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劍師歐冶子

2023-10-15 09:51:44

  一、黃白訣

  春秋時期,越國都城姑蘇。當下人報告給越王,說楚國派劍師風鬍子求見時,越王不由吃了一驚。楚王不派文臣卻派個劍師而來,所為何事?他不由想起了自己剛剛得到的五口青銅名劍。萬一楚王索要這五口名劍,給是不給?如今楚強越弱,萬萬不能觸怒了對方。

  「宣!」雖然越王一百個狐疑不定,但楚國的使者是不得不見的。

  風鬍子站在殿堂上,說明了來意:「大王,我奉我家大王之命,特來做一個彼此有利的交易。」

  風鬍子說,楚王聽聞越國的鑄劍大師歐冶子,曾給越王鑄了五口青銅劍,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巨闕,都是天下無雙的利器。如今楚王偶得一些上好鐵礦石,打算也讓歐冶子鑄幾口鐵劍。當然,楚國願意用鑄劍秘訣《黃白訣》交換。

  越王一聽,先是一喜,至少對方不是來索劍的,隨即又是一驚,《黃白訣》乃是楚國上代劍師離索的不傳之秘,據說離索的技藝還在歐冶子之上,為何楚王願意以此交換?而所謂鐵劍,硬度極差,和銅劍一觸即折,因此不利於戰陣,只能劈柴。難不成,楚王一時間閒得無聊,想劈柴解悶?

  沉思片刻,越王打定了走一步看一步的主意,隨即回答:「既然如此,就請劍師歐冶子上殿吧,看他是否同意鑄劍。歐大師在我國地位尊崇,他若不願意,我也無法強求。」這是越王給自己預留的退路,萬一情勢不對,大可用歐冶子的態度做文章,就說歐大師不樂意鑄劍,楚王你也不能強人所難。

  片刻,乘著四人肩輿、身穿華美衣著的歐冶子來到大殿。看上去,這位劍師的排場比越王都大,到了殿前都沒下肩輿,只是懶洋洋地問道:「大王召我何事?」

  

越王說明經過,歐冶子一下子從肩輿上跳下來:「《黃白訣》?在哪裡?快讓我瞧瞧,這交易談得攏!」

  風鬍子看看越王,越王笑道:「難得我越國劍師有此興趣,這個交易,成了!」

  歐冶子居室。歐冶子和風鬍子相對而坐,旁有茶童烹茶。風鬍子鄭重地取出一片刻滿字的竹簡,畢恭畢敬地遞給歐冶子:「不敢相瞞大師,離索正是我的老師。家師已仙去,這是他傳給我的《黃白訣》,現奉楚王之命,再轉給您。」

  歐冶子一反在殿堂上的熱忱,只是接過來隨手一看,就扔在一邊:「所謂《黃白訣》,不外乎銅與錫的比例,什麼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斧斤之齊;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刀劍之齊。離索二十年前天下獨步,只是時光如流水啊,這道理我早就懂了,《黃白訣》早過時了。」

  風鬍子視老師離索為父,哪受得了如此侮辱,他立刻起身,拔出自己佩戴的青銅劍來:「此劍乃是我按先師的配方打造,那你敢不敢跟我比比看?看看誰的劍厲害!」

  歐冶子云淡風輕地看了一眼風鬍子的劍,緩緩道:「此劍四銅一錫,材質最硬,只是發脆。」說著拿過徒弟鑄的一把銅刀輕敲劍脊,劍應聲而斷。風鬍子還不服氣,又拿出一柄銅斧來。歐冶子笑笑:「此斧五銅一錫,韌性極佳,不易斷裂,但是太軟。」說著用刀背一擊斧刃,立時出現缺口。

  風鬍子還是不服氣:「硬度和韌性本來就不可兼得,青銅劍要利就會脆,要韌性,就會軟。」歐冶子又笑笑,抽出自己親手所鑄的青銅劍,一劍就把徒弟的銅刀削成兩半,又翻轉劍脊,用以砸擊刀柄,刀柄頓時凹陷,劍脊連凹陷都沒有。

