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imd片材的自動化裝模治具的製作方法
2023-05-06 18:09:36 2
專利名稱:一種imd片材的自動化裝模治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IMD片材成型設備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IMD片材的自動化裝模治具。
背景技術:
IMD (In Mold Decoration)技術是目前國際風行的表面裝飾技術,利用表面硬化的IMD片材、中間印刷圖案層、背面注塑層、油墨位於其間,可使產品表面更為耐磨而避免被刮花,並可長期保持顏色的鮮明不易退色。目前,MD片材的生產為半自動化模式,其中,MD生產的料件和成品的輸送均是通過人工推動運料臺車完成。當生產製造時,每個MD成型模具旁均需安排多位作業員,第一作業員由該運料臺車上取出料件,並人工實施料件的上料。頂D成型模具注塑成型出MD片材成品後,工作人員再將成型後的半成品送到運料臺車上,然後推動運料臺車至下一位作業員,由下一位作業員實施後續製作過程。此方式的MD片材生產是最廣泛也是最常見的工廠配置方式,然而,這種生產自動化程度低,生產效率低下。另外,所需的作業人員多,非常不利於生產成本的降低,而且作業人員多也會造成工廠有限空間的擁擠,很容易造成生產的混亂,不利於生產整潔性。
實用新型內容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MD片材的自動化裝模治具,其實現MD片材注塑成型的自動進料和出料,使用安全可靠效率高,成本低,實現連續化生產,從而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之技術方案—種MD片材的自動化裝模治具,包括MD注塑模具以及用於自動送料及取料的機械手,該MD注塑模具包括定模板和動模板,該定模板和動模板均為豎向設置,二者之間形成模腔,所述動模板上設置有第一模穴,定模板上對應設有第二模穴,該第一模穴和第二模穴左右正對;所述機械手包括三維自由活動機構以及安裝在該三維自由活動機構下端的自動吸取裝置,所述自動吸取裝置包括用於將IMD料件送至定模板的第一吸取機構,以及用於將注塑成型後的IMD片材從動模板取出的第二吸取機構,該第一吸取機構和第二吸取機構背向設置;所述第一吸取機構包括連接三維自由活動機構下端的第一固定板,平行於第一固定板設置的壓板,抵於第一固定板與壓板之間的復位彈簧、以及若干個安裝在第一固定板上並伸出壓板外的第一吸嘴;所述第二吸取機構包括連接在三維自由活動機構下端的第二固定板、以及若干個連接在第二固定板上的第二吸嘴;當自動吸取裝置在三維自由活動機構帶動伸入到MD注塑模具的模腔時,該第一吸取機構正對定模板,該第二吸取機構正對動模板。優選的,所述MD注塑模具的側旁具有一臺用於對MD料件及成型後的MD片材進行自動傳送的送料治具,該送料治具上具有上料工位A,所述機械手將該送料治具之上料工位A的MD料件送入到模腔的動模板上以及將成型後的MD片材成品回送到送料治具的上料工位A中。優選的,所述三維自由活動機構包括固定架、第一平移杆和第二平移杆,該第一平移杆可沿X軸方向移動地連接在固定架上,該第二平移杆可沿Y軸和Z軸兩個方向移動地連接在第一平移杆上,所述自動吸取裝置的第一吸取機構和第二吸取機構分別安裝於該第二平移杆的兩背對側壁面上。優選的,所述自動吸取裝置有兩套,該兩套自動吸取裝置上下分布地設置在第二平移杆的下端。優選的,所述第一吸取機構的壓板為方形結構,該壓板的四個角落均對應設有一個第一吸嘴。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其主要是為MD注塑模具配設可三維自由運動的機械手,由於機械手包括三維自由活動機構和自動吸取裝置,從而在三維自由活機構的帶動下,該自動吸取裝置可以沿X軸、Y軸和Z軸三個方向自由移動,快速準確地將工件送到MD注塑模具的特定位置,實現頂D片材的自動進料和出料,這樣以機械取代人力勞力,使生產更為安全輕鬆,節省作業員的數量和工時,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競爭力。並且,由於自動吸取裝置包括第一吸取機構和第二吸取機構,該第一吸取機構正對MD注塑模具的定模板、該第二吸取機構正對MD注塑模具的動模板,藉此,在第一吸取機構將MD料件送到定模板之第一模穴的同時,還可以將動模板之第二模穴中的MD片材成品取出,從而實現進料和出實的連續自動化動作,生產效率成倍增長。還有,通過在MD注塑模具的側旁設置送料治具,實現MD料件的自動送入和成型後的MD片材的自動送出,使MD片材的生產系統自動化程度更高,最大限度節省人力成本。 為更清楚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徵和功效,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的組裝立體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的左視圖,圖中的自動吸取裝置伸入到模腔中;圖3是圖2的局部放大示意圖。