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汙水處理中用超聲波強化生物過程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18:40:49 2
專利名稱::在汙水處理中用超聲波強化生物過程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了一種在汙水處理中使用的裝置,特別是在汙水處理中用超聲波強化生物過程的裝置。技術背景目前處理汙水常用的工藝有多種,一般來說,它們包括厭氧-缺氧-好氧工藝(AAO)、吸附-生物降解工藝(AB)、折流式厭氧工藝(ABR)、前置反硝化生物脫氮工藝(AO)、循環活性汙泥工藝(CASS)、間歇循環延時曝氣活性汙泥工藝(ICEAS)、膜生物反應器工藝(MBR)、奧貝爾氧化溝脫氮除磷工藝(ORBAL)、氧化溝工藝(OD)、序批式活性汙泥工藝(SBR)、交替式生物處理池工藝(UNITANK)和南非開普頓大學發明的除磷脫氮工藝(UCT)等。超聲波強化生物過程的方法(USE——來自UltrasonicallyEnhance的英文縮寫)是用超聲波來處理在汙水或者汙泥處理的某一位置或生化段上的汙水或汙泥,它可以改善出水、減少汙泥、增加沼氣、增加碳源、消除膨脹汙泥等。在上述工藝的處理過程中均可使用超聲波設備,使這些工藝得以強化,使汙泥的處理性能在下列方面得到明顯改善-補充碳源、提高脫氮效率,-增強微生物活性、提高降解效率和深度、減少汙泥量,-提高汙泥厭氧消化效率、增加沼氣產量,-消除和預防膨脹汙泥/漂浮汙泥。超聲波工藝就是在上述各個工藝基礎上增加一條連接汙泥濃縮池或者濃縮汙泥管路和生化段的汙泥管路,將部分汙泥經超聲處理後經過這條管路回流到生化段適當的位置,以全部或者部分達到上述目標。對於汙泥厭氧消化,這條管路連接汙泥濃縮池或者濃縮汙泥管路和厭氧消化池。增加汙泥管路後,各工藝的生物學機理和處理效果將有很大改善。目前用超聲波處理汙泥通常都是一次性處理以達到所設定的處理時間,即一次性長時間處理。但是本案申請人發現多次短時間處理,總的時間保持不變,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根據本案申請人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用一次性處理法和多次性處理法均可達到增加碳源、改善出水水質和汙泥減量的目的,並且後一種方法在效果方面優於前一種方法。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了一種在汙水處理中用超聲波多次、短時間對生物進行強化處理的方法及裝置。為了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在汙水處理中用超聲波強化生物過程的裝置,它包括超聲波設備,其中它還包括儲泥罐、循環泵和三通調節閥,超聲波設備的汙泥出口與儲泥罐的汙泥進口相連,儲泥罐的汙泥出口通過循環泵與三通調節閥的第一端相連,三通調節閥的第二端與超聲波設備的汙泥進口相連,三通調節閥的第三端與汙水處理的生物反應池的缺氧區或預備反應區、中間池或厭氧消化池相連;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在汙水處理中用超聲波強化生物過程的方法使用的裝置,其中所述儲泥罐內裝有攪拌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在汙水處理中用超聲波強化生物過程的方法使用的裝置,其中所述超聲波設備、攪拌器和儲泥罐製成一體的設備,該設備內置有循環泵;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在汙水處理中用超聲波強化生物過程的方法使用的裝置,其中所述的超聲波設備的進泥口與有沉澱池或/和濃縮池相連。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在汙水處理中用超聲波強化生物過程的方法和裝置與現有的用超聲波強化生物過程的方法和裝置相比增加了汙水的反硝化效率,減少了汙泥量,增加了厭氧消化中的沼氣產量,並且可以消除汙泥的膨脹,預防汙泥的漂浮。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在汙水處理中用超聲波強化生物過程的裝置的流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裝置在氧化溝工藝中應用的流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在汙水處理中用超聲波強化生物過程的裝置包括超聲波設備1、循環泵4、儲泥罐3和三通調節閥5,超聲波設備1的汙泥出口與儲泥罐3的汙泥進口相連,儲泥罐3的汙泥出口通過循環泵4與三通調節閥5的第一端相連,三通調節閥5的第二端與超聲波設備1的汙泥進口相連,三通調節閥5的第三端與第三端與汙水處理的生物反應池的缺氧區或同一預備反應區、中間池或厭氧消化池相連。儲泥罐3內裝有攪拌器2。