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器後板組件以及含有該後板組件的空調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20 03:21:30 1
專利名稱:空調器後板組件以及含有該後板組件的空調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製冷空調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分體落地式房間的空調器的後板組件以及含有該後板組件的空調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分體落地式房間空調器,俗稱櫃機,一般由殼體、面板和安置於由所述殼體和面板形成的腔體內的熱交換器、風機系統等組成;所述風機系統由風葉、蝸殼和電機組成;所述殼體由後板組件、側板、上頂板和下底板組成;所述後板組件是由一塊後板和一塊電機安裝板組件通過點焊組合而成,在所述電機安裝板上還要衝壓成型固定電機的凸臺、在上述凸臺上點焊上電機固定裝置(螺釘或螺栓),貼上減震阻尼塊等;在裝配的時候,將所述電機通過所述電機安裝板上的電機固定裝置(螺釘或螺栓)固定在所述電機安裝板上。現有的這種結構過為複雜,製作工藝繁雜;另外採用該種結構的櫃機的室內機,在後板與電機安裝板之間形成了一個空腔,由於電機在運轉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振動,這種振動將會由電機固定裝置傳遞給電機安裝板,通過上述空腔將上述振動進行放大,使得室內機的噪音不是很理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優化後板組件的結構,減少零部件個數,簡化後板組件的製作工藝,同時達到降低整機的噪音。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空調器後板組件,包括後板、電機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後板組件由一塊後板和固定在後板上的電機固定裝置組合而成,在所述後板上衝壓成型固定電機的電機安裝位,所述電機固定裝置就是固定在所述電機安裝位上。
一種空調器,由殼體、面板和安置於由所述殼體和面板形成的腔體內的熱交換器、風機系統等組成;所述風機系統由風葉、蝸殼和電機組成;所述殼體由後板組件、側板、上頂板和下底板組成;其特徵在於,所述後板組件由一塊後板和固定在後板上的電機固定裝置組合而成,在所述後板上衝壓成型固定電機的電機安裝位,所述電機固定裝置就是固定在所述電機安裝位上,所述電機通過所述電機固定裝置安裝在後板上。
採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後,由於將後板、電機安裝板合二為一,電機直接安裝在後板上,同時取消了減震阻尼塊,減少了兩種零件,降低了產品成本;優化了後板組件的結構,取消了電機安裝板組件與後板的組焊工序,簡化後板組件的製作工藝,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使整機的噪音降低了2~3分貝,提高了產品質量。
圖1為現有技術中後板組件圖;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圖3為圖2中C的局部放大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後板組件圖;圖5為圖5的B--B剖視圖;圖6為採用本實用新型前的整機噪音頻譜圖;圖7為採用本實用新型後的整機噪音頻譜圖;具體實施方式
現有的分體落地式房間空調器俗稱櫃機一般由殼體、面板和安置於由所述殼體和面板形成的腔體內的熱交換器、風機系統等組成;所述風機系統由風葉、蝸殼和電機組成;所述殼體由後板組件、側板、上頂板和下底板組成;由於上述內容為公有常識,為了簡便起見,在本說明書中附圖中將不示出。如圖1、2、3所示,所述後板組件是由一塊後板1和一塊電機安裝板組件2通過點焊組合而成,在後板與電機安裝板組件之間形成有一個空腔6;所述電機安裝板組件2包括電機安裝板3、電機固定裝置4和減振阻尼塊(未示出)等;在所述電機安裝板3上衝壓成型固定電機的凸臺5、在上述凸臺5上點焊上電機固定裝置4,所述電機固定裝置一般為螺釘或螺栓;在裝配的時候,將所述電機通過所述電機安裝板上的電機固定裝置,固定在所述電機安裝板上。所述衝壓包括使用機械傳動和液體傳動的成型機械裝置進行的變形過程。
現有技術中空調器的後板組件的製作工藝步驟1、製作電機安裝板,在其上衝壓成型凸臺;2、製作電機安裝板組件在上一步中成型的凸臺上點焊上電機固定裝置,並在上述凸臺的背面貼上減振阻尼塊;3、製作後板組件製作後板,將上一步中完成的電機安裝板組件與所述後板通過點焊組合;如圖4、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後板組件圖,所述後板組件由一塊長方形後板1和固定在所述後板1上的電機固定裝置4,一般為螺釘或螺栓,組合而成;所述電機固定裝置4是通過壓鉚或點焊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後板上,優選壓鉚方式固定,採用壓鉚工藝與後板連接,可避免點焊生鏽,同時更好的保證垂直度,可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在所述後板上有衝壓成型固定電機的電機安裝位5,所述電機安裝位可以是凸臺或凹位,所述電機固定裝置4就是固定在所述電機安裝位5上,所述電機通過所述電機固定裝置4安裝在所述後板1上。所述電機安裝位5的形狀可以是如圖所示的「葫蘆」狀,也可以是方形、菱形或其它任意形狀。
