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層狀薄膜材料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19:11:29 1
專利名稱:一種層狀薄膜材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模切產品製造,尤其涉及一種層狀薄膜材料的製作方法。
背景技術:
模切產品廣泛用於汽車製造、電子行業,尤其是平面顯示行業,更 是無處不用到層狀薄膜材料。絕緣材料、防震材料、耐熱隔熱材料、膠 貼產品、防塵材料、屏蔽材料等均需採用模切技術加工製造。
層狀簿膜材料, 一般用膠粘產品如雙面膠粘合於終端成品,所以層 狀簿膜材料一般具有上下二個離型材料層,且最上層的離型材料具有一 個手持部,以便向終端產品貼合前拾取該簿膜材料,最下層的離型材料 是整張或整巻的,以便該簿膜材料的運輸和存貯;中間是通過膠粘層設 置的工作材質如屏蔽層、防塵層待。
以防塵網為例,參考附圖1-2,該防塵網成品包括一層運輸和存貯作 用的離型紙101,由下至上依次為雙面膠102、網紗103、雙面膠104、 泡棉105、雙面膠106、離型紙107,其中離型紙107上設有一手持部。 參考圖3至圖8,傳統作業加工防塵網工藝如下
A、 貼合依次將離型紙IOI、雙面膠102、工藝離型紙108、雙面膠 104、泡棉105、雙面膠106、離型紙107層材料貼好;其中工藝離型紙 108 —般為雙面膠102自帶的離型紙。貼好後再裁斷成250mm左右的片狀。
B、 衝切將裁成片狀的材料在衝床上衝出內框109及定位孔110。
C、 去廢手工去除內框109及定位孔110的廢料。
D、 貼合網紗將下層材料101、 102與上層材料108、 104、 105、 106、 107分開,將事先剪好長度的網紗103貼在102上。
E、 對位貼合將下層材料IOI、 102、 103通過定位孔固定在專用治 具上,然後將上層材料108、 104、 105、 106、 107中的材料108手工去 除,利用其上的定位孔通過治具與下層材料IOI、 102、 103貼合在一起。
F、 衝外框將對位貼合好的材料通過其上的定位孔固定在刀模上(刀 模上開有定位針)衝切產口外框,衝切時將底層材料101不衝斷,其它材料全斷。
G、 衝上層手持部處廢料將材料反過來,同工序F—樣衝耳朵處廢 料,衝切時材料107不斷,其它材料全斷。
H、 手工去除廢料後至成品。
上述傳統工藝,防塵網中間有一層網紗(網砂中間為實體,上下兩層 其它材料均為中空)上層材料和下層材料對位貼合時精度難保證,並且該 工藝本身決定了其不能實現全自動在線作業,利用手工貼合效率不高。
以上不足之處不僅存在於防塵網產品製作上,類似的層狀簿膜材料 如絕緣材料、防震材料、耐熱隔熱材料、膠貼產品、屏蔽材料等的生產 工藝均存在以上不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製作精 度高、生產效率高的層狀薄膜材料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層狀薄膜材料的製作方法,該層狀材料包括一整片式的片狀層, 及中空式的框狀層,片狀層通過膠粘層設置於框狀層之間,膠粘層的形 狀與框狀層相同,上側最外側的框狀層具有一手持部,手持部延伸至框 狀層之外;上下二側最外層的框狀層均為離型材質構成;其特徵在於, 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 提供材料;
(2) 貼合;
(3) —次衝切;
(4) 提供片狀層材料;
(5) 貼合片狀層材料;
(6) 對摺;
(7) 二次衝切;
(8) 三次衝切;
其中,步驟(1)提供三種材料,即提供粘合在一起的片狀層上側的框狀層及膠粘層材料、提供粘合在一起的片狀層下側的框狀層及膠粘層
材料、提供離型材料;步驟(2)貼合分為二組,即貼合A組和貼合B 組,將片狀層上側的框狀層及膠粘層材料粘貼於離型材料,離型材料構 成最外層框狀層,構成A組;將片狀層下側的框狀層及膠粘層材料粘貼 於離型材料,離型材料構成最外層框狀層,構成B組;A組與B組,沿 離型材料上的一條對稱線對稱設置;並且,A組及B組遠離離型材料一 側的最外層,均為離型材質構成的工藝層;步驟(3) —次衝切是衝切內 框,將A組及B組框內部分全衝斷,A組及B組的框內部分沿所述對稱 線對稱設置;同時在離型材料上衝切定位孔,定位孔也分為二組,分別 靠近A組和B組設置,二組定位孔沿所述對稱線對稱設置;同時在離型 材料上衝摺痕線,摺痕線與所述的對稱線重合;步驟(5)貼合片狀層材 料,先除去B組的工藝層,將片狀層材料粘貼於A組;步驟(6)對摺, 是以摺痕線為對稱中心,將A組同B組對貼至一起;在對摺前或對摺的 同時,除去A組的工藝層;步驟(7) 二次衝切是衝切外框,包括所述手 持部外型,以所述定位孔定位,從具有所述手持部的一側衝入,留下最 後一層離型材料不切,其餘全衝斷;歩驟(8)三次衝切是衝切手持部, 以所述定位孔定位,從與步驟(7)相反的一側衝入,留下最後一層離型 材料不切,其餘全衝斷,切除除上下二側最外層的框狀層以外中間各層 的手持部。
