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喇叭極性測試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18:26:34 1
專利名稱:一種喇叭極性測試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喇叭極性測試裝置。 [背景技術]參見
圖1,是耳機內的喇叭接線示意圖,左喇叭L的正極與左喇叭信號輸入端k連 接,右喇叭R的正極與右喇叭信號輸入端禮連接,左喇叭L和右喇叭R的負極都接地。所 謂左、右喇叭接反,就是指左喇叭L的正極與右喇叭信號輸入端禮連接、右喇叭R的正極與 左喇叭信號輸入端k連接,而左喇叭L和右喇叭R的負極都接地;所謂喇叭極性接反,就是 指喇叭的正極接地而喇叭的負極接喇叭信號輸入端。目前市場上的喇叭極性測試儀,都是單聲道的,這樣喇叭極性測試儀無左、右喇叭 接反判斷的能力,因此,大量生產的耳機,即使是左、右喇叭接反了,用現有的喇叭極性測試 儀也測試不出來,這樣不能保障耳機產品的質量。再有,現有的喇叭極性測試儀判斷極性,是將喇叭輸出的聲音信號與標準信號進 行振幅比較來粗略地判斷出喇叭極性,因此,該喇叭極性測試儀還不能準確地判斷出喇叭 輸出的聲音信號與標準信號之間的相位差。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人設計出了本發明。本發明克服了上述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能夠判斷左、右喇叭接反,準確地判斷 出喇叭輸出的信號與標準信號之間的相位差的喇叭極性測試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了下列技術方案一種喇叭極性測試裝置,其包括有單片機,產生方波信號輸出;左聲道輸出控制電路,對方波信號整理後送到被測左喇叭,左喇叭在這一信號作 用下引起膜片的振動,形成聲陣信號;左麥克風,將聲振信號轉換成正弦波信號;左麥克風前置電壓放大電路,對正弦波信號進行電壓放大;左功率放大電路,對左麥克風前置電壓放大電路輸出的信號進行電流放大;左過零比較電路,對左功率放大電路輸出的正弦波信號進行正負半周分離,形成 兩路方波信號輸入給單片機,所述單片機將兩路方波與內部產生的方波比較並判斷出該被 測喇叭極性是否接反;右聲道輸出控制電路,對單片機產生方波信號整理後送到被測右喇叭,右喇叭在 這一信號作用下引起膜片的振動,形成聲陣信號;右麥克風,將聲振信號轉換成正弦波信號;右麥克風前置電壓放大電路,對正弦波信號進行電壓放大;右功率放大電路,對右麥克風前置電壓放大電路輸出的信號進行電流放大;右過零比較電路,對右功率放大電路輸出的正弦波信號進行正負半周分離,形成
5兩路方波信號輸入給單片機,所述單片機將兩路方波與內部產生的方波比較並判斷出該被 測喇叭極性是否接反;報警電路,對左、右喇叭極性接反以及左喇叭和右喇叭接反進行報警。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當耳機的左、右喇叭接反時,用本裝置去檢測,用本裝置內的左聲道輸出控制電 路向左喇叭正極輸入信號,如果本裝置的右麥克風檢測到聲音信號,本裝置就判斷左、右喇 叭接反,因此,用本裝置去檢測大量生產的耳機產品,可以方便地檢測出耳機是否有左、右 喇叭接反的問題,以提高耳機的出廠質量。2、本裝置能夠準確地判斷出喇叭輸出的聲音信號與標準信號之間的相位差。3、本裝置具有報警電路,能夠及時地對喇叭的檢測結果作出相應的報警,以告之 檢測人員及時地作出處理。圖1為耳機內的喇叭接線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方框圖;圖3為本發明的電路原理圖;圖4為本發明檢測的喇叭出現相位後移時的信號系列圖;分5個子圖,第一個是單 片機產生的方波(同相脈衝序列);第二個是經過麥克風前置電壓放大電路和功率放大電 路兩次放大後形成的正弦波;第三個是由過零比較電路將正弦波正半周期轉換成的第一比 較方波;第四個是由過零比較電路將正弦波負半周期轉換成的第二比較方波;第五個是將 第一比較方波、第二比較方波同時與第一個方波比較後形成的相位差方波。圖5為本發明檢測的喇叭出現極性接反時的信號系列圖。