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工業廢水處理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10-23 20:26:07 3

本實用新型屬於廢水淨化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工業廢水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傳統的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尤其是有粘度的工業汙水通常使用:
1. 芬頓+超濾工藝:產生的汙泥量大,濃水量大,二次汙染成本過高;
2. 高級氧化+生化工藝:容易造成處理周期長,大量的氧化劑使用造成人員傷害機率增大;
3. 氣浮+過濾工藝:因為其不具備氧化破膠以及離子控制功能,產出液體絕大部分都不能夠實現再利用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問題,滿足對廢水的氧化、去除機械懸浮物、離子控制等需求。
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工業廢水處理設備,包括通過管線依次連接的除砂裝置、管道混合器、除渣系統、壓濾裝置,以及氣體發生裝置和加藥裝置,所述氣體發生裝置出口分為兩路,一路與除渣系統連通,另一路與除砂裝置連通,所述加藥裝置包括多個儲藥槽和至少兩個出藥口,兩個出藥口分別為第一出藥口和第二出藥口,所述第一出藥口與除砂裝置連通,第二出藥口與管道混合器連通。
所述除砂裝置包括提升泵和除砂器,所述除砂器由上下設置的除砂腔室和砂收集罐組成,所述除砂腔室上部設有除砂器進料口,頂部設有出水口,所述提升泵通過管線與除砂器進料口連接,該管線之間設有氣體進入口且該管線與第二出藥口連通;
所述出水口通過管線與管道混合器連接,所述砂收集罐上部設有反衝洗口,底部設有排砂口。
所述除渣系統包括通過管線依次連接形成迴路的除渣裝置、回流罐、回流泵、溶氣器,所述除渣裝置的進料口與管道混合器連接,出料口分為兩路,一路通過管線外輸,另一路與回流罐連接,所述除渣裝置包括水平依次設置的反應池和氣浮池,所述氣浮池頂部設有浮渣出口;
所述溶氣器設有兩個進口和一個出口,兩個進口分別與氣體發生裝置的出氣端、回流泵的出水端連通,所述出口通過管線與除渣裝置底部的回流液進口連通。
所述壓濾裝置包括浮渣收集罐和壓濾機,所述浮渣出口與浮渣收集罐進口連接,其出口與壓濾機連接。
所述回流罐頂部設有第一進料口和第二進料口兩個回流罐進料口,所述除渣裝置的另一路出料口與第一進料口連接,所述第二進料口與壓濾機底部的壓濾液出口連接。
本專利與現有技術相比,有如下特點:
1. 設備緊湊、處理量大、便於運輸和吊裝。
2. 具備破膠、除機械雜質、有機雜質以及離子控制等功能,對高粘度工業廢水具有廣泛的適用性。
下面將結合附圖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除砂器結構示意圖;
圖3是除渣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中:1、提升泵;2、除砂器;3、加藥裝置;4、管道混合器;5、除渣系統;6、氣體發生裝置;7、溶氣器;8、回流泵;9、回流罐;10、浮渣收集罐;11、壓濾機;12、除砂器進料口;13、出水口;14、除砂腔室;15、反衝洗口;16、砂收集罐;17、排砂口;18、進料口;19、反應池;20、除渣裝置;21、氣浮池;22、回流液進口;23、浮渣出口;24、出料口;25、第一進料口;26、第二進料口;27、第一出藥口;28、第二出藥口。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工業廢水處理設備,包括通過管線依次連接的除砂裝置、管道混合器4、除渣系統5、壓濾裝置,以及氣體發生裝置6和加藥裝置3,所述氣體發生裝置6出口分為兩路,一路與除渣系統5連通,另一路與除砂裝置連通,所述加藥裝置3包括多個儲藥槽和至少兩個出藥口,兩個出藥口分別為第一出藥口27和第二出藥口28,所述第一出藥口27與除砂裝置連通,第二出藥口28與管道混合器4連通。
