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振膜式自聚焦衝擊波發生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07:48:44 1
專利名稱:自由振膜式自聚焦衝擊波發生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設備,具體涉及一種醫療用衝擊波發生裝置,該裝置可用於體外碎石,治療泌尿系統或膽道系統結石,還可以用於治療骨科的肩周炎、骨不連、骨刺增生等病症。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醫療用衝擊波發生裝置有液電式、後聚焦電磁式、自聚焦電磁式等多種結構。液電式衝擊波發生裝置是利用水下電極高壓脈衝放電,產生衝擊波,然後經球面反射體聚焦形成點衝擊能量。這種裝置存在以下不足1、由於電極放電產生強烈的電弧和噪音,在治療中使患者感到高度緊張;2、每治療一個病人須更換一根電極,電極壽命短,治療成本高;3、球面反射體精度要求很高,加工難度大,製造成本高。
後聚焦電磁式衝擊波發生裝置是利用平面電磁線圈和平面振膜產生衝擊波,再經前方的透鏡聚焦形成電衝擊能量。這種裝置由於採用透鏡聚焦衝擊波的能量衰減損失較大,從而影響治療效果。
與本實用新型最接近的是自聚焦電磁式衝擊波發生裝置,這種裝置利用球面電磁線圈和球面振膜產生衝擊波,並在前方焦點處聚焦形成點衝擊能量。其結構主要由底盤、電磁線圈和金屬振膜(如銅質等)組成,底盤上設有一個凹面,電磁線圈盤繞固定在凹面上,電磁線圈外側緊貼固定凹形金屬振膜。為了固定金屬振膜,在振膜四周的外緣上設有向外延伸的定位邊,安裝時將定位邊壓緊固定在底盤邊緣上。為了有利于振膜的振動,有的振膜凹面部分與定位邊之間還留有成型凸槽或凹槽,使振膜具有更好自由度。儘管如此,但在實際應用中這種結構仍使振膜的振動受到較大牽制,影響衝擊波的能量聚積和波形,從而影響治療效果。另外,由於金屬振膜直接與水體接觸,一方面造成水體對金屬振膜的鏽蝕,另一方面在衝擊波發生過程中,產生的氣體會吸附在金屬振膜上,首先,增加了能量損耗,其次在衝擊波發生中的空化效應會對金屬振膜造成的損壞。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自由振膜式自聚焦衝擊波發生器,其目的是為了減少因振膜邊緣固定給能量聚積以及波形帶來的影響。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由振膜式自聚焦衝擊波發生器,包括座體、電磁線圈以及金屬振膜,座體上設有一個自聚焦凹面,電磁線圈盤繞固定在凹面上,電磁線圈的一端作為高壓端,另一端作為接地端,電磁線圈外側緊貼一自聚焦凹形金屬振膜,金屬振膜外側貼有一層絕緣膜,該絕緣膜邊緣向外延伸有定位邊,定位邊固定在座體上。
上述技術方案中的有關內容解釋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自聚焦凹形金屬振膜為球冠面形。
2、上述方案中,所述絕緣膜鋪蓋在座體的凹面的敞口上,使凹面內構成一真空腔,座體上設有一個吸氣口,該吸氣口與真空腔連通。
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是利用絕緣膜通過抽真空的方式將金屬振膜與電磁線圈固定在座體的凹面上,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座體對振膜的牽制,使金屬振膜處於相對自由狀態,有利於金屬振膜在電磁線圈作用下自由振動。
由於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1、由於本實用新型將金屬振膜與電磁線圈用絕緣膜固定在座體的凹面上,使振膜處於相對自由狀態,不受牽制,因此產生的衝擊波能量衰減最小,波形最好。與現有技術相比,既改善了波形和減少了能量損失。
2、本實用新型採用無邊無槽的自聚焦振膜結構,充分發揮了自聚焦電磁式衝擊波發生器的優勢,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
3、本實用新型通過絕緣膜將介質與金屬振膜隔離,一方面避免了水體對金屬振膜的鏽蝕,另一方面克服了衝擊波發生中因空化效應對金屬振膜造成的損壞。
4、本實用新型振膜形狀簡單,易於加工,容易保證球面精度,而且加工成本低,使用壽命長。
