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安裝方便的太陽能屋瓦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03:58:54 1
專利名稱:一種安裝方便的太陽能屋瓦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太陽能屋瓦,尤其是涉及一種安裝方便的太陽能屋瓦。
背景技術:
隨著石油和煤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不斷開採和消耗,人類對新能源的開發迫在眉睫。太陽能是一種安全可靠、經濟實惠且容易獲取的可再生能源,太陽能光伏發電集開發利用綠色能源、改善生態環境、改善人民生活條件於一體,被認為是當今世界上最有發展前景的新能源技術,因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儘管太陽能發電技術已經得到運用和普及,但如何在有限的地理面積上高效地利用太陽能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大科技難題。將太陽能電池板加裝在建築特別是建築屋頂上是太陽能發電技術的一個重要運用領域,這也有效緩解了地面安裝太陽能電池板面積不足的現狀。在建築屋頂上安裝太陽能電池板的傳統方式是一種加裝方式,如將帶有外邊框的太陽能電池板用螺栓連接或活動夾子固定在太陽能模塊的安裝支架上,該支架又被接入建築屋頂中。這種安裝方式能達到有效接收太陽能以轉換成電能的目的,但在已有的建築屋頂基礎上添加太陽能模塊,造成了材料的浪費和安裝成本的疊加。太陽能屋瓦可以巧妙地將太陽能電池板與傳統屋瓦的功能有機的融合到一起,省略了太陽能電池組件在建築屋頂上的二次加裝式安裝,節約了安裝時的人力成本和材料損耗。同時優化了太陽能電池組件與傳統屋瓦的疊加式組合結構,實現太陽能電池發電技術與建築屋頂的完美結合,在現代建築中必將具有廣闊的運用前景。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防水效果好、美觀、安裝方便的太陽能屋瓦。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種安裝方便的太陽能屋瓦,該太陽能屋瓦鋪設在建築的屋頂緣條上,該太陽能屋瓦包括層壓件和安裝支架,所述的層壓件鋪設在安裝支架上,所述的安裝支架固定在屋頂緣條上。所述的層壓件的四角上各設有一個安裝孔,層壓件通過所述安裝孔固定在安裝支架上。所述的安裝支架由多排平行設置、前後搭接的固定支架組成,所述的每排固定支架均包括左側固定支架、右側固定支架以及平行設置在左右側固定支架之間的多個中間固定支架,所述的中間固定支架為上部中間開有通槽的矩形框,且為軸對稱結構,所述的左側固定支架的形狀與中間固定支架的左半部相同,所述的右側固定支架的形狀與中間固定支架的右半部相同。所述的中間固定支架的上部為用於支撐層壓件的支撐層,內部為底部過水槽,所述的支撐層的前端設有用於連接屋頂緣條的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孔同時穿過支撐層和底部過水槽,所述的支撐層的兩端均設有用於連接層壓件的半腰型槽。所述的最後一排固定支架的支撐層後端還設有用於連接屋頂緣條的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孔同時穿過支撐層和底部過水槽,所述的其餘排固定支架的支撐層後端還設有用於連接層壓件的腰型定位孔。所述的層壓件與安裝支架通過內螺紋螺絲固定連接。所述的內螺紋螺絲包括單排內螺紋螺絲和雙排內螺紋螺絲。所述的單排內螺紋螺絲由單排螺杆、橡膠墊片和單排螺母組成,所述的雙排內螺紋螺絲由雙排螺杆、橡膠墊片和雙排螺母組成。所述的雙排螺杆的長度大於單排螺杆的長度,所述的雙排螺母的長度大於單排螺母的長度。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I)通過層壓件和安裝支架上的安裝孔與固定孔以實現層壓件的左右靠緊、上下搭接,從而形成一體的太陽能屋瓦模塊,結構簡單,安裝方便;2)本實用新型太陽能屋瓦能單獨或與傳統屋瓦混合鋪設直接用於建築屋頂的外觀主體,外觀和安裝效果都完全不同於傳統加裝式安裝的太陽能電池組件模塊;3)本實用新型上下兩排太陽能屋瓦為重疊式搭接安裝具體完好的防水效果。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屋瓦主體外觀示正面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屋瓦側面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層壓件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最後一排固定支架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其餘排固定支架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支架前端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最後一排固定支架後端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其餘排固定支架後端示意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