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停車制動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03:21:26 3
專利名稱:自動停車制動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動停車制動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不需車輛駕駛者操作停車制動踏板或停車制動杆等停車制動操作構件而自動獲得停車制動狀態的自動停車制動裝置。
背景技術:
例如專利文獻1及2等公開一種通過把制動活塞在其液壓工作狀態鎖止從而獲得停車制動狀態的停車制動裝置。
專利文獻1日本特表平10-512947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特表2000-504811號公報不過,上述專利文獻1中,制動活塞被分割成前部及後部制動活塞,同時,在與後部制動活塞前端觸接的傳遞構件和固定於前部制動活塞的閉塞板之間壓縮設有彈簧,在前部制動活塞後方與刻劃設置在制動鉗內面的內齒嚙合的鎖閂,被收納在制動鉗內,以使雖然在上述傳遞構件與後部制動活塞前端觸接的狀態下與內齒卡合,但在傳遞構件從後部制動活塞前端向前方相對移動時,依靠彈簧施力解除與內齒的卡合,在上述後部制動活塞上,滑動自由地嵌合著使傳遞構件相對於後部制動活塞沿軸向能夠相對移動的輔助活塞。然而由於必須在制動鉗內面刻劃設置內齒、另外還把制動活塞分割成前部及後部制動活塞、且把鎖閂收納於制動鉗內,因此,制動鉗內的結構複雜。
另外,上述專利文獻2中,在前端部與制動活塞固定地連接的調整螺栓上擰合著調整螺母,發揮電磁力使該調整螺母與殼體摩擦卡合的電磁鐵在上述調整螺母后方配置在制動鉗內,要獲得停車制動狀態時,在對制動活塞作用制動液壓的狀態利用上述電磁鐵使調整螺母與殼體摩擦卡合,從而,阻止制動活塞後退。然而,不僅由於必須在制動鉗內收納電磁鐵,因而使結構複雜,而且由於必須在停車制動狀態維持向電磁鐵的繞組的通電狀態,因而使耗電量增多。
發明內容
本發明即是鑑於有關事情而產生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以不伴隨著耗電的簡單結構而獲得自動停車制動狀態的自動停車制動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第1特徵,提出一種自動停車制動裝置,具備停車活塞、鎖止機構、液壓發生源和液壓控制裝置;上述停車活塞與殼體能夠滑動地嵌合,以使能夠基於與對背面的停車用控制液壓作用相對應的前進動作從而獲得停車制動狀態;上述鎖止機構,在比上述停車活塞靠後方側設置於上述殼體內,為了把該停車活塞機械鎖止在前進位置而對應於上述停車活塞的前進動作自動地進行鎖止動作,同時對應於解除停車用控制液壓的作用而進行解除鎖止動作;上述液壓控制裝置,能夠控制該液壓發生源的發生液壓,獲得上述停車用控制液壓及上述解除停車用控制液壓。
另外,根據本發明的第2特徵,提供一種自動停車制動裝置,除了上述第1特徵之外,其中上述鎖止機構,具備鎖止活塞、與上述停車活塞後部相連設置成一體且同軸的圓筒狀保持筒、能夠向沿保持筒半徑方向的方向移動地保持在該保持筒圓周方向多個部位的球體和軸向能夠相對移動地插入上述保持筒中且從保持筒內方側與上述各球體接觸地與鎖止活塞前端相連設置成一體的插入軸,上述鎖止活塞在比上述停車活塞靠後方側能夠滑動與上述殼體嵌合,以使至少在上述停車活塞的前進動作時作用向前方的施力,同時,能夠向後方作用解除停車用控制壓;在上述停車活塞及上述鎖止活塞間、在上述殼體內面,形成比上述保持筒大徑的大徑孔部和能夠插入有上述保持筒、比上述大徑孔部小徑地形成且比大徑孔部靠後方配置的小徑孔部,以在相互間夾著面向前方的環狀卡止臺階部的狀態形成;上述插入軸,由前方側的小徑軸部和與上述小徑軸部同軸相連的後方側的大徑軸部形成,上述小徑軸部與各球體接觸以使在上述停車活塞處於後退限的狀態使上述各球體與上述小徑孔部內面能夠滾動接觸,上述大徑軸部、能夠使上述停車活塞從後退限前進、同時隨著上述鎖止活塞前進把上述各球體推向沿保持筒半徑方向的外方側以使其與上述大徑孔部接觸,上述小徑軸部和上述大徑軸部經由能夠使上述各球體的接觸部位在小徑軸及大徑軸部間變化的錐狀臺階部同軸且一體相連設置。
再有,根據本發明的第3特徵,提供一種自動停車制動裝置,除了上述第1或第2特徵之外,其中制動活塞滑動自由地與制動鉗具備的缸孔嵌合,在形成面向制動活塞背面的制動液壓室的制動鉗(內設有調整機構,上述調整機構具備與上述制動活塞不能相對旋轉地連接地收納於上述制動液壓室的調整螺母、前端部與該調整螺母擰合的調整螺栓、配置在上述制動液壓室後部同時不能環繞軸線旋轉而能在軸線方向移動並液密嵌合在上述制動鉗液密上滑動自由的中繼活塞和與上述調整螺栓後部一體且同軸相連設置、液密嵌合在上述中繼活塞液密上且滑動自由、同時向與上述中繼活塞摩擦卡合方向彈性施力的小活塞,在與上述制動鉗相連設置的上述殼體上能夠滑動地嵌合有與上述中繼活塞從後方側觸接的上述停車活塞,上述鎖止機構在比停車活塞靠後方側設置在上述殼體內。
發明的效果根據本發明的第1特徵,若對停車活塞背面作用停車用控制液壓,則停車活塞前進,同時,鎖止機構機械鎖止停車活塞的前進位置,因此,能夠自動地獲得停車制動狀態,另外,解除停車制動狀態時,只要對鎖止機構作用解除停車用控制液壓即可,能夠以在停車制動狀態下不伴隨著耗電的簡單結構而自動獲得停車制動狀態。
