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名臣張廷玉簡介 張廷玉最後是怎麼死的?
2023-10-15 07:59:59 1
人物檔案
姓名:張廷玉
字:衡臣
國家:中國
民族:漢族
所處朝代:清朝
出生地:安徽桐城
出生時間:公元1672年
去世時間:公元1755年
職業:清朝官員
主要成就:建立軍機處制度和完善奏摺制度、清朝唯一一位配享太廟的漢臣
其他作品:《康熙字典》、《雍正實錄》
張廷玉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大臣,字衡臣,號硯齋,安徽桐城人氏,是 整個清朝唯一一位以漢臣身份得以配享太廟的人。就為人臣子方面來看,張廷玉絕對算的上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人。
公元1672年,也就清康熙十一年在北京出生,父親張英是康熙朝大臣,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父親是朝廷大臣,出生在官宦世家的張廷玉受到了正統的儒家教育長大。良好的教育,為他日後入朝為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康熙三十六年,張廷玉二十六歲,這一年他原本準備入鄉參加會試,不過最終卻未能成行。因為他的父親,被任命為此次科舉的總裁官,為了避嫌張廷玉只好放棄了此次會試。
三年之後,張廷玉再次參加會試,最終高中進士,授庶吉士,授翰林院檢討。開始擔任《親徵平定朔北略》的纂修官。
也許是命運使然,張廷玉初入仕途,便擔任《親徵平定朔北略》的纂修官。此後無論他登上了何種的高位,其最主要的工作還是在於文字類的。
張廷玉在康熙時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時曾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等職。 先後任《親徵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聖祖實錄》副總裁官,《明史》《四朝國史》《大清會典》《世宗實錄》總裁官。與其他人在文治武功中獲得高位相比,張廷玉最主要的功績便在文字方面,在這一本本史書之中。
張廷玉在雍正一朝,受到雍正帝的寵信,是當時雍正跟前最紅的大臣之一。不說其他,光說現在拍雍正時期的電視劇,甭管他是所謂的宮鬥劇還是歷史正劇,絕對少不了張廷玉此人。
雍正帝對張廷玉很是信任,臨雍正去世之前被授為顧命大臣。並且留下遺詔,讓張廷玉百年之後配享太廟。不說雍正朝,就說整個大清朝幾百年的歷史,張廷玉也是唯一一位得以配享太廟的漢臣。由此可見,雍正皇帝對他的寵信。
如果說雍正朝是張廷玉的鼎盛時期,那麼乾隆朝就絕對是他人生的低谷。古話說的好,一朝天子一朝臣。張廷玉在雍正朝吃香,在乾隆朝卻並不如此,甚至說的上是晚景悽涼。
乾隆十四年,乾隆帝同意張廷玉辭官請求,並制詩三章贈張廷玉。然而張廷玉在入宮答謝之時,卻觸怒了乾隆帝,以致於他被乾隆帝降旨斥責,並且還削除伯爵之位。
乾隆十五年,因張廷玉再次請歸之事觸怒乾隆,乾隆帝用大學士九卿議,罷配享,免治罪。
一直到乾隆二十年,張廷玉身死,乾隆帝還是看張廷玉不順眼。不過好在乾隆最終仍遵遺詔,命配享太廟。張廷玉一共活了八十四歲,是自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