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直驅型電動三輪車的驅動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31 11:40:22 1
專利名稱:一種直驅型電動三輪車的驅動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交通運輸工程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直驅型電動三輪車的驅動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電池技術和電機技術的發展,電機驅動的助力車也有了長足的發展,目前常見的電動三輪車中,多採用電機後驅的方式,即電機布置在駕駛員座椅底下,經皮帶或者鏈傳動,將電機的動力傳送到驅動車輪。這種結構利於三輪車整體結構的布置設計,但是也存在諸如傳動效率低,容易出現皮帶打滑、鏈脫落和鏈傳動磨損大等缺點。同時,採用鏈或者皮帶傳動時需要的零件數量多,造成三輪車的結構複雜,質量大等缺點。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直驅型電動三輪車的驅動裝置,實現電動三輪車結構緊湊和整車輕量化,降低功率損耗。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取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直驅型電動三輪車的驅動裝置,包括一個軸3,電機、鏈輪8、超越離合器9和風扇7布置在軸3的中間,左輪轂4通過輪轂鍵2連接在軸3的左端,右輪轂20通過車輪軸承19連接在軸3的右端;兩個輪胎5分別布置在左輪轂4、右輪轂20中;左輪轂4、右輪轂20通過軸端鎖緊螺母I與軸3軸向固定,鏈輪8、超越離合器9與布置在車前面的駕駛員腳踏板相連。所述電機包括電機左端蓋11、電機外殼12、電機定子14、電機轉子13、電機右端蓋16,電機選用有刷直流電機,電刷15和電機轉子13通過電機鍵18和軸3固連在一起,電機定子14和電機外殼12固連在一起,電機左端蓋11和電機右端蓋16分別通過電機軸承17與軸3連接。電機左端蓋11和電機右端蓋16的輪緣位置通過螺栓連接了兩個連接搭子6,連接搭子6的另一端通過螺栓與車架21相連,車架21和軸3通過軸承連接在一起。所述的軸3採用中間粗兩端逐漸變細的階梯型整體式結構,或採用同一直徑的光軸。在電機左端蓋11外和超越離合器9右邊位置布置了風扇7,風扇7直接跟軸3緊配合或者通過超越離合器鍵10與軸3固連。本發明採用電機直驅技術,以電機軸作為三輪車的車軸,實現驅動車輪和電機的同速同向運轉,利用電機的啟停、調速和換向實現三輪車的啟停、變速、前進和倒退。這種將電機和三輪車的軸相結合方式,大大簡化了電動三輪車的傳動系統,具有結構緊湊,使用維護方便,傳動可靠等優點,非常適合在電動三輪車中推廣使用。
附圖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詳細描述。參照附圖,一種直驅型電動三輪車的驅動裝置,包括一個電機、一個鏈輪8、一個超越離合器9、一個風扇7、一個軸3、兩個輪胎5、一個左輪轂4和一個右輪轂20 ;電機、鏈輪8、超越離合器9和風扇7布置在軸3的中間,左輪轂4通過輪轂鍵2連接在軸3的左端,右輪轂20通過車輪軸承19連接在軸3的右端;兩個輪胎5分別布置在左輪轂4、右輪轂20中;左輪轂4、右輪轂20通過軸端鎖緊螺母I與軸3軸向固定,通過電機驅動帶動軸3轉動,軸3轉動直接帶動左車輪與地面之間產生驅動力,右車輪通過車輪軸承19空套在軸3上,因此右車輪對三輪車不產生驅動力,通過這種結構在實際行駛過程中既實現了車輪驅動,又在左、右兩車輪之間實現差速。這種不採用差速器的驅動差速裝置大大簡化了結構,也有在正常行駛工況下降低驅動力的缺點,但是此裝置在通過壞路面時比採用差速器的驅動裝置的通過性反而好些。本發明僅以驅動輪在左側為例加以說明,但是對於驅動輪布置在右側的結構也具有相同的實施效果,也在本發明保護的範圍之內。鏈輪8、超越離合器9與布置在車前面的駕駛員腳踏板相連,保留三輪車的腳踏板目的是在車行進過程中使駕駛員雙腳保持舒適姿態。另外,通過超越離合器9和鏈輪8將腳踏力傳遞給電動三輪車的驅動輪作為輔助動力,在三輪車啟動、爬坡和缺電的時候使用,這樣可以大大延長三輪車的續駛裡程。電機包括電機左端蓋11、電機外殼12、電機定子14、電機轉子13、電機右端蓋16,電機選用有刷直流電機,電刷15和電機轉子13通過電機鍵18和軸3固連在一起,電機定子14和電機外殼12固連在一起,電機左端蓋11和電機右端蓋16分別通過電機軸承17與軸3連接。