另外,根據本發明的第2特徵,鎖止機構,是如以下形成這樣的簡單構成具備鎖止活塞、與上述停車活塞後部相連設置成一體且同軸的圓筒狀保持筒、保持在該保持筒圓周方向多個部位的球體和與上述鎖止活塞前端相連設置成一體同時與各球體從保持筒內接觸的插入軸,該鎖止活塞在比停車活塞靠後方側能夠滑動地與殼體嵌合以使在停車活塞的前進動作時作用向前方的力、同時能夠向後方作用解除停車用控制液壓;在上述殼體內面,大徑孔部及小徑孔部相互間夾著面向前方的環狀卡止臺階部;在停車活塞前進動作時,鎖止活塞前進從而由該鎖止活塞前端的插入軸中的大徑軸推起的各球體與殼體的卡止臺階部卡合,因而阻止停車活塞後退,獲得停車制動狀態,另外,對鎖止活塞作用解除停車用控制液壓使該鎖止活塞後退,從而,能夠解除停車制動狀態。
再有,根據本發明的第3特徵,能夠容易把本發明適用於在制動鉗內具備調整機構的以往公知的盤式制動器,而且,在停車制動狀態,形成停車活塞經由調整機構與制動活塞機械連接的狀態,因此,不管由制動液的溫度變化產生的膨脹/收縮如何,都能夠維持確實的停車制動狀態。
圖1是第1實施例的車輛用制動裝置的液壓迴路圖。(第1實施例)圖2是非停車制動時的停車用驅動器的縱截面圖。(第1實施例)圖3是停車制動時的停車用驅動器的縱截面圖。(第1實施例)圖4是第2實施例的車輛用制動裝置的液壓迴路圖。(第2實施例)圖5是非停車制動時的式制動器的縱截面圖。(第2實施例)圖6是圖5的局部放大圖。(第2實施例)圖中,10A、10B、10C—作為液壓發生源的泵,21c—作為大徑孔部的第3孔部,21d—作為小徑孔部的第4孔部,21g、101f—卡止臺階部,22、102—殼體,23、103—停車活塞,24、104—鎖止活塞,25、105—鎖止機構,51—保持筒,52—球體,53—插入軸,53a—小徑軸部,53b—大徑軸部,53c—臺階部,56—液壓控制裝置,66A、66B—作為液壓控制裝置的控制閥,75—制動鉗,76—缸孔,78—制動活塞,80—制動液壓室,82—調整機構,83—調整螺母,84—調整螺栓,85—中繼活塞,86—小活塞,101b—作為大徑孔部的停車活塞後部滑動孔部,101c—作為小徑孔部的鎖止活塞前部滑動孔部。
具體實施例方式
根據附圖所示的本發明的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實施例1圖1~圖3表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例。
首先,圖1中,串聯型的主缸M,具備第1及第2輸出孔1A、1B,第1及第2輸出孔1A、1B可發生與車輛駕駛者施加在制動踏板P上的踏力相對應的制動液壓,第1輸出孔1A與第1輸出液壓路3A連接,第2輸出孔1B與第2輸出液壓路3B連接。
第1輸出液壓路3A,經由常開型電磁閥的入口閥6A及停車用驅動器12A與作為盤式制動器的左前輪用車輪制動器2A連接,同時經由作為常開型電磁閥的入口閥6B與作為盤式制動器的右後輪用車輪制動器2B連接。另外,第2輸出液壓路3B,經由常開型電磁閥的入口閥6C及停車用驅動器12B與作為盤式制動器的右前輪用車輪制動器2C連接,同時經由作為常開型電磁閥的入口閥6D與作為盤式制動器的左後輪用車輪制動器2D連接。再有,在各入口閥6A~6D上分別並聯連接有止回閥7A~7D。
在對應於第1輸出液壓路3A的第1儲液室8A以及左前輪用車輪制動器2A及右後輪用車輪制動器2B間,分別設有作為常閉型電磁閥的開口閥9A、9B,在對應於第2輸出液壓路3B的第2儲液室8B以及右前輪用車輪制動器2C及左後輪用車輪制動器2D間,分別設有作為常閉型電磁閥的開口閥9C、9D。
在吸入側與第1儲液室8A連接的同時、吐出側與入口低6A、6B連接的第1泵10A,吸入側與第2儲液室8B連接的同時、吐出側與入口閥6C、6D連接的第2泵10B,作為液壓發生源的第3泵10C,由共通的1個電動馬達11驅動,在第1及第2泵10A、10B的吐出側分別連接第1及第2減振器13A、13B。
而上述兩停車用驅動器12A、12B,在其非動作時即非停車制動時,成為使左前輪用及右前輪用車輪制動器2A、2C在與入口閥6A、6C連接的同時與出口閥9A、9A連接的狀態,在各車輪沒有發生鎖止可能性的通常制動時,各入口閥6A~6D成為消磁、開閥狀態,同時各出口閥9A~9D成為消磁、閉閥狀態,從主缸M的第1輸出孔1A輸出的制動液壓,經由入口閥6A、6B作用於左前輪及右後輪用車輪制動器2A、2B。另外,從主缸M的第2輸出孔1B輸出的制動液壓,經由入口閥6C、6D作用於右前輪及左後輪用車輪制動器2C、2D。
上述制動中,在車輪進入鎖止狀態時入口閥6A~6D中與進入鎖止狀態的車輪對應的入口閥被勵磁、開閥,同時出口閥9A~9D中與上述車輪對應的出口閥被勵磁、開閥。從而,進入鎖止狀態的車輪的制動液壓部分被第1儲液室8A或第2儲液室8B吸收,進入鎖止狀態的車輪的制動液壓被減壓。
另外,當保持制動液壓為一定時,入口閥6A~6D被勵磁、閉閥,同時,出口閥9A~9D被消磁、閉閥,再有,當增加制動液壓之際,入口閥6A~6D成為消磁、開閥狀態,同時,出口閥9A~9D成為消磁、閉閥狀態即可。
如此,通過控制各入口閥6A~6D及各出口閥9A~9D的消磁/勵磁,從而,不會使車輪鎖止,能夠高效制動。
而在如上所述的防抱死制動控制中,電動馬達11旋轉動作,隨著該電動馬達11的動作,第1及第2泵10A、10B被驅動,因此,被第1及第2儲液室8A、8B吸收的制動液被吸入到第1及第2泵10A、10B,接著經由第1及第2減振器13A、13B,回流到第1及第2輸出液壓路3A、3B。通過這種制動液的回流,從而能夠防止由於第1及第2儲液室8A、8B吸收制動液而造成的制動踏板P的踏入量的增加。而且,第1及第2泵10A、10B的吐出壓脈動基於第1及第2減振器13A、13B的動作而被抑制,通過上述回流而使制動踏板的操作感覺不會受到阻礙。
