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良型膠囊拋光分選機的製作方法
2023-10-20 17:45:12 2

本實用新型涉及膠囊生產設備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改良型膠囊拋光分選機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膠囊拋光機是膠囊、片劑專用拋光設備,能除去膠囊及片劑表面上的粉塵,提高表面光潔度,適合於各種膠囊及片劑生產。
膠囊拋光機的拋光筒通過固定支架和可調節支架進行安裝,當膠囊的表麵粉塵附著量較大時,需要拋光時間長,通過可調節支架使膠囊拋光機的拋光筒的傾斜度變大,增加膠囊在拋光筒內的逗留時間,保證拋光效果,當膠囊的表麵粉塵附著量較小時,需要拋光時間短,通過可調節支架使膠囊拋光機的拋光筒的傾斜度變小,減少膠囊在拋光筒內的逗留時間,能提高生產效率。現有技術中的,可調節支架在調節時,首先用力託住拋光筒需要升降調節端,然後鬆開鎖緊螺釘後,調整拋光筒傾斜角,重新擰緊鎖緊螺釘,並且拋光筒在進行傾斜角的調節時,沒有具體的調節角度指示,只能用肉眼來估計調節的角度,需要多次調節才能達到正常工作狀態。
目前,在膠囊藥品生產加工中,生產出的成品中會混有部分空膠囊和裝量很少的膠囊,需要對其進行分選,以保證膠囊藥品的合格。現有很多廠家採用人工分選,浪費了大量的勞動力,而且分選速度慢,極大地影響了生產效率。
硬膠囊自動上料裝置在料鬥與輸送管之間的連接管上設有控制插板,通過人工調節控制插板插入連接管的多少來控制膠囊進入物料輸送管的量,由於通過人工進行調節,容易出現膠囊下料過多或過少,下料過多容易出現堵塞,下 料少工作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出一種改良型膠囊拋光分選機,能夠使拋光筒準確快速的調到需要的傾斜度,並且調節方便省力,可靠性高,還能提高效率,節省人力。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改良型膠囊拋光分選機,包括拋光機構、分選裝置和送料機構,所述拋光機構、分選裝置和送料機構由前到後依次設置,所述拋光機構包括第一機架、拋光刷、拋光筒、進料口、出料口、吸粉口和電機,所述第一機架上設有拋光筒和電機,所述拋光筒的後端上部設有進料口,所述拋光筒的前端底部設有出料口,所述拋光筒的底部設有吸粉口,所述拋光筒內設有拋光刷,所述電機的轉動軸與拋光刷的軸傳動連接,所述第一機架包括第一底座、支撐座、手動盤、滑座部、套體、凹槽、若干齒體、安裝座、角度盤和轉動軸,所述第一底座上設有支撐座,所述支撐座的上端安裝有可轉動的轉動軸,所述轉動軸上設有安裝座,所述安裝座的後部設有角度盤,所述轉動軸的後端設有滑座部,所述滑座部上套設有套體,所述套體的後端設有手動盤,所述套體的圓周面上分布有齒體,所述支撐座上設有與套體相對應的凹槽,所述凹槽內設有與齒體一一對應的齒槽,所述角度盤包括半圓形的基板、角度刻度線、軸體、指針和蓋體,所述基板的圓弧邊緣設有角度刻度線,所述基板上設有軸體,所述軸體上設有自然下垂的指針,所述基板上設有蓋體,所述分選裝置包括播囊機構、分選機構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上設有播囊機構和分選機構,所述播囊機構包括儲料鬥、振動器、減速電機、料框、旋轉板、出料管、若干落料孔和擋料板,所述第二底座上設有振動器,所述振動器上設有減速電機,所述減速電機的轉動軸上設有旋轉板,所述旋轉板上設有落料孔,所述第二底座在旋轉板的底部設有擋料板,所述擋料板的底部設有出料 管,所述擋料板在旋轉板的上方設有料框,所述第二底座上設有儲料鬥,所述儲料鬥的輸出端設在料框內,所述分選機構包括第一主動輥、第一從動輥、第一傳送帶、若干容納槽、第一風機、風箱、第一吹風口、第二吹風口、出料槽、上淌料板和下淌料板,所述第二底座上設有第一主動輥和第一從動輥,所述第一主動輥和第一從動輥上張緊有第一傳送帶,所述第一傳送帶的外圈面上設有容納槽,所述容納槽內設有通孔,所述第一傳送帶的高端靠近出料管的下端,所述第二底座在第一傳送帶的上層帶體的外側設有上淌料板和下淌料板,所述第一風機的輸出端與風箱連通,所述風箱通過連接管道分別與第一吹風口和第二吹風口連通,所述第一吹風口和第二吹風口設在第一傳送帶的上層帶體的內側,所述第二吹風口設在上