在汙泥通過超聲波設備1後,將汙泥存入儲泥罐3中,對儲泥罐3中的汙泥進行攪拌,使其充分混合,然後將一部分存入儲泥罐3中的汙泥返回到超聲波設備1中去,另一部分汙泥返回到汙水處理的某一位置或生化段的裝置中去,其中某一位置或生化段的裝置根據汙泥處理本身使用工藝的不同,通常汙泥從好氧池或生物反應池的好氧區出來,進入生物反應池的缺氧區或預備反應區、中間池或厭氧消化池。超聲波設備l、攪拌器2和儲泥罐3可以製成一體的設備,該設備內置有循環泵4。操作者首先設定汙泥在超聲波設備l中每次的停留時間,然後通過調節循環泵4和三通調節閥5來確保汙泥在超聲波設備1中每次的停留時間,使進入超聲波設備1中的汙泥的量為外部進泥量和儲泥罐3的返回汙泥量之和,從超聲波設備1中出來的汙泥的量也為外部進泥量和儲泥罐3的返回汙泥量之和,從儲泥罐3進入汙水處理的某一位置或生化段的裝置的汙泥為外部進泥量。這樣就達到了一種平衡。對於連續運行的工藝,例如厭氧-缺氧-好氧工藝(AAO)、前置反硝化生物脫氮工藝(AO)、氧化溝(OD)、膜生物反應器工藝(MBR)等工藝,超聲波處理設備的位置固定在汙泥處理的某一位置,如好氧池或好氧區,在該位置後裝有汙泥濃縮池和/或二沉池,從縮池和/或二沉池出來的汙泥加入超聲波設備1,使進入超聲波設備1的汙泥中含汙泥量在3_10%之間,經過超聲波設備1處理的汙泥根據需要進入汙水處理的某一位置,如缺氧池或厭氧消化池。如果沒有濃縮池,則布置在二沉池之後,通過在超聲波設備前設置離心濃縮或脫水設備來提高汙泥的濃度。如圖2所示,以氧化溝工藝為例,汙水通過預處理裝置6進入氧化溝7,從氧化溝7的好氧區出來的汙水進入二沉池8進行沉澱,沉澱後的汙泥送入濃縮池9進行濃縮,沉澱後的水從二沉池8的上端流出,本實用新型的超聲波處理強化生物過程的裝置放置在濃縮池9和氧化溝7之間,含有汙泥量為3-10%的汙泥從濃縮池9進入本實用新型的超聲波處理強化生物過程的裝置的入口,汙泥從本實用新型的超聲波處理強化生物過程的裝置的出口再引入到氧化溝7的缺氧區,根據需要只將從濃縮池9中流出的汙泥的一部分引入到本實用新型的超聲波處理強化生物過程的裝置中,一般來說引入到本實用新型的超聲波處理強化生物過程的裝置的汙泥量佔從濃縮池9中流出的總汙泥的20-50%,最好為30%,剩餘的汙泥進行汙泥脫水處理。對於不連續運行的工藝,例如序批式活性汙泥工藝(SBR)、循環活性汙泥工藝(CASS)、交替式生物處理工藝(UNITANK)等,設備仍然布置在剩餘汙泥濃縮池或二沉池之後,但是由於上述工藝都是在一種設備經不同的含氧狀態下完成的,例如從好氧狀態下引出的汙泥,經過本實用新型的超聲波處理強化生物過程的裝置後,在設備的缺氧狀態下引入,這時在汙泥在超聲波設備l中每次停留的時間不僅要考慮流量倍數和總停留時間,還要考慮上述工藝的流程所需要的時間。表1是超聲波處理工藝和常規工藝優缺點對比的表格。表1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以上描述只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除了本實用新型所列舉的用本實用新型的超聲波強化生物過程的方法和裝置用於汙水處理工藝中的例子外,本實用新型的超聲波強化生物過程的方法和裝置可以用於任何汙水處理工藝中,本實用新型所限定的範圍參見權利要求,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權利要求1.一種在汙水處理中用超聲波強化生物過程的方法的裝置,它包括超聲波設備(1),其特徵在於它還包括儲泥罐(3)、循環泵(4)和三通調節閥(5),超聲波設備(1)的汙泥出口與儲泥罐(3)的汙泥進口相連,儲泥罐(3)的汙泥出口通過循環泵(4)與三通調節閥(5)的第一端相連,三通調節閥(5)的第二端與超聲波設備(1)的汙泥進口相連,三通調節閥(5)的第三端與汙水處理的生物反應池的缺氧區或預備反應區、中間池或厭氧消化池相連。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儲泥罐(3)內裝有攪袢器(2)。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超聲波設備(1)、攪拌器(2)和儲泥罐(3)製成一體的設備,該設備內置有循環泵(4)。4.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超聲波設備(1)的進泥口與有沉澱池或/和濃縮池相連。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了一種在汙水處理中用超聲波強化生物過程的裝置,它包括超聲波設備、儲泥罐、循環泵和三通調節閥,超聲波設備汙泥出口與儲泥罐汙泥進口相連,儲泥罐汙泥出口通過循環泵與三通調節閥的第一端相連,三通調節閥的第二端與超聲波設備的汙泥進口相連,三通調節閥的第三端與汙水處理的某一位置或生化段的裝置相連,本實用新型與現有的方法和裝置相比增加了汙水的反硝化效率,減少了汙泥量,增加了厭氧消化中的沼氣產量,並且可以消除汙泥的膨脹,預防汙泥的漂浮。文檔編號C02F1/36GK201121152SQ20072017305公開日2008年9月24日申請日期2007年9月10日優先權日2007年9月10日發明者楊順生,韓德民申請人:北京紫石千年環保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