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緊固件冷卻介質切換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7-25 23:08:21 2
本實用新型屬於緊固件冷卻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緊固件冷卻介質切換設備。
背景技術:
在緊固件生產過程中,有時需要對生產的緊固件進行冷卻處理。對於不同的緊固件,所需要的冷卻介質也可能不同。很多緊固件冷卻設備每次只能存放一種冷卻介質,因此若前後生產的不同緊固件需要多種冷卻介質時,則需要對冷卻設備中的冷卻介質頻繁進行更換,進而影響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緊固件冷卻介質切換設備,該設備可以同時存放不同緊固件冷卻介質,並且在對緊固件進行冷卻時可以方便的進行冷卻介質的更換,提高生產效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緊固件冷卻介質切換設備,包括緊固件傳送機構和冷卻區,所述緊固件傳送機構用於將緊固件傳送至冷卻區,所述冷卻區包括冷卻池以及冷卻介質切換裝置,所述冷卻池內設置有至少一個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將冷卻池分割成若干個冷卻槽,所述若干冷卻槽能夠分別存放不同的冷卻介質。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使用緊固件傳送機構可以方便的將緊固件傳送至冷卻區,分隔板將冷卻池分割成若干冷卻槽,若干冷卻槽能夠分別存放不同的冷卻介質,並且設置有冷卻介質切換裝置,因此針對不同的緊固件冷卻需要可以方便的進行冷卻介質的切換,提高生產效率。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若干冷卻槽中包含有儲水槽和儲油槽,適合分別需要使用水和油進行冷卻的緊固件。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緊固件傳送機構包括傳送帶與下料槽,所述下料槽具有一定的斜度,所述傳送帶一端設置在緊固件出口下方,另一端與下料槽的上端連接,所述下料槽的下端位於所述冷卻池的上方。傳送帶與下料槽的配合使用可以方便的將緊固件傳送至冷卻區,提高生產效率。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冷卻介質切換裝置包括電機、兩條平行的雙向水平滑道以及與所述冷卻池底部活動連接的傳動軸,所述傳動軸上設置有兩個滾輪,所述冷卻池四角均設置有滾輪,所述傳動軸上的兩個滾輪和所述冷卻池四角的滾輪分別與所述兩條滑道滾動連接,所述傳動軸上設置有傳動鏈輪,所述電機輸出端設置有電機鏈輪,所述傳動鏈輪與所述電機鏈輪通過鏈條連接,所述傳動軸與所述冷卻池通過軸承連接。該冷卻介質切換裝置使用電機進行驅動,使用傳動軸進行傳動,同時配合使用滾輪與滑道,可以方便的進行冷卻介質的切換。
綜上,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緊固件冷卻介質切換設備可以同時存放不同緊固件冷卻介質,並且在對緊固件進行冷卻時可以方便的進行冷卻介質的更換,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傳送帶;2,下料槽;3,冷卻池;4,分隔板;5,電機;6,滑道;7,冷卻池滾輪;8,傳動軸;9,傳動軸滾輪;10,傳動鏈輪;11,電機鏈輪;12,鏈條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該緊固件冷卻介質切換設備包括緊固件傳送機構和冷卻區,冷卻區包括冷卻池3以及冷卻介質切換裝置,冷卻池3內設置有分隔板4,分隔板4將冷卻池3分割成兩個冷卻槽,分別為儲水槽和儲油槽。緊固件傳送機構包括傳送帶1與下料槽2,下料槽2具有一定的斜度,傳送帶1一端設置在緊固件出口(例如冷鐓機緊固件出口)下方,另一端與下料槽2的上端連接,下料槽2的下端位於冷卻池3的上方。冷卻介質切換裝置包括電機5、兩條平行的雙向水平滑道6以及傳動軸8,傳動軸8與冷卻池3底部活動連接,例如傳動軸8可以與冷卻池3通過軸承連接。傳動軸8上設置有兩個滾輪9,冷卻池3四角均設置有滾輪7,冷卻池3四角的滾輪7與兩條滑道6滾動連接,傳動軸8上的兩個滾輪9與兩條滑道6滾動連接,傳動軸8上設置有傳動鏈輪10,電機5輸出端設置有電機鏈輪11,傳動鏈輪10與電機鏈輪11通過鏈條12連接。該冷卻介質切換裝置使用電機5進行驅動,使用傳動軸8進行傳動,同時配合使用滾輪9與滑道6,可以驅動冷卻池3進行移動。
當緊固件需要用水或油進行冷卻時,由傳送帶1和下料槽2將需要冷卻的緊固件傳送至冷卻區,冷卻區中的冷卻池3中的分隔板4將冷卻池3分割為儲水槽和儲油槽,根據所傳送的不同冷卻需要的緊固件,由冷卻介質切換裝置驅動冷卻池3移動,將儲水槽和儲油槽進行移動切換,使所傳送的緊固件落入合適的冷卻槽中。
在本具體實施方式中,冷卻池3中的分隔板4的數量可以為至少一個,從而將冷卻池3分割成若干個冷卻槽,這些冷卻槽可以存放不同的冷卻介質。
上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進一步的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範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