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電磁時域系統、計算機產品和方法
2023-10-11 22:27:19
專利名稱:空中電磁時域系統、計算機產品和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大體上涉及空中地質測繪這一領域。本發明進一步涉及一種使用電磁時域方法來實施地質勘測的裝置。
背景技術:
時域電磁(TDEM)勘測是地質勘測的一個快速發展的領域。它包括基於地面的和空中的應用。TDEM地質測繪涉及用於計算依賴於時間的電磁場值的等式。然後,以已知的方法,根據電阻率係數從電磁場數據中推斷地質數據。
最初設計TDEM方法是用於探測埋藏在電阻性基巖中的可傳導礦體,但現在,它也廣泛地用於一般的地質測繪、用於水文地質學、用於環境調查等。
該方法包括產生滲透到地表以下的周期磁場脈衝。在每個脈衝結束時停止這個磁場將在地質空間中引起渦流的出現。然後這些電流逐漸衰減,並根據地質體的電阻率和幾何形狀來改變它們的位置和方向。然後在地表上測量這些渦流的電磁場(也稱為瞬時或二次場),並以已知的方法用於測繪和將來的地質解讀。
產生磁場脈衝的普通技術裝置是一種一般由連接到已知電流脈衝發生器或發射機驅動器的輸出的一圈導線或多圈線圈組成的已知的發射機。發射機線圈的典型直徑尺寸對於一個空中設備來說是幾米,而對於地面系統來說則是最大到數百米。通常,發射機線圈直徑約大,它的磁矩越長,這將帶來更深入和更精確的調查。
一個額外的多圈線圈或x-y-z線圈系統通常用作二次電磁場的接收機或傳感器。出於這一目的,磁力計也是可用的。由已知的模數轉換器(ADC)來數位化接收的信號,並由計算機來處理和保存。
空中TDEM系統的優勢在於在地質勘測中地面被覆蓋的速度。然而,根據現有技術,在設計空中TDEM系統中存在大量技術問題。
發射的電磁場通常不僅在地球中而且在包括所述系統和飛行器體的金屬部分在內的附近金屬部分中產生渦流。由於系統幾何形狀的典型不穩定性和導體中的熱變化,這些電流的二次場相當於一個噪聲。這個噪聲一般降低從勘測數據中推斷地質數據的可靠性,而與勘測數據相衝突。
最小化這個噪聲的最常用的方法是通過保持接收機足夠遠離發射機驅動器。在發射機驅動器和接收機之間相隔開的位置關係是由於地球中渦流的二次場與局部金屬部分的二次場是相當的,因此噪聲水平是可忽略的。這類型的解決方案被用於(FUGRO AIRBONESURVEYS LTD)GEOTERREX PTY.LTD的商標為「GEOTEM」和「MEGATEM」的TDEM系統中。這一具體解決方案包括一個在大約130米長的牽索上牽引在一個固定機翼飛行器之後的探測器。
另一現有技術的TDEM系統由一個T.H.E.M Geophysics Inc.製造的直升機牽引系統組成。該系統使用氦氣球來保持其傳感器懸掛在遠離發射機系統一段距離之處。
這些現有技術解決方案的劣勢之一在於由於在發射機線圈和接收機傳感器之間的距離相對較長,系統的水平解析度相對較弱。另一劣勢是在啟動/著陸和飛行操縱時系統機械管理中的問題。
當前用於最小化這種噪聲的另一現有技術方法是消除局限於系統金屬部分中的發射機一次場,這是通過使用特殊線圈在該局部區域產生有與發射機線圈的主場相反方向的磁場。該技術被用於AeroquestLtd.的商標AEROTEMTM解決方案中以最小化替代地位於被牽引的探測器中的發射機電子器件的金屬部分中的二次場。該解決方案需要高級別的系統機械剛性。反過來,它導致更繁重的框架結構。更繁重的框架造成了許多劣勢。特別地,更繁重的框架使探測器的運輸變得困難。與製造和使用AEROTEMTM解決方案有關的產品成本和燃料成本也是相對較高的。
更重要的是,由於對有相對顯著重量的剛性框架的需求,選擇有整體上較小發射機線圈直徑的框架會導致發射機偶極矩變小。這通常導致發射機偶極矩不足以進行更深入的測量。
現有技術解決方案的另一問題在於它們並不輕易允許使用最優系統幾何形狀,即接收機位於發射機線圈的中心。在接收機線圈中,每個磁場脈衝感應一個相對較大的電壓。但這相對較高的電壓反過來致使接收機前置放大器變得飽和,並因而在該脈衝之後一段短暫的系統測量時間內變得不起作用。這是測量地球響應的重要和必需的時間。