另外,在左前輪及右前輪用車輪制動器2A、2C上,連接有用以檢測制動液壓的壓力傳感器15A、15B。
圖2中,停車用驅動器12A,具備形成封閉兩端的滑動孔21的殼體22、基於與向背面的停車用控制液壓的作用相對應的前進動作從而能夠獲得停車制動狀態並與殼體22能夠滑動地嵌合的停車活塞23、在上述停車活塞23的後方側設置在上述殼體22內的鎖止機構25,該鎖止機構25為了把上述停車活塞23機械鎖止在前進位置而對應於上述停車活塞23的前進動作自動鎖止動作、同時對應於解除停車用控制液壓的作用而解除鎖止動作。
上述滑動孔21,由以下孔部構成,即前端被殼體22的端部22a封閉的第1孔部21a、直徑比第1孔部21a大並與第1孔部21a後端同軸相連的第2孔部21b、直徑比第2孔部21b小並與第2孔部21b後端同軸相連的作為大徑孔部的第3孔部21c、直徑比第3孔部21c小並與第3孔部21c後端同軸相連的作為小徑孔部的第4孔部21dt、直徑比第4孔部21d大並與第4孔部21d後端同軸相連的同時後端被安裝在殼體22上的端壁構件26封閉的第5孔部21e。
在第2及第3孔部21b、21c間的、殼體22內面,形成面向前方的環狀臺階部21f,在滑動孔21中間部的第3及第4孔部21c、21d間的、殼體22內面,形成面向前方的環狀卡止臺階部21g,在第4及第5孔部21d、21e間、在殼體22內面,形成面向前方的環狀臺階部21h。
停車活塞23,一體具有大徑部23a和與大徑部23a後端同軸相連的小徑部23b,大徑部23a與滑動孔21的第2孔部21b能夠滑動地嵌合,小徑部23b與上述滑動孔21的第3孔部21c能夠滑動地嵌合,停車活塞23與殼體22能夠滑動地嵌合,以使其前面即大徑部23a前面面向形成於其與殼體22的端壁22a之間的液壓室27,夾在大徑部23a及小徑部23b間的臺階部23c,與殼體22的臺階部21f對置地形成在停車活塞23上。而且,在上述兩臺階部23c、21f間的、殼體22及停車活塞23間形成環狀的停車用控制液壓室28,用以密封上述液壓室27及停車用控制液壓室28間的一對環狀密封構件29、30裝在大徑23a外面,從後方側密封停車用控制液壓室28的環狀密封構件31裝在小徑部23b外面。
在殼體22上連接有用以使上述液壓室27與左前輪用車輪制動器2A連通的液壓路32,同時連接有用以使上述液壓室27與出口閥9A連通的液壓路33。另外,在殼體22的端壁22a中央部貫穿設有與入口閥6A經由液壓路34連接的閥孔35。
支承在上述端壁22a中央部內面能夠塞住閥孔35的閥體36,被收容在形成有底筒狀的前部定位圈37內,使其與上述端壁22a的中央部內面觸接,在能夠移動地貫通前部定位圈37的杆38前端裝有上述閥體36。另外,在停車活塞23的前端觸接有盆狀後部定位圈39,在前部定位圈37及後部定位圈39間,壓縮設有使停車活塞23向後方側施力以使兩定位圈37、39間擴寬的復位彈簧40。另外,上述杆38後部軸向能夠移動地貫通後部定位圈39,在杆38後端一體設有與後部定位圈39從後方側觸接的卡合凸緣38a,在停車活塞23的前端部中央同軸設有收容杆38後部的凹部23d。
在前部定位圈37及杆38的前部間,壓縮設有比上述復位彈簧40彈簧負載小的閥彈簧41,閥36依靠上述閥彈簧41而向塞住閥孔35側施力。
而若對停車用控制液壓室28作用停車用控制液壓,使停車活塞23克服復位彈簧40的彈力前進,則如圖3所示,閥體36依靠閥彈簧41的彈力而支承在端壁22a上,從而,入口閥6A及左前輪用車輪制動器2A間被隔斷。另方面,液壓室27的容積縮小而使在液壓室27發生用於停車制動的液壓,其液壓經由液壓路32作用於左前輪用車輪制動器2A,從而,獲得停車制動狀態。
鎖止機構25,具備鎖止活塞24、與停車活塞23後部相連設置成一體且同軸的圓筒狀保持筒51、能夠向沿保持筒51半徑方向的方向移動地保持在該保持筒51圓周方向多個部位的球體52、52...和軸向能夠相對移動地插入上述保持筒51中且從保持筒51內方側與上述各球體52、52...接觸地與鎖止活塞24一端相連設置成一體的插入軸53,鎖止活塞24配置在上述停車活塞23的後方側能夠滑動與殼體22嵌合,以使在上述停車活塞23的前進動作時作用向前方的施力,同時,能夠向後方作用解除停車用控制液壓;在停車活塞23及鎖止活塞24間的、形成殼體22內的開放室49,經由殼體22所設置的開放孔(沒有圖示)向外部開放。
鎖止活塞24,一體具有與滑動孔21的第4孔21d能夠滑動地嵌合的小徑部24a和與小徑部24a後端同軸相連以使其與上述滑動孔21的第5孔21e能夠滑動地嵌合的大徑部24b,臺階部24c能夠滑動地與殼22卡合以使其背面即大徑部24a的背面面向在鎖止活塞24與安裝於殼體22上的端壁構件26之間所形成的彈簧室43,夾在小徑部24a及大徑部24b間的臺階部24c與殼體22的臺階部21h對置地形成在鎖止活塞24上。而且,在上述兩臺階部24c、21h間的、殼體22及鎖止活塞24間形成環狀解除停車用控制液壓室44,用以密封上述彈簧室43及解除停車用控制液壓室44間的一對環狀密封構件構件45、46裝在大徑部24a外面,用以密封解除停車用控制液壓室44及開放室49間的環狀密封構件47裝在小徑部24b外面。
在上述端壁構件26及鎖止活塞24間,壓縮設有比上述復位彈簧40彈簧負載小的彈簧48,鎖止活塞24依靠上述彈簧48而向前方側彈性施力。
