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組合積木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07:57:29 4
專利名稱:益智組合積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益智組合積木,主要是在十二塊積木上形成不同形式的楔槽,以便於相互結合,並藉該構造於組裝期間發揮啟發益智的效果。
「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雖然具有強烈的宣教意味,卻也是不變的事實,儘管不是每個兒童在未來都能夠成為中流砥柱,然而孩子在父母的心目中卻是永遠的寶貝,雖然自古以來,父母對於子女的關愛始終不變,只是因時代的變遷及父母供應能力的提高,童玩型式亦有所變化,從早期的彈珠、紙牌及泥娃娃逐漸為今日使人目不暇給的新式玩具所取代,在父母能力可及的範圍內,無不竭力給予子女最美好的童年。
儘管兒童在父母的不吝供應下,可獲得不斷翻新花樣的玩具,然目前許多玩具涉及暴力甚至色情,可能造成兒童身心的戕害,此一現象頗受家長們關注,以傳統玩具與之相較,雖不及其新鮮有趣,然而在教育性及啟發性上,確為部分僅重視娛樂性的玩具所不能及,如傳統的積木及拼圖遊戲,都是兼具娛樂與啟發性的玩具;以積木而言,其可賦予遊戲者一充分的想像及塑造空間,對於兒童們心智的啟迪具有卓然功效,此一效果似乎可為積木遊戲至今仍廣受歡迎作合理的解釋;而高娛樂性的玩具不但能獲得兒童們的青睞,同時更能引起成年人的高度興趣,如過去曾風靡一時的魔術方塊即一最好的例證。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啟發教育且極富趣味的積木組合,主要是由十二塊積木拼組構成,其結合完成後的整體外觀是六面均呈十字交叉狀的正方立體型態;其中每一塊積木的組成均有一定次序,其上形成有不同形式的楔槽以便於與相鄰積木楔合;而經組合後的積木,其於十二塊積木中僅得由其中一塊抽出始得依序分解,而故藉由上述構造得提供積木組合期間的高度娛樂性與益智性。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益智組合積木,其主要是由十二塊積木相互楔合而成,其組合後是一六面均呈十字交叉狀的正方體,其特徵在於取一面為基準面,其縱向部分是在中一塊與中二塊間夾設中三塊及中四塊,其橫向部分則於中三塊與中四塊兩側共同夾設一側一塊而組成,該基準面的組成型態是與相對面相同;又以該基準面的側面觀之,其橫向部分是在側一塊與側二塊間夾設側三塊與側四塊,其縱向部分則於側三塊與側四塊上下端共同夾設一上一塊所組成,其中該側面的組成型態與相對另側面相同;再以側面的上端面觀之;其縱向部分是在上一塊與上二塊間分別夾設有上三塊與上四塊,又於橫向部分則由上三塊兩側共同夾設於中一塊間以構成;該上四塊中央及下端部分分別形成卡槽及嵌槽,又於兩卡槽與嵌槽間的側端另形成一側槽,藉卡槽與中三塊嵌合;該中三塊下端分別形成有凹槽及夾槽,該凹槽與夾槽間又形成有缺槽,其中該中三塊是以缺槽側壁嵌設於上四塊的夾槽上,並以三塊夾槽與側三塊嵌合;該側三塊側端分別形成有楔槽與缺槽,其中該楔槽一側邊並形成有凹槽,其以該凹槽楔合於中三塊的夾槽內,並以其缺槽與上二塊嵌合;該上二塊中央部分形成有一嵌槽,其以嵌槽嵌設於側三塊上的缺槽,並供側四塊嵌合;該側四塊內側端形成有寬槽,其以寬槽夾設於上二塊的嵌槽上;該側二塊,其中央部分形成一楔槽,以該楔槽楔合於中三塊的凹槽內;該側一塊外側端亦形成有凹槽,其以該凹槽部分楔合於中三塊的夾槽內;該中四塊上緣部分形成一寬槽,寬槽中央並形成一缺槽,其以寬槽與分別與側一塊及側二塊的凹槽楔合;該中二塊中央形成有凹槽,以該凹槽的側壁嵌合於上四塊的嵌槽內;該上一塊中央形成有夾槽其以夾槽夾設於側三塊與側四塊上;該上三塊是插套於上一塊與上四塊間,其上端處並形成有卡槽;該中一塊中央形成有缺槽,其以該缺槽套設於上三塊上的卡槽。