一種層狀薄膜材料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1)及步驟(4) 所提供的材料均為巻式材料,步驟(2)及步驟(5)所述的貼合是通過 貼合輥在線完成的。以便實現全自動作業,所有步驟均可在D300或以上 系列模切機組上自動完成。
一種層狀薄膜材料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6)與步驟(7) 之間還包括裁切步驟,沿所述摺痕線切斷離型材料。此步驟可以通過一 個引導輥加上一對摺疊輥自動完成,尤其是在D300或以上系列模切機組 上自動完成時,小孔定位精度更高。
一種層狀薄膜材料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裁切步驟是在線 完成的。在對摺過程中,當A組和B組的夾角小於45度角時,通過一裁刀在線裁切。以上角度的最優值為15度至30度。裁刀本對於摺痕線 具有刃傾角。
當然,切裁歩驟也可以在對摺步驟之後完成,釆用一簿型刀片,刀 片深入壓痕線內部,刀片不動,對摺後的材料在線移動,完成裁切步驟。
一種層狀薄膜材料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片狀層是防塵網, 所述膠粘層是雙面膠,所述離型材料是離型紙,工藝層也是離型紙。
一種層狀薄膜材料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7) 二次衝切及 步驟(8)三次衝切均採用小孔定位方法定位,即模切行業常用的小孔定 位技術。
一種層狀薄膜材料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3) —次衝切釆 用內排廢方式,廢料通過衝模內部排除。
一種層狀薄膜材料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7) 二次衝切或 步驟(8)三次衝切之後,還設有一清廢步驟,所述清廢步驟清廢輥在線 完成的。
本發明涉及的一種層狀薄膜材料的製作方法釆用對摺工藝,節省了 傳統工藝中一次衝切後再分層工序,貼合過程以對稱線即摺痕線為中心, 而摺痕線的精度是靠模具保證的,所以本發明的製作方法,不僅高效益, 而且高精度。尤其是當所提供的材料為巻式材料時,所有工序均可在模 切機組上自動在線完成,效率更高,精度更好。本發明對比現有技術, 具有製造精度高、生產效率高的優點。
圖1是一種防塵用層狀簿膜產品的平面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產品的局部分解示意圖。
圖3是傳統工藝步驟A的示意圖。
圖4是傳統工藝步驟B的示意圖。
圖5是傳統工藝步驟D的示意圖。
圖6是傳統工藝步驟E的示意圖。圖7是傳統工藝歩驟F的示意圖。
圖8是傳統工藝步驟G的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第一個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10是本發明第一個實施例第(2)步驟示意圖。
圖11是本發明第一個實施例第(3)步驟示意圖。
圖12是圖11中A向視圖。
圖13是本發明第一個實施例第(5)步驟示意圖。 圖14是本發明第一個實施例第(6)步驟示意圖。 圖15是本發明第一個實施例一次衝模刃口示意圖。 圖16是本發明第一個實施例二次衝模刃口示意圖。 圖17是本發明第一個實施例三次衝模刃口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參考圖8至第14圖,本發明 的第一個實施例是一種層狀薄膜材料的製作方法,具體為一種防塵網的 製作方法,該防塵網可以用於手機等產品,例如用於手機送話器防塵。 該防塵網薄膜材料的結構可以參考圖1和圖2(圖中的零件標號是為說明 現有技術而設,標號不適用於本實施例)。
本實施例的製作方法製作的層狀簿膜材料包括一整片式的片狀層 203,及中空式的框狀層,片狀層通過膠粘層設置於框狀層之間,膠粘層 的形狀與框狀層相同,上側最外側的框狀層具有一手持部,手持部延伸 至框狀層之外;上下二側最外層的框狀層均為離型材質構成;
