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導向的手機電子憑證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14:22:09 1
專利名稱:社區導向的手機電子憑證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面向社區以手機接收、儲存和處理電子憑證的系統,還涉及一種 電子憑證的製作、傳播、保存、兌換和對帳的方法,屬電子信息領域。
背景技術:
優惠券、會員卡等憑證是現代商業普遍使用的營銷工具。當前,電子優惠券主要有 兩種模式一種是遠程發行模式如申請號為200620167556. 0的發明採用計算機管理平臺 以網際網路通信連接發行廠商,以網際網路/行動網路連接用戶終端。這種方式,用戶須下載打 印優惠券,而商家須配置相關的專用設備(如印表機、條碼掃描器)實施兌換,操作較複雜; 而且兌換統計和績效評估不準確,總體擁有成本高。另一種是無線區域網發行模式,如申請號為200780019480. 4的發明基於特定位 置向移動用戶設備傳遞電子優惠券。該模式是在局域範圍內向顧客直接推送內容,但顧客 不一定開啟局域聯網功能,比較被動;傳遞範圍限制在商家附近,商家的回報受影響,削弱 了實施的動機。更主要地,以上的模式因為缺乏用戶背景數據和歷史消費數據,基本上是無日標 的群發推送模式,而忽視了潛在的用戶的發現和忠誠顧客的培養。因為商家獨立發行優惠 券、會員卡的方式能夠積累的用戶消費數據都很有限,難以被商家用來有效地分析顧客的 消費習慣,發現潛在用戶、培養忠誠顧客,促進重複消費,創造更大的利潤。由此可知,本領域需要一個系統,這個系統可積累大量用戶在各個商家的消費歷 史,結合用戶的背景信息,憑證供應者可以利用這個公共的系統向手機用戶提供合適的優 惠券、會員卡等電子憑證。還需要一種方法,克服現有電子憑證成本高,實施複雜的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在於克服上述缺陷和限制,並對現有解決方案進行改進和創新。本發明提 供了一個憑證服務系統,支持網絡社區服務。通過網絡社區服務,獲取和儲存了大量用戶豐 富的背景信息。各憑證供應者將兌換交易的數據通過網絡上傳到憑證服務系統,該系統由 此可積累大量真實的有價值的歷史消費數據。特別地,憑證服務系統提供了 push/pull技術相結合的發行模式。一方面,憑證供 應者在憑證服務系統發布電子憑證並規定其發行範圍和實施策略,憑證服務系統通過數據 分析,發現設定的電子憑證的潛在用戶或忠誠用戶,向目標手機推送該電子憑證。另一方 面,手機用戶向憑證服務系統搜索感興趣的電子憑證,由用戶選擇下載所需的電子憑證到 手機上。本發明提供了 一種移動電子設備(簡稱手機),配置遠程通信模塊用於訂閱、查 詢、接收/下載電子憑證;關鍵的是,手機配置無線區域網通信模塊來簡便安全的傳遞/兌 換電子憑證。本發明還提供了三種具體的電子憑證的製作、發行、保存、兌換、對帳方法。
本發明的優點和效益本發明的電子憑證面向社區用戶發行,憑證服務系統據此可積累用戶消費數據和 社區活動記錄,憑藉數據分析模塊,可以發現相關憑證的潛在用戶和忠誠顧客,實現一對一 的營銷,降低營銷成本、增加收入,從而達到提高商家利潤的目標。本發明通過無線區域網,而無需藉助於任何其它的附加裝置(如讀卡機、印表機、 掃描槍)和存儲媒介(如信用卡),即可實現電子憑證兌換,非常廉價有效。這樣,解決了商 家信用項目實施部署的困難,並降低實施總體擁有成本及運營成本。本發明能夠擴展到其他更多的票據憑證的電子化實現,如電子入場券、電子車票 等應用。通過消費者的手機更簡便、普遍地使用多種電子憑證。憑證流通全程網絡電子化 實現,方便環保。下面結合附圖,對技術方案的實施作出一些具體描述,但並不構成對本發明保護 範圍的限制。
