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人源化抗‑補體因子C1Q抗體及其應用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05:10:16


相關申請本申請要求2014年11月5日提交的美國臨時申請62/075,793的權利,通過引用將其全部內容併入本文。背景1.領域本公開涉及抗c1q抗體以及其使用的方法。2.相關技術描述過多的補體活化與許多疾病狀況有關,包括多種炎性和自身免疫疾病。近來,補體系統已被證明對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病理學有貢獻。具體而言,補體因子,例如c1q,已經被證明在神經元突觸中表達,並且標誌所述突觸的清除。參見,例如,美國專利公開文本nos.2012/0195880和2012/328601。雖然選擇性突觸丟失是正常腦發育中必要的方面(「突觸修剪」),但過多的突觸丟失,特別是在成熟的或老化的腦中,導致神經退化和認知減退。在正常的老化過程中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進展中,升高的突觸補體表達被發現對突觸的丟失有貢獻。相反,降低神經元補體表達被發現具有神經保護作用。基於這些發現,中和補體因子例如c1q的活性被認為是有前景的防止突觸丟失並減緩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進展以及正常老化過程中的認知減退的治療策略。涉及突觸丟失並被認為是可以進行以中和補體因子例如c1q為目的的治療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包括阿爾茨海默病、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多發性硬化、青光眼、肌強直性營養不良、唐氏綜合症、帕金森病、亨廷頓病等等。到目前為止僅有有限數量的補體中和抗體是已知的(參見,例如,klosa.etal.,molimmunol.2009,46(14),2753-2766;carrolls.&georgioug.,immunobiology2013,218(8),1041-1048;tuzunetal.,j.neuroimmunol.2007,182,167–176;nelsonetal.,j.clin.invest.2006,116:2892–2900;heinzetal.,j.immunol.1984,133,400-404;jiangetal.,j.immunol.1991,146,2324-2330;trinderetal.,scand.j.immunol.1999,50,635–641;hwangetal.,mol.immunol.2008,45,2570–2580)。到目前為止,只有c5中和抗體eculizumab(一種終末補體活化途徑的抑制劑)獲得了註冊審批;eculizumab被銷售以用於治療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pnh;hillmenetal.,nengljmed.2006,355(12):1233-43)。因此,需要開發與補體因子例如c1q特異性地結合併中和其生物活性的其它抗體。本文引用的所有參考文獻,包括專利申請和公開文本,都通過引用將其全文合併入本文。簡述本文提供了人源化抗c1q抗體和使用人源化抗c1q抗體的方法。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與c1q蛋白特異性結合的人源化抗體,其中所述抗體包括重鏈可變區和人重鏈恆定區,其中所述重鏈可變區包括fab區,並且所述重鏈恆定區包括fc區,其中所述fab區與c1q蛋白特異性結合,並且其中所述fc區不能結合c1q蛋白。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fc區不能誘導補體活性。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fc區不能誘導抗體依賴細胞毒性(adcc)。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人重鏈恆定區是人igg4重鏈恆定區。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人igg4重鏈恆定區包括seqidno:37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37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人igg4重鏈恆定區包括fc區,並且其中所述fc區包括一個或更多個修飾。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fc區包括一個或更多個胺基酸置換。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fc區包括在根據kabat編號規則248位點處的胺基酸置換。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fc區包括在根據kabat編號規則248位點處的亮氨酸到穀氨酸的置換。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fc區在根據kabat編號規則248位點處的胺基酸置換抑制所述fc區與fc受體間的相互作用。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fc區包括在根據kabat編號規則241位點處的胺基酸置換。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fc區包括在根據kabat編號規則241位點處的絲氨酸到脯氨酸的置換。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在根據kabat編號規則241位點處的胺基酸置換阻止在所述抗體中的臂轉換。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抗體包括,所述fc區包括seqidno:37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37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抗體包括重鏈可變域和輕鏈可變域,其中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選自seqidnos:1-4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選自seqidnos:1-4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選自seqidnos:5-8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選自seqidnos:5-8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人源化抗c1q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所述抗體包括重鏈可變域和輕鏈可變域,其中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選自seqidnos:1-4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選自seqidnos:1-4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人源化抗c1q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所述抗體包括重鏈可變域和輕鏈可變域,其中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選自seqidnos:5-8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選自seqidnos:5-8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人源化抗c1q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所述抗體包括:a)重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選自seqidnos:1-4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選自seqidnos:1-4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和/或b)輕鏈可變域,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選自seqidnos:5-8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選自seqidnos:5-8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人源化抗c1q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所述抗體包括:a)重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1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1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和b)輕鏈可變域,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選自seqidnos:5-8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選自seqidnos:5-8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人源化抗c1q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所述抗體包括:a)重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2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2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和b)輕鏈可變域,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選自seqidnos:5-8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選自seqidnos:5-8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人源化抗c1q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所述抗體包括:a)重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3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3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和b)輕鏈可變域,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選自seqidnos:5-8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選自seqidnos:5-8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人源化抗c1q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所述抗體包括:a)重鏈可變域,重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4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4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和b)輕鏈可變域,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選自seqidnos:5-8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選自seqidnos:5-8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人源化抗c1q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所述抗體包括:a)重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選自seqidnos:1-4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選自seqidnos:1-4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和b)輕鏈可變域,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5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5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人源化抗c1q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所述抗體包括:a)重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選自seqidnos:1-4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選自seqidnos:1-4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和b)輕鏈可變域,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6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6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人源化抗c1q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所述抗體包括:a)重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選自seqidnos:1-4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選自seqidnos:1-4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和b)輕鏈可變域,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7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7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人源化抗c1q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所述抗體包括:a)重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選自seqidnos:1-4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選自seqidnos:1-4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和b)輕鏈可變域,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8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8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人源化抗c1q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所述抗體包括:a)重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1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1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和b)輕鏈可變域,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5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5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人源化抗c1q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所述抗體包括:a)重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1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1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和b)輕鏈可變域,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6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6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人源化抗c1q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所述抗體包括:a)重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1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1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和b)輕鏈可變域,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7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7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人源化抗c1q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所述抗體包括:a)重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1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1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和b)輕鏈可變域,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8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8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人源化抗c1q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所述抗體包括:a)重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2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2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和b)輕鏈可變域,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5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5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人源化抗c1q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所述抗體包括:a)重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2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2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和b)輕鏈可變域,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6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6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人源化抗c1q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所述抗體包括:a)重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2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2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和b)輕鏈可變域,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7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7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人源化抗c1q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所述抗體包括:a)重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2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2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和b)輕鏈可變域,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8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8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人源化抗c1q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所述抗體包括:a)重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3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3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和b)輕鏈可變域,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5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5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人源化抗c1q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所述抗體包括:a)重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3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3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和b)輕鏈可變域,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6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6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人源化抗c1q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所述抗體包括:a)重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3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3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和b)輕鏈可變域,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7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7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人源化抗c1q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所述抗體包括:a)重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3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3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和b)輕鏈可變域,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8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8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人源化抗c1q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所述抗體包括:a)重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4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4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和b)輕鏈可變域,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5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5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人源化抗c1q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所述抗體包括:a)重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4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4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和b)輕鏈可變域,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6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6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人源化抗c1q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所述抗體包括:a)重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4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4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和b)輕鏈可變域,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7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7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人源化抗c1q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所述抗體包括:a)重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4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4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和b)輕鏈可變域,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8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8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抗體與人c1q和小鼠c1q二者特異性地結合。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抗體與大鼠c1q特異性地結合。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抗體與人c1q、小鼠c1q和大鼠c1q特異性地結合。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結合與抗體m1或其抗c1q結合片段實質上相同的c1q表位,所述抗體m1是由具有atcc登錄號pta-120399的雜交瘤細胞系產生的。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抑制單克隆抗體m1與人c1q或小鼠c1q的結合,所述單克隆抗體m1是由atcc登錄號pta-120399的雜交瘤細胞系產生的。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抗體屬於igg類。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抗體具有igg1、igg2、igg3或igg4同種型。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抗體具有igg4同種型。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抗體包括人igg4恆定區。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人igg4重鏈恆定區包括seqidno:37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37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人igg4恆定區包括fc區。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fc區不能結合所述c1q蛋白。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fc區不能誘導補體活性。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fc區不能誘導抗體依賴細胞毒性(adcc)。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fc區包括一個或更多個修飾。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fc區包括一個或更多個胺基酸置換。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fc區包括在根據kabat編號規則248位點處的胺基酸置換。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fc區包括在根據kabat編號規則248的位點處的亮氨酸到穀氨酸的胺基酸置換。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在根據kabat編碼規則248位點處的胺基酸置換抑制所述fc區與fc受體的相互作用。