上述保持筒51的沿圓周方向隔開間隔的多個部位設有保持孔54、54...,各球體52、52...插入保持在各個保持孔54、54...中。另外,上述插入軸53,由前方側的小徑軸部53a和與上述小徑軸部53a同軸相連的後方側的大徑軸部53b經由錐狀臺階部53c同軸且一體相連設置形成,上述小徑軸部53a與各球體52、52...接觸以使在上述停車活塞23如圖2所示處於後退限的狀態使上述各球體52、52...與第4孔部21d內面能夠滾動接觸,上述大徑軸部53b能夠使停車活塞23如圖3所示從後退限前進、同時隨著鎖止活塞24前進把上述各球體52、52...推向沿保持筒51半徑方向的外方側以使其與第3徑孔部21c接觸,錐狀臺階部53c能夠使上述各球體52、52...的接觸部位在小徑軸部53a及大徑軸部53b間變化。
根據這種鎖止機構25,在停車活塞23的前進動作時鎖止活塞24依靠彈簧48的彈力前進,從而,由鎖止彈簧24前面的插入軸53中大徑軸部53b推起的各球體52、52...與殼體22的卡止臺階部21g如圖3所示卡合,從而,阻止停車活塞23後退而獲得停車制動狀態,另外,對鎖止活塞24作用解除用控制液壓,使該鎖止活塞24後退,從而,能夠解除停車制動狀態。
停車用驅動器12B,與上述停車用驅動器12A同樣構成,關於停車用驅動器12B的詳細說明省略。
再如圖1中,作用於停車用驅動器12A的停車用控制液壓及上述解除停車用控制液壓,通過利用液壓控制裝置對由電動馬達11驅動而從儲液室57汲取制動液的第3泵10C的發生液壓進行控制從而獲得,該液壓控制裝置56,分別具備作為常開型電磁閥的控制閥58、鎖止閥59及釋放閥60。
停車用驅動器12A、12B的殼體22...上,連接著與上述停車用控制液壓室28...相通的停車用控制液壓路61,第3泵10C的吐出側與該停車用控制液壓路61連接。而且,在停車用控制液壓路61及儲液室57間,設置釋放閥62,第3泵10C的吐出壓由釋放閥62調節為一定。
另外,在停車用驅動器12A、12B的殼體22...上,連接著與上述解除停車用控制液壓室44...相通的解除停車用控制液壓路63,同時,連接著與彈簧室43...相通的釋放通路64,釋放通路64與儲液室57相通。
而控制閥58設置在停車用控制液壓路61及釋放通路64間,鎖止閥59設置在解除停車用控制液壓路63及釋放通路64間,釋放閥60設置在停車用控制液壓路61及解除停車用控制液壓路63間。
這種液壓控制裝置56,通常制動時控制閥58、鎖止閥59及釋放閥60為消磁、開閥狀態,停車用驅動器12A、12B的停車用控制液壓室28...及解除停車用控制液壓室44...成為液壓釋放狀態。從而,停車用驅動器12A、12B的停車活塞23...處於後退位置,能夠對左前輪用及右前輪用車輛制動器2A、2C作用主缸M的輸出液壓。
另外,在獲得停車制動狀態時,由電動馬達11驅動第3泵10C,同時,首先使控制閥58及鎖止閥59成為勵磁、閉閥狀態,使釋放閥60成為消磁、開閥狀態,從而,停車用控制液壓作用於停車用驅動器12A、12B的停車用控制液壓室28...,同時液壓作用於解除停車用控制液壓室44...,因而抑制鎖止活塞24的前進動作且使停車活塞23前進,接著,維持控制閥58的勵磁、閉閥狀態且使鎖止閥59消磁、開閥,同時使釋放閥60勵磁、閉閥。從而,釋放停車用控制液壓室44...的液壓,使鎖止活塞24在彈簧48的彈力作用下前進動作。從而,主缸M和左前輪用及右前輪用車輪制動器2A、2C之間被隔斷,同時液壓室27...產生的制動液壓作用於左前輪用右前輪用車輪制動器2A、2C,鎖止機構25,對應於停車活塞23...及鎖止活塞24...的前進而使各球體52、52...與卡止臺階部21g卡合而鎖止,獲得停車制動狀態。而在各球體52、52...向卡止臺階部21g卡合結束的時刻,使控制閥58、鎖止閥59及釋放閥60回到消磁、開閥狀態。
另外,在解除停車制動狀態時,由電動馬達11驅動第3泵10C,同時,首先使控制閥58及鎖止閥59成為勵磁、閉閥狀態,使釋放閥60成為消磁、開閥狀態。從而,對鎖止活塞24向後方作用解除停車用控制液壓,使鎖止活塞24後退,從而,鎖止機構25解除鎖止動作。為此,停止由電動馬達11進行的第3泵10C的驅動,同時使控制閥58、鎖止閥59及釋放閥60回到消磁、開閥狀態,從而,解除停車制動狀態。
不過,在車輛行駛中臨時停車時停止發動機怠速狀態這種車輛在上坡途中臨時停止時,車輛駕駛者把腳從制動踏板上離開到換踩上油門踏板的過程期望使制動壓緩慢地降低,這種情況下,由電動馬達11驅動第3泵10C,同時,使控制閥58及鎖止閥59成為勵磁、閉閥狀態,使釋放閥60成為消磁、開閥狀態,之後,維持鎖止閥59的勵磁、閉閥狀態且釋放閥60消磁、開閥,再進行載荷控制以反覆控制閥58的勵磁、閉閥狀態及消磁、開閥狀態,因而能夠調壓以使制動壓緩慢降低。而當該控制結束之際,停止由電動馬達11進行的第3泵10C的驅動,同時使控制閥58消磁、開閥,在其後經過規定時間後,使鎖止閥59及釋放閥60成為消磁、開閥狀態。
接著,關於第1實施例的作用進行說明,則停車用驅動器12A、12B,具備基於與向背面的停車用控制液壓的作用相對應的前進動作從而能夠獲得停車制動狀態並與殼體22能夠滑動地嵌合的停車活塞23、比上述停車活塞23靠後方側設置在上述殼體22內的鎖止機構25,該鎖止機構25為了把上述停車活塞23機械鎖止在前進位置而對應於上述停車活塞23的前進動作自動鎖止動作、同時對應於解除停車用控制液壓的作用而解除鎖止動作,基於電動馬達11的動作而發生液壓的第3泵10C的發生液壓由液壓控制裝置56控制,因此,能夠獲得停車制動狀態及解除停車用控制液壓,因此,以在停車制動狀態不伴隨著耗電的簡單結構而能夠自動獲得停車制動狀態。