  眼見為實,風鬍子性情磊落,當下一躬到地:「原來歐冶子大師技藝如此通神,我這《黃白訣》的確不值一提啊,看來交易難成,風鬍子就此別過!」

  歐冶子眼神一掃,發現烹茶的小童不在,急忙站起來一把抓住風鬍子,滿眼都是急切之色:「交易仍然有效,而且,以後我會告訴你今天的秘密,其實只有一個字。但是,你要答應我一件事!」

  二、鐵神兵

  歐冶子乃是越國最著名的劍師,越王賜予他很多家人奴僕使用,還有一幹徒弟,故此修造鑄劍爐很快,幾天就完工了。然後就是伐木、煉礦石。當爐火變得純青時,鐵水被引入劍範中。等稍稍冷卻,歐冶子操錘上陣,親自捶打凝結的鐵塊。

  風鬍子本是楚國劍師,能有幸目睹這名震天下的劍師操錘,自然是不錯眼珠地瞅著。看看鑄成了四柄鐵劍,歐冶子一一用鉗子夾起來給風鬍子看:「這柄劍顏色看上去如臨深淵,如有龍蟠,就叫龍淵吧;這柄劍上面有字如太,叫太阿吧;這柄劍花紋密布,就叫工布吧。」說到這裡,他夾住最後一柄劍,眼裡忽然湧起了淚:「這柄劍就如同我的孩子,可是卻不得不拋棄,就叫凌棄吧。」

  風鬍子有點不明白,劍師視劍如子,同為劍師的他自然懂得,可為什麼要拋棄呢?歐冶子卻道:「沒有凌棄,它的三個哥哥你就無法帶走了。」說罷也不跟風鬍子解釋,他鄭重給這柄劍裝飾上寶石、貝殼、玳瑁,又找來最好的劍匣配上。而其他三柄劍,只是往工匠們洗手的水池裡一扔,由於劍還火熱,立時騰起了一陣煙霧。

  風鬍子要帶四柄鐵劍回楚國,自然要向越王辭行。越王笑著點頭:「當然可以,只是我要看一眼歐冶子老師的心血之作!」風鬍子剛要取劍,歐冶子搶先一步,抽出了凌棄劍:「此劍乃我四劍之冠,請大王過目。」

  越王隨手抽出一柄普通銅劍,一劍砍過去,只見凌棄鐵劍應聲而斷,銅劍毫無傷損。越王還劍入鞘,嘆道:「看來鐵劍始終不如銅劍啊,即使歐冶子大師所鑄也不行。好了,請楚國使臣上路!」

  風鬍子只得帶三柄劍上路。歐冶子特地向越王請示,他要在姑蘇城外為風鬍子餞行,越王準奏,一場盛宴就此擺開。歐冶子和風鬍子相處數月,兩人早已有了感情,這頓酒飲得好不歡暢。一時興起,歐冶子又賜酒給自己的下人,下人們也都喝了。不料沒多久,下人們紛紛暈倒在地,歐冶子急急忙忙換上了風鬍子隨從的衣服,急叫:「快走!」

  這就是歐冶子的條件,他要藉此離開越國!一行人混過了越國邊境的關卡,歐冶子拱手作別。風鬍子有些納悶:「您在越國身份地位尊崇,為何執意離開?」

  歐冶子一聲苦笑:「錦繡的籠子再好,飛鳥也不願意待啊。我身邊所有的人,包括輿夫、茶童都在奉命監視我,以防我逃到別國鑄劍。甚至有一天,我發現連我妻子都是越王派來的奸細後,就連一天也不想在越國了。我現在想要的,就是自由。多謝風兄,他日必將厚報!」

