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鬆柔和知覺如何把握
2025-08-02 22:36:08
太極拳的松是由內而外的,是在意的領導下達到節節鬆開,放鬆僵硬頑固的部位,做到松而不散,松而不亂。太極的所有步法,技巧,套路都離不開松,靈活,渾圓之中都有松融入在其中。知覺以及內勁都離不開松。
人在生長中,會慢慢關節變得僵硬,因為平時機械性的練習,使得肌肉有了記憶,韌帶變得難以舒展。所以松變得尤為困難。發出的力都是拙力。放鬆不了,在對戰中就會心機,一心機就會心浮氣躁,因急於求勝在動作上強壓於人;或因怕處於被動位置,便強拔硬挺,出現「頂牛」現象。須知「由己則滯,從人則活」,鬆柔功夫高深者對敵時能隨屈就伸,做到「捨己從人」。
人體在「松」的狀態下,腰胯自由靈活轉動,各個關節輕靈無滯,筋骨順臺,氣脈貫通,意無間斷,各種功夫勁法才能準確到位。「松」不僅是「化」的前提,同時也是「發」的必備要素。
學會「松」後,要在松的基礎上讓身體各方面進行協調,要用意來統領部位,將身體串聯起來,成為一個互相照應的,具有組織的整體,整體的彈性源自於松,整體的機動性,發力源,源於意。所以說,真正太極功夫上的「松」和「柔」,是在內意境領和內力充貫下的「松」和「柔」無絲毫滯重,無剎那間斷,外觀如行雲流水,內察卻柔韌剛強,完全不同於只重外在表演的「松」與「柔」,更不同於雜技中的「柔術」。
知覺功夫就是「聽勁」,每一個健全的人都能聽,這是一種本能。「聽」勁是將其發揮到極致,然後通過大腦來判斷敵方的進攻方向。也就是預判敵方的動向。我們要將我們天生的「聽勁」反映到極致,讓他成為太極功夫的一種。知覺功夫是在松靜功夫基礎上的第二種功夫,實際上是『知人」的功夫。如果說鬆柔是體,重在知己,知覺剮為用,重在知人。能知覺,方能屈伸動靜,見人則開,遇出則合,著來則降,就去則升,階及神明。「人不知我,我獨知人」,就是這種功夫的真實寫照。
「懂勁」就更容易理解了,懂勁就理解能力。大腦的第一反應,當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大腦會做出判斷,有危險大腦就會對腿發出指令快跑,吃到好吃的東西,大腦就會發出愉悅的信號。懂勁其實就是這樣一種原理,對戰的過程遇到危險,身體通過大腦的信號隨之變化。太極拳高於其他拳種之處,全在精神之內斂和神經感應之靈敏,凡全身所觸之處.皆如昆蟲之觸角一樣是敏。在太極推手中,每—個定式都會變化虛無數的活式,所以都要在松靜中隨著接觸點上的消息去知覺,去想像,去判斷,去靈活多變,死招死術不是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