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夭折:CIO揮淚總結三條寶貴經驗
2024-11-19 21:23:10
那雖然與現在已經間隔多年了,但是,還時時在我耳邊繚繞。我清楚的記得,那是一個春天,一個百花待放的季節。但是,我心裡一點都沒有春天的感覺。原來,前不久,我們公司上了一個開源的辦公自動化(OA)項目。但是,我們公司因為人手不夠,而公司人力資源部門又不同意給這個項目加派人手,所以,我們決定尋找外部的合作夥伴,來幫助我們進行一些功能的開發與定製。
那時,我們有兩個選擇。一是選擇這個開源軟體的專門服務商。雖然這個軟體是開源的,但是,已經有軟體公司看到了其的商業價值,開始研究這個開源軟體,並為其提供服務。可惜的是,那時,這些公司還是鳳毛麟角,而且,都在廣州、北京等地區,連上海都沒有,離我們公司比較遠。我們認為,若選擇這麼遠的公司,到時候服務起來不方便。雖然我們跟他們接觸後,發現他們水平還可以,但是出於路途的考慮,我們還是放棄了。
另外一個選擇就是離我們公司近一點的地方,找一家軟體開發企業。我們公司在杭州。杭州的信息化企業雖然不能跟上海、廣州、北京比,但是,也差不了哪裡去。所以,找一家專門為公司提供軟體定製的企業,也不是很困難。不過,他們有一個不好的地方,而且,這個缺陷可以說是致命的。一方面,他們對於這套軟體不是很熟悉,若讓他們進行開發的話,他們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去研究這套軟體,而這個成本最後肯定會轉嫁到我們身上;二是他們以前也沒有接觸過OA軟體,可以說,對於辦公自動化的業務沒有直觀的了解。
雖然他們有不足的地方,但是,我們最後還是考慮選擇跟附近的一家軟體公司合作。主要出於以下考慮。一是他們不懂OA軟體,但是,我們公司有一位以前實施過OA軟體的人才,則只要他提需求與解決方案,讓對方進行開發即可;二是他們雖然不懂這個軟體,但是,我們現有已經有了全套的資料,他們根據這套資料,應該可以在短時間內了解這套系統;三主要還是出於路途的考慮,離我們公司近,方便我們的溝通與協作。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起公關做的不錯,藉助我公司一位副總的朋友的關係,順利的促成了跟我公司合作的機會。
但是,後來的經歷我那時的選擇是多麼的不明智,導致我現在是進退兩難。
一是軟體公司沒有我想像的那麼兢兢業業。因為OA軟體開發來說,對他們是一個陌生的業務,重要的是,不是他們的主要業務。他們主要是為一些超市、賣場的企業開發軟體。所以,他們在籤合同之前口頭答應會派一些經驗豐富的程式設計師,但是,後來呢,派出的都是一些剛入門的程式設計師。但是,這也不能說他們違反合同,因為他上面還有一個軟體工程師在做指導。可惜的是,其只是掛著名兒的,沒有參與任何功能的開發。
經驗教訓1:技術項目要對口
所以,我們選擇信息化合作夥伴的時候,不用太過考慮軟體公司的規模,但是,一定要考慮軟體公司跟你的項目是否對口;千萬不能象瞎貓抓老鼠,抓到一個是一個。若你選擇的外包服務商,跟你的項目不對口的話,雖然其實力可能比較強,但是,你也不要想他們給予你太多的關注,因為他們不會「不務正業」,他們現在接受你的項目,可能是他們現在正處於淡季,沒多少項目。所以,就接一個項目是一個項目了。
其實,現在通訊這麼發達,有時候,路途不一定非常關鍵。雖然路途遠的企業,在上門服務上會遇到一定的問題,但是,通過遠程協助工具也可以解決一些常規問題;就算讓對放派個一兩個專業人員,我們包吃包住,集中精力花個一個月時間搞開發,也花不了我們多少錢,效果,卻比找一家沒有經驗的軟體公司要好的多。