下面結合附圖與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參見圖2-5,本發明介紹一種喇叭極性測試裝置,其包括有單片機1,左聲道輸出 控制電路2,左麥克風3,左麥克風前置電壓放大電路4,左功率放大電路5,左過零比較電路 6,右聲道輸出控制電路7,右麥克風8,右麥克風前置電壓放大電路9,右功率放大電路10, 右過零比較電路11,報警電路,鍵盤控制/功能轉換電路13,電源電路14。所述單片機1的型號為ATmegaS,其能夠產生頻率為1KZ(當然也可以為其它頻 率)的圖4中第1個方波信號,以該方波信號為基準方波,其它信號與該信號進行比較。該 基準方波通過腳 輸出給左聲道輸出控制電路2,通過腳 輸出給右聲道輸出控制電路 7。單片機1也能夠接收經過左過零比較電路6或右過零比較電路11處理後形成的兩路如 圖4中的第3個和第4個方波信號,將該兩路方波同時與基準方波信號比較得到圖4第5 個的相位差方波。左聲道輸出控制電路2對方波信號整理後送到被測左喇叭,左聲道輸出控制電路 2 包括有電阻 R1029、R1050、R1030、R1052,開關 S1000、S1001、S1002,電容 C1006、C1002 以 及三極體U1009。所述電阻R1029 —端與電容C1006 —端連接後作為左聲道輸出控制電路 2輸入端與單片機1腳 連接,電阻R1029另一端接地,電容C1006另一端與電阻R1050、R1030、R1052的一端分別連接,電阻R1050、R1030、R1052的另一端都與開關S1000、S1001、 S1002連接,開關S1000、S1001、S1002的另一端都與電容C1002的一端及三極體U1009基 極連接,電容C1002的另一端接地,三極體U1009的發射極接地。檢測喇叭時,可以將耳機 的左喇叭負極與三極體U1009的集電極連接,將耳機的左喇叭正極與電源VCC連接。左喇 叭在這一方波信號作用下引起膜片的振動(正極引起膜片向外振動,負極引起膜片向內振 動),形成聲陣信號。左麥克風3錄入該被測左喇叭輸出的聲陣信號,並轉換成正弦波信號輸給左麥克 風前置電壓放大電路4。左麥克風前置電壓放大電路4對正弦波信號進行電壓放大;左麥克風前置電壓放 大電路 4 包括有電阻 R1000、R1002、R1004、R1006,電容 C1000、C1004、C1008、C1009、C1012, 以及比較器U1000A。電阻R1000、電阻R1002以及電容C1000的一端連接在一起後作為本 電路的輸入端與左麥克風3連接,電阻R1000的另一端與電容C1004 —端和+5V電源連接, 電容C1004另一端接地,電阻R1002的另一端通過電容C1008與比較器U1000A反相輸入端 連接,電容C1000的另一端接地,比較器U1000A同相輸入端通過電容C1012接+5V電源,比 較器U1000A輸出端依次通過電容C1009、電阻R1004接地,電容C1009和電阻R1004之間的 接點與電阻R1002和電容C1008之間的接點連接,電阻R1006 —端與比較器U1000A反相輸 入端連接,電阻R1006另一端與比較器U1000A輸出端連接。左功率放大電路5對左麥克風前置電壓放大電路4輸出的信號進行電流放大;左 功率放大電路 5 包括有電阻 R1008、R1010、R1012、R1014、R1016、R1018,電容 C1016、C1018、 C1019、C1013以及比較器U1000B。所述比較器U1000B的同相輸入端通過電阻R1012與 +5V電源連接,同時與比較器U1000A同相輸入端連接,比較器U1000B的反相輸入端依次通 過電容C1018、電阻R1008、電容C1016與比較器U1000A輸出端連接,電阻R1010 —端與電 容C1019 —端連接後與電容C1018和電阻R1008之間的接點連接,電阻R1010另一端接地, 電容C1019另一端與電阻R1018 —端連接後與比較器U1000B輸出端連接,電阻R1018另一 端接地,電阻R1014 —端與電容C1013 —端連接後與比較器U1000B同相輸入端連接,電阻 R1014另一端和電容C1013另一端都接地,電阻R1016 —端與比較器U1000B的反相輸入端 連接,電阻R1016另一端與比較器U1000B輸出端連接。參見圖4,圖中的正弦波,是由麥克 風錄入,經過比較器U1000A、U1000B兩次放大形成的,經過喇叭內電路的處理,正弦波信號 與方波信號相比相位發生了後移一個角度。