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方言和山東方言不一樣(威海的民俗及其土話方言)
2023-10-16 22:06:37 2
乳山大鼓乳山大鼓,俗稱「瞎子唱」,據說西河大鼓傳入乳山後,當地盲藝人在世代傳唱 乳山大鼓過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語,逐步演化而成的。由於唱詞隨鄉入俗,通俗易懂,從而激發了群眾的欣賞興趣。從舊社會到新中國成立初期,成為乳山鄉村最主要的文藝娛樂形式。盲人演唱組合,各村爭相請藝,很受歡迎。演唱的劇目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徵,依次有《封神榜》、《絨線記》、《秦香蓮》等。乳山大鼓的伴樂有,小鼓、三弦、墜琴、胡琴、鋼板、笛子等,合奏起來美妙動聽。唱主角的要邊打鼓、邊打鋼板,其他人員或伴奏或和唱,揚抑頓挫,同調別韻,格外好聽。有時候,也能一個人自拉自唱,或者自彈自唱,真是一人一臺戲,饒有趣味。
乳山夏西火龍秧歌節日沐浴習俗。流行於文登市。沐浴時間,呼雷湯在正月十五日,七裡湯和洪水嵐湯為穀雨節。舊時,有些湯只有男湯,婦女沐浴皆集中在元宵節和穀雨節。屆時,遠近婦女蜂擁而至,唯恐錯過這一年一度的節日沐浴。
文登市區西部有七裡湯,元山東副使王貢易名如意泉。清道光七年,七裡湯始增設女池。嗣後,在七裡湯,婦女也可享受到和男性同樣沐浴的權利。碰到穀雨節,女池難容,男池亦須讓與。村民乘此時為湯神賽會演劇,多則五日,少則三日。屆時人山人海,肩挑小販也南呼北喚,兜攬生意。據說穀雨節婦女浴湯可潔身祛病,益壽延年。清代客居文登的江蘇鎮江人章炳蘭曾作「文登竹枝」詞曰:「如意泉溫賽五香,祛他百病勝仙方。大家女伴閒相約,穀雨同來七裡湯。」?章炳蘭《無盡藏齋詩集》卷四 。在農村老年婦女中,至今仍保持穀雨節趕湯洗澡的習慣。
文登市東南部有呼雷湯,湯之西有小廟,門楣刻「湯神廟」。門左刻「萬曆三十四年孟夏立」。每年元宵節,呼雷湯大開女禁三日,附近婦女扶老攜幼,前往沐浴。屆時,笙管並奏,鑼鼓齊鳴,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賽跑紙馬者紛紛集於湯之左右前後,以參湯神。當時人們還視此泉水為神水。婦女浴畢,喝泉源熱水,謂之「神水喝一口,百病都沒有」。此俗延至20世紀40年代。1958年,呼雷湯始增設婦女浴池,婦女沐浴不再限於元宵節。而老年婦女中仍有元宵節沐浴的習慣。
文登崑嵛山會每年5月20日至22日,聖經山都舉行文登崑嵛山會,推出民間藝術表演、道教全真尋根遊、書法石刻文化研修、經貿洽談等活動,每年都吸引數百名日本、韓國、加拿大、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中外來賓參加盛會。景區內服務設施齊全,建有三星級標準的聖經山別墅度假村,有別墅樓群,有高、中、低檔客房,能同時容納200餘人的多功能服務大樓,集食宿、購物、娛樂、會議接待於一體,是商務、休閒度假的理想去處。聖經山風景區外圍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達,東有上澤公路、西鄰公路,南接309國道、威青一級汽車專用線。由市中心直達聖經山風景區的往返班車每日6班,威海至聖經山的班車2班。聖經山風景區遊覽的最佳時節為5月至10月份。聖經山風景區物產豐富,民俗活動中以農家宴(全為山珍野味)又稱全真宴,廣受遊客的青睞。
開洋謝洋節穀雨,是農耕的重要節氣。院夼由於所處的獨特海洋地理位置及氣候特點,每到穀雨這一天,深海的魚蝦等便遵循季節洄遊的規律紛紛湧至院夼村南的黃海近海水域,休息了一冬的漁民開始整網出海,一年一度的海上生產正式開始。為了祈求平安、預祝豐收,漁民出海之前都要舉行隆重而盛大的儀式,虔誠地向海神獻祭。漁民的祭海活動分三天。
第一天,準備祭品。同一條船的漁民準備帶皮去毛的肥豬一頭,用腔血抹紅,白面大餑餑10個,燒酒一瓶,香紙鞭炮一宗。單個家庭祭拜,一般用豬頭代替整頭豬。
第二天,即穀雨節前一天下午,漁民出海陸續上岸,抬上肥豬,帶著祭品來到海神廟或娘娘廟前,先擺貢品,再放鞭炮,然後燒香磕頭,面海跪祭。
第三天穀雨節之日,漁民歡聚一堂,席地而坐,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划拳猜令,直喝得昏天黑地,因此穀雨節成為漁民的狂歡節。院夼漁民祭海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春秋時期,由於當時落後的生產資料和生產方式,使漁民迷信自然力,把海上生涯的平安和收穫寄托在東海龍王的崇拜之上。