附圖標識說明10、MD注塑模具11、定模板111、第一模穴12、動模板121、第二模穴13、模腔20、送料治具30、機械手31、三維自由活動機構311、固定架312、第一平移杆313、第二平移杆[0027]32、自動吸取裝置321、第一吸取機構322、第二吸取機構323、第一固定板324、壓板325、復位彈簧326、第一吸嘴327、第二固定板328、第二吸嘴。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1至圖3所示,其顯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包括IMD注塑模具10、送料治具20以及機械手30,該機械手30用於將MD料件自動裝入MD注塑模具10中,並且同時將成型後的MD片材從MD注塑模具10中取出放到送料治具20上。其中,該MD注塑模具10包括定模板11和動模板12,該定模板11和動模板12均為豎向設置,二者之間形成模腔13,所述動模板12上設置有第一模穴111,定模板11上對應設有第二模穴121,該第一模穴111和第二模穴121左右正對。該MD注塑模具10的成型原理如下通過將MD料件自動送入到定模板11中,頂D料件容置在第一模穴111內,進行動模板12向定模板11移動合模成型出IMD片材,待動模板12移開時,IMD片材貼於動模板12的第二模穴121中,此時將IMD片材取出即可。所述機械手30包括三維自由活動機構31以及安裝在該三維自由活動機構31下端的自動吸取裝置32。該三維自由活動機構31實現沿X軸、Y軸和Z軸三個方向移動的功能,以帶動自動吸取裝置32實現三維自由活動,更方便吸取/放置產品。具體而言,所述三維自由活動機構31包括固定架311、第一平移杆312和第二平移杆313,該固定架311為兩根平行設置在高處的橫梁,該第一平移杆312可沿X軸方向移動地連接在固定架311上,該第二平移杆313可沿Y軸和Z軸兩個方向移動地連接在第一平移杆312上。所述自動吸取裝置32包括用於將IMD料件送至定模板11的第一吸取機構321,以及用於將注塑成型後的IMD片材從動模板12取出的第二吸取機構322,該第一吸取機構321和第二吸取機構322背向設置在第二平移杆313之下端的兩側。所述第一吸取機構321正對定模板11的第一模穴111,其包括連接在第二平移杆313之下端的第一固定板323,平行於第一固定板323設置的壓板324,抵於第一固定板323與壓板324之間的復位彈簧325以及安裝在第一固定板323上並伸出壓板324外的第一吸嘴326。該壓板324為方形結構,其四個角落均對應設有一第一吸嘴326。所述第二吸取機構322正對動模板12的第二模穴121,其包括連接在第二平移杆313下端的第二固定板327以及若干個連接在第二固定板327上的第二吸嘴328。本實施例中,所述自動吸取裝置32為一套,但其數量不限於此,亦可根據需要增加到兩套或兩套以上,並且兩套或兩套以上的自動吸取裝置32均可按照上下分布的方式設置在第二平移杆313的下端。並且,當該自動吸取裝置32在三維自由活動機構31帶動進入MD注塑模具10的模腔13時,各第一吸取機構321正對定模板11、各第二吸取機構322正對動模板12,從而在第一吸取機構321將IMD料件送到定模板11之第一模穴111的同時,還可以利用第二吸取機構322將成型在動模板12的MD片材吸附住並取出,以實現同時連續進料和出料功能。所述送料治具20位於MD注塑模具10的側旁,用於將MD料件送進以及將成型後的MD片材成品送出,所述機械手30的自動吸取裝置32在送料治具20與MD注塑模具10的模腔13之間來回移動,完成MD料件的進料及MD片材的出料功能。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啟動送料治具20,IMD料件在送料治具20的輸送下到達上料工位A,當檢測到MD料件到達上料工位A時,所述三維自由活動機構31帶動自動吸取裝置32移動到上料工位A,並通過第一吸取機構321將MD料件吸附住,進而在三維自由活動機構31帶動下進入MD注塑模具10的模腔13,將MD料件置於定模板11的第一模穴111中,接著自動吸取裝置32退出模腔13,使動模板12與定模板11進行合模動作,加工出MD片材,開模後,IMD片材位於動模板12中。在MD注塑模具10合模注塑成型的過程中,三維自由活動機構31帶動自動吸取裝置32移動至上料工位A,並通過第一吸取機構321吸附送料治具20上的MD料件,進而在三維自由活動機構31的帶動下進入MD注塑模具10的模腔13,該第一吸取機構321的MD料件送入到定模板11的第一模穴111中,同時該第二吸取機構322將成型後位於動模板12中的MD片材取出,隨三維自由活動機構31的帶動將MD片材送到送料治具20中,如此反覆循環,從而完成自動進料和出料工作。