後移達到180度時為喇叭的極性接反。左過零比較電路6對左功率放大電路5輸出的正弦波信號進行正負半周分離形成 兩路方波信號輸入給單片機1。所述左過零比較電路6包括有電阻R1020、R1022、R1023、 R1024、R1034、R1035、R1036、R1037、R1038、R1039、R1044,過零比較器 U1001A、U1001B。所 述電阻R1020 —端與比較器U1000B輸出端連接,電阻R1020另一端通過電阻R1037與過零 比較器U1001A的反相輸入端連接,同時通過電阻R1036與過零比較器U1001B的同相輸入 端連接;過零比較器U1001A的同相輸入端與電阻R1022 —端和電阻R1034 —端都連接,電 阻R1022另一端接+5V電源,電阻R1034另一端接地,過零比較器U1001A的輸出端與電阻 R1023 一端和電阻R1038 —端都連接,電阻R1023另一端接地,電阻R1038另一端PQ作為 分離出的正半周方波輸出端,該輸出端與單片機1的腳 連接。過零比較器U1001B的反 相輸入端與電阻R1035 —端和電阻R1044 —端都連接,電阻R1044另一端接+5V電源,電阻
7R1035另一端接地;過零比較器U1001B的輸出端與電阻R1024 —端和電阻R1039 —端都連 接,電阻R1024另一端接地,電阻R1039另一端PQ作為分離出的負半周方波輸出端,該輸 出端與單片機1的腳@連接。左過零比較電路6的比較器U1001A將正半周期的正弦波轉 換成圖4中第一比較方波(即第3個信號圖),然後輸給單片機1的腳 ;左過零比較電 路6的比較器U1001B將負半周期的正弦波轉換成圖4中第二個比較方波(即第4個信號 圖),然後輸給單片機1的腳@。右聲道輸出控制電路7對方波信號整理後送到右被測喇叭,該電路包括有電阻 R1031、R1051、R1032、R1053,開關 S1003、S1004、S1005,電容 C1007、C1003 以及三極體 U1010。該電路的電路連接結構與左聲道輸出控制電路2相同,參見圖2,在此不進行詳細描 述。檢測喇叭時,可以將耳機的右喇叭負極與三極體U1010的集電極連接,將耳機的右喇叭 正極與電源VCC連接。右喇叭在這一方波信號作用下引起膜片的振動(正極引起膜片向外 振動,負極引起膜片向內振動),形成聲陣信號。右麥克風8錄入該被測右喇叭輸出的聲陣信號,並轉換成正弦波輸給右麥克風前 置電壓放大電路9。右麥克風前置電壓放大電路9對正弦波信號進行電壓放大,右麥克風前置電壓放 大電路 9 包括有電阻 R1001、R1003、R1005、R1007,電容 C1001、C1005、C1010、C1011、C1014, 以及比較器U1002A。電阻R1001、電阻R1003以及電容C1001的一端連接在一起後作為本
電路的輸入端與右麥克風連接。本電路與左麥克風前置電壓放大電路4具有相同的電路連 接結構,參見圖2,在此不進行詳細描述。右功率放大電路10對右麥克風前置電壓放大電路9輸出的信號進行電流放大,右 功率放大電路 10 包括有電阻 R1009、R1011、R1013、R1015、R1017、R1019,電容 C1017、C1020、 C1021、C1015以及比較器U1002B。本電路的電路連接結構與左功率放大電路相同,本電路 和右麥克風前置電壓放大電路之間的連接結構與左功率放大電路和麥克風前置電壓放大 電路之間的連接結構相同,在此不再詳細描述。右功率放大電路10產生如圖4中的正弦波。右過零比較電路11對右功率放大電路10輸出的正弦波信號進行正負半周分離 形成兩路方波信號輸入給單片機1,右過零比較電路11包括有電阻R1021、R1022、R1025、 R1026、R1034、R1035、R1040、R1041、R1042、R1043、R1044,過零比較器 U1003A、U1003B。所 述電阻R1021 —端與比較器U1002B輸出端連接,電阻R1021另一端通過電阻R1040與過 零比較器U1003A的反相輸入端連接,同時通過阻R1041與過零比較器U1003B的同相輸入 端連接;過零比較器U1003A的同相輸入端與電阻R1022 —端和電阻R1034 —端都連接,電 阻R1022另一端接+5V電源,電阻R1034另一端接地,過零比較器U1003A的輸出端與電阻 R1025 一端和電阻R1042 —端都連接,電阻R1025另一端接地,電阻R1042另一端PC2作為 分離出的正半周方波輸出端,該輸出端與單片機1的腳 連接。