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把信送給加西亞的讀後感【新】

2023-10-15 20:10:24 2

  擺渡人是一部治癒系的小說,溫情滿滿。下面是相關的讀後感,也許對你有幫助哦

  擺渡人小說讀後感一: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擺渡人讀後感。

  作者從少男少女的角度洞悉人性的溫情,通過男女主人公的所見所感,細膩道出所有人對親情、友情和愛情終極幸福的嚮往。巧妙、驚人的情節交錯,讓這部小說別具一格,值得矚目。

  好久沒有讀到能讓我感動的書了,就是在不經意的一瞬間,被迪倫在發現自己真實的狀態之後,心微微顫了一下。

  每次驚險刺激的生死逃亡的背後,也都是有溫情,有堅韌,有希望的。很少人能時時感覺到,身邊的一切有多不堪一擊。當生命都逝去之後,生前的一切酸甜苦辣就都沒有任何意義了。當然這不是因為我對生命悲觀,相反的,某種程度上來說,讀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靈魂超脫。

  雖然故事的主角是少年少女,全書的基調是奇遇、魔幻,但我想說的是,我很擔心它會因為體例和故事背景被真正適合它的更多讀者忽視。初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沒想到自己會那麼快讀完它,看到「如果生命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這句話,會不自覺想像這是一個讓人唏噓不已,感天動地的故事,所以一開始還是帶著些顧慮和好奇的。

  崔斯坦為了超度魂靈,隨時準備變成那些亡靈在最後一次許願中想要得到的陪伴者的樣子。但為了愛情,他可以把這件事情變成永恆。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流於平淡、庸俗的,但是往往驚喜和轉機也因為庸俗、平淡而倍加可貴。讀完這本書我不禁想到,愛是不應該被被動對待的,追尋幸福的最誘人之處就是追尋的過程。

  因為它應該是不經意間的火花,是看不見的幸福終點。迪倫看似到了生命終點也沒找到的東西,竟然就在她離開人世的一瞬間出現了。雖然這是作者很巧妙的誇張描寫手法,但是其中的含義卻是躍然紙上的。

  如果每個人都認為等待就會得到幸福,安靜走路轉角就會遇上愛,那麼也就不可能有轟轟烈烈和刻骨銘心了,所有的愛都只是為了愛而愛了,那多可悲。

  合上書本後腦海中仍有不時閃現的各種人物。有魅力的文字是有靈魂的,但也是樸實、深刻的,它能讓一個故事變成能賦予想像力以生命的載體,能讓人無論經歷多少起伏,看到多少冷暖,都能在喧囂落幕、曲終人散時心中浮現感動。

  擺渡人小說讀後感二:

  這天的白天,我開始了看《擺渡人》,我一直覺得一本書,能夠在網上和線下獲得大家的交口稱讚,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

  周六一天,加上周日半個上午,我又快快地看完了這本震撼人心的小說

  晚上,我也在寧遠樓參加了一場讀書會,讀書會的主題的《成長為更好的自己》,一個女生分享了一本中國精神分析學派的領軍人物武志紅老師的《為何愛會傷人》,讓我看到了從依賴到覺醒到人格成長的路徑。女生也結束演講的時候,講了一句話,也堅定了要寫一篇關於《擺渡人》的讀書筆記的想法。

  她說:沒有誰會一直會為你的人生負責,他們只能陪你走完一程,只是你的擺渡人,真正對你的人生負責的還是你自己。

  擺渡人小說讀後感三:

  斷斷續續用了4個晚上看完這本書,雨兒寫作業的時候我安靜地看,雨兒睡了我舒坦地看。這是一本故事情節比較簡單的小說,15歲的迪倫在去看望父親的途上遭遇車禍,在她靈魂出竅的那一刻時間靜止了,她走入另外一個世界,遇到她靈魂的擺渡人(類似中國的黑白無常)崔斯坦,在擺渡人引領她到另一個世界的途中(類似到奈何橋的那段路),兩個看似年齡相仿的人之間產生了愛情。迪倫到了她的世界後發現深深地愛崔斯坦,於是冒著魂飛魄散的危險,又返回到來時的荒原去尋找崔斯坦,然後,然後如何自己去看吧。

