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通用型自動繼液輸液頭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03:40:24 1
一種通用型自動繼液輸液頭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通用型自動繼液輸液頭,包括輸液頭主體、兩條輸液通道和自動繼液控制室,其中自動繼液控制室通過中部設置的隔板分隔成底部相通的第一浮動閥門室和第二浮動閥門室,且兩浮動閥門室分別對應兩輸液通道;所述的第一浮動閥門室和第二浮動閥門室內均設置有浮球閥門開關,其中第一浮動閥門室連接入液管,第二浮動閥門室連接出液管;所述的兩浮動閥門室內的浮球閥門開關通過入液管進入的藥液浮力向上運動阻斷當前瓶或袋對應的輸液通道,入液管斷液進氣時浮球閥門開關自然下落使當前瓶或袋輸液通道暢通。本發明利用液體、氣體與浮球的物理原理,實現輸液袋組或輸液瓶組或瓶袋混合組的多形式輸液組的連續自動續液,擴大了連續輸液器的使用範圍。
【專利說明】一種通用型自動繼液輸液頭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醫用輸液器具,特別指一種利用物理原理自動控制多種形式的輸液容器組成的輸液組連續輸液的通用型自動繼液輸液頭。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人們的輸液治療中,大多是採用單瓶輸入,人工換瓶的方式。隨著入診人員的不斷增加,頻繁的更換輸液瓶或輸液袋給醫務工作者帶來了極大的勞動強度,在輸液過程中因換瓶不及時還產生的醫療事故或醫患糾紛也屢見不鮮。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也開始出現一些連續輸液的輸液器具。但這些連續輸液器具大多在輸液管上做文章,連續輸液大多也要外借控制部件或控制儀器來控制,在使用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不便。而且因為增加了控制部件或控制儀器來輔助,所以輸液成本也相應增加了,加重了醫療機構或患者的經濟負責,也一直無法得到普及。
[0003]中國專利201210408974.4通過改變輸液頭的設計,利用物理原理控制輸液自動換瓶,雖然能比較有效的控制多瓶液體按順序進氣來實現自動換瓶。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仍受到多種限制,如:該輸液頭只能在硬塑料瓶或玻璃瓶分裝的容器中才能使用,在軟袋分裝的容器中不能使用,更不能夠軟、硬容器混用。由於軟質容器不需要進氣就能夠輸液,如果該方案用於軟瓶組的連續輸液,即當第二瓶或以後的液體瓶為軟質容器時,可能造成第二或以後的液體提前輸出而與第一瓶液體混合,引發醫療事故。所以該方案應用的輸液組最多只能是第一瓶為輸液袋,因為第一瓶不論進氣或不進氣只要能輸液就行,從第二瓶開始才開始執行自動換瓶功能,且只能是用於硬瓶才能實現連續輸液的目的。而且該方案在使用時等待的輸液頭必須要用密封套套住,防止漏液或氣體進入輸液管內。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點和問題加以改進和創新,提供一種既可以用於輸液瓶組,又可以用於輸液袋組,也可以用於輸液瓶和輸液袋混合的輸液組的通用型自動繼液輸液頭。
[0005]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包括輸液頭主體,設置在輸液頭主體上的兩條輸液通道,和設置在輸液頭主體底端連通兩條輸液通道的自動繼液控制室的輸液頭,其中自動繼液控制室通過中部設置的隔板分隔成底部相通的第一浮動閥門室和第二浮動閥門室,且兩浮動閥門室分別對應兩輸液通道;
所述的第一浮動閥門室和第二浮動閥門室內均設置有浮球閥門開關,其中第一浮動閥門室連接入液管,第二浮動閥門室連接出液管;
所述的兩浮動閥門室內的浮球閥門開關通過入液管進入的藥液浮力向上運動阻斷當前瓶或袋對應的輸液通道,入液管斷液進氣時浮球閥門開關自然下落使當前瓶或袋輸液通道暢通。
[000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把入液管開口開於自動繼液控制室側壁靠上端,讓其下端能儲存適量液體,當這個液體增加至將要回流到入液管時,對應閥門剛好可以完全關閉,等待液體下降後閥門再次打開,實現脈衝式輸液。
[000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輸液通道包括與第一浮動閥門室相通的第一輸液通道,及與第二浮動閥門室相通的第二輸液通道,兩輸液通道的頂端均為豎向敞口,兩輸液通道的底端均設置帶橫向通道的曲形段與自動繼液控制室連通。
[000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輸液通道底端的曲形段為便於液體下流或氣體進入的階梯狀;第二輸液通道底端的曲形段為凹凸結合狀。
[000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浮球閥門開關包括浮球和閥門,其中閥門設置在浮球上部並對應輸液通道的曲形段,浮球置於浮動閥門室內,浮球上浮帶動閥門上行阻斷輸液通道,浮球下落帶動閥門下移輸液通道復通。