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fc區包括在根據kabat編號規則241位點處的胺基酸置換。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fc區包括在根據kabat編號規則241位點處的絲氨酸到脯氨酸的胺基酸置換。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在根據kabat編號規則241位點處的胺基酸置換阻止在所述抗體中的臂轉換。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抗體是雙特異性抗體。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抗體已經被工程化以提高腦穿透性。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抗體是識別第一抗原和第二抗原的雙特異性抗體。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抗原是c1q蛋白,所述第二抗原是便利運輸通過血腦屏障的抗原。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第二抗原選自轉鐵蛋白受體(tr)、胰島素受體(hir)、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受體(igfr)、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相關蛋白1和2(lpr-1和2)、白喉毒素受體、crm197、美洲駝單域抗體、tmem30(a)、蛋白質轉導域、tat、syn-b、穿膜肽、聚精氨酸肽、angiopep肽和ang1005。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抗原結合片段是fab、f(ab')2或fab'片段。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抗體片段較之於所述抗體片段的相應的全長抗體具有更好的腦穿透性。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抗體片段較之於所述抗體片段的相應的全長抗體具有更短的半衰期。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抗體對於人c1q具有從小於約10pm到小於約5pm範圍的解離常數(kd)。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抗體對於小鼠c1q具有從小於約125nm到小於約5pm範圍的解離常數(kd)。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抗體與c1q特異性地結合,並中和c1q的生物活性。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生物活性是(1)c1q與自身抗體結合,(2)c1q與c1r結合,(3)c1q與c1s結合,(4)c1q與磷脂醯絲氨酸結合,(5)c1q與穿透素-3結合,(6)c1q與c-反應蛋白(crp)結合,(7)c1q與球形c1q受體(gc1qr)結合,(8)c1q與補體受體1(cr1)結合,(9)c1q與β-澱粉樣蛋白結合,或(10)c1q與鈣網蛋白結合。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生物活性是(1)傳統補體活化通路的激活,(2)抗體和補體依賴細胞毒性的激活,(3)ch50溶血,(4)突觸丟失,(5)b-細胞抗體產生,(6)樹突細胞成熟,(7)t-細胞增殖,(8)細胞因子產生,(9)小膠質細胞激活,(10)阿瑟氏反應,(11)突觸或神經末梢的吞噬作用,或(12)補體受體3(cr3/c3)表達細胞的激活。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ch50溶血包括人、小鼠和/或大鼠ch50溶血。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抗體能中和從至少約50%到至少約90%的ch50溶血。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抗體能以小於150ng、小於100ng、小於50ng或小於20ng的劑量中和至少50%的ch50溶血。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抗體以從20:1至1.0:1的範圍或小於1.0:1的結合化學計量結合c1q。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一種分離的多核苷酸,所述分離的多核苷酸包括編碼任意前述實施方案中所述人源化抗c1q抗體的核酸序列。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一種分離的宿主細胞,所述分離的宿主細胞包括任意前述實施方案中所述的核酸序列。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一種藥物組合物,所述藥物組合物包括任意前述實施方案中所述的人源化抗c1q抗體和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一種在需要這種治療的個體中治療或預防與補體活化相關的疾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施用治療有效量的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的人源化抗c1q抗體的步驟。在其他方面,本公開提供了用於在需要這種治療的個體中治療或預防與補體活化相關的疾病的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的人源化抗c1q抗體。在其他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的人源化抗c1q抗體在製造用於在需要這種治療的個體中治療或預防與補體活化相關的疾病的藥物中的用途。在一些可與前述任一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與補體活化相關的疾病是神經退行性病症。在一些可與前述任一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神經退行性病症與突觸的丟失或丟失神經連接有關。在一些可與前述任一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神經退行性病症與依賴於補體受體3(cr3)/c3或補體受體cr1的突觸丟失有關。在一些可與前述任一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神經退行性病症與依賴於病理活性的突觸修剪有關。在一些可與前述任一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神經退行性病症與小膠質細胞對突觸的吞噬作用有關。在一些可與前述任一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神經退行性病症選自阿爾茨海默病、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多發性硬化、青光眼、肌強直性營養不良、格林-巴利症候群(gbs)、重症肌無力、大皰性類天皰瘡、脊髓性肌萎縮、唐氏綜合症、帕金森病和亨廷頓病。在一些可與前述任一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與補體活化相關的疾病是炎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或代謝失調。在一些可與前述任一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炎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或代謝失調選自糖尿病、肥胖症、類風溼性關節炎(ra)、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ards)、局部缺血和再灌注之後的遠端組織損傷、體外循環手術過程中的補體活化、皮肌炎、天皰瘡、狼瘡性腎炎及導致的腎小球性腎炎和脈管炎、體外循環、心臟停搏液誘導的冠狀動脈內皮功能障礙、ii型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iga腎病、急性腎衰竭、冷球蛋白血症、抗磷脂綜合症、慢性開角青光眼、急性閉角青光眼、黃斑變性疾病、老年性黃斑變性(amd)、(amd-溼性)、地圖狀萎縮脈絡膜血管新生(cnv)、葡萄膜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缺血性視網膜病變、眼內炎、眼內血管新生疾病、糖尿病黃斑水腫、病理性近視、小腦視網膜血管瘤、眼組織胞漿菌病、視神經脊髓炎(nmo)、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crvo)、角膜血管新生、視網膜血管新生、利伯氏遺傳性視神經病變、視神經炎、白塞氏視網膜病變、缺血性視神經病變、視網膜血管炎、anca血管炎、普爾夏視網膜病變、斯耶格倫乾眼症、乾性amd、結節病、顳動脈炎、結節性多發性動脈炎、多發硬化症、移植排斥、超急性排斥反應、血液透析、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哮喘和吸入性肺炎。在一些可與前述任一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與補體活化相關的疾病是自身免疫疾病,所述自身免疫疾病選自重症肌無力、1型糖尿病、橋本氏甲狀腺炎、阿狄森氏病、乳糜瀉、克羅恩氏病、惡性貧血、慢性天皰瘡、白癜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副腫瘤症候群、脈管炎疾病、低補體血症蕁麻疹性血管炎(huv)、風溼性多肌痛症、顳動脈炎和韋格納肉芽腫。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一種試劑盒和包裝說明書,所述試劑盒包括前述任一實施方案中所述的人源化抗c1q抗體,所述包裝說明書包括使用該抗體在需要這種治療的個體中治療或預防與補體活化相關的疾病的說明。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與補體活化相關的疾病是神經退行性病症。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神經退行性病症與突觸的丟失或丟失神經連接有關。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神經退行性病症與依賴於補體受體3(cr3)/c3或補體受體cr1的突觸丟失有關。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神經退行性病症與依賴於病理活性的突觸修剪有關。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神經退行性病症與小膠質細胞對突觸的吞噬作用有關。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神經退行性病症選自阿爾茨海默病、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多發性硬化、青光眼、肌強直性營養不良、唐氏綜合症、帕金森病和亨廷頓病。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與補體活化相關的疾病是炎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或代謝失調。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炎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或代謝失調選自糖尿病、肥胖症、類風溼性關節炎(ra)、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ards)、缺血和再灌注之後的遠端組織損傷、體外循環手術過程中的補體活化、皮肌炎、天皰瘡、狼瘡性腎炎及導致的腎小球性腎炎和脈管炎、體外循環、心臟停搏液誘導的冠狀動脈內皮功能障礙、ii型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iga腎病、急性腎衰竭、冷球蛋白血症、抗磷脂綜合症、慢性開角青光眼、急性閉角青光眼、黃斑變性疾病、老年性黃斑變性(amd)、地圖狀萎縮、脈絡膜血管新生(cnv)、葡萄膜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缺血性視網膜病變、眼內炎、眼內血管新生疾病、糖尿病黃斑水腫、病理性近視、小腦視網膜血管瘤、眼組織胞漿菌病、視神經脊髓炎(nmo)、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crvo)、角膜血管新生、視網膜血管新生、利伯氏世襲視神經病變、視神經炎、白塞氏視網膜病變、缺血性視神經病變、視網膜血管炎、anca血管炎、普爾夏視網膜病變、斯耶格倫乾眼症、乾性amd、結節病、顳動脈炎、結節性多發性動脈炎、多發硬化症、移植排斥、超急性排斥反應、血液透析、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哮喘和吸入性肺炎。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與補體活化相關的疾病是自身免疫疾病,所述自身免疫疾病選自重症肌無力、1型糖尿病、橋本氏甲狀腺炎、阿狄森氏病、乳糜瀉、克羅恩氏病、惡性貧血、慢性天皰瘡、白癜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副腫瘤症候群、脈管炎疾病、低補體血症蕁麻疹性血管炎(huv)、風溼性多肌痛症、顳動脈炎和韋格納肉芽腫。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一種包括任意前述實施方案中所述的人源化抗c1q抗體的試劑盒。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試劑盒用於本文公開的診斷或治療應用。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一種檢測個體中的突觸的方法,該方法包括a)給前述任一實施方案所述個體施用人源化抗c1q抗體,和b)檢測與突觸結合的抗體,由此檢測所述個體中的突觸。在其他方面,本公開提供前述任一實施方案所述抗c1q抗體在檢測個體中的突觸中的應用。在其他方面,本公開提供前述任一實施方案所述抗c1q抗體在製備用於檢測個體中突觸的藥物中的應用。在一些可與前述任一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與突觸結合的抗體是通過使用成像技術檢測的,所述成像技術選自正電子發射斷層攝影術(pet)、x-射線計算機斷層攝影術、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攝影術(spect)、計算機斷層攝影術(ct)和軸向計算機斷層攝影術(cat)。在一些可與任意前述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對與突觸結合的抗體的檢測提供了對所述個體中突觸數量的定量測量。在一些可與前述任一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個體患有神經退行性疾病或自身免疫疾病。在一些可與前述任一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個體中的突觸數量在一段時間內被重複測量,並且所述個體中突觸丟失隨時間被檢測。在一些可與前述任一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突觸隨時間的丟失是對神經退行性疾病或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療效力的測量。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一種檢測生物樣品中突觸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使所述生物樣品與前述任一實施方案所述的人源化抗c1q抗體接觸,和b)檢測與突觸結合的抗體,由此檢測所述生物樣品中的突觸。在一些可與前述任一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的方法還包括步驟a)之前的步驟,即從個體獲得生物樣品。在一些可與前述任一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生物樣品包括組織活檢樣本、組織或細胞。在一些可與前述任一實施方案相組合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抗體通過免疫螢光顯微技術、免疫細胞化學、免疫組織化學、elisa、facs分析、免疫沉澱檢測反應或微型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方法被檢測。應當理解,本文所述的各個實施方案中的一個、一些或所有特徵可以組合以形成本文提供的組合物和方法的其它實施方案。本文提供的組合物的這些和其它方面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附圖說明圖1圖示輕鏈和重鍊表達載體的質粒圖譜。圖1a圖示輕鍊表達載體pantvk的質粒圖譜。圖1b圖示重鍊表達載體pantvhg4(s241pl248e)的質粒圖譜。載體vh和vκ兩者都包含基因組dna片段,所述基因組dna片段中合併了內含子和polya序列。兩種鏈段的表達都是由cmv啟動子驅動的,篩選(在重鏈載體上)經由dhfrminigene。圖2a圖示了m1抗體的重鏈可變區(vh)的胺基酸序列和人源化vh變體vh1-vh2的胺基酸序列的比對。圖2b圖示了m1抗體的重鏈可變區(vh)的胺基酸序列和人源化vh變體vh3-vh4的胺基酸序列的比對。圖2c圖示了m1抗體的kappa輕鏈可變區(vκ)的胺基酸序列和人源化vκ變體vκ1-vκ2的胺基酸序列的比對。圖2d圖示了m1抗體的kappa輕鏈可變區(vκ)的胺基酸序列和人源化vκ變體vκ3-vκ4的胺基酸序列的比對。圖3圖示蛋白a純化抗體的考馬斯亮藍染色的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圖。以每個樣品2μg加載到nupage4-12%bis-tris凝膠中,並且在200v下運行35分鐘。分子量標記是預染色的蛋白標準fermentaspagerulerplus。圖4圖示人c1q競爭elisa測定。一系列稀釋的純化人源化抗c1q抗體與固定濃度的生物素醯化的單克隆抗體m1競爭結合人c1q。結合的生物素醯化m1抗體通過鏈黴親合素-過氧化物酶共軛物和tmb底物而被檢測。圖4a圖示與人源化抗體vh1/vκ1、vh1/vκ2和vh1/vκ3的結果。圖4b圖示與人源化抗體vh1/vκ4、vh2/vκ1、vh2/vκ2、vh2/vκ3和vh2/vκ4的結果。圖4c圖示與人源化抗體vh3/vκ1、vh3/vκ2、vh3/vκ3和vh3/vκ4的結果。圖4d圖示與人源化抗體vh4/vκ1、vh4/vκ2、vh4/vκ3和vh4/vκ4的結果。圖5圖示小鼠c1q的競爭elisa測定。一系列稀釋的純化人源化抗c1q抗體與固定濃度的嵌合m1抗體競爭結合小鼠c1q。結合的生物素醯化嵌合m1通過鏈黴親合素-過氧化物酶共軛物和tmb底物而被檢測。圖6圖示凝膠過濾純化的抗體的考馬斯亮藍染色的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圖。1μg的每個樣品加載到nupage4-12%bis-tris凝膠中,並且在200v下運行35分鐘。分子量標記(m)是預染色的蛋白標準fermentaspagerulerplus。泳道1圖示fabvh3/vκ3降低;泳道2圖示fabvh3/vκ3未降低;泳道3圖示iggvh3/vκ3降低;泳道4圖示iggvh3/vκ3未降低。圖7圖示說明在人中的抗c1q抗體的c1q中和活性,以及大鼠ch50溶血在劑量響應模式方面的測定。圖7a圖示說明來自人ch50溶血測定的結果。圖7b圖示說明來自大鼠ch50溶血測定的結果。「ann-005」對應於單克隆抗體m1,「3e2」對應於嵌合m1抗體,「2b12」對應於抗體vh1/vκ1,「5h7」對應於抗體vh3/vκ3,「3f1」對應於抗體vh3/vκ4,並且「1d3」對應於抗體vh4/vκ3。圖8圖示在15mg/kg和100mg/kg劑量下單次靜脈施用,猴體內血清5h7水平的時間進程。圖9圖示說明在15mg/kg和100mg/kg劑量下單次靜脈施用,猴體內血清c1q水平的時間進程。圖9a圖示通過jl1-m1測定,猴體內血清c1q水平的時間進程。圖9b圖示通過jl1-jl1測定,猴體內血清c1q水平的時間進程。圖10示出在15mg/kg和100mg/kg劑量下單次靜脈施用,猴體內血清溶血的持續降低。詳細說明通用技術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本文所描述的和引用的技術和方法一般是容易理解的,並且通常通過常規方法加以使用,如,例如sambrooketal.,molecularcloning:alaboratorymanual3dedition(2001)coldspringharborlaboratorypress,coldspringharbor,n.y.;currentprotocolsinmolecularbiology(f.m.ausubel,etal.eds.,(2003));theseriesmethodsinenzymology(academicpress,inc.):pcr2:apracticalapproach(m.j.macpherson,b.d.hamesandg.r.tayloreds.(1995)),harlowandlane,eds.(1988)antibodies,alaboratorymanual,andanimalcellculture(r.i.freshney,ed.(1987));oligonucleotidesynthesis(m.j.gait,ed.,1984);methodsinmolecularbiology,humanapress;cellbiology:alaboratorynotebook(j.e.cellis,ed.,1998)academicpress;animalcellculture(r.i.freshney),ed.,1987);introductiontocellandtissueculture(j.p.matherandp.e.roberts,1998)plenumpress;cellandtissueculture:laboratoryprocedures(a.doyle,j.b.griffiths,andd.g.newell,eds.,1993-8)j.wileyandsons;handbookofexperimentalimmunology(d.m.weirandc.c.blackwell,eds.);genetransfervectorsformammaliancells(j.m.millerandm.p.calos,eds.,1987);pcr:thepolymerasechainreaction,(mullisetal.,eds.,1994);currentprotocolsinimmunology(j.e.coliganetal.,eds.,1991);shortprotocolsinmolecularbiology(wileyandsons,1999);immunobiology(c.a.janewayandp.travers,1997);antibodies(p.finch,1997);antibodies:apracticalapproach(d.catty.,ed.,irlpress,1988-1989);monoclonalantibodies:apracticalapproach(p.shepherdandc.dean,eds.,oxforduniversitypress,2000);usingantibodies:alaboratorymanual(e.harlowandd.lane(coldspringharborlaboratorypress,1999);theantibodies(m.zanettiandj.d.capra,eds.,harwoodacademicpublishers,1995);和cancer:principlesandpracticeofoncology(v.t.devitaetal.,eds.,j.b.lippincottcompany,1993)中所述的廣泛使用的方法。定義如本文所使用的,術語「預防」包括針對個體中特定疾病、病症或狀況的發生或復發提供預防。個體可以是易患特定疾病、病症或狀況或者對其敏感,或者具有患這種疾病、病症或狀況的風險,但是還沒有被診斷為患該疾病、病症或狀況。如本文所使用的,在使用本文所述的治療方法之前,「具有」患特定疾病、病症或狀況「的風險」的個體可以具有或不具有可檢測到的疾病或疾病的症狀,並且可以表現出或可以不表現出可檢測到的疾病或疾病的症狀。如本領域已知的,「具有風險」是指個體具有一種或更多種風險因素,所述風險因素是與特定疾病、病症或狀況的發展有關的可測量的參數。具有一種或更多種這些風險因素的個體與沒有一種或更多種這些風險因素的個體相比,患特定疾病、病症或狀況的可能性更高。如本文所使用的,術語「治療」指臨床幹預,其目的在於在臨床病理學的過程中改變接受治療的個體的自然進程。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包括減緩進展的速度,改善或減輕病理狀態,以及緩解或改善特定疾病、病症或狀況的預後。例如,如果與特定疾病、病症或狀況相關的一個或更多個症狀被減輕或消除了,則個體被成功「治療」。針對劑量和一段必需的時間而言,「有效量」指獲得所希望的治療或預防結果的至少有效的量。有效量可以在一次或更多次施用中提供。「治療有效量」至少是產生對特定疾病、病症或狀況的可測量的改善所需要的最小濃度。本文的治療有效量可以根據以下因素而不同:例如疾病狀態、年齡、性別、和患者體重、以及抗c1q抗體在個體中引發所希望的反應的能力。治療有效量還是這樣的量,其中抗c1q抗體的任何毒性或有害影響被治療的有益效果超過。「慢性」施用指以連續模式而不是急性模式施用藥物,以便在延長的時間內保持最初的治療效果(活性)。「間歇」施用指治療不是不間斷地連續進行,而是其性質是周期性的。如本文所使用的,與另一種化合物或組合物「聯合」施用包括同時施用和/或在不同的時間施用。聯合施用還包括作為共製劑施用或作為單獨的組合物施用,包括以不同的給藥頻率或間隔,以及使用相同的給藥途徑或不同的給藥途徑。為治療、預防或降低風險的目的,「個體」指任何被分類為哺乳動物的動物,包括人、家畜和農場動物、以及動物園、運動場或寵物動物,例如狗、馬、兔、牛、豬、倉鼠、沙鼠、小鼠、白鼬、大鼠、貓等等。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個體是人。如本文所使用的,「自身抗體」指識別宿主抗原的任何抗體。術語「免疫球蛋白」(ig)在本文中可與「抗體」互換使用。本文的「抗體」以其最廣泛的意義使用,特別涵蓋了單克隆抗體、多克隆抗體、由至少兩個完整抗體形成的多特異性抗體(例如雙特異性抗體),以及抗體片段(只要其表現出所希望的生物學活性)。基本的4-鏈抗體單元是異四聚體的糖蛋白,由兩個相同的輕(l)鏈和兩個相同的重(h)鏈組成。vh和vl配對在一起形成單個抗原結合部位。不同類別的抗體的結構和性質請參見,例如,basicandclinicalimmunology,8thed.,danielp.stites,abbai.terr和tristramg.parslow(eds.),appleton&lange,norwalk,ct,1994,page71andchapter6。來自任何脊椎動物的l鏈基於其恆定域的胺基酸序列可以被分為兩種明顯不同的類型,稱為kappa(「κ」)和lambda(「λ」)。根據其重鏈(ch)的恆定域的胺基酸序列,免疫球蛋白可以被分為不同的類或同種型。存在五類免疫球蛋白:iga、igd、ige、igg和igm,分別具有被稱為alpha(「α」)、delta(「δ」)、epsilon(「ε」)、gamma(「γ」)和mu(「μ」)的重鏈。基於ch序列和功能的相對較小的差異,γ和α類被分為亞類(同種型),例如,人表達下述亞類:igg1、igg2、igg3、igg4、iga1和iga2。不同類的免疫球蛋白的亞單元結構和三維構型是眾所周知的,在例如abbasetal.,cellularandmolecularimmunology,4thed.(w.b.saundersco.,2000)中進行了一般性地描述。「天然抗體」通常是大約150,000道爾頓的異四聚體糖蛋白,由兩條相同的輕(l)鏈和兩個相同的重(h)鏈組成。每條輕鏈與一條重鏈通過一個共價二硫鍵相連,而不同的免疫球蛋白同種型的重鏈的二硫鍵的數量不同。每條重鏈和輕鏈還具有規則間隔排列的鏈內二硫橋。每條重鏈在一個末端具有可變域(vh),後面接著是多個恆定域。每條輕鏈在一個末端具有可變域(vl),在另一個末端具有恆定域;輕鏈的恆定域與重鏈的第一恆定域對齊,輕鏈可變域與重鏈可變域對齊。特定胺基酸殘基被認為形成了輕鏈和重鏈可變域之間的交界面。「分離的」抗體(例如本公開的抗c1q抗體)是已被鑑別、分離和/或從其生產環境的組分中被回收(例如天然的或重組的)的抗體。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分離的多肽不與來自其生產環境的所有其它汙染組分結合。來自其生產環境的汙染組分,例如重組轉染細胞所導致的汙染組分是通常會干擾抗體的研究、診斷或治療應用的材料,且其可能包括酶、激素和其它蛋白質或非蛋白質溶質。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多肽將被純化:(1)至按抗體重量計大於95%(由例如lowry法測定),並且在一些實施方案中,至按重量計大於99%;(2)達到利用轉杯式測序儀(spinningcupsequenator)足以獲得n-末端或內部胺基酸序列的至少15個殘基的程度,或(3)達到在非還原或還原條件下進行sds-聚丙烯醯氨凝膠電泳並利用考馬斯亮藍或銀染色的均一性。分離的抗體包括重組t-細胞中的原位抗體,因為抗體天然環境中的至少一種組分將不存在。但是,分離的多肽或抗體通常通過至少一個純化步驟來製備。抗體的「可變區」或「可變域」,例如本公開的抗c1q抗體,指抗體重鏈或輕鏈的氨基末端域。重鏈和輕鏈的可變域也可以分別被稱為「vh」和「vl」。這些域通常是抗體的最可變的部分(相對於同一類別的其它抗體來說)並且含有抗原結合位點。術語「可變」指抗體(例如本公開的抗c1q抗體)之間可變域的特定區段在序列上大部分不相同。v域介導抗原結合,並定義特定抗體對其特定抗原的特異性。但是,可變性並不是均勻分布在可變域的整個跨度。相反,在輕鏈和重鏈可變區中,可變性都集中在三個被稱為高度可變區(hvrs)的區段上。可變域的更高度保守的部分被稱為框架區(fr)。天然重鏈和輕鏈的可變域每一個都包括四個fr區,其主要採用beta-摺疊構型,由三個hvrs連接而形成環狀連接,並且在某些情況下形成beta-摺疊結構的一部分。每條鏈中的hvrs通過fr區保持相互靠近,並且與其它鏈的hvrs一起促使形成抗體的抗原結合部位(參見kabatetal.,sequencesofimmunologicalinterest,fifthedition,nationalinstituteofhealth,bethesda,md(1991))。恆定域不直接參與抗體與抗原的結合,但是表現出各種效應子功能,例如抗體依賴細胞毒性中抗體的參與。本文使用的術語「單克隆抗體」指由基本上同質的抗體群體獲得的抗體,例如本公開的抗c1q抗體,所述基本上同質的抗體群體即該群體中包括的單個抗體是相同的,除了可能少量存在的可能的自然突變和/或翻譯後修飾(例如異構化、醯胺化)。單克隆抗體是高度特異性的,其指向單個抗原部位。與通常包括指向不同決定簇(表位)的不同抗體的多克隆抗體製劑不同,每一個單克隆抗體指向抗原上的一個決定簇。除了其特異性之外,單克隆抗體的優勢在於其通過雜交瘤培養合成,不受其它免疫球蛋白汙染。修飾語「單克隆」表明抗體的特徵是從基本上同質的抗體群體獲得的,而不應被解讀為需要通過任何特定的方法產生抗體。例如,根據本公開所使用的單克隆抗體可以通過多種技術製備,包括,例如,雜交瘤方法(例如,kohlerandmilstein.,nature,256:495-97(1975);hongoetal.,hybridoma,14(3):253-260(1995),harlowetal.,antibodies:alaboratorymanual,(coldspringharborlaboratorypress,2ded.1988);hammerlingetal.,in:monoclonalantibodiesandt-cellhybridomas563-681(elsevier,n.y.,1981))、重組dna方法(參見,例如,美國專利no.4816567)、噬菌體展示技術(參見,例如,clacksonetal.,nature,352:624-628(1991);marksetal.,j.mol.biol.222:581-597(1992);sidhuetal.,j.mol.biol.338(2):299-310(2004);leeetal.,j.mol.biol.340(5):1073-1093(2004);fellouse,proc.nat』lacad.sci.usa101(34):12467-472(2004)和leeetal.,j.immunol.methods284(1-2):119-132(2004)和用於在動物中產生具有部分或全部編碼人免疫球蛋白序列的人免疫球蛋白位點或基因的人或類人抗體的技術(參見,例如,wo1998/24893;wo1996/34096;wo1996/33735;wo1991/10741;jakobovitsetal.,proc.nat』lacad.sci.usa90:2551(1993);jakobovitsetal.,nature362:255-258(1993);bruggemannetal.,yearinimmunol.7:33(1993);美國專利nos.5545807、5545806、5569825、5625126、5633425和5661016;marksetal.,bio/technology10:779-783(1992);lonbergetal.,nature368:856-859(1994);morrison,nature368:812-813(1994);fishwildetal.,naturebiotechnol.14:845-851(1996);neuberger,naturebiotechnol.14:826(1996)和lonbergandhuszar,intern.rev.immunol.13:65-93(1995)。