  歐冶子大袖一揮,逕自去了。風鬍子嗟嘆不已,真是高人啊,隨即返楚。

  三柄鐵劍呈給了楚王,楚王大喜,立即抽出銅劍互砍試驗,只見銅劍如朽木,紛紛被鐵劍所斷,不由大叫:「龍淵、太阿、工布,真乃鐵神兵也,我楚國有救了!」

  原來楚王派風鬍子使越,也是迫不得已。只因為附近的晉國越來越強盛,楚國山上的銅礦石卻幾近枯竭。此時戰場所用兵器都為青銅所鑄,兵器無法補充,就要面臨被動挨打的局面了。恰在這時風鬍子來報,說在山上發現大量優質鐵礦石,只是鐵製兵器較軟,他建議找越國歐冶子鑄鐵劍,看能不能做出硬劍。如今看來鐵劍完全可以做硬,那柄凌棄劍,只不過是故意讓越王砍斷的犧牲品,不然,越王絕不會讓如此神兵流落國外!

  楚王立即命風鬍子上山開採鐵礦石,之後帶三百名工匠日夜打造鐵兵器,以期裝備軍隊。可是三個月過去了,他們打造出的三千柄鐵戈、一千柄鐵劍只配砍柴,完全不是青銅兵器的對手!風鬍子細細回想自己觀看歐冶子鑄造的過程,完全一樣啊,他只得稟報楚王。

  楚王聽罷叫了一聲:「糟了。」

  果然,半個月後,越國連同晉國,帶十萬聯軍到楚國索劍,說劍是越國的,被風鬍子偷走了!要三柄鐵劍,用得著這麼大張旗鼓嗎?其實諸侯們心知肚明是怎麼回事。楚國國內鐵礦石天下第一,如果日後得歐冶子之助,打造出大量鐵神兵,這對鄰居越國、晉國就是災難,只有趁現在他的鐵神兵未成氣候,扼殺於萌芽!至於討劍,只是個藉口,不給自然是一番大戰,給了,趁著對方軟弱正好一鼓作氣滅國!

  三、淬火術

  楚王心裡明鏡一般,知道這劍不能給,但出於力量懸殊,於是堅壁清野,和晉越聯軍打起了持久戰。晉越聯軍派兵圍城,一圍就是三個月。這三個月城內百姓遭了殃,每天都有人餓死。楚王無法,只得點出三千乘戰車隊,準備親自帶領突襲晉國王帳。

  正要出發,風鬍子帶著一個臉龐黑黝黝的鐵匠覲見。楚王見來人其貌不揚,正在奇怪,只聽風鬍子道:「此人正是歐冶子,原來他就隱居於我們楚國郢都。」

  此時的歐冶子早已不是在越國養尊處優的樣子了,但他臉上充滿了堅毅:「楚國到處都是鐵礦石,我只有在此才能盡展所長,所以就隱居在這裡了。今日見大王面臨強敵不逃不遁,還親率精兵突襲,真勇者也,我的三柄劍算是得其主了。為了城中百姓,今晚,我將揭開鐵神兵的秘密,讓大王一展神威!」

  說幹就幹,歐冶子帶著以風鬍子為首的楚國工匠們,把三千柄鐵戈和一千柄鐵劍回了火,等燒得通紅,一番鍛打後,他令大家把兵器都投到水裡,頓時伴隨著嗤嗤聲,青煙大起。歐冶子拂去臉上的煙塵,鄭重地對風鬍子道:「還記得龍淵三劍嗎?我把它們投入水中,絕不是隨手為之,這是淬火之術啊。」

  風鬍子本是楚國上代劍師離索的高徒,一入耳就領悟了:「燒熱的鐵塊遇水驟冷,鋒刃就會收縮,自然變堅硬了。可嘆我那日竟視而不見,慚愧啊。」

  鐵戈與鐵劍鑄成,雖然不如龍淵三劍那樣削銅如朽木,但砍斷青銅兵器還是不費什麼力氣。楚王立刻把兵器裝備到三千戰車上,隨即趁一個無月的暗夜,奇襲了晉王大帳。晉國軍隊一是出於大意,二是被對方的鐵製兵器接連砍斷自己的青銅兵器,一時間手足無措,晉王倉促應戰,不久傷了右臂,只得狼狽逃去。晉王一逃,晉國軍隊跟著潰退,越國軍隊本來就少,眼見獨木難支,也只能撤走了。