圖1是系統結構圖,描述了系統的組成及包括憑證供應者、憑證服務提供者與手 機用戶三方參與者的關係。圖2是網絡結構圖,描述了網絡環境及實施本發明的可用硬體包括手機、服務平 臺、終端的立體模型。圖3、圖4是實施流程圖,描述了不同種類電子憑證的流通過程及不同階段的特徵變化。圖1-4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的各種特徵在網絡社區服務的基礎上,憑證服務系 統利用數據分析模塊,對用戶的消費歷史及背景特徵進行分析,發現設定商品/服務/品牌 的潛在用戶和忠誠顧客,這就提高了電子憑證發行的精準度。特別地,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 式提供了多種的電子憑證,以不同的發行、保存和兌換方式實現不同的用途。重要地,憑證 供應者可對真實的兌換交易對帳並據此作發行績效評估。以下文字描述的[]內的數字標記可對應參考圖1-3中帶下劃線數字標記的圖示。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整個系統由三部分組成憑證供應者、手機用戶和電子憑證 服務系統[102]。電子憑證服務系統[102]為憑證供應者提供憑證發布、發行任務配置、對 帳等服務;同時為手機用戶提供電子憑證的搜索、訂閱、保存、兌換/回收等服務。具體地,電子憑證服務系統[102]還包括網絡社區服務[104],網絡社區服務 [104]支持憑證供應者[112、114]之間、手機用戶[122、124]之間、憑證供應者[112、114] 和手機用戶[122、124]之間的交互通信,交互通信建立在多個興趣組/群組的基礎上,特別 地,憑證供應者可以為潛在用戶創建優惠券的群組、為忠誠用戶創建VIP俱樂部。成員的通 信方式可以包括即時通信、博客、SMS/MMS等,具體的應用如手機用戶對優惠券的評論、憑證 供應者的優惠公告等。網絡社區服務[104]為憑證服務系統[102]提供了自組織的客戶關 系管理,為資料庫[108]提供了豐富的有價值數據。資料庫[108]記錄保存有網絡社區的多種信息包括註冊信息(如憑證供應者注 冊信息ID,名稱、簡介、聯繫方式等,和手機用戶的註冊信息ID、手機號碼、興趣愛好、教 育背景、工作經歷等背景信息)、社區配置信息(如群組信息ID、名稱、成員/參與者名單)和服務日誌(如用戶登錄、註銷、交互操作、社區活動等信息、憑證兌換)等。資料庫[108] 中的消費數據不斷記錄積累。這些消費歷史記錄加上顧客的背景信息,為數據分析模塊 [106]提供了真實可靠的數據基礎。數據分析模塊[106]是基於資料庫積累的數據,根據憑證供應者的要求,分析用 戶的潛在消費需求、忠誠度和興趣點。用戶對指定商品/服務/品牌的潛在消費需求可用 群體用戶的消費關聯度衡量。一個計算方法如下設定一種商品和服務,先分類或定性劃分 相互關聯的商品/服務/品牌,如時尚奢侈品的高級紅酒i、珠寶首飾j、高級服飾k、皮具1 等可認為相互關聯的;然後選取一種有關聯的商品/服務/品牌,統計在一段時期內,先後 或同時消費這兩種(指定的和有關聯的)商品/服務/品牌的用戶數量,該用戶數量與群 體用戶總數的比率,可作為關聯商品/服務/品牌對指定商品/服務/品牌的消費關聯度。 所有關聯度組成一個對稱矩陣(Aij =Aji),選取關聯度較大(如Ai j、Aik)的若干商品/ 服務/品牌(j、k),曾經使用消費這些商品/服務/品牌的用戶,可視為設定商品/服務/ 品牌i的潛在用戶。用戶對設定商品/服務/品牌的忠誠度指用戶對某種商品/服務/品牌的持續消 費能力或重複消費意願。一個計算方法如下計算在一定時期內(如年、半年、季度、月), 用戶消費指定商品/服務/品牌的平均消費額。平均消費額越大,可以認為該用戶對這種 商品/服務/品牌忠誠度越高。用戶的興趣點體現在用戶的搜索關鍵詞、訂閱列表、加入的群組,下載的內容(如 優惠券)等,可對這些數據分類統計得出。若將用戶的教育背景、工作經歷考慮在內,上述指標的計算將更加準確。除此之外,數據分析模塊[106]還定期統計憑證兌換量、製作任務統計報告(如根 據群組、用戶特徵的分類統計)。憑證供應者可以遠程進行監控任務執行情況並調整任務策 略。網絡拓撲如圖2所示。主要分成廣域網[202]部分和區域網[204]部分(橢圓所 示)。電子憑證的發布、搜索、訂閱、驗證和接收/下載通過遠程域網[202]實現。電子憑證 的兌換/回收功能通過區域網[204]實現。各部分說明如下廣域網[202]包括行動網路、網際網路,可承載的移動通信網絡至少包括2G(GPRS/ EDGE/CDMA), 3G (TD-SCDMA/WCDMA/CDMA2000)及長期演進技術 LTE 等。區域網路[204]無線通信主要是藍牙網絡和基於802. 