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分線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05:09:14 1
專利名稱:一種分線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分線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基於BBU+RRU技術(基帶單元(Base Band Unit),射頻拉遠單元(Radio Remote Unit))的光纖拉遠宏基站已成為TD-SCDMA主流的通訊架構。RRU的戶外廣泛應用,對於戶外線纜接頭的密封性有了更嚴格的要求,針對同一根線纜中,控制信號或電源類信號連接去向最終不一致的情況,需要設計密封分線結構,將線纜中的各類信號分出來,對於一些戶外應用場景,分線結構需要實現可靠密封。現有這類戶外分線的應用方式主要有兩類第一類應用方式,需要針對特定應用場景的線徑要求,專門開模定製分線器,線徑需求有變動的話,應用適應性較差,無法靈活適應多種不同線徑的現場需求,如果根據各種應用場景都開模定製特殊分線器的話,分線結構種類會很多,且成本較高。第二類應用方式,採用了注塑的方式,模具可以靈活調整,外模出線口可以使用同一副模具,適應多種線徑,但是由於線材和外模材料會有一定差異,且外模與線材結合處無法進行密封加固,長期使用或在戶外循環應變的場景下,線材與外模結合處易出線縫隙,水易從縫隙中灌入外模內部,造成應用風險。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分線結構,以較低的成本解決了戶外分線結構的密封性問題。一種分線結構,包括注塑本體1,所述注塑本體1的兩端分別設有進線網尾2及出線網尾3,所述注塑本體1與所述進線網尾2及所述出線網尾3為一體式結構。所述進線網尾2及所述出線網尾3與線材之間通過密封裝置密封,所述線材由進線線材41及出線線材42構成。所述密封裝置具體為進線處雙壁帶膠熱縮套管51及出線處雙壁帶膠熱縮套管 52。所述進線網尾2及所述出線網尾3設有進線網尾槽21及出線網尾槽31,所述進線網尾槽21及所述出線網尾槽31用於加固進線處雙壁帶膠熱縮套管51與出線處雙壁帶膠熱縮套管52。所述注塑本體1上設有綁紮槽11,所述注塑本體1經由所述綁紮槽11固定於綁紮點。所述注塑本體1外形為方形、圓形或其他任意形狀結構。所述出線網尾3為2個或以上。所述2個或以上的出線網尾3排成一排或多排,相鄰兩排的所述出線網尾3錯位排列。[0015]所示2個或以上的出線網尾3同圓心環狀排列。所示2個或以上的出線網尾3正三角狀排列。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分線結構,以較低的成本解決了戶外分線結構的密封問題。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通用性注塑模具結構即可實現,因此成本較低;採用注塑加工的方式,出線網尾可以適應多種線徑;另外,由於網尾上設置了網尾槽結構,可以使用較為可靠的雙壁帶膠熱縮套管進行外部密封,從而增強了密封性;由於注塑本體上設置有綁紮槽,因而避免了戶外長期晃動造成可靠性接觸不良的問題。總之,本實用新型主要從一種低成本的帶網尾一體式注塑的結構出發,發揮了注塑體對線徑尺寸的兼容性特點,同時又利用網尾結構,使用雙壁帶膠熱縮套管進行熱縮密封,實現了可靠密封。
圖1是本實用新型分線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應用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應用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出線網尾布局實施例一的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出線網尾布局的實施例二的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中出線網尾布局的實施例三的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中出線網尾布局的實施例四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分線結構,以較低的成本解決了戶外分線結構的密封性問題。下面以一個優選實施例詳細介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分線結構,在描述本實施例時,以一種結構進行描述,當然,也可以將本實施例結構換成圓形、或其他任意形狀的結構。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圖1為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分線結構,包含注塑本體1,進線網尾2,出線網尾3,注塑本體1的兩端分別設有進線網尾2及出線網尾3,綁紮槽11,進線網尾2及出線網尾3設有進線網尾槽21及出線網槽31,注塑本體1上設有綁紮槽11。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應用示意圖,包含注塑本體1,進線網尾2,出線網尾3,綁紮槽11,進線網尾槽21及出線網槽31,進線線材41,出線線材42,進線處雙壁帶膠熱縮套管51,出線處雙壁帶膠熱縮套管52,注塑本體1的兩端分別設有進線網尾2及出線網尾3,綁紮槽11,進線網尾2及出線網尾3設有進線網尾槽21、出線網尾槽31,注塑本體 1上設有綁紮槽11,進線處雙壁帶膠熱縮套管51用於密封進線線材41與進線網尾2之間的界限,出線處雙壁帶膠熱縮套管52用於密封出線線材42與出線網尾3之間的界限。本實用新型分線結構整體使用注塑方式,同一副本體模具和網尾模具可以適應多種線徑。注塑完後,兩端進線網尾2、出線網尾3和注塑本體1為一體式結構,沒有密封風險,而進線線材41與進線網尾2、出線線材42與出線網尾3之間的界限,可以使用進線處雙壁帶膠熱縮套管51及出線處雙壁帶膠熱縮套管52進行熱縮密封,進線處雙壁帶膠熱縮套管51及出線處雙壁帶膠熱縮套管52可以將線材與網尾結合為一體,同時網尾上設計的進線網尾槽21及出線網尾槽31可以增加進線處雙壁帶膠熱縮套管51及出線處雙壁帶膠熱縮套管52熱縮後的牢固度。