前述的益智組合積木,其特徵在於各積木上藉以嵌合的槽體維持不變狀況下,可藉由改變輪廓形狀,以構成其他適當形體,其可為圓形體或其他適當形體。
前述的益智組合積木,其特徵在於可配合使用對象程度不同,於各積木上以顏色或其他記號提供標示,以調整其難易度。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徵及目的。
附圖簡要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外觀圖。
圖2至
圖12為本實用新型的拼組程序圖。
圖13至圖23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拼組程序圖。
圖24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組合後的外觀圖。
有關本實用新型構造部分,請首先參閱
圖1所示,其主要是由十二塊積木1~12相互楔合而成,其組合後的型式,是一六面均呈十字交叉狀的正方體,取一面為基準面A,其縱向部分是在中一塊1與中二塊2間夾設中三塊3及中四塊4,其橫向部分則於中三塊3與中四塊4兩側共同夾設一側一塊5而組成,該基準面A的組成型態是與相對面B相同;又以該基準面A的側面C觀之,其橫向部分是在側一塊5與側二塊6間夾設側三塊7與側四塊8,其縱向部分則於側三塊7與側四塊8上下端共同夾設一上一塊9所組成,其中該側面C的組成型態與相對另側面D相同;再以側面C的上端面E觀之;其縱向部分是在上一塊9與上二塊10間分別夾設有上三塊11與上四塊12,又於橫向部分則由上三塊11、上四塊12兩側共同夾設於中一塊1間;如是組成一組合式積木。
又其組裝程序及各積木的結構,如圖2至
圖12所示,首先請叄閱圖2所示,其程序1是先行組合上四塊12及中三塊3,其中該上四塊12中央及下端部分分別形成卡槽121及嵌槽122,又於兩卡槽121與嵌槽122間的側端另形成一側槽123,又與上四塊12組合的中三塊3,其下端分別形成有凹槽31及夾槽32,該凹槽31與夾槽32間又形成有缺槽33,其中該中三塊3是以缺槽33側壁嵌設於上四塊12的夾槽121上,即完成上四塊12與中三塊3的組合;程序2該上四塊12與中三塊3組合完成後,再於其上組合側三塊7(如圖3所示,該側三塊7側端分別形成有楔槽71與缺槽72,其中該楔槽71一側邊並形成有凹槽73,該側三塊7是以其凹槽73楔合於中三塊3的夾槽32側。
程序3如圖4所示,組合完成後的上四塊12、中三塊13及側三塊7上再組裝一上二塊10,該上二塊10中央部分形成有一嵌槽101,該嵌槽101側壁的厚度等於側三塊7缺槽72的寬度,又該缺槽72的深度是為嵌槽101寬度的二分之一,該上二塊10即以嵌槽101側壁二分之一嵌設於側三塊7上的缺槽72,經組合後的上四塊12其外側壁是與側三塊7外側端切齊,其組合型態即如圖5所示。
程序4於該上二塊10組合完畢後,再行組合一側四塊8,該側四塊8內側端形成有寬槽81,該側塊8是以寬槽81夾設於上二塊10另二分之一的嵌槽101上,組合完成後的側四塊8是與側三塊7對正並齊,其組合型態如圖6所示。
程序5經裝上側四塊8後,其上再組合一側二塊6,該側二塊6中央部分形成一楔槽61,側二塊6即以該楔槽61楔合於中三塊3的凹槽31內,其經組成後,該側二塊6內側端與側四塊8對正,外側端則與中三塊3切齊,其經組合的狀態如圖7所示。