術語「全長抗體」、「完整抗體」或「整個抗體」可以互換使用來指基本上完整的形式,與抗體片段不同的抗體(例如本公開的抗c1q抗體)。特別地,整個抗體包括那些具有包括fc區的重鏈和輕鏈的抗體。恆定域可以是天然序列恆定域(例如人天然序列恆定域)或其胺基酸序列變體。在一些情況下,所述完整抗體可以具有一種或更多種效應子功能。「抗體片段」包括完整抗體的一部分,完整抗體的抗原結合區和/或可變區。抗體片段的實例包括fab、fab'、f(ab')2和fv片段;雙體;線性抗體(參見美國專利5641870,實例2;zapataetal.,proteineng.8(10):1057-1062(1995));由抗體片段形成的單鏈抗體分子和多特異性抗體。抗體(例如本公開的抗c1q抗體)用木瓜蛋白酶消化產生兩個相同的抗原結合片段或區,稱為「fab」片段或區,和剩餘的「fc」片段或區,其名稱反映了易於結晶的能力。fab片段或區由全部l鏈和h鏈的可變區域(vh),以及一條重鏈的第一恆定域(ch1)一起組成。每一個fab片段或區對於抗原結合來說都是一價的,即其具有一個抗原結合部位。對抗體進行胃蛋白酶處理產生一個大的f(ab')2片段或區,其大致相應於兩個通過二硫鍵相連的具有不同抗原結合活性的fab片段並且仍然能夠交聯抗原。fab'片段或區不同於fab片段之處在於其ch1域的羧基末端有少量額外的殘基,包括來自抗體鉸鏈區的一個或更多個半胱氨酸。fab'-sh在本文中指代fab',其中恆定域的半胱氨酸殘基攜帶游離的巰基。f(ab')2抗體片段最初是作為fab'片段對產生的,所述fab'片段之間具有鉸鏈半胱氨酸。抗體片段的其它化學偶聯也是已知的。fc片段或區包括兩個h鏈的羧基末端部分,其通過二硫鍵結合在一起。抗體的效應子功能由fc區的序列決定,該區域被在某些類型的細胞上發現的fc受體(fcr)識別。「fv」是含有完整抗原識別和抗原結合位點的最小抗體片段。該片段由以緊密、非共價方式結合的一條重鏈和一條輕鏈可變區域的二聚體組成。由這兩個域的摺疊產生六個高度可變環(3個環來自h鏈,3個環來自l鏈),其提供了抗原結合的胺基酸殘基,並賦予抗體以抗原結合特異性。但是,即使單個可變域(或fv的一半,其只包括三個對一抗原特異性的hvrs)也具有識別和結合抗原的能力,雖然與整個結合部位相比親和力較低。「單鏈fv」也簡稱為「sfv」或「scfv」,是包括vh和vl抗體域的抗體片段,其中vh和vl抗體域連接到一個多肽鏈上。在一些實施方案中,sfv多肽進一步包括vh和vl域之間的多肽接頭,其使得sfv能夠形成對於抗原結合而言符合期望的結構。關於sfv的綜述參見plückthuninthepharmacologyofmonoclonalantibodies,vol.113,rosenburgandmooreeds.,springer-verlag,newyork,pp.269-315(1994)。抗體(例如本公開的抗c1q抗體)的「功能性片段」,包括完整抗體的一部分,其通常包括完整抗體的抗原結合或可變區,或抗體的f區,所述f區保留有或具有修飾的fcr結合能力。抗體片段的實例包括線性抗體、單鏈抗體分子和由抗體片段形成的多特異性抗體。術語「雙體(diabodies)」指小抗體片段,其製備是通過使用vh和vl域之間的短接頭(大約5-10個殘基)構建sfv片段(參見前述段落),使得v域形成鏈間而不是鏈內配對,由此獲得雙價片段,即具有兩個抗原結合部位的片段。雙特異性雙體是兩個「交叉的」sfv片段的異二聚體,其中兩個抗體的vh和vl域存在於不同的多肽鏈上。雙體的更多細節在例如ep404,097;wo93/11161;hollingeretal.,proc.nat』lacad.sci.usa90:6444-48(1993)中描述。如本文所使用的,「嵌合抗體」指這樣的抗體(免疫球蛋白)(例如本公開的抗c1q抗體):其中重鏈和/或輕鏈的一部分與來自特定物種或屬於特定抗體類或亞類的抗體中的相應序列相同或同源,而鏈的其餘部分與來自另一個物種或屬於另一個抗體類或亞類的抗體中的相應序列以及該抗體的片段相同或同源,只要所述抗體片段表現出所希望的生物學活性(美國專利no.4816567;morrisonetal.,proc.nat』lacad.sci.usa,81:6851-55(1984)。本文感興趣的嵌合抗體包括抗體,其中抗體的抗原結合區來自於例如通過用感興趣的抗原免疫獼猴產生的抗體。如本文所使用的,所使用的「人源化抗體」是「嵌合抗體」的子集。非人(例如鼠類)抗體(例如本公開的抗c1q抗體)的「人源化」形式是包含來自非人免疫球蛋白的最小序列的嵌合抗體。在一個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體是人免疫球蛋白(受者抗體),其中受者的hvr的殘基被替換為具有所希望的特異性、親和力和/或能力的非人物種(供者抗體)例如小鼠、大鼠、兔或非人靈長動物的hvr的殘基。在一些例子中,人免疫球蛋白的fr殘基被相應的非人殘基取代。此外,人源化抗體可以包括在受者抗體中或在供者抗體中沒有的殘基。可以進行這些修飾以進一步改善抗體性能,例如結合親和力。通常,人源化抗體將包括至少一個,以及典型地兩個,可變域的基本上全部,可變域中所有的或基本上所有的高度可變環對應於非人免疫球蛋白序列的高度可變環,並且所有的或基本上所有的fr區是人免疫球蛋白序列的fr區,雖然fr區可以包括改善抗體性能(例如結合親和力、異構化、免疫原性等)的一個或更多個單個的fr殘基置換。fr上這類胺基酸置換的數量通常在h鏈上不超過6個,在l鏈上不超過3個。人源化抗體還任選地包括免疫球蛋白(通常是人免疫球蛋白)恆定區(fc)的至少一部分。更多細節參見,例如,jonesetal.,nature321:522-525(1986);riechmannetal.,nature332:323-329(1988)和presta,curr.op.struct.biol.2:593-596(1992)。另外參見,例如,vaswaniandhamilton,ann.allergy,asthma&immunol.1:105-115(1998);harris,biochem.soc.transactions23:1035-1038(1995);hurleandgross,curr.op.biotech.5:428-433(1994)和美國專利nos.6982321和7087409。「人抗體」是由人產生的和/或使用任何製備人抗體的技術製備的抗體,如本文所述的,它具有相應於抗體,例如本公開的抗c1q抗體的序列的胺基酸序列。上述人抗體的定義特別地排除了包括非人抗原結合殘基的人源化抗體。人抗體可以通過本領域已知的各種方法產生,包括噬菌體展示文庫。hoogenboomandwinter,j.mol.biol.,227:381(1991);marksetal.,j.mol.biol.,222:581(1991)。在coleetal.,monoclonalantibodiesandcancertherapy,alanr.liss,p.77(1985);boerneretal.,j.immunol.,147(1):86-95(1991)中也描述了製備人單克隆抗體的方法。另外參見vandijkandvandewinkel,curr.opin.pharmacol.5:368-74(2001)。人抗體可以通過施用抗原給轉基因動物來製備,所述轉基因動物已被改造以響應抗原刺激產生人抗體,但其內源性基因座已被破壞,例如免疫的xenomice(參見,例如,美國專利nos.6075181和6150584關於xenomousetm技術的內容)。另外參見,例如,lietal.,proc.nat』lacad.sci.usa,103:3557-3562(2006)中關於通過人b細胞雜交瘤技術產生人抗體的內容。術語「高度可變區」、「hvr」或「hv」在本文中使用時指抗體可變域的區,例如本公開的抗c1q抗體可變域的區,其在序列上是高度可變的和/或形成結構上確定的環。通常,抗體包括六個hvrs;三個在vh中(h1,h2,h3),三個在vl中(l1,l2,l3)。在天然抗體中,h3和l3顯示出六個hvrs的最大差異,h3尤其被認為在賦予抗體精確特異性上具有獨特的作用。參見,例如,xuetal.,immunity13:37-45(2000);johnsonandwuinmethodsinmolecularbiology248:1-25(lo,ed.,humanpress,totowa,nj,2003)。事實上,僅由重鏈組成的天然存在的駱駝抗體在缺少輕鏈的情況下是有功能的以及穩定的。參見,例如,hamers-castermanetal.,nature363:446-448(1993)和sheriffetal.,naturestruct.biol.3:733-736(1996)。有多種hvr描述被使用並被包括在本文中。kabat互補決定區(cdrs)的hvrs是基於序列可變性的,並且是最常用的(上述kabatetal.)。相反,chothia是指結構環的位置(chothiaandleskj.mol.biol.196:901-917(1987))。abmhvrs體現了kabatcdrs和chothia結構環的折衷,並被oxfordmolecular'sabm抗體建模軟體所使用。「contact」hvrs是基於對可獲得的複合物晶體結構的分析的。這些hvrs的每一個的殘基如下所示。hvrs可包括「延長的hvrs」,如下所示:在vl中24-36或24-34(l1)、46-56或50-56(l2)和89-97或89-96(l3),以及在vh中26-35(h1)、50-65或49-65(h2)和93-102、94-102或95-102(h3)。對於這些延長的hvr定義的每一個,可變域的殘基根據上述kabatetal.進行編號。「框架」或「fr」殘基是除本公開定義的hvr殘基之外的那些可變域殘基。短語「可變域殘基編號如kabat編號」或「胺基酸位置編號如kabat編號」及其變形形式,指在上述kabatetal.中用於抗體編譯的重鏈可變域或輕鏈可變域的編號系統。使用該編號系統,實際的線性胺基酸序列可以含有較少的或額外的胺基酸,所述較少的或額外的胺基酸對應於可變域的fr或hvr的縮短或插入。例如,重鏈可變域可以在h2的殘基52之後包括單個胺基酸插入(根據kabat編號為殘基52a)和重鏈fr殘基82之後的插入殘基(例如根據kabat編號的殘基82a、82b和82c等)。對於給定的抗體,殘基的kabat編號可以通過將該抗體同源區域序列與「標準的」kabat編號序列比對來確定。當提及可變域(大約是輕鏈的殘基1-107和重鏈的殘基1-113)中的殘基時,通常使用kabat編號系統(例如,kabatetal.,sequencesofimmunologicalinterest.5thed.publichealthservice,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bethesda,md.(1991))。當提及免疫球蛋白重鏈恆定區時,通常使用「eu編號系統」或「eu索引」(例如上述kabatetal.中報導的eu索引)。「kabat的eu索引」指人igg1eu抗體的殘基編號。除非本文中另有說明,提及抗體可變域中的殘基編號指kabat編號系統下的殘基編號。除非本文中另有說明,提及抗體恆定域的殘基編號指eu編號系統下的殘基編號(例如,參見,美國專利公開文本no.2010-280227)。本文所使用的「受體人框架」是包括vl或vh框架的胺基酸序列的框架,其中vl或vh框架來自人免疫球蛋白框架或人共有框架。「來自」人免疫球蛋白框架或人共有框架的受體人框架可以包括與其相同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其可以含有先已存在的胺基酸序列改變。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先已存在的胺基酸序列改變的數量是10個或更少、9個或更少、8個或更少、7個或更少、6個或更少、5個或更少、4個或更少、3個或更少、2個或更少。在一些實施方案中,當先已存在的胺基酸改變存在於vh中,那些改變僅發生在位置71h、73h和78h中的三個、兩個或一個上;例如,那些位置上的胺基酸殘基可以是71a、73t和/或78a。在一個實施方案中,vl受體人框架在序列上與vl人免疫球蛋白框架序列或人共有框架序列相同。「人共有框架」是這樣的框架,它代表人免疫球蛋白vl或vh框架序列的選擇中最普遍存在的胺基酸殘基。通常,人免疫球蛋白vl或vh框架序列的選擇是來自可變域序列的亞組。通常,序列的亞組是kabatetal.,sequencesofproteinsofimmunologicalinterest,5thed.publichealthservice,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bethesda,md(1991)中所述的亞組。其實例包括,對於vl,亞組可以是上述kabatetal.中所述的亞組kappai、kappaii、kappaiii或kappaiv。此外,對於vh,亞組可以是上述kabatetal.中所述的亞組i、亞組ii或亞組iii。在特定位置處的「胺基酸修飾」(例如在本公開的抗c1q抗體的特定位置處的胺基酸修飾)是指特定殘基的置換或缺失,或特定殘基附近至少一個胺基酸殘基的插入。特定殘基「附近的」插入是指在其一至兩個殘基之內的插入。所述插入可以是在特定殘基的n-末端或c-末端。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文的胺基酸修飾是置換。「親和力成熟的」抗體,例如本公開的抗c1q抗體,是在其一個或更多個hvrs中具有一個或更多個改變的抗體,與不具有那些改變的親代抗體相比,上述改變導致其對抗原的親和力提高。在一個實施方案中,親和力成熟的抗體對於靶抗原具有納摩爾或甚至皮摩爾的親和力。親和力成熟的抗體通過本領域已知的程序產生,例如marksetal.,bio/technology10:779-783(1992)描述了通過vh和vl的域改組實現親和力成熟。hvr和/或框架殘基的隨機誘變在例如barbasetal.procnat.acad.sci.usa91:3809-3813(1994);schieretal.gene169:147-155(1995);yeltonetal.j.immunol.155:1994-2004(1995);jacksonetal.,j.immunol.154(7):3310-9(1995)和hawkinsetal,j.mol.biol.226:889-896(1992)中描述。如本文使用的,術語「特異性識別」或「特異性結合」指可測量到的和可重現的相互作用(例如靶和抗體(例如本公開的抗c1q抗體)之間的吸引或結合),在包括生物分子在內的異質群體分子存在的情況下,其對於確定靶的存在是決定性的。例如,特異性或優先與靶或表位結合的抗體(例如本公開的抗c1q抗體)是這樣的抗體,其與該靶或表位的結合相比於其與其它靶或該靶的其它表位的結合,具有更強的親和力、更強的抗體親抗原性、更容易和/或具有更長的持續時間。通過閱讀該定義還可知道,例如,特異性或優先結合第一靶的抗體(或基團)可以也可以不特異性或優先結合第二靶。同樣地,「特異性結合」或「優先結合」不一定要求(儘管其可以包含)排外地結合。與靶特異性結合的抗體可以具有至少約103m-1或104m-1的結合常數,有時約105m-1或106m-1,在其它實例中約106m-1或107m-1,約108m-1至109m-1,或約1010m-1至1011m-1或更高。各種免疫測定方法可以被用來選擇與特定蛋白具有特異性免疫反應的抗體。例如,固相酶聯免疫吸附測定(elisa)被常規用於選擇與蛋白具有特異的免疫反應性的單克隆抗體。參見,例如,harlowandlane(1988)antibodies,alaboratorymanual,coldspringharborpublications,newyork中對於可用於確定特異性免疫反應的免疫測定方法和條件的描述。如本文所使用的,補體蛋白(例如補體因子c1q和第二種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包括,但不限於,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物理相互作用、化學相互作用、結合、共價結合和離子結合。如本文所使用的,當抗體破壞、減少或完全消除兩種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時,該抗體「抑制」兩種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當本公開的抗體或其片段與兩種蛋白之一結合時,該抗體或其片段「抑制」兩種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阻斷」抗體、「拮抗劑」抗體、「抑制」抗體或「中和」抗體是這樣的抗體,例如本公開的抗c1q抗體,其抑制或降低其結合的抗原的一種或更多種生物活性,例如與一種或更多種蛋白的相互作用。在一些實施方案中,阻斷抗體、拮抗劑抗體、抑制抗體或「中和」抗體基本上或完全地抑制抗原的一種或多種生物活性或相互作用。抗體「效應子功能」是指抗體由於fc區(天然序列fc區或胺基酸序列變體fc區)引起的那些生物活性,且隨抗體同種型而不同。本文中的術語「fc區」被用於定義免疫球蛋白重鏈的c末端區,包括天然序列fc區和變體fc區。雖然免疫球蛋白重鏈的fc區的邊界可能變化,但人igg重鏈fc區通常被定義為從位置cys226上的胺基酸殘基,或從pro230延伸至其羧基末端。fc區的c-末端賴氨酸(根據eu編號系統的殘基447)可以被移除,例如在抗體的產生或純化過程中,或者通過重組工程化編碼抗體重鏈的核酸。相應地,完整抗體的組合物可以包括移除所有k447殘基的抗體群體、沒有移除k447殘基的抗體群體以及包含k447殘基的抗體和沒有k447殘基的抗體的混合物的抗體群體。用於本公開抗體的適合的天然序列fc區包括人igg1、igg2、igg3和igg4。「天然序列fc區」包含與在自然界中發現的fc區的胺基酸序列相同的胺基酸序列。天然序列人fc區包括天然序列人igg1fc區域(非a和a同種異型);天然序列人igg2fc區域;天然序列人igg3fc區域;和天然序列人igg4fc區域以及其天然存在的變體。「變體fc區」包括與天然序列fc區由於至少一個胺基酸修飾而不同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方案中,變體fc區在一個或更多個胺基酸置換上不相同。在一些實施方案中,相比於天然序列fc區,或親代多肽的fc區,變體fc區具有至少一個胺基酸置換,例如在天然序列fc區或在親代多肽的fc區具有約一個至約十個胺基酸取代,以及,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在天然序列fc區域中或在親代多肽的fc區域中具有約一個至約五個胺基酸取代。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文中的變體fc區與天然序列fc區和/或與親代多肽的fc區具有至少約80%的同源性,以及,在一些實施方案中,與其具有至少約90%的同源性,以及,在一些實施方案中,與其具有至少約95%的同源性。「fc受體」或「fcr」是與抗體的fc區結合的受體。在一些實施方案中,fcr是天然序列人fcr。而且,在一些實施方案中,fcr與igg抗體結合的受體(gamma受體),並包括fcγri、fcγrii和fcγriii亞類的受體,包括這些受體的等位基因變體和選擇性剪接形式,fcγrii受體包括fcγriia(「激活受體」)和fcγriib(「抑制受體」),它們具有相似的胺基酸序列,主要在胞漿域上有所不同。激活受體fcγriia在其胞漿域中含有免疫受體酪氨酸活化基序(「itam」)。抑制受體在其胞漿域中含有免疫受體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參見,例如,m.annu.rev.immunol.15:203-234(1997))。ravetchandkinet,annu.rev.immunol.9:457-92(1991);capeletal.,immunomethods4:25-34(1994)和dehaasetal.,j.lab.clin.med.126:330-41(1995)中對fcrs進行了綜述。其它fcrs,包括那些未來被鑑別的,包括在本文的術語「fcr」中。fcrs還可以增加抗體的血清半衰期。可以測定多肽在活體內與fcrn的結合和人fcrn高親和力結合的血清半衰期,例如在表達人fcrn的轉基因小鼠或轉染的人細胞系中,或者在被施用了具有變體fc區域的多肽的靈長類動物中。wo2004/42072(presta)描述了與fcrs的結合增強或減弱的抗體變體。還參見,例如,shieldsetal.,j.biol.chem.9(2):6591-6604(2001)。本文使用的術語「kon」意指抗體與抗原結合的速率常數。本文使用的術語「koff」意指抗體從抗體/抗原複合物上解離的速率常數。本文使用的術語「kd」意指抗體-抗原相互作用的平衡解離常數。本文所使用的肽、多肽或抗體序列的「胺基酸序列同一性百分比(%)」和「同源性」是指在對序列進行比對,並在必要的時候引入缺口以獲得最大的序列同一性百分比,並且不考慮任何保守取代作為序列同一性的一部分之後,候選序列中的胺基酸殘基與某些肽或多肽序列中的胺基酸殘基相同的百分比。為確定胺基酸序列同一性百分比目的的比對可以通過本領域技術之內的多種方式實現,例如,使用公眾可獲得的計算機軟體如blast、blast-2、align或megaligntm(dnastar)軟體。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確定用於測量比對的適當的參數,包括獲得所比較的序列在全長上的最大程度的對齊所需要的任何本領域已知的算法。「分離的」分子或細胞是被鑑別的並從至少一種汙染分子或細胞中被分離的分子或細胞,所述至少一種汙染分子或細胞通常在其被產生的環境中與其結合。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分離的分子或細胞不與其產生環境相關的所有組分相結合。分離的分子或細胞處於與其天然形式或狀態不同的形式。因此,分離的分子不同於細胞中天然存在的分子;分離的細胞不同於組織、器官或個體中天然存在的細胞。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分離的分子是本公開的抗c1q抗體。在其它實施方案中,分離的細胞是產生本公開的抗c1q抗體的宿主細胞或雜交瘤細胞。編碼抗體(例如本公開的抗c1q抗體)的「分離的」核酸分子,是被鑑別的並從至少一種汙染核酸分子分離的核酸分子,所述至少一種汙染核酸分子通常在所述核酸分子所產生的環境中與其結合。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分離的核酸分子不與其產生環境相關的所有組分相結合。編碼本文的多肽和抗體的分離的核酸分子處於與其天然形式或狀態不同的形式。因此,分離的核酸分子不同於細胞中天然存在的編碼本文中的多肽和抗體的核酸。本文所用的術語「載體(vector)」是指能夠運輸與其連接的另一種核酸的核酸分子。一種類型的載體是「質粒(plasmid)」,它是環形雙鏈dna,其它的dna區段可以連接到其中。另一種類型的載體是噬菌體載體。另一種類型的載體是病毒載體,其中其它的dna區段可以連接到病毒基因組中。某些載體能夠在其被引入的宿主細胞中自主複製(例如具有細菌複製起點的細菌載體和游離哺乳動物載體)。其它載體(例如非游離哺乳動物載體)在被引入到宿主細胞之後,可以被整合到宿主細胞基因組中,從而與宿主基因組一同被複製。而且,某些載體能夠指導與其可操作連接的基因的表達。這種載體在本文中被稱為「重組表達載體」,或者被簡單地稱為「表達載體」。通常,重組dna技術中使用的表達載體常常是質粒的形式。在本說明書中,「質粒(plasmid)」和「載體(vector)」可以互換使用,因為質粒是最常用形式的載體。「多核苷酸」或「核酸」在文本中可互換使用,指任何長度的核苷酸聚合物,且包括dna和rna。核苷酸可以是脫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修飾的核苷酸或鹼基和/或其類似物,或者可以通過dna或rna聚合酶或者通過合成反應摻入到聚合物中的任何底物。多核苷酸可以包含修飾的核苷酸,例如甲基化的核苷酸和其類似物。如果存在修飾,對核苷酸結構的修飾可以在聚合物組裝之前或之後被賦予。核苷酸序列可以被非核苷酸成分打斷。多核苷酸可以包含合成後進行的修飾,例如與標記物結合。其它類型的修飾包括,例如,「帽」,用類似物置換一個或多個天然存在的核苷酸,核苷酸間修飾如,例如,那些具有不帶電荷的連接(例如甲基磷酸酯、磷酸三酯、氨基磷酸酯(phosphoamidates)、氨基甲酸酯等)的修飾和具有帶電荷的連接(例如硫代磷酸酯、二硫代磷酸酯等)的修飾、那些含有懸垂部分(pendantmoieties),如,例如,蛋白質(例如核酸酶、毒素、抗體、信號肽、聚-l-賴氨酸等)的修飾、那些具有嵌入劑(例如吖啶、補骨脂等)的修飾、那些含有螯合劑(例如金屬、放射性金屬、硼、氧化型金屬等)的修飾、那些含有烷化劑的修飾、那些具有修飾的鍵(例如異頭核酸等)的修飾、以及未修飾形式的多核苷酸。而且,通常存在於糖中的任何羥基基團可以被替換為,例如,膦酸酯基團、磷酸酯基團,被標準保護基團保護,或者被活化以製備與其它核苷酸的其它連接,或者可以與固體或半固體支持物結合。5'和3'末端的oh可以被磷酸化或者可以被胺或1-20個碳原子的有機加帽基團部分取代。其它羥基還可以被衍生化為標準保護基團。多核苷酸還可以含有本領域通常已知的核糖或脫氧核糖的類似形式,包括,例如,2』-o-甲基,2』-o-烯丙基,2』-氟-或2』-疊氮基-核糖,碳環糖類似物,α-異頭糖,差向異構糖例如阿拉伯糖、木糖或來蘇糖,吡喃糖,呋喃糖,景天庚酮糖,無環類似物,和鹼性核苷類似物例如甲基核糖苷。一個或多個磷酸二酯鍵可以被替代性的連接基團替換。這些替代性的連接基團包括,但不限於其中磷酸酯被p(o)s(「硫代酯(thioate)」)、p(s)s(「二硫代酯(dithioate)」)、(o)nr2(「醯胺化物」)、p(o)r、p(o)or』、co或ch2(「甲縮醛(formacetal)」)替換的實施方案,其中每個r或r』獨立地是h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任選地含有醚(-o-)鍵、芳基、鏈烯基、環烷基、環烯基或芳烷基(araldyl)的烷基(1-20c),。多核苷酸中所有的鍵無需是相同的。前述的描述適用於在此提及的所有多核苷酸,包括rna和dna。「宿主細胞」包括可以作為或已經作為整合多核苷酸插入的載體的受體的單個細胞或細胞培養物。宿主細胞包括單個宿主細胞的後代,並且該後代因自然的、偶然的或故意的變異可以無需與原始親代細胞完全相同(在形態上或在基因組dna互補上)。宿主細胞包括用本公開的多核苷酸體內轉染的細胞。本文使用的「載體(carriers)」包括藥學可接受的載體、賦形劑或穩定劑,它們在所使用的劑量和濃度下對暴露於其的細胞或哺乳動物無毒。通常生理學可接受的載體是水性ph緩衝溶液。生理學可接受的載體的實例包括緩衝液例如磷酸鹽、檸檬酸鹽和其它有機酸;抗氧化劑包括抗壞血酸;低分子量(少於約10個殘基)多肽;蛋白質,例如血清白蛋白、明膠或免疫球蛋白;親水性聚合物例如聚乙烯吡咯烷酮;胺基酸例如甘氨酸、穀氨醯胺、天冬醯胺、精氨酸或賴氨酸;單糖、二糖和其它碳水化合物,包括葡萄糖、甘露糖或糊精;螯合劑例如edta;糖醇例如甘露糖醇或山梨糖醇;成鹽平衡離子例如鈉;和/或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例如tweentm、聚乙二醇(peg)和pluronicstm。本文使用的術語「約」指本
技術領域:
的技術人員易於知曉的相應值的通常誤差範圍。本文中提及「約」某個數值或參數包括(並描述了)涉及該數值或參數本身的實施方案。如本文中以及附隨的權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單數形式「一(a)」、「一(an)」和「該(the)」包括複數形式的引用,除非上下文明確另外指出。例如,提及「抗體」是提及來從一種至許多種的抗體,例如摩爾數量,並且包括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的其等同物,諸如此類。應當理解,本文描述的本公開的方面和實施方案包括「包括」各方面和實施方案、「由」各方面和實施方案「組成」和「基本上由」各方面和實施方案「組成」。概述本公開提供人源化抗c1q抗體及其應用。本公開的抗c1q抗體特異性結合本公開的c1q蛋白。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是c1中和抗體。在一些實施方案,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可以與c1複合物結合。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與c1q蛋白特異性結合的人源化抗體,其中所述抗體包括重鏈可變區和人重鏈恆定區,其中所述重鏈可變區包括fab區,所述重鏈恆定區包括fc區,其中所述fab區與c1q蛋白特異性結合,並且其中所述fc區不能結合c1q蛋白。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人源化抗c1q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所述抗體包括重鏈可變域和輕鏈可變域,其中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選自seqidnos:1-4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選自seqidnos:1-4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人源化抗c1q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所述抗體包括重鏈可變域和輕鏈可變域,其中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選自seqidnos:5-8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選自seqidnos:5-8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某些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人源化抗c1q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所述抗體包括:重鏈可變域和/或輕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選自seqidnos:1-4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選自seqidnos:1-4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選自seqidnos:5-8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選自seqidnos:5-8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90%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中和c1q的生物活性。抗c1q抗體的應用包括,但不限於,對補體因子c1q的檢測,例如在患有與依賴於補體因子1(cf1)的病理性突觸丟失相關的神經退行性病症的個體中。其它的非限制性的應用包括對補體活化的經典途徑的抑制,例如在經典補體途徑被自身抗體激活的情況下。人源化抗c1q抗體的進一步的非限制性的應用包括與補體因子例如c1q的表達升高相關的病症或者與補體途徑的活化相關的病症的診斷和治療。此類病症可以包括,但不限於,自身免疫病症,炎性病症和神經退行性病症,包括與突觸丟失相關的神經退行性病症。在另一個方面,本公開提供分離編碼本公開的抗體的核酸分子。本公開還提供分離的宿主細胞,其含有編碼本公開的抗體的核酸分子。此外,提供藥物組合物,其含有與藥學可接收的載體組合的抗c1q抗體,例如本公開的人源化c1q中和抗體。本公開還提供含有用於本文所述的任意一種方法中的人源化抗c1q抗體的試劑盒。本公開進一步提供使用本公開的人源化c1q抗體(例如本公開的人源化c1q中和抗體)在需要這種治療的個體中治療或預防神經退行性疾病或自身免疫疾病,在患有神經退行性疾病或自身免疫疾病的個體中檢測突觸,以及在生物樣品中檢測突觸的方法。本公開還提供含有本公開的人源化c1q抗體(例如本公開的人源化c1q中和抗體)的試劑盒。補體蛋白本公開的抗體特異性識別補體因子c1q和/或經典補體活化途徑的c1複合物中的c1q。被識別的補體因子可以來自於,不限於,具有補體系統的任何生物體,包括任何哺乳動物生物體,例如人、小鼠、大鼠、兔、猴、狗、貓、牛、馬、駱駝、綿羊、山羊或豬。如本文所使用的,「c1複合物」指蛋白質複合物,其可以包括,但不限於,一個c1q蛋白、兩個c1r蛋白和兩個c1s蛋白(例如,c1qr2s2)。如本文所使用的,「補體因子c1q」指野生型序列和天然存在的變體序列。