本實施例中,片狀層203是一層網紗,框狀層包括片狀層203上側 的泡棉層205和離型紙207、片狀層203下側的離型紙201,上側離型紙 207與泡棉層205之間、泡棉層205與網紗(片狀層203)之間、網紗(片 狀層203)與下側離型紙201,均通過雙面膠(206、 204、 202)粘接。 各層的總厚度約0.5mm,為表達更清楚的原因,本發明附圖中各層的厚 度均有放大表達。本實施例的製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 提供材料;
(2) 貼合;
(3) —次衝切;
(4) 提供片狀層材料;
(5) 貼合片狀層材料;
(6) 對摺;
(7) 二次衝切;
(8) 三次衝切;
其中,步驟(1)提供三種材料,即提供粘合在一起的片狀層上側的
框狀層及膠粘層材料(即通過雙面膠貼204合在一起的泡棉層205和離 型紙213,泡棉層205的另一貼有雙面膠206,雙面膠材料一般自帶一層 離型紙,離型紙213是雙面膠204自帶的)、提供粘合在一起的片狀層下 側的框狀層及膠粘層材料(雙面膠202和其自帶的離型紙208)、提供離 型材料(即離型紙201,當對摺後20i未貼片狀層的部分定義為207); 步驟(2)貼合分為二組,即貼合A組和貼合B組,將片狀層上側的框 狀層及膠粘層材料粘貼於離型材料,離型材料構成最外層框狀層,構成A 組;將片狀層下側的框狀層及膠粘層材料粘貼於離型材料,離型材料構 成最外層框狀層,構成B組;A組與B組沿離型材料上的一條對稱線對 稱設置;並且,A組及B組遠離離型材料一側的最外層,均為離型材質 構成的工藝層(即A組的離型紙213, B組的離型紙208);步驟(3) — 次衝切是衝切內框209,將A組及B組框內部分全衝斷,A組及B組的 框內部分沿所述對稱線對稱設置;同時在離型材料上衝切定位孔210,定 位孔也分為二組,分別靠近A組和B組設置,二組定位孔沿所述對稱線 對稱設置;同時在離型材料上衝摺痕線214,摺痕線與所述的對稱線重合; 步驟(5)貼合片狀層材料,先除去B組的工藝層(即離型紙213),將 片狀層203材料粘貼於A組;步驟(6)對摺,是以摺痕線214為對稱中 心,將A組同B組對貼至一起;對摺的同時,除去A組的工藝層(即離 型紙208);步驟(7) 二次衝切是衝切外框,包括所述手持部外型,以所 述定位孔定位,從具有所述手持部的一側衝入,留下最後一層離型材料不切,其餘全衝斷;步驟(8)三次衝切是衝切手持部,以所述定位孔定 位,從與步驟(7)相反的一側衝入,留下最後一層離型材料不切,其餘 全衝斷,切除除上下二側最外層的框狀層以外中間各層的手持部。
本實施例中,步驟(1)及步驟(4)所提供的材料均為巻式材料, 步驟(2)及步驟(5)所述的貼合是通過貼合輥在線完成的。以便實現 全自動作業,所有步驟均可在D300或以上系列模切機組上自動完成。步 驟(6)與步驟(7)之間還包括裁切步驟,沿所述摺痕線切斷離型材料。 此步驟可以通過一個引導輥加上一對摺疊輥自動完成,尤其是在D300以 上系列模切機組上自動完成時,小孔定位精度更高。所述裁切步驟是在 線完成的。在對摺過程中,當A組和B組的夾角值為15度至30度。當 然,作為本實施例的一種變形,切裁步驟也可以在對摺步驟之後完成, 釆用一簿型刀片,刀片深入壓痕線內部,刀片不動,對摺後的材料在線 移動,完成裁切歩驟。步驟(7) 二次衝切及步驟(8)三次衝切均釆用 小孔定位方法定位,即模切行業常用的小孔定位技術。小孔定位技術可 以採用費宗富、吳鳳彪等人發明的《模切機二次成型定位裝置》中公開 方法(中國專利文獻CN2905432Y)。步驟(3) —次衝切採用內排廢方式, 廢料通過衝模內部排除,自動排廢衝模可以釆用現有自動排廢技術,例 如採用侯立新等人在中國實用新型專利2008200934891中公開的自動排 廢技術。步驟(7) 二次衝切或步驟(8)三次衝切之後,還設有一清廢 步驟,所述清廢步驟清廢輥在線完成的,因為材料是連續的,前述工作 也是連續的,只需一個導向輥一個收廢輥即可完成清廢。
本發明涉及的製作方法,不僅僅適用於機械化自動作業,手工製作 時釆用本方法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產品精度。
權利要求