過零比較器U1003B的反 相輸入端與電阻R1035 —端和電阻R1044 —端都連接,電阻R1044另一端接+5V電源,電阻 R1035另一端接地;過零比較器U1003B的輸出端與電阻R1026 —端和電阻R1043 —端都連 接,電阻R1026另一端接地,電阻R1043另一端PC3作為分離出的負半周方波輸出端,該輸 出端與單片機1的腳@連接。過零比較器U1003B能夠產生圖4中的第3個方波,過零比 較器U1003B能夠產生圖4中的第4個方波。
8
所述報警電路對左、右喇叭極性接反以及左喇叭和右喇叭接反進行報警。所述報 警電路包括有LED報警電路15和聲音報警電路16。LED報警電路15包括有四個發光二 極管D1004、D1005、D1006、D1007,其中發光二極體D1004、D1006可以發紅光,發光二極體 D1005、D1007可以發綠光;發光二極體D1004、D1005、D1006、D1007的正極分別通過電阻 R1045、R1046、R1047、R1048與單片機1的腳②、③、④、⑤連接,發光二極體D1004、D1005、 D1006.D1007的負極分別接地。聲音報警電路16包括有蜂鳴器SPK1000和三極體U1008,蜂鳴器SPK1000的一個 輸入端接電源VCC,另一端與三極體U1008的集電極連接,三極體U1008的發射極接地,三極 管U1008的基極通過電阻R1049與單片機1的腳Q)連接。當左或右聲道極性未接反時,發 光二極體D1005或D1007進行發綠光指示,同時蜂鳴器發出「滴」聲;如果左或右聲道的極 性接反時,發光二極體D1004或D1006進行發紅光閃爍指示,同時蜂鳴器發出長聲,直到被 測喇叭離開麥克風,麥克風檢測到的信號消失。如果左、右聲道接反,發光二極體D1004或 D1006同時進行發紅光閃爍指示,同時蜂鳴器發出長聲。鍵盤控制/功能轉換電路13包括有兩個單刀單置開關S1006、S1007,其中開關 S1006為單/雙聲道轉換開關,其一端接地,另一端與電阻R1033 —端及單片機1的腳@都 連接,電阻R1033另一端與電源VCC連接;當斷開開關S1006時,本裝置為雙聲道,即左、右 聲道可以分別檢測;當閉合開關S1006時,本裝置為單聲道,即左、右聲道只能同時檢測。開 關S1007為正/負極性轉換開關,開關S1007 —端與電源接地,另一端與電阻R1028 —端及 單片機1的腳 都連接,電阻R1028另一端與電源VCC連接,所謂正極性就是將喇叭的極性 接法正確判斷為正,將喇叭的極性接反判斷為負的方式,就是上述描述的報警方式。而負極 性剛好與正性相反,將喇叭的極性接法正確判斷為負,將喇叭的極性接反判斷為正的方式, 該種方式,當左或右聲道極性接反時,發光二極體D1005或D1007進行發綠光指示,同時蜂 鳴器發出「滴」聲;如果左或右聲道的極性未接反時,發光二極體D1004或D1006進行發紅光 閃爍指示,同時蜂鳴器發出長聲,直到被測喇叭離開麥克風,麥克風檢測到的信號消失。如 果左、右聲道接反,發光二極體D1004和D1006同時進行發紅光閃爍指示,同時蜂鳴器發出 長聲。電源電路14是比較普遍的電路,在這裡不進行詳細描述。下面詳細介紹本裝置的工作原理1、雙聲道的喇叭極性檢測將開關S1006斷開,使得本裝置處於雙聲道工作方式,將開關S1007斷開,使得本 裝置處於正極性判斷方式。然後將耳機的左喇叭負極與左聲道的三極體U1009的集電極連 接,將耳機的左喇叭正極與電源VCC連接,且將左喇叭靠近左麥克風;將耳機的右喇叭負極 與右聲道的三極體U1010的集電極連接,將耳機的右喇叭正極與電源VCC連接,且將右喇叭 靠近右麥克風。先檢測左喇叭,單片機1產生頻率為1KZ的圖4中第1個的方波信號,並確 定該信號為基準信號,該方波信號由腳 通過三極體U1009傳給左喇叭,此時三極體U1010 停止工作,即單片機不向右喇叭輸送方波信號,左喇叭接收到方波信號後產生聲音輸出,左 麥克風從左喇叭那檢測出正弦波信號,經過比較器U1000A、U1000B的依次放大後形成圖4 中第2個的正弦波信號,過零比較器U1001A將正弦波信號的正半周轉換成方波中的「1」信號,將正弦波信號的負半周轉換成方波中的「0」信號,從而形成圖4中第3個方波信號;過 零比較器U1001B將正弦波信號的負半周轉換成方波中的「1」信號,將正弦波信號的正半周 轉換成方波中的「0」信號,從而形成圖4中第4個方波信號;單片機1的腳 、@分別錄 入兩路方波信號,單片機1將兩路方波信號與基準方波信號進行比較,比較的方式為在同 一時間,當基準方波是「 1」時,第3個方波應該是「 1」,第4個方波應該是「0」 ;當基準方波 是「0」時,第3個方波應該是「0」,第4個方波應該是「1」。