被本公開的抗體識別的補體因子c1q的非限制性實例是人c1q,其包括三條多肽鏈a、b和c:c1q,鏈a(智人),proteindatabase登錄號:np_057075.1;genbank登錄號:nm_015991:>gi|7705753|ref|np_057075.1|complementc1qsubcomponentsubunitaprecursor[homosapiens]megprgwlvlcvlaislasmvtedlcrapdgkkgeagrpgrrgrpglkgeqgepgapgirtgiqglkgdqgepgpsgnpgkvgypgpsgplgargipgikgtkgspgnikdqprpafsairrnppmggnvvifdtvitnqeepyqnhsgrfvctvpgyyyftfqvlsqweiclsivsssrgqvrrslgfcdttnkglfqvvsggmvlqlqqgdqvwvekdpkkghiyqgseadsvfsgflifpsa(seqidno:9)c1q,鏈b(智人),proteindatabase登錄號:np_000482.3;genbank登錄號:nm_000491.3:>gi|87298828|ref|np_000482.3|complementc1qsubcomponentsubunitbprecursor[homosapiens]mmmkipwgsipvlmlllllglidisqaqlsctgppaipgipgipgtpgpdgqpgtpgikgekglpglagdhgefgekgdpgipgnpgkvgpkgpmgpkggpgapgapgpkgesgdykatqkiafsatrtinvplrrdqtirfdhvitnmnnnyeprsgkftckvpglyyftyhassrgnlcvnlmrgreraqkvvtfcdyayntfqvttggmvlkleqgenvflqatdknsllgmegansifsgfllfpdmea(seqidno:10)c1q,鏈c(智人),proteindatabase登錄號:np_001107573.1;genbank登錄號:nm_001114101.1:>gi|166235903|ref|np_001107573.1|complementc1qsubcomponentsubunitcprecursor[homosapiens]mdvgpsslphlglkllllllllplrgqantgcygipgmpglpgapgkdgydglpgpkgepgipaipgirgpkgqkgepglpghpgkngpmgppgmpgvpgpmgipgepgeegrykqkfqsvftvtrqthqppapnslirfnavltnpqgdydtstgkftckvpglyyfvyhashtanlcvllyrsgvkvvtfcghtsktnqvnsggvllrlqvgeevwlavndyydmvgiqgsdsvfsgfllfpd(seqidno:11)相應地,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可以與c1q蛋白的多肽鏈a、多肽鏈b和/或多肽鏈c結合。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與人c1q或其類似物(例如小鼠、大鼠、兔、猴、狗、貓、牛、馬、駱駝、綿羊、山羊或豬c1q)的多肽鏈a、多肽鏈b和/或多肽鏈結合。人源化抗c1q抗體本公開的抗體與補體因子c1q和/或經典補體活化途徑的c1複合物中的c1q蛋白特異性結合。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與人c1q特異性結合。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與人和小鼠c1q特異性結合。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與大鼠c1q特異性結合。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與人c1q、小鼠c1q和大鼠c1q特異性結合。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包括重鏈可變區和重鏈恆定區,所述重鏈可變區包括fab區,所述重鏈恆定區包括fc區,其中fab區與本公開的c1q蛋白特異性結合,但是fc區不能結合c1q蛋白。在一些實施方案中,fc區是來自人igg1、igg2、igg3或igg4同種型。在一些實施方案中,fc區不能誘導補體活性,和/或不能誘導抗體依賴細胞毒性(adcc)。在一些實施方案中,fc區包括一個或更多個修飾,包括,不限於,胺基酸置換。在某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的fc區在根據kabat編號規則248位點處或在與根據kabat編號規則248位點相對應的位點處,和/或在根據kabat編號規則241位點處或在與根據kabat編號規則241位點相對應的位點處包括胺基酸置換。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在248位點處或與248位點相對應的位點處的胺基酸置換抑制所述fc區與和fc受體的相互作用。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在248位點處或與248位點相對應的位點處的胺基酸置換是亮氨酸到穀氨酸的胺基酸置換。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在241位點處或與241位點相對應的位點處的胺基酸置換阻止在所述抗體中的臂轉換。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在241位點處或與241位點相對應的位點處的胺基酸置換是絲氨酸到脯氨酸的胺基酸置換。在某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的fc區包括seqidno:37的胺基酸序列,或具有與seqidno:37的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中和補體因子c1q的生物活性。在一些實施方案中,該抗體抑制補體因子c1q和其它補體因子(例如c1r或c1s之間的或者c1q和抗體,例如自身抗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如本文所公開的,本公開的自身抗體包括,但不限於,識別宿主抗原並激活經典補體活化途徑的抗體。在上述激活過程的第一步中,補體因子c1q與自身抗體-自身抗原-免疫複合物結合。在一些實施方案中,該抗體抑制補體因子c1q和非補體因子之間的相互作用。非補體因子可以包括磷脂醯絲氨酸、穿透素-3、c-反應蛋白(crp)、球形c1q受體(gc1qr)、補體受體1(cr1)、β-澱粉樣蛋白和鈣網蛋白。在一些實施方案中,該抗體抑制經典補體活化途徑。在某些實施方案中,該抗體進一步抑制旁路途徑。在一些實施方案中,該抗體抑制自身抗體依賴細胞毒性和補體依賴細胞毒性(cdc)。在一些實施方案中,該抗體抑制補體依賴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cdcc)。在一些實施方案中,該抗體抑制b細胞抗體產生、樹突細胞成熟、t-細胞增殖、細胞因子產生或小膠質細胞激活。在一些實施方案中,該抗體抑制阿瑟氏反應。在一些實施方案中,該抗體抑制突觸或神經末梢的吞噬作用。在一些實施方案中,該抗體抑制補體受體3(cr3/c3)表達細胞的激活。本公開的抗體的功能特性,例如對抗原的解離常數、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例如c1q自身抗體的相互作用)的抑制、自身抗體依賴細胞毒性和補體依賴細胞毒性(cdc)的抑制、補體依賴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cdcc)的抑制或損傷的形成,可以,但不限於在體外、離體或在體內實驗中測量。人源化抗c1q抗體對c1q的解離常數(kd)可以是小於125nm、小於120nm、小於115nm、小於110nm、小於100nm、小於90nm、小於80nm、小於70nm、小於60nm、小於50nm、小於40nm、小於30nm、小於20nm、小於10nm、小於9nm、小於8nm、小於7nm、小於6nm、小於5nm、小於4nm、小於3nm、小於2nm、小於1nm、小於0.5nm、小於0.1nm、小於0.05nm、小於0.01nm或小於0.005nm。在一些實施方案中,解離常數的範圍從小於約125nm至小於約5pm。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對人c1q的解離常數是小於約10pm到小於約5pm。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對人c1q的解離常數小於約10pm、小於約9.9pm、小於約9.8pm、小於約9.7pm、小於約9.6pm、小於約9.5pm、小於約9.4pm、小於約9.3pm、小於約9.2pm、小於約9.1pm、小於約9pm、小於約8.9pm、小於約8.8pm、小於約8.7pm、小於約8.6pm、小於約8.5pm、小於約8.4pm、小於約8.3pm、小於約8.2pm、小於約8.1pm、小於約8pm、小於約7.9pm、小於約7.8pm、小於約7.7pm、小於約7.6pm、小於約7.5pm、小於約7.4pm、小於約7.3pm、小於約7.2pm、小於約7.1pm、小於約7pm、小於約6.9pm、小於約6.8pm、小於約6.7pm、小於約6.6pm、小於約6.5pm、小於約6.4pm、小於約6.3pm、小於約6.2pm、小於約6.1pm、小於約6pm、小於約5.9pm、小於約5.8pm、小於約5.7pm、小於約5.6pm、小於約5.5pm、小於約5.4pm、小於約5.3pm、小於約5.2pm、小於約5.1pm或者小於約5pm。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對小鼠c1q的解離常數是小於125nm、小於120nm、小於115nm、小於110nm、小於100nm、小於90nm、小於80nm、小於70nm、小於60nm、小於50nm、小於40nm、小於30nm、小於20nm、小於10nm、小於9nm、小於8nm、小於7nm、小於6nm、小於5nm、小於4nm、小於3nm、小於2nm、小於1nm、小於0.5nm、小於0.1nm或小於0.05nm。抗體對於除c1q以外的其它抗原的解離常數可以比其對c1q的解離常數高至少5倍、至少10倍、至少100倍、至少1000倍、至少10000倍或至少100000倍。例如,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對c1s的解離常數可以比其對c1q的解離常數高至少1000倍。解離常數可以通過包括任何生物化學或生物物理技術,例如elisa、表面等離子體共振(spr)、生物薄膜幹涉技術(參見,例如,fortebio的octetsystem)、等溫滴定量熱法(itc)、差示掃描量熱法(dsc)、圓二色譜(cd)、停流分析和比色或螢光蛋白熔融分析的任何分析技術被測定。抗c1q抗體對c1q的解離常數(kd)可以通過使用例如全長抗體或抗體片段,例如fab片段被測定。測定人源化抗體對c1q的結合親和力的一個示例性方法是測量抗體的單功能fab片段的結合親和力。為了獲得單功能fab片段,抗體可以被木瓜蛋白酶切割(例如igg)或者重組表達。抗體的fab片段的親和力可以通過配備有預固定化的鏈黴親合素傳感器晶片(sa)的表面等離子體共振(biacore3000tm表面等離子體共振(spr)系統,biacore.tm.,inc,piscatawayn.j.),使用hbs-ep運行緩衝液(0.01mhepes,ph7.4,0.15nacl,3mmedta,0.005%v/v表面活性劑p20)被測定。生物素化的人c1q(或任何其它c1q)可以在hbs-ep緩衝液中被稀釋至濃度為低於0.5μg/ml,並使用不同的接觸時間將其注射穿過單個晶片通道,以獲得兩種範圍的抗原密度,用於詳細動力學研究的50-200反應單位(ru)或用於篩選測定的800-1000ru。再生研究表明,在超過200次的注射中,25%v/v乙醇中的25mmnaoh有效除去結合的fab,同時保持晶片上c1q的活性。典型地,連續稀釋(跨越估計kd0.1-10倍的濃度)的純化fab樣品以100μl/分鐘的速率被注射1分鐘,並允許至多2小時的解離時間。使用已知濃度(通過胺基酸分析測定)的fab作為標準,fab蛋白的濃度通過elisa和/或sds-page被測定。動力學結合速率(kon)和解離速率(koff)可以通過使用biaevaluation方法,將數據整體擬合到1:1的langmuir結合模型(karlsson,r.roos,h.fagerstam,l.petersson,b.(1994).methodsenzymology6.99-110)而同時被獲得。平衡解離常數(kd)值按koff/kon計算。該方案適用於測定抗體對任何c1q,包括人c1q、另一種哺乳動物的c1q(例如小鼠c1q、大鼠c1q、靈長類動物c1q)以及不同形式的c1q的結合親和力。抗體的結合親和力通常在25℃被測量,但也可以在37℃被測量。本公開的人源化抗體可以與來自具有補體系統的任何生物體的c1q抗原結合,所述生物體包括任何哺乳動物生物體,例如人、小鼠、大鼠、兔、猴、狗、貓、牛、馬、駱駝、綿羊、山羊或豬。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抗c1q抗體與人c1q上的表位特異性結合。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抗c1q抗體與人和小鼠c1q二者上的表位特異性結合。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抗c1q抗體與人、小鼠和大鼠c1q上的表位特異性結合。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文提供人源化抗c1q抗體,所述人源化抗c1q抗體結合的c1q的表位與本公開的另一種抗體結合的c1q表位相同或重疊。在某些實施方案中,本文提供人源化抗c1q抗體,所述人源化抗c1q抗體結合的c1q的表位與由atcc登錄號pta-120399的雜交瘤細胞系產生的抗c1q抗體m1結合的c1q表位相同或重疊。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與本公開的另一種抗體競爭結合c1q。在某些實施方案中,抗c1q抗體與由atcc登錄號pta-120399的雜交瘤細胞系產生的抗c1q抗體m1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競爭結合c1q。可用於確定人源化抗c1q抗體與哪個c1q表位結合,或者兩個抗體是否結合相同的或重疊的表位的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於,x射線晶體學、核磁共振、丙氨酸掃描突變、包括具有重疊c1q序列的c1q衍生肽的肽文庫篩選和競爭測定。競爭測定在確定是否兩個抗體通過識別相同的或空間上重疊的表位來結合相同的表位,或者確定是否一個抗體競爭性抑制另一個抗體與抗原的結合方面特別有用。這些測定是本領域已知的。典型地,抗原或抗原表達細胞被固定在多孔板上,測量未標記的抗體阻斷標記的抗體的結合的能力。這種競爭測定常用的標記物是放射性標記或酶標記。本文包括的競爭性抗體是在1μm或更低濃度下抑制(即與對照相比阻止或幹擾),或減少本公開的任何抗c1q抗體(例如m1或m1的抗原結合片段)與c1q的結合,使這種結合減少至少50%、60%、70%、80%、90%和95%的人源化抗體。例如,在競爭測定中競爭抗體的濃度可以是抗體m1或m1的抗原結合片段的kd或低於該kd。結合成員之間的競爭可以容易地在體外測定,例如通過elisa和/或通過監測抗體和c1q在溶液中的相互作用。進行分析所使用的確切方法並不重要。c1q可以被固定在96孔板上或者可以被放置在均相溶液中。在特定的實施方案中,未標記的候選抗體阻斷標記的抗c1q抗體(例如m1)的能力可以通過使用放射性(radioactive)、酶或其它標記物被測量。在反向測定中,未標記的抗體幹擾標記的抗c1q抗體與c1q相互作用的能力被測定,其中所述標記的抗c1q抗體,例如m1已經與c1q結合。讀數是通過對結合的標記物的測量獲得的。c1q和候補抗體可以以任何順序或者同時加入。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抑制c1q和自身抗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與由atcc登錄號pta-120399的雜交瘤細胞系產生的抗體m1或其抗c1q結合片段本質上相同的c1q表位結合。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是抗體或者其抗原結合片段,其包括重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選自seqidnos:1-4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選自seqidnos:1-4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是抗體或者其抗原結合片段,其包括輕鏈可變域,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選自seqidnos:5-8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選自seqidnos:5-8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是抗體或者其抗原結合片段,其包括重鏈可變域和/或輕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選自seqidnos:1-4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選自seqidnos:1-4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選自seqidnos:5-8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選自seqidnos:5-8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或者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重鏈可變域和輕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1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1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5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5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或者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重鏈可變域和輕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1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1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6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6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或者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重鏈可變域和輕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1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1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7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7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或者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重鏈可變域和輕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1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1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8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8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或者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重鏈可變域和輕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2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2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5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5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或者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重鏈可變域和輕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2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2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6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6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或者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重鏈可變域和輕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2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2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7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7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或者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重鏈可變域和輕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2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2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8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8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或者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重鏈可變域和輕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3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3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5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5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或者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重鏈可變域和輕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3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3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6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6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或者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重鏈可變域和輕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3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3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7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7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或者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重鏈可變域和輕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3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3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8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8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或者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重鏈可變域和輕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4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4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5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5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或者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重鏈可變域和輕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4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4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6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6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或者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重鏈可變域和輕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4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4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7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7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或者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重鏈可變域和輕鏈可變域,所述重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4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4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所述輕鏈可變域包括seqidno:8的胺基酸序列,或者具有與seqidno:8的所述胺基酸序列至少約70%、至少約75%、至少約80%、至少約85%、至少約90%或至少約95%同源性的胺基酸序列。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可以包括至少一個hvr,所述hvr選自由atcc登錄號pta-120399的雜交瘤細胞系或其後代產生的單克隆抗體m1的輕鏈可變域的hvr-l1、hvr-l2和hvr-l3。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可以包括至少一個hvr,所述hvr選自由atcc登錄號pta-120399的雜交瘤細胞系或其後代產生的單克隆抗體m1的重鏈可變域的hvr-h1、hvr-h2和hvr-h3。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可以包括至少一個選自由atcc登錄號pta-120399的雜交瘤細胞系或其後代產生的單克隆抗體m1的輕鏈可變域的hvr-l1、hvr-l2和hvr-l3的hvr,和至少一個選自由atcc登錄號pta-120399的雜交瘤細胞系或其後代產生的單克隆抗體m1的重鏈可變域的hvr-h1、hvr-h2和hvr-h3的hvr。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可以與c1q結合,並與位於選自下列的胺基酸殘基中的c1q蛋白的一個或多個胺基酸結合:(a)seqidno:9的胺基酸殘基196-226(seqidno:12),或相應於seqidno:9的胺基酸殘基196-226(glfqvvsggmvlqlqqgdqvwvekdpkkghi)(seqidno:12)的c1q蛋白鏈a(c1qa)的胺基酸殘基;(b)seqidno:9的胺基酸殘基196-221(seqidno:13)、或相應於seqidno:9的胺基酸殘基196-221(glfqvvsggmvlqlqqgdqvwvekdp)(seqidno:13)的c1qa的胺基酸殘基;(c)seqidno:9的胺基酸殘基202-221(seqidno:14)、或相應於seqidno:9的胺基酸殘基202-221(sggmvlqlqqgdqvwvekdp)(seqidno:14)的c1qa的胺基酸殘基;(d)seqidno:9的胺基酸殘基202-219(seqidno:15)、或相應於seqidno:9的胺基酸殘基202-219(sggmvlqlqqgdqvwvek)(seqidno:15)的c1qa的胺基酸殘基;和(e)seqidno:9的胺基酸殘基lys219和/或seqidno:9的ser202、或相應於seqidno:9的lys219和/或ser202的c1qa的胺基酸殘基。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體進一步與位於選自下列的胺基酸殘基中的c1q蛋白的一個或更多個胺基酸結合:(a)seqidno:11的胺基酸殘基218-240(seqidno:16)或相應於seqidno:11的胺基酸殘基218-240(wlavndyydmvgiqgsdsvfsgf)(seqidno:16)的c1q蛋白鏈c(c1qc)的胺基酸殘基;(b)seqidno:11的胺基酸殘基225-240(seqidno:17)或相應於seqidno:11的胺基酸殘基225-240(ydmvgiqgsdsvfsgf)(seqidno:17)的c1qc的胺基酸殘基;(c)seqidno:11的胺基酸殘基225-232(seqidno:18)或相應於seqidno:11的胺基酸殘基225-232(ydmvgiqg)(seqidno:18)的c1qc的胺基酸殘基;(d)seqidno:11的胺基酸殘基tyr225或相應於seqidno:11的胺基酸殘基tyr225的c1qc的胺基酸殘基;(e)seqidno:11的胺基酸殘基174-196(seqidno:19)或相應於seqidno:11的胺基酸殘基174-196(htanlcvllyrsgvkvvtfcght)(seqidno:19)的c1qc的胺基酸殘基;(f)seqidno:11的胺基酸殘基184-192(seqidno:20)或相應於seqidno:11的胺基酸殘基184-192(rsgvkvvtf)(seqidno:20)的c1qc的胺基酸殘基;(g)seqidno:11的胺基酸殘基185-187或相應於seqidno:11的胺基酸殘基185-187(sgv)的c1qc的胺基酸殘基;和(h)seqidno:11的胺基酸殘基ser185或相應於seqidno:11的胺基酸殘基ser185的c1qc的胺基酸殘基。在某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可以與seqidno:9所示的人c1qa的胺基酸殘基lys219和ser202或相應於seqidno:9所示的lys219和ser202的人c1qa的胺基酸,以及seqidno:11所示的人c1qc的胺基酸殘基tyr225或相應於seqidno:11所示的tyr225的人c1qc的胺基酸殘基結合。在某些實施方案中,抗c1q抗體與seqidno:9所示的人c1qa的胺基酸殘基lys219或相應於seqidno:9所示的lys219的人c1qa的胺基酸殘基,以及seqidno:11所示的人c1qc的胺基酸殘基ser185或相應於seqidno:11所示的ser185的人c1qc的胺基酸殘基結合。