11協議族的WAPI/WiFi網 絡、無線Mesh網絡,本發明可承載的無線區域網路是其中一種、多種或其組合,至少包括如 下實現模式(1)藍牙網絡兌換終端包含有藍牙適配器,手機包含藍牙晶片模塊,兩者直接通(2) WiFi網兌換終端和手機都包含WAPI/WiFi晶片,支持802. 11標準,通過無線 接入點AP通信。(3)無線Mesh網兌換終端和手機都包含有支持802. lls/802. 15/802. 16/802. 20 標準的WiFi晶片,兩者直接通信。手機[216]能夠進行數據通信的個人行動裝置,包括但不限於行動電話、個人數 字助理(PDA)、個人音頻設備、衛星廣播設備等或其任意組合。手機內置有所述的行動網路通信晶片、區域網通信模塊(可選有藍牙晶片、WAPI/WiFi晶片或Mesh晶片);還內置有儲 存模塊(用於保存電子憑證文件及其特徵數據),處理器模塊(用於執行系統或用戶操作發 出的指令)。從外觀上,如圖所示,手機包括按鍵/觸控螢幕等輸入裝置,用戶可操作此裝置, 對手機系統或軟體發出指令來訂閱、搜索、接收/下載、保存、驗證/兌換電子憑證;手機還 包括屏幕顯示裝置,用於顯示電子憑證或根據指令顯示相關的內容。終端[212]位於憑證供應者的位置,泛指具有聯網通信和數據處理能力的終端 設備,包括POS機、PC機、工控機、手機等。根據任務需要,可區分為憑證兌換終端、憑證發布 終端等。憑證兌換終端配置有無線區域網路收發設備(通信模塊),如藍牙、WAPI/WiFi或 Mesh適配器/模塊,並配置有儲存模塊,保存兌換電子憑證的數據。憑證發布終端、兌換終 端配置有遠程聯網能力,可連接網際網路和/或行動網路。從外觀上,如圖所示,終端包括顯 示器和鍵盤,是憑證供應者的輸入和輸出模塊。服務平臺[214]位於遠程具有聯網通信和數據處理能力的計算機或一簇計算 機。服務平臺運行有憑證服務系統[102],其中的網絡社區服務[104]、數據分析模塊 [106]、資料庫[108]可以在一臺伺服器上部署,也可以在一簇計算機中分布式部署。服務 平臺[214]通過廣域網[202]與憑證供應者終端[212]、手機[216]連接。憑證流通過程圖如圖3、圖4所示。憑證在憑證供應者發布終端[212]、電子憑證 服務平臺[214]、用戶手機[216]及憑證供應者兌換終端[212]流通。圖3是明碼/暗碼電 子憑證[301/303]流通圖,可見憑證特徵數據[302]與電子憑證的分離、傳輸和及其加密保 存在手機的儲存器內。圖4是數字水印電子憑證[305]流通圖,數字水印數據[306]已經 嵌入/隱藏在憑證[305]中,無需額外傳輸、保存。
具體實施例方式手機電子憑證根據製作方法可分成三大類明碼水印憑證[301]、暗碼憑證 [303]、數字水印憑證[305]。製作前,先準備原始憑證,一般可以用原來的紙介質印刷的圖 像文件、或者機構logo等作為原始憑證。定製的電子憑證以憑證編號作為唯一標識,可包 括憑證供應者ID、下載使用者ID及交易流水號等數據的組合。明碼電子憑證[301]將憑證編號製作為文字水印,將文字水印添加到原始憑證 上。明碼電子憑證一般作為優惠券,只能使用一次。暗碼電子憑證[303]將憑證編號製作生成一個條形碼/ 二維碼圖像,或若干個圖 像(如4個)組成的拼圖。拼圖可以有序拼接,也可以無序拼接以增加掃描破解難度。然 後將拼圖覆蓋/刷新在原始憑證上。暗碼電子憑證一般作為個人身份標識(PIN),如電子會 員卡,可多次使用。數字水印憑證[305]將憑證編號通過特定算法,在不被人的知覺系統覺察或注 意到的前提下,嵌入/隱藏到原始憑證的編碼中。數字水印憑證一般用於優惠券,通過遠程 驗證防止非法複製。下面具體描述本發明的手機電子憑證發行流程。電子憑證服務系統[102]為憑證 供應者提供電子憑證管理、任務管理、數據分析等功能(A)電子憑證管理包括原始憑證的發布、刪除、更新及選擇相應電子憑證的製作方法。