這種祭祀儀式已烙印在漁民的生活觀念之中,成為漁民出海作業的精神支柱,並形成了一種信仰,在當地漁民中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它不僅增強了漁民之間團結奮進凝聚人心的力量,樹立了戰勝驚濤駭浪的信心和決心,而且還增強了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親和力。
漁家禮儀榮成人非常重視迎送禮儀。如果提前知道某天客人到來,則清晨起來清掃庭院。院裡有豬圈的,一般填層黃土,炕上鋪好馬褥子,放好炕桌,並將茶具洗刷乾淨,然後差人到村頭探望,看到客人身影后立即傳報給家中長者,家中長者急忙到村頭恭候。—般情況下,接風吃麵條,送行吃餃子,即俗稱:「送行餃子接風面。」對於親人,榮成通常的做法是只送不迎,且送親人要遠送。
對於稱謂,在社交場合,榮成人根據不同地點、不同職業而採取不同稱呼,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除非非常鄭重,一般情況下都冠以小名。榮成習俗,凡匠人都稱師傅,而不去細分石匠師傅、木匠師傅、剃頭師傅。不熟悉的加姓,如張師傅、李師傅,表示尊敬;熟了,則加小名,如鎖師傅、明師傅,表示親切,像一家人一樣。凡買賣人,則一概叫掌柜。就是賣針頭線腦的,也以掌柜呼之。至於那些跑船、打魚的,理所當然地被稱之為「老大」。走路打聽道路的,榮成人特別禮貌,年紀大的稱大爺、大娘;年輕的叫大哥、大姐;年紀再小的也稱為老弟,甚至叫小孩兒小弟弟、小妹妹。
榮成人以坦率誠懇而又多豪爽粗獷著稱,為人又喜熱鬧。凡有客人,必熱情招待,敬酒的禮節也特多。特別是主家往往聘請村中能言善道、善飲會喝的人當陪客。比如結婚,這本來就是喜事,因此喜主事前就交待陪客,不要吝嗇酒,一定要多灌醉幾個,足可見榮成人的直爽。
土話方言
我芒芒==我看看
聽味兒==用鼻子聞聞什麼味道。
你打哪場來?==你從哪裡來的
從不軋(ga)個人==說明這個人朋友少,不會或是不願意交朋友
破麼頭==草莓
棒棒==玉米
落生==花生
地蛋子==土豆
么子蓋兒==一會兒
真不糙==真好
老子幹-老么歇==很長時間
老了==老輩子威海人表達一個人逝去的說法
不噶實==形容不捨得
滿嘴拉漦漦(chi)==形容看到食物饞的流口水的意思
草雞==形容煩躁
沒(mo)料瞧==沒注意、沒想到
真帶親==一般指形容女孩子真可愛
六精八怪==心眼多、聰明
嘴裡巴澀的==指嘴巴裡發澀
齁瞎子鹹==形容特別鹹的意思
一聽瞎腥的==聞到非常腥的味道
介了巴子==癩蛤蟆
青歪[cuai]子、張拉歪子==青蛙
悄悄兒的==不出聲
唔子嗷子的==吵架、形容爭吵時聲音大
打不悄兒==某一天突然間
闊害了== 形容詞不好了、壞了、完了。
格格當子==蝌蚪
甘藍子==轉折
夜兒==昨天
不耳拾==不搭理
蟣麼癢子==螞蟻
思格豆==芸豆
桑麼==貶義詞、譏諷或是嘲笑對方
出去站麼幹==出去玩一會
玻次貓==毛毛蟲
哈飯、逮飯==吃飯
哈酒==喝酒
出門子==出嫁
弄麼兒==幹什麼
少頁肝==形容一個人沒心眼,少心眼
麼樣兒==什麼樣子
抓鋦鋦==嬰兒看喜 抓周
烀==蒸或煮的意思
不西思==不喜歡、看不上
搛菜(jian)==用筷子夾菜的意思
特為兒地==故意的
各路精神==精神不正常
頭晌 ==上午
麼強強能 ==好像能、好像可以
滿山都是==到處都是
真使銀==真累人
攮子==匕首
固子、股扎==餃子
粑粑 ==玉米餅子
歇著門==開著門
意耐人==噁心
寡灰的==很多灰
別扎著門檻==不要踩在門檻上,老人比較講究據說不吉利
敗著東西 ==糟蹋東西
管多乎==不論什麼時候
麻藤==油條
櫸櫸==兩頭尖尖的饅頭(孩子過生日蒸的)
卷子==方形饅頭
餑餑==圓的饅頭
藏樣==自覺不錯
歇次==休息一會
冒肚子==拉肚子
熊銀==騙人
抓熊==欺負人
在拐==這就對了、做對了
婆媽==婆婆的意思
身麼侯==後背
膾(kuai)膾==撓撓的意思
來來蛛==蜘蛛
絞頭==不是上絞刑架的意思,是指理髮。
乖子==蟈蟈
借了==知了、蟬
熥(teng)==把涼了的飯菜回鍋蒸一下
起空==形容折騰得厲害
無次==不耐煩、厭惡
婆(有的地方念bo)==奶奶的意思
巴蛸(shao)==章魚
松葫籠==松果
夾古拉爾==角落
將將、才將==剛才
打腰==威風、走運的意思
眼石人==擺現
腳鼓鼓==腳踝
夼==低凹山溝
老婆花根子==形容滿頭白髮的老人
四目頂子==百匯穴
夾著窩==腋下
後腦碩子==後腦
眼靈蓋==前額
扒皮狼==馬面魨吧,魨魚的一種
磣(chěn)==說人長得醜
耍馬流==不正經,不專心
吆叱==不好管,不聽話
犟眼子==脾氣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