單排內螺紋螺絲示意圖;圖10為本實用新型的雙排內螺紋螺絲示意圖;圖11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螺釘示意圖;圖12為本實用新型的最後一排固定支架定位固定示意圖;圖13為本實用新型的最底排層壓件定位固定示意圖;圖14為本實用新型的其餘排固定支架定位固定示意圖;圖15為本實用新型的其餘排層壓件定位固定示意圖;圖16為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屋瓦局部示意圖;圖17為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屋瓦防水、通風示意圖;圖18為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屋瓦左側面示意圖。圖中1.太陽能屋頂;2.太陽能屋瓦;3.屋頂緣條;4.超白鋼化玻璃;5.電池片;6.安裝孔;7.左側固定支架;8.中間固定支架;9.右側固定支架;10.支撐層;11.底部過水槽;12.固定孔;13.半腰型槽;14.腰型定位孔;15.單排螺杆;16.橡膠墊片;17.單排螺母;18.雙排螺杆;19.雙排螺母;20.固定螺釘;21.通風通道。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如圖1、圖2所示,一種安裝方便的太陽能屋瓦,該太陽能屋瓦2可以單獨或者與傳統屋瓦混合直接鋪設在建築屋頂緣條3上形成太陽能屋頂1,其中,屋頂緣條3事先與建築屋頂緊固連接。太陽能屋瓦通過層壓件四角的安裝孔和安裝支架上對應的定位固定孔實現太陽能屋瓦的左右靠緊、上下搭接,從而形成一體的建築屋頂主體外觀。本實施例的太陽能屋瓦包括層壓件和安裝支架,所述的層壓件通過內螺紋螺絲鋪設在安裝支架上,所述的安裝支架通過固定螺釘固定在屋頂緣條上,形成太陽能屋頂。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層壓件主要由超白鋼化玻璃4、電池片5組成,層壓件可採用背板材料/封裝材料/電池片/封裝材料/玻璃、玻璃/封裝材料/電池片/封裝材料/玻璃兩種結構形式,其中,玻璃預先就在其四角的位置設有安裝孔6。在層壓件層壓過中,安裝孔6會因封裝材料的熱流動性而堵住,需要在層壓件加工好後將四個安裝孔6再挖空。如圖4、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太陽能屋瓦的層壓件是通過安裝支架與屋頂緣條3固定的,所述的安裝支架由多排平行設置、前後搭接的固定支架組成,所述的每排固定支架均包括左側固定支架7、右側固定支架8以及平行設置在左右側固定支架之間的多個中間固定支架9,所述的中間固定支架9為上部中間開有通槽的矩形框,且為軸對稱結構,所述的左側固定支架7的形狀與中間固定支架9的左半部相同,所述的右側固定支架8的形狀與中間固定支架9的右半部相同。如圖6所示,所述的中間固定支架9的上部為用於支撐層壓件的支撐層10,同時起防止水從支撐面直接流入屋頂中,內部為底部過水槽11,所述的支撐層10的前端設有用於連接屋頂緣條的固定孔12,所述的固定孔12同時穿過支撐層10和底部過水槽11,所述的支撐層10的兩端均設有用於連接層壓件的半腰型槽13。如圖7所示,最後一排固定支架的支撐層後端也設有用於連接屋頂緣條的固定孔12,所述的固定孔12同時穿過支撐層10和底部過水槽11 ;如圖8所示,其餘排固定支架的支撐層後端還設有用於連接層壓件的腰型定位孔14。如圖9、圖10所示,內螺紋螺絲也分為單排內螺紋螺絲和雙排內螺紋螺絲兩種,其主體結構也一樣,只是兩種內螺紋螺絲的長度不一樣。單排內螺紋螺絲由單排螺杆15、橡膠墊片16和單排螺母17組成;雙排內螺紋螺絲也由雙排螺杆18、膠墊片16和雙排螺母19組成。將螺杆穿過中間的橡膠墊片再擰入螺母內即形成一套內螺紋螺絲。本實施例安裝方便的太陽能屋瓦的安裝具體過程為如圖11、圖12所示,先將屋頂緣條3與建築屋頂緊固連接,最底下一排的緣條要比其餘排緣條高出一塊太陽能屋瓦的高度(層壓件+安裝支架的高度),再將將固定螺釘20穿過定位支架的固定孔將其固定在屋頂緣條3上,後將單排螺母17和雙排螺母19分別放入定位支架的上、下兩端的半腰型槽13中。如圖13所示,將層壓件四角的安裝孔6分別穿過相應的單排螺母17和雙排螺母19壓在安裝支架上,就實現了最底排太陽能屋瓦的定位,再擰上最下排內螺紋螺絲的螺杆以壓住最底排太陽能屋瓦,注意上排的內螺紋螺絲先不用擰入螺栓,這樣就實現了最底排太陽能屋瓦的固定安裝。如圖14所示,最底排太陽能屋瓦安裝好後,將固定支架後端的腰型定位孔14穿過最下排太陽屋瓦安裝時預留的雙排螺母19以實現其餘排安裝支架的定位,然後用固定螺釘20通過固定支架前端的固定孔12將其固定在屋頂緣條3上。如圖15、圖16所示,在雙排螺母19中擰入雙排螺杆18,同樣上排的內螺紋螺絲先不用擰入螺杆,這樣就實現其餘排太陽能屋瓦的安裝固定。依此類推,中間兩排太陽能屋瓦共用一排內螺紋螺絲,然後一排一排的安裝太陽能屋瓦。如圖17所示,最上排和最下排屋瓦採用單排內螺紋螺絲固定,中間各排屋瓦採用雙排內螺紋螺絲固定。上、下兩排太陽能屋瓦是搭接安裝的,安裝時,層壓件空白處(無電池片)寬的在上面。同一排太陽能屋瓦緊靠在一起,左右兩塊太陽能屋瓦之間的水通過底部過水槽流入下一排表面上,這樣依次流出太陽以能屋瓦。上下兩排太陽能屋瓦有一定的搭接重疊區,並且搭接重疊區超過下排安裝支架的前端腰型定位孔,這樣雨水就不會通過下排安裝支架的前端腰型定位孔流到建築屋頂內。同時,上排的安裝支架壓在下排的層壓件上形成一定高度(安裝支架的高度)的通風通道21,實現整個太陽能屋瓦的通風散熱功倉泛。如圖18所示,整個太陽能屋瓦左右兩側的固定支架是由中間固定支架切開形成的,而中間固定支架的結構是沿軸線對稱的,則左側固定支架7向中間移進一定距離即可與層壓件和屋頂緣條3固定。同樣,左側固定支架為一樣的安裝方式。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種全新的太陽能屋瓦結構和採用這種結構的太陽能屋瓦,於是依法提呈發明專利申請;本實用新型專利的技術內容和特點已揭不如上,然而熟悉本項技術的人員仍可能基於本實用新型專利的揭示而作各種不背離本專利核心技術的替換和修飾。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疇不限於具體實施方式