[001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隔板為倒「I」形結構,隔板上方豎板隔開第一浮動閥門室和第二浮動閥門室,並阻擋入液管進入第一浮動閥門室的直行空氣折流向上經第一浮動閥門室連接的輸液通道進入輸液頭主體插入的輸液瓶內;隔板底部橫板與兩浮動閥門室底部組成相貫通的液體流道。
[0011]本發明的優點及有益效果:
本發明通過雙輸液通道、雙浮動閥門室的設計,結合液體、氣體與浮球的物理原理,實現輸液袋組或輸液瓶組或瓶袋混合組的多形式輸液組的連續自動續液輸液。本發明通過兩個浮動閥門開關的同時關閉或開放來控制軟袋容器如輸液袋的重力輸液路徑的阻塞或通暢,實現使用軟袋容器時的自動換瓶;通過前一浮動閥門開關的開閉來控制氣體進入硬質容器如輸液瓶,後一浮動閥門開關的開閉控制硬質容器內液體的流出來實現硬質容器的自動換瓶;達到滿足軟、硬容器混合使用均可實現自動換瓶的目的。
[0012]本發明真正實現了軟質、硬質分裝容器混合使用的連續輸液,及自動換瓶的功能,擴大了連續輸液器的使用範圍。同時本發明採用物理原理,無需設置外部控制部件,也沒有複雜的使用方法,結構簡單,成本低,易於大範圍推廣。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本發明雙浮球閥門開關關閉輸液通道狀態示意圖。
[0015]圖3是本發明連接軟質容器即輸液袋的續液狀態示意圖。
[0016]圖4是本發明連接硬質容器即輸液瓶的續液狀態示意圖。
[0017]圖5是本發明連續輸液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為了便於理解本發明,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發明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發明的首選實施例。但是,本發明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並不限於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發明的公開內容更加透徹全面。
[0019]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認為是「設置」在另一個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設置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第一」、「第二」、「左側」、「右偵『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
[0020]除非另有定義,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本發明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目的,不是旨在於限制本發明。
[0021]實施例:
如圖1所示,包括第一浮球1、第一浮動閥門室2、第一閥門3、第二浮球4、第二浮動閥門室5、第二閥門6、入液管7、第一輸液通道開口 8、出液管9、第二輸液通道開口 10、輸液頭主體11、隔板12和手柄13等。其中第一輸液通道開口 8與第一浮動閥門室2為貫通成第一輸液通道,第一輸液通道尾段為向下的階梯狀(見圖3、4左側通道),第一閥門3通過第一浮球1帶動阻斷或放開第一輸液通道;第二輸液通道開口 10與第二浮動閥門室5貫通成第二輸液通道,第二輸液通道尾段為凹凸結合狀(見圖3、4右側通道),第二閥門6通過第二浮球4帶動阻斷或放開第二輸液通道;第一輸液通道的階梯狀尾段有利於空氣的快速進入和液體的快速流出,第二輸液通道的凹凸結合狀不利於空氣的進行,液體可順利的流出。
[0022]入液管7進液依次經第一浮動閥門室2、隔板12下方的液體流道、第二浮動閥門室5,最後經出液管9輸出;同時入液管7的進液使浮球及閥門抬起阻塞當前輸液頭,完成前設輸液,如圖2所示。前設輸液輸盡,入液管7隨即進氣,兩浮動閥門室內的浮球失去浮力自然下落,即打開當前輸液通道持續輸液,依次連續輸液,如圖3所示。當儲液容器有進氣要求時,入液管7的進氣在設有階梯段的第一輸液通道及隔板12的作用,第一輸液通道自然成為進氣通道,第二輸液通道即成為出液通道,如圖3所示。因此,本輸液頭組可順利過渡不同質地的儲液容器,保證連續輸液。
[0023]本發明的工作原理:
使用軟質容器如輸液袋時,當入液管7導入液體時,通過第一浮球1在第一浮動閥門室2內的上浮(入大於出時)來驅動第一閥門3去封閉當前袋在重力作用下的第一輸液通道;通過第二浮球4在第二浮動閥門室5內的上浮(入大於出時)來驅動第二閥門6去封閉當前瓶在重力作用下的另一輸液通道即第二輸液通道,使其暫時不進行輸液。這時,前一瓶(袋)來的液體經底部連接通道流進出液管9,詳見圖2。當前一瓶(袋)液體輸送完畢後,空氣進入,浮球失去浮力下降,兩閥門開放,當前袋液體在重力作用及氣壓下經開放的輸液通道流進出液管9,實現繼續輸液,詳見圖3。當前袋液體的自重加外氣壓能克服流入浮動閥門室的液體不將浮球閥門抬起堵住輸液通道;既使存在堵塞的情況也只是短時間的,並不影響連續輸液功能。因為浮球閥門再次抬起堵住輸液通道導致輸液停止是暫時的,時間非常短暫,隨著液體不停地從出液管流出(因為後面的液體是連續不斷的輸注的)一旦液面下降浮球閥門會重新下降打開輸液通道,其實際工作就是這種脈衝式的。使用軟質容器無需進氣,當入液管流進液體時兩個閥門關閉,只有當入液管流進氣體時,第一閥門下降,當前袋液體在重力作用下進入第一浮動閥門室,第一閥門接著上升阻斷當前袋輸液,當第一浮動閥門室液體流出部分後,第一閥門又下降,液體又開始輸注,也是脈衝式。這時第二閥門是什麼狀態不影響功能,即使一直是關閉的狀態也不影響連續輸液。