(B)任務管理包括設定受眾範圍、發行時間和任務目標等。(C)系統[102]根據任務的發行範圍,定時執行數據分析模塊[106],確定推薦目 標(名單)。首先,憑證供應者以終端[212]通過遠程網絡[202],將原始憑證、任務管理數據 發送到電子憑證服務系統[102]儲存。然後,採用推送[push]、下載[pull]兩種方式發行 手機電子憑證,這兩種方式相結合,互為補充,保證了電子憑證發行的效率和有效性。(1)智能推送[push]根據所述功能(C)提供的推薦名單,服務系統[102]製作相 應的數字水印電子憑證[305],將憑證[305]插入到MMS,並使用「轉發鎖」技術限制轉發, 推送到目標手機。(2)搜索下載[pull]用戶以手機[216]通過廣域網[202]登錄電子憑證服務系 統[102],通過搜索,選擇所需的電子憑證,並請求下載。服務平臺[214]啟動電子憑證製作 程序,並更新資料庫的相關數據。完成後,加工後的明碼/暗碼電子憑證[301/303]及特徵 數據[302]傳送到用戶手機[216],手機對特徵數據[302]採用如下述方法進行加密儲存。下面具體描述本發明的保存電子憑證的方法。數字水印電子憑證[305],直接保存 在手機的SMS信箱裡。針對明碼憑證[301]或暗碼憑證[303],則電子憑證文件保存在受保 護/私有工作目錄下。並將其憑證特徵數據[302]作如下處理(1)以手機的IMEI或者MAC地址做Key,採用通用的加密算法如DES對憑證特徵 數據[302]進行數據加密,保存在手機的持久性存儲中。這樣,所述特徵數據轉移到其他手 機後,硬體環境(Key)就變了,其手機端程序就不能解密使用。(2)憑證特徵數據設置成只有客戶端程序可以訪問,防止其它程序獲取解密。上述方法可有效防止電子憑證[301/303]的特徵數據[302]被假冒偽造或非法復 制。下面具體描述本發明的兌換電子憑證的方法。兌換終端[212]和手機[216]進行 無線區域網連接,之後,根據不同種類的電子憑證作相應的處理(1)對電子憑證[305],用戶以手機通過無線區域網[204]直接傳送數字水印憑證 [305]到兌換終端[212],兌換終端[212]提取/檢測數字水印數據[306]並遠程連接數據 庫[108]檢驗是否有效,如果有效,遠程更新系統資料庫[108]相關數據,兌換終端作相應 記錄並加密保存;否則,則提示用戶,並刪除此憑證[305]。(2)對電子憑證[301/303],用戶以手機解密電子憑證特徵數據[302],並通過所 述無線區域網[204]與兌換終端[214]通信進行回收,遠程更新系統資料庫[108]相應的 交易數據,兌換終端[214]作相應記錄並加密保存。下面通過具體方案,綜合上述方法,結合附圖3,說明本發明的最佳實施方式大 體是在手機內置一個客戶端軟體處理電子憑證[301/303],配合一個服務平臺運作,特別 地,選擇藍牙網絡實現電子優惠券、電子會員卡的兌換。具體流程如下(流程序號[]與圖 3下劃線序號一一對應)[1]發布憑證供應者通過廣域網[202]發布原始憑證[312]及相關數據,保存在電子憑證 服務平臺[214]文件系統[102]及其資料庫[108]。憑證供應者以終端[212]通過廣域網[202]向電子憑證服務系統[102]發布、刪除、更新電子憑證及任務,包括描述、有效期、受眾對象的背景特徵(如地域、性別、年齡、身 份)、消費級別(如普通、高級、VIP)、投放時間和頻率、統計報告的內容、格式和反饋時間等 信息。原始憑證[312]可以是圖片、多媒體文件等。電子憑證[312]及相關數據儲存在服務 系統[102]。電子憑證服務系統[102]根據任務的發行範圍,定時執行數據分析模塊[106], 確定潛在用戶(推薦名單)。[2]製作、發行、保存數字水印電子優惠券[305]採用匪S推送[push]方式,明碼憑證[301]或暗碼憑 證[303]採用搜索下載[pull]方式。推送[push]系統[102]根據數據分析模塊[106]確定的名單,製作相應的數字 水印電子優惠券[305],以匪S加上「轉發鎖」發送到目標用戶的手機上。「轉發鎖」並不能 完全杜絕數字水印電子的間接轉發,所以兌換時需要通過遠程驗證其有效性。下載bull]搜索用戶以手機[216]通過廣域網[202]登錄電子憑證服務系統 [102],用戶可以根據類別、供應者、發布/有效時間、兌換地點等搜索電子優惠券;然後,用 戶選擇所需的電子憑證,並請求下載。這時,將觸發系統[102]的電子憑證製作程序。系統 [102]根據相關信息製作用戶請求的電子憑證[314],完成後,系統[102]將記錄用戶的下 載操作到資料庫的一個憑證記錄表。與此同時,電子憑證[301/303]下載保存在手機的受 保護/私有工作目錄下。憑證特徵數據[302]下載通過客戶端軟體採用如前所述的加密方 法保存在手機儲存器中。電子憑證特徵數據[302]可包括供應者ID、下載者ID、憑證編號、 儲存位置、有效時間、下載/更新時間、電子憑證的描述、暗碼排列信息(如果是暗碼憑證)寸。