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與c1q蛋白結合,並與位於選自下列的胺基酸殘基中的c1q蛋白的一個或更多個胺基酸結合:(a)seqidno:11的胺基酸殘基218-240(seqidno:16)或相應於seqidno:11的胺基酸殘基218-240(wlavndyydmvgiqgsdsvfsgf)(seqidno:16)的c1qc的胺基酸殘基;(b)seqidno:11的胺基酸殘基225-240(seqidno:17)或相應於seqidno:11的胺基酸殘基225-240(ydmvgiqgsdsvfsgf)(seqidno:17)的c1qc的胺基酸殘基;(c)seqidno:11的胺基酸殘基225-232(seqidno:18)或相應於seqidno:11的胺基酸殘基225-232(ydmvgiqg)(seqidno:18)的c1qc的胺基酸殘基;(d)seqidno:11的胺基酸殘基tyr225或相應於seqidno:11的胺基酸殘基tyr225的c1qc的胺基酸殘基;(e)seqidno:11的胺基酸殘基174-196(seqidno:19)或相應於seqidno:11的胺基酸殘基174-196(htanlcvllyrsgvkvvtfcght)(seqidno:19)的c1qc的胺基酸殘基;(f)seqidno:11的胺基酸殘基184-192(seqidno:20)或相應於seqidno:11的胺基酸殘基184-192(rsgvkvvtf)(seqidno:20)的c1qc的胺基酸殘基;(g)seqidno:11的胺基酸殘基185-187或相應於seqidno:11的胺基酸殘基185-187(sgv)的c1qc的胺基酸殘基;和(h)seqidno:11的胺基酸殘基ser185或相應於seqidno:11的胺基酸殘基ser185的c1qc的胺基酸殘基。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抑制c1q和c1s之間的相互作用。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抑制c1q和c1r之間的相互作用。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抑制c1q和c1s之間以及c1q和c1r之間的相互作用。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抑制c1q和另一種抗體,例如自身抗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以小於2.5:1、2.0:1、1.5:1或1.0:1的化學計量抑制各個相互作用。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c1q抗體在大概等摩爾濃度的c1q和抗c1q抗體的情況下抑制相互作用,例如c1q-c1s的相互作用。在其它實施方案中,抗c1q抗體以小於20:1、小於19.5:1、小於19:1、小於18.5:1、小於18:1、小於17.5:1、小於17:1、小於16.5:1、小於16:1、小於15.5:1、小於15:1、小於14.5:1、小於14:1、小於13.5:1、小於13:1、小於12.5:1、小於12:1、小於11.5:1、小於11:1、小於10.5:1、小於10:1、小於9.5:1、小於9:1、小於8.5:1、小於8:1、小於7.5:1、小於7:1、小於6.5:1、小於6:1、小於5.5:1、小於5:1、小於4.5:1、小於4:1、小於3.5:1、小於3:1、小於2.5:1、小於2.0:1、小於1.5:1或小於1.0:1的化學計量與c1q結合。在某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以從20:1至1.0:1範圍內或小於1.0:1的結合化學計量結合c1q。在某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以從6:1至1.0:1範圍內或小於1.0:1的結合化學計量結合c1q。在某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以從2.5:1至1.0:1範圍內或小於1.0:1的結合化學計量結合c1q。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對c1q具有1.0:1的結合化學計量的抗c1q抗體產生c1f溶血的大約50%的抑制,由例如本公開中ch50測定所確定。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抑制c1q和c1r之間的,或c1q和c1s之間的,或c1q和c1r以及c1s二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抑制c1q和c1r之間的,c1q和c1s之間的,和/或c1q和c1r以及c1s二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與c1qa鏈結合。在其他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與c1qb鏈結合。在其它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與c1qc鏈結合。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與c1qa鏈、c1qb鏈和/或c1qc鏈結合。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與c1qa鏈、c1qb鏈和/或c1qc鏈的球狀結構域結合。在其它的實施方案中,人源化抗c1q抗體與c1qa鏈、c1qb鏈和/或c1qc鏈的膠原蛋白樣結構域結合。在本公開的人源化抗體抑制兩種或更多種補體因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例如c1q和c1s之間的相互作用,或c1q和c1r之間的相互作用的情況下,相對於沒有本公開抗體的對照,在存在抗體的條件下發生的相互作用可以減少至少10%、至少20%、至少30%、至少40%、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至少95%或至少99%。在某些實施方案中,相對於沒有本公開的人源化抗體的對照,在存在人源化抗體的條件下發生的相互作用減少至少30%至至少99%的量。在一些實施方案中,相對於沒有本公開抗體的對照,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以至少20%、至少30%、至少40%、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至少95%或至少99%,或至少30%至至少99%範圍內的量抑制c4切割。測量c4切割的方法是本領域公知的。對於c4切割,本公開的抗體的ec50值可以是小於3μg/ml、2.5μg/ml、2.0μg/ml、1.5μg/ml、1.0μg/ml、0.5μg/ml、0.25μg/ml、0.1μg/ml、0.05μg/ml。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抗體在等摩爾濃度的c1q和相應的抗c1q抗體的情況下抑制c4切割。在一些實施方案中,相對於沒有本公開抗體的對照,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以至少20%、至少30%、至少40%、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至少95%或至少99%,或至少30%至至少99%範圍內的量抑制。對於自身抗體依賴和補體依賴的細胞毒性的抑制,本公開的抗體的ec50值可以是小於3μg/ml、2.5μg/ml、2.0μg/ml、1.5μg/ml、1.0μg/ml、0.5μg/ml、0.25μg/ml、0.1μg/ml、0.05μg/ml。在一些實施方案中,相對於沒有本公開抗體的對照,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對依賴於補體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cdcc)抑制以至少20%、至少30%、至少40%、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至少95%或至少99%,或至少30%至至少99%範圍內的量抑制補體依賴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cdcc)。測量cdcc的方法是本領域公知的。對於cdcc抑制,本公開的抗體的ec50值可以是小於3μg/ml、2.5μg/ml、2.0μg/ml、1.5μg/ml、1.0μg/ml、0.5μg/ml、0.25μg/ml、0.1μg/ml、0.05μg/ml。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抗體抑制cdcc但不抑制抗體依賴細胞毒性(adcc)。在一些實施方案中,相對於沒有本公開抗體的對照或者與所使用的對照抗體不結合補體因子或另一種抗體如自身抗體的對照,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以至少20%、至少30%、至少40%、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至少95%或至少99%,或至少30%至至少99%範圍內的量抑制c1f溶血(也稱為ch50溶血)(參見,例如,下文實例部分)。測量c1f溶血的方法是本領域公知的(參見,例如,下文實例部分)。對於c1f溶血,本公開的人源化抗體的ec50值可以是小於3μg/ml、2.5μg/ml、2.0μg/ml、1.5μg/ml、1.0μg/ml、0.5μg/ml、0.25μg/ml、0.1μg/ml、0.05μg/ml。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以小於200ng/ml、小於100ng/ml、小於50ng/ml或小於20ng/ml的劑量中和至少50%的c1f溶血。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人源化抗體在等摩爾濃度的c1q和抗c1q抗體的情況下中和c1f溶血。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在人c1f溶血測定中中和溶血。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在人、小鼠、和大鼠c1f溶血測定中中和溶血(參見,例如,下文實例部分)。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旁路途徑可以放大由c1q結合以及後續的c1s激活所引發的cdc;在至少一些這種實施方案中,相對於沒有本公開抗體的對照,本公開的抗體以至少30%、至少40%、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至少95%或至少99%,或至少30%至至少99%範圍內的量抑制旁路途徑。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在細胞體外模型或突觸丟失的體內模型,例如體內小鼠模型中阻止突觸丟失。體內小鼠模型可以包括阿爾茨海默病的小鼠澱粉樣前體蛋白(app)轉基因模型tg2576;亨廷頓病的轉基因模型r6/2nt-cag150;或脊肌萎縮症的小鼠模型smaδ7;或,青光眼的遺傳小鼠模型dba/2j。通常,任何顯示突觸丟失神經退行性疾病模型都可以被使用。在體外或體內測量突觸丟失的方法是本領域公知的。相對於沒有本公開抗體的對照,體外損傷形成可以以至少30%、至少40%、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或至少95%,或至少30%至至少95%範圍內的量減少。對於預防體外損傷形成,本公開的抗體的ec50值可以是小於3μg/ml、2.5μg/ml、2.0μg/ml、1.5μg/ml、1.0μg/ml、0.5μg/ml、0.25μg/ml、0.1μg/ml、0.05μg/ml。相對於沒有本公開抗體的對照,體內突觸丟失可以以至少5%、至少10%、至少15%、至少20%、至少35%、至少40%或至少50%,或至少5%至至少50%範圍內的量減少。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在nmo的離體脊髓切片模型中或在nmo的體內小鼠模型中阻止損傷形成。測量離體或體內損傷形成的方法是本領域公知的。離體損傷形成可以以至少0.5、1.0、1.5、2.0、2.5、3.0、3.5或4.0的相對分數減少。對於阻止離體損傷形成,本公開的抗體的ec50值可以是小於3μg/ml、2.5μg/ml、2.0μg/ml、1.5μg/ml、1.0μg/ml、0.5μg/ml、0.25μg/ml、0.1μg/ml、0.05μg/ml。,體內損失形成可以按染色的消失(面積%)以至少5%、至少10%、至少15%、至少20%、至少35%、至少40%或至少50%,或至少5%至至少50%的量減少。染色可以通過,但不限於apq4染色、gfap染色或mbp染色來評估。本公開提供人源化抗c1q抗體,本公開的人源化抗體可以具有下述特徵的一個或更多個。本公開的抗體可以是多克隆抗體、單克隆抗體、嵌合抗體、人抗體、抗體片段、雙特異性和多特異性抗體、多價抗體、或異源結合抗體(heteroconjugateantibodies)。本公開的抗體片段可以是結合本公開的任何人源化抗c1q抗體相同表位的功能性片段。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抗體片段與c1q特異性結合併中和c1q的生物活性。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抗體片段是人源化抗c1q抗體的小型化版本或者與相應的全長抗體具有相同表位,但分子量小更多的本公開的抗原片段。這種小型化的抗c1q抗體片段可以具有更好的腦穿透能力和更短的半衰期,這對於成像和診斷應用來說是有利的(參見,例如,lütjesetal.,bioconjugchem.2014feb19;25(2):335-41;tavaréretal.,procnat』lacadsciusa.2014jan21;111(3):1108-13和wiehrsetal.,prostate.2014may;74(7):743-55)。相應地,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片段相比於其相應的全長抗體具有更好的腦穿透性,和/或與相比於其相應的全長抗體相比具有更短的半衰期。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是雙特異性抗體,其識別第一抗原和第二抗原。在一些實施方案中,第一抗原是c1q抗原。在一些實施方案中,第二抗原是便利運輸通過血腦屏障的抗原,其包括但不限於轉鐵蛋白受體(tr)、胰島素受體(hir)、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受體(igfr)、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相關蛋白1和2(lpr-1和2)、白喉毒素受體、crm197、美洲駝單域抗體、tmem30(a)、蛋白質轉導域、tat、syn-b、穿膜肽、聚精氨酸肽、angiopep肽和ang1005。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可以進一步含有工程化的效應子功能、胺基酸序列修飾或其它本領域已知的抗體修飾;例如,本文所述的抗c1q抗體的恆定區可以被修飾以破壞補體活化。例如,不希望被理論束縛,不同於人igg1、igg2和igg3的fc區,人igg4的fc區不與c1q結合。相應地,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可以進一步包括人igg4的fc區。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包括fc區內的一個或更多個胺基酸置換,所述胺基酸置換例如阻止臂轉換,和/或減少,或者以另外的方式抑制fc區與細胞中表達的fc受體相互作用的能力(參見,例如angalsetal.,molimmunol.1993jan;30(1):105-8;和morganaetal.,immunology199586319-324)。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包括fc區,所述fc區包括根據kabat編號規則241或248位點處的胺基酸置換。在一些實施方案中,fc區包括阻止臂轉換的在241位點處的絲氨酸到脯氨酸的胺基酸置換。在一些實施方案中,fc區包括在根據kabat編號規則241位點處的絲氨酸到脯氨酸的胺基酸置換。在一些實施方案中,fc區包括減少或者以另外的方式抑制fc區與fc受體相互作用的能力的在248位點處的絲氨酸到脯氨酸的胺基酸置換。在一些實施方案中,fc區包括在根據kabat編號規則248位點處的亮氨酸到穀氨酸的胺基酸置換。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包括fc區,所述fc區包括seqidno:37的胺基酸序列。其它的人源化抗c1q抗體,例如與本公開的c1q抗體特異性結合的人源化抗體,可以通過本領域已知的各種方法被鑑別、篩選和/或表徵其的物理/化學性質和/或生物活性。抗體製備本公開的抗c1q抗體可以使用本文中描述的或者本領域公知的任何方法產生。本公開的單克隆抗體(例如人源化抗體)可以使用各種已知的技術產生,例如kohlerandmilstein,nature256:495(1975)描述的標準體細胞雜交技術。儘管體細胞雜交程序是優選的,原則上,產生單克隆抗體的其他技術也可被使用,例如b淋巴細胞和噬菌體的病毒化或致癌轉變展示了使用人抗體基因庫的技術。一種用於生產產生本公開的單克隆抗體的雜交瘤的方法是鼠類系統。在小鼠內生產雜交瘤細胞是本領域公知的,包括分離和融合免疫淋巴細胞的免疫方案和技術。多克隆抗體可以通過用多肽免疫原免疫合適的對象來製備。被免疫對象中的多肽抗體的滴定濃度通過標準技術(例如使用固定化多肽的酶聯免疫吸附測定(elisa))隨時間被監控。如果期望,針對抗原的抗體可以從哺乳動物中(例如從血液中)分離,並通過已知的技術(例如蛋白a層析法獲得igg部分)進一步純化。在免疫後的合適的時間,例如當抗體的滴定濃度最高時,抗體生產細胞可以從所述對象中獲得,並通過標準技術,例如kohlerandmilstein(1975)nature256:495-497最初描述的雜交瘤技術(另外參見brownetal.(1981)j.immunol.127:539-46;brownetal.(1980)j.biol.chem.255:4980-83;yehetal.(1976)proc.nat』l.acad.sci.76:2927-31;和yehetal.(1982)int.j.cancer29:269-75),近期的人b細胞雜交瘤技術(kozboretal.(1983)immunol.today4:72),theebv雜交瘤技術(coleetal.(1985)monoclonalantibodiesandcancertherapy,alanr.liss,inc.,pp.77-96)或三元雜交瘤技術用於製備單克隆抗體。生產單克隆抗體雜交瘤的技術是已知的(通常參見kenneth,r.h.inmonoclonalantibodies:anewdimensioninbiologicalanalyses,plenumpublishingcorp.,newyork,newyork(1980);lerner,e.a.(1981)yalej.biol.med.54:387-402;gefter,m.l.etal.(1977)somaticcellgenet.3:231-36)。簡而言之,無限增殖細胞系(典型地骨髓瘤細胞)融合到來自上文描述的免疫原免疫的哺乳動物的淋巴細胞(典型地脾細胞),並且篩選獲得的雜交瘤細胞的培養上清液以鑑別生產與多肽抗原結合(優選特異性結合)的單克隆抗體的雜交瘤細胞。很多已知的用於融合淋巴細胞和無限增殖細胞系的方案中的任意方案可以被用於生產抗pd-1、pd-l1或pd-l2單克隆抗體(參見,例如galfre,g.etal.(1977)nature266:550-52;gefteretal.(1977)supra;lerner(1981)supra;kenneth(1980)supra)的目的。此外,普通的技術人員將理解,這樣的方法有許多變體也是有用的。典型地,無限增殖細胞系(例如,骨髓瘤細胞系)是源自和淋巴細胞相同的哺乳動物種類。例如,鼠類雜交瘤細胞可以通過融合由本公開的免疫原製備的免疫的小鼠的淋巴細胞和無限增殖小鼠胞系。優選的無限增殖細胞系是對包含有次黃嘌呤、氨基蝶呤和胸腺嘧啶的培養基(「hat培養基」)敏感的小鼠骨髓瘤細胞系。根據標準技術,一些骨髓瘤細胞系中的任一種可以被用作融合夥伴,例如p3-ns1/1-ag4-1,p3-x63-ag8.653或sp2/o-ag14骨髓瘤細胞系。這些骨髓瘤細胞系可以從美國菌種保藏中心(atcc,rockville,md)獲得。典型地,hat敏感的小鼠骨髓細胞使用聚乙二醇(「peg」)融合到小鼠脾細胞中。得自融合的雜交瘤細胞隨後使用hat培養基被篩選,所述hat培養基殺死未融合以及未有效融合的骨髓瘤細胞(未融合的脾細胞由於未轉變而在幾天後死亡)。對於結合特定多肽的抗體,通過篩選雜交瘤細胞培養上清液,例如使用標準elisa測定,生產本公開的單克隆抗體的雜交瘤細胞被檢測。作為製備單克隆抗體分泌雜交瘤細胞的替代方案,對期望的多肽(例如c1q)的特異性的單克隆,可以通過使用合適的多肽篩選重組組合免疫球蛋白庫(例如抗體噬菌展示庫),由此分離結合所述多肽的免疫球蛋白庫成員來鑑別和分離。生產和篩選噬菌展示庫的試劑盒是商業可獲得的(例如,thepharmaciarecombinantphageantibodysystem,catalogno.27-9400-01;和thestratagenesurfzaptmphagedisplaykit,catalogno.240612)。此外,在例如ladneretal.美國專利no.5,223,409;kangetal.國際公開no.wo92/18619;doweretal.國際公開no.wo91/17271;winteretal.國際公開wo92/20791;marklandetal.國際公開no.wo92/15679;breitlingetal.國際公開wo93/01288;mccaffertyetal.國際公開no.wo92/01047;garrardetal.國際公開no.wo92/09690;ladneretal.國際公開no.wo90/02809;fuchsetal.(1991)biotechnology(ny)9:1369-1372;hayetal.(1992)hum.antibod.hybridomas3:81-85;huseetal.(1989)science246:1275-1281;griffithsetal.(1993)emboj.12:725-734;hawkinsetal.(1992)j.mol.biol.226:889-896;clarksonetal.(1991)nature352:624-628;grametal.(1992)proc.natl.acad.sci.usa89:3576-3580;garrardetal.(1991)biotechnology(ny)9:1373-1377;hoogenboometal.(1991)nucleicacidsres.19:4133-4137;barbasetal.(1991)proc.natl.acad.sci.usa88:7978-7982;和mccaffertyetal.(1990)nature348:552-554中可以找到特別合適的用於生產和篩選抗體展示庫的方法和試劑的例子。此外,重組抗c1q抗體,例如人源化和嵌合的單克隆抗體,可以被生產,所述抗體可以使用標準重組dna技術被製得。這樣的人源化和嵌合的單克隆抗體可以通過本領域已知的重組dna技術(例如使用:robinsonetal.國際專利公開pct/us86/02269;akiraetal.歐洲專利申請184,187;taniguchi,m.歐洲專利申請171,496;morrisonetal.歐洲專利申請173,494;neubergeretal.pct申請wo86/01533;cabillyetal.美國專利no.4,816,567;cabillyetal.歐洲專利申請125,023;betteretal.(1988)science240:1041-1043;liuetal.(1987)proc.natl.acad.sci.usa84:3439-3443;liuetal.(1987)j.immunol.139:3521-3526;sunetal.(1987)proc.natl.acad.sci.84:214-218;nishimuraetal.(1987)cancerres.47:999-1005;woodetal.(1985)nature314:446-449;shawetal.(1988)j.natl.cancerinst.80:1553-1559;morrison,s.l.(1985)science229:1202-1207;oietal.(1986)biotechniques4:214;winter美國專利5,225,539;jonesetal.(1986)nature321:552-525;verhoeyanetal.(1988)science239:1534;和beidleretal.(1988)j.immunol.141:4053-4060中描述的方法)被製備。此外,人源化抗體可以根據標準方案(例如美國專利5,565,332中所公開的那些方案)生產。在另一實施方案中,抗體鏈或者特異性結合對成員可以使用本領域已知的技術通過包括編碼特定結合對成員的多肽鏈和可複製通用展示包的組件的融合的核酸分子的載體與包含編碼單個結合對成員的第二多肽鏈的核酸分子的載體之間的重組被生產,例如,如美國專利5,565,332,5,871,907或5,733,743中所描述的。使用分子間抗體以抑制細胞中的蛋白質功能也是本領域已知的(參見,例如carlson,j.r.(1988)mol.cell.biol.8:2638-2646;biocca,s.etal.(1990)emboj.9:101-108;werge,t.m.etal.(1990)febslett.274:193-198;carlson,j.r.(1993)proc.natl.acad.sci.usa90:7427-7428;marasco,w.a.etal.(1993)proc.natl.acad.sci.usa90:7889-7893;biocca,s.etal.(1994)biotechnology(ny)12:396-399;chen,s-y.etal.(1994)hum.genether.5:595-601;duan,letal.(1994)proc.natl.acad.sci.usa91:5075-5079;chen,s-y.etal.(1994)proc.natl.acad.sci.usa91:5932-5936;beerli,r.r.etal.(1994)j.biol.chem.269:23931-23936;beerli,r.r.etal.(1994)biochem.biophys.res.commun.204:666-672;mhashilkar,a.m.etal.(1995)emboj.14:1542-1551;richardson,j.h.etal.(1995)proc.natl.acad.sci.usa92:3137-3141;pct公開no.wo94/02610marascoetal.;和pct公開no.wo95/03832duanetal.)。在另一實施方案中,人單克隆抗c1q抗體可以使用轉基因的或反式染色體(transchromosomal)小鼠來生成,所述小鼠攜帶部分人免疫系統而非小鼠免疫系統。在一實施方案中,轉基因小鼠,本文中指代「humab小鼠」,其包含編碼非重排的人重鏈(μ和γ)和κ輕鏈免疫球蛋白序列的人免疫球蛋白基因的迷你基因座,以及鈍化內源μ和κ鏈基因座的定向突變(lonberg,n.etal.(1994)nature368(6474):856859)。相應地,所述小鼠呈現下降的小鼠igm或κ的表達,並且引入的人重鏈和輕鏈轉基因經歷類轉變和體細胞突變,產生高親和力人iggκ單克隆抗體來應答免疫作用(lonberg,n.etal.(1994),supra;reviewedinlonberg,n.(1994)handbookofexperimentalpharmacology113:49101;lonberg,n.andhuszar,d.(1995)intern.rev.immunol.vol.13:6593,和harding,f.andlonberg,n.(1995)ann.n.yacad.sci764:536546)。humab小鼠的製備在taylor,l.etal.(1992)nucleicacidsresearch20:62876295;chen,j.etal.(1993)internationalimmunology5:647656;tuaillonetal.(1993)proc.natl.acad.sciusa90:37203724;choietal.(1993)naturegenetics4:117123;chen,j.etal.(1993)emboj.12:821830;tuaillonetal.(1994)j.immunol.152:29122920;lonbergetal.,(1994)nature368(6474):856859;lonberg,n.(1994)handbookofexperimentalpharmacology113:49101;taylor,l.etal.(1994)internationalimmunology6:579591;lonberg,n.andhuszar,d.(1995)intern.rev.immunol.vol.13:6593;harding,f.andlonberg,n.(1995)ann.n.y.acad.sci764:536546;fishwild,d.etal.(1996)naturebiotechnology14:845851中進行了描述。還參見,美國專利nos.5,545,806;5,569,825;5,625,126;5,633,425;5,789,650;5,877,397;5,661,016;5,814,318;5,874,299;和5,770,429;lonbergandkay,andgenpharminternational;美國專利no.5,545,807suranietal.;國際公開nos.wo98/24884,公開於1998年6月11日;wo94/25585,公開於1994年11月10日;wo93/1227,公開於1993年6月24日;wo92/22645,公開於1992年12月23日;wo92/03918,公開於1992年3月19日。然而,本公開的另一方面涉及抗c1q抗體,所述抗c1q抗體是通過包括用免疫原c1q多肽或其免疫原部分分別免疫動物,然後從與多肽特異性結合的動物抗體中分離的方法可獲得的。在本公開的再另一方面,部分或已知的抗體序列可以被用來生產和/或表達新的抗體。抗體主要通過位於六個重鏈和輕鏈互補決定區(cdrs)的胺基酸殘基與目標抗原相互作用。出於這個理由,在各個抗體之間,相比於cdrs外部的序列,cdrs內部的胺基酸序列更加多樣化。因為cdr序列負責大部分的抗體-抗原相互作用,通過構建包含cdr序列的表達載體,表達模仿特定天然存在的抗體的特性的重組抗體是可能的,所述cdr序列來自接枝在來自具有不同特性的不同抗體的框架序列上的特定天然存在的抗體(參見,例如riechmann,l.etal.,1998,nature332:323327;jones,p.etal.,1986,nature321:522525;和queen,c.etal.,1989,proc.natl.acad.see.u.s.a.86:1002910033)。這樣的框架序列可以從包含生殖細胞系抗體基因序列或非生殖細胞系抗體基因序列的公共dna資料庫獲得。這些生殖細胞系序列將不同於成熟抗體基因序列,因為其將不包含在b細胞成熟期間由v(d)j連接形成的完全組裝可變基因。生殖細胞系基因序列也將在均勻跨可變區的個別位置不同於高親和力次級全套抗體的序列。例如,體細胞突變在框架區的氨基端部分相對不頻繁。例如,體細胞突變在框架區1的氨基端部分和框架區4的羧基端部分是相對補頻繁的。此外,許多體細胞突變並未顯著地改變抗體的結合特性。出於這個理由,為了重建具有與原始抗體相似的結合特性的完整的重組抗體,獲得特定抗體的整個dna序列不是必需的(參見1999年3月12日遞交的pct/us99/05535)。典型地,跨越cdr區的部分重鏈和輕鏈序列對該目的是足夠的。所述部分序列被用於確定哪個生殖細胞系和/或非生殖細胞系可變,並連接對重組抗體可變基因有貢獻的基因區段。生殖細胞系和/或非生殖細胞系序列然後被用來填補可變區缺失的部分。重鏈和輕鏈前導序列在蛋白質成熟期間被切割,並且其對最終抗體的特性無貢獻。為了加入缺失的序列,克隆cdna序列可以通過連接作用或pcr擴增,與合成的寡核苷酸結合。可替換地,整個可變區被合成為一組短的,重疊的寡核苷酸,並通過pcr擴增結合,以產生完全合成的可變區克隆。該過程具有某些優勢,例如消除或包含特定限制性位點,或者優化特定密碼子。上述過程也可以用來在某物種(例如人)中篩選特定免疫球蛋白編碼序列庫,以從另一物種(例如小鼠)中的已知的抗體序列設計同源免疫球蛋白編碼序列(參見,例如,以下的實施例部分)。來自雜交瘤的重鏈和輕鏈的編碼本的核苷酸序列可以被用來設計合成寡核苷酸的重疊組,以產生於天然序列具有相同胺基酸編碼能力的合成序列。合成的重鏈和kappa鏈序列可以與天然序列有三種方式不同:重複的核苷酸鹼基串被打斷,以便利寡核苷酸合成和pcr擴增;根據kozak規則(kozak,1991,j.biol.chem.266l19867019870),最佳翻譯起始位點被併入;以及翻譯起始位點上遊的hindiii位點被工程化。對於重鏈和輕鏈可變區兩者,優化的編碼鏈序列和對應的未優化的編碼鏈序列大約在對應的非編碼寡核苷酸的中點處被分解成30-50個核苷酸。因此,對每個鏈,所述的寡核苷酸可以被組裝成跨越150-400個核苷酸的區段的重疊雙鏈組。上述集合體然後被用作模板,以生產150-400個核苷酸的pcr擴增產物。典型地,單個可變區寡核苷酸組將分解成兩個集合體,其分別擴增以產生2種重疊pcr產物。這些重疊產物之後通過pcr擴增被組合,以形成完整的可變區。在pcr擴增中,包含重鏈或者輕鏈恆定區的重疊片段,以產生可以被容易克隆到表達載體結構中的片段可能也是符合期望的。重建的重鏈和輕鏈可變區接著與克隆啟動子序列、前導序列、翻譯起始序列、前導序列、恆定區序列、3』非翻譯序列、多聚多聚腺苷化序列和翻譯終止序列結合,以形成表達載體結構。