5、本實用新型製造成本低,自聚焦性能好,能量衰減少,治療效果好。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自由振膜自聚焦衝擊波發生器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電磁線圈盤繞示意圖;附圖3為現有自聚焦電磁式衝擊波發生器結構示意圖;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剖視圖。
以上附圖中1、帽罩;2、帽箍;3、筒身;4、入水口;5、墊圈;6、筒頂;7、螺栓;8、螺栓;9、電磁線圈;10、振膜;11、高壓端;12、絕緣膜;13、接地端;14、出水口;15、吸氣口;16、「O」形密封圈;17、底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一參見附圖4所示,一種自由振膜式自聚焦衝擊波發生器,由帽罩1、座體、電磁線圈9、振膜10和絕緣膜12(矽膠)組成。座體主要由筒身3、筒頂6和底盤17構成,筒身3前部與帽罩1通過帽箍2連接,筒身3後部與筒頂6通過螺栓7固定連接,筒頂6內有一座腔,底盤17用螺栓8固定在該座腔上。底盤前端設有一個自聚焦凹面,電磁線圈9盤繞固定在凹面上,電磁線圈的一端作為高壓端11,另一端作為接地端13。電磁線圈9外側緊貼一自聚焦凹形銅質金屬振膜10,該振膜10為球冠面形狀。振膜10外側貼有一層絕緣膜12,該絕緣膜12邊緣向外延伸有定位邊,定位邊由墊圈5壓緊固定在筒身3與筒頂6端面之間。裝配時,將絕緣膜12鋪蓋在底盤17的凹面的敞口上,使凹面內構成一真空腔,底盤17上設有一個吸氣口15,該吸氣口15與真空腔連通,當抽真空時,絕緣膜12緊貼振膜10,並將振膜10和電磁線圈9固定在底盤17的凹面內上。
帽罩1與筒身3內腔以及絕緣膜12組成一密封腔,腔內灌有水作為介質,介質從入水口4流入,從出水口14流出,以此形成循環流動。為了使密封腔的密封效果更好,在筒身3後端面與墊圈5之間設有「O」形密封圈16。本自由振膜式自聚焦衝擊波發生器工作時,電磁線圈9通電,在電磁線圈9的作用下,銅質振膜10振動產生衝擊波,經前方水體傳播,在焦點處聚積能量。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於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並據以實施,並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自由振膜式自聚焦衝擊波發生器,包括座體、電磁線圈以及金屬振膜,座體上設有一個自聚焦凹面,電磁線圈盤繞固定在凹面上,電磁線圈的一端作為高壓端,另一端作為接地端,其特徵在於電磁線圈外側緊貼一自聚焦凹形金屬振膜,金屬振膜外側貼有一層絕緣膜,該絕緣膜邊緣向外延伸有定位邊,定位邊固定在座體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由振膜式自聚焦衝擊波發生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自聚焦凹形金屬振膜為球冠面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由振膜式自聚焦衝擊波發生器,其特徵在於絕緣膜鋪蓋在座體的凹面的敞口上,使凹面內構成一真空腔,座體上設有一個吸氣口,該吸氣口與真空腔連通。
專利摘要一種自由振膜式自聚焦衝擊波發生器,包括座體、電磁線圈以及金屬振膜,座體上設有一個自聚焦凹面,電磁線圈盤繞固定在凹面上,電磁線圈的一端作為高壓端,另一端作為接地端,其特徵在於電磁線圈外側緊貼一自聚焦凹形金屬振膜,金屬振膜外側貼有一層絕緣膜,該絕緣膜邊緣向外延伸有定位邊,定位邊固定在座體上。本方案利用絕緣膜通過抽真空的方式將金屬振膜與電磁線圈固定在座體的凹面上,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座體對振膜的牽制,使金屬振膜處於相對自由狀態,有利於金屬振膜在電磁線圈作用下自由振動。其優點在于振膜壽命長。衝擊波發生效率高,自聚焦性能好,且製作簡便,價格低廉,碎石效果好。
文檔編號B06B1/02GK2776305SQ20052006907
公開日2006年5月3日 申請日期2005年2月5日 優先權日2005年2月5日
發明者沈鈺蓮, 孫正, 王之敏 申請人:杜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