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栽裸根大樹的方法
2023-12-03 02:25:51 1
專利名稱:移栽裸根大樹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樹木移栽的方法。
植樹造林、綠化大地,改善愈來愈惡化的生態環境,是關係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問題,已被世界許多國家所關注。移栽樹木是生態良化有效的關鍵環節,移栽樹木的方法有坐水法、泥漿法、踩土法等方法,而目前使用較多仍是傳統的踩土法(或稱常規栽法),即將樹根放入坑內,埋土後反覆踩壓的方法(稱為三埋兩踩一提苗、灌水的方法),此法極易傷毛鬚根、死毛鬚根(因為是由極細的毛鬚根吸水、吸肥),因而存在栽大樹,成活率低、生長慢移小樹苗雖較容易,但長得慢,不易管理的現狀,也是當前出現年年種樹,不見樹的原因。此外,用踩土法移栽針葉大樹時,起樹苗,每株樹根,必須帶一大土坨護根,為了運輸時土坨不散開,需用草編織物包紮。如挖土時,土坨散掉或運輸過程中,草包破壞,土坨散掉,樹苗即成了難以成活的廢苗。大量的土坨搬運也給運輸帶來一定的麻煩;移栽季節,限制較嚴;而且踩砸土坨外四周土,土的堅實也對樹的生長有害。因此此踩土法移栽土坨大樹仍然不理想。而坐水法常常產生大根下有空洞,以致風乾根系的問題。泥漿法在黃土、粘土時產生嚴重板結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的移栽大樹的方法,以克服用傳統方法栽樹季節短和成活率低的缺點。而且方法簡單易操作,可用於一切裸根、土坨根大樹的移植和不受春季移栽的限制。從而可減少移植樹木受氣候、水資源、地理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保證移栽樹的質量,減少投資,提高綠化的效率,可加速城市、農村、山區各種環境下,綠化造林的速度。
植物生長,需要陽光、熱、空氣、水分和養分,而植物的毛鬚根要吸收氧氣,而且是吸取水分和養分的關鍵部位,尤其是在移栽過程中,保證根的完整和正常吸取水分和養分功能,是植物成活的關鍵。多數植物都有菌根共生關係;如林木樹中的銀杏、檜、側柏,毛白楊等。松樹在沒有與它共生的真菌的土壤裡,吸收養分很少,生長緩慢,甚至死亡。這主要由於菌根對林木可以提高根吸水吸肥的能力;提高對礦物質和有機質的分解作用;分泌生長激素和生長調節素;增加抗逆性;提高抗病能力和改良土壤。因此保護菌根,可促進林木生長。許多較大樹苗,難以移植成活,其根本原因在於樹苗的根部受到傷害,或因土壤板結而窒息根、菌,從而使移栽樹苗窒息而死。鑑於此,本發明的移載樹苗的方法,其主要特徵是以虛土移栽裸根大樹,虛土是指不踩、不壓、不拍的自然鬆散的1-5mm的細土粒。這種土粒可隨水沉入根、土間縫隙。由於根上虛土不踩、不壓、不拍,既不損傷現有的毛鬚根、菌根,又利於生長新根、新菌。在大雨、暴雨、灌水後、作外深(一深縫)內淺的鬆土。
本發明的移栽裸根大樹的方法,具體操作步驟如下(1)栽前準備(1.1)樹苗,出圃前一個月以上已停止灌水的苗,選定樹後,在同類樹幹的向陽面,離地等高處作一標記(如在同類樹距地面50cm處用有色的漆作一記號),以備栽時辨別陰陽面和填土深淺的依據。運樹時,不傷根或儘量少傷根。酷暑栽闊葉樹,提前修剪枝葉。出圃後針葉樹裸臥1-3天,對移栽無影響。
