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頂行程限位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12:32:29 2
專利名稱:千斤頂行程限位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千斤頂行程限位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千斤頂行程限位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各種千斤頂設備中,千斤頂活塞杆的伸出量都是一定的,為了提高千斤頂的使用壽命,在使用時活塞杆必須工作在最大行程範圍內。若活塞杆完全伸出,再無伸出量可用,此時又持續的增加壓力,隨著壓力的增加,千斤頂的力量全部集中在千斤頂的頂端,不但易造成千斤頂的損壞,而且容易引發安全事故。在現有技術中,也有針對上述問題,設計出一種用於限位的千斤頂,具體為在千斤頂的油缸壁上打孔,並利用密封圈以起到限位作用,雖然這種設計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行程限位作用,但是在油缸壁上打孔加工難度大,費時耗力,同時,這種結構對密封圈的要求高,因密封圈的使用壽命有限,也對千斤頂的行程限位造成了一定影響,不利於千斤頂長期穩定的發展。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千斤頂的活塞杆存在行程限位不易、加工難度大和使用壽命短的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加工方便、使用壽命長、具有自動限位功能的千斤頂行程限位裝置。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千斤頂行程限位裝置,所述千斤頂包括油缸和活塞杆,所述油缸頂端的內壁上設有環形安裝槽,環形安裝槽上安裝有用於阻擋活塞杆上升的擋環,擋環與活塞杆之間的間隙小於油缸內壁與活塞杆之間的間隙;所述活塞杆底端沿徑向方向設有徑向孔,徑向孔與活塞杆內設置的進油孔連通,徑向孔內設有由擋環阻擋開啟的單向閥,單向閥的開啟端延伸至活塞杆外,單向閥的開啟端與擋環阻擋配合連接,單向閥的另一端與復位彈簧相連,復位彈簧的另一端固設在徑向孔內。本實用新型的單向閥在復位彈簧的推力下處於常閉狀態,即進油孔與單向閥之間密封,液壓油不能從單向閥中流過。因活塞杆與油缸內壁、擋環與活塞杆、單向閥的開啟端與油缸內壁之間存在間隙,則活塞杆可方便上升或下降。而單向閥的開啟端延伸至活塞杆夕卜,減小了單向閥的開啟端與油缸內壁的間隙,擋環與活塞杆之間的間隙又小於油缸內壁與活塞杆之間的間隙,因而,在活塞杆上升時,單向閥的開啟端必定會被擋環阻擋,使單向閥的開啟端承受壓力,促使單向閥開啟,使油缸內的液壓油壓力減小,即實現了最大行程時活塞杆的自動限位。相比較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千斤頂行程限位裝置通過單向閥與擋環的阻擋配合使活塞杆在空載或額載時上升到最大行程時自動停止限位,避免了損壞油缸的可能,限位裝置採用機械式結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使用壽命短的問題,具有加工方便、使用壽命長的特點。優選地,所述單向閥為錐閥,錐閥包括閥芯與閥座,閥座固定安裝在徑向孔內,閥座上連接有密封圈,閥芯的開啟端上連接有頂針,頂針上連接有鋼球,鋼球與油缸內壁的間隙小於活塞杆與油缸內壁的間隙,鋼球與擋環阻擋配合連接,閥芯的另一端與復位彈簧相連。頂針和鋼球用於增加閥芯的長度,使單向閥的開啟端易與擋環接觸,形成阻擋配合連接。優選地,所述擋環包括第一擋環和第二擋環,第一擋環的一端與單向閥阻擋配合連接,第一擋環和第二擋環之間安裝有密封圈,第二擋環的另一端上設有用於固定擋環的鋼絲擋圈。密封圈用於密封,鋼絲擋圈進一步固定第一擋環和第二擋環,使其牢固、緊湊。
圖1是本實用新型千斤頂行程限位裝置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A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限於此。參照圖1-2,本實用新型的千斤頂行程限位裝置,其中,千斤頂包括油缸8和活塞杆7,活塞杆7與油缸8接觸的底部設有密封件13和活塞環12,活塞杆7的底部設有進油孔14,進油孔14用於進油。油缸8頂端的內壁上設有環形安裝槽,環形安裝槽由油缸8頂端的內壁向油缸8外壁方向凹陷。環形安裝槽上安裝有用於阻擋活塞杆7上升的擋環,擋環包括第一擋環9和第二擋環9.1,第一擋環9和第二擋環9.1與活塞杆7之間的間隙小於油缸8內壁與活塞杆7之間的間隙。