因此,現有系統的解決方案是將系統接收機放置在遠離發射機一段距離之處,在那裡由於該場的強度隨著距離立方的倒數而減小,發射的脈衝要低得多。然而,這將導致偏離最優系統幾何形狀。
就AEROTEMTM系統來說,在維持最優系統幾何形狀(即接收機位於發射機線圈中心)的同時,處理這一較大的電壓脈衝的方法是將接收機線圈放置在帶有反向發射器電流的補償線圈之內以便消除在發射機「接通時間」內在接收機線圈中感應的大部分電壓脈衝,而不會在實質上影響從地球接收二次場。
該方法可以很好地解決所述接通時間電壓脈衝問題,然而,精確補償這一信號的方法再次要求包括接收機線圈在內的所有部分的剛性幾何形狀。這剛性的放置排除了接收機線圈的適當的振動隔離,從而不想要的機械振動對接收機線圈有影響,產生了電幹擾從而減少敏感度。
另一技術問題是如何使用最小重量、尺寸和電源在發射機線圈中產生最大磁矩。在上述系統中,總重量的顯著部分是用於結構和電源的。
另一問題是在飛行期間探測器的空氣阻力。有較大有效表面積的複雜支撐結構產生了過量的阻力。這限制了可能的飛行速度並增加了勘測成本。
前述系統的另一限制在於對最大發射機直徑、進而對可獲得的偶極矩的限制。這些系統的最大直徑通常可以相對較快地達到,因為剛性標準要求了結構的顯著重量。這一剛性因數促使該類型的設計在獲得令人滿意的直徑之前,就達到了直升機使用的最大允許重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有改進的傳感器解析度的TDEM系統。
圖1表示處於空中位置的、在本例中是從直升機上牽引的本發明的裝置。
圖2以透視圖表示本發明的牽引組件。
圖3以正視圖表示本發明的牽引組件。
圖4以俯視圖表示本發明的牽引組件,並進一步表示該牽引組件的接收機部件的底視圖。
圖5以其連接部分的局部剖視圖表示牽引組件的發射機部件的結構。
圖5a以在連接部分的其局部視圖表示牽引組件的發射機部件的結構。
圖5b以剖面圖表示接收機部件的結構。
圖5c是接收機部件的另一剖面圖。
圖6是依照一個實施例的牽引組件的穩定器部件的視圖。
圖7是表示本發明的牽引組件在操作中產生的勘測數據的圖表。
圖8是表示本發明的系統資源的系統資源表。
圖9是表示本發明的計算機產品資源的程序資源表。
在附圖中,本發明的實施例以舉例的方式來表示。應當清楚地理解描述和附圖僅是出於舉例的目的和幫助理解,而並不用來作為本發明的限制的定義。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由一個空中TDEM勘測系統10組成。TDEM勘測系統10包括一個飛行器12和一個牽引組件14。圖1用直升機來表示飛行器12,然而也可以使用其它飛行器例如有從地質勘測的觀點看所需的起飛和著陸屬性的飛機。
應當理解本發明的一個特徵在於牽引組件14與飛行器12相分離,但又通過適當的附著裝置附到其上。假定提供了如下所述的可變形框架,可以使牽引組件14與飛行器12相結合,以產生一個包括一個依照本發明的牽引組件14的地質勘測飛行器。
本發明的牽引組件14一般包括一個可變形的框架15,如圖2所示。該可變形框架包括一個發射機部件16和一個接收機部件18。依照本發明,在大多數實施中,接收機部件18基本上位於發射機部件16的中心。這大體上提供了上面提到的最優幾何形狀。
本發明的一個特徵在於可以很容易地組合、分解牽引組件14並且進而從一處運輸到另一處。本發明的另一特徵在於可以按其尺寸整體調節可變形框架15以適合於特殊的應用。
為此,在本發明的特定實施中,如圖4所示,發射機部件16由基本上八邊形的支撐框架20組成。支撐框架20由多個基本上為管狀的部件22組成。如圖5a的最佳表示,不同的管狀部件在拐角處通過彎管部件24來互相連接。
管狀部件22可以由可互連的單根或多根組成。在本發明中所使用的管形材料由複合管形材料(例如玻璃纖維或Kevlar)組成。作為替代地,支撐框架20(如下所述)的部件可以由碳化纖維構成以增加強度,最好具有沿著一個或多個部件的長度的非傳導區域以避免可能由完全可導環路造成的異常。
在此描述的本發明支撐框架20的實施例由管狀部件22和彎管部件24組成,通過增加額外的管狀部件22或共同提供管狀部件22之一與多根部件,以及額外的彎管部件24,提供了有更大表面積的支撐框架20。應當理解可以增加或移去管狀部件22和彎管部件24以增加或減小表面積。