另外,鎖止機構25,具備鎖止活塞24、與停車活塞23後部連設成一體且同軸的圓筒狀保持筒51、能夠向沿保持筒51半徑方向的方向移動地保持在該保持筒51圓周方向多個部位的球體52、52...和軸向能夠相對移動地插入上述保持筒51中且從保持筒51內側與上述各球體52、52...接觸地與鎖止活塞24一端連設成一體的插入軸53,鎖止活塞24在上述停車活塞23的後方側能夠滑動地與殼體22嵌合,以使在上述停車活塞23的前進動作時由彈簧48作用向前方的施力,同時,能夠向後方作用解除停車用控制壓;並且,在殼體22內面形成有第3及第4孔部21c、21d,且該第3及第4孔部21c、21d把面向前方的環狀卡止臺階部21g夾在相互間。
實施例2圖4~圖6表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例,在與上述第1實施例對應的部分附以相同的參照符號。
首先,與主馬達M的第1輸出孔1A相連的第1輸出液壓路3A,經由作為常開型電磁閥的截油閥17A與液壓路20A連接,與主馬達M的第2輸出孔1B相連的第2輸出液壓路3B,經由作為常開型電磁閥的截油閥17B與液壓路20B連接。
另外,第1及第2儲液室8A、8B,經由允許向那些泵10A、10B流通制動液的單向閥19A、19B而與由共通的電動馬達11驅動的第1及第2泵10A、10B的吸入側連接,上述第1及第2輸出液壓路3A、3B經由作為常閉型電磁閥的進氣閥18A、18B而與第1及第2泵10A、10B及上述單向閥19A、19B間連接,上述液壓路20A、20B經由第1及第2減振器13A、13B而與第1及第2泵10A、10B的吐出側連接。
然而,在使閥18A、18B勵磁、開閥、同時使閥17A、17B勵磁、閉閥的狀態,使電動馬達11動作,從而,作為液壓發生源發揮作用的第1及第2泵10A、10B,從主缸M側吸入制動液,並把加壓的制動液向上述液壓路20A、20B吐出。
液壓路20A,經由入口閥6A與作為帶停車制動機構的盤式制動器即左前輪用車輪制動器2A′連接,同時,經由入口閥6A與作為盤式制動器的右後輪用車輪制動器2B連接。另外,液壓路20B,經由入口閥6C與作為帶停車制動機構的盤式制動器的的右前輪用車輪制動器2C′連接,同時經由入口閥6D與作為盤式制動器的的左後輪用車輪制動器2連接。
圖5中,帶停車制動機構的盤式制動器的的左前輪用車輪制動器2A′中,在與車輪同時旋轉的制動盤71兩側,對置配置有第1摩擦墊72及第2摩擦墊73。這些第1及第2摩擦墊72、73,由能夠與制動盤71觸接的襯片72a、73a和固定在襯片72a、73a背面的背板72b、73b構成,在固定於車體上的託架74上,沿制動活塞78的軸線方向自由移動地支撐著上述背板72b、73b。另外,在託架74上,沿制動活塞78的軸線方向自由移動地支撐著橫跨第1及第2磨擦72、73的制動鉗75。
制動鉗75具備與第1摩擦墊72的背板72b對置的第1夾臂75a和與第2摩擦墊73的背板73b對置的第2夾臂75b,第1及第2夾臂75a、75b經由通過制動盤71外周部的架橋部75c連接成一體。第1夾臂75a上設有缸孔76,該缸孔76上經由密封構件77滑動自由地嵌合著杯狀制動活塞78。與第1摩擦墊72的背板72b能夠觸接地對置的制動活塞78的前端部經由波紋狀防塵罩79與缸孔76的開口端連接,另外,面向制動活塞78背面的制動液壓室80形成在第1夾臂75a內,該制動液壓室80經由設置在第1夾臂75a上的口81與入口閥6A連接。
在上述制動鉗75的第1夾臂75a內設有調整機構82,該調整機構82,具備調整螺母83、調整螺栓84、中繼活塞85和小活塞86,調整螺母83與制動活塞78不能相對旋轉地連接地收納於上述制動液壓室80,調整螺栓84前端部與該調整螺母83擰合,中繼活塞85配置在上述制動液壓室80後部、同時不能環繞軸線旋轉而能在軸線方向移動、並液密嵌合在制動鉗75上且滑動自由,小活塞86與上述調整螺栓84後部一體且同軸相連設置、液密嵌合在上述中繼活塞85上且滑動自由、同時向與上述中繼活塞85摩擦卡合方向彈性施力。
在上述制動鉗75的第1夾臂75a的、與制動盤71相反一側的端部同軸設有直徑比缸孔76的中繼缸87,帶臺階(分段)的中繼活塞85,把其前部插入缸孔76後部且經由密封構件88與中繼缸孔87滑動自由地嵌合。並且,在制動鉗75及中繼活塞85上嵌合有限制銷89的兩端部,限制銷89具有與缸孔76及中繼缸87平行軸線、且配置在偏離缸孔76軸線的位置。從而,阻止中繼活塞85環繞與缸孔76及中繼缸87同軸的軸線旋轉,同時使中繼活塞85能夠向沿著上述軸線的方向移動地支承在制動鉗75上。
在中繼活塞85上,同軸設置前端開口部具備錐狀離合面90的小缸孔91。另一方面,在調整螺栓84後部,同軸且一體相連設置能夠與上述離合面90摩擦卡合的可動離合體92、液密嵌合在上述小缸孔91上且滑動自由的小活塞86。
由裝在缸孔76內面的箍圈94卡合支撐的定位圈95,觸接著離合彈簧93的一端,離合彈簧93發揮使可動離合體92與中繼活塞85的離合面90摩擦卡合的彈力,該離合彈簧93的另一端經由滾珠軸承96與可動離合體92觸接。
調整螺母83及調整螺栓84,利用具有節距粗的多條螺紋牙及螺紋槽的快速螺絲97而嚙合。發揮彈力使調整螺母83趨向制動活塞78側的過度調整防止彈簧98的一端與調整螺母83觸接,由裝在制動活塞78內面的箍圈99卡合支撐的定位圈100觸接、支撐著上述過度調整防止彈簧98的另一端。
調整螺母83及制動活塞78,由於它們的觸接部的凹凸卡合而不能相對旋轉,且第1摩擦墊72的背板72b及制動活塞78由於它們的凹凸卡合而不能相對旋轉。
