、進油閥彈簧8、進油閥鋼球9、閥體10、出油閥鋼球11、出油接頭12、出油閥彈簧座13、出油閥彈簧14、調壓閥15、進油計量閥16、輸油泵17、後調整墊片18、凸輪軸19、調整墊片20、柱塞21、回油油槽22、回油油道23、密封圈24、第三油腔25、第五油道 26、第六油道27、第二油道28、第二油腔29、第四油道30、第七油道31、第一油道32、第一油腔33、第八油道34、環帶35、環形油槽36、第三油道37、第二錐面38、第一錐面39等。
如圖1、圖2、圖3所示,本發明是一種共軌泵的進出油閥,該進出油閥的特徵是柱塞21安裝在柱塞偶件6端部的柱塞孔中,柱塞孔上端設置第三油腔25,閥體10、出油接頭 12依次安裝在柱塞偶件6腔體內,進油閥彈簧座7安裝在柱塞偶件6壓油方向的端部,所述進油閥彈簧座7上端伸入第一油腔33內,進油閥彈簧8套裝在進油閥彈簧座7上,所述進油閥彈簧8上端頂在進油閥鋼球9上,進油閥鋼球9上端頂在閥體10的第一油道32上,橫向設置於閥體10上的第七油道31連通第一油道32,閥體10內還設置相互連通的第二油道28、第三油道37 ;出油閥彈簧座13設置在出油接頭12的中孔內,圍繞出油彈簧座13下端在出油接頭12上設置第二油腔29,出油閥彈簧14套裝在出油閥彈簧座13上,出油閥鋼球11兩端分別頂在出油閥彈簧14、閥體10第三油道上,所述出油接頭12上設置第四油道 30,所述柱塞偶件6上還設置第五油道26、第六油道27、環形油槽36。
所述第一油道32端面處設置有與進油閥鋼球9相貼合的第一錐面39。
所述閥體10上端面處 設置有與出油閥鋼球11相貼合的第二錐面38。
所述第四油道30與柱塞偶件6的柱塞孔同軸,並且,連通第二油腔29。
所述第五油道26設置在柱塞偶件6腔體下端處,並且,連通柱塞偶件的腔體。
所述第六油道27由閥體10外壁與柱塞偶件6腔體內壁構成。
所述環形油槽36由閥體10上端部外緣與柱塞偶件6腔體內壁構成。
所述第二油道28平行於第一油道32,所述第三油道37斜向設置在閥體10上端部。
所述出油接頭12與柱塞偶件6結合處設置密封圈24。
所述第三油道37的軸線與閥體10軸線的夾角為α大於15°,並且,小於50°。
如圖3所示,本發明安裝於共軌泵上,凸輪軸19通過兩端軸承支撐安裝在泵體4 內,側蓋軸承I外圈安裝在側蓋2的中孔內,凸輪軸19與輸油泵17相連端的軸承外圈安裝在泵體4的中孔內,凸輪軸19通過十字盤帶動輸油泵17轉動,挺柱體5安裝在泵體4的豎直孔內,並用導向螺釘確保挺柱體5的滾輪的軸向與凸輪軸19的軸向平行,柱塞偶件6與挺柱體5安裝在泵體4上相同的孔,柱塞偶件6在挺柱體5的上方,進出油閥安裝在柱塞偶件6的中孔內,並用出油接頭12壓緊。
如圖1、圖3所示,燃油從油箱進入輸油泵17,在凸輪軸19的帶動下建立一定的油壓,通過調壓閥15的調整,保證進入進油計量閥16的油壓穩定,根據需要控制進油計量閥 16的開啟時間,以便達到控制進入進油閥的油量,燃油經過第五油道26、第六油道27到達環形油槽36,經過第七油道31到達第一油道32,在油壓的作用下進油閥鋼球9向進油閥彈簧座7的方向移動,進油閥打開,燃油進入第三油腔25,當柱塞21在凸輪軸19作用下,推動挺柱體5 (兩者滾動摩擦),挺柱體5推動柱塞21向進油閥彈簧座7方向移動時,第三油腔25的體積減少,其內的燃油受到壓縮而進入第二油腔33,在壓縮燃油的壓力的作用下, 進油閥鋼球9與閥體10上的第一錐面39貼合,壓縮的燃油被阻止進入進油油道內,壓縮的燃油則通過第二油道28、第三油道37並頂開出油閥鋼球11進入第二油腔29,第二油腔29 有減緩油壓波動的作用,最後通過第四油道30流出油泵;當凸輪軸19往減少升程的方向轉動時,柱塞21在彈簧力的作用下遠離進油閥彈簧座7方向移動時,第一油腔33內的油壓快速降低,而第二油腔29內的油壓不變,出油閥鋼球11在油壓的作用下與閥體10上的第二錐面38貼合,出油閥關閉,阻止有壓力的燃油回流,柱塞21的移動使第三油腔25體積變大,由於第一油腔33內的油壓快速降低,進油閥鋼球9被進油道的油壓頂開,燃油充滿第一油腔33和第三油腔25,這樣柱塞21在凸輪軸和彈簧的作用下往復上下移動,進出油閥重複上述動作。
本發明採用鋼球與錐面的配合來控制進出油閥的開閉,實際生產應用中也可以將鋼球改為錐面滑臺,通過錐面滑臺與錐面的配合來實現上述進出油閥的開閉動作。
本發明結構簡 單、巧妙、合理,零件數量少,結構緊湊,降低了加工難度,同時,該進出油閥的密封性能大為提高。
權利要求