二是軟體公司不熟悉OA項目的具體業務,跟他們交流非常的困難。其實利用過OA系統或者其他大型管理系統的人都知道,這些系統的開發,難度不大;難的在於業務的熟悉與系統的設計。主要系統設計與業務處理邏輯做好後,軟體開發就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我們在剛開始考慮的時候,把問題想的過於簡單。我們錯誤的認為,只要我們有熟悉OA系統的人才,即使對方沒有這方面的人員,也沒什麼問題。但是,後來,不幸的證明了我這個想法是多麼的一相情願。由於軟體公司人員以前沒有接觸過OA系統,對於OA系統的相關業務非常不熟悉,結果呢,我們跟他們溝通起來非常的麻煩。一個簡單的業務,我們要重複好幾遍,他們才能夠接受。最重要的是,我們不可能老是在旁邊站著看他們開發。最後,他們開發出來的功能,跟我們設想的,總是有距離。
經驗教訓2:雙方溝通很重要
管理軟體的本質在於業務流程,在於管理思想。軟體設計的好壞,直接關係到軟體的利用效果。若想要沒有OA軟體使用經驗、開發經驗的人,開發出一套OA軟體,即使在原有的模板上進行開發,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他們程序開發人員的思維跟我們用戶的思維還是有一定差異的,有時候,這些差異很難通過語言來解決。
所以,我們在選擇信息化業務夥伴的時候,特別是涉及到一些比較複雜的管理軟體時,除了要考慮對方的程式設計師能力時,非常重要的,還要考慮對方除了技術員之外,有沒有比較熟悉實際業務的專業人員。如此的話,我們只需要跟對方的熟悉業務的人員溝通即可。至於他如何跟他們的程式設計師溝通、如何保證需求的實現,就不是我們關注的內容了。我們只需要關注最終的結果就可以了。
三是在跟信息化合作夥伴洽談時,沒有提出一個合理的考核方案。我們在起草合作合同時,雖然也想到考核的問題,但是,出於經驗的限制,沒有沒有設計出一個好的考核方案。這導致了在信息化項目的後期,我們跟軟體公司之間相互扯皮,踢皮球。
經驗教訓3:項目考核必須有
若我們選擇外包服務商的時候,一個切實可行的考核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能夠讓軟體公司,把項目簡單的完成了,甚至只是時間到了,就可以輕鬆的拿到項目資金了,這顯然是不行的。為了能夠督促合作夥伴完成項目,則就必須要有考核方案,而不能簡單的用項目時間來度量。值得高興的是,我們在這方面雖然做的不夠,但是至少還做了一些。在項目開始前,我們還是進行了一番比較深入的需求調研,對開源的OA軟體也進行了試用,然後,兩者比較,就羅列了一些在系統中無法滿足的需求。我們在籤定合同時,就明確了要實現這些需求,對方才能夠拿到項目資金。所以,現在的狀況是,我們跟對方都陷入了泥潭,不可自拔。對方軟體公司雖然不能實現全部需求,但是,為了拿到這筆資金,還在那邊不斷的努力;而我們呢,因為由這個軟體開發公司的限制,也不能再隨便的尋找其他的開發商。現在至少有軟體公司陪著我們一起熬,心裡至少安慰一點。雖然,這對我們的影響可能會更大。
最後,這個項目還是以失敗告終。投入了不少精力與金錢,開源OA軟體還是沒有在企業中上線運行。我一發狠,最後,還是在企業財務總監那邊,爭取到一筆資金,上了一個成熟的商業OA軟體,沒花多少時間,就完成了OA項目。
經受這個打擊之後,我在以後選擇信息化項目外包服務商的時候,就特別小心了,不能太過於簡單。而且,從這次事件之後,我對開源的軟體也不是很看好。因為一般的企業,畢竟不是專業的軟體公司,沒有這麼多的人員,更加沒有專業人員來維護開源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