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禽畜用木本飼料桑樹的種植方法
2023-10-10 03:15:04 1
專利名稱:一種禽畜用木本飼料桑樹的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禽畜用木本植物詞料的種植方法,尤其是一種耐刈割、大葉 型桑樹、適於機械化收割的適當密植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桑葉歷來做為蠶的詞料。20世紀80年代,人們發現桑葉飼餵禽畜可以耳"尋 提高禽畜生產性能,提高肉、蛋、奶營養性能,改善禽畜產品風味,特別是提 高禽畜免疫力,有抗菌消炎、替代部分抗生素的功效。桑葉作為禽畜飼料歷來 採取用鮮葉或幹葉直接飼餵禽畜。桑樹種植的株距一般為100釐米以上,行距 200釐米以上,株高在2米左右。日本國曾經採取人工採集喬木型桑樹的桑葉加 工成飼用桑葉粉飼餵禽畜,因為採摘難度高、人工成本高,不能實現大規模產 業化採摘桑葉作為飼料原供應市場。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人工採摘桑葉製成禽畜用桑葉飼料成本高的問題,而 提供一種採用適當密度種植、培養矮化灌木叢型桑樹,使用收割機或人工使用 工具收割帶葉的桑樹嫩枝條作為加工禽畜用飼料的原料。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選擇當地適生的、耐刈割、大葉型、高產量、矮 化灌木型桑樹品種,適當密植,適合採取機械化或人工使用工具高效率收割的 種植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措施來達到的,樹種選用原產自黃河中下遊大葉桑樹品種,成熟葉片直徑大於16釐米。種植規格為株距300毫米、行距600毫米, 即每公頃種植不少於55, 560株,適於機械化收割。
當其枝條生長到60公分至80公分,尚未達到完全木質化程度時,在亞洲 北溫帶地區(如北京、河北、山東等地區)每年可以用機械收割帶葉嫩桑枝3 次至4次。收割時儘可能接近根部收割,促使其根部儘可能多的分櫱發芽,培 育其株型逐漸形成灌木叢狀,每公頃每年可以生產乾燥桑樹帶葉嫩枝18噸至25 噸。
本發明的積極效果是種植規格適合機械收割,也可以採用人工使用工具 收割,效率是人工採摘桑葉的數十倍以上,降低了原料採集的人工成本,使桑 葉製成商品化禽畜飼料成為可能。
本發明的種植方法,用機械或工具收割帶葉桑樹的嫩枝製成的商品化禽畜 飼料中含有桑枝成分,桑樹枝的抗菌消炎作用的特性進一步強化了桑葉作為禽
畜用飼料原料的抗菌消炎、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本發明的禽畜用木本詞料桑樹種植方法收割的帶葉桑樹嫩枝,可以廣泛用 於雞、豬、牛、羊、鹿、兔、魚等禽畜飼料的商品化原料。可以顯著提高禽畜 生產性能,提高肉、蛋、奶營養性能和禽畜免疫力。
權利要求
1、 一種禽畜用木本植物詞料的種植方法,尤其是一種耐刈割、大葉型桑樹、 適於機械化收割的適當密植種植方法。其特徵是樹種選用原產自黃河中下遊大葉桑樹品種,成熟葉片直徑大於16釐米。種植規格為株距300毫米、行距600 毫米,即每公頃種植不少於55,560株,適於機械化收割。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禽畜用木本植物飼料桑樹的適於機械化收割的密 植種植方法,其特徵是當其枝條生長到60公分至80公分,尚未達到完全木 質化程度時,在亞洲北溫帶地區(如北京、河北、山東等地區)每年可以用 機械收割帶葉嫩桑枝3次至4次。收割時儘可能接近根部收割,促使其根部盡 可能多的分櫱發芽,培育其株型逐漸形成灌木叢狀,每公頃每年可以生產乾燥 桑樹帶葉嫩枝18噸至25噸。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禽畜用木本植物飼料的種植方法,尤其是一種耐刈割、大葉型桑樹、適於機械化收割的適當密植種植方法。桑樹成熟葉片直徑大於16釐米。株距300毫米、行距600毫米,適於機械化收割。枝條生長到60公分至80公分尚未完全木質化時,每年收割3次至4次。儘可能接近根部收割,促其根部多分櫱發芽,每公頃每年產乾料18噸至25噸。收割效率是人工採摘桑葉的數十倍以上。所產帶葉桑枝廣泛用於生產雞、豬、牛、羊、鹿、兔、魚等禽畜用飼料的商品化原料。
文檔編號A01G23/00GK101310587SQ200710107869
公開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07年5月21日 優先權日2007年5月21日
發明者孔昭義 申請人:北京桑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孔昭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