儘管如圖所示支撐框架20有八邊形的形狀,應當理解本發明也考慮了有其它多邊形形狀的支撐框架15,雖然近似於圓形的多邊形形狀通常是首選的。應當理解可以修改共同提供支撐框架20的組合部件以提供一個有基本上圓形輪廓的支撐框架20。而且,在不需要運輸和調節可變形框架15的尺寸的本發明應用中,與上述的組合結構相反,可以用單一整體結構來提供支撐框架。
應當理解在此描述的支撐框架20的結構能夠有相對較大的表面積而本發明的支撐框架20也是相對較輕的。僅通過舉例,發現在此描述的結構輕易地允許發射機環路直徑增加直到(或超過)26米,同時允許操縱牽引著牽引組件14的飛行器10。
如圖3的最佳表示,支撐框架20使用繩索26懸掛於(所述多邊形結構的)拐角處。在支撐框架20的圓形結構中,支撐框架20將由繩索懸掛於沿著其圓周基本上等距離的點處。
然後將繩索26以已知的方法附著到中心牽索。
支撐結構20支撐已知的多圈發射機線圈28以便提供發射機部件16的發射機功能。在圖3所示的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適當形式的附著裝置,從沿著支撐框架20的多個點附著發射機線圈,將發射機線圈28沿著支撐框架20的底部排成一串。作為替代地,發射機線圈28也可以放置在支撐框架20的內部。
本發明支撐框架結構的另一特徵是,本發明還提供了改變接收機環路圈數和環路區域以及通過在其它軸增加接收機線圈的靈活性,而無需改變已公開的牽引組件14的配置。
依照本發明,將向發射機線圈28饋送的已知電子發射機驅動器32安裝在飛行器12中。如圖8所示,將發射機驅動器32連接到發射機線圈28。一般通過沿著中心牽索和至少一個支持支撐框架20的繩索26用導線連接發射機線圈28和發射機驅動器32來提供該連接。
可變形框架20還包括一個如圖1所示的穩定器。如圖6的最佳表示,穩定器36一般有一個穩定器框架37,其支撐一個空氣動力學形狀的穩定器管38。穩定器34一般由塑料製成並通過適當的附著裝置在一點連接到支撐框架20。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如圖4的最佳表示,將一系列張力繩40在不同點附著到支撐框架20,然後連接到中心集中器42。在如圖4所示的支撐框架20的特殊實施例中,將有八邊形形狀的張力繩40附到支撐框架20的拐角處。張力繩40為支撐框架20提供了一些剛性。
如圖4的最佳表示,接收機部件18也由共同提供接收機框架45的多個互連的接收機管部件44組成。這些接收機管部件44也由塑料製成並且具有與在此描述的特定實施例中提供了支撐框架20結構的管狀部件22和彎管部件24相似的結構。然而,管狀部件44一般提供一個具有比接收機部件18或支撐框架20的表面積小得多的表面積的接收機部件18。如圖5a的最佳表示,不同的接收機管部件44通過接收機彎管部件46互相連接。
如同支撐結構20的情況相似,接收機框架45有一個模塊化結構,由此可以增加額外的接收機管部件44和接收機彎管部件46以提供有更大或更小表面積的接收機框架45。同樣相似地,依照本發明,可以按照替代的多邊形結構或實際上圓形的結構來提供接收機框架45。此外,與模塊化結構相反的單一整體結構也是希望得到的。
依照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如圖4的最佳表示,通過引導張力繩40穿過一系列放置於接收機框架45上的環路48,將接收機框架45安放在張力繩40上。
給接收機框架45配備一個傳感器線圈50。如圖5b和5c所示,依照本發明的實施例,傳感器線圈50放置在位於接收機框架45之內的殼52的內部。殼52由與接收機管部件44和接收機彎管部件46的管形材料相似的塑料管形材料組成,但圓周更小。
此外,使用沿著接收機框架45管形材料的內壁附到點56的一系列彈性繩54(只畫出了一個)並且彈性地支撐殼52,來彈性地懸掛殼52。而傳感器線圈50依次由沿著殼52的內壁附到點56的一系列彈性繩54(只畫出了一個)來彈性地支撐。
傳感器線圈50的彈性地懸掛於殼52內部,使振動的影響最小化。