  四、一字秘

  郢都圍解,楚王大喜,要重賞一千功臣。他首先喊來風鬍子:「快請歐冶子大師來,我要封他為楚國第一劍師,不,國師!」風鬍子去歐冶子住的鐵匠鋪找了一遍,卻沒找到人,只得回稟:「大王,歐大師好像搬家了,我想,他追求的乃是自由自在的生活,不然就不會離開越國了。」

  楚王的眼神變得陰鷙起來:「這個人了不得啊,如果去了別國……不願意受封,那就留不得了,你必須找到他!」風鬍子還想再說什麼,但被楚王眼裡的厲光一逼,趕緊閉了嘴。

  十天後,風鬍子帶來一具面目全非的屍體,稟報楚王:「歐冶子已死於亂軍之中,面貌雖毀,衣著還在。」楚王點點頭,吩咐厚葬,居然還滴下了幾滴淚。

  風鬍子退下後,暗自擦了一把冷汗。實際上這屍體是他從陣亡士兵堆裡找來的,換了歐冶子的衣服而已。他知道楚王不會輕易放手的,而歐冶子也絕不肯再入牢籠。也許,這是唯一的辦法了。不為別的,就為名為劍師實為工具的相同命運,就為數月來的肝膽相照,這樣做也是值得的。

  一個月後,風鬍子接到一個不知什麼人傳遞進來的竹簡,上面只有一個字:「嵌」。

  嵌?風鬍子忽然想到當初歐冶子在越國時說過的一句話:「以後我會告訴你今天的秘密,其實只有一個字。」難道,就是這個字?忽然間,風鬍子大徹大悟,原來秘訣真的只有一個字,就是嵌!

  銅四錫一,鑄成的青銅硬而脆,雖鋒利卻容易斷;銅五錫一,鑄成的青銅雖韌性十足不易斷裂,卻太軟,不鋒利。何不銅四錫一做劍鋒,銅五錫一做劍脊,兩兩嵌合不就剛柔相濟完美統一了嗎?大道至簡,萬言書不如一字秘啊。風鬍子對歐冶子可謂徹底拜服,但此時又為自己悲哀。自己本是楚國大劍師離索的唯一弟子,到如今卻一事無成,說到底不就是因為整天被楚王呼來喚去,沒時間鑽研嗎?想到這裡,風鬍子辭官而去,追尋歐冶子去了。

  歐冶子隱遁,風鬍子掛冠,從此楚國再無人能操冶鐵為兵之術,不得不再次使用青銅兵器,軍事力量大減。公元前223年,楚國被同樣使用青銅兵器的秦所滅。而鐵製兵器,由於諸侯爭權奪利私心太重,直到西漢才大為盛行。而那時,劍的地位已漸漸衰落,刀鄭重登上了歷史舞臺。當然這是後話了。

同类文章

傅恆後代是誰?傅恆我們被稱為傅六爺?乾隆明相傅恆的個人成就

  傅恆為沙濟地方富察氏,乾隆一朝重臣,深受乾隆帝寵信,步入仕途之後,出將入相,活躍在乾隆朝堂。他不到三十歲就成為首輔,在乾隆一朝權傾一時,分量極重。  傅恆為名門出生,先祖旺吉努在努爾哈赤起兵時,便率族人歸附,為清太祖心腹。曾祖哈什屯在太宗與世祖兩朝位列議政大臣,祖父米思涵為康熙帝戶部尚書、議政大

乾隆名將兆惠是個什麼樣的人?兆惠將軍的優缺點

  人物檔案  姓名:烏雅·兆惠  諡號:文襄  國家:中國  民族:滿族  旗籍:正黃旗  所處朝代:清朝乾隆時期  出生時間:公元1708年  去世時間:公元1764年  職業:都統  爵位:一等武毅謀勇公  主要成就:平準部、回部  兆惠是清朝乾隆年間著名戰將,曾經參與過平定大小金川之亂、平定

兆惠是誰?兆惠是怎麼死的?