第一擋環9的一端與單向閥阻擋配合連接,第一擋環9和第二擋環9.1之間安裝有密封圈10,第二擋環9.1的另一端上設有用於固定第一擋環9和第二擋環9.1的鋼絲擋圈11,密封圈10用於密封油缸8,鋼絲擋圈11進一步固定第一擋環9和第二擋環9.1,使其牢固 、緊湊。活塞杆7的底端沿徑向方向設有徑向孔,徑向孔與活塞杆7內設置的進油孔14連通,徑向孔內設有由擋環9阻擋開啟的單向閥,單向閥的開啟端延伸至活塞杆7外,單向閥的開啟端與擋環9阻擋配合連接,單向閥的另一端與復位彈簧I相連,復位彈簧I的另一端固設在徑向孔內。其中,單向閥為錐閥,錐閥包括閥芯2與閥座3,閥座3固定安裝在徑向孔內,閥座3上連接有密封圈6,閥芯2的開啟端上連接有頂針4,頂針4上連接有鋼5球,鋼球5與油缸8內壁的間隙小於活塞杆7與油缸8內壁的間隙,鋼球5與擋環9阻擋配合連接,閥芯2的另一端與復位彈簧I相連。頂針4和鋼球5用於增加閥芯2的長度,使單向閥的開啟端易與擋環9接觸,形成阻擋配合連接。單向閥與擋環9的阻擋配合使活塞杆7在空載或額載時上升到最大行程時自動停止限位,避免了損壞油缸8的可能,限位裝置採用機械式結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使用壽命短的問題,具有加工方便、使用壽命長的特點。因活塞杆7與油缸8內壁、擋環9與活塞杆7、鋼球5與油缸8內壁之間存在間隙,則活塞杆7可方便上升或下降。而鋼球5延伸至活塞杆7外,減小了單向閥的開啟端與油缸8內壁的間隙,擋環9與活塞杆7之間的間隙又小於油缸8內壁與活塞杆7之間的間隙,因而,在活塞杆7上升時,鋼球5必定會被擋環9阻擋,使鋼球5、頂針4和閥芯2承受壓力,促使閥芯2和閥座3開啟。[0016]本實用新型在工作時,即油缸8內通過進油孔14開始進油,單向閥的閥芯2在復位彈簧I的壓力下與閥座3密閉,即進油孔14與單向閥之間密封,液壓油不能從單向閥流過,此時,單向閥處於常閉狀態。隨著油缸8內的液壓油越來越多,活塞杆7不斷的被頂升,當活塞杆7內的鋼球5接觸到擋環9時,由於鋼球5受到擋環9的擠壓,鋼球5會頂住頂針4,頂針4頂開閥芯2,使閥芯2與閥座3形成縫隙,故液壓油可以從閥芯2與閥座3之間的縫隙流出,減小了油缸8內的壓力,使活塞杆7自動停止上升,從而起到限位作用。上述說明中,凡未加特別 說明的,均採用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手段。
權利要求1.一種千斤頂行程限位裝置,所述千斤頂包括油缸和活塞杆,其特徵在於,所述油缸頂端的內壁上設有環形安裝槽,環形安裝槽上安裝有用於阻擋活塞杆上升的擋環,擋環與活塞杆之間的間隙小於油缸內壁與活塞杆之間的間隙; 所述活塞杆底端沿徑向方向設有徑向孔,徑向孔與活塞杆內設置的進油孔連通,徑向孔內設有由擋環阻擋開啟的單向閥,單向閥的開啟端延伸至活塞杆外,單向閥的開啟端與擋環阻擋配合連接,單向閥的另一端與復位彈簧相連,復位彈簧的另一端固設在徑向孔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千斤頂行程限位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單向閥為錐閥,錐閥包括閥芯與閥座,閥座固定安裝在徑向孔內,閥座上連接有密封圈,閥芯的開啟端上連接有頂針,頂針上連接有鋼球,鋼球與油缸內壁的間隙小於活塞杆與油缸內壁的間隙,鋼球與擋環阻擋配合連接,閥芯的另一端與復位彈簧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千斤頂行程限位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擋環包括第一擋環和第二擋環,第一擋環的一端與單向閥阻擋配合連接,第一擋環和第二擋環之間安裝有密封圈,第二擋環 的另一端上設有用於固定擋環的鋼絲擋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千斤頂行程限位裝置,千斤頂包括油缸和活塞杆,油缸頂端的內壁上設有環形安裝槽,環形安裝槽上安裝有用於阻擋活塞杆上升的擋環,擋環與活塞杆之間的間隙小於油缸內壁與活塞杆之間的間隙;活塞杆底端沿徑向方向設有徑向孔,徑向孔與活塞杆內設置的進油孔連通,徑向孔內設有由擋環阻擋開啟的單向閥,單向閥的開啟端延伸至活塞杆外,單向閥的開啟端與擋環阻擋配合連接,單向閥的另一端與復位彈簧相連,復位彈簧的另一端固設在徑向孔內。本實用新型通過單向閥與擋環的阻擋配合使活塞杆在空載或額載時上升到最大行程時自動停止限位,避免了損壞油缸的可能,具有加工方便、使用壽命長的特點。
文檔編號B66F3/25GK203095517SQ20132009034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8日
發明者何國良, 胡學軍, 何渭祥 申請人:富陽通力機械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