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現場組裝型光連接器的夾具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17:48:09

本申請要求於2015年11月9日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第2016-006539號的優先權和權益,該申請的全部公開內容通過引用合併到本文中。
技術領域
實施方式涉及一種用於剝離光纜的包覆層的夾具,在光纜中容納有光纖並且光纜在包覆層被部分去除的狀態下放置在夾具的下部面或上部面上。
背景技術:
為了構建光纖到戶(FTTH)——光纖到戶(FTTH)為經由光通信的網際網路連接,位於光線路的一端處的光分路器和安裝在用戶家中的光網絡單元必須通過光纜彼此連接。
此時,由於從光分路器到光網絡單元的距離根據用戶的位置而變化,因此已經使用現場組裝型光連接器而非預製的完成型光跨接線,並且這種現場組裝型光連接器在現場切割光纜之後直接組裝到光纜的兩端。
韓國專利公開No.10-2014-0097791(公開於2014年8月7日,在下文中被稱為「當前文獻」)公開了一種用於光纜的剝離器。為了切割光纜,將會通過當前文獻中所公開的剝離器將外部護套或包覆部分從光纜剝離,並且將會使用切割工具來切割光纖。此時,為了獲得標準長度的光纖,必須使用單獨的尺進行工作。
因此,除了剝離器之外,工人還必須攜帶並且使用許多工作工具,如切割工具、尺等,這會導致工作缺陷增加並且工作延遲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因此,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本實用新型,並且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現場組裝型光纜的夾具,該夾具能夠通過單個工具剝離光纜的包覆部分並定量光纖的長度。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不局限於上述問題,並且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從以下描述中清楚地理解本文中未提及的其他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可以提供一種用於現場組裝型光連接器的夾具,該夾具包括主體、第一延伸部段以及第二延伸部段,主體包括具有第一縫隙的上部面和具有第二縫隙的下部面,第一延伸部段從主體以彈性且可變形的方式延伸,並且第一延伸部段包括切割部,第二延伸部段從主體延伸並且包括設置成面向切割部的支承部,其中,第一延伸部段設置在沿著第一縫隙設置的參照線的一側處,並且第二延伸部段設置在該參照線的另一側處。
切割部可以呈從第一延伸部段突出的刃的形式。
主體可以具有第一接納部,第一接納部設置在主體中並連接至第一縫隙,並且第一接納部的寬度可以大於第一縫隙的寬度。
第一延伸部段可以以懸臂的形式設置在主體上。
第一延伸部段可以包括設置在面向第二延伸部段的側面中的第一槽部。
第一槽部可以凹入地形成為從第一縫隙延伸至切割部。
第二延伸部段可以包括設置在面向第一延伸部段的側面中的第二槽部。
第二槽部可以凹入地形成為從第一縫隙延伸至支承部。
主體可以具有第二接納部,第二接納部設置在主體中並連接至第二縫隙。
第二延伸部段可以包括設置在參照線上的孔。
第二延伸部段可以包括沿主體的寬度方向延伸並設置在支承部的前方的導引部,並且孔可以設置在該導引部中。
附圖說明
通過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將變得更加明顯,在附圖中:
圖1為圖示了根據一個實施方式的用於現場組裝型光連接器的夾具的上部面的立體圖;
圖2為圖示了根據一個實施方式的用於現場組裝型光連接器的夾具的下部面的立體圖;
圖3為圖示了光纜的視圖;
圖4為圖示了用於圖1中所示的現場組裝型光連接器的夾具的上部面的平面圖;
圖5為圖示了導引部的視圖;
圖6為圖示了第一縫隙的寬度和第一槽的寬度的視圖;
圖7為圖示了切割部在剝離包覆部分的過程中的運動的視圖;
圖8為圖示了放置在第一縫隙和第一槽中的光纜的視圖;
圖9為圖示了用於圖1中所示的現場組裝型光連接器的夾具的下部面的平面圖;
圖10為圖示了放置在第二縫隙和第二槽中的光纜的視圖;
圖11為沿圖10中的線A-A截取的截面圖;以及
圖12為圖示了光纖的切割長度的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下文中,將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通過以下詳細描述以及與附圖相關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具體優點和新穎性特徵將變得更加明顯。此外,在詳細描述和權利要求中使用的術語和措辭不應局限於通常含義或字典含義或者根據通常含義或詞典含義來解釋,並且必須在發明人為了以最佳的方式解釋其實用新型而能夠適當地定義術語的概念的基礎上根據與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相一致的含義和概念來解釋。此外,在本實用新型的以下描述中,將省略可能不必要地模糊本實用新型的要點的相關的已知技術的詳細描述。