程序6該積木組合於組上側二塊6後,再於相對的另端組合側一塊5,該側一塊5外側端亦形成有凹槽51,側一塊5即以其凹槽51部分楔合於中三塊3的夾槽32內,經組合後,側一塊5內側端與側三塊7對正,外側則與中三塊3另端切齊,其組成型態如圖8所示。
程序7於側一塊5組合後,再行組合中四塊4,該中四塊4上緣部分形成一寬槽41,寬槽41中央並形成一缺槽42,中四塊4以其寬槽41與側一塊5及側二塊6的凹槽51、61楔合,其組成型態如圖9所示。
程序8經中四塊4組裝完成後,繼續組裝中二塊2,該中二塊2中央形成有凹槽21,中二塊2以其凹槽21的側壁嵌合於上四塊12的嵌槽122內,經組合後該中二塊2是與中四塊4對正,其經組合後的外觀型態如
圖10所示。
程序9如
圖10所示,為上一塊9組合的示意圖,該上一塊9中央形成有夾槽91,其組裝程序是首先將上一塊9插套入側三塊7的楔槽71及側四塊8的寬槽81間,並以其夾槽91向前推移使的夾設於側三塊7與側四塊8上,而於上一塊9與上四塊12間並形成一方形槽,其組合後型態如
圖11所示。
程序10經上一塊9組合後,該積木組合僅餘上三塊11及中一塊1,其中該上三塊11近上端處形成有卡槽111,上三塊11恰可插套於上一塊9與上四塊12間的方形槽如
圖12所示,該上三塊11未完全插入時,即使中一塊1組合於該上三塊11,其中該中一塊1中央形成有缺槽1A,中一塊1即以其缺槽1套設於上三塊11上的卡槽111,經套設中一塊1的上三塊1即可完全插入上一塊9與上四塊12間,並使該中一塊1兩端與三塊3切齊,其頂緣並與上三塊11與上四塊12切齊,其完全裝後的型態即如
圖1所示。
如前揭所述各積木及程序組合後,可構成一正方體的組合積木,然本實用新型經略事調整各積木的形狀,即可使組合後的積木形狀呈一圓形體,如
圖13至圖23所示,各積木間相互嵌合的槽體俱與前揭程序各積木上形成相同,其主要是積木形狀的改變;首先如
圖13所示,是上四塊12』與中三塊3』的組合狀態,其中該上四塊12』與中三塊3』的兩端分呈一適當的弧角;其二者組合後繼續組裝側三塊7』,如
圖14所示,該側三塊7』的兩端亦呈一適當弧角,其經組合後,再行組裝上二塊10』,如
圖15所示,該上二塊10』外側邊形成一圓弧角;於該上二塊10』完成組裝後,繼續組裝側四塊8』,如第
圖16所示,該側四塊8』兩端形成與側三塊7』相對應的弧角,再如
圖17所示,該側四塊8』完成組裝後,再行結合側二塊6』,側二塊6』外側端形成一圓弧角,組成後如
圖18所示,該於側二塊6』組裝後,繼續組裝側一塊5』,側一塊5』外側端亦形成為圓弧角,組裝後如
圖19所示,其與側二塊6』、側三塊7』及側四塊8』形成一圓形後,爾後再行組裝中四塊4』,該中四塊4』兩端形成有與中三塊3』對應的弧角,組裝後如圖20所示,並繼續組裝中二塊2』,該中二塊2』外側端是圓弧角,組合後如圖21所示,並再行組裝上一塊9』,其外側端亦呈圓弧角,組裝後如圖22所示,爾後再行組裝上三塊11』,上三塊11』兩端形成有與上四塊12』對應的弧角,其於未完全插入時,再行組裝中一塊1』如圖23所示,該中一塊1』外側端呈圓弧角,經組裝後,中一塊1』與中二塊2』、中三塊3』及中四塊4』共同形成一圓形,另上一塊9』、上二塊10』、上三塊11』及上四塊12』亦形成一圓形,由是即構成一圓形體,如圖24所示,其可提供另一種組合趣味,同時因圓形體造成的不同視覺效果,使於組裝時得產生不同的難易度。
經上述程序可組成如