按照上述比較標準就形成了第 5個信號圖,該圖中陰影部分就代表喇叭在輸出聲音時出現質量問題的相位範圍,所以本裝 置能夠精確地判斷出喇叭傳聲時的誤差相位,陰影部分沒有覆蓋整個第5個方波,被測的 喇叭就沒有出現極性接反的問題。如果在同一時間,基準方波是「1」時,第3個方波是「0」, 第4個方波是「1」,基準方波是「0」時,第3個方波是「1」,第4個方波是「0,參見圖5,使得 第3個方波與基準方波完全相反,第4個方波與基準方波完全相同時,陰影部分覆蓋整個第 5個方波,被測的喇叭就出現極性接反的問題,單片機判斷出該喇叭極性接反,發光二極體 D1004發紅光,同時蜂鳴器發出長聲,以來表示左喇叭的極性接反;否則,發光二極體D1005 發綠光,同時蜂鳴器發出「滴」聲,以來表示左喇叭的極性未接反。然後再檢測右喇叭,檢測 原理與左喇叭一樣,在此不多描述。2、雙聲道的左右喇叭接反檢測將開關S1006斷開,使得本裝置處於雙聲道工作方式,將開關S1007斷開,使得本 裝置處於正極性判斷方式。然後將耳機的左喇叭負極與左聲道的三極體U1009的集電極連 接,將耳機的左喇叭正極與電源VCC連接,且將左喇叭靠近左麥克風;將耳機的右喇叭負極 與右聲道的三極體U1010的集電極連接,將耳機的右喇叭正極與電源VCC連接,且將右喇叭 靠近右麥克風。將單片機產生的方波信號通過左聲道輸出控制電路傳送給左喇叭,如果右 麥克風能夠檢測到信號,而左麥克風檢測不到信號,單片機就判斷左、右喇叭接反,就是左 右聲道接反,發光二極體D1004和D1006同時進行發紅光閃爍指示,同時蜂鳴器發出長聲, 以表示左、右喇叭接反。 3、單聲道的喇叭極性檢測 如果檢測的喇叭是單個的喇叭,將開關S1006閉合,使得本裝置處於單聲道工作 方式,將開關S 1007斷開,使得本裝置處於正極性判斷方式。然後將單個喇叭負極與左聲 道(或右聲道)的三極體U1009(或三極體U1010)的集電極連接,將喇叭正極與電源VCC 連接,且將喇叭靠近左麥克風(右麥克風);檢測單個喇叭的極性原理與雙聲道一個喇叭的 檢測原理相同,在此不多描述。
10
權利要求
一種喇叭極性測試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有單片機(1),產生方波信號輸出;左聲道輸出控制電路(2),對方波信號整理後送到被測左喇叭,左喇叭在這一信號作用下引起膜片的振動,形成聲陣信號;左麥克風(3),將聲振信號轉換成正弦波信號;左麥克風前置電壓放大電路(4),對正弦波信號進行電壓放大;左功率放大電路(5),對左麥克風前置電壓放大電路(4)輸出的信號進行電流放大;左過零比較電路(6),對左功率放大電路(5)輸出的正弦波信號進行正負半周分離,形成兩路方波信號輸入給單片機(1),所述單片機(1)將兩路方波與內部產生的方波比較並判斷出該被測喇叭極性是否接反;右聲道輸出控制電路(7),對單片機(1)產生方波信號整理後送到被測右喇叭,右喇叭在這一信號作用下引起膜片的振動,形成聲陣信號;右麥克風(8),將聲振信號轉換成正弦波信號;右麥克風前置電壓放大電路(9),對正弦波信號進行電壓放大;右功率放大電路(10),對右麥克風前置電壓放大電路(9)輸出的信號進行電流放大;右過零比較電路(11),對右功率放大電路(10)輸出的正弦波信號進行正負半周分離,形成兩路方波信號輸入給單片機(1),所述單片機(1)將兩路方波與內部產生的方波比較並判斷出該被測喇叭極性是否接反;報警電路,對左、右喇叭極性接反以及左喇叭和右喇叭接反進行報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喇叭極性測試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有用於切換單、 雙聲道以及改變極性判斷方式的鍵盤控制/功能轉換電路(13)。