現場汙水池中的汙水通過管道進入除砂裝置,氣體、催化劑和汙水充分混合後進入除砂裝置,其中,氣體和催化劑分別來自氣體發生裝置6、加藥裝置3,然後在除砂裝置內進行迅速的破膠,之後進入到管道混合器4,同時,加藥裝置3中的相應化學藥劑進入管道混合器4,兩者經管道混合器4充分混合後通過管道進入除渣系統5,其中的殘渣在氣體的作用下上浮,浮渣進入壓濾裝置,產生的液體大部分外輸再利用,少部分通入氣體後循環至除砂裝置中氣浮,壓濾裝置中產生的濾餅裝袋外運。
實施例2:
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如圖1所示的工業廢水處理設備,所述除砂裝置包括提升泵1和除砂器2,所述除砂器2由上下設置的除砂腔室14和砂收集罐16組成,所述除砂腔室14上部設有除砂器進料口12,頂部設有出水口13,所述提升泵1通過管線與除砂器進料口12連接,該管線之間設有氣體進入口且該管線與第二出藥口28連通;
所述出水口13通過管線與管道混合器4連接,所述砂收集罐16上部設有反衝洗口15,底部設有排砂口17。除砂裝置結構如圖2所示。
所述除渣系統5包括通過管線依次連接形成迴路的除渣裝置20、回流罐9、回流泵8、溶氣器7,所述除渣裝置20的進料口18與管道混合器4連接,出料口24分為兩路,一路通過管線外輸,另一路與回流罐9連接,所述除渣裝置20包括水平依次設置的反應池19和氣浮池21,所述氣浮池21頂部設有浮渣出口23;所述溶氣器7設有兩個進口和一個出口,兩個進口分別與氣體發生裝置6的出氣端、回流泵8的出水端連通,所述出口通過管線與除渣裝置20底部的回流液進口22連通。除渣系統5結構如圖3所示。
所述壓濾裝置包括浮渣收集罐10和壓濾機11,所述浮渣出口23與浮渣收集罐10進口連接,其出口與壓濾機11連接。
所述回流罐9頂部設有第一進料口25和第二進料口26兩個回流罐9進料口18,所述除渣裝置20的另一路出料口24與第一進料口25連接,所述第二進料口26與壓濾機11底部的壓濾液出口連接。
參閱圖1、2,現場汙水池中的汙水通過管道和汙水提升泵1提升至除砂器進料口12,該口有氣體和催化劑(由第一出藥口27進入汙水管道)進入,氣體、催化劑和汙水充分混合後進入到除砂室,在除砂腔室14內進行迅速的破膠,液體通過出水口13進入到管道混合器4,而砂體進入砂收集罐16中進行收集;砂體定期通過反衝洗口15進水衝洗,衝洗中通過排砂口17進行排砂;
參閱圖1、3,除砂器2產出水通過管道與從加藥裝置3第二出藥口28來的化學藥劑在管道混合器4中充分混合後通過管道進入除渣裝置20的進料口18,首先進入反應池19進行有機物溶脹、溶解、反應,與溶氣器7的來水混合後進入氣浮池21,浮渣通過浮渣出口23進入浮渣收集罐10,除渣裝置20產生的液體通過出料口24外排,大部分外輸再利用,部分液體通過回流罐9第一進料口25進入回流罐9中,通過回流泵8和管線首先進入到溶氣器7,充分溶氣後的液體通過回流液進口22進入到氣浮池21中氣浮;浮渣收集罐10中的浮渣定期通過管道將浮渣輸送到壓濾機11中壓濾,產生的壓濾液通過管道和回流罐9第二進料口26進入到回流罐9中,泥餅裝袋外運。
其中,氣體發生裝置6將產生的氣體大部分通過管道輸送到溶氣器7中與回流液體混合後進入到除渣裝置20中,另外一部分氣體通過除砂器2的進料口18由氣體進入口進入到除砂腔室14對汙水進行破膠和砂體收集。
綜上所述,本專利具有對廢水的氧化有機物、去除機械懸浮物、離子控制等功能,可使高粘度廢水破膠,設備結構合理、緊湊,連續運轉、成本低適合於做各種高濃有機汙水的處理設備。
以上各實施例沒有詳細敘述的方法和結構屬本行業的公知常識,這裡不一一敘述。
以上例舉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舉例說明,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的限制,凡是與本實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設計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