這種調整機構82中,若通常制動時向制動液壓室80供給液壓,則受到其液壓的制動活塞78一邊使密封構件77彈性變形,一邊在缸孔76內向圖5左側移動,把第1摩擦墊72推到制動盤71一側,則在其反作用下,制動鉗75向與制動活塞78移動方向相反方向的右側移動,第2夾臂75b把第2摩擦墊73推到制動盤71的另一側面。其結果,第1及第2摩擦墊72、73以均等的面壓與制動盤71觸接,發生制動車輪的制動力。
上述制動中,向制動液壓室80供給的液壓,不會在調整螺母83發生軸線方向的負載,不過,在和與調整螺母83嚙合的調整螺栓84一體的可動離合體92上,發生小活塞86的截面積乘以上述液壓的大小的向右的負載,與其負載對應的摩擦卡合力作用於可動離合體92及中繼活塞85的離合面90間。
不過,通常制動時作用於制動液壓室80的液壓比較低,從而,作用於可動離合體92及中繼活塞85間的摩擦卡合力也比較低。從而,隨著第1及第2摩擦墊72、73的襯片72a、73a的磨損的進展,制動活塞78前進,則調整螺母83依靠過度調整防止彈簧98的彈力而與制動活塞78同時前進,和與調整螺母83嚙合的調整螺栓84一體的可動離合體92,克服作用於制動液壓室80的液壓及離合彈簧93的彈力而被從中繼活塞85的離合面90拉開。
若可動離合體92從中繼活塞85的離合面90離合,則在作用於可動離合體92的液壓及離合彈簧93的彈力作用下向右施力的調整螺栓84,相對於不能旋轉的調整螺母83而在快速螺絲97上一邊相對旋轉一邊向右移動,可動離合體92與中繼活塞85的離合面90再次卡合。此時,可動離合體92在配置於其與離合彈簧93之間的滾珠軸承96的作用下,能夠順暢旋轉。
這樣,隨著第1及第2摩擦墊72、73的襯片72a、73a的磨損的進展,相對於調整螺栓84使調整螺母向左側相對移動以補償其磨損量,從而,能夠自動地使非制動時的第1及第2摩擦墊72、73的襯片72a、73a和制動盤71的間隙保持一定。
若減少為了解除制動狀態而作用於制動液壓室80的液壓,則在密封構件77的變形復原力作用下,制動活塞78後退,不過,其後退力經由調整螺母83及調整螺栓84而使可動離合體92與中繼活塞85的離合面90卡合,從而,調整螺栓84相對於調整螺母83的相對旋轉被限制。從而,制動活塞78隻能後退相當於調整螺母83及調整螺栓84間的齒隙部分的行程,在第1及第2摩擦墊72、73和制動盤71間施予相當於上述齒隙部分的適當的間隙。
另外,在進行強力的制動時,制動液壓室80的液壓進行上述自動調整直到上升到使制動鉗75變形的規定值,若其液壓超過上述規定值,則可動離合體92在液壓作用下被強力推到中繼活塞85的離合面90,從而,可動離合體92及中繼活塞85不能相對旋轉地連結。其結果是,調整螺栓84被束縛而不能旋轉,原本不能旋轉的調整螺母83停留在調整螺栓84上,隨著由於液壓而產生的制動鉗75的彈簧變形而使制動活塞78進一步前進,則壓縮過度調整防止彈簧98,留下調整螺母83,只有制動活塞78前進。這樣,能夠防止進行強力制動時調整螺母83及調整螺栓84間的過度調整。
同時參照圖6,在制動鉗75的第1夾臂75a上一體相連設有向制動盤71相反側延伸的殼體102,與中繼活塞85從後方側觸接的停車活塞103能夠滑動地與殼體102嵌合。
殼體102,形成與上述制動鉗75的缸孔76同軸的滑動孔101,基於與向背面的停車用控制液壓的作用相對應的前進動作從而能夠獲得停車制動狀態停車活塞103與上述中繼活塞85從後方觸接地與上述滑動孔101能夠滑動地嵌合,鎖止機構105在比上述停車活塞103靠後方側設置在上述殼體102內,用以把停車活塞103機械鎖止在前進位置而對應於上述停車活塞103的前進動作自動鎖止動作、同時對應於解除停車用控制液壓的作用而解除鎖止動作。
上述滑動孔101,由比中繼缸87形成大徑且與該中繼缸孔87後端同軸相連的停車活塞前部滑動孔部101a、比停車活塞前部滑動孔部101a形成小徑並與停車活塞前部滑動孔部101a後端同軸相連的作為大徑孔部的停車活塞後部滑動孔部101b、比停車活塞後部滑動孔部101b形成小徑並與停車活塞後部滑動孔部101b後端同軸相連的作為小徑孔部的鎖止活塞前部滑動孔部101c、比鎖止活塞前部滑動孔部101c大徑並與鎖止活塞前部滑動孔部101c後端同軸相連的鎖止活塞後部滑動孔部101d構成,鎖止活塞後部滑動孔部101d後端被殼體102的後端壁102a關閉。
在停車活塞前部滑動孔部101a和停車活塞後部滑動孔部101b間,在殼體102內面形成面向前方的環狀臺階部101e,在停車活塞後部滑動孔部101和鎖止活塞前部滑動孔部101c間的、殼體102內面形成面向前方的環狀臺階部101f,在鎖止活塞前部滑動孔部101c和鎖止活塞後部滑動孔部101d間的、殼體22內面形成面向前方的環狀臺階部101g。
停車活塞103,一體具有大徑部103a和小徑部103b,大徑部103a與停車活塞前部滑動孔部101a能夠滑動地嵌合,小徑部103b在其與大徑部103a間形成面向後方的臺階部103c,與大徑部103a後端同軸相連,同時與停車活塞後部滑動孔部101b能夠滑動地嵌合,在其前端中央部一體且同軸相連設有用以從後方推壓中繼活塞85的推壓杆103d。
在停車活塞103上的臺階部103c及殼體102的臺階部101e間的、殼體102及停車活塞103間形成環狀的停車用控制液壓室106,從兩側密封停車用控制液壓室106的環狀密封構件107、108裝在停車活塞103的小徑部103b外面。而且,面向停車用控制液壓室106的停車活塞103的受壓面積設定為大於面向制動液壓室80的小活塞86的受壓面積。