淌料板與下淌料板之間,所述第一吹風口設在上淌料板的後方,所述第一傳送帶的低端的下方設有出料槽,所述出料槽的輸出端位於進料口的正上方,所述送料機構包括第二機架、上料鬥、第二主動輥、第二從動輥、第二傳送帶、下料鬥、輸送管、第二風機、擋框和擋板,所述第二機架的上端設有上料鬥,所述第二機架上設有第二主動輥和第二從動輥,所述第二主動輥和第二從動輥上張緊有第二傳送帶,所述第二機架在第二傳送帶的上方設有擋框,所述擋框的前端敞開,所述上料鬥的輸出端設在擋框內,所述擋框內在上料鬥的輸出端的前方設有擋板,所述第二機架的下部設有輸送管,所述輸送管在第二傳送帶的輸出端的下方設有下料鬥,所述第二風機的輸出端與輸送管的後端連接,所述輸送管的輸出端設在儲料鬥的正上方。
作為優選,所述基板的中心軸線與軸體的中心軸線重合,所述角度刻度線的0刻度線與基板的中心軸線重合。
作為優選,所述滑座部的後端設有阻擋體,所述阻擋體與手動盤之間的滑座部上套設有彈簧。
作為優選,所述滑座部的橫截面為正多邊形形狀。
作為優選,所述擋框上設有與擋板的端部向對應的槽孔,固定螺釘穿過槽孔與擋板的端部螺紋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下料鬥的下端通過連接管與輸送管連通,所述連接管向右傾斜設置。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吹風口和第二吹風口均通過密封體與第一傳送帶密封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落料孔由內向外形成若干落料孔層,相鄰兩個落料孔層的落料孔一一對應,所述出料管內設有與落料孔層一一對應的下料通道,所述旋轉板轉動時,每個落料孔層的落料孔經過與其對應的下料通道的上端,所述第一傳送帶運動時,容納槽經過與其對應的下料通道的下端。
作為優選,所述風箱與第一吹風口和第二吹風口的連接管道上均設有控制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送料機構工作時,上料鬥內的膠囊進入到第二傳送帶上,第二傳送帶在第二主動輥的帶動下輸送膠囊,然後落入下料鬥內,通過連接管再進入到輸送管,第二風機吹風帶動輸送管內的膠囊沿著輸送管進入到分選裝置,擋框可防止膠囊滾落,並且和擋板配合,可控制第二傳送帶輸送的膠囊量;分選裝置工作時,儲料鬥內的膠囊進入料框,通過振動器的振動使膠囊快速進入落料孔內,同時減速電機帶動旋轉板轉動使內有膠囊的落料孔經過出料管的上端,膠囊通過下料通道進入到容納槽內,第一主動輥帶動第一傳送帶運動使內有膠囊的容納槽依次經過第一吹風口和第二吹風口,第一吹風口和第二吹風口的風力通過控制閥調節到第一吹風口的風力只能吹動空心膠囊,第二吹風口的風力只能吹動裝量少的膠囊,實現膠囊分選;拋光機構調節時,用力向後拉動手動盤,手動盤帶動套體向後運動,直到從凹槽內移出,然後在轉動手動盤,手動盤通過滑座部帶動轉動軸轉動,轉動軸帶動安裝 座轉動進行傾斜度的調整,然後再將套體插入凹槽內,調節時,可根據角度盤的指針所指的角度值調整到需要的傾斜度,與現有技術相比,能夠使拋光筒準確快速的調到需要的傾斜度,並且調節方便省力,可靠性高,還能提高效率,節省人力。
本實用新型的特徵及優點將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改良型膠囊拋光分選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拋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第一機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角度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分選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容納槽在第一傳送帶上的分布圖;
圖7是分選裝置的俯視圖;
