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2023-10-09 07:08:24 2
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礪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歷、開發思維能力、發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的過程。
英語綜合實踐活動方案一:
活動設計理念:
把美術(繪畫)活動運用於英語教學活動中,在發展相象力和創造力的同時,無意識地發展英語的語言能力。
活動目標:
1.主動積極參與遊戲活動,體驗英語活動的樂趣。
2.複習五官nose,mouth,ear,eye。
3.培養動手操作能力及想像、創新能力。
4.初步感知英語歌謠「Twolittleeyes」。
活動內容:
這是依次整合性英語活動,通過小動物典型的特徵(豬的鼻子,鴨的嘴巴,兔的眼睛,耳朵)來學習nose,mouth,ear,eye,形象有趣地吸引了學生。通過兒歌(danceyourfingers),歌曲(eyesandears)遊戲「貼鬍子」「找主人」及「有趣的面具」來開展活動。
活動準備:
磁帶,白鬍子(紙條N張),水彩筆3盒,豬鼻子,鴨嘴巴,兔耳朵,眼睛各一,豬,鴨,兔的頭飾各一。
活動過程:
1.學生隨音樂(eyesandears)跟老師做動作進入,做2-3次。
2.輸入新單詞
(1)教師把豬鼻子貼到自己的鼻子上輸入nose。表揚說的好的學生,把豬鼻子貼到她的鼻子上。
(2)教師把鴨頭飾(缺嘴巴)帶到頭上。輸入mouth。
(3)教師帶上兔頭飾以兔子的口吻輸入eye,ear。
(4)讓學生聽兒歌(danceyourfingers),複習4個單詞
Danceyourfingersup
Danceyourfingersdown
Danceyourfingersonyoureyes/mouth/ears/nose。
Thenputthemalltobed。
3.遊戲:「貼鬍子」
把學生分成4組,每組抽一個學生出來面對自己組的學生站3米外。做被貼鬍子的人。每組有一個空臉畫上五官來記分,學生按教師的指示來貼鬍子到學生相應的五官上,
4.遊戲:找主人
把豬,鴨,兔的頭飾反面貼在黑板上,讓學生幫助貼上五官,每個學生手上都有一個鼻子/耳朵/嘴巴/眼睛,(不一定要貼準確)教師貼一個有豬鼻子,兔耳朵,鴨嘴巴的頭飾,引導學生自己相象,創造一張有趣的臉。
5.結束活動:繪畫「有趣的面具」
發給每個學生一個空白的圓盤,讓學生自己相象,創造,畫上五官。再綁上繩子在兩邊,即可以做一個有趣的面具了。學生可以送給老師,父母。也可以製作成一個面具展示,再寫上學生面具的介紹。
活動延伸:
兒歌(Twolittleeyes)
Twolittleeyestolookaround。
Twolittleearstoheareachsound。
Onelittlenosetosmellwhat’ssweet,
Onelittlemouththatlikestoeat。
活動反思:
1.應多給學生說英語的機會,能激發學生很想去模仿,很想說英語的欲望。提供給學生一個很好的英語語言環境和氛圍。
2.教師要用清楚,響亮,好聽的英語語言去感染學生。還要隨時根據學生的思維轉變而改變自己的教學。
3.要注意由個別到集體的教學,儘量讓全體學生有機會說英語。有機會參與每一個活動。即要照顧到個別也要顧及到集體。處理好個別與集體的教育關係很重要。
英語綜合實踐活動方案二:
一、活動主題的提出: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礪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歷、開發思維能力、發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的過程。由此看出這次課改提倡採用多種途徑,讓學生們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學習英語。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英語課外實踐活動是有效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途徑之一。它是課堂教學的繼續和延伸、補充和完善、檢驗和運用。於是,我們便大力力氣抓了英語課外實踐活動的教學。但在抓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這樣一些問題,部分老師對英語課外實踐活動教學重視不夠,只是在教學的安排上,有部分實踐活動課,缺乏努力提高英語課外實踐活動教學質量的意識;重視計劃,少實行,導致課堂效果不佳.部分教師非常重視課外實踐活動教學,但教學方法陳舊、實效性差。學生學習質量雖有了付出,但收效甚微.由於這些問題的存在,使我校的英語課外實踐活動能力整體水平提升緩慢,影響了我校任務型英語教學的開展質量。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提出了「中學英語課外實踐活動的探究」這個課題。努力提高老師們對英語課外實踐活動的探究這個課題的重視程度。研究出一套具有實效性和推廣價值的課外實踐活動教學方法,大面積、大幅度地提高我校英語課外實踐活動的水平。以局部帶整體,促進我校中學英語任務型教學實驗的開展,從而使我校學生的英語素質有顯著提高。
二、活動的具體目標:
1.探索中學英語課外實踐活動教學的方式和方法。
2.探索課內外結合、學科間融合,英語與生活緊密結合、大面積、大幅度提高學生英語課外實踐能力的方式、方法。
3.探索通過評價機制促進課外實踐能力提高的方式、方法。定期開展英語學科的測評活動,及時獎勵,促進提高.