當本結構應用於戶外時,分線處需要綁紮在綁紮點,為了避免戶外長期晃動造成接觸不良,影響可靠性,注塑本體1上設有綁紮槽11,現場可以使用扎帶壓在綁紮槽11中,固定於綁紮點。如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二的應用示意圖,注塑本體1為圓形,分線結構的其餘特徵與圖2所述的特徵相同,在此不再敘述,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結構外形不限制於圖3,還可以是任意形狀注塑本體外形。如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出線網尾布局的實施例一示意圖,出線網尾3 為2個以上,出線網尾3排成兩排,兩排上下對齊。如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出線網尾布局的實施例二示意圖,出線網尾3 為2個以上,出線網尾3排成兩排,相鄰兩排的出線網尾3錯位排列。如圖6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出線網尾布局的實施例三的示意圖,出線網尾3為2個以上,出線網尾3同圓心環狀排列。如圖7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出線網尾布局的實施例三的示意圖,出線網尾3為2個以上,出線網尾3正三角狀排列。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分線結構,以較低的成本解決了戶外分線結構的密封問題。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通用性注塑模具結構即可實現,因此成本較低;採用注塑加工的方式,出線網尾可以適應多種線徑;另外,由於網尾上設置了網尾槽結構,可以使用較為可靠的雙壁帶膠熱縮套管進行外部密封,從而增加了密封性;由於注塑本體上設置有綁紮槽,因而避免了戶外長期晃動造成可靠性接觸不良的問題。總之,本實用新型主要從一種低成本的帶網尾一體式注塑的結構出發,發揮了注塑體對線徑尺寸的兼容性特點,同時又利用網尾結構,使用雙壁帶膠熱縮套管進行熱縮密封,實現了可靠密封。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於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範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權利要求1.一種分線結構,包括注塑本體(1),其特徵在於,所述注塑本體(1)的兩端分別設有進線網尾⑵及出線網尾(3),所述注塑本體⑴與所述進線網尾(2)及所述出線網尾(3) 為一體式結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進線網尾(2)及所述出線網尾(3) 與線材之間通過密封裝置密封,所述線材由進線線材(41)及出線線材(42)構成。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裝置具體為進線處雙壁帶膠熱縮套管(51)及出線處雙壁帶膠熱縮套管(52)。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進線網尾(2)及所述出線網尾(3) 設有進線網尾槽(21)及出線網尾槽(31),所述進線網尾槽(21)及出線網尾槽(31)用於加固所述進線處雙壁帶膠熱縮套管(51)與出線處雙壁帶膠熱縮套管(52)。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注塑本體(1)上設有綁紮槽(11), 所述注塑本體(1)經由所述綁紮槽(11)固定於綁紮點。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注塑本體(1)外形為方形、圓形。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出線網尾(3)為2個或以上。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分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2個或以上的出線網尾(3)排成一排或多排,相鄰兩排的所述出線網尾(3)錯位排列。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分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2個以上的出線網尾(3)同圓心環狀排列。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分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2個以上的出線網尾(3)正三角狀排列。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分線結構,包括注塑本體,注塑本體的兩端分別設有進線網尾及出線網尾,注塑本體與進線網尾及出線網尾為一體式結構。本實用新型主要從一種低成本的帶網尾的一體式注塑結構出發,發揮了注塑模具對線徑尺寸的兼容性特點,同時又利用網尾結構,使用雙壁帶膠熱縮套管進行熱縮密封,實現了可靠密封。
文檔編號H01R4/70GK202094318SQ20112018638
公開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3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3日
發明者黃冬 申請人: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