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設計重點在於,其主要是為MD注塑模具10配設可三維自由運動的機械手30,由於機械手30包括三維自由活動機構31和自動吸取裝置32,從而在三維自由活機構32的帶動下,該自動吸取裝置32可以沿X軸、Y軸和Z軸三個方向自由移動,快速準確地將工件送到MD注塑模具10的特定位置,實現MD片材的自動進料和出料,這樣以機械取代人力勞力,使生產更為安全輕鬆,節省作業員的數量和工時,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競爭力。並且,由於自動吸取裝置32包括第一吸取機構321和第二吸取機構322,該第一吸取機構321正對MD注塑模具10的定模板11、該第二吸取機構322正對IMD注塑模具10的動模板12,藉此,在第一吸取機構321將MD料件送到定模板11之第一模穴111的同時,還可以將動模板12之第二模穴121中的MD片材成品取出,從而實現進料和出實的連續自動化動作,生產效率成倍增長。還有,通過在MD注塑模具的側旁設置送料治具,實現MD料件的自動送入和成型後的MD片材的自動送出,使MD片材的生產系統自動化程度更高,最大限度節省人力成本。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範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MD片材的自動化裝模治具,其特徵在於包括MD注塑模具以及用於自動送料及取料的機械手,該MD注塑模具包括定模板和動模板,該定模板和動模板均為豎向設置,二者之間形成模腔,所述動模板上設置有第一模穴,定模板上對應設有第二模穴,該第一模穴和第二模穴左右正對; 所述機械手包括三維自由活動機構以及安裝在該三維自由活動機構下端的自動吸取裝置,所述自動吸取裝置包括用於將IMD料件送至定模板的第一吸取機構,以及用於將注塑成型後的IMD片材從動模板取出的第二吸取機構,該第一吸取機構和第二吸取機構背向設置;所述第一吸取機構包括連接三維自由活動機構下端的第一固定板,平行於第一固定板設置的壓板,抵於第一固定板與壓板之間的復位彈簧、以及若干個安裝在第一固定板上並伸出壓板外的第一吸嘴;所述第二吸取機構包括連接在三維自由活動機構下端的第二固定板、以及若干個連接在第二固定板上的第二吸嘴;當自動吸取裝置在三維自由活動機構帶動伸入到MD注塑模具的模腔時,該第一吸取機構正對定模板,該第二吸取機構正對動模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IMD片材的自動化裝模治具,其特徵在於所述IMD注塑模具的側旁具有一臺用於對MD料件及成型後的MD片材進行自動傳送的送料治具,該送料治具上具有上料工位A,所述機械手將該送料治具之上料工位A的MD料件送入到模腔的動模板上以及將成型後的MD片材成品回送到送料治具的上料工位A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MD片材的自動化裝模治具,其特徵在於所述三維自由活動機構包括固定架、第一平移杆和第二平移杆,該第一平移杆可沿X軸方向移動地連接在固定架上,該第二平移杆可沿Y軸和Z軸兩個方向移動地連接在第一平移杆上,所述自動吸取裝置的第一吸取機構和第二吸取機構分別安裝於該第二平移杆的兩背對側壁面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IMD片材的自動化裝模治具,其特徵在於所述自動吸取裝置有兩套,該兩套自動吸取裝置上下分布地設置在第二平移杆的下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IMD片材的自動化裝模治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吸取機構的壓板為方形結構,該壓板的四個角落均對應設有一個第一吸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IMD片材的自動化裝模治具,包括IMD注塑模具和機械手,該IMD注塑模具包括定模板和動模板,該定模板和動模板均為豎向設置,二者之間形成模腔,所述動模板上設置有第一模穴,定模板上設有第二模穴,該第一模穴和第二模穴左右正對;所述機械手包括三維自由活動機構以及安裝在該三維自由活動機構下端的自動吸取裝置,所述自動吸取裝置包括用於將IMD料件送至定模板的第一吸取機構、以及用於將注塑成型後的IMD片材從動模板取出的第二吸取機構,該第一吸取機構和第二吸取機構背向設置,當自動吸取裝置在三維自由活動機構帶動伸入IMD注塑模具的模腔時,該第一吸取機構正對定模板,該第二吸取機構正對動模板。
文檔編號B29C45/18GK202862497SQ20122036452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6日
發明者黃偉 申請人:東莞萬德電子製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