4.拓展思維,在真實語言情境中交往、實踐。培養創新精神,讓學生親身體驗語言的得體性,形成真正的語言交際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團結協作、講禮貌的良好品德。
5.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了解國外的文化,在他們理解和恰當運用英語的能力,不斷開拓文化視野,加深對本民族文化的理解,發展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
三、活動實施的具體過程、方式
英語課外實踐活動旨在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擴展學生知識突破,課堂教學和教材的時間、空間以及資料範圍的限制,引導學生直接潛入知識的海洋去尋求各種珍寶。使學生的智慧、個性和才能得到充分的展露和體現。為此,我們學生所能接受的節奏,以促進學生全面、主動發展為本,以提高全體學生的英語素質為綱,做到Allforstudents,forallstudentsandforstudentsall(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
(一)、定期開展文化活動,拓展文化視野
英語教育的目的不僅要使學生掌握語言知識,也要讓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社會習慣、歷史文化、價值觀念等。語言的本質是為了交際,學生只有具備了語言的能力,交際才能順利進行,讓學生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文化,有益於他們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有益於培養學生的世界意識、文化實踐活動就是讓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異同有粗略的了解。為培養學生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和跨文化意識打下基礎,我們採用了以下幾種活動方式:
1.以英美點滴文化風俗為話題辦英語牆報
學生們通過充分的收集整理布置,舉辦了「英語牆報」設計,這樣使校園充滿了英語學習的氣息,也為學生展示英語和表現自我搭建了「平臺」,激活了學生們學習的潛能,提升了他們的求知慾,開發了英語學習的渠道,這樣充滿英語氛圍的教室布置,能給學生提供學習英語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他們學得輕鬆而愉快,為日後學好英語奠定了良好基礎.
2,為培養節約意識,鍛鍊實踐能力,體驗奉獻快樂,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組織能力,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豐富的角色體驗培養合作團隊精神,借五一活動的契機,與英語學科知識相連,形成人人學英語的良好氛圍,在活動中是學生和老師學會利用一些英語購物日常用語,增加交流機會,鍛鍊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創新能力。在假設英語街內買賣雙方儘可能用英語交流,英語老師提前做好購物常用語的使用指導,各班培訓英語翻譯者,為在英語街購物的不會說英語的顧客當中翻譯,及英語導購員促銷員,收銀員,市場管理員,活動取得了老師,家長,社會的一致好評,得到了孩子們的特別喜愛,也取得了讓我們這些設計者及組織者們都意想不到的效果。
3,以適合中學生特點的「英語諺語」為主題作窗貼,來營造走廊英語文化。
為拓展學生學習英語的時間及空間,我們英語組全體教師,在學校教室門窗及走廊的玻璃上粘上英語窗貼,讓學生在玩時,課前及英語課中向老師詢問及學習英語並將所學到的英語諺語努力運用到口語交際及英語寫作中,而且學生班級,教師辦公室,多媒體教室中的諺語各俱特色,同樣也適應於本校的任課教師學習及應用。
(二)、開展競賽活動,培養競爭能力
中學生思維活躍,有強烈的好勝心和表現欲望,我們便利用這一特點將競爭機制引入活動,組織不同層次學生參加各類競賽活動,激勵學生主動參與,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個個聰明才智,顯露身手,檢查自己學習成果的機會,從而使學生學習樂趣橫生,變幻無窮,競爭活動系列可以以個人或班、組為單位開展,競賽內容從現有學生水平出發,可略有提高,競賽的主持,評制及整個競賽過程的組織全由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自主完成,英語課成了學習樂園,沒有了以往的古板生硬死記,有了新鮮靈活的快樂場所,學生們興趣盎然,學英語蔚然成風,其主要形式有:
(1)製作英語手抄報比賽
(2)英語朗讀演講比賽
通過競賽,獲勝者受到了鼓舞,心中充滿了成功的喜悅,未獲勝的學生也受到了鞭策和激勵,暗下決心,要超過競爭對手,這種積極的競爭氛圍轉化了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提高了學習興趣,從而使他們保持對語言學習的極大熱情,在英語競賽活動中,我們要尊重差異性、多樣性、創造性,要面向全體學習,以正面評價為主,堅信每個學生都有學習英語的潛力,我們還要特別關注性格內向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儘可能多地為他們創造語言實踐的機會,使每個學生充分參與、不斷進步。
(三)、開展應用活動,發展和諧個性
英語課外實踐活動的過程,也是合作交往運用語言的過程,它能夠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和社會生活結合起來,通過互相評價、互相矯正,讓學生在活動中正確評價自己,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學會與他人溝通,形成民主意識和團隊精神。同時,學生們在比較鑑別中培養了擇善而從的學習品質,為其學會做人、學會求和創造了條件。
四、活動的結果與評價
、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得到了提高和鍛鍊。
通過課題研究,教師對於學生的教育教學能力得到了提高和鍛鍊,師生關係更加密切、融洽。
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得到了培養和發展,通過研究,學生在語言知識、語言機能方面的掌握情況呈上升趨勢。
〈二〉、學生的收穫
1.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
中學英語課外實踐活動能激起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發展他們的個性特長,有了濃厚的興趣,學生才會有愉悅的學習情緒,有了愉悅的學習情緒,學生的學習才會變得主動,有了新穎的學習方法,才會產生創造性的思維火花,有了優異的學習成績,才會形成良好的校園氛圍.
2.培養了學生用英語表達思想和交際的能力。
實踐活動可是學生較快地培養起用英語進行思維、表達思想和交際的能力,口語是操練人在非正式場合、在無準備的情況下使用的無拘束的言語,口語的無準備性不允許言語活動者通過翻譯來表達思想理解對方的話語,久而久之,學生的這種交際能力會不斷提高。
3.使學生的參與意識加強了,啟發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開發智力,培養能力。
4.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創新能力、組織能力。
5.學生掌握了課外實踐活動的方式、方法、過程,樂於積極參與,敢於大膽嘗試,學會了積累,敢於並善於表現自己,使英語學習變得輕鬆、愉悅。
6.學生的作品及表演的節目通過精心的準備得到了校領導的肯定。
五、英語教師的認識和體會
1.實施中學英語課外實踐活動的作用。
中學英語課外實踐活動,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用英語表達思想和交際的能力,加強了學生的參與和認識,啟發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創新能力、組織能力。
2.進行中學英語課外實踐活動是一項長期而繁雜的地工作,教師一方面須與學生家長以及教育行政部門更好地溝通,另一方面要從自身做起,循序漸進,將課外實踐活動逐步開展下去。
3.有關時間和精力問題。
教師在設計各項實踐活動課時,必須充分考慮每一個活動的時間以及範圍,儘量使操作步驟直接一些,次數不宜過多,最好要與教學內容保持一致,要考慮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密切結合課堂教學。
4.應加強教師培訓。
5.課題研究中存在進一步探討的問題,如何進一步規範和完善課外實踐活動,不斷研究開發出新的評價工具和評價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