[0024]使用硬質容器如輸液瓶時,當入液管7導入液體時,通過第一浮球1在第一浮動閥門室2內的上浮(入大於出時)來驅動第一閥門3去封閉當前瓶的輸液通道即第一輸液通道;通過第二浮球4在第二浮動閥門室5內的上浮(入大於出時)來驅動第二閥門6去封閉當前瓶的另一輸液通道即第二輸液通道,使其暫時不進行輸液。這時,前一瓶(袋)來的液體經底部連接通道流進出液管9,詳見圖2。當前一瓶(袋)液體輸送完畢後,入液管7進空氣,同時第一浮球1失去浮力下降,驅動第一閥門3開放,首先進入第一浮動閥門室2的空氣在隔板12的阻隔下隨即通過第一輸液通道進入硬質容器內;硬質容器瓶內的液體在進入瓶內的空氣和當前瓶內液體的作用下,經第二輸液通道進入出液管9,兩輸液通道變成一氣一液輸送通道,實現自動換瓶、繼續輸液功能,詳見圖4。在輸液過程中,進氣是脈衝式進氣,有回液也會被吸回。第二閥門隨著液體不斷流出,液面下降閥門打開,在第一閥門脈衝式進氣的配合下實現硬瓶輸液。使用硬質容器需要進氣,如果回流液體導致進氣中斷,貝0輸液中斷,但隨著液體繼續且連續不斷地後流,必定會把返流的液體吸回,這時第一閥門下降,空氣重新進入瓶內,輸液連續進行,也是脈衝式。
[0025]本發明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的描述,並非對本發明構思和範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思想的前提下,本領域中工程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本發明請求保護的技術內容,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
【權利要求】
1.一種通用型自動繼液輸液頭,為輸液袋組或輸液瓶組或瓶袋混合組的連續輸液自動換瓶輸液頭,其特徵在於包括輸液頭主體,設置在輸液頭主體上的兩條輸液通道,和設置在輸液頭主體底端連通兩條輸液通道的自動繼液控制室,其中自動繼液控制室通過中部設置的隔板分隔成底部相通的第一浮動閥門室和第二浮動閥門室,且兩浮動閥門室分別對應兩輸液通道; 所述的第一浮動閥門室和第二浮動閥門室內均設置有浮球閥門開關,其中第一浮動閥門室連接入液管,第二浮動閥門室連接出液管; 所述的兩浮動閥門室內的浮球閥門開關通過入液管進入的藥液浮力向上運動,阻斷當前瓶或當前袋對應的輸液通道;入液管斷液進氣浮球閥門開關自然下落,當前瓶或當前袋輸液通道暢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自動繼液輸液頭,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浮球閥門開關包括浮球和閥門,其中閥門設置在浮球上部並對應輸液通道,浮球置於浮動閥門室內,浮球上浮帶動閥門上行阻斷輸液通道,浮球下落帶動閥門下移輸液通道復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自動繼液輸液頭,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輸液通道包括與第一浮動閥門室相通的第一輸液通道,及與第二浮動閥門室相通的第二輸液通道,兩輸液通道的頂端開口且為豎向敞口,兩輸液通道的底端均設置帶橫向通道的曲形段與自動繼液控制室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通用型自動繼液輸液頭,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輸液通道底端的曲形段為便於液體下流或氣體進入的階梯狀。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通用型自動繼液輸液頭,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二輸液通道底端的曲形段為凹凸結合狀。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自動繼液輸液頭,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入液管接入口開於第一浮動閥門室側壁,出液管接出口開於第二浮動閥門側壁,且自動繼液控制室至入液管接入口的最高液位剛好抬起第一浮動閥門室內的浮球閥門開關完全關閉對應的輸液通道,待液位下降後閥門再次打開,實現脈衝式輸液。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自動繼液輸液頭,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隔板為倒「T」形結構,隔板上方豎板隔開第一浮動閥門室和第二浮動閥門室,並阻擋入液管進入第一浮動閥門室的直行空氣折流向上經第一浮動閥門室連接的輸液通道進入輸液頭主體插入的輸液瓶內;隔板底部橫板與兩浮動閥門室底部組成相貫通的液體流道。
【文檔編號】A61M5/175GK104383622SQ201410730840
【公開日】2015年3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5日
【發明者】沈穎惠, 劉瑋, 劉詩舫, 沈博宇, 劉紹勇 申請人:劉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