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喇叭極性測試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報警電路包括有LED報警電路(15),對左、右喇叭極性接反以及左喇叭和右喇叭接反進行光顯示報警; 聲音報警電路(16),對左、右喇叭極性接反以及左喇叭和右喇叭接反進行聲音報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喇叭極性測試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左過零比較電路 (6)包括有電阻(R1020),過零比較器(U1001A、U1001B);所述電阻(R1020) —端與左功率 放大電路(5)輸出端連接,電阻(R1020)另一端通過電阻(R1037)與過零比較器(U1001A) 的反相輸入端連接,同時通過電阻(R1036)與過零比較器(U1001B)的同相輸入端連接;過 零比較器(U1001A)的同相輸入端與電阻(R1022) —端和電阻(R1034) —端都連接,電阻 (R1022)另一端接+5V電源,電阻(R1034)另一端接地,過零比較器(U1001A)的輸出端與 電阻(R1023) —端和電阻(R1038) —端都連接,電阻(R1023)另一端接地,電阻(R1038) 另一端(PCtl)作為分離出的正半周方波輸出端,該輸出端與單片機(1)的腳 連接;過 零比較器(U1001B)的反相輸入端與電阻(R1035) —端和電阻(R1044) —端都連接,電阻 (R1044)另一端接+5V電源,電阻(R1035)另一端接地;過零比較器(U1001B)的輸出端與 電阻(R1024) —端和電阻(R1039) —端都連接,電阻(R1024)另一端接地,電阻(R1039)另 一端(PC1)作為分離出的負半周方波輸出端,該輸出端與單片機⑴的腳@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喇叭極性測試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左聲道輸出控制電路(2)包括有電阻 _29、R1050、R1030、R1052),開關(S1000、S100U S1002),電容 (C1006、C1002)以及三極體(U1009);所述電阻(R1029) —端與電容(C1006) —端連接後 作為左聲道輸出控制電路(2)輸入端與單片機(1)腳 連接,電阻(R1029)另一端接地, 電容(C1006)另一端與電阻(R1050、R1030、R1052)的一端分別連接,電阻(R1050、R1030、 R1052)的另一端都與開關(S1000、S1001、S1002)連接,開關(S1000、S1001、S1002)的另一 端都與電容(C1002)的一端及三極體(U1009)基極連接,電容(C1002)的另一端接地,三極 管(U1009)的發射極接地。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喇叭極性測試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左麥克風前置電 壓放大電路(4)包括有電阻(R1000、R1002、R1004、R1006),電容(C1000、C1004、C1008、 C1009、C1012),以及比較器(U1000A);電阻(R1000、R1002)以及電容(C1000)的一端連接 在一起後作為輸入端與左麥克風(3)連接,電阻(R1000)的另一端與電容(C1004) —端和 +5V電源連接,電容(C1004)另一端接地,電阻(R1002)的另一端通過電容(C1008)與比較 器(U1000A)反相輸入端連接,電容(C1000)的另一端接地,比較器(U1000A)同相輸入端通 過電容(C1012)接+5V電源,比較器(U1000A)輸出端依次通過電容(C1009)、電阻(R1004) 接地,電容(C1009)和電阻(R1004)之間的接點與電阻(R1002)和電容(C1008)之間的接 點連接,電阻(R1006) —端與比較器(U1000A)反相輸入端連接,電阻(R1006)另一端與比 