  看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觸有三個:

  第一,十五歲的愛情

  這個堅強、勇敢,又有些另類的女孩只有15歲,愛情降臨在她身上,她清楚地明白自己內心的感受,她明確地知道自己想要的什麼,她是一個有思想獨立的女孩兒。在中國,這種情況叫早戀,要被學校和家長嚴令制止的。早戀猶如洪水猛獸,防火防盜防早戀是普遍中高學生家長的心態。這代家長大部分是70後,他們並不是不開明,他們大都也認同孩子在這個時期對異性產生好感是正常現象,他們也理解那種懵懵懂懂、美妙的感覺,但是誰又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去嘗試而不加以阻攔呢?如果每個青春期的孩子都像迪倫這樣有主見、有思想,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那我們還擔心什麼呢?怎樣在適當的時候給孩子灌輸正確的愛情觀是關鍵。比如孩子第一次跟你探討班裡的八卦新聞時,你不要談虎色變,輕描淡寫地嘻哈過去,之後告訴她什麼樣的男孩子是好的,什麼的品質是壞的。再比如孩子第一次帶著羞澀告訴你她喜歡的男生時,你也不要大驚失色,不如跟她一起討論討論喜歡這個男生什麼,談談如何把自己變成更優秀的人,讓喜歡的男生也喜歡自己。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愛,細心關注、正確引導,我們也可以相信十五歲愛情來的時候他們可以應付得來。

  我十六歲第一次喜歡一個人,如果我有迪倫一半的堅定、執著和內省,我想我的人生就不會有遺憾了!

  第二,規則是用來打破的

  如果迪倫不去嘗試著打破規則,她就回不到荒原,找不到日夜思念的崔斯坦。如果崔斯坦不突破長此以來既定的或者是自己給自己訂的規則,他也不可能跟著迪倫回到現實的世界。永遠都不要停止探索和嘗試的機會,特別是當你的內心有種強烈的聲音在告訴你必須去努力的時候,一定一定要拋棄所有的顧慮,就當是最後一搏,鼓足所有的勇氣推開阻擋在前面的門,或許不用你竭盡全力,只需輕輕一推就進入了另一個自己想要的世界。不肯嘗試,一開始你就輸了,別等什麼都錯過,到頭來留給自己的只有懊悔。

  第三,人是否有靈魂,誰是你靈魂的擺渡?

  我相信人是有靈魂的,靈魂附著在肉體上才能稱之為人。靈魂或許真的是克萊兒筆下的荒原上的另一個迪倫,我有過類似的經歷。那大概是在2005年的夏天,老駱剛從國外回來,我倆在能人居吃火鍋,當時我背後有個空調直吹著我的後背,前面又是滾燙的火鍋,烤的我特別難受,我站起來打算出去透透氣,剛走出4、5步就暈過去了。當時就像電視換頻道一樣,立刻切入到一個有山有水的場景,一個10歲左右的漂亮男孩兒拉著我的手,跟說:跟我走吧,我帶你去一個好玩兒的地方。正當我要跟他走的時候,我聽見老駱近似聲嘶力竭地叫我:你怎麼了,你怎麼了?之前的畫面也隨之消失了。人的靈魂或許真的是在另一個世界的另外的一個自己,所以人死了之後只是生著的人痛苦,而自己沒心沒肺地又開始了另一段旅程。不管在哪一段旅程中真的會有這樣的擺渡人引領我們嗎?引領我們的究竟是誰?其實誰都不是,是自己強大的潛意識,是不被自己察覺的內心。可是忙碌、焦慮、欲望等等常常蒙蔽了自己的內心,讓我們沒有時間停下來反思反思我到底在想什麼,我到底要怎樣的生活?夜深人靜的時候聽聽內心都跟我談了些什麼?人生很短,我們不要再浪費時間了,去做靈魂想讓你做的事情。

  《擺渡人》雖沒有宣傳的那麼好,更稱不上是一本史詩般的故事,但能引發思考並感悟出些道理就不失為一本好的小說。

  當我們直面生存、死亡和愛,哪一個會是最終的選擇?如果生命進入再次的輪迴,你又願意為此付出怎樣的代價?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