圖8是送料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拋光機構、2-分選裝置、3-送料機構、11-第一機架、12-拋光刷、13-拋光筒、14-進料口、15-出料口、16-吸粉口、17-電機、111-第一底座、112-支撐座、113-手動盤、114-滑座部、115-套體、116-凹槽、117-齒體、118-安裝座、119-阻擋體、1110-角度盤、1111-彈簧、1112-轉動軸、11101-基板、11102-角度刻度線、11103-軸體、11104-指針、11105-蓋體、21-播囊機構、22-分選機構、23-第二底座、211-儲料鬥、212-振動器、213-減速電機、214-料框、215-旋轉板、216-出料管、217-落料孔、218-擋料板、2161-下料通道、221-第一主動輥、222-第一從動輥、223-第一傳送帶、224-容納槽、225-第一風機、226-風箱、227-第一吹風口、228-第二吹風口、229-出料槽、2210-通孔、2211-密封體、2212-上淌料板、2213-下淌料板、2214-控制閥、31-第二機架、32-上料 鬥、33-第二主動輥、34-第二從動輥、35-第二傳送帶、36-下料鬥、37-輸送管、38-第二風機、39-擋框、310-擋板、311-槽孔、312-連接管。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圖7和圖8,本實用新型一種改良型膠囊拋光分選機,包括拋光機構1、分選裝置2和送料機構3,所述拋光機構1、分選裝置2和送料機構3由前到後依次設置,所述拋光機構1包括第一機架11、拋光刷12、拋光筒13、進料口14、出料口15、吸粉口16和電機17,所述第一機架11上設有拋光筒13和電機17,所述拋光筒13的後端上部設有進料口14,所述拋光筒13的前端底部設有出料口15,所述拋光筒13的底部設有吸粉口16,所述拋光筒13內設有拋光刷12,所述電機17的轉動軸與拋光刷12的軸傳動連接,所述第一機架11包括第一底座111、支撐座112、手動盤113、滑座部114、套體115、凹槽116、若干齒體117、安裝座118、角度盤1110和轉動軸1112,所述第一底座111上設有支撐座112,所述支撐座112的上端安裝有可轉動的轉動軸1112,所述轉動軸1112上設有安裝座118,所述安裝座118的後部設有角度盤1110,所述轉動軸1112的後端設有滑座部114,所述滑座部114上套設有套體115,所述套體115的後端設有手動盤113,所述套體115的圓周面上分布有齒體117,所述支撐座112上設有與套體115相對應的凹槽116,所述凹槽116內設有與齒體117一一對應的齒槽,所述角度盤1110包括半圓形的基板11101、角度刻度線11102、軸體11103、指針11104和蓋體11105,所述基板11101的圓弧邊緣設有角度刻度線11102,所述基板11101上設有軸體11103,所述軸體11103上設有自然下垂的指針11104,所述基板11101上設有蓋體11105,所述分選裝置2包括播囊機構21、分選機構22和第二底座23,所述第二底座23上設有播囊機構21和分選機構22,所述播囊機構21包括儲料鬥 211、振動器212、減速電機213、料框214、旋轉板215、出料管216、若干落料孔217和擋料板218,所述第二底座23上設有振動器212,所述振動器212上設有減速電機213,所述減速電機213的轉動軸上設有旋轉板215,所述旋轉板215上設有落料孔217,所述第二底座23在旋轉板215的底部設有擋料板218,所述擋料板218的底部設有出料管216,所述擋料板218在旋轉板215的上方設有料框214,所述第二底座23上設有儲料鬥211,所述儲料鬥211的輸出端設在料框214內,所述分選機構22包括第一主動輥221、第一從動輥222、第一傳送帶223、若干容納槽224、第一風機225、風箱226、第一吹風口227、第二吹風口228、出料槽229、上淌料板2212和下淌料板2213,所述第二底座23上設有第一主動輥221和第一從動輥222,所述第一主動輥221和第一從動輥222上張緊有第一傳送帶223,所述第一傳送帶223的外圈面上設有容納槽224,所述容納槽224內設有通孔2210,所述第一傳送帶223的高端靠近出料管216的下端,所述第二底座23在第一傳送帶223的上層帶體的外側設有上淌料板2212和下淌料板2213,所述第一風機225的輸出端與風箱226連通,所述風箱226通過連接管道分別與第一吹風口227和第二吹風口228連通,所述第一吹風口227和第二吹風口228設在第一傳送帶223的上層帶體的內側,所述第二吹風口228設在上淌料板2212與下淌料板2213之間,所述第一吹風口227設在上淌料板2212的後方,所述第一傳送帶223的低端的下方設有出料槽229,所述出料槽229的輸出端位於進料口14的正上方,所述送料機構3包括第二機架31、上料鬥32、第二主動輥33、第二從動輥34、第二傳送帶35、下料鬥36、輸送管37、第二風機38、擋框39和擋板310,所述第二機架31的上端設有上料鬥32,所述第二機架31上設有第二主動輥33和第二從動輥34,所述第二主動輥33和第二從動輥34上張緊有第二傳送帶35,所述第二機架31在第二傳送帶35的上 