較器(U1000A)輸出端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喇叭極性測試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左功率放大電路 (5)包括有電阻(R1008、R1010、R1012、R1014、R1016、R1018),電容(C1016、C1018、C1019、 C1013)以及比較器(U1000B);所述比較器(U1000B)的同相輸入端通過電阻(R1012)與 +5V電源連接,同時與比較器(U1000A)同相輸入端連接,比較器(U1000B)的反相輸入端 依次通過電容(C1018)、電阻(R1008)、電容(C1016)與比較器(U1000A)輸出端連接,電阻 (R1010) 一端與電容(C1019) —端連接後與電容(C1018)和電阻(R1008)之間的接點連 接,電阻(R1010)另一端接地,電容(C1019)另一端與電阻(R1018) —端連接後與比較器 (U1000B)輸出端連接,電阻(R1018)另一端接地,電阻(R1014) —端與電容(C1013) —端連 接後與比較器(U1000B)同相輸入端連接,電阻(R1014)另一端和電容(C1013)另一端都接 地,電阻(R1016) —端與比較器(U1000B)的反相輸入端連接,電阻(R1016)另一端與比較 器(U1000B)輸出端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喇叭極性測試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鍵盤控制/功能轉 換電路(13)包括有單/雙聲道轉換開關(S1006)和極性轉換開關(S1007),開關(S1006) 一端接地,另一端與電阻(R1033) —端及單片機(1)的腳@都連接,電阻(R1033)另一端 與電源(VCC)連接;開關(S1007) —端接地,另一端與電阻(R1028) —端及單片機⑴的腳 都連接,電阻(R1028)另一端與電源(VCC)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喇叭極性測試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LED報警電路(15) 包括有發紅光的發光二極體(D1004、D1006)和發綠光的發光二極體(D1005、D1007),發光 二極體(D1004、D1005、D1006、D1007)的正極分別通過電阻 _45、R1046、R1047、R1048) 與單片機(1)的腳②、③、④、⑤連接,發光二極體(D1004、D1005、D1006、D1007)的負極分別接地。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喇叭極性測試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聲音報警電路 (16)包括有蜂鳴器(SPK1000)和三極體(U1008),蜂鳴器(SPK1000)的一個輸入端接電 源(VCC),另一端與三極體(U1008)的集電極連接,三極體(U1008)的發射極接地,三極體 (U1008)的基極通過電阻(R1049)與單片機(1)的腳Q)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喇叭極性測試裝置,其包括有單片機,左聲道輸出控制電路,左麥克風,左麥克風前置電壓放大電路,左功率放大電路,左過零比較電路,右聲道輸出控制電路,右麥克風,右麥克風前置電壓放大電路,右功率放大電路,右過零比較電路,報警電路,鍵盤控制/功能轉換電路以及電源電路。本發明能夠方便地檢測出耳機是否有左、右喇叭接反的問題以及單個喇叭的是否有極性接反問題,有利於提高喇叭的出廠質量。
文檔編號H04R29/00GK101931851SQ200910040500
公開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19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19日
發明者劉洪軍 申請人:中山市天鍵電子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