在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將傳感器線圈50的輸出連接到一個安放在殼52外表面上的一個盒子中的非線性前置放大器63(未畫出)。這如圖8所示。
上述結果是除了導線和前置放大器63之外的金屬部分大致集中於足夠遠離產生的場和可變形框架15的敏感元件的飛行器12中。這導致了相對較小的寄生渦流,從而使有用信號處於優勢地位。
上述的牽引組件結構的另一結果,在於所述兩個組件一般由上述的管狀玻璃纖維部分組成,從而通常探測器重量的不止一半是屬於發射機線圈導線的。
通常使用能夠達到發射磁場的較高強度的具有相對較粗導線且低阻抗的發射機線圈30。當然,總重量必須不超過將使飛行器12過度負載或負面地影響操縱性的值。
除了玻璃纖維或碳化纖維管形材料,牽引組件14還使用上述的繩索。這減少了對額外的塑料或金屬輪輻的需求。繩索減少了空氣阻力並允許更高的飛行速度。
如圖8的最佳表示,本發明的系統還包括一個信號處理計算機58。該計算機58包括一個已知的模數轉換設備(ADC)60。將前置放大器的輸出以已知的方法依次連接至一個已知的放大器62、低通濾波器64以及ADC60。ADC轉換由傳感器線圈50和前置放大器組合產生的模擬數據,以產生用於下述數字數據轉換的數字數據。
與dB/dt成比例的、來自傳感器線圈50的信號通過放大器62和低通濾波器64。ADC60連續地將信號轉換成數字。計算機58包括一個微處理器(未畫出)並被連結至一個存儲器。在計算機58中安裝一個電腦程式66,用於分析數字數據以產生圖7中所示的勘測數據。電腦程式可以產生包括方形、梯形和三角形波形在內的任意輸出波形以滿足特殊的勘測要求。電腦程式66還允許動態地改變脈衝重複率來降低重複率以更適合於易於導電的目標、或提高重複率以適合於更不易導電的目標。圖9表示該電腦程式的資源。
傳感器線圈50的參數定義了必需的靈敏度,以便信號不超過非線性前置放大器的輸入範圍。
前置放大器63是一種有特殊設計的、快速恢復、非線性增益的差分放大器。關於TDEM處理,該差分放大器在脈衝斷開時,在等於預期測量信號水平的設置範圍內有較高的信號線性增益,並且在脈衝「接通」期間當信號超過這一限制時,將放大的信號轉換成單位增益。這樣,前置放大器在脈衝的「接通時間」內限制了輸出電壓,並且在斷開期間提供了低失真並且有快速的恢復和高增益。
而這允許傳感器線圈50放置在發射機部件16的中心的最優位置,而無需對一級發射脈衝的任何補償。此後,這允許僅使用傳感器線圈50的振動隔離(如上所述的),從而增加我們的信噪比。
通過使用這個非線性前置放大器方法而不是補償方法,可以選擇發射機環路直徑和支撐框架的對應尺寸以及環路圈數,以簡單地在現場適應特殊的地質目標。
在補償系統環境中一般不鼓勵改動這些參數,因為出現這種改動時補償系統將會損失有效性。因此比起本發明,補償方法通常更不靈活。
本發明的另一特徵是,支撐框架20也被配置來在接通期間測量信號,以便提供同相信息。這已被發現來改進勘測數據,例如在有相對較高電導率的礦體如鎳的情況下。這可通過減弱發射機線圈28的信號來實現,或替代地,為此將一個獨立的接收機線圈緊緊環繞在發射機線圈上。
本發明的另一特徵是,向本發明的系統增加一個電流測量單元(未畫出)。該電流測量單元測量在「斷開」時間間隔內,在發射機線圈28中循環的剩餘電流,從而使系統能夠最小化由這些剩餘電流造成的地球對電磁場脈衝的響應的失真。這在緊接著發射脈衝之後的時間內是特別重要的,此時電流洩漏和電流振動可能存在一小段時間。這些電流在接收的信號中產生了錯誤。電流測量單元的一個實施例由一個空心變壓器和前置放大器(其然後連接到AD轉換器)組成。該變壓器最好設計為像Rogowski線圈,其包括寬動態和頻率範圍、高穩定性和線性特徵以及易於校準。將變壓器的初級線圈與發射機線圈串聯,以便流經所述線圈的電流在變壓器的次級線圈產生emf=M*dl/dt。將信號處理計算機58連接到變壓器,並因此像接收機信號一樣從其上採樣信號,並使用該數據以進一步校正接收機信號。在一個特定實施例中,電流測量單元放置於一個盒子(未畫出)中並安放在牽索上。
