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砂模模穴自動成型結構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21:24:24 3
專利名稱:翻砂模模穴自動成型結構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鑄工造型。
傳統的翻砂造型,主要依靠人工,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鑄件質量難以保證,長期以來,科研生產部門為改進造型技術,作出了各種創新償試。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有鑑於傳統的翻砂作業存在著上述缺陷,在翻砂工具上作出改進,儘可能為克服這些缺陷,設計提供一種模穴自動成型結構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翻砂模模穴自動成型結構裝置,由固定座、定位轉盤、壓板座、砂箱模板、模型、澆注口、砂箱、增砂箱、把手、調整板、上壓板、送砂槽、活動走板、切砂平板、貯砂桶、頂推軸、夾座、馬達以及油壓裝置與送砂機等組成,其特徵是固定座位於整套裝置的中心部位,固定座外端設置一定位轉盤,固定座上部設置一壓板座,定位轉盤下部設有可自動製造砂模的油壓裝置與送砂機。
上述設計裝置,擺脫了人工造型主要弊端,初步實現了機械化自動翻砂作業。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設澆注口的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自動填砂動作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模穴製作動作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模穴製作動作上視圖。
圖中1.固定座,11.定位轉盤,12.壓板座,2.砂箱模板,21.模型,21』.澆注口,22.砂箱,23.增砂箱,24.把手,3.調整板,31.上壓板,32.送砂槽,33.活動走板,34.切砂平板,35.貯砂桶,4.頂推軸,5.夾座,51.馬達。
如圖所示翻砂模模穴自動成型結構裝置,由固定座1、定位轉盤11、壓板座12、砂箱模板2、模型21、澆注口21』、砂箱22、增砂箱23、把手24、調整板3、上壓板31、送砂槽32、活動走板33、切砂平板34、貯砂桶35、頂推軸4、夾座5、馬達51以及油壓裝置與送砂機等組成(圖中油壓裝置及送砂機從略),其特徵是固定座1位於整套裝置的中心部位,固定座1外端設置一定位轉盤11,固定座1上部設置一壓板座12,定位轉盤11下部設有可自動製造砂模的油壓裝置與送砂機。據此,於定位轉盤11上端再等間隔設置六組相互對應的砂箱模板2,且分別於砂箱模板2上固定設置模型21,於固定座1對應於其中一組相對的模型21』(
圖1BB』)位置設壓板座12。壓板座12系可凸出於固定座1,並於砂箱模板2上端,即壓板座12上方延伸凸出端的下方配合設置一調整板3,並於調整板3下端配合砂箱22的放置位置設有一上壓板31,且於砂箱22上端,配合設置一增砂箱23,即該增砂箱23活動地設置於調整板3的下方;定位轉盤11外端設有一自動的送砂槽32,該送砂槽32底端設有由送砂機操作的活動走板33,該送砂槽32上端則設置一互相配合操作的高度可以調整的切砂平板34與貯砂桶35;通過於定位轉盤11下方設的油壓操作的頂推軸4控制砂箱模板2。於定位轉盤11上的砂箱22兩側,把手24位置端分別設有夾座5,即夾座5系對稱地設置於砂箱22的把手24的後端,並於夾座5上設置一可以夾持砂箱22,作為構成自動翻砂作業、製造翻砂模穴的構件之一的驅動馬達51。用以頂推砂相模板22及砂箱2上升的油壓裝置系分別設置於壓板座12及夾座5的砂箱模板2的底部。
如圖2所示模型21分別設於砂箱模板2上,在砂箱22分別設置於砂箱模板2上後,便可於A和A』區模型21上設置澆注口21』。如圖3所示當澆注口21』設後,定位轉盤11便開始運轉,令砂箱22後移至B、B』區位置,令上方的增砂箱23下降與砂箱22密合,且同時貯砂桶35內之砂落入送砂槽32中,活動走板33逐漸開啟並落砂,填滿後,送砂槽32復位。上壓板31壓實砂箱內之模砂,代替傳統的搗砂。如圖4、5所示定位轉盤11運轉,令砂箱22再被運送至C區位置,此時C區砂箱模板2下端另一頂推抽4便頂推砂箱模板2及已填實之砂箱22,使其上升,運至夾座5處時,夾座5即夾緊砂箱22兩端的把手24,受頂推作用而使模型21脫離砂箱22,形成模穴,馬達51驅動,令砂箱22翻轉180°,模穴朝上而可取下砂箱22,完成整個作業。
權利要求1.翻砂模模穴自動成型結構裝置,由固定座1、定位轉盤11、壓板座12、砂箱模板2、模型21、澆注口21』、砂箱22、增砂箱23、把手24、調整板3、上壓板31、送砂槽32、活動走板33、切砂平板34、貯砂桶35、頂推軸4、夾座5、馬達51以及油壓裝置與送砂機組成,其特徵是固定座1位於整套裝置的中心部位,固定座1外端設置一定位轉盤11,固定座1上部設置一壓板座12,定位轉盤11下部設有可自動製造砂模的油壓裝置與送砂機。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翻砂模模穴自動成型結構裝置,其特徵是於定位轉盤11上端再等間隔設置六組相互對應的砂箱模板2,且分別於砂箱模板2上固定設置模型21,於固定座1對應於其中一組相對的模型21』位置設壓板座12。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翻砂模模穴自動成型結構裝置,其特徵是壓板座12系可凸出於固定座1,並於砂箱模板2上端,即壓板座12上方延伸凸出端的下方配合設置一調整板3,並於調整板3下端配合砂箱22的放置位置設有一上壓板31,且於砂箱22上端,配合設置一增砂箱23,即該增砂箱23活動地設置於調整板3的下方;定位轉盤11外端設有一自動的送砂槽32,該送砂槽32底端設有由送砂機操作的活動走板33,該送砂槽32上端則設置一互相配合操作的高度可以調整的切砂平板34與貯砂桶35;通過於定位轉盤11下方設的油壓操作的頂推軸4控制砂箱模板2。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翻砂模模穴自動成型結構裝置,其特徵是於定位轉盤11上的砂箱22兩側,把手24位置端分別設有夾座5,即夾座5系對稱地設置於砂箱22的把手24的後端,並於夾座5上設置一可以夾持砂箱22,作為構成自動翻砂作業、製造翻砂模穴的構件之一的驅動馬達51。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翻砂模模穴自動成型結構裝置,其特徵是用以頂推砂相模板22及砂箱2上升的油壓裝置系分別設置於壓板座12及夾座5的砂箱模板2的底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鑄工造型,解決人工翻砂勞動強度大、效率低、質量差等問題。翻砂自動成型裝置為機械化馬達驅動及油壓裝置送砂,由定位轉盤及固定座構成翻砂主體結構,在其上面設有可隨其轉動換位的砂箱、砂箱模板、模型等,配以送砂機構,壓實裝置等,擺脫了人工造型的弊病,改善了勞動條件,是實現機械化自動翻砂作業的具體嘗試,極具經濟技術意義。
文檔編號B22C11/04GK2128900SQ9223120
公開日1993年3月31日 申請日期1992年8月26日 優先權日1992年8月26日
發明者吳村清 申請人:吳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