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動升降平臺的製作方法
2023-12-11 00:55:37 2
專利名稱:手動升降平臺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搬運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手動升降平臺。
背景技術:
在家居生活或者商場銷售展示中,常常需要搬運一些物品,如家電、家具、柜子、花 瓶等等,通常人們都是採用人工提升的方式來搬運物品,然而人工搬運不僅費勁,有時還需 要多人協助才能完成,因此,人們希望有一種可以裝載物品的升降平臺來代替人工搬運。升降平臺是一種多功能起重裝卸機械設備,一般可分為固定式升降平臺、移動式 升降平臺、導軌式升降平臺和曲臂式升降平臺等。傳統的升降平臺大多用於工業、建築、交 通、高空作業等方面,體積一般較大型且結構複雜笨重,因此不適用於一般家居生活或商場 銷售中;此外,傳統的升降平臺機構大都採用液壓升降系統來驅動,由於液壓升降系統需要 液壓缸和液體泵,因此這種升降平臺機構只適用於工業上,用於室內則會造成噪音和汙染。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改進型的手動升降平臺來克服上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手動升降平臺,所述手動升降平臺升降平穩、安全 可靠、升降精度高且行程大,在使用的過程中沒有噪音且不會汙染環境,同時結構簡單、體 積輕巧。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手動升降平臺,所述手動升降平臺包 括支撐架、傳動機構、滑動機構及用於承載待升降物的升降支架所述傳動機構包括第一傳 動組件、第二傳動組件、設於所述支撐架上的固定座及穿過所述固定座且兩端分別固定連 接所述第一傳動組件和第二傳動組件的傳動軸,所述第一傳動組件包括穿過所述支撐架並 與所述支撐架樞接的手柄、固定連接於所述手柄的一端的蝸杆及固定連接於所述傳動軸的 一端並與所述蝸杆嚙合的蝸輪,所述第二傳動組件包括垂直設於所述升降支架上的齒條及 固定連接於所述傳動軸的另一端並與所述齒條嚙合的齒輪;所述滑動機構包括設於所述 支撐架上並與所述齒條平行的導軌及設於所述升降支架上並與所述導軌滑動卡接的滑塊, 轉動所述手柄,從而使所述升降支架在所述齒輪和齒條的配合下實現垂直方向上的升降運 動。較佳地,所述支撐架呈垂直彎折結構,所述支撐架包括水平部和垂直部,所述水平 部垂直連接於所述垂直部的下端,所述垂直部的上端設有所述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穿設 有所述傳動軸,所述傳動軸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所述蝸輪和齒輪。較佳地,所述升降支架呈垂直彎折結構,所述升降部包括承載部和升降部,所述承 載部垂直連接於所述升降部的上端,所述升降支架的升降部與所述支撐架的垂直部在垂直 方向呈平行對應設置,所述垂直部上垂直設有所述導軌,所述升降部上設有與所述導軌滑 動卡接的滑塊及與所述齒輪嚙合的齒條。較佳地,所述升降部包括相對設置的上、下側臂和左、右側臂,所述上、下、左、右側臂圍成第一長方形空間,所述承載部由所述升降部的上側臂背向所述支撐架的垂直部水平 延伸形成,所述齒條垂直設於所述上、下側臂之間且收容於所述第一長方形空間內。較佳地,所述水平部的上表面設有下限位塊,所述垂直部上設有上限位塊,所述下 限位塊對應所述下側臂正下方的位置設置,所述上限位塊的一端固定設於所述垂直部上, 所述上限位塊的另一端穿過所述第一長方形空間並位於所述下側臂的正上方。較佳地,所述水平部的下表面上均勻分布有滾輪。較佳地,所述滾輪為萬向滾輪較佳地,所述手動升降平臺還包括把手,所述把手設於所述垂直部上並與所述手 柄的自由端位於同一側面。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手動升降平臺採用蝸杆和蝸輪配合轉動及齒條和 齒輪配合轉動來實現手動升降平臺的升降,由於蝸杆、蝸輪具有自鎖功能,因此使得手動升 降平臺升降安全可靠;同時,採用齒條、齒輪傳動使得手動升降平臺升降精度高、行程大; 此外,本實用新型的手動升降平臺還採用導軌、滑塊傳動,導軌、滑塊對整個手動升降平臺 起導向作用,因此使得手動升降平臺升降平穩、順暢;再者,本實用新型的手動升降平臺採 用手柄驅動,因此避免了現有技術中使用液壓控制系統造成的噪音及汙染,同時手柄驅動 使得結構簡單、體積輕巧。通過以下的描述並結合附圖,本實用新型將變得更加清晰,這些附圖用於解釋本 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手動升降平臺一個具體實施例中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手動升降平臺另一個角度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所示手動升降平臺在下降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1所示手動升降平臺在上升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參考附圖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附圖中類似的元件標號代表類似的元 件。