重鏈和輕鍊表達結構可以與單個載體結合,共轉染、連續轉染或者分別轉染進入宿主細胞,然後融合形成表達兩種鏈的宿主細胞。此用途中的質粒是本領域公知的,並且包括下文實施例部分所提供的質粒。本公開的完全人抗體和嵌合抗體也包括抗體igg1、igg2、igg3、igg4、ige、iga、igm和igd及其變體和突變。相似的質粒可以被構建用來表達其他重鏈同種型或者用來表達包括lamda輕鏈的抗體。因此,在本公開的一方面,已知的、非人或人抗體(例如,小鼠抗人抗c1q抗體,例如由具有atcc登錄號pta-120399的雜交瘤細胞系產生的單克隆抗體m1)被用於產生保留本公開的抗體的至少一種功能性特性(例如,與c1q蛋白結合)的結構相關的人抗人c1q抗體。另一功能性特性包括在競爭elisa測定中抑制單克隆抗體m1與c1q的結合。在一些實施方案中,當採用下文實施例部分所描述的ic50值測定時,相比於單克隆抗體m1,結構相關的抗人c1q抗體對抗原具有相當的結合親和力。在一些實施方案中,當採用下文實施例部分所描述的ic50值測定時,相比於單克隆抗體m1,結構相關的抗人c1q抗體對抗原具有更高的結合親和力。此外,抗c1q抗體(例如,由具有atcc登錄號pta-120399的雜交瘤細胞系產生的單克隆抗體m1)的一個或更多個cdr或者可變區可以與已知的人框架區和cdrs重組性結合,從而產生本公開另外的重組工程化的人抗c1q抗體。由於抗體重鏈和輕鏈cdr3域在抗體與抗原的結合特異性/親和力方面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是本領域的公知,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如上文所述製備的重組抗體可以包括由具有atcc登錄號pta-120399的雜交瘤細胞系產生的單克隆抗體m1的可變區的重鏈和輕鏈cdr3s。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上述抗體可以進一步包括單克隆抗體m1的可變區的cdr2s。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上述抗體可以進一步包括單克隆抗體m1的可變區的cdr1s。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上述抗體可以進一步包括cdrs的任何組合。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上文所述工程化抗體的cdr1、cdr2和/或cdr3區可以包括如由具有atcc登錄號pta-120399的雜交瘤細胞系產生的單克隆抗體m1的可變區胺基酸序列的精確的胺基酸序列。然而,普通的技術人員將理解,在依然保持抗體有效地與c1q結合的能力的同時,可以從精確的cdr序列存在一些偏離。相應地,在另一實施方案中,工程化的抗體可以由一個或更多個cdrs構成,所述一個或更多個cdrs例如50%、60%、70%、80%、85%、90%、91%、92%、93%、94%、95%、96%、97%、98%、99%或99.5%相同於單克隆抗體m1的一個或更多個cdrs。抗體片段在某些實施方案中,使用抗c1q抗體片段,而非完整抗c1q抗體是有利的。更小的片段尺寸允許快速地清除。各種各樣的技術已經被開發用於生產抗體片段。傳統上,這些片段是通過對完整抗體進行蛋白質水解消化獲得的(參見,例如,morimotoetal.,j.biochem.biophys.method.24:107-117(1992)和brennanetal.,science229:81(1985))。然而,這些片段現在可以通過重組宿主細胞直接產生,例如使用編碼本公開的抗c1q抗體的核酸。fab、fv和scfv抗體片段都可以在大腸桿菌(e.coli)中表達並由大腸桿菌分泌,從而允許直接產生大量的這種片段。抗c1q抗體片段還可以從上述的抗體噬菌體文庫中分離。或者,fab』-sh片段可以直接從大腸桿菌中回收,並將其化學偶聯形成f(ab』)2片段(carteretal.,bio/technology10:163-167(1992))。根據另一種方法,f(ab』)2片段可以直接從重組宿主細胞培養基中分離。具有增加的體內半衰期的fab和f(ab』)2片段抗體片段的產生在美國專利no.5869046中描述。在其它實施方案中,選擇的抗體是單鏈fv片段(scfv)。參見wo93/16185;美國專利no.5571894和美國專利no.5587458。抗c1q、抗c1r或抗c1q抗體片段還可以是「線性抗體」,例如美國專利5641870中所述的。這種線性抗體片段可以是單特異性的或雙特異性的。雙特異性和多特異性抗體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抗體包括雙特異性抗體和多特異性抗體。雙特異性抗體(bsabs)是對至少兩個不同的表位具有結合特異性的抗體,所述至少兩個不同的表位包括那些在同一個蛋白上的或在另一個蛋白上的(例如本公開的一種或更多種c1q蛋白)。或者,bsab的一部分可以具有結合靶c1q抗原的臂,另一部分可以與結合另一種蛋白的臂結合。這種抗體可以來自於全長抗體或抗體片段(例如,f(ab』)2雙特異性抗體)。製備雙特異性抗體的方法是本領域已知的。傳統的產生全長雙特異性抗體的方法是基於兩個免疫球蛋白重鏈/輕鏈對的共表達,其中兩個鏈具有不同的特異性。millsteinetal.,nature,305:537-539(1983)。由於免疫球蛋白重鏈和輕鏈的隨機排列,這些雜交瘤(quadromas)可能產生10種不同抗體分子的混合物,其中只有一種具有正確的雙特異性結構。純化正確分子通常是通過親和層析步驟進行,其相當地繁瑣,並且產物的產率低。類似的方法在wo93/08829和trauneckeretal.,emboj.,10:3655-3659(1991)中公開。根據不同的方法,具有所希望的結合特異性(抗體-抗原結合位點)的抗體可變域與免疫球蛋白恆定域序列融合。上述融合可以是與包含鉸鏈的至少一部分、ch2和ch3區的免疫球蛋白的重鏈恆定域的融合。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包含輕鏈結合所必須位點的第一重鏈恆定區(ch1)出現在至少一種融合中。編碼免疫球蛋白重鏈融合dna,以及,如果需要的話,免疫球蛋白輕鏈,被插入到各自的表達載體中,並被共轉染到合適的宿主生物體中。在構建過程中使用不等比例的三種多肽鏈以提供最佳產率的實施方案中,上述方法為調整三種多肽片段的相互比例提供了很大的靈活性。然而,當至少兩種多肽鏈以相同比例表達可以獲得高的產率,或者當比例不是十分重要時,可以在一個表達載體中插入兩種或所有三種多肽鏈的編碼序列。在該方法的一些實施方案中,雙特異性抗體由位於一條臂上的具有第一結合特異性的雜交免疫球蛋白重鏈,和位於另一條臂上的雜交免疫球蛋白重鏈-輕鏈對(提供第二結合特異性)組成。發現這種不對稱結構有利於從不需要的免疫球蛋白鏈組合中分離所希望的雙特異性化合物,這是因為僅在雙特異性分子的一半中存在免疫球蛋白輕鏈,這提供了一種簡單的分離方法。該方法公開在wo94/04690中。更多關於產生雙特異性抗體的細節參見,例如,sureshetal.,methodsinenzymology121:210(1986)。根據wo96/27011或美國專利no.5731168中描述的另一種方法,抗體分子對之間的界面可以被工程化,以使從重組細胞培養基中回收的異二聚體的百分比最大化。上述界面可以包括抗體恆定域的ch3區的至少一部分。在該方法中,來自第一抗體分子的界面的一個或更多個小胺基酸側鏈被替換為大的側鏈(例如,酪氨酸或色氨酸)。在第二抗體分子的界面上,通過用小胺基酸側鏈(例如,丙氨酸或蘇氨酸)取代大胺基酸側鏈,可以產生具有與上述大側鏈相同和相近尺寸的補償「腔」。上述方法為提高異二聚體相對於其它不需要的終產物(例如同二聚體)的產率的提供了一種機制。從抗體片段產生雙特異性抗體的技術在文獻中已有描述。例如,雙特異性抗體可以通過化學鍵(chemicallinkage)製備。brennanetal.,science229:81(1985)描述了一種將完整抗體通過蛋白水解切割產生f(ab』)2片段的方法。在二巰基化合物絡合劑亞砷酸鈉的存在條件下,這些片段被還原,以穩定附近的二巰基化合物並阻止分子間二硫化物的形成。然後,產生的fab』片段被轉化為硫代硝基苯甲酸鹽(thionitrobenzoate,tnb)衍生物。其中一種fab』-tnb衍生物接著被再轉換為fab』-tnb衍生物,以形成雙特異性抗體。產生的雙特異性抗體可以作為酶的選擇性固定試劑。fab』片段可以直接從大腸桿菌中回收並經化學偶聯形成雙特異性抗體。shalabyetal.,j.exp.med.175:217-225(1992)描述了全長人源化雙特異性抗體f(ab』)2分子的產生。每個fab'片段分別由大腸桿菌分泌並直接在體外經化學偶聯以形成雙特異性抗體。由此形成的雙特異性抗體能夠與過表達erbb2受體的細胞和正常的人t細胞結合,並觸發人類細胞毒性淋巴細胞的裂解活性,以對抗人類乳腺腫瘤目標。各種直接從重組細胞培養基中製備和分離雙價抗體片段的技術也已被0描述。例如,雙價異二聚體已通過亮氨酸拉鏈被製備。kostelnyetal.,j.immunol.,148(5):1547-1553(1992)。來自fos和jun蛋白的亮氨酸拉鏈肽通過基因融合與兩種不同抗體的fab』部分連接。抗體同二聚體在鉸鏈區被還原,形成單體,然後再被氧化形成抗體異二聚體。由hollingeretal.,proc.nat』lacad.sci.usa,90:6444-6448(1993)描述的「雙體(diabody)」技術提供了另一種製備雙特異性/二價抗體片段的機制。該片段包含重鏈可變域(vh),其通過接頭與輕鏈可變域(vl)相連,所述接頭非常短以至於同一條鏈上的兩個域之間無法配對。相應地,一個片段上的vh和vl域被迫與另一個片段上的互補vl和vh域配對,從而形成兩個抗原結合位點。通過使用單鏈fv(sfv)二聚體製備雙特異性/雙價抗體片段的另一種策略也已有報導。參見gruberetal.,j.immunol.,152:5368(1994)。還預期具有多於二價的抗體。例如,三特異性抗體也可以被製備。tuttetal.,j.immunol.147:60(1991)。示例性雙特異性抗體可以結合兩個不同的抗原。在一些實施方案中,雙特異性抗體結合第一抗原c1q,和便利運輸通過血腦屏障的第二抗原。本領域已知有多種抗原便利運輸通過血腦屏障(參見,例如,gabathulerr.,approachestotransporttherapeuticdrugsacrosstheblood-brainbarriertotreatbraindiseases,neurobiol.dis.37(2010)48-57)。此類第二抗原包括,但不限於,轉鐵蛋白受體(tr)、胰島素受體(hir)、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受體(igfr)、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相關蛋白1和2(lpr-1和2)、白喉毒素受體,包括crm197(白喉毒素的無毒性突變體)、美洲駝單域抗體例如tmem30(a)(翻轉酶)、蛋白質轉導域例如tat、syn-b、或穿膜肽、聚精氨酸肽或通常帶正電荷的肽和angiopep肽例如ang1005(參見,例如,gabathuler,2010)。多價抗體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抗體包括多價抗體。多價抗體可以比二價抗體更快地被表達該抗體所結合的抗原的細胞內在化(和/或被分解代謝)。本公開的抗c1q抗體或其抗體片段可以是具有三個或者更多個抗原結合位點(例如四價抗體)的多價抗體(除igm類),其可以容易地通過重組表達編碼所述抗體的多肽鏈的核酸而產生。多價抗體可以包括二聚化結構域以及三個或更多個抗原結合位點。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二聚化結構域包括fc區或鉸鏈區。在此情況下,抗體將包括fc區和位於fc區的氨基末端的三個或更多個抗原結合位點。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文的多價抗體包含三個至約八個抗原結合位點,並且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其包含四個抗原結合位點。多價抗體包含至少一條多肽鏈(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兩條多肽鏈),其中一條或多條多肽鏈包含兩個或更多個可變域。例如,一條或多條多肽鏈可以包括vd1-(x1)n-vd2-(x2)n-fc,其中vd1是第一可變域,vd2是第二可變域,fc是fc區的一條多肽鏈,x1和x2代表胺基酸或多肽,n是0或1。類似地,一條或多條多肽鏈可以包括vh-ch1-彈性接頭-vh-ch1-fc區鏈;或vh-ch1-vh-ch1-fc區鏈。本文的多價抗體可以進一步包括至少兩個(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四個)輕鏈可變域多肽。本文的多價抗體可以,例如,包括從約二個至約八個輕鏈可變域多肽。本文所預期的輕鏈可變域多肽包括輕鏈可變域以及,可選地還包括cl域。異源結合抗體異源結合抗體也在本公開的範圍內。異源結合抗體由兩個共價連接的抗體(例如本公開的抗c1q抗體或其抗體片段)組成。例如,異源結合抗體中的一個抗體可以與親和素偶聯,另一個抗體與生物素偶聯。此類抗體已經被提出用於將免疫系統細胞靶向定位到不需要的細胞,例如美國專利no.4676980,並且已被用於治療hiv感染。國際公開nos.wo91/00360、wo92/200373和ep0308936。考慮可以用合成蛋白質化學中已知的方法在體外製備抗體,包括那些涉及交聯劑的方法。例如,免疫毒素可以通過二硫化物互換反應或者通過形成硫醚鍵來構建。用於該目的的合適的試劑的實例包括亞氨基硫醇鹽和甲基-4-巰基丁醯亞胺酸和例如美國專利no.4676980中公開的那些。異源結合抗體可以使用任何方便的交聯方法來製備。合適的交聯劑是本領域公知的,並與多種交聯技術一同在美國專利no.4676980中公開。效應子功能的工程化在一些實施方案中,通過修飾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以改變效應子功能和/或增加抗體的血清半衰期可能是符合期望的。例如,在恆定區的fc受體結合位點可以修飾或突變,以移除或減少其對某些fc受體,例如fcγri、fcγrii和/或fcγriii,的結合親和力。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效應子功能通過移除抗體fc區(例如在igg的ch2域)的n-糖基化而被破壞。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效應子功能通過修飾人igg的區,例如233-236、297和/或327-331區,而被破壞,如pctwo99/58572和armouretal.,molecularimmunology40:585-593(2003);reddyetal.,j.immunology164:1925-1933(2000)中所描述的。本文所描述的抗-補體抗體的恆定區也可以被修飾從而破壞其補體的激活。例如,通過突變c1結合基序(例如c1q結合基序)中恆定區中的胺基酸殘基,igg抗體與補體的c1組分結合之後的補體激活也可以被減少。據報導,對人igg1的d270、k322、p329、p331中的每一個,ala突變都顯著降低抗體與c1q結合併激活補體的能力。對於鼠類igg2b,c1q結合基序包含e318、k320和k322。idusogieetal.(2000)j.immunology164:4178-4184;duncanetal.(1988)nature322:738-740。由於經鑑別的鼠類igg2b的cls結合基序e318、k320和k322被認為對於其它抗體同種型是共有的(duncanetal.(1988)nature322:738-740),通過使用側鏈上具有不恰當功能的殘基替換三個指定殘基中的任何一個,igg2b的c1q結合活性可以被破壞。不一定僅用ala替換離子型殘基來破壞c1q結合。為了破壞c1q結合,還可以使用其它烷基取代的非離子型殘基,例如gly、ile、leu、或val,或如phe、tyr、trp和pro這樣的芳香族非極性殘基替換上述三個殘基中的任何一個。此外,為破壞cls結合活性,還可以使用如ser、thr、cys和met這樣的極性非離子型殘基替換殘基320和322,但不替換殘基318,。此外,移除補體結合所必需的fc區域的碳水化合物修飾可以阻止補體活化。igg重鏈ch2域的保守天冬醯胺(asn-297)的糖基化對於抗體效應子功能是必需的(jefferisetal.(1998)immunolrev163:59–76)。fc聚糖的修飾改變igg的構象並降低了fc對補體蛋白c1q和效應子細胞受體fcr的結合親和力(alhornetal.(2008)plosone2008;3:e1413)。完全移除fc聚糖破壞cdc和adcc。去糖基化可以通過糖苷酶完成,所述糖苷酶是例如由化膿鏈球菌的基因endos編碼的108kda的內切糖苷酶s(endos),其選擇性消化所有igg亞類的重鏈上的天冬醯胺連接的聚糖,對其它免疫球蛋白類或其它糖蛋白沒有作用(collinetal.(2001)emboj2001;20:3046–3055)。為了增加抗體的血清半衰期,可以將補救受體(salvagereceptor)結合表位合併入抗體(特別是抗體片段)中,如,例如美國專利5739277所述。如本文所使用的,術語「補救受體結合表位」指igg分子(例如,igg1、igg2、igg3或igg4)的fc區域的表位,器負責增加igg分子的體內血清半衰期。其它胺基酸序列修飾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或其抗體片段的胺基酸序列修飾也被涉及到。例如,提高抗體或抗體片段的結合親和力和/或其它生物學性質可能是可以期待的。通過引入適當的核苷酸變化到編碼抗體或抗體片段的核酸中,或者通過肽合成,抗體或抗體片段的胺基酸序列變體被製備。這種修飾包括,例如,抗體的胺基酸序列中的殘基缺失、和/或插入和/或置換。缺失、插入和置換可進行任何組合以獲得具有所希望的特性(即與本公開的c1q蛋白結合或在物理上相互作用的能力)的最終的構建體,只要最終的構建體。胺基酸變化還可以改變抗體的翻譯後加工,例如改變糖基化位點的數量或位置。一種鑑別抗c1q抗體上作為優選突變位點的特定殘基或特定區的有用的方法被稱為「丙氨酸掃描突變」,如cunninghamandwells在science,244:1081-1085(1989)所述。其中,一個殘基或一組靶殘基被鑑別(例如,帶電荷的殘基如arg、asp、his、lys和glu),並被中性的或帶負電荷的胺基酸(最優選丙氨酸或聚丙氨酸)替換,從而影響所述胺基酸與靶抗原的相互作用。隨後,通過在置換位點引入另外的或其它的變體,那些顯示對置換具有功能上的敏感性的胺基酸位點被改進。因此,雖然用於引入胺基酸序列變化的位點是預先確定了,突變的性質本身不需要預先確定。例如,為了分析在給定位點的突變的效能,在靶密碼子或區進行丙氨酸掃描或隨機突變,並篩選具有所期望活性的表達的抗體變體。胺基酸序列插入包括:氨基(「n」)和/或羧基(「c」)末端融合體,所述融合體的長度範圍從一個殘基至含有一百個或更多個殘基的多肽;以及單個或多個胺基酸殘基的序列內插入。末端插入的實例包括具有n-末端甲硫氨醯殘基的抗體或與細胞毒性多肽融合的抗體。抗體分子的其它插入變體包括抗體的n-或c-末端與增加抗體血清半衰期的酶或多肽的融合體。另一類變體是胺基酸取代變體。這些變體的抗體分子中包含至少有一個被不同的殘基氨替換的基酸殘基。最受關注的置換突變位點包括高變區,但fr改變也被考慮到。保守置換顯示在下表a中「優選置換」標題下。如果這種取代導致生物學活性的改變,則可以引入在表a中命名為「示例置換」的,或者如下文對胺基酸類別進一步描述的更實質性的改變,並對產物進行篩選。表a:胺基酸置換原始殘基示例置換優選置換ala(a)val;leu;ilevalarg(r)lys;gln;asnlysasn(n)gln;his;asp,lys;argglnasp(d)glu;asnglucys(c)ser;alasergln(q)asn;gluasnglu(e)asp;glnaspgly(g)alaalahis(h)asn;gln;lys;argargile(i)leu;val;met;ala;phe;正亮氨酸leuleu(l)正亮氨酸;ile;val;met;ala;pheilelys(k)arg;gln;asnargmet(m)leu;phe;ileleuphe(f)leu;val;ile;ala;tyrtyrpro(p)alaalaser(s)thrthrthr(t)sersertrp(w)tyr;phetyrtyr(y)trp;phe;thr;serpheval(v)ile;leu;met;phe;ala;正亮氨酸leu通過選擇在下列方面上效果差別顯著的置換,可實現對抗體生物學性質的實質性修飾:維持(a)置換區域中多肽骨架的結構,例如摺疊或螺旋構象,(b)靶位點處分子的電荷或疏水性,或者(c)側鏈體積。根據共同的側鏈性質,天然存在的殘基分為以下幾類:(1)疏水的:正亮氨酸、met、ala、val、leu、ile;(2)中性親水的:cys、ser、thr;(3)酸性的:asp、glu;(4)鹼性的:asn、gln、his、lys、arg;(5)影響鏈方向的殘基:gly、pro;和(6)芳香類的:trp、tyr、phe。非保守性置換必需用這些類別中一類的成員替換另一類的成員。任何不涉及維持抗體的正確構象的半胱氨酸殘基也可以被置換代,通常用絲氨酸置換,以提高分子的氧化穩定性並防止異常交聯。相反地,半胱氨酸鍵也可以被加入抗體中以提高穩定性(特別是當抗體是抗體片段,例如fv片段)。在一些實施方案中,置換變體涉及置換親代抗體(例如,人源化或人抗c1q抗體)的一個或多個高變區域的殘基。通常,被選擇用於進一步開發的所得到的變體,與產生其的親代抗體相比,具有改進的生物學性質。產生這種取代變體的一種方便的方法涉及通過噬菌體展示的親和力成熟。簡而言之,幾個高變區位點(例如,6-7個位點)被突變以在每一個位點上產生所有可能的氨基取代。從作為融合物的絲狀噬菌體顆粒到包裝在每個顆粒中的m13的基因iii產物,由此產生的抗體變體以單價形式出現。然後,如本文所公開的,對噬菌體展示變體的生物學活性(例如,結合親和力)進行篩選。為了鑑別用於修飾的候選高變區位點,進行丙氨酸掃描突變以鑑別對於抗原結合具有顯著貢獻的高變區殘基。或者,或另外地,分析抗原-抗體複合物的晶體結構可能是有利於鑑別抗體和抗原(例如本公開的c1q蛋白)之間的接觸點。根據本文所述的技術,這些接觸殘基和相鄰的殘基是取代的候選殘基。一旦這樣的變體產生,一組變體將如本文所述被篩選,並在一個或多個相關測定中具有優異性能的抗體將被選擇進行進一步開發。另一種類型的抗體的胺基酸變體改變抗體的原始糖基化模式。改變意味著刪除在抗體中發現的一個或多個碳水化合物分子,和/或加入一個或多個抗體中不存在的糖基化位點。抗體的糖基化通常是n-連接或o-連接的。n-連接指碳水化合物部分連接在天冬醯胺殘基的側鏈上。三肽序列天冬醯胺-x-絲氨酸和天冬醯胺-x-蘇氨酸,是碳水化合物部分酶連於天冬醯胺側鏈的識別序列,其中x是除了脯氨酸之外的任何胺基酸。因此,在多肽中存在任何一種這樣的三肽序列會形成潛在的糖基化位點。o-連接的糖基化指n-乙醯半乳糖胺、半乳糖、或木糖這些糖中的一種連接於羥基胺基酸上,雖然5-羥基脯氨酸或5-羥基絲氨酸也可使用,最但常見的是絲氨酸或蘇氨酸。在抗體中添加糖基化位點可以通過改變胺基酸序列以使其含有上述的三肽序列中的一個或多個(用於n-連接糖基化位點)而方便地實現。所述修飾還可以通過向原始抗體的序列(用於o-連接的糖基化位點)添加一個或多個絲氨酸或蘇氨酸殘基或者用其置換來進行。編碼抗-ige抗體的胺基酸序列變體的核酸分子可以用本領域已知的多種方法製備。這些方法包括,但不限於,從天然來源分離(在天然存在胺基酸序列變體的情況下)或通過對早先製備的變異的或非變異的抗體(例如本公開的抗c1q抗體)或抗體片段進行寡核苷酸介導的(或定點)突變、pcr突變和盒式突變來製備。其它抗體修飾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或其抗體片段可以被進一步修飾以含有額外的非蛋白質部分,所述非蛋白質部分是本領域已知的並且是容易獲得的。在一些實施方案中,適合用於抗體衍生化的部分是水溶性聚合物。水溶性聚合物的非限制性實例包括,但不限於,聚乙二醇(peg)、乙二醇/丙二醇共聚物、羧甲基纖維素、葡聚糖、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1,3-二噁茂烷、聚1,3,6-三噁烷、乙烯/馬來酐共聚物、聚胺基酸(均聚物或無規共聚物)、葡聚糖或聚(正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丙二醇均聚物、氧化聚丙烯/氧化乙烯共聚物、聚氧乙基化多元醇(如甘油)、聚乙烯醇以及它們的混合物。聚乙二醇丙醛可能因其在水中的穩定性而在製備中具有優勢。聚合物可以是任何分子量,可以是分枝的或不分枝的。與抗體連接的聚合物的數量可以變化,如果連接了超過一個聚合物,它們可以是相同的或不同的分子。通常,可以根據下述考慮來確定用於衍生化的聚合物的數目和/或類型,所述考慮包括但不限於要改進的抗體的具體性質或功能、抗體衍生物是否將用於指定條件下的治療等。這些技術和其它適合的製劑在remington:thescienceandpracticeofpharmacy,20thed.,alfonsogennaro,ed.,philadelphiacollegeofpharmacyandscience(2000)中公開。核酸、載體和宿主細胞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可以通過重組方法和組合物產生,例如美國專利no.4816567中所述的。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提供分離的核酸,其具有編碼本公開的任一種抗c1q抗體的核苷酸序列。這種核酸可以編碼含有vl的胺基酸序列和/或含有抗c1q抗體的vh的胺基酸序列(例如,抗體的輕鏈和/或重鏈)。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提供含有這種核酸的一種或多種載體(例如,表達載體)。在一些實施方案中,還提供含有這種核酸的宿主細胞。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宿主細胞含有(例如用以下載體轉染):(1)含有核酸的載體,所述核酸編碼含抗體的vl的胺基酸序列和含抗體的vh的胺基酸序列,或(2)含有編碼含抗體的vl的胺基酸序列的核酸的第一載體,和含有編碼含抗體的vl的胺基酸序列的核酸的第二載體。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宿主細胞是真核的,例如,中國倉鼠卵巢(cho)細胞或淋巴細胞(例如,y0、ns0、sp20細胞)。本公開提供了抗c1q抗體的製備方法。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在適合於抗體表達的條件下,培養含有編碼抗c1q抗體的核酸的本公開的宿主細胞。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抗體隨後從宿主細胞(或宿主細胞培養基)回收。對於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的重組產生,編碼抗c1q抗體的核酸被分離,並插入到一個或多個載體中進行進一步克隆和/或在宿主細胞中表達。這種核酸可以容易地被分離並通過常規程序測序(例如,通過使用能與編碼抗體的重鏈和輕鏈的基因特異性結合的寡核苷酸探針)。含有本文所述的編碼本公開的任何抗c1q抗體,或其片段多肽(包括抗體)的核酸序列的合適的載體包括,但不限於,克隆載體和表達載體。合適的克隆載體可以根據標準技術構建,或者可以從本領域可用的大量克隆載體中選擇。雖然所選擇的克隆載體根據要使用的宿主細胞而有所不同,但是可用的克隆載體通常具有自我複製的能力,可以具有一個特定限制性內切酶的靶,和/或可以攜帶可用於選擇含有該載體的克隆的標記基因。合適的實例包括質粒和細菌病毒,例如puc18、puc19、bluescript(例如,pbssk+)和它的衍生物、mpl8、mpl9、pbr322、pmb9、cole1、pcr1、rp4、噬菌體dnas、和穿梭質粒例如psa3和pat28。這些和許多其它克隆載體可以從商業供應商例如biorad、strategene和invitrogen獲得。表達載體通常是可複製的多核苷酸構建體,其含有本公開的核酸。表達載體可以作為游離基因或者作為染色體dna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宿主細胞中複製。合適的表達載體包括,但不限於,質粒,病毒載體,包括腺病毒、腺相關病毒、逆轉錄病毒,粘粒和pct公開號no.wo87/04462中公開的表達載體。載體組分通常可以包括,但不限於下述的一種或多種:信號序列;複製起點;一種或多種標記基因;合適的轉錄控制元件(例如啟動子、增強子和終止子)。對於表達(即翻譯),通常還需要一種或多種翻譯控制元件,例如核糖體結合位點、翻譯起始位點和終止密碼子。含有感興趣的核酸的載體可以通過多種適當方法中的任何一種被引入到宿主細胞中,包括電穿孔,利用氯化鈣、氯化銣、磷酸鈣、deae-葡聚糖或其他物質進行的轉染;基因槍法(microprojectilebombardment);脂質體轉染;和感染(例如,在載體是感染性試劑例如牛痘病毒的情況下)。引入載體或多核苷酸的選擇通常取決於宿主細胞的特徵。在一些實施方案中,載體含有核酸,所述核酸含有編碼本公開的抗c1q抗體的一個或多個胺基酸序列。用於克隆或表達抗體-編碼載體的合適的宿主細胞包括原核或真核細胞。例如,本公開的抗c1q抗體可以在細菌中產生,特別是當不需要糖基化和fc效應子功能時。對於在細菌中表達抗體片段和多肽(例如,美國專利nos.5648237、5789199和5840523;和charlton,methodsinmolecularbiology,vol.248(b.k.c.lo,ed.,humanapress,totowa,nj,2003),pp.245-254,描述了在大腸桿菌中表達抗體片段)。在表達之後,抗體可以從細菌細胞體中被分離為可溶級分,並進行進一步純化。除了原核生物之外,真核微生物,例如絲狀真菌或酵母,也是適合於抗體-編碼載體的克隆或表達宿主,包括糖基化途徑被「人源化」的真菌和酵母菌株,其導致產生具有部分或完全的人糖基化模式的抗體(例如,gerngross,nat.biotech.22:1409-1414(2004);和lietal.,nat.biotech.24:210-215(2006))。用於表達糖基化抗體的合適的宿主細胞還可以來自於多細胞生物體(無脊椎的和有脊椎的)。無脊椎生物細胞的實例包括植物和昆蟲細胞。多種杆狀病毒毒株已鑑別可以與昆蟲細胞一起使用,特別是用於轉染草地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細胞。植物細胞培養基也可以用作宿主(例如,美國專利nos.5959177、6040498、6420548、7125978和6417429,其中描述了用於在轉基因植物中產生抗體的plantibodiestm技術)。脊椎動物細胞也可以用作宿主。例如,適應於在懸液中生長的哺乳動物細胞系可能是有用的。有用的哺乳動物細胞系的其它實例是用sv40轉化的猴腎cv1系(cos-7);人胚腎系(293或如例如grahametal.,j.genvirol.36:59(1977)中所述的293細胞);幼倉鼠腎細胞(bhk);小鼠睪丸支持細胞(如例如mather,biol.reprod.23:243-251(1980)所述的tm4細胞);猴腎細胞(cv1);非洲綠猴腎細胞(vero-76);人宮頸癌細胞(hela);犬腎細胞(mdck;buffalo大鼠肝細胞(brl3a);人肺細胞(w138);人肝細胞(hepg2);小鼠乳腺腫瘤(mmt060562);tri細胞,如例如matheretal.,annalsn.y.acad.sci.383:44-68(1982)中所述的;mrc5細胞;和fs4細胞。其它有用的哺乳動物宿主細胞系包括中國倉鼠卵巢(cho)細胞,包括dhfr-cho細胞(urlaubetal.,proc.natl.acad.sci.usa77:4216(1980));和骨髓瘤細胞系例如y0、ns0和sp2/0。適用於抗體產生的特定哺乳動物宿主細胞系的綜述,參見,例如yazakiandwu,methodsinmolecularbiology,vol.248(b.k.c.lo,ed.,humanapress,totowa,nj),pp.255-268(2003)。藥物組合物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可以被結合到各種製劑中用於治療用途(例如,通過施用)或者通過將抗體與合適的藥學可接受的載體或稀釋劑組合來製備藥物(例如,用於治療或預防神經退行性疾病或自身免疫疾病),並且可以被配製成固體、半固體、液體或氣體形式的製劑。這種製劑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片劑、膠囊劑、粉劑、顆粒劑、軟膏劑、溶液劑、栓劑、注射劑、吸入劑、凝膠劑、微球和氣溶膠。藥物組合物可以包括,依賴於所需製劑,稀釋劑的藥學可接受的、無毒性的載體,其是常用於配製用於動物或人給藥的藥物組合物的載體。選擇稀釋劑以使得它不影響組合的生物活性。這種稀釋劑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蒸餾水、緩衝水、生理鹽水、pbs、ringer’s溶液、葡聚糖溶液和hank’s溶液。本公開的藥物組合物或製劑可以進一步包括其它載體、佐劑或無毒的、非治療性的、無免疫原性的穩定劑、賦形劑等。組合物還可以包括其它的接近生理條件的物質,例如ph調節和緩衝試劑、毒性調節試劑、溼潤劑和去垢劑。本公開的藥物組合物還可以包括多種穩定劑的任何一種,例如抗氧化劑。當藥物組合物包括多肽時,多肽可以與各種公知的化合物複合以增強多肽的體內穩定性,或者增強其藥理學性質(例如,增加多肽的半衰期,降低其毒性,以及增加溶解性或吸收)。這種修飾或複合試劑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硫酸鹽、葡糖酸鹽、檸檬酸鹽和磷酸鹽。組合物的多肽還可以與增強他們的體內特性的分子複合。這種分子包括,但不限於,碳水化合物、聚胺類、胺基酸、其它肽、離子(例如,鈉、鉀、鈣、鎂、錳)和脂類。適合於不同類型給藥的製劑的其它實例可以在remington’spharmaceuticalsciences,macepublishingcompany,philadelphia,pa,17thed.(1985)中找到。關於藥物遞送方法的簡述,參見langer,science249:1527-1533(1990)。對於口服施用,活性成分可以以固體劑型,例如膠囊劑、片劑和粉劑,或者以液體劑型,例如酏劑、糖漿劑和混懸劑的形式施用。