1.一種共軌泵的進出油閥,其特徵在於柱塞(21)安裝在柱塞偶件(6)端部的柱塞孔中,柱塞孔上端設置第三油腔(25),閥體(10)、出油接頭(12)依次安裝在柱塞偶件(6)腔體內,進油閥彈簧座(7)安裝在柱塞偶件(6)壓油方向的端部,所述進油閥彈簧座(7)上端伸入第一油腔(33)內,進油閥彈簧(8)套裝在進油閥彈簧座(7)上,所述進油閥彈簧(8)上端頂在進油閥鋼球(9)上,進油閥鋼球(9)上端頂在閥體(10)的第一油道(32)上,橫向設置於閥體(10)上的第七油道(31)連通第一油道(32),閥體(10)內還設置相互連通的第二油道(28)、第三油道(37);出油閥彈簧座(13)設置在出油接頭(12)的中孔內,圍繞出油彈簧座(13)下端在出油接頭(12)上設置第二油腔(29),出油閥彈簧(14)套裝在出油閥彈簧座(13)上,出油閥鋼球(11)兩端分別頂在出油閥彈簧(14)、閥體(10)第三油道上,所述出油接頭(12)上設置第四油道(30),所述柱塞偶件(6)上還設置第五油道(26)、第六油道(27)、 環形油槽(36)。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共軌泵的進出油閥,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油道(32)端面處設置有與進油閥鋼球(9)相貼合的第一錐面(39)。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共軌泵的進出油閥,其特徵在於所述閥體(10)上端面處設置有與出油閥鋼球(11)相貼合的第二錐面(38)。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共軌泵的進出油閥,其特徵在於所述第四油道(30)與柱塞偶件(6)的柱塞孔同軸,並且,連通第二油腔(29)。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共軌泵的進出油閥,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五油道(26)設置在柱塞偶件(6)腔體下端處,並且,連通柱塞偶件的腔體。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共軌泵的進出油閥,其特徵在於所述第六油道(27)由閥體 (10)外壁與柱塞偶件(6)腔體內壁構成。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共軌泵的進出油閥,其特徵在於所述環形油槽(36)由閥體 (10)上端部外緣與柱塞偶件(6)腔體內壁構成。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共軌泵的進出油閥,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油道(28)平行於第一油道(32),所述第三油道(37)斜向設置在閥體(10)上端部。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共軌泵的進出油閥,其特徵在於所述出油接頭(12)與柱塞偶件(6 )結合處設置密封圈(24 )。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共軌泵的進出油閥,其特徵在於第三油道(37)的軸線與閥體(10)軸線的夾角為a大於15°,並且,小於50°。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直列式高壓共軌泵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共軌泵的進出油閥,柱塞安裝在柱塞偶件端部的柱塞孔中,柱塞孔上端設置第三油腔,閥體、出油接頭依次安裝在柱塞偶件腔體內,進油閥彈簧座安裝在柱塞偶件壓油方向的端部,所述進油閥彈簧座上端伸入第一油腔內,進油閥彈簧套裝在進油閥彈簧座上,所述進油閥彈簧上端頂在進油閥鋼球上,進油閥鋼球上端頂在閥體的第一油道上,橫向設置於閥體上的第七油道連通第一油道,閥體內還設置相互連通的第二油道、第三油道。本發明結構簡單、巧妙、合理,零件數量少,結構緊湊,降低了加工難度,同時,該進出油閥的密封性能大為提高。
文檔編號F02M59/46GK103061936SQ20131000962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0日
發明者肖亨琳, 王永東 申請人:無錫開普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