圖1為圖示了根據一個實施方式的用於現場組裝型光連接器的夾具的上部面的立體圖,並且圖2為圖示了根據一個實施方式的用於現場組裝型光連接器的夾具的下部面的立體圖。為了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概念,圖1和圖2僅清楚地示出了主要特徵部分。因此,圖示的各種變型是預料內的,並且本實用新型的範圍不必局限於附圖中所示的具體構型。
參照圖1,根據實施方式的用於現場組裝型光連接器的夾具1可以包括主體100、第一延伸部段200以及第二延伸部段300。
主體100可以是板狀構件。在主體100的上部面100A中可以設置有第一縫隙110。在主體100的下部面100B中可以設置有第二縫隙130。第一縫隙110構造成將光纜的包覆部分剝離成預定長度,並且第二縫隙130構造成將光纖切割成預定長度。
圖3為圖示了光纜的視圖。
參照圖3,在光纜10的中心處設置有光纖11。圍繞光纖11設置有包覆部分12。圍繞包覆部分12設置有外部護套13。此時,為了方便用戶,包覆部分12的長度L1和光纖的長度L2是標準化的。主體100的第一縫隙110用於形成包覆部分12的長度L1,並且主體100的第二縫隙130用於形成光纖的長度L2。
圖4為圖示了圖1中所示的用於現場組裝型光連接器的夾具的上部面的平面圖。
參照圖1和圖4,用於現場組裝型光連接器的夾具可以包括從主體100延伸的第一延伸部段200和第二延伸部段300。第一延伸部段200設置在沿第一縫隙110在夾具的縱向方向(Y軸方向)上形成的參照線CL的一側上,並且第二延伸部段300設置在參照線CL的另一側上。主體100、第一延伸部段200以及第二延伸部段300可以根據其形狀和功能特性而彼此區分開,但是這些元件彼此豎向連接而形成一個構件。
第一延伸部段200可以形成為從主體100以能夠彈性變形的方式延伸。例如,第一延伸部段200可以形成為以懸臂的形式從主體100延伸。此外,第一延伸部段200可以包括切割部210。切割部210可以以刃的形式設置,該刃銳利地形成在從第一延伸部段200沿夾具的寬度方向(X軸方向)突出的部分的端部處。在第一延伸部段200的面向第二延伸部段300的側面上可以設置有第一槽部220。第一槽部220可以以凹曲面的形式設置。該第一槽部220設置用於形成第一延伸部段200能夠彈性變形的空間,並且設置用於形成布置光纜10的包覆部分12的空間。同時,在第一延伸部段200的外側上可以設置有凹/凸部230。凹/凸部230設置在工人手指觸及的區域中,以防止工人的手指在按壓第一延伸部段200進行剝離工作的過程中滑動。
第二延伸部段300形成為從主體100延伸。第二延伸部段300設置成面向第一延伸部段200。第二延伸部段300包括支承部310。支承部310設置成面向切割部210。支承部310與光纜10的包覆部分12相接觸。當切割部210按壓光纜10時,支承部310支承光纜10。支承部310可以包括與光纜10的包覆部分12相接觸的平面。在第二延伸部段300的面向第一延伸部段200的側面上可以設置有第二槽部320。第二槽部320可以是凹曲面。第二槽部320設置用於形成布置光纜10的包覆部分12的空間。
圖5為圖示了導引部的視圖。
參照圖4和圖5,第二延伸部段300可以包括導引部330。導引部330可以從第二延伸部段300沿著夾具的寬度方向延伸並且設置在切割部210和支承部310的前方。此外,導引部330可以包括設置在參照線CL上的孔331。光纜10的放置在切割部210與支承部310之間的包覆部分12穿過孔331。光纜10的包覆部分12被接納在孔331中,並且孔331將光纜10的包覆部分12導引成相對於支承部310和第一縫隙110布置。
在孔331的前方可以設置有導引槽333。導引槽333設置有凹曲壁面,以導引包覆部分12插入到孔331中。
圖6為圖示了第一縫隙的寬度和第一接納部的寬度的視圖。
參照圖6,第一縫隙110和第一接納部120中的每一者設置在主體100的上部面100A中。第一縫隙110可以設置成沿主體的縱向方向(Y軸方向)延伸。此時,就主體100的寬度方向(X軸方向)而言,第一縫隙110可以設置在切割部210與支承部310之間,並且可以相對於孔331而布置。
第一縫隙110可以延伸至主體100的設置有第一延伸部段200和第二延伸部段300的一側的端部部分。第一接納部120連接至第一縫隙110,並且可以設置成延伸至主體100的另一側的端部部分。第一縫隙110形成為具有小於第一接納部120的寬度W2的寬度W1。因此,如圖6中的部段「A」所示,在第一縫隙110與第一接納部120之間的連接部分處可以形成臺階部分。第一縫隙110的寬度W1大於光纜10的包覆部分12的外徑以使得光纜10的包覆部分12能夠接納在第一縫隙110中。此外,第一接納部120形成為具有大於光纜的外部護套13的外徑的寬度W2以允許光纜10的外部護套13被接納在第一接納部120中。第一接納部120的入口121具有在主體100的另一側的端部部分處敞開的形狀。光纜10以允許光纜與第一接納部120的入口121接合的方式被接納在第一接納部120中。