活性組分可以與非活性成分和粉狀載體,例如葡萄糖、乳糖、蔗糖、甘露醇、澱粉、纖維素或纖維素衍生物、硬脂酸鎂、硬脂酸、糖精鈉、滑石、碳酸鎂一起包裝在明膠膠囊中。可被加入以提供所希望的顏色、味道、穩定性、緩衝能力、分散性或其它已知的所希望的特徵的其它非活性成分的實例是紅色氧化鐵、矽膠、十二烷基硫酸鈉、二氧化鈦和可食用白墨。類似的稀釋劑可以被用與製備壓縮片劑。片劑和膠囊劑都可以被製備成持續釋放產品,以使藥物在數小時時間段內連續釋放。壓縮片劑可以包有糖衣或膜,以掩蓋任何令人不快的味道,並保護片劑免受空氣的影響,或者可以包有腸溶衣,用於在胃腸道中選擇性分解。口服施用的液體劑型可以含有著色劑和調味劑,以提高患者的接受程度。適合於腸胃外施用的製劑包括含水的和不含水的、等滲的無菌注射液,其可以含有抗氧化劑、緩衝劑、抑菌劑和使得製劑與預期的受者的血液等滲的溶質;以及含水的和不含水的無菌懸液,其可以包含懸浮劑、增溶劑、增稠劑、穩定劑和防腐劑。用於配製藥物組合物的組分優選是高純度的並且基本上不含可能有害的汙染物(例如至少是國家食品(nationalfood,nf)級,通常至少是分析級,更典型地是至少藥用級)。而且,計劃用於體內應用的組合物通常是無菌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給定的化合物必須在使用前合成,得到的產物通常基本不含任何可能的有毒物質,特別是任何內毒素,其可能存在於合成或純化過程中。腸胃外施用的組合物也是無菌的,基本上是等滲的並且在gmp條件下製備。為在腦或中樞神經系統中的保留和穩定化的目的,製劑可以被優化。當試劑被施用到顱區室中時,試劑存留在該區室中,不擴散或者另外穿過血腦屏障是可以期待的。穩定化技術包括交聯、聚合、或與基團例如聚乙二醇、聚丙烯醯胺、中性蛋白質載體等連接,以實現分子量的增加。其它增加保留的策略包括將抗體,例如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截留在生物可降解或生物可溶蝕的植入物中。治療活性劑的釋放速度通過轉運通過聚合物基質的速度,和植入物的生物降解而被控制。藥物通過聚合物屏障的轉運也會受到以下因素的影響:化合物溶解度;聚合物親水性;聚合物交聯程度;聚合物在吸收水之後的膨脹,以便於聚合物屏障對藥物更具有滲透性;植入物的幾何形狀等。植入物的外形尺寸與選擇作為植入位點的區域的尺寸和形狀相當。植入物可以是顆粒、片、貼片、板、纖維、微囊等,並且可以具有與所選擇的插入位點相適應的任何尺寸和形狀。植入物可以是整體的,即具有均勻分布於聚合物基質中的活性試劑,或者是包封的,其中活性試劑被包封在聚合物基質中。要使用的聚合物組合物的選擇可隨施用位點、期望的治療時間、患者耐受、要治療的疾病的性質等而變化。聚合物的特性包括植入位點處的生物可降解性、與感興趣試劑的相容性、包封的容易度、在生理環境中的半衰期。可以使用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組合物可以是有機酯或醚,當其降解時產生生理學可接受的降解產物,包括單體。酸酐、醯胺、原酸酯等自身或與其它單體的組合可以發揮作用。聚合物可以是縮合聚合物。聚合物可以是交聯的或非交聯的。尤其感興趣的是羥基脂肪族羧酸的聚合物(均聚物或共聚物),和多糖類。感興趣的聚酯包括d-乳酸、l-乳酸、外消旋乳酸、乙醇酸、聚己酸內酯的組合物和其組合。通過使用l-乳酸鹽或d-乳酸鹽,獲得緩慢降解的聚合物,而外消旋物大大增加降解。尤其感興趣的是乙醇酸和乳酸的共聚物,其中通過乙醇酸與乳酸的比例控制生物降解速度。最快降解的共聚物具有幾乎等量的乙醇酸和乳酸,其中任一種均聚物對降解都更有抵抗力。乙醇酸和乳酸的比例也會影響植入物的脆性,其中對於更大的幾何形狀來說更有彈性的植入物是合乎需要的。感興趣的多糖包括藻酸鈣和功能化纖維素,特別是羧甲基纖維素酯,其特徵是不溶於水,分子量為大約5kd至500kd等。本公開的植入物中還可以使用生物可降解的水凝膠。水凝膠通常是共聚物材料,其特徵是能夠吸收液體。可以使用的示例性生物可降解水凝膠在hellerin:hydrogelsinmedicineandpharmacy,n.a.peppesed.,vol.iii,crcpress,bocaraton,fla.,1987,pp137-149中描述。藥物劑量含有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的本公開的藥物組合物可以根據已知方法應用(例如,給需要用抗c1q抗體治療的個體,例如人個體施用),所述方法例如靜脈大劑量施用或在通過一段時間內連續輸注、通過肌肉內、腹膜內、腦脊髓內、顱內、脊柱內、皮下、關節內、滑膜內、鞘內、口服、局部、或吸入途徑。本公開的藥物組合物的劑量和所希望的藥物濃度可以隨預期的特定應用而變化。合適的劑量或給藥途徑的確定完全在普通技術人員的能力之內。動物實驗為確定人類治療的有效劑量提供了可靠的指導。有效劑量在種間的調整可以按照mordenti,j.andchappell,w.「theuseofinterspeciesscalingintoxicokinetics,」intoxicokineticsandnewdrugdevelopment,yacobietal.,eds,pergamonpress,newyork1989,pp.42-46中所述的原則進行。對於本公開的任何人源化抗c1q抗體的體內施用,常規劑量可以在每天大約10ng/kg直至大約100mg/kg個體體重或更多之間變化,這取決於給藥途徑。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劑量是大約1mg/kg/天至10mg/kg/天。對於在幾天或更長的時間中重複給藥,這取決於要治療的疾病、病症或狀況的嚴重程度,持續進行治療直至實現了對症狀的所希望的抑制。示例性的給藥方案可以包括施用人源化抗c1q抗體的初始劑量,為大約2mg/kg,然後每隔一周施用大約1mg/kg的周維持劑量。其它給藥方案可能是有用的,這取決於醫生希望達到的藥代動力學衰減模式。例如,本文中預期每周對個體給藥一次到二十一次。在某些實施方案中,劑量範圍從大約3μg/kg至大約2mg/kg(例如大約3μg/kg、大約10μg/kg、大約30μg/kg、大約100μg/kg、大約300μg/kg、大約1mg/kg、或大約2mg/kg)可以被使用。在某些實施方案中,給藥頻率是每天三次、每天兩次、每天一次、每隔一天一次、每周一次、每兩周一次、每四周一次、每五周一次、每六周一次、每七周一次、每八周一次、每九周一次、每十周一次、每月一次、每兩個月一次、每三個月一次、或者更長時間。治療的進展可以容易地通過常規技術和測定進行監測。給藥方案,包括施用的人源化抗c1q抗體,可以獨立於所使用的劑量而隨時間變化。對於特定的人源化抗c1q抗體,在已經施用過一次或多次人源化抗c1q抗體的個體中,抗體的劑量可以根據經驗確定。個體被給予增加劑量的人源化抗c1q抗體。為評估人源化抗c1q抗體的效力,可以監測神經退行性病症、炎性病症或自身免疫病症的任何症狀。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的施用可以是連續的或是間歇的,這取決於,例如,受者的生理條件、施用的目的是治療還是預防以及技術人員已知的其它因素。人源化抗c1q抗體的施用可以在預定的時間段內是基本上連續的,或者可以是以一系列間隔性劑量施用。文獻中提供了遞送的具體劑量和方法的指導;參見,例如,美國專利nos.4657760、5206344或5225212。不同的製劑將會對不同的治療和不同的病症有效,而且為了治療某一具體的器官或組織而進行的施用可能必需以不同的方式向另一個器官或組織遞送,這些內容都在本公開的範圍內。而且,可以通過一次或多次單獨的施用,或者通過連續輸注施用劑量。對於在幾天或更長的時間中重複施用,這取決於不同的情況,持續進行治療直至實現了對症狀的所希望的抑制。但是,其它的給藥方案可能是有用的。這種治療的進展可以容易地通過常規技術和測定進行監測。治療應用本公開提供人源化抗c1q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它們可以與c1q結合併中和c1q的生物活性。這些人源化抗c1q抗體在預防、降低其風險、或治療與補體活化有關的許多疾病,包括,但不限於,神經退行性病症、炎性病症和自身免疫病症方面是有用的。相應地,如本文所公開的,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可用於在個體中治療、預防與補體活化有關的疾病或降低其風險,所述疾病包括,但不限於,神經退行性病症、炎性病症和自身免疫病症。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個體具有這樣的疾病。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個體是人。可以用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治療的神經退行性病症包括與神經連接或突觸丟失有關的病症,包括依賴於cf1的突觸丟失。這些病症可以包括,但不限於,阿爾茨海默病、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多發性硬化、青光眼、肌強直性營養不良、格林-巴利症候群(gbs)、重症肌無力、大皰性類天皰瘡、脊髓性肌萎縮、唐氏綜合症、帕金森病和亨廷頓病。在一些神經退行性病症中,突觸丟失依賴於補體受體3(cr3)/c3或補體受體cr1。在一些神經退行性病症中,突觸丟失與依賴於病理活性的突觸修剪有關。在一些病症中,突觸被小膠質細胞吞噬。相應地,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可用於治療、預防或改善本公開的神經退行性病症的一種或更多種症狀。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提供在患有本公開的神經退行性病症的個體中治療、預防、或改善一種或更多種症狀的方法,其是通過施用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以,例如,抑制c1q和自身抗體的相互作用,c1q和c1r的相互作用,和/或c1q和c1s的相互作用。可以用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治療的炎性或自身免疫疾病包括,但不限於,類風溼性關節炎(ra)、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ards)、局部缺血和再灌注之後的遠端組織損傷、體外循環手術過程中的補體活化、皮肌炎、天皰瘡、狼瘡性腎炎及導致的腎小球性腎炎和脈管炎、體外循環、心臟停搏液誘導的冠狀動脈內皮功能障礙、ii型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iga腎病、急性腎衰竭、冷球蛋白血症、抗磷脂綜合症、慢性開角青光眼、急性閉角青光眼、黃斑變性疾病、老年性黃斑變性(amd)、(amd-溼性)、地圖狀萎縮脈絡膜血管新生(cnv)、葡萄膜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缺血性視網膜病變、眼內炎、眼內血管新生疾病、糖尿病黃斑水腫、病理性近視、小腦視網膜血管瘤、眼組織胞漿菌病、視神經脊髓炎(nmo)、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crvo)、角膜血管新生、視網膜血管新生、利伯氏遺傳性視神經病變、視神經炎、白塞氏視網膜病變、缺血性視神經病變、視網膜血管炎、anca血管炎、普爾夏視網膜病變、斯耶格倫乾眼症、乾性amd、結節病、顳動脈炎、結節性多發性動脈炎、多發硬化症以及移植排斥、超急性排斥反應、血液透析、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哮喘和吸入性肺炎。在一些實施方案中,自身免疫疾病可以進一步包括,但不限於,格林-巴利症候群(gbs)、重症肌無力、1型糖尿病、橋本氏甲狀腺炎、阿狄森氏病、乳糜瀉、克羅恩氏病、惡性貧血、慢性天皰瘡、白癜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副腫瘤症候群、脈管炎疾病、低補體血症蕁麻疹性血管炎(huv)、風溼性多肌痛症、顳動脈炎和韋格納肉芽腫。在自身免疫疾病,例如視神經脊髓炎(nmo)中,自身抗體激活補體系統。在nmo患者中,經典補體途徑由自身抗體,例如aqp4-靶向自身抗體與其自身抗原aqp4的結合而引發。aqp4由此激活補體活化的經典途徑。在這個激活過程的第一步驟中,補體因子c1q與自身抗體-自身抗原-免疫複合物結合。自身抗體可以包括天然存在的抗體,例如nmo患者的血清抗體(通常被稱為nmo-igg)或單克隆抗體,例如rab-53。相應地,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可用於治療、預防或改善本公開的炎性或自身免疫疾病的一種或更多種症狀。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提供在患有本公開的炎性或自身免疫疾病的個體中治療、預防、或改善一種或更多種症狀的方法,其是通過施用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以,例如,抑制c1q和自身抗體的相互作用,c1q和c1r的相互作用,和/或c1q和c1s的相互作用。可以用人源化抗c1q抗體治療的代謝性疾病包括,但不限於,糖尿病,例如ii型糖尿病,和肥胖症。可用於人源化抗c1q抗體測試的代謝性病症的體外和體內模型是本領域公知的。相應地,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可用於治療、預防或改善本公開的代謝性疾病的一種或更多種症狀。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提供在患有本公開的代謝性疾病的個體中治療、預防、或改善一種或更多種症狀的方法,其是通過施用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以,例如,抑制c1q和自身抗體的相互作用,例如抗-神經節苷脂自身抗體的相互作用,c1q和c1r的相互作用,和/或c1q和c1s的相互作用。組合治療本公開的抗體可以,但不限於與任何神經退行性病症、炎性病症和/或自身免疫病症的其它治療組合使用。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以治療的有效量與第二抗-補體因子抗體(例如中和性抗-補體因子抗體),例如抗c1s或抗c1r抗體,或第二抗c1q抗體組合施用。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以治療的有效量與第二和第三中和性抗-補體因子抗體,例如第二抗c1q抗體、抗c1s抗體、和/或抗c1r抗體組合施用。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與抗體依賴細胞毒性(adcc)抑制劑組合施用。adcc抑制劑可以包括,但不限於:可溶性nk細胞抑制受體例如識別hla-a、hla-b或hla-c的殺傷細胞ig-樣受體(kirs)和識別hla-e的c型凝集素cd94/nkg2a異二聚體(參見,例如,lópez-botetm.,t.bellón,m.llano,f.navarro,p.garcía&m.demiguel.(2000),pairedinhibitoryandtriggeringnkcellreceptorsforhlaclassimolecules.hum.immunol.61:7-17;lanierl.l.(1998)followtheleader:nkcellreceptorsforclassicalandnonclassicalmhcclassi.cell92:705-707.)以及鎘(參見,例如,immunopharmacology1990;volume20,pages73–8)。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與補體活化的旁路途徑抑制劑組合施用。這種抑制劑可以包括,但不限於:因子b阻斷抗體;因子d阻斷抗體;能阻斷c3的切割的cd59、daf、cr1、cr2、crry或comstatin-樣肽的可溶、膜結合、加標籤或融合蛋白形式;非肽c3ar拮抗劑例如sb290157;眼睛蛇毒因子或非特異性補體抑制劑例如萘莫司他甲磺酸鹽(futhan;fut-175)、抑肽酶、k-76單羧酸(mx-1)和肝素(參見,例如,t.e.mollnes&m.kirschfink,molecularimmunology43(2006)107–121)。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和自身抗體與其自身抗原之間相互作用的抑制劑組合施用。這種抑制劑可以包括純化的自身抗原的可溶形式,或者抗原模擬物例如肽或rna衍生的模擬表位,包括aqp4抗原的模擬表位。或者,這種抑制劑可以包括識別自身抗原並防止自身抗體的結合,並且不引發經典補體途徑的阻斷試劑。這種阻斷試劑可以包括,例如,自身抗原結合rna適體或其fc域缺乏功能性c1q結合位點的抗體(例如,fab片段或者被另外工程化使之不結合c1q的抗體)。診斷應用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或其功能性片段,還具有診斷用途。因此,本公開提供使用本公開的抗體或其功能性片段的方法,其用於診斷目的,例如檢測個體中或來源於個體的組織樣品中的c1q。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個體是人。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個體是患有神經退行性病症或炎性、或自身免疫疾病的人患者。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用於檢測突觸和突觸丟失。例如,在患有神經退行性病症例如阿爾茨海默病或青光眼的患者中可以測量到突觸丟失。在一些實施方案中,診斷方法涉及給個體施用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或其功能性片段並檢測與個體的突觸結合的抗體的步驟。對與突觸的結合抗體可以進行定量,例如通過非侵入性技術如正電子發射斷層攝影術(pet)、x-射線計算機斷層攝影術、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攝影術(spect)、計算機斷層攝影術(ct)和軸向計算機斷層攝影術(cat)。在一些實施方案中,診斷方法涉及檢測生物樣品,例如組織活檢樣本、組織或細胞中的突觸。人源化抗c1q抗體或其功能性片段與生物樣品接觸並檢測與突觸結合的抗體。該檢測方法可以涉及對與突觸結合的抗體進行定量。生物樣品中的抗體檢測可以與本領域已知的任何方法一起進行,包括免疫螢光顯微技術、免疫細胞化學、免疫組織化學、elisa、facs分析或免疫沉澱檢測反應或微型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方法。在某些實施方案中,抗體是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例如用18f,並隨後利用微型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方法被檢測。對與突觸結合的抗體的定量提供對於個體中存在的突觸數量的相對測量。典型地,突觸在一段時間內被重複定量。突觸定量的確切周期取決於許多因素,包括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性質、疾病發展的階段、治療方式和許多其它因素。重複測量通常反映出患有神經退行性病症的患者中進行性的突觸丟失。或者,相對突觸數量可以比較單個時間點患病個體群體和健康對照個體群體。在正在進行治療的患病個體中,治療的療效可以通過比較接受治療個體中的突觸丟失速度和對照組中的突觸丟失速度來評估。對照組成員不接受治療或接收對照治療,例如安慰劑對照。試劑盒本公開還提供含有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或其功能性片段的試劑盒。本公開的試劑盒包括一個或更多個容器,所述容器中含有純化的本公開的人源化抗c1q抗體。在一些實施方案中,試劑盒進一步包括根據本公開的方法的使用說明。在一些實施方案中,這些說明包括根據本公開的任何方法施用人源化抗c1q抗體以治療或診斷與補體活化有關的疾病的說明,所述疾病包括,但不限於神經退行性病症(例如阿爾茨海默病)、炎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和/或代謝性病症。在一些實施方案中,說明包括例如在個體中、在組織樣品中或在細胞中如何檢測c1q的說明。試劑盒可以進一步包括根據對個體是否患有疾病以及疾病的階段的鑑別來選擇適合於治療的個體的說明。說明通常包括關於預期治療的劑量、給藥方案和給藥途徑的信息。容器可以是單位劑量、大包裝(例如多劑量包裝)或亞單位劑量。本公開的試劑盒中提供的說明通常是在標籤或包裝說明書上的書面說明(例如試劑盒中包括的紙頁),但機器可讀的說明(例如存儲磁碟或光碟上攜帶的說明)也是可接受的。標籤或包裝說明書表明組合物用於治療,例如神經退行性疾病。說明被提供以用於實施本文所述的任何方法。本公開的試劑盒在適當的包裝中。適當的包裝包括,但不限於,小瓶、瓶、廣口瓶、軟包裝(例如密封的聚酯薄膜(mylar)或塑膠袋)等。還涉及與特定裝置,例如吸入器、鼻施用裝置(例如噴霧器)或輸液裝置例如微型泵組合使用的包裝。試劑盒可以具有無菌的存取口(例如容器可以是靜脈溶液袋或小瓶,其具有可以被皮下注射針頭刺穿的塞子)。容器也可以具有無菌的存取口(例如容器可以是靜脈溶液袋或小瓶,其具有可以被皮下注射針頭刺穿的塞子)。組合物中的至少一種活性劑是經典補體途徑的抑制劑。容器可以進一步包括第二種藥物活性劑。試劑盒可以任選地提供其他組分例如緩衝液和說明信息。通常,試劑盒包括容器以及在容器上的或者與容器有關的標籤或包裝說明書。通過參照下述實施例將更完全地理解本公開。然而,它們不應當被解釋為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開的任何方面或範圍。本公開中所有的引用在此明確地通過引用的方式合併入本文。實施例實施例1:人源化抗c1q抗體的產生簡介本實施例描述了由鼠類雜交瘤細胞m1(表達小鼠抗人c1q抗體m1)產生完全人源化抗體。使用編碼所選擇的人序列片段組合的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產生合成的人抗體可變區基因。之後,將其克隆到編碼人igg4(s241pl248e)重鏈和人kappa輕鏈的載體上。人源化抗體在ns0(小鼠骨髓瘤細胞系)細胞中被穩定的表達,進行蛋白a純化,並使用競爭elisa測定測試其與生物醯化鼠類m1抗體競爭結合人c1q。被選定的抗體還使用競爭elisa測定測試其與生物醯化嵌合抗體競爭結合小鼠c1q。結果抗人c1qv區序列測定使用rnaqueousr-4pcr試劑盒(ambioncat.no.am1914),rna從表達m1抗體的雜交瘤細胞沉澱中被提取出來。最初,使用鼠類信號序列的簡併引物池和igg和igκ兩者的恆定區引物一起進行rt-pcr。重鏈v區rna使用一組六個簡併引物池(ha到hf)被擴增,並且輕鏈v區mrna使用針對κ簇的一組七個簡併引物池(ka到kg)被擴增。對於vh區,所期望長度的擴增產物在igg引物池hb和he中被發現。對於vκ區,所期望長度的擴增產物在kappa引物池kc,ke和kg中被發現。由每個成功的擴增獲得的pcr產物被純化,並克隆到『ta』克隆載體(pgem-teasy,promegacat.no.a1360)中並測序。總共14個vh克隆和24個vκ克隆被測序。單個功能化vh基因從來自igg池hb和he的14個克隆中被鑑別。單個功能化vκ基因序列從來自引物池kc的9個克隆中被鑑別。從igg引物池獲得的位於可變區下遊的3』編碼序列與igg抗體同種型一致。除vh序列起始的5個胺基酸以及vκ序列起始的兩個胺基酸外,功能化vh和vκ基因序列與雜交瘤細胞序列相同。上述不同最可能是由於測序方法,以及使用了與信號序列簡併的引物而非與v區5』末端簡併的引物造成的。功能化vh的胺基酸序列:功能化vκ的胺基酸序列:嵌合抗體的構建鼠類m1抗體的vh和vκ序列使用引物被pcr擴增,所述引物引入用於克隆到igg4(s241pl248e)重鏈和kappa鍊表達載體(圖1)的旁側限制性酶切位點。為了克隆基因,bamhi、hindiii和sspi限制性位點被從vκ序列上移除。vh區使用mlui和hindiii位點被克隆,並且vκ區使用bsshii和bamhi限制性位點被克隆。兩種構建都通過測序被確認。合成的人可變區序列的設計為了鑑定v區可能對於抗體結合特性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約束」胺基酸,鼠類m1抗體的v區的結構模型使用swisspdb被生成並進行分析。hvrs內所包含的大多數殘基(根據kabat和chothia兩者的定義)和若干框架殘基一起被認為是重要的。m1的vh和vκ序列包含典型的框架殘基,並且hvr1、2和3基序與許多鼠類抗體可以相類比。從上述分析,認為m1的合成人序列可以使用hvrs外部的廣泛存在的可供選擇的殘基來產生,但是卻只能利用hvr序列中有限的可能的殘基產生。初步分析表明,來自一些人抗體的對應序列片段可以結合以產生與鼠類序列中的那些相似或者相同的hvrs。對於hvrs外部或者旁側的區,多個可供選擇的人序列區段被鑑別為新的人源化v區的可能組成。cd4+t細胞表位迴避基於結構分析,可用於產生m1人源化變體的序列區段的大量的初步的組被選取並使用itopetm技術被分析,以用於肽與人mhc類ii等位基因結合的計算機模擬分析(perry,lcaetal.drugsrd.2008;9(6):385-96),和使用已知抗體序列相關t細胞表位的tcedtmt細胞表位資料庫(bryson,cjetal.biodrugs.2010feb1;24(1):1-8)的計算機模擬分析。被鑑別為對人mhc類ii是顯著非人種繫結合物的序列區段或者被評分為顯著衝撞tcedtm的序列區段被丟棄。這導致區段的減少的組,並且這些區段的組合被再次分析(如上文所述),以確保區段之間的連接不包含潛在的t細胞表位。被選定的序列區段被組裝進缺乏顯著的t細胞表位的完整v區序列中。四個重鏈序列(vh1-vh4)和四個輕鏈序列(vκ1-vκ4)隨後被選取用於基因合成,在哺乳動物細胞內的表達以及活性測試。人源化重鏈和輕鏈可變域的序列使用標準技術,編碼重鏈可變域(vh)和kappa輕鏈可變域(vκ)變體的胺基酸和核酸序列被確定。重鏈可變域變體1(vh1)的胺基酸序列是:重鏈可變域變體2(vh2)的胺基酸序列是:重鏈可變域變體3(vh3)的胺基酸序列是:重鏈可變域變體4(vh4)的胺基酸序列是:在一些實施方案中,vh1、vh2、vh3或vh4中任意一個的hvr-h1具有序列gyhftsywmh(seqidno:23),vh1、vh2、vh3或vh4中任意一個的hvr-h2具有序列vihpnsgsinynekfes(seqidno:24),並且vh1、vh2、vh3或vh4中任意一個的hvr-h3具有序列erdstevlpmdy(seqidno:25)。編碼重鏈可變域變體1(vh1)的核酸序列是:caggtgcagctggtgcagtcaggggctgagctgaagaagcctggggcttcagtgaaggtttcctgcaagtcttctggctaccatttcaccagctactggatgcactgggtgaagcaggcccctggacaaggccttgagtggattggagtgattcatcctaatagtggtagtattaactacaatgagaagttcgagagcaaggccacaattactgtagacaaatccaccagcacagcctacatgcaactcagcagcctgacatctgaggactcggcggtctattattgtgcaggagagagagattctacggaggttctccctatggactactggggtcaaggaacctcagtcaccgtctcctca(seqidno:26)。編碼重鏈可變域變體2(vh2)的核酸序列是:caggtgcagctggtgcagtcaggggctgagctgaagaagcctggggcttcagtgaaggtttcctgcaagtcttctggctaccatttcaccagctactggatgcactgggtgaagcaggcccctggacaaggccttgagtggattggagtgattcatcctaatagtggtagtattaactacaatgagaagttcgagagcagagccacaattactgtagacaaatccaccagcacagcctacatggagctcagcagcctgagatctgaggacacggcggtctattattgtgcaggagagagagattctacggaggttctccctatggactactggggtcaaggaaccacggtcaccgtctcctca(seqidno:27)。編碼重鏈可變域變體3(vh3)的核酸序列是:caggtgcagctggtgcagtcaggggctgagctgaagaagcctggggcttcagtgaaggtttcctgcaagtcttctggctaccatttcaccagctactggatgcactgggtgaagcaggcccctggacaaggccttgagtggattggagtgattcatcctaatagtggtagtattaactacaatgagaagttcgagagcagagtcacaattactgtagacaaatccaccagcacagcctacatggagctcagcagcctgagatctgaggacacggcggtctattattgtgcaggagagagagattctacggaggttctccctatggactactggggtcaaggaaccacggtcaccgtctcctcag(seqidno:28)。編碼重鏈可變域變體4(vh4)的核酸序列是:caggtgcagctggtgcagtcaggggctgagctgaagaagcctggggcttcagtgaaggtttcctgcaagtcttctggctaccatttcaccagctactggatgcactgggtgcgacaggcccctggacaaggccttgagtggattggagtgattcatcctaatagtggtagtattaactacaatgagaagttcgagagcagagtcacaattactgtagacaaatccaccagcacagcctacatggagctcagcagcctgagatctgaggacacggcggtctattattgtgcaggagagagagattctacggaggttctccctatggactactggggtcaaggaaccacggtcaccgtctcctca(seqidno:29)。kappa輕鏈可變域變體1(vκ1)的胺基酸序列是:kappa輕鏈可變域變體2(vκ2)的胺基酸序列是:kappa輕鏈可變域變體3(vκ3)的胺基酸序列是:kappa輕鏈可變域變體4(vκ4)的胺基酸序列是:在一些實施方案中,vκ1、vκ2、vκ3或vκ4中任意一個的hvr-l1具有序列rasksinkyla(seqidno:30),vκ1、vκ2、vκ3或vκ4中任意一個的hvr-l2具有序列sgstlqs(seqidno:31),並且vκ1、vκ2、vκ3或vκ4中任意一個的hvr-l3具有序列qqhneyplt(seqidno:32)。編碼kappa輕鏈可變域變體1(vκ1)的核酸序列是:gatgtccagatcacacagtctccatcttatcttgctgcatctctcggagaaagagctactattaattgcagggcaagtaagagcattaacaaatacttagcctggtatcaacagaaacctgggaaaactaataagctccttatctactctggctccactttgcaatctggaattccagcaaggttcagtggcagtggatctggtacagatttcactctcaccatcagtagcctggagcctgaagattttgcaatgtattactgtcaacaacataatgaatacccgctcacgttcggtcaggggaccaagctggagatcaaa(seqidno:33)。編碼kappa輕鏈可變域變體2(vκ2)的核酸序列是:gatgtccagatcacacagtctccatcttccctttctgcatctctcggagaaagagctactattaattgcagggcaagtaagagcattaacaaatacttagcctggtatcaacagaaacctgggaaagctaataagctccttatctactctggctccactttgcaatctggaattccagcaaggttcagtggcagtggatctggtacagatttcactctcaccatcagtagcctggagcctgaagattttgcaatgtattactgtcaacaacataatgaatacccgctcacgttcggtcaggggaccaagctggagatcaaa(seqidno:34)。編碼kappa輕鏈可變域變體3(vκ3)的核酸序列是:gatgtccagatcacacagtctccatcttccctttctgcatctctcggagaaagagctactattaattgcagggcaagtaagagcattaacaaatacttagcctggtatcaacagaaacctgggaaagctcctaagctccttatctactctggctccactttgcaatctggaattccagcaaggttcagtggcagtggatctggtacagatttcactctcaccatcagtagcctggagcctgaagattttgcaatgtattactgtcaacaacataatgaatacccgctcacgttcggtcaggggaccaagctggagatcaaa(seqidno:35)。編碼kappa輕鏈可變域變體4(vκ4)的核酸序列是:gatattcagctcacacagtctccatcttccctttctgcatctctcggagaaagagctactattaattgcagggcaagtaagagcattaacaaatacttagcctggtatcaacagaaacctgggaaagctcctaagctccttatctactctggctccactttgcaatctggaattccagcaaggttcagtggcagtggatctggtacagatttcactctcaccatcagtagcctggagcctgaagattttgcaatgtattactgtcaacaacataatgaatacccgctcacgttcggtcaggggaccaagctggagatcaaa(seqidno:36)。人igg4(s241pl248e)重鏈恆定域序列使用標準技術,編碼人igg4(s241pl248e)重鏈恆定域(即,ch1、ch2、ch3和鉸鏈區)的胺基酸和核酸序列被確定。