1、一種層狀薄膜材料的製作方法,該層狀材料包括一整片式的片狀層,及中空式的框狀層,片狀層通過膠粘層設置於框狀層之間,膠粘層的形狀與框狀層相同,上側最外側的框狀層具有一手持部,手持部延伸至框狀層之外;上下二側最外層的框狀層均為離型材質構成;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提供材料;(2)貼合;(3)一次衝切;(4)提供片狀層材料;(5)貼合片狀層材料;(6)對摺;(7)二次衝切;(8)三次衝切;其中,步驟(1)提供三種材料,即提供粘合在一起的片狀層上側的框狀層及膠粘層材料、提供粘合在一起的片狀層下側的框狀層及膠粘層材料、提供離型材料;步驟(2)貼合分為二組,即貼合A組和貼合B組,將片狀層上側的框狀層及膠粘層材料粘貼於離型材料,離型材料構成最外層框狀層,構成A組;將片狀層下側的框狀層及膠粘層材料粘貼於離型材料,離型材料構成最外層框狀層,構成B組;A組與B組,沿離型材料上的一條對稱線對稱設置;並且,A組及B組遠離離型材料一側的最外層,均為離型材質構成的工藝層;步驟(3)一次衝切是衝切內框,將A組及B組框內部分全衝斷,A組及B組的框內部分沿所述對稱線對稱設置;同時在離型材料上衝切定位孔,定位孔也分為二組,分別靠近A組和B組設置,二組定位孔沿所述對稱線對稱設置;同時在離型材料上衝摺痕線,摺痕線與所述的對稱線重合;步驟(5)貼合片狀層材料,先除去B組的工藝層,將片狀層材料粘貼於A組;步驟(6)對摺,是以摺痕線為對稱中心,將A組同B組對貼至一起;在對摺前或對摺的同時,除去A組的工藝層;步驟(7)二次衝切是衝切外框,包括所述手持部外型,以所述定位孔定位,從具有所述手持部的一側衝入,留下最後一層離型材料不切,其餘全衝斷;步驟(8)三次衝切是衝切手持部,以所述定位孔定位,從與步驟(7)相反的一側衝入,留下最後一層離型材料不切,其餘全衝斷,切除除上下二側最外層的框狀層以外中間各層的手持部。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層狀薄膜材料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 步驟(1)及步驟(4)所提供的材料均為巻式材料,步驟(2)及步驟(5) 所述的貼合是通過貼合輥在線完成的。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層狀薄膜材料的製作方法,其特徵 在於,步驟(6)與步驟(7)之間還包括裁切步驟,沿所述摺痕線切斷離型 材料。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層狀薄膜材料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裁切步驟是在線完成的。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層狀薄膜材料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片狀層是防塵網,所述膠粘層是雙面膠,所述離型材料是離型紙,工藝 層也是離型紙。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層狀薄膜材料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 步驟(7) 二次衝切及步驟(8)三次衝切均採用小孔定位方法定位。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層狀薄膜材料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 步驟(3) —次衝切採用內排廢方式,廢料通過衝模內部排除。
8、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層狀薄膜材料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 步驟(7) 二次衝切或步驟(8)三次衝切之後,還設有一清廢步驟,所述清 廢步驟清廢輥在線完成的。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模切產品製造,尤其涉及一種層狀薄膜材料的製作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提供材料;(2)貼合;(3)一次衝切;(4)提供片狀層材料;(5)貼合片狀層材料;(6)對摺;(7)二次衝切;(8)三次衝切;本發明涉及的一種層狀薄膜材料的製作方法採用對摺工藝,節省了傳統工藝中一次衝切後再分層工序,貼合過程以對稱線即摺痕線為中心,而摺痕線的精度是靠模具保證的,所以本發明的製作方法,不僅高效益,而且高精度。尤其是當所提供的材料為卷式材料時,所有工序均可在模切機組上自動在線完成,效率更高,精度更好。本發明對比現有技術,具有製造精度高、生產效率高的優點。
文檔編號B32B37/00GK101417523SQ200810217238
公開日2009年4月29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7日
發明者侯立新 申請人:東莞市飛新達精密機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