方設有擋框39,所述擋框39的前端敞開,所述上料鬥32的輸出端設在擋框39內,所述擋框39內在上料鬥32的輸出端的前方設有擋板310,所述第二機架31的下部設有輸送管37,所述輸送管37在第二傳送帶35的輸出端的下方設有下料鬥36,所述第二風機38的輸出端與輸送管37的後端連接,所述輸送管37的輸出端設在儲料鬥211的正上方,所述基板11101的中心軸線與軸體11103的中心軸線重合,所述角度刻度線11102的0刻度線與基板11101的中心軸線重合,所述滑座部114的後端設有阻擋體119,所述阻擋體119與手動盤113之間的滑座部114上套設有彈簧1111,所述滑座部114的橫截面為正多邊形形狀,所述擋框39上設有與擋板310的端部向對應的槽孔311,固定螺釘穿過槽孔311與擋板310的端部螺紋連接,所述下料鬥36的下端通過連接管312與輸送管37連通,所述連接管312向右傾斜設置,所述第一吹風口227和第二吹風口228均通過密封體2211與第一傳送帶223密封連接,所述所述落料孔217由內向外形成若干落料孔層,相鄰兩個落料孔層的落料孔217一一對應,所述出料管216內設有與落料孔層一一對應的下料通道2161,所述旋轉板215轉動時,每個落料孔層的落料孔217經過與其對應的下料通道2161的上端,所述第一傳送帶223運動時,容納槽224經過與其對應的下料通道2161的下端,所述風箱226與第一吹風口227和第二吹風口228的連接管道上均設有控制閥2214。
本實用新型工作過程:
本實用新型一種改良型膠囊拋光分選機在工作過程中,送料機構3工作時,上料鬥32內的膠囊進入到第二傳送帶35上,第二傳送帶35在第二主動輥33的帶動下輸送膠囊,然後落入下料鬥36內,通過連接管312再進入到輸送管37,第二風機38吹風帶動輸送管37內的膠囊沿著輸送管37進入到分選裝置2,擋框39可防止膠囊滾落,並且和擋板310配合,可控制第二傳送帶35輸送的膠 囊量,分選裝置2工作時,儲料鬥211內的膠囊進入料框214,通過振動器212的振動使膠囊快速進入落料孔217內,同時減速電機213帶動旋轉板15轉動使內有膠囊的落料孔217經過出料管216的上端,膠囊通過下料通道2161進入到容納槽224內,第一主動輥221帶動第一傳送帶223運動使內有膠囊的容納槽224依次經過第一吹風口227和第二吹風口228,經過第一吹風口227時,第一吹風口227吹出的風通過通孔2210吹向膠囊,當膠囊為空心時,則被吹出容納槽224進入到上淌料板2212,通過上淌料板2212進入空心膠囊收集箱,經過第二吹風口228時,第二吹風口228吹出的風通過通孔2210吹向膠囊,當膠囊裝量少時,則被吹出容納槽224進入到下淌料板2213,通過下淌料板2213進入裝量少的膠囊收集箱,沒被吹出的膠囊移動到第一傳送帶223的低端,則自動落在出料槽229上,然後進入合格膠囊收集箱,第一吹風口227和第二吹風口228的風力通過控制閥2214調節到第一吹風口227的風力只能吹動空心膠囊,第二吹風口228的風力只能吹動裝量少的膠囊;拋光機構1調節時,用力向後拉動手動盤113,手動盤113帶動套體115向後運動,直到從凹槽116內移出,然後在轉動手動盤113,手動盤113通過滑座部114帶動轉動軸1112轉動,轉動軸1112帶動安裝座118轉動進行傾斜度的調整,然後再將套體115插入凹槽116內,調節時,可根據角度盤1110的指針11104所指的角度值調整到需要的傾斜度,與現有技術相比,能夠使拋光筒準確快速的調到需要的傾斜度,並且調節方便省力,可靠性高,還能提高效率,節省人力。
上述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說明,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對本實用新型簡單變換後的方案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