人igg4(s241pl248e)重鏈恆定域的胺基酸序列是:人igg4(s241pl248e)ch1的胺基酸序列是:astkgpsvfplapcsrstses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avlqssglyslssvvtvpssslgtktytcnvdhkpsntkvdkrv(seqidno:38)。人igg4(s241pl248e)ch2的胺基酸序列是:人igg4(s241pl248e)ch3的胺基酸序列是:gqprepqvytlppsqeem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pennykttppvldsdgsfflysrltvdksrwqegnvfscsvmhealhnhytqkslslslgk(seqidno:41)。編碼人igg4(s241pl248e)重鏈恆定域的核酸序列是:gtaagctttctggggcaggccgggcctgactttggctgggggcagggagggggctaaggtgacgcaggtggcgccagccaggtgcacacccaatgcccatgagcccagacactggaccctgcatggaccatcgcggatagacaagaaccgaggggcctctgcgccctgggcccagctctgtcccacaccgcggtcacatggcaccacctctcttgcagcttccaccaagggcccatccgtcttccccctggcgccctgctccaggagcacctccgagagcacagccgccctgggctgcctggtcaaggactacttccccgaaccggtgacggtgtcgtggaactcaggcgccctgaccagcggcgtgcacaccttcccggctgtcctacagtcctcaggactctactccctcagcagcgtggtgaccgtgccctccagcagcttgggcacgaagacctacacctgcaatgtagatcacaagcccagcaacaccaaggtggacaagagagttggtgagaggccagcacagggagggagggtgtctgctggaagccaggctcagccctcctgcctggacgcaccccggctgtgcagccccagcccagggcagcaaggcaggccccatctgtctcctcacctggaggcctctgaccaccccactcatgctcagggagagggtcttctggatttttccaccaggctccgggcagccacaggctggatgcccctaccccaggccctgcgcatacaggggcaggtgctgcgctcagacctgccaagagccatatccgggaggaccctgcccctgacctaagcccaccccaaaggccaaactctccactccctcagctcagacaccttctctcctcccagatctgagtaactcccaatcttctctctgcagagtccaaatatggtcccccatgcccaccatgcccaggtaagccaacccaggcctcgccctccagctcaaggcgggacaggtgccctagagtagcctgcatccagggacaggccccagccgggtgctgacgcatccacctccatctcttcctcagcacctgagttcgaggggggaccatcagtcttcctgttccccccaaaacccaaggacactctcatgatctcccggacccctgaggtcacgtgcgtggtggtggacgtgagccaggaagaccccgaggtccagttcaactggtacgtggatggcgtggaggtgcataatgccaagacaaagccgcgggaggagcagttcaacagcacgtaccgtgtggtcagcgtcctcaccgtcctgcaccaggactggctgaacggcaaggagtacaagtgcaaggtctccaacaaaggcctcccgtcctccatcgagaaaaccatctccaaagccaaaggtgggacccacggggtgcgagggccacatggacagaggtcagctcggcccaccctctgccctgggagtgaccgctgtgccaacctctgtccctacagggcagccccgagagccacaggtgtacaccctgcccccatcccaggaggagatgaccaagaaccaggtcagcctgacctgcctggtcaaaggcttctaccccagcgacatcgccgtggagtgggagagcaatgggcagccggagaacaactacaagaccacgcctcccgtgctggactccgacggctccttcttcctctacagcaggctaaccgtggacaagagcaggtggcaggaggggaatgtcttctcatgctccgtgatgcatgaggctctgcacaaccactacacacagaagagcctctccctgtctctgggtaaa(seqidno:42)。編碼人igg4(s241pl248e)重鏈ch1的核酸序列是:cttccaccaagggcccatccgtcttccccctggcgccctgctccaggagcacctccgagagcacagccgccctgggctgcctggtcaaggactacttccccgaaccggtgacggtgtcgtggaactcaggcgccctgaccagcggcgtgcacaccttcccggctgtcctacagtcctcaggactctactccctcagcagcgtggtgaccgtgccctccagcagcttgggcacgaagacctacacctgcaatgtagatcacaagcccagcaacaccaaggtggacaagagagttg(seqidno:43)。編碼人igg4(s241pl248e)重鏈鉸鏈的核酸序列是:agtccaaatatggtcccccatgcccaccatgcccag(seqidno:44)。編碼人igg4(s241pl248e)重鏈ch2的核酸序列是:cacctgagttcgaggggggaccatcagtcttcctgttccccccaaaacccaaggacactctcatgatctcccggacccctgaggtcacgtgcgtggtggtggacgtgagccaggaagaccccgaggtccagttcaactggtacgtggatggcgtggaggtgcataatgccaagacaaagccgcgggaggagcagttcaacagcacgtaccgtgtggtcagcgtcctcaccgtcctgcaccaggactggctgaacggcaaggagtacaagtgcaaggtctccaacaaaggcctcccgtcctccatcgagaaaaccatctccaaagccaaag(seqidno:45)。編碼人igg4(s241pl248e)重鏈ch3的核酸序列是:ggcagccccgagagccacaggtgtacaccctgcccccatcccaggaggagatgaccaagaaccaggtcagcctgacctgcctggtcaaaggcttctaccccagcgacatcgccgtggagtgggagagcaatgggcagccggagaacaactacaagaccacgcctcccgtgctggactccgacggctccttcttcctctacagcaggctaaccgtggacaagagcaggtggcaggaggggaatgtcttctcatgctccgtgatgcatgaggctctgcacaaccactacacacagaagagcctctccctgtctctgggtaaa(seqidno:46)。圖2示出m1的重鏈可變區(vh)的胺基酸序列和人源化vh變體vh1-vh4的胺基酸序列的序列對比,以及m1的kappa輕鏈可變域(vκ)胺基酸序列和人源化vκ變體vκ1-vκ4的胺基酸序列的序列對比。合成的人抗體變體的構建使用一系列重疊寡核苷酸合成m1所有變體vh和vκ區基因,所述重疊寡核苷酸經過退火、連接和pcr擴增,以獲得移除任何限制性位點的全長合成v區。然後,組裝的變體被直接克隆到igg4(s241pl248e)重鏈和kappa輕鏈的pant表達載體系統中(圖1)。vh區使用mlui和hindiii位點被克隆,並且vκ區使用bsshii和bamhi限制性位點被克隆。所有的構建都通過測序被確認。抗體的表達和純化共計16個完全人源化抗體經由電穿孔被平穩地轉染到ns0細胞中。此外,嵌合抗體m1和兩個對照—具有變體vκ1的嵌合vh(chvh)以及具有嵌合vκ(chvκ)的變體vh1,被包括。穩定轉染子使用200nm的氨甲蝶呤(sigmacat.no.m8407)被篩選。對於每個構建的氨甲蝶呤耐受的群落使用igg4elisa測定igg表達水平,並且最好的表達系將被選取,擴大並凍存於液氮中。對於全部的16個人源化m1變體以及嵌合m1、chvh/vκ1和vh1/chvκ抗體,成功的轉染和穩定的克隆選擇都被實現。每個細胞系的鑑別都通過對來自基因組的dna的可變域進行dna測序而被確認。在蛋白a瓊脂糖凝膠柱(gehealthcarecat.co.110034-93)上,抗體純化自細胞培養上清液,緩衝交換至pbs,ph7.4,並且使用基於預測的胺基酸序列的消光係數,通過od280nm定量。嵌合變體和人源化變體iggs通過還原性sds-page而被分析。對應於vh和vκ鏈的預測大小的條帶被觀測到,沒有任何聚集、降解或者其他不尋常特徵的跡象(圖3)。針對人c1q抗原的競爭elisa人源化m1變體與人c1q的結合通過競爭elisa被分析。一系列三倍稀釋的測試抗體(5μg/ml到0.002μg/ml)被預先與恆定濃度的生物醯化的小鼠m1抗體(最終濃度0.02μg/ml)混合,之後,在預先塗覆有1.0μg/ml的人c1q的平板上37℃震蕩孵育1小時。小鼠m1抗體的結合通過鏈黴親合素-過氧化物酶共軛物(sigma-aldrichcat.no.s5512)和tmb(3,3′,5,5′-四甲基聯苯胺)底物(thermoscientificcat.no.34029)而被檢測。反應在1mhcl下停止,吸光度在450nm從dynextechnologiesmrxtcii光吸收酶標儀讀取,並且繪製結合曲線。圖4示出產生的全部人源化m1變體對嵌合m1抗體具有相似的結合曲線圖。結合曲線被用於計算每個抗體的以嵌合m1的ic50標準化後的ic50值(阻礙標記的競爭者結合達50%的測試抗體的濃度),並且由ns0轉染子的抗體產率也被比較(表1)。表1:結合人c1q的相對ic50值和蛋白質的表達水平抗體相對ic50表達水平(μg/ml)嵌合m11.0012.6chv1/vκ11.097.0vh1/chvκ0.9211.9vh1/vκ10.9014.0vh1/vκ20.8414.5vh1/vκ30.9128.9vh1/vκ40.8022.6vh2/vκ11.151.4vh2/vκ21.123.8vh2/vκ30.7521.3vh2/vκ40.726.1vh3/vκ10.6516.9vh3/vκ20.828.7vh3/vκ30.6319.8vh3/vκ40.8332.2vh4/vκ11.038.5vh4/vκ20.841.6vh4/vκ30.7718.3vh4/vκ40.922.4表1示出人源化m1變體與人c1q結合的計算相對ic50值以及對應的ns0細胞系的蛋白質表達水平。測試的全部變體的標準化ic50數據都在0.63到1.15的範圍內,表明所有完全人源化的m1抗體對人c1q的結合效率與嵌合m1對人c1q的結合效率是相當的。此外,相比於嵌合抗體,大多數人源化變體在表達水平上取得了增加。針對小鼠c1q抗原的競爭elisa人源化m1變體與小鼠c1q的結合通過對四個選取的抗體vh1/vκ1、vh3/vκ3、vh3/vκ4和vh4/vκ3進行競爭elisa而被分析。不相關的igg4(s241pl248e)抗體也被包含作為結合參照。一系列三倍稀釋的測試抗體(100μg/ml到0.046μg/ml)被預先與恆定濃度的生物醯化的嵌合m1抗體(最終濃度0.03μg/ml)混合,之後,在預先塗覆有5.0μg/ml的小鼠c1q的平板上37℃震蕩孵育1小時。嵌合m1抗體的結合通過鏈黴親合素-過氧化物酶共軛物(sigma-aldrichcat.no.s5512)和tmb底物(thermoscientificcat.no.34029)而被檢測。反應在1mhcl下停止,吸光度在450nm從dynextechnologiesmrxtcii光吸收酶標儀讀取,並且繪製結合曲線。圖5示出產生的人源化m1變體對嵌合m1抗體具有相似的結合曲線圖。結合曲線被用於計算每個抗體的以嵌合m1的ic50標準化後的ic50值(表2)。表2:結合小鼠c1q的相對ic50值抗體相對ic50嵌合m11.00vh1/vκ11.62vh3/vκ31.50vh3/vκ41.91vh4/vκ31.84表2示出人源化m1變體與小鼠c1q結合的計算相對ic50值。結論來自鼠類抗體m1的v區基因被克隆到載體中,以產生包括與人igg4(s241pl248e)重鏈恆定區和κ輕鏈恆定區結合的鼠類v區的嵌合抗體。此外,igg4(s241pl248e)的一系列的四個人源化vh區和四個人源化vκ區被設計和構建。嵌合抗體和人源化v區基因的組合(共計16個抗體)在ns0細胞中被表達,被純化,並在競爭elisa測定中被測試與人c1q的結合。結合數據(表1)被用於在與嵌合m1抗體比較時,對人源化m1變體進行排序。通過sds-page並未檢測到重鏈和輕鏈條帶的質量存在顯著的不同。實施例2:人源化抗c1q抗體vh3/vκ3的動力學表徵簡介能實時測量抗原抗體複合物結合和解離的免疫學生物傳感器,例如biacoretm表面等離子共振(spr)儀,使得闡明結合的動力學可以實現。解離的速率以及其後續的優化對生物製藥抗體的發展是特別重要的。所述生物傳感器使用spr實時監測表面束縛的分子「配體」和其溶液中的結合配偶體「分析物」之間的相互作用。spr是電子電荷密度波現象,在全內放射的條件下當光在金屬層反射時,則在金屬層表面發生spr。產生的表面等離子對於位於反射光的金屬層的相對側的介質的折射率的任何變化都敏感。發生在表面的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影響介質的折射率,因而可以被檢測到。分子與配體修飾的傳感器表面結合產生一個與結合的質量成比例的響應,從而使結合的分析物的數量的微小變化被檢測到(下至皮克級)。該技術可被用於測量10-5m到10-12m範圍內的親和力常數(kd),103m-1s-1到107m-1s-1之間的結合速率常數(ka)和10-1s-1到10-6s-1之間的解離速率常數(kd)。該技術只需要少量的材料,並且相互作用的生物分子兩者都可以以無標記形式使用。然而實驗設計是重要的,因為技術的一些特徵,和蛋白質中的一種必須被表面連接這一事實,可以導致誤導的結果(huberandmueller,currpharmdes.2006;12(31):3999-4021;和lakeyandraggett,curropinstructbiol.,1998.8(1):p.119-123)。本實施例描述了利用高解析度的biacoret200表面等離子共振儀進行人源化抗c1q抗體vh3/vκ3(fab片段和全長igg兩者)和c1q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的動力學表徵。材料和方法樣品本實施例使用的試劑在表3中列出。表3:樣品樣品體積及濃度(mg/ml)igg-vh3/vκ3400μl,1.2mg/mlfab-vh3/vκ3450μl,0.3mg/ml小鼠c1q4x50μl,1.0mg/ml人c1q10x50μl,1.0mg/ml小鼠和人c1q在-80℃儲存,一旦解凍後在+4℃儲存。fab和iggvh3/vκ3在+4℃儲存。一旦稀釋後,c1q溶液在冰上保存,並在24小時內使用。儀器設備使用運行biacoret200評估軟體v1.1(uppsala,sweden)的biacoret200儀器(sn:cn12231)。材料下列材料從biacore獲得,如下所示:bsa從sigma(a3294)獲得。流程所有的實驗都通過biacore「wizard」軟體而實施。下列biacore方法被使用:固定動力學/親和力解除吸附和清潔結果vh3/vκ3fab製備抗c1q人源化抗體vh3/vκ3的fab片段是根據生產商的流程使用fab微製備試劑盒製備。全長iggvh3/vκ3的起始濃度是1.88mg/ml。為了獲得足夠量的fab片段,6個反應的每個225μg的全長igg被酶切、合併和純化。純化的fab和全長igg通過使用superdex200increase10/300gl柱(gehealthcarecat.no.28-9909-44)及1xpbs運行緩衝液的體積排阻色譜被進一步純化。使用基於預測的胺基酸序列的消光係數(ec(0.1%))(對於iggvh3/vκ3,ec(0.1%)=1.45,對於fabvh3/vκ3,ec(0.1%)=1.4),樣品通過od280nm被定量。兩個樣品都通過非還原和還原sds-page進行分析(圖6)。圖6描繪凝膠過濾純化抗體的考馬斯亮藍染色的sds-page膠圖。1μg的每個樣品被加載到nupage4-12%bis-tris凝膠(invitrogencat.no.np0322box)中並在200v電壓下運行35min。尺寸標記(m)是標準fermentaspagerulerplus預染蛋白(cat.no.sm1811)。通路1示出還原的vh3/vκ3fab;通路2示出非還原的vh3/vκ3fab;通路3示出還原的vh3/vκ3igg;通路4示出非還原的vh3/vκ3igg。抗原製備小鼠c1q(mc1q)和人c1q(hc1q)抗原的樣品在-80℃儲存,並且在最初解凍時,分裝成多個小份,重新凍藏於-80℃。分析物被進一步稀釋於hbs-ep(10mmhepesph7.4和150mmnacl,3mmedta和0.05%(v/v)p20)用於進行動力學運行。儀器準備在本研究中,系統檢查(biacorepreventativemaintenance試劑盒2)會在運行任何樣品之前進行。所有檢測的系統都通過檢查(藥劑泵、折光計、注射器、噪聲、混合和緩衝液轉換器)表明生產商對儀器進行了標準設置。系統準備當插入cm5晶片,系統做好準備,然後用bia標準化溶液(biacorepreventativemaintenance試劑盒2)進行標準化。所有的樣品用樣品架上在10℃孵育,在25℃運行。晶片被加入具有作為運行緩衝液的hbs-ep的系統中;在固定之前,晶片表面用50mmnaoh兩次注射,以做好準備固定條件由於擔心穩定性,兩個晶片被製備;一個晶片以hc1q和mc1q(晶片a11)作為配體,一個晶片以igg和fab(晶片a13)作為配體。對m/hc1q的固定,在ph5.5的10mm的醋酸鹽緩衝液中,蛋白質濃度為5μg/ml下進行的,而igg和fab的固定在ph5.0的10mm的醋酸鹽緩衝液中,在蛋白質濃度為0.5-2μg/ml下進行的,兩者都在cm5seriess傳感器晶片(biacore)上進行。用於動力學分析的對晶片a11和a13的最終響應水平如表4所示。表4:最終響應水平(ru)表4描述了對於每個流通池(fc),由晶片a11和a13所獲得的最終固化水平。對於動力學實驗,固化的/捕捉的配體的數量需要被限制,以避免晶片表面的質量傳遞效應,並且表面應該理想地具有100-150效應單位(rus)的分析物最大結合響應(rmax)。因而,固化的配體的數量可使用等式1計算:採用的mc1q和hc1q兩者的平均mw是410kda(文獻和試劑製造商),採用的igg是150kda(對抗體的估計值),採用的fab是50kda(估計值)。為了rmax是100ru以及化學計量(sm)是1的目標,c1q固定的理想目標量將是約820rus。由於擔心fab和igg固化表面的親和力,固化配體的量保持儘可能低(在biacore固化軟體中為10rus的限定)。非特異性結合控制非特異性結合可能是由於分析物或者分析物中的雜質,與配體(非特異性且難以檢測)、捕獲蛋白或感應器晶片表面的相互作用。在相對高濃度(500nm)的mc1q和hc1q兩者注射300秒後,分析空白fc1表面時,會觀測到顯著的非特異性結合(nsb)。因而,附加的50μg/mlbsa(10mm醋酸鹽,ph4.25)的後配體固化的阻斷步驟也被包括(mooreetal.,mabs.2010mar-apr;2(2):181-9)。bsa阻斷步驟也在參照通道fc1中重複進行;對於兩者,固化水平在~8000ru。使用500nm的fab或者igg,在cm5表面未觀察到nsb,並且在動力學運行使用的濃度下,bsa阻斷表面未看到nsb。再生偵察當需要時,單次注射或者兩次連續的30秒注射1mnacl/50mmnaoh被用於再生全部的表面。在最後一次再生注射後,引入180秒的等待步驟,使表面在下一個結合循環開始前穩定。表面性能表面性能通過在動力學運行的起始、中間以及結束時,分析儀的重複控制注射而分析。在動力學運行全程中,典型地觀察到穩定的結合,強調系統對動力學分析適應性。質量轉移控制當結合速率包含與向晶片表面和從晶片表面轉運分析物的速率有關的重要部分時,質量轉運極限產生。當質量轉移被發現很顯著時,所獲得的動力學分析可能會不準確。降低固定的配體的密度,或者增加流體速率可以減少質量轉運極限。根據之前的使用低密度表面和相似的mw的抗原的經驗,本研究選取了40μl/min的流體速率。連接反應控制連接反應控制實驗被用來評估配體-分析物相互作用以檢測從1對1結合模型的偏差。分析物以不同的時間段(接觸時間)被注射到表面,並且解離速率被分析以確定其是否隨接觸時間而變化。如果觀察到這樣的關係,則表明在初始結合事件發生後,第二相互作用事件發生,從而導致在表面的穩定的複合體。如果抗體被用作配體,與單個hc1q結合兩個抗體相關的親和力可以被預料到。因而,連接反應控制被實施以向更複雜的數據分析模型提供支持證據。動力學分析1:1結合的模型最初被假定用於全部的配體/複合物相互作用(參見等式2)。由於配體活性和基線的漂移(bsa阻斷的表面),參數rmax被設定為局域的,以區別於對選定的動力學分析的全局分析。如果需要,另外的模型,例如非均相配體(參見等式3)和二價結合(參見等式4),也被用於合適的評估。等式2:1對1結合等式3:非均相配體等式4:二價(親和力)抗體表徵基於對親和力的考慮(即兩種固定的抗體結合c1q),兩種c1q複合物都被固定,並且使用mc1q觀測到很高水平的nsb,對cm5表面較小程度的hc1q(電荷介導的估計的c1q:pi8-9)。由於c1q複合物穩定性和再生條件的不確定性,單循環動力學(sck)最初被用來獲得預測的動力學常數。完整的動力學分析在sck後進行。在動力學運行期間,配體穩定控制注射的實施表明以下兩種情況中的一種:使用的再生條件鈍化配體,或者在動力學分析所需的48小時內,配體自身在25℃是不穩定的。mc1q對fab顯示出的低親和力使得動力學分析能夠在沒有表面再生的情況下實施。由於穩定性問題,fab和igg兩者都被用作動力學分析的配體,其中配體的量被最小化以避免潛在親和力。動力學數據在流體速率40μl/min獲得,以最小化任何潛在的質量轉移效應。兩個重複的空白樣品(不含抗原)和單個濃度的分析物被編程到動力學運行中,以檢測動力學循環中表面和分析物二者的穩定性。對於初始動力學運行,3.33倍稀釋的分析物被運行。2倍稀釋的範圍被選定用於動力學分析以及後續的運行。結合階段被監測500秒,以允許一些更高濃度的分析物達到穩定狀態。為了在動力學循環的解離階段觀測到足夠的信號減小(≥10%),解離被測量長達10800秒,從而使足夠的解離發生,以用於準確評估動力學。來自參照通道fc1的信號被從fc2、fc3和fc4的信號中減去。對於mc1q和vh3/vκ3的fab片段的相互作用的動力學參數的多種測定形式在表5中顯示。對於mc1q,當用作分析物時的kd值是123nm,當用作配體時的kd值是677nm。報導的kd值的差別可能是由於相互作用的模式或者化學耦合多亞基mc1q到表面上,從而導致蛋白質二級或三級結構改變的影響。表5:小鼠c1q的動力學分析表5描述了使用biacoret200測定的mc1q和fab的1對1相互作用的動力學參數。chi2值表示結合和解離數據與推薦的結合模型的符合程度。數值越低,符合程度越好。與速率常數相關的se值代表數據擬合所描述的模型相關的不確定性,不代表真實動力學值的總不確定性。平均響應數據代表平均動力學值和來自於2個獨立分析的相關sd。igg和fab兩者與hc1q的相互作用的動力學參數在低至皮摩爾的範圍(表6對應於1對1模型,表7對應於非均相模型)。為了避免親和力,hc1q最初被用作配體,然而,這限制了單循環動力學分析以及更複雜模型,例如非均相配體結合模型(等式3),的應用,更複雜的模型可以代表與化學耦合多亞基蛋白質到表面相關的不同形式的hc1q結構。當hc1q被用作分析物,igg和fab兩者以可能避免親和力的最低濃度被固定。使用1對1模型和更複雜的二價分析物模型(等式4)分析數據。複雜模型的擬合併未顯著提高擬合度量標準,並且連接反應控制並未顯示時間依賴的解離階段。結果表明,在低配體密度下,結合不是主要由於親和力。hc1q作為分析物使用,全長vh3/vκ3igg的kd值是5.8pm,vh3/vκ3fab的kd值是8.6。需要指出的是,解離速率太慢以至於無法用本技術精確測量。更長解離時間受到系統穩定性的限制(bsa組斷層),並且低水平的結合習慣於避免親和力。這些結果與hc1q作為配體所獲得的結果很好地關聯。表6:人c1q的動力學分析表6描述使用biacoret200測定的hc1q與fab或者igg的1對1相互作用的動力學參數。圖例參照表5。用紅色突出顯示的數據表明低擬合標準,因而這些數據組使用更複雜的模型被分析(表7)。表7:非均相配體相互作用動力學分析表7描述使用biacoret200測定的hc1q與fab或者igg非均相配體相互作用的動力學參數。圖例參照表5。擬合到非均相配體模型的數據代表固定多亞基蛋白質到表面上所預期的非均相性。結論使用兩個種類作為配體,分析hc1q和mc1q與全長igg和vh3/vκ3的fab片段的相互作用。穩定性問題以及c1q複合物化學耦合cm5右旋糖酐表面的問題要求開發igg和fab表面;結果表明,與此表面觀測到的結合模式主要是1對1,即動力學曲線圖並未示出親和力的跡象。全長igg和vh3/vκ3的fab片段兩者在低至皮摩爾範圍對hc1q顯示出緊密結合(分別為5.8pm和8.6pm),然而對於mc1q與vh3/vκ3的fab片段的結合,觀測到較低的親和力(123nm)。實施例3:人源化抗c1q抗體抑制補體介導的溶血在人和齧齒動物溶血性測定(ch50)中,人源化抗c1q抗體被檢測,以確定其中和c1q以及阻斷c1q激活下遊補體級聯的能力。本實施例所使用的人源化抗c1q抗體是根據實施例1的描述生產的。下列來自於實施例1的人源化抗體被使用:抗體vh1/vκ1(2b12)、抗體vh3/vκ3(5h7)、抗體vh3/vκ4(3f1)和抗體vh4/vκ3(1d3)。小鼠單克隆抗體m1(ann-005)和嵌合m1抗體(3e2)也被用作對照。ch50測定基本上按照currentprotocolsinimmunology(1994)supplement9unit13.1中所述進行。簡單地說,將5微升(μl)人血清(cedarlane,burlington,nc)或0.625μl威斯塔鼠血清稀釋到50μl的gvb緩衝液(cedarlane,burlington,nc)中,並向其中加入50μl的稀釋於gvb緩衝液中的人源化抗體(1μg)。抗體:血清混合物在冰上預孵育30分鐘,然後將其加入到100μl的ea細胞(2x108/ml)中,用於大鼠和人測定。ea細胞是嚴格按照實驗室指南(currentprotocols)中的說明,使用阿氏液中的綿羊血(cedarlanecat#cl2581)和溶血素(cedalanecat#cl9000)產生的。ea細胞、血清和抗體混合物在37℃孵育30分鐘,並放置在冰上。接下來,將1.2ml的0.15m的nacl加入到混合物中,在分光光度計上讀取樣品的od412,以確定細胞裂解的量。測試抗體的抑制百分比是與對照小鼠igg1抗體(abcamab18447)相比而確定。四個c1q結合抗體(2b12、5h7、3f1和1d3)以劑量響應方式被測試,以確定在人ch50溶血測定中其c1q中和活性(圖7a)。每種抗體都以3.9ng、15.9ng、62.5ng和260ng的劑量進行測試,上述劑量對應於使抗c1q抗體以從大約10:1到大約1:1的化學計量範圍與c1q結合的有效劑量範圍。鼠類抗c1q抗體m1(ann-005)和嵌合m1抗體(3e2)被用作參照。vh3/vκ3抗體(5h7)以劑量依賴的方式抑制ch50溶血,所達到的程度與鼠類m1抗體和嵌合m1抗體兩者相當(圖7a)。此外,需要大約60ng的vh3/vκ3抗體(5h7)、vh4/vκ3抗體(1d3)和vh1/vκ1抗體(2b12)以抑制50%的觀測到的溶血(圖7a)。需要大約250ng的vh3/vκ4抗體(3f1)以抑制大約95%的觀測到的溶血(圖7a)。四個c1q結合抗體(2b12、5h7、3f1和1d3)還被測試,以確定在大鼠ch50測定中其c1q中和活性(圖7b)。每種抗體都以3.9ng、15.9ng、62.5ng和260ng的劑量進行測試,上述劑量對應於使抗c1q抗體以從大約10:1到大約1:1的化學計量範圍與c1q結合的有效劑量範圍。測試以劑量響應的方式進行。鼠類抗c1q抗體m1(ann-005)和嵌合m1抗體(3e2)被用作參照。vh1/vκ1抗體(2b12)以劑量依賴的方式抑制ch50溶血,所達到的程度與鼠類m1抗體和嵌合m1抗體兩者相當(圖7b)。此外,需要大約60ng的vh1/vκ1抗體(2b12)、vh3/vκ4抗體(3f1)、vh3/vκ3抗體(5h7)和vh4/vκ3抗體(1d3)以抑制大約50%到大約80%的觀測到的溶血(圖7b)。雖然為了清楚理解,上述發明以通過舉例說明和實施例被詳細描述了,但是說明書和實施例不應當被理解為限制本發明的範圍。本文引用的所有專利和科技文獻的公開內容都明確通過引用將其全文合併入本文。實施例4:猴體內靜脈劑量研究,以評估人源化抗c1q抗體的藥物動力學、對血清c1q水平的藥效影響以及活體外補體介導溶血經由單次靜脈快速濃注(i.v.),向食蟹猴施用15和100mg/kg劑量(n=2每劑量,每劑量一隻公猴一隻母猴)人源化抗c1q抗體vh3/vκ3(5h7)。血液樣品在下列時間點收集:第1天:研究前以及施用後0.5h、2h、4h、8h、12h、24h、72h、96h和120h,並且在第7、9、12、15、18和21天。血液樣品可以凝結,通過離心分離血清,並隨後冷凍貯存於-80℃直至分析。來自猴樣品的vh3/vκ3(5h7)的血清水平的確定:血清抗c1q抗體水平是以hc1q作為捕獲分析物,使用直接elisa測量的,接著進行人5h7抗體探測。black96孔elisa平板(corning,cat#3925)被塗覆了2μg/ml的人c1q(補體技術a099)。經4℃過夜孵育後,平板經dulbecco磷酸鹽緩衝鹽水(dpbs,thermoscientific28372)清洗3次,並用含有3%bsa的dpbs4℃阻斷過夜。第二天,阻斷溶液被移除,5h7標準血清樣品或在2000到2000000倍稀釋範圍的個體血清樣品以50μl每個樣品被加到所述平板上,所述樣品在含有0.3%bsa和0.1%吐溫(kplinc.51-12-10)的dpbs測試緩衝液中。樣品在室溫下以300rpm震蕩孵育1小時。然後,向測試緩衝液中加入50μl濃度為0.5μg/ml的與鹼性磷酸酶共軛的山羊抗-人fc抗體(jacksonimmunoresearch,109-055-098)。經室溫孵育1小時後,用含有0.05%吐溫的dpbs清洗平板3次。每次清洗都在平板振動器以300rpm的震蕩持續10分鐘。平板隨後輕敲乾燥,用鹼性磷酸酶底物孵育20分鐘(lifetechnologies,#t2214)。發光計的讀數可以從perkinelmerevision讀出器讀取。標準曲線使用4pl邏輯擬合進行擬合,未知信號計數被轉換成μg/ml濃度,並用graphpadprism繪製曲線。來自猴樣品的血清c1q水平的確定:c1q的血清水平是使用兩種有區別的hc1q特異性elisa測定來確定的。在兩種elisa測定中,與c1q的膠原蛋白尾部結合的抗體jl1被用作捕獲抗體(abcamab71940)。在第一次測定時,與5h7結合相同位點的鼠類版本的vh3/vκ3(5h7)或m1被用作探測抗體,去分離自由c1q水平。在第二次測定中,jl1被用作探測抗體以測量在血清樣品中自由c1q和與anx結合的c1q兩者。black96孔elisa平板(corning,cat#3925)被塗覆了1μg/ml的jl1。經4℃過夜孵育後,平板用dulbecco磷酸鹽緩衝鹽水(dpbs,thermoscientific28372)清洗3次,並用含有3%bsa的dpbs4℃阻斷過夜。第二天,阻斷溶液被移除,c1q標準血清樣品或個體血清樣品在1000到10000倍範圍稀釋,以50μl每個樣品,在含有0.3%bsa和0.1%吐溫的dpbs測試緩衝液中運行。接下來在室溫下孵育1小時,向測試緩衝液中加入50μl分別與鹼性磷酸酶共軛的抗體m1或jl1,到達最終濃度200-400ng/ml。樣品在4℃震蕩過夜孵育。第二天,用含有0.05%吐溫的dpbs清洗平板3次。每次清洗都在平板振動器以300rpm的平板持續10分鐘。平板隨後輕敲乾燥,用鹼性磷酸酶底物孵育20分鐘。發光計的讀數可以從perkinelmerevision讀出器讀取。標準曲線通過4pl邏輯擬合進行擬合,未知信號計數被轉換成濃度,稀釋校正並隨後用graphpadprism繪製曲線。猴血清樣品中活體外溶血活性的確定:溶血測定與實施例3中的相似,但是做了下列修改。來自研究的猴血清樣品以1:50稀釋到gvb++緩衝液(complementtechnologycat#b100)中,並與相同體積的對17百萬細胞/ml的綿羊紅細胞敏感的抗體(complementtechnologycat#b201)混合。樣品在37℃孵育1小時。對照孔被建立以確定基線(不含任何血清的緩衝液)和100%溶血(使用去離子水)。然後樣品被離心,上清液被轉移到空白的elisa平板上,在415nm讀取吸光度。所有樣品的吸光度都扣除了基線並且標準化到100%溶血(去離子水)。在1:50稀釋時,血清樣品顯示出水中觀測到的溶血的50-70%。對於每個個體猴,%溶血都繪製曲線並經基線標準化。依照iv施用,觀察到血清5h7水平劑量依賴型增加,在15mg/kg劑量下的~250μg/ml和在100mg/kg劑量下的~2000μg/ml的最大化體現。超過20天在100mg/kg劑量下取樣,5h7的持續血清水平是明顯的,然而在15mg/kg劑量下,血清5h7水平在4天後降低到低於檢測極限(圖8)。在15mg/kg劑量下,血清c1q水平(jl1-m1測定)超過5天後降低>90%,並在開始施用後5-11天之間恢復到基線值(圖9a)。相反,100mg/kg的劑量導致在開始施用後,血清c1q水平持續降低長達20天(圖9a)。血清c1q的jl1-jl1測定也觀測到相似模式的降低和時間進程(圖9b)。在兩個獨立的elisa測定中對血清c1q的強烈的降低和持續的降低的觀測(一個具有和5h7在c1q的相同位點結合的探測抗體,另一個具有結合c1q上的獨立位點的檢測抗體)暗示著在用5h7治療後,血清c1q水平被清除。與血清c1q水平降低一致,在100mg/kg劑量下,開始施用後,活體外溶血也觀測到長達20天的持續降低(圖10)。在15mg/kg劑量的anx下,開始施用後溶血降低>90%超過5天,並在5-11天之間恢復到基線值(圖10)。這些結果證明,在食蟹猴體內,抗c1q抗體vh3/vκ3(5h7)展示出強烈的藥物動力學體現,並且血清c1q水平和溶血隨時間進程持續降低。當前第1頁12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