本實用新型的後板組件的製作工藝步驟1、製作後板,在其上衝壓成型電機安裝位;2、製作後板組件在上一步中成型的電機安裝位上壓鉚或點焊上電機固定裝置;比較上述現有技術中空調器的後板組件的製作工藝步驟和本實用新型的後板組件的製作工藝步驟我們可以知道,本實用新型後板組件的製作工藝步驟最大的優勢在於取消了電機安裝板;取消了在所述電機安裝位的背面貼上減振阻尼塊的工序;取消了電機安裝板與後板的組焊工序。
如圖6、7所示,為採用本實用新型前後整機噪音的頻譜圖。在整機測試性能中,其他的零部件都完全相同的條件下,在相同的電機轉速360轉/分鐘時,採用現有技術的空調器的整機噪音為42.4分貝,採用本實用新型技術的空調器的整機噪音為39.6分貝。在上述兩個頻譜圖中,我們還可以發現採用本實用新型前後噪音的峰值也從29.7下降到了26.1;頻譜圖的曲線分布情況也得到了明顯的改善。通過上述對比可知採用本實用新型後,由於電機直接固定在後板上,不會形成有一個空腔,使得整機的噪音降低了2~3分貝,音質也得到了改善,從而提高了產品質量。
權利要求1.一種空調器後板組件,包括後板、電機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後板組件由一塊後板和固定在後板上的電機固定裝置組合而成,在所述後板上衝壓成型固定電機的電機安裝位,所述電機固定裝置就是固定在所述電機安裝位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器後板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機安裝位為凸臺或凹位。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調器後板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機固定裝置是通過壓鉚或點焊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後板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調器後板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機固定裝置為螺釘或螺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器後板組件,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機安裝位的形狀可以是「葫蘆」狀,也可以是方形、菱形或其它任意形狀。
6.一種空調器,由殼體、面板和安置於由所述殼體和面板形成的腔體內的熱交換器、風機系統等組成;所述風機系統由風葉、蝸殼和電機組成;所述殼體由後板組件、側板、上頂板和下底板組成;其特徵在於,所述後板組件由一塊後板和固定在後板上的電機固定裝置組合而成,在所述後板上衝壓成型固定電機的電機安裝位,所述電機固定裝置就是固定在所述電機安裝位上,所述電機通過所述電機固定裝置安裝在後板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空調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機安裝位為凸臺或凹位。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空調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機固定裝置是通過壓鉚或點焊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後板上。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空調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機固定裝置為螺釘或螺栓。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空調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機安裝位的形狀可以是「葫蘆」狀,也可以是方形、菱形或其它任意形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製冷空調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分體落地式房間的空調器的後板組件以及含有該後板組件的空調器。一種空調器後板組件,包括後板、電機固定裝置;所述後板組件由一塊後板和固定在後板上的電機固定裝置組合而成,在所述後板上衝壓成型固定電機的凸臺,所述電機固定裝置就是固定在所述凸臺上。採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後,由於將後板、電機安裝板合二為一,電機直接安裝在後板上,同時取消了減震阻尼塊,減少了兩種零件,降低了產品成本;優化了後板組件的結構,取消了電機安裝板組件與後板的組焊工序,簡化後板組件的製作工藝,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使整機的噪音降低了2~3分貝,提高了產品質量。
文檔編號F24F13/32GK2694166SQ0326769
公開日2005年4月20日 申請日期2003年7月18日 優先權日2003年7月18日
發明者朱江洪, 張玉夔, 劉 東, 丁惠文, 賴信華, 王奇 申請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