圖1所示的積木型式,按本實用新型的積木因必須以一定程序配合各積木的相互關是始得組合完成,遂實施者必須依各積木上形成的各式嵌接槽體,以尋找適合對應的積木,故其本身具適當的難度,其難度適可使實施者於不輕易達成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並具有益智啟發的效果;又如為配合使用對象程度不同,則可於各積木上以顏色或其他記號提供標示,以降低其難度,如上述積木計分有三大組積木塊,分屬上、中、側面,其可將同一部分積木塗布相同顏色,如中一塊1至中四塊4塗上紅色,上一塊9至上四塊12塗成黃色,側一塊5至側四塊8則塗上藍色,藉由相對應積木是為相同顏色,實施者在有大略跡象可尋的狀況下,得以較低難度完成。
權利要求1.一種益智組合積木,其主要是由十二塊積木相互楔合而成,其組合後是一六面均呈十字交叉狀的正方體,其特徵在於取一面為基準面,其縱向部分是在中一塊與中二塊間夾設中三塊及中四塊,其橫向部分則於中三塊與中四塊兩側共同夾設一側一塊而組成,該基準面的組成型態是與相對面相同;又以該基準面的側面觀之,其橫向部分是在側一塊與側二塊間夾設側三塊與側四塊,其縱向部分則於側三塊與側四塊上下端共同夾設一上一塊所組成,其中該側面的組成型態與相對另側面相同;再以側面的上端面觀之;其縱向部分是在上一塊與上二塊間分別夾設有上三塊與上四塊,又於橫向部分則由上三塊兩側共同夾設於中一塊間以構成;該上四塊中央及下端部分分別形成卡槽及嵌槽,又於兩卡槽與嵌槽間的側端另形成一側槽,藉卡槽與中三塊嵌合;該中三塊下端分別形成有凹槽及夾槽,該凹槽與夾槽間又形成有缺槽,其中該中三塊是以缺槽側壁嵌設於上四塊的夾槽上,並以中三塊夾槽與側三塊嵌合;該側三塊側端分別形成有楔槽與缺槽,其中該楔槽一側邊並形成有凹槽,其以該凹槽楔合於中三塊的夾槽內,並以其缺槽與上二塊嵌合;該上二塊中央部分形成有一嵌槽,其以嵌槽嵌設於側三塊上的缺槽,並供側四塊嵌合;該側四塊內側端形成有寬槽,其以寬槽夾設於上二塊的嵌槽上;該側二塊,其中央部分形成一楔槽,以該楔槽楔合於中三塊的凹槽內;該側一塊外側端亦形成有凹槽,其以該凹槽部分楔合於中三塊的夾槽內;該中四塊上緣部分形成一寬槽,寬槽中央並形成一缺槽,其以寬槽與分別與側一塊及側二塊的凹槽楔合;該中二塊中央形成有凹槽,以該凹槽的側壁嵌合於上四塊的嵌槽內;該上一塊中央形成有夾槽其以夾槽夾設於側三塊與側四塊上;該上三塊是插套於上一塊與上四塊間,其上端處並形成有卡槽;該中一塊中央形成有缺槽,其以該缺槽套設於上三塊上的卡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益智組合積木,其特徵在於各積木上藉以嵌合的槽體維持不變狀況下,可藉由改變輪廓形狀,以構成其他適當形體,其可為圓形體或其他適當形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益智組合積木,其特徵在於可配合使用對象程度不同,於各積木上以顏色或其他記號提供標示,以調整其難易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益智組合積木,尤指一種具啟發教育性且饒富趣味的積木組合,主要是由十二塊積木拼組構成,其結合完成後的整體外觀是六面均呈十字交叉狀的正方立體態型;其中每一塊積木的組成均有一定次序,其上形成有不同形式的楔槽以便於與相鄰積木楔合;而經組合後的積木,其於十二塊積木中僅得由其中一塊抽出始得依序分解,而故藉由上述構造得提供積木組合期間的高度娛樂性與益智性。
文檔編號A63H33/06GK2155928SQ9321356
公開日1994年2月16日 申請日期1993年5月20日 優先權日1993年5月20日
發明者陳清芳 申請人:陳清芳, 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