[3]兌換當用戶使用/兌換電子憑證時,需要在發行者的兌換終端[212]處無線區域網範 圍進行。兌換終端[212]、手機[216]作分別充當藍牙服務端、客戶端,並連接。對數字電子憑證[305],先通過藍牙網絡傳送到兌換終端[212],再由兌換終端 [212]抽取/檢測憑證數字水印數據[306],通過廣域網[202]遠程檢索資料庫[108]該憑 證數字水印數據[306]是否有效使用。若無效,提示「無效/重複使用」等信息,停止兌換 操作;否則,兌換終端記錄交易數據[314],並將交易結果遠程更新提交到資料庫[108]。對電子憑證[301/303],打開客戶端軟體解密憑證特徵數據[302]進行數據轉換, 轉化為交易數據[314],通過藍牙網絡[204]傳送到兌換終端[212]加密儲存。也可以先通 過藍牙網絡傳送到兌換終端[212],由兌換終端[212]進行數據轉換操作,再加密儲存電子 憑證交易數據[314]。手機客戶端軟體或者兌換終端[212]將交易結果遠程更新提交到數 據庫[108]。如果回收的足一次性電子憑證,客戶端程序還將刪除其文件及相關數據。[4]對帳定期將憑證供應者的兌換終端[212]記錄的交易數據文件發送到服務平臺 [214],服務平臺[214]將文件解密、並將同一個憑證供應者的所有數據進行匯總統計,得 到憑證供應者的統計帳目。同時,服務平臺[214]對資料庫[108]進行同期的相應憑證供應者的交易統計,將 此帳目與憑證供應者的帳目比較,並將比較結果反饋給相應的憑證供應者。由於兌換終端積累的交易數據文件是加密保存的,使得電子憑證兌換交易可跟蹤。統計結果真實可靠,並可根據統計結果評估發行績效。
權利要求
1.一種面向社區、以手機為工具的電子憑證發行及兌換系統,該系統包括(1)憑證供應者發布終端、兌換終端、服務平臺和用戶手機之間的廣域網通信連接,憑 證供應者兌換終端與用戶手機之間的無線區域網路通信連接;(2)上述服務平臺是具有聯網通信和數據處理能力的伺服器或分布式部署的伺服器 群,運行有憑證服務系統,該系統包括網絡社區服務、積累網絡社區用戶的背景信息和活動 歷史的資料庫、以及基於資料庫的數據分析模塊;(3)一種電子憑證的製作、發行、保存、兌換、對帳的方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廣域網包括網際網路和行動網路,所述行動網路至少包括 2G (GPRS/EDGE/CDMA)、3G (TD-SCDMA/WCDMA/CDMA2000)及長期演進技術 LTE ;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無線區域網路至少包括藍牙、WAPI/WiFi和無線Mesh網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手機包括任何具有數據通信模塊、處理模塊、儲存模塊、輸入裝 置、輸出裝置的個人行動裝置/手持終端,承載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行動網路的一種、多種 或其任意組合,承載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線區域網路的一種、多種或其任意組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憑證供應者發布終端、兌換終端包括具有聯網通信和數據處 理能力的終端設備,都配有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廣域網的通信模塊,並配置有儲存模塊、顯 示器和鍵盤。兌換終端還配有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線區域網路的通信模塊/適配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憑證的製作方法,包括憑證供應者發布的原始憑證、所 述服務平臺生成的唯一的憑證編號、及下述三類電子憑證加工方法。(1)明碼以所述的憑證編號生成文字水印,將文字水印添加到原始憑證上。(2)暗碼將所述的憑證編號轉換製作成一個條形碼/二維碼、或若干個條形碼/ 二維 碼組成的拼圖,然後將拼圖覆蓋/刷新到在原始憑證上。