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送料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05:46:29 1

本實用新型具體涉及一種自動送料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送料機構很難實現三個自由度的移動,無法很好的滿足各種物料的輸送要求,且成本較高,維護不甚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動送料機構。
一種自動送料機構,包括:
一底座,穿過所述底座設有一大氣缸;
第一支撐座,其設於大氣缸上端,能夠隨著大氣缸的運行做上下運動;所述第一支撐座上設有兩個平行導軌,每個導軌上設有兩個滑塊,除此之外,所述第一支撐座中部還設有一平移氣缸,該平移氣缸與所述導軌平行;
第二支撐座,其設於第一支撐座上方,該第二支撐座下表面與四個滑塊同時連接,側面通過一連接塊連接所述平移氣缸,第二支撐座能夠於平移氣缸的作用下實現水平移動;
輸送臺,設於第二支撐座上方,輸送臺的兩端設有導輥,繞過導輥設有輸送帶,其中一端的導輥被一電機驅動。
優選的,穿過所述底座還設有四個小氣缸,每個小氣缸均連接所述第一支撐座。
優選的,所述底座上方還設有一立柱,立柱上端連接一鏈條的一端,鏈條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一支撐座的側面;所述第一支撐座的下表面向外延伸形成一側板,所述側板的上表面亦連接一鏈條的一端,該鏈條的另一端連接第二支撐座的側面。
優選的,所述鏈條自然狀態下為U型。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自動送料機構,通過氣缸的帶動,能夠實現物料於坐標系內進行X軸、Y軸和Z軸的移動,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出自動送料機構第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提出自動送料機構第二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提出自動送料機構第三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數字表示:
1、底座 2、大氣缸 3、小氣缸 4、鏈條
51、第一支撐座 52、導軌 53、滑塊 54、平移氣缸 55、側板56、立柱
61、第二支撐座 62、連接塊 63、輸送臺 64、導輥 65、電機66、輸送帶 67、角撐。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實施例:
圖1至3所示,一種自動送料機構,包括一底座1,穿過所述底座1設有一大氣缸2;
第一支撐座51,其設於大氣缸2上端,能夠隨著大氣缸2的運行做上下運動;所述第一支撐座51上設有兩個平行導軌52,每個導軌52上設有兩個滑塊53,除此之外,所述第一支撐座51中部還設有一平移氣缸54,該平移氣缸54與所述導軌52平行;
第二支撐座61,其設於第一支撐座51上方,該第二支撐座61下表面與四個滑塊53同時連接,側面通過一連接塊62連接所述平移氣缸54,第二支撐座61能夠於平移氣缸54的作用下實現水平移動;
輸送臺63,設於第二支撐座61上方,與第二支撐座61通過角撐67連接;輸送臺63的兩端設有導輥64,繞過導輥64設有輸送帶66,其中一端的導輥64被一電機65驅動。
穿過所述底座1還設有四個小氣缸3,每個小氣缸3均連接所述第一支撐座51。小氣缸3起到輔助作用,能夠幫助大氣缸2將第一支撐座51頂起。
所述底座1上方還設有一立柱56,立柱56上端連接一鏈條4的一端,鏈條4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一支撐座51的側面;所述第一支撐座51的下表面向外延伸形成一側板55,所述側板55的上表面亦連接一鏈條4的一端,該鏈條4的另一端連接第二支撐座61的側面。鏈條4起到緩衝作用,避免運動過程中出現的剛性偏移,保證輸送過程更加穩定。所述鏈條4自然狀態下為U型。
實施原理:通過大氣缸2連接第一支撐座51,大氣缸2和小氣缸3一起帶動第一支撐座51實現上下移動。物料置於輸送帶66上,第一支撐座51同時帶動第二支撐座61和輸送臺63實現上下移動。平移氣缸54運行,帶動第二支撐座61與第一支撐座51上滑動,進而帶動輸送臺63實現Y軸方向的移動,輸送帶66在電機65作用下帶動物料實現X軸方向的移動。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自動送料機構,通過氣缸的帶動,能夠實現物料於坐標系內進行X軸、Y軸和Z軸的移動,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