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交換柱群的控制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0-20 04:55:37 2
專利名稱:離子交換柱群的控制系統的製作方法
離子交換技術,按再生工藝分,有順流再生固定床,逆流再生固定床及浮床。本發明系用於控制以浮床工藝工作的離子交換柱群,控制柱數目為偶數個。通用浮床的每個交換柱上設有五個閥門,產水,再生,清洗等工況的轉換靠操作眾多閥門進行,較為繁瑣。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製作容易,操作方便的控制系統,用於控制以浮床工作的離子交換柱群其特徵在於採用兩個特別設計的控制閥,與交換柱上管連接的稱為上閥,與交換柱下管相連接的稱為下閥,所控制柱數目為偶數個。
現分別對上閥與下閥進行介紹,為敘述方便以控制四個交換柱為例圖一為上閥示意二為下閥示意圖先介紹上閥在圖一中(1)軟水管(2)上閥上蓋(3)清洗槽(4)上閥殼(5)上閥下蓋(6)鹽水空間(7)鹽水管(8)鹽水孔(9)上閥芯(10)軟水槽(11)、(12)、(13)、(14)、交換柱上管(15)軟水空間上閥由上閥上蓋(2),上閥芯(9),上閥殼(4),上閥下蓋(5)組成,上閥芯(9)為園臺形,上面開有清水槽(3),軟水槽(10)及鹽水孔(8)。鹽水孔(8)為T形,清水槽(3)及軟水槽(10)為對稱布置,軟水空間(15)由上閥上蓋(2)上閥芯(9)上閥殼(4)封閉形成,軟水槽(10)及清水槽(3)與軟水空間(15)相通,鹽水空間(6)由上閥殼(4)上閥芯(9)及上閥下蓋(5)封閉形成,鹽水孔(8)與鹽水空間(6)相通,軟水管(1)從上閥上蓋(2)進入,亦可由上閥殼(4)進入,但均須與軟水空間(10)相通,鹽水管(7)從上閥下蓋(5)進入,亦可設在上閥殼(4)上,但均須與鹽水空間(6)相通,上閥殼(4)上裝有交換柱上管(11)、(12)、(13)、(14)均布。
再介紹下閥圖二中,(16)(17)(18)(19)交換柱上管(20)原水槽(21)原水管(22)下閥上蓋(23)下閥殼(24)下閥下蓋(25)廢水管(26)廢水空間(27)原水空間(28)下閥芯(29)排廢槽下閥由下閥上蓋(22)下閥殼(23)下閥下蓋(24)下閥芯(28)組成,下閥芯(28)為園臺形,上面開有原水槽(20)與排廢槽(29)對稱布置,原水空間(27)由下閥上蓋(22),下閥殼(23),下閥芯(28)封閉形成。原水槽(20)與原水空間(27)相通,廢水空間(26)由下閥殼(23)下閥芯(28)下閥下蓋(24)封閉形成,排廢槽(29)與廢水空間(26)相通,交換柱下管(16),(17),(18)(19)連接於下閥殼(23)上,均布。原水管連於下閥上蓋(22)上,亦可連於下閥殼(23)上,但均須與原水空間(28)相通,廢水管(25)接於下閥下蓋(24)上,亦可接於下閥殼(23)上,但均須與廢水空間(26)相通。
上閥與下閥,應同步工作,配合應如下在圖一與圖二所示位置下,處於同一方位的交換柱上管與下管應接於同一交換柱上,即交換柱上管(11)與交換柱下管(19)均處於圖的右方位置,故應連接於同一交換柱上,以此類推,在圖示位置時,左右兩交換柱處於產水狀況。處於上,下位置兩交換柱處於再生狀況,使上,下閥芯按圖示位置逆時針旋轉45°,左右位置交換柱仍處於產水狀態,上下位置二交換柱處於清洗狀態,使上,下閥芯逆時針轉90°,則左右二柱進入再生狀態,上下二柱為產水狀態,使二閥芯逆針轉135°,左右二柱處於清洗狀態,上下二柱處於產水狀態,使二閥芯逆針轉180°,由於閥的對稱性,又回到圖示位置,即左右二柱產水,上下二柱再生。