這樣電機軸作為驅動軸的結構簡化尺寸,同時很容易通過電機的啟停、調速、換向實現三輪車的啟停、變速和正反向行進。電機左端蓋11和電機右端蓋16的輪緣位置通過螺栓連接了兩個連接搭子6,連接搭子6的另一端通過螺栓與車架21相連。對於三輪車為了精簡其結構,減小其質量,車架21和軸3通過軸承連接在一起,這種不通過懸架方式,因此車架21和軸3之間不存在相對位移變化,利用連接搭子6將電機外殼12固定在車架21上就相當於電機外殼12連同電機定子14相對靜止,因此,當電機轉子13轉動時帶動驅動輪驅動三輪車運轉。所述的軸3採用中間粗兩端逐漸變細的階梯型整體式結構,或採用同一直徑的光軸。在實際加工中可以在電機段採用加軸套的方式局部增大軸徑,兩端的輪轂和軸3之間的軸向定位通過軸上定位原件來限定,例如軸用卡環,這樣軸3也能夠採用同一直徑的光軸,對於減少零件的加工工序,降低軸3的加工成本具有積極作用。在電機左端蓋11外和超越離合器9右邊位置布置了風扇7,風扇7直接跟軸3緊配合或者通過超越離合器鍵10與軸3固連,隨軸3 —起轉動給電機鼓風降溫。本發明中只簡述了電機和車架21通過連接搭子6連接在一起,對於車架21和軸3的連接關係沒有提及。實際設計中必須考慮車架21和軸3之間的連接關係,即懸架的結構和布置方式,同時保證電機和車架21之間正確的連接關係。
權利要求
1.一種直驅型電動三輪車的驅動裝置,包括一個軸(3),其特徵在於電機、鏈輪(8)、超越離合器(9 )和風扇(7 )布置在軸(3 )的中間,左輪轂(4 )通過輪轂鍵(2 )連接在軸(3 )的左端,右輪轂(20)通過車輪軸承(19)連接在軸(3)的右端;兩個輪胎(5)分別布置在左輪轂(4)、右輪轂(20)中;左輪轂(4)、右輪轂(20)通過軸端鎖緊螺母(I)與軸(3)軸向固定,鏈輪(8)、超越離合器(9)與布置在車前面的駕駛員腳踏板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直驅型電動三輪車的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機包括電機左端蓋(11)、電機外殼(12)、電機定子(14)、電機轉子(13)、電機右端蓋(16),電機選用有刷直流電機,電刷(15)和電機轉子(13)通過電機鍵(18)和軸(3)固連在一起,電機定子(14)和電機外殼(12)固連在一起,電機左端蓋(11)和電機右端蓋(16)分別通過電機軸承(17)與軸(3)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直驅型電動三輪車的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電機左端蓋(11)和電機右端蓋(16)的輪緣位置通過螺栓連接了兩個連接搭子(6),連接搭子(6)的另一端通過螺栓與車架(21)相連,車架(21)和軸(3)通過軸承連接在一起。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直驅型電動三輪車的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軸(3 )採用中間粗兩端逐漸變細的階梯型整體式結構,或採用同一直徑的光軸。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直驅型電動三輪車的驅動裝置,其特徵在於在電機左端蓋(11)外和超越離合器(9 )右邊位置布置了風扇(7 ),風扇(7 )直接跟軸(3 )緊配合或者通過超越離合器鍵(10)與軸(3)固連。
全文摘要
一種直驅型電動三輪車的驅動裝置,包括一個軸,電機、鏈輪、超越離合器和風扇布置在軸的中間,採用電機直驅技術以電機軸作為三輪車的車軸,實現驅動車輪和電機的同速同向運轉,利用對電機的啟停、調速和換向控制實現對三輪車的啟停、變速、前進和倒退操作,通過腳蹬方式在啟動、上坡或缺電時給三輪車提供輔助動力。該裝置大大簡化了電動三輪車的傳動系統,本發明具有結構緊湊,使用維護方便,傳動可靠等優點,非常適合在電動三輪車中推廣使用。
文檔編號B62M7/12GK103010392SQ201210531860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1日
發明者趙升噸, 趙永強, 範淑琴, 劉辰 申請人:西安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