其它的修改是可能的。例如,可以增加位於X軸和/或Y軸上的額外接收機線圈。使用發射機線圈和接收機線圈之間的機械靈活關係。這簡化並極大地減少了支撐結構的必需的重量,以及允許用戶使用大得多的環路直徑,從而給予系統更高的偶極矩。使整個結構旋轉90度的能力,以便發射機飛行在X軸方向上,從而允許更好地檢測垂直的導體。
權利要求
1.一種空中時域電磁勘測系統,其包括a)一個用於連接一個飛行器的牽引組件,該牽引組件包括i)一個可變形支撐框架,其包括(1)一個包括一個發射機裝置的發射機部件;以及(2)一個包括一個傳感器裝置的接收機部件;b)一個以與所述發射機部件相隔開的關係連結至該發射機部件的發射機驅動器,所述相隔開的關係可操作來減少噪聲,其中所述發射機驅動器和發射機部件共同使所述系統產生一個對地質勘測有效的接地的磁場脈衝;以及c)一個連結至所述傳感器裝置的非線性增益放大器,其能夠以非補償高線性增益放大地球對磁場脈衝的響應。
2.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空中時域電磁勘測系統,其中所述接收機部件基本上與所述發射機部件的中心軸對準。
3.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空中時域電磁勘測系統,其中所述發射機驅動器和所述非線性增益放大器被連接到一個包括一個控制程序的計算機以控制本發明所述系統的功能,其中所述計算機被配置來激活脈衝以規定一個「接通」時間間隔,並通過所述傳感器裝置的操作在「斷開」時間間隔內測量地球響應,以便產生所選擇的勘測數據,該勘測數據保存在一個連結至所述計算機的存儲器中。
4.權利要求3中所述的空中時域電磁勘測系統,其中所述發射機部件包括一個用於在「接通」時間間隔內測量信號的傳感器,並且所述計算機被配置來從「接通」時間間隔信號測量中產生所選擇的勘測數據。
5.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空中時域電磁勘測系統,其中所述發射機部件包括一個大體上可變形的發射機支撐框架,所述發射機支撐框架支撐一個發射機線圈。
6.權利要求5中所述的空中時域電磁勘測系統,其中所述發射機部件由多個可互連的發射機部件框架元件組成,以便可以組合和分解發射機部件,從而能夠改變發射機部件的表面積以用於所述系統的不同應用。
7.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空中時域電磁勘測系統,其中所述支撐框架的結構使在飛行期間能夠有相對較大的有效表面積和減少的阻力,並且其中所述支撐框架進一步包括一個用於在飛行期間穩定牽引組件運動的穩定器。
8.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空中時域電磁勘測系統,其中將所述牽引組件通過至少一個在多個點連接到發射機部件的纜索裝置連接至所述飛行器;其中所述牽引組件通過一根在第一終端連接到飛行器的中心纜索連接至所述飛行器,所述中心纜索也包括與所述第一終端相對的第二終端,並且其中多根連接纜索連接在中心纜索的第二終端和多個大致沿著發射機部件的圓周平均分布的點之間;並且其中所述發射機驅動器位於所述飛行器之內,並通過一個發射纜索連接至所述發射機部件。
9.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空中時域電磁勘測系統,其中所述接收機部件包括一個大致位於沿著所述發射機部件的中心軸的接收機支撐框架。
10.權利要求9中所述的空中時域電磁勘測系統,其中將所述接收機支撐框架通過多根連接纜索連接到所述發射機支撐框架;其中所述多根連接纜索沿著接收機支撐框架和發射機支撐框架兩者每一個的圓周大致平均分布。
11.權利要求10中所述的空中時域電磁勘測系統,其中所述接收機部件包括一個可靈活地連接到所述接收機支撐框架的傳感器裝置以減少振動。
12.權利要求11中所述的空中時域電磁勘測系統,其中所述接收機支撐框架由多個可互連的接收機部件框架元件組成;其中可以組合和分解所述接收機支撐框架的可互連的接收機部件框架元件。
13.權利要求6中所述的空中時域電磁勘測系統,其中所述發射機部件框架元件定義了一個多邊形的輪廓。
14.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空中時域電磁勘測系統,其中所述飛行器是一個直升機。