圖7為圖示了切割部在剝離光纜的包覆部分的過程中的運動的視圖。
參照圖7,當工人按壓第一延伸部段200時,第一延伸部段200彈性地變形,使得切割部210按壓光纜10的放置在支承部310上的包覆部分12。當工人在切割部210按壓包覆部分12的狀態下拉拔光纜10時,包覆部分12被剝離從而露出光纖11。此時,就縱向方向(Y軸方向)來說,剝離後的包覆部分12的長度L1根據從第一縫隙110與第一接納部120之間的邊界到切割部210的距離而確定。因此,能夠在不使用用於測量長度的單獨儀器的情況下從光纜剝離出預定長度的包覆部分12。
圖8為圖示了放置在第一縫隙與第一槽中的光纜的視圖。
參照圖8,光纜10的外部護套13被接納在第一接納部120中。此外,光纜10的包覆部分12被接納在第一縫隙110中。形成在第一縫隙110與第一接納部120之間的邊界處的臺階部分與包覆部分12的端部相接觸。接納在第一縫隙110中的包覆部分12被放置在支承部310上並且穿過孔331。
圖9為圖示了圖1中所示的用於現場組裝型光連接器的夾具的下部面的平面圖。
參照圖9,在主體100的下部面100B中設置有第二縫隙130和第二接納部140。第二縫隙130可以設置成沿主體100的縱向方向(Y軸方向)延伸。此時,就主體100的寬度方向(X軸方向)而言,第二縫隙130可以設置在切割部210與支承部310之間。第二接納部140延伸至主體100的設置有第一延伸部段200和第二延伸部段300的一側的端部部分。第二縫隙130連接至第二接納部140並且延伸至主體100的另一側的端部部分。
圖10為圖示了放置在第二縫隙和第二槽中的光纜的視圖,並且圖11為沿圖10的線A-A截取的截面圖。
參照圖10和圖11,在包覆部分12從光纜被剝離成預定長度L1並且露出光纖11的狀態下,包覆部分穿過孔331並被接納在第二接納部140中。光纖11被接納在第二縫隙130中。由於第二縫隙130形成為具有小於包覆部分12的截面,包覆部分12被阻擋在第二縫隙130與第二接納部140之間的邊界處。包覆部分12的與第二縫隙130相接合的端部部分用作將光纖11切割成預定長度的參照點。
圖12為圖示了光纖的切割長度的視圖。
參照圖12,為了切割光纖11,主體100被安裝在切割機2上。主體100的延伸部150被放置在切割機2中。暴露在主體100外的光纖11在切割機2的切割位置P處被切割。切割位置P到介於第二縫隙130與第二接納部140之間的邊界之間的距離與光纖11的長度L2相對應。
如上所述,能夠使用一個夾具剝離包覆部分並且切割光纖,使得能夠更容易地進行連接光連接器的工作。特別地,由於包覆部分12的剝離通過工人的按壓動作進行,因此剝離包覆部分的工作是容易執行的。
上面參照附圖具體描述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方式的用於現場組裝型光連接器的夾具。
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夾具的優點在於光纖可以被切割成預定長度。
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夾具的優點在於,由於可以用單個夾具進行光纜的剝離和切割,因此能夠更容易地進行用於連接光連接器的操作。
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夾具的優點在於,通過設置在被按壓時彈性變形成按壓光纜的第一延伸部段,有助於剝離操作,並且夾具具有簡單的結構。
以上描述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精神的說明,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而易見的是,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各種改變和修改。因此,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和附圖並不限制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精神,而是旨在說明本實用新型,並且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精神的範圍不局限於上述實施方式或附圖。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當根據所附權利要求來解釋,並且在權利要求的等同範圍內的所有技術精神均應被解釋為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內。
【附圖中的附圖標記】
100:主體
100A:上部面
100B:下部面
110:第一縫隙
120:第一接納部
130:第二縫隙
140:第二接納部
200:第一延伸部段
210:切割部
220:第一槽部
300:第二延伸部段
310:支承部
320:第二槽部
330:導引部
331:孔
332:導引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