(3)數字水印將所述的憑證編號通過設定的數字水印算法,嵌入/隱藏到原始憑證的 編碼中。上述原始憑證包括各種格式的文本/圖像/音頻/視頻等數據文件或其任意組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據分析模塊,至少包括如下指標(1)消費關聯度一個根據用戶群體的消費歷史推測用戶個體消費需求的指標,據此 可發現設定商品/服務的潛在用戶;(2)用戶忠誠度一個根據用戶個體對某種商品/服務的消費歷史推測其對此種商品/ 服務持續消費能力或重複消費意願的指標,據此可發現設定商品/服務的忠誠用戶;(3)用戶興趣點對用戶搜索、訂閱及社區活動作分類統計,據此可發現設定商品/服 務的潛在用戶。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行方法,包括如下方式(1)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消費關聯度、用戶忠誠度、用戶興趣點等指標、或用戶的訂 閱選取目標受眾,所述的服務平臺通過所述的行動網路push技術,向目標手機推送電子憑 證;(2)手機用戶通過所屬廣域網向所述服務平臺搜索電子憑證,通過所述的廣域網從所 述的服務平臺主動下載到手機。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憑證保存方法,針對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明碼、暗碼電子 憑證及其特徵數據,包括如下操作(1)將所述的電子憑證文件保存在手機的受保護/私有工作目錄。(2)以唯一的硬體參數做Key,加密保存所述的電子憑證特徵數據在手機儲存器。(3)設置所述的電子憑證特徵數據訪問權限,防止所述的特徵數據被非法訪問解密。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憑證兌換方法,兌換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明碼、暗碼電子 憑證包括如下操作(1)以手機解密所述憑證的特徵數據並通過無線區域網路傳遞所述特徵數據到兌換終端;(2)兌換終端加密保存交易數據,遠程更新所述資料庫;(3)手機的客戶端軟體自動刪除一次性的電子憑證。兌換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數字水印電子憑證包括如下操作(1)手機通過無線區域網路傳遞數字水印電子憑證到兌換終端;(2)兌換終端抽取/檢測所述憑證的數字水印,遠程檢索所述資料庫驗證其有效性;(3)兌換終端加密保存交易數據,遠程更新所述資料庫。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憑證對帳方法,包括如下操作(1)定期將兌換終端記錄的所述交易數據發送到所述的服務平臺進行匯總統計;(2)所述服務平臺基於所述的資料庫做相應的匯總統計,與上述統計比較。
全文摘要
一種面向網絡社區針對移動用戶的電子憑證製作、發行、保存和兌換系統,包括網絡社區服務中累積的大量歷史數據所構建的資料庫,並通過對資料庫進行數據挖掘分析,發現目標受眾。該系統通過廣域網發送合適的電子憑證給目標手機;用戶也可通過訂閱、搜索等方式,遠程傳送/下載所需電子憑證到手機。用戶將保存在於機的電子憑證,通過無線區域網路在憑證供應者的兌換終端回收。在具體實施中,電子憑證包括不同用途的明碼、暗碼、數字水印優惠券、會員卡,憑證供應者則包括商家,並可進行兌換交易的統計和對帳。本發明能準確地選定電子憑證的發送目標,明顯地降低發行、兌換成本,有效地提高實施者的營銷效益。
文檔編號G06Q30/00GK102054240SQ20091019363
公開日2011年5月1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3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3日
發明者餘偉堅 申請人:餘偉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