15.一種產生勘測數據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a)飛行一個帶有一個連到其上的重量較輕的勘測牽引組件的飛行器,該牽引組件包括i)一個可變形支撐框架,其包括(1)一個包括一個發射裝置的發射機部件;以及(2)一個包括一個傳感器裝置的接收機部件;ii)一個以與所述發射機部件相隔開的關係連結至所述發射機裝置的發射機驅動器,所述相隔開的關係可操作來減少噪聲,其中所述發射機驅動器和發射機裝置共同使所述系統產生一個對地質勘測有效的接地的磁場脈衝;以及iii)一個連結至所述傳感器裝置的非線性增益放大器,其能夠以非補償高線性增益放大地球對磁場脈衝的響應;其中所述接收機部件基本上與所述發射機部件的中心軸對準;b)在「接通」時間間隔內,產生一個對空中地質勘測有效的接地的磁場脈衝;c)在「斷開」時間間隔內,感應針對所述磁場響應的地球響應;d)通過一個非線性增益放大器來放大所述地球響應;以及e)從所述放大的磁場響應獲得地質勘測數據。
16.權利要求15中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在「接通」時間間隔內通過一個連結至所述發射機部件的接收機裝置來收集同相信息的步驟。
17.權利要求15中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為特定勘測應用而調節所述發射機部件的表面積的步驟。
18.權利要求15中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為多維勘測增加額外的接收機線圈的步驟。
19.權利要求15中所述的方法,包括增加環路圈數以適合特定的地質目標的額外步驟。
20.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空中時域電磁勘測系統,其中所述系統進一步包括一個在「斷開」時間間隔內測量在所述發射裝置中循環的剩餘電流的電流測量單元,從而使所述系統能夠最小化所產生的地球對電磁場脈衝的響應的失真。
21.一種用在計算機上來控制一個非補償空中勘測系統的電腦程式,將所述計算機連接到一個連結至一個發射機裝置、一個接收機和一個非線性增益前置放大器的發射機驅動器,所述電腦程式包括a)一個計算機可讀介質;b)可訪問所述計算機可讀介質的計算機指令,其用於i)激活所述發射機驅動器和發射機裝置以在「接通」時間間隔內發射一個對空中地質勘測有效的接地的磁場脈衝;ii)在「斷開」時間間隔內,處理對所述磁場響應的地球響應;iii)通過激活所述非線性增益放大器來放大所述地球響應;以及iv)收集所述放大的地球響應信號數據,並處理所述信號數據以獲得地質勘測數據。
全文摘要
提供了一種空中時域電磁勘測系統。該系統包括一個有一個可變形支撐框架的牽引組件。與飛行器相隔一定距離的該可變形支撐框架包括一個有一個發射機環路的發射機部件和一個有一個與所述發射機部件的中心軸對準的傳感器的接收機部件。該可變形支撐框架有一個重量較輕的組合結構,從而能夠增加或減少所述發射機部件的表面積以適合特殊的勘測應用。所述發射機環路在「接通」時間間隔內發送一個脈衝,並且在「斷開」時間間隔內,所述傳感器測量地球對該脈衝的響應。所述牽引組件還包括一個用於在「接通」時間間隔內產生選擇的勘測數據的傳感器。發射機驅動器能夠產生接地的脈衝。將所述系統元件連結到一個計算機並控制連結到其上的電腦程式以控制其功能。本發明還包括一種使用本發明的牽引組件來產生勘測數據的方法。
文檔編號G01V3/165GK1714303SQ200380103793
公開日2005年12月28日 申請日期2003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02年11月20日
發明者愛德華·貝弗莉·莫裡森, 彼得·瓦連京諾維奇·庫茲明, 帕維爾·季申 申請人:愛德華·貝弗莉·莫裡森, 彼得·瓦連京諾維奇·庫茲明, 帕維爾·季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