鎖止機構105,具備鎖止活塞104、與上述停車活塞103後部相連設置成一體且同軸的圓筒狀保持筒51、能夠向沿保持筒半徑方向的方向移動地保持在該保持筒51圓周方向多個部位的球體52、52...和軸向能夠相對移動地插入上述保持筒51中且從保持筒51內方側與上述各球體52、52...接觸地與鎖止活塞104一端相連設置成一體的插入軸53,上述鎖止活塞104在比上述停車活塞103靠後方側能夠滑動與上述殼體102嵌合,以使在上述停車活塞103的前進動作時作用向前方的施力,同時,能夠向後方作用解除停車用控制壓。
鎖止活塞124,一體具有與鎖止活塞前部滑動孔部101c能夠滑動地嵌合的小徑部104a和使面向前方的臺階部104c形成在其與小徑部104a間、與小徑部104a後部同軸相連、同時與鎖止活塞後部滑動孔部101d能夠滑動地嵌合的大徑部104b。
在鎖止活塞104的臺階部104c及殼體102的臺階部101g間的、鎖止活塞104及殼體102間,形成環狀環狀解除停車用控制液壓室109,另外,在殼體102的後端壁102a及鎖止活塞104間形成彈簧室110,在停車活塞103及鎖止活塞104間的、殼體102內形成向外部開放的開放室111。
而在鎖止活塞104的小徑部104a外面裝有用於密封解除停車用控制液壓室109及開放室111間的環狀密封構件構件111,在上述鎖止活塞104的大徑部104b外面裝有用於密封解除停車用控制液壓室109及彈簧室110間的環狀密封構件113。
在上述後端壁102a及鎖止活塞104間壓縮設有彈簧114,鎖止活塞104基於上述彈簧114的彈力而向前方側彈性施力。而且,彈簧114的彈簧負載,設定為小於調整機構82的離合彈簧93的彈簧負載。
保持筒51、由設置在該保持筒51上的保持孔54、54...保持的球體52、52...、以及插入軸53,與第1實施例的鎖止機構25同樣構成。
上述解除停車用控制液壓室109及制動液壓室80經由連通路115而相互連通,另外,制動液壓室80經由作為液壓控制裝置的控制閥66A而與停車用控制液壓室106連接,控制閥66A為例如常閉型電磁閥。
在獲得停車制動狀態時,由電動馬達11驅動第1泵10A,同時,首先使截油閥17A勵磁、閉閥,同時進氣閥18A勵磁、開閥,再使控制閥66A勵磁、開閥。從而,對制動液壓室80作用停車用控制液壓,再對停車用控制液壓室106作用液壓,進而對解除停車用控制液壓室109作用液壓,從而抑制鎖止活塞104的前進動作且使制動活塞78及停車活塞103前進,接著,停止由電動馬達11進行的第1泵10A的驅動,返回到使截油閥17A消磁、開閥,同時使進氣閥18A消磁、閉閥,使控制閥66A消磁、閉閥的狀態。那樣一來,則解除停車用控制液壓室109的液壓被釋放,鎖止活塞104在彈簧114的彈力作用下前進動作,對應於停車活塞203及鎖止活塞104的前進,鎖止機構105進行鎖止動作以使各球體52、52...與卡止臺階部101f合。但是,為了放出殘餘壓力,而在各球體52、52...向卡止臺階部101f卡合結束的時刻,停止由電動馬達11進行的第1泵10A的驅動,使截油閥17A、進氣閥18A及控制閥66A消磁,回到原來的狀態即可。
這樣,若停車活塞103基於其前進動作而被鎖止,則利用停車活塞103的推壓杆103d使中繼活塞85前進,中繼活塞58的移動經由可動離合體9調整螺栓84及調整螺母83使制動活塞78前進,與通常制動時同樣,把第1、第2摩擦墊72、73推到制動盤71的兩面,以使發生制動力,從而,能夠獲得停車制動狀態。
在該獲得停車制動狀態的過程中,中繼活塞85及可動離合體92在由停車活塞103產生的推壓力作用下不能相對旋轉地摩擦卡合,從而,調整螺栓84及調整螺母83的相對旋轉被限制。從而,左前輪用車輪制動器2A′作為停車制動器發揮作用時,由調整機構82進行的上述自動調整不能進行。
另外,在通常制動操作中要獲得停車制動狀態時,壓力傳感器15A的檢測值足夠高時,不進行由電動馬達11進行的第1泵10A的驅動,而且,可以在使截油閥17A消磁、開閥,同時使進氣閥18A消磁、閉閥的狀態下,使控制閥66A勵磁、開閥,另外,壓力傳感器15A的檢測值低時,施行由電動馬達11進行的第1泵10A的驅動,而且,可以使截油閥17A勵磁、閉閥,同時使進氣閥18A勵磁、開閥,使控制閥66A勵磁、開閥,再有,不管壓力傳感器15A的檢測值如何時,均施行由電動馬達11進行的第1泵10A的驅動,而且,可以使截油閥17A勵磁、閉閥,同時使進氣閥18A勵磁、開閥,使控制閥66A勵磁、開閥。
在解除停車制動狀態時,由電動馬達11驅動第1泵10A,同時,使截油閥17A勵磁、閉閥,同時進氣閥18A勵磁、開閥,再使控制閥66A勵磁、開閥。這樣一來,制動液壓室80、停車用控制液壓室106及解除停車用控制液壓室109的液壓同時上升,而在其增壓過程中,首先是大於彈簧114彈力的液壓力作用於鎖止活塞104,因而鎖止活塞104後退,接著,作用小活塞86的後退方向的液壓力及離合彈簧93的合力,大於由於停車用控制液壓室106的液壓作用於停車活塞103的前進方向的推壓力,停車活塞103後退。從而,鎖止機構105進行解除鎖止動作,解除停車制動狀態。
右前輪用車輪制動器2C′與上述左前輪用車輪制動器2A′同樣構成,要獲得右前輪用車輪制動器2C′的停車制動狀態時,在使進氣閥18B勵磁、開閥同時使截油閥17B勵磁、閉閥的狀態下,使電動馬達動作,從而,把第2泵10B作為液壓發生源發揮作用,控制作為液壓控制裝置的控制閥66B的開閉即可。
根據該第2實施例,不僅能夠實現與上述第1實施例同樣的效果,而且,能夠容易把本發明適用於在制動鉗75內具備調整機構82的以往公知的盤式制動器,而且,在停車制動狀態,形成停車活塞103經由調整機構82與制動活塞78機械連接的狀態,因此,不管由制動液的溫度變化產生的膨脹/收縮如何,都能夠維持確實的停車制動狀態。