各種工況,水流如下,以圖示中右交換柱為例,產水工況時,原水自原水管(21)經原水空間(27)原水槽(20)交換柱上管(19)進入交換柱,從交換柱下管(11)流出經軟水槽(10)軟水空間(15),軟水從軟水管(1)產出,當將上下二閥芯各逆針轉90°,右交換柱即處於再生狀況,鹽水自鹽水管(7)經鹽水空間(6)鹽水孔(8)交換柱上管(11)進入交換柱,廢水自交換柱下管(19)經排廢槽(29)廢水空間(26)從廢水管(25)排出,使二閥芯逆針各轉135°,則右交換柱處於清洗工況。清洗水自軟水空間(15),(上下二柱處於產水狀況,軟水空間(15)經常有軟水)經清洗槽(3)交換柱上管(11),進入交換柱,廢水自交換柱下管(19)經排廢槽(29)廢水空間(26)廢水管(25)排出。
當所控制柱數為其它偶數時,只需將上下二閥芯等分為交換柱數二倍,在每個等分點上順時針依次分布產水,再生,清洗等工位,例控制為6柱,則閥芯工位為12,分布為[產水→產水→再生→清洗]×3,共12工位,當控制為8個柱時,可布置為[產水→產水→再生→清洗]×4,餘類推。
本控制系統只有兩個特別設計的上,下閥,構造簡單,製作容易,加工精度一般,體積小,用料省成本低,使用方便,既可人工操作,加上機械連鎖,又易實現自動化。
權利要求
1.一種離子交換柱群的控制系統,用於控制以浮床工藝工作的離子交換柱群,柱數目為偶數個,常規控制是在每個柱上裝有五個閥門,操作繁瑣,本控制系統特徵在於兩個特別設計之閥門,與各交換柱上管連接者為上閥,與各交換柱下管相連者為下閥,交換柱群的工作,靠上閥,下閥控制。上閥與下閥,應同步工作,各交換柱工況的轉變。是靠上閥與下閥同時轉同一相同角度完成。
2.根據權利要求一所述上閥,特徵在於上閥由上閥上蓋,上閥殼,上閥芯,上閥下蓋組成,軟水空間由上閥上蓋,上閥芯上閥殼封閉形成,軟水管可接於上閥上蓋或上閥殼上,但必須與軟水空間相通,鹽水空間由上閥芯,上閥殼,上閥下蓋封閉形成,鹽水管可接於上閥下蓋或上閥殼上,但必須與鹽水空間相通,鹽水管可接於上閥下蓋或上閥殼上。但必須與鹽水空間相通。上閥芯為園臺形。上面開有軟水槽,清洗槽,鹽水孔,均為對稱布置。軟水槽。清洗槽與軟水空間相通,鹽水孔與鹽水空間相通,上閥殼上連接各交換柱上管,均勻分布。
3.根據權利要求一所述下閥,特徵在於下閥由下閥上蓋,下閥殼,下閥芯,下閥下蓋組成,原水空間由下閥上蓋,下閥殼,下閥芯封閉形成,原水管可接於下閥上蓋或下閥殼上,但必須與原水空間相通,廢水空間由下閥殼,下閥芯與下閥下蓋封閉形成,廢水管可接於下閥殼或下閥下蓋上,但必須與廢水空間相通,下閥芯為園臺形,上面開有原水槽與排廢槽,對稱布置,原水槽與原水空間相通,排廢槽與廢水空間相通,各交換柱下管接於下閥殼上,均勻分布。
4.根據權利要求一所述控制系統特徵在於交換柱產水時,水流作如下運動,原水自原水管經原水空間,原水槽交換柱下管與交換柱中樹脂軟化後,經交換柱上管,軟水槽,軟水空間,進入軟水管。當交換柱處於再生時。鹽水從鹽水管流出順次經鹽水空間,鹽水孔,交換柱上管,在交換柱與樹脂反應後,廢水從交換柱下管,進入排廢槽,廢水空間最後從廢水管排除,當交換柱處於清洗時,清洗水自軟水空間進入清洗槽,交換柱上管清洗交換柱內樹脂後,廢水經交換柱下管,排廢槽,廢水空間,而後從廢水管排出。
全文摘要
一種適用於控制以浮床工藝工作的離子交換柱群的控制系統,其特徵在於採用兩個特別設計的控制閥,一個用於控制交換柱群的上部管路為上閥,一個用於控制交換柱群的下部管路為下閥。此系統既可採用人工操作,亦可以機械連鎖自動,所能控制柱數為偶數個,此控制系統加工製作容易,成本低,操作方便,可靠。
文檔編號B01J47/14GK1092000SQ9310255
公開日1994年9月14日 申請日期1993年3月12日 優先權日1993年3月12日
發明者鄧佑 申請人:鄧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