所揭示者,還應包括各種不離本專利核心技術的替換和修飾。
權利要求1.一種安裝方便的太陽能屋瓦,該太陽能屋瓦鋪設在建築的屋頂緣條上,其特徵在於,該太陽能屋瓦包括層壓件和安裝支架,所述的層壓件鋪設在安裝支架上,所述的安裝支架固定在屋頂緣條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裝方便的太陽能屋瓦,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層壓件的四角上各設有一個安裝孔,層壓件通過所述安裝孔固定在安裝支架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裝方便的太陽能屋瓦,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安裝支架由多排平行設置、前後搭接的固定支架組成,所述的每排固定支架均包括左側固定支架、右側固定支架以及平行設置在左右側固定支架之間的多個中間固定支架,所述的中間固定支架為上部中間開有通槽的矩形框,且為軸對稱結構,所述的左側固定支架的形狀與中間固定支架的左半部相同,所述的右側固定支架的形狀與中間固定支架的右半部相同。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安裝方便的太陽能屋瓦,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中間固定支架同時連接左右相鄰的兩個層壓件。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安裝方便的太陽能屋瓦,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中間固定支架的上部為用於支撐層壓件的支撐層,內部為底部過水槽,所述的支撐層的兩端均設有用於連接層壓件的半腰型槽,所述的支撐層的前端還設有用於連接屋頂緣條的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孔同時穿過支撐層和底部過水槽。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安裝方便的太陽能屋瓦,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最後一排固定支架的支撐層後端還設有用於連接屋頂緣條的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孔同時穿過支撐層和底部過水槽,所述的其餘排固定支架的支撐層後端還設有用於連接層壓件的腰型定位孔。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裝方便的太陽能屋瓦,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層壓件與安裝支架通過內螺紋螺絲固定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安裝方便的太陽能屋瓦,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內螺紋螺絲包括單排內螺紋螺絲和雙排內螺紋螺絲。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安裝方便的太陽能屋瓦,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單排內螺紋螺絲由單排螺杆、橡膠墊片和單排螺母組成,所述的雙排內螺紋螺絲由雙排螺杆、橡膠墊片和雙排螺母組成。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安裝方便的太陽能屋瓦,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雙排螺杆的長度大於單排螺杆的長度,所述的雙排螺母的長度大於單排螺母的長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裝方便的太陽能屋瓦,該太陽能屋瓦鋪設在建築的屋頂緣條上,該太陽能屋瓦包括層壓件和安裝支架,所述的層壓件鋪設在安裝支架上,所述的安裝支架固定在屋頂緣條上,形成太陽能屋頂。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防水效果好、美觀等優點。
文檔編號E04D13/18GK202831431SQ201220352359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9日
發明者周后恩 申請人:中電電氣(上海)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