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手動升降平臺,所述手動升降平臺升降平穩、安全可 靠、升降精度高且行程大,在使用的過程中沒有噪音且不會汙染環境,同時結構簡單、體積 輕巧。參考圖1-4,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手動升降平臺1包括支撐架 10、傳動機構30、滑動機構40及用於承載待升降物的升降支架20。所述傳動機構30包括 第一傳動組件、第二傳動組件、設於所述支撐架10上的固定座33及穿過所述固定座33且 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傳動組件和第二傳動組件的傳動軸34,所述第一傳動組件包括 穿過所述支撐架10並與所述支撐架10樞接的手柄310、固定連接於所述手柄310的一端的 蝸杆311及固定連接於所述傳動軸34的一端並與所述蝸杆311嚙合的蝸輪312,所述第二 傳動組件包括垂直設於所述升降支架20上的齒條321及固定連接於所述傳動軸34的另一 端並與所述齒條321嚙合的齒輪322 ;所述滑動機構40包括設於所述支撐架10上並與所 述齒條321平行的導軌41及設於所述升降支架20上並與所述導軌41滑動卡接的滑塊42,
4轉動所述手柄310,從而使所述升降支架20在齒輪322和齒條321的配合下實現垂直方向 上的升降運動。參考圖1-2,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支撐架10呈垂直彎折結構,所述支撐架10包括水 平部11和垂直部12,所述水平部11垂直連接於所述垂直部12的下端,所述垂直部12的上 端設有所述固定座33,所述固定座33上穿設有所述傳動軸34,所述傳動軸34的兩端分別 固定連接所述蝸輪312和齒輪322。所述升降支架20也呈垂直彎折結構,所述升降支架20 包括承載部21和升降部22,所述承載部21垂直連接於所述升降部22的上端,所述升降支 架20的升降部22與所述支撐架10的垂直部12在垂直方向呈平行對應設置,所述垂直部 12上垂直設有所述導軌41,所述升降部22上設有與所述導軌41滑動卡接的滑塊42及與 所述齒輪322嚙合的齒條321。參考圖1及圖3-4,所述升降部22包括相對設置的上、下側臂221、223和左、右側 臂222、224,所述上、下、左、右側臂221、223、222、224圍成第一長方形空間200,所述承載部 21由所述升降部22的上側臂221背向所述支撐架10的垂直部12水平延伸形成,所述齒條 321垂直設於所述上、下側臂221、223之間且收容於所述第一長方形空間200內。所述垂直部12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第三側臂121、123和第二、第四側臂122、 124,所述第一、第三、第二及第四側臂121、123、122、124分別與所述升降部22的上、下、左、 右側臂221、223、222、224——平行,且所述第一、第三、第二及第四側臂121、123、122、124 圍成第二長方形空間100,所述水平部11由所述第三側臂123水平延伸形成且所述水平部 11的延伸方向與所述承載部21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固定座33的一端固定於所述第一側 臂121的下表面、另一端向第二長方形空間100延伸,所述導軌41垂直設於所述第二側臂 122的內側面(圖未示),所述內側面為與所述升降部22相對的垂直部12的側面。更加 具體地,所述手動升降平臺1還包括蝸杆座13,所述蝸杆座13的上端固定於所述第一側臂 121的外側面(圖未示),所述外側面為與所述內側面相反方向的側面,所述蝸杆座13的下 端向下延伸,所述手柄310穿過所述蝸杆座13的下端並與所述蝸杆座13樞接。在本實施 例中,還包括把手14,所述把手14設於所述第二、第四側臂122、124的外側面上,所述把手 14的設置方便使用者操作所述手動升降平臺1。具體地,所述水平部11的上表面設有下限位塊15,所述垂直部12的第四側臂124 上設有上限位塊16,所述下限位塊15對應所述下側臂223正下方的位置設置,所述上限位 塊16的一端固定設於所述垂直部12的第四側臂124上,所述上限位塊16的另一端穿過所 述第一長方形空間200並位於所述下側臂223的正上方。所述上、下限位塊15、16的設置 使所述手動升降平臺1在一定的行程上平穩升降及限位。具體地,所述水平部11的下表面上均勻分布有滾輪111,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滾輪 111為萬向滾輪,使用所述萬向止動輪111使所述手動升降平臺1停止時平穩放置,運動時 方向變動自如,從而易於控制所述手動升降平臺1的運動方向。下面結合圖1-4對本實用新型手動升降平臺1在一個具體實施例中的工作原理進 行詳細的描述當需要對所述手動升降平臺1進行升降操作時,旋轉所述手柄310的自由端,所述 手柄310的旋轉帶動連接於其一端的蝸杆311轉動,從而將旋轉動力傳遞到與所述蝸杆311 配合的蝸輪312上使所述蝸輪312轉動,由於所述蝸輪312和齒輪322分別固定於所述傳動軸34的兩端,因此,所述蝸輪312轉動時旋轉動力傳遞到所述齒輪322上,經過所述齒輪 322、齒條321的配合傳動,所述旋轉動力轉化為所述齒條321的升降動力,進而使所述升降 支架20實現升降,在所述升降支架20升降的過程中,所述導軌41和滑塊42起到定位和導 向的作用,所述上、下限位塊15、16起限位和緩衝的作用。