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駕駛座椅前後調節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29 23:55:02 1
專利名稱:汽車駕駛座椅前後調節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汽車駕駛座椅前後調節裝置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座椅,尤其是涉及到座椅的調節裝置,具體講是一種汽車 駕駛室座椅的前後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汽車的所有裝置中,與司機最緊密相關的就是座椅。座椅是司機的乘坐工具 和臨時處所,因此,座椅在給司機提供乘坐舒適性、調整機構調節方便性的同時,更應 確保司機便於操作。汽車駕駛室座椅的前後調節機構的結構形式有好多種,其中有一種 汽車駕駛室座椅的前後調節裝置是由底板、移動架組成,底板兩側設置有左右導軌,左 右導軌是由一豎邊二平行橫邊構成的左框形和右框形,移動架是一矩形框,矩形框由二 根橫向輪軸和二根直杆構成,橫向輪軸的兩端連接有導向輪,移動架內還設置有彈簧裝 置和液壓裝置。該前後調節裝置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移動架移動受阻現象,移 動架運行很不順暢。究其原因,是因為底板上的左框導軌和右框導軌的內R角的弧度過 大,其R角的弧度半徑等於或大於3.5mm,因此,使導向輪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摩擦力 過大而受阻。實用新型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能 使移動架運行順暢的汽車駕駛座椅前後調節裝置。[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0005]汽車駕駛座椅前後調節裝置,包括底板、移動架,底板兩側設置有左右導軌, 左右導軌是由一豎邊二平行橫邊構成的左框形和右框形,移動架是一矩形框,矩形框由 二根橫向輪軸和二根直杆構成,橫向輪軸的兩端連接有導向輪,移動架內還設置有彈簧 裝置和液壓裝置,其技術特點是,底板上的左框導軌和右框導軌的內R角的弧度半徑設 置為小於2mm。[0006]採用以上結構後,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由於底板上的 左框導軌和右框導軌的內R角的弧度半徑設置為小於2mm,消除了因導軌的內R角的弧 度半徑過大,移動架上的導向輪受阻的因素,使得移動架移動更加順暢。[0007]作為優選,所述底板上的左框導軌和右框導軌的內R角的弧度半徑設置為 1mm。這種設置可以確保移動架的導向輪的移動不會受阻。[0008]作為改進,所述底板兩側面還設置有固定側板,所述固定側板的底面與底板的 底設置為同一平面。這一設置,使底板更平穩而不會產生傾斜,並且增加了底板的承重 力。[0009]作為又一改進,所述固定側板上還設置有加強筋式的折邊。這種結構加強了固 定側板的承重強度。3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汽車駕駛座椅前後調節裝置結構示意圖;[0011]圖2為本實用新型汽車駕駛座椅前後調節裝置中的底板結構爆炸圖;[0012]圖3為本實用新型汽車駕駛座椅前後調節裝置中的移動架結構爆炸圖。[0013]圖中所示1、底板,11、導軌,12、R角,13、固定側板,13.1、折邊,2、移 動架,21、橫向輪軸,22、直杆,23、導向輪,24、彈簧裝置,25、液壓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14]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0015]圖1、圖2和圖3所示,汽車駕駛座椅前後調節裝置,包括底板1、移動架2, 底板1兩側設置有左右導軌11,左右導軌11是由一豎邊二平行橫邊構成的左框形和右框 形,移動架2是一矩形框,矩形框由二根橫向輪軸21和二根直杆22構成,橫向輪軸21的 兩端連接有導向輪23,移動架2內還設置有彈簧裝置M和液壓裝置25,其技術特點是, 底板1上的左框導軌11和右框導軌11的內R角12的弧度半徑設置為小於2_,本實施 例設置為Imm;底板1兩側面還設置有固定側板13,固定側板13的底面與底板1的底設 置為同一平面;固定側板13上還設置有加強筋式的折邊13.1。
權利要求1.汽車駕駛座椅前後調節裝置,包括底板(1)、移動架0),底板(1)兩側設置有左 右導軌(11),左右導軌(11)是由一豎邊二平行橫邊構成的左框形和右框形,移動架(2) 是一矩形框,矩形框由二根橫向輪軸和二根直杆0 構成,橫向輪軸的兩端 連接有導向輪0;3),移動架O)內還設置有彈簧裝置04)和液壓裝置0幻,其特徵在 於,底板(1)上的左框導軌(11)和右框導軌(11)的內R角(12)的弧度半徑設置為小於 2mm ο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駕駛座椅前後調節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左框導軌 (11)和右框導軌(11)的內R角(12)的弧度半徑設置為1mm。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車駕駛座椅前後調節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底板 (1)兩側面還設置有固定側板(1 ,所述固定側板(1 的底面與底板(1)的底設置在同一平面。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車駕駛座椅前後調節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固定側板 (13)上還設置有加強筋式的折邊(13.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汽車駕駛座椅前後調節裝置,包括底板1、移動架2,底板1兩側設置有左右導軌11,左右導軌11是由一豎邊二平行橫邊構成的左框形和右框形,移動架2是一矩形框,矩形框由二根橫向輪軸21和二根直杆22構成,橫向輪軸21的兩端連接有導向輪23,移動架2內還設置有彈簧裝置24和液壓裝置25,其技術特點是,底板1上的左框導軌11和右框導軌11的內R角12的弧度半徑設置為小於2mm;其優點是,消除了因導軌11的內R角12的弧度半徑過大,移動架2上的導向輪23受阻的因素,使得移動架2移動更加順暢。
文檔編號B60N2/07GK201808470SQ20102027180
公開日2011年4月27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23日
發明者鄭筱樺 申請人:寧波聯合華發五金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