上述第2實施例中,在制動液壓室80及停車用控制液壓室106間設有控制閥66A、66B,制動液壓室80及解除停車用控制液壓室109間經由連通路115連通,對應於制動液壓室80、停車用控制液壓室106及解除停車用控制液壓室109的液壓變化,使停車活塞103及鎖止活塞104隔開時間差工作,不過,為了使那種隔開時間差的動作更確實,而可以在上述連通中115上設置電磁開閉閥,另外,取代上述控制閥66A、66B,也可以採用切換連通制動液壓室80與停車用控制液壓室106間的狀態、連通制動液壓室80與解除停車用控制液壓室109間的狀態的三向電磁閥。
以上,說明了本發明的實施例,不過,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例,在不脫離權利要求範圍所限定的本發明的範圍內,是可以進行種種設計變更的。
權利要求
1.一種自動停車制動裝置,其中,具備停車活塞(23、103),其與殼體(22、102)嵌合且使該停車活塞(23、103)能夠滑動,能夠基於與對背面的停車用控制液壓作用相對應的前進動作獲得停車制動狀態;鎖止機構(25、105),其在上述停車活塞(23、103)的後方側設置於上述殼體(22、102)內,對應於上述停車活塞(23、103)的前進動作自動進行鎖止動作使該停車活塞(23、103)機械鎖止在前進位置,同時對應於解除停車用控制液壓的作用而進行解除鎖止動作;液壓發生源(10C;10A、10B);液壓控制裝置(56;66A、66B),其能夠控制該液壓發生源(10;10A、10B)的發生液壓,獲得上述停車用控制液壓及上述解除停車用控制液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停車制動裝置,其中上述鎖止機構(25、105),具備鎖止活塞(24、104)、與上述停車活塞(23、103)後部一體且同軸相連設置的圓筒狀保持筒(51)、能夠向沿保持筒(51)半徑方向的方向移動地保持在該保持筒(51)圓周方向多個部位的球體(52)和軸向能夠相對移動地插入上述保持筒(51)中且從保持筒(51)內方側與上述各球體(52)接觸地與鎖止活塞(24、104)前端一體相連設置的插入軸(53),上述鎖止活塞(24、104)在上述停車活塞(23、103)的後方側能夠滑動地與上述殼體(22、102)嵌合,使至少在上述停車活塞(23、103)的前進動作時作用向前方的力,同時,能夠向後方作用解除停車用控制壓;在上述停車活塞(23、103)及上述鎖止活塞(24、104)間的、上述殼體(22、102)內面,以在相互間夾著面向前方的環狀卡止臺階部(21g、101f)的方式形成有直徑比上述保持筒(51)大的大徑孔部(21c、101b)和能夠插入上述保持筒(51)且直徑比上述大徑孔部(21c、101b)小的配置於大徑孔部(21c、101b)後方的小徑孔部(21d、101c);上述插入軸(53),經由錐狀臺階部(53c)同軸且一體相連設置有前方側的小徑軸部(53a)和與上述小徑軸部(53a)同軸相連的後方側的大徑軸部(53b),上述小徑軸部(53a),與各球體(52)接觸,在上述停車活塞(23、103)處於後退限的狀態下使上述各球體(52)與上述小徑孔部(21d、101c)內面滾動接觸,上述大徑軸部(53b),能夠使上述停車活塞(23、103)從後退限前進、同時隨著上述鎖止活塞(24、104)前進將上述各球體(52)推向沿保持筒(51)半徑方向的外方側使該各球體(52)與上述大徑孔部(21c、101b)接觸,上述錐狀臺階部(53c),能夠使上述各球體(52)的接觸部位在小徑軸(53a)及大徑軸部(53b)間變化。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動停車制動裝置,其中制動活塞(78)滑動自由地嵌合在制動鉗(75)具有的缸孔(76)中,在形成有面向上述制動活塞(78)背面的制動液壓室(80)的制動鉗(75)內設有調整機構(82),上述調整機構(82)具備調整螺母(83),其收納於上述制動液壓室(80)內,並與上述制動活塞(78)連結成不能相對旋轉,調整螺栓(84),其前端部與該調整螺母(83)擰合,中繼活塞(85),其配置在上述制動液壓室(80)後部,同時不能繞軸線旋轉且能沿軸線方向移動,並液密嵌合在上述制動鉗(75)上且滑動自由,小活塞(86),其與上述調整螺栓(84)後部一體且同軸相連設置,液密嵌合在上述中繼活塞(85)上且滑動自由,同時被向與上述中繼活塞(85)摩擦卡合方向彈性施力,在與上述制動鉗(75)相連設置的上述殼體(102)能夠滑動地嵌合有從後方側與上述中繼活塞(85)觸接的上述停車活塞(103),上述鎖止機構(105)在停車活塞(103)的後方側設置在上述殼體(102)內。
全文摘要
一種自動停車制動裝置,其停車活塞(23)能夠通過與對背面的停車用控制液壓作用相對應的前進動作從而獲得停車制動狀態,該停車活塞(23)能夠滑動地與殼體(22)嵌合;其鎖止機構(25)對應於停車活塞(23)的前進動作自動進行鎖止動作以把該停車活塞(23)機械鎖止在前進位置、同時對應於解除停車用控制液壓的作用而進行解除鎖止動作,該鎖止機構(25)在比停車活塞(23)靠後方側設置於殼體(22)內;由液壓控制裝置控制液壓發生源的發生液壓,從而,獲得停車用控制液壓及解除停車用控制液壓。從而,能夠以不伴隨著耗電的簡單結構獲得自動停車制動狀態。
文檔編號F16D65/18GK1864014SQ20048002875
公開日2006年11月15日 申請日期2004年10月4日 優先權日2003年10月2日
發明者稻垣裕巳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