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手動升降平臺1採用蝸杆311和蝸輪312配合轉動及齒條 321和齒輪322配合轉動來實現手動升降平臺1的升降,由於蝸杆311、蝸輪312具有自鎖 功能,因此使得手動升降平臺1升降安全可靠;同時,採用齒條321、齒輪322傳動使得手動 升降平臺1升降精度高、行程大;此外,本實用新型的手動升降平臺1還採用導軌41、滑塊 42傳動,導軌41、滑塊42對整個手動升降平臺1起導向作用,因此使得手動升降平臺1升 降平穩、順暢;再者,本實用新型的手動升降平臺1採用手柄310驅動,因此避免了現有技術 中使用液壓控制系統造成的噪音及汙染,同時手柄310驅動使得結構簡單、體積輕巧。以上結合最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描述,但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以上揭 示的實施例,而應當涵蓋各種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本質進行的修改、等效組合。
權利要求一種手動升降平臺,其特徵在於,包括支撐架、傳動機構、滑動機構及用於承載待升降物的升降支架所述傳動機構包括第一傳動組件、第二傳動組件、設於所述支撐架上的固定座及穿過所述固定座且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傳動組件和第二傳動組件的傳動軸,所述第一傳動組件包括穿過所述支撐架並與所述支撐架樞接的手柄、固定連接所述手柄的一端的蝸杆及固定連接於所述傳動軸的一端並與所述蝸杆嚙合的蝸輪,所述第二傳動組件包括垂直設於所述升降支架上的齒條及固定連接於所述傳動軸的另一端並與所述齒條嚙合的齒輪;所述滑動機構包括設於所述支撐架上並與所述齒條平行的導軌及設於所述升降支架上並與所述導軌滑動卡接的滑塊,轉動所述手柄,從而使所述升降支架在所述齒輪和齒條的配合下實現垂直方向上的升降運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動升降平臺,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架呈垂直彎折結構,所述 支撐架包括水平部和垂直部,所述水平部垂直連接於所述垂直部的下端,所述垂直部的上 端設有所述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穿設有所述傳動軸,所述傳動軸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所 述蝸輪和齒輪。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手動升降平臺,其特徵在於,所述升降支架呈垂直彎折結構,所 述升降部包括承載部和升降部,所述承載部垂直連接於所述升降部的上端,所述升降支架 的升降部與所述支撐架的垂直部在垂直方向呈平行對應設置,所述垂直部上垂直設有所述 導軌,所述升降部上設有與所述導軌滑動卡接的滑塊及與所述齒輪嚙合的齒條。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手動升降平臺,其特徵在於,所述升降部包括相對設置的上、下 側臂和左、右側臂,所述上、下、左、右側臂圍成第一長方形空間,所述承載部由所述升降部 的上側臂背向所述支撐架的垂直部水平延伸形成,所述齒條垂直設於所述上、下側臂之間 且收容於所述第一長方形空間內。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手動升降平臺,其特徵在於,所述水平部的上表面設有下限位 塊,所述垂直部上設有上限位塊,所述下限位塊對應所述下側臂正下方的位置設置,所述上 限位塊的一端固定設於所述垂直部上,所述上限位塊的另一端穿過所述第一長方形空間並 位於所述下側臂的正上方。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手動升降平臺,其特徵在於,所述水平部的下表面上均勻分布 有滾輪。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手動升降平臺,其特徵在於,所述滾輪為萬向滾輪。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手動升降平臺,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把手,所述把手設於所述垂 直部上並與所述手柄的自由端位於同一側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手動升降平臺,包括支撐架、傳動機構、滑動機構及升降支架,傳動機構包括第一傳動組件、第二傳動組件、設於支撐架上的固定座、及穿過固定座且兩端分別固定連接第一傳動組件和第二傳動組件的傳動軸,第一傳動組件包括穿過支撐架並與支撐架樞接的手柄、固定連接手柄的一端的蝸杆及固定連接於傳動軸的一端並與蝸杆嚙合的蝸輪,第二傳動組件包括垂直設於升降支架上的齒條及固定連接於傳動軸的另一端並與齒條嚙合的齒輪;滑動機構包括設於支撐架上並與齒條平行的導軌及設於升降支架上並與導軌滑動卡接的滑塊。所述手動升降平臺升降平穩、安全可靠、升降精度高且行程大,使用時沒有噪音且不會汙染環境,同時結構簡單、體積輕巧。
文檔編號B66F9/075GK201647933SQ201020140619
公開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23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23日
發明者劉惠森, 張華 , 楊明生, 王勇, 王曼媛, 範繼良, 郭業祥 申請人:東莞宏威數碼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