  兆惠,烏雅氏,全名烏雅·兆惠,字和甫,滿洲正黃旗人,生於公元1708年,去世於公元1764年,是清朝乾隆時期的著名將領。兆惠在乾隆時代曾經多次鎮壓叛亂,阻攔外族進攻,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安全,是乾隆朝非常重要的一位將領。  雍正九年,已經二十四歲的兆惠以筆帖式的身分入值軍機處,授軍機章京,算是

清朝將領和琳簡介 和琳是怎麼死的?

  雖然文章開頭就已經給和琳添加了標籤,說他是清朝時期著名將領,但實際上今天知道和琳到底是誰的卻並不多。歷史上姓和的官員不少,但是說到清朝姓和的官員,大家第一個想到的絕對是「和珅」!添上乾隆朝著名權臣、貪官標籤的和珅,加上今日各類影視劇對其的刻畫傳播,和珅絕對算的上是家喻戶曉的一位歷史人物。  在往

和琳與和珅、紀曉嵐的關係如何?和琳為什麼能戴三眼花翎?

  和琳,清朝乾隆時期著名將領,滿洲正紅旗人,生於公元1753年,去世於公元1796年,鈕祜祿氏,字希齋。和琳,又是鈕祜祿氏,想來大家心裡都有數了。沒錯!和琳除了是清朝乾隆時代的著名將領之外,同時也是清朝著名權臣和珅的親弟弟。因為有和珅的幫助,和琳自從入仕開始,官路可以說是一路暢通,歷任兵部侍郎、工

王輔臣是誰?王輔臣是怎麼死的?

  王輔臣是明末清初之時的一位軍閥,曾經兩次反清也兩次降清,是一位首鼠兩端之人。  王輔臣為山西大同人氏,原本是明朝一官宦人家僕傭的孩子,生年不詳。他本姓李。,後來給王進朝當誼子,此後便改姓王。  明朝末年,內憂外患,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王輔臣後來跟隨姐夫劉某參加農民軍。王輔臣非常好賭,常常一擲千金

清朝將領王輔臣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為什麼自殺?如何評價王輔臣?

  王輔臣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地方軍閥,曾經先後在明朝和清朝為官為將。他多次加入反清勢力,也曾多次投降清朝,後來在投靠吳三桂反清,隨後再次降清之後,畏罪自盡而亡。  王輔臣是一位能幹的將領,這一點小編並不否認。雖然他在今天名聲並不大,但是卻非常能打。早在明末之時,他跟隨大同守將姜瓖麾下就曾經屢建奇功。當

王輔臣與吳三桂有沒有關係?王輔臣的故事

  王輔臣山西大同人,原本是明朝宦官奴僕的兒子,後來硝煙四起,天下大亂,王輔臣跟隨姐夫一起參加起義農民軍。後來他又投靠在山西大同守將姜瓖麾下,跟隨姜瓖一起投靠大清。多爾袞去世,順治帝親政之後,王輔臣受到重用,此後青雲直上,步步高升。  王輔臣原本前途無量,可惜一步錯步步錯,後來他參加吳三桂反清勢力,

河西四漢將趙良棟簡介 趙良棟是怎麼死的?趙良棟歷史評價

  人物檔案  姓名:趙良棟  字:擎之  號:西華  諡號:襄忠  國家:中國  民族:漢族  所處時代:清朝  出生地:甘肅寧夏  出生時間:公元1621年  去世時間:公元1697年  官職:勇略將軍、雲貴總督  爵位:一等伯爵  主要成就:平定三藩之亂  主要作品:《趙忠襄奏疏存稿》  趙良

甘龍是誰?他為何反對商鞅變法?

  甘龍是秦孝公時代的臣子,他的後代甘茂、甘羅都成為了秦國的國相,得到了秦國君主的重用。他是秦國有名的世家貴族,也是反對派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反對商鞅變法,可是並沒有什麼用,但是他為何要反對呢?  商鞅變法在中國古代歷史中很有名,經過變法圖強,秦國從一個邊陲小國,一躍而躋身春秋戰國四大強國之一。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