(1.2)虛土,是打碎成1-5mm的鬆散土粒的黃土或粘泥土;可以是沙土或者腐植土,腐植土須去除其中5mm以上的枯枝;也可以是由10-50%的沙土和1-5mm的黃土或粘土粒組成的混合土。
(1.3)挖坑,坑的寬深比樹根周圍末端各寬深20-30cm(圖1)。移栽地為沙土時,可略深一些。針葉樹重,坑可略淺。
(2)移栽按灌水→填碎土(即可以是挖坑出的碎土)→苗根展放→灌水→填虛土的順序;(2.1)灌水灌滿半坑水,如土壤乾燥,可灌4/5坑的水;(2.2)填碎土,水滲完後,填20-30cm厚的碎土(挖坑時,挖出的碎土);(2.3)苗根展放,將移栽樹苗的根,展放在碎土上,並扶正,可填少量虛土,以固定樹身,虛土不拍,不壓;(2.4)第二次灌水,水從坑的一角流入,灌水量控制水面在土面與地面之間的1/2處;(2.5)填虛土,不待水滲下,立即填入虛土。填土先四周外圍,漸向內填,最後順樹幹溜虛上,形成中間略高過原土印5-10公分的土堆(圖1)(3)管理(3.1)鬆土,2-4天後,第一次鬆土,鬆土方法是外深內淺,近樹幹處少松或不松。移栽第一年內,大雨、暴雨灌水後,必須鬆土。所述外深,可以是沿坑邊緣,挖一寬2-3cm,深20-30cm的窄縫(圖2)(3.2)灌水,坑邊緣土已幹15-20cm深時,在坑內邊緣挖溝,溝外深內淺,以不傷根為度,可將水從一角灌下,漸漫及全溝、不沒過中土堆,灌完水後,將土覆平,土不拍壓。
(3.3)施肥,樹成活後,在坑邊緣溝內施肥。完後用土覆平,土不拍壓。當移栽樹苗的土壤為沙土或腐植土時,可省去(2.1)第一次灌水。以後灌水可繞樹灌水、也可噴水。
對本發明的上述方法說明如下1.由於根上填虛土,不踩、不壓、不拍自然鬆散的土粒,既不損傷現有有毛鬚根,菌根,又有利用生長新根,新菌。
2.灌水兩次,大量水以重力水形式存在於土壤中,不易蒸發,栽樹時的水勢,對根細胞呈外滲透,有利於根自然吸水;底墒很足,土壤的毛細管作用使水源源上升供水,因此可較長時期不灌水,既避免了經常灌水,引起表土板結,不通氣,地溫低並需常鬆土等煩瑣事務的弊端,還可節約用水和人力。尤其適用於某些水源不方便的農村和山區,應預先挖深坑,待雨季時,利用雨后土坑積水,而仍然不影響樹的成活。
3.通過鬆土、排水通氣傳統的踩土法忽視通氣。而土壤的空氣如土壤的水分和養分一樣,是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移栽後的第一次鬆土及大雨和暴雨後的鬆土排水,既可散改了高溫,又避免了土壤被淹而板結,使根菌窒息。
本發明方法,也適用於帶土坨根的移植。但土坨入坑後,應剪斷四面草繩,並按下,待土坨在水中浸透後,再填土。也適於裁小苗,但坑的比例寬深些。
本發明的移栽裸根大樹的方法是在分析了植物生理特性及其生長環境的物理差異的基礎上,而採用了科學的虛土護根的移栽措施及栽後對樹苗的稍加管理(鬆土通氣)。不僅移栽大樹的成活率高(表Ⅰ)而且可以不受傳統栽樹季節的限制,可在室外能施工的條件下,各類樹用裸根大樹進行移栽,而且用於難於移植的裸根大針葉樹,也取得較好效果,生長速度快,大大優於傳統的用土坨根的踩土法,而且省水省工,省心的突出優點。適用性強,也適用於土坨根的大樹及小苗的移栽。將本發明的方法,推廣用於植樹造林,綠化環境的移植林木,不僅可大大提高綠化造林的效率,減少投資,加快綠化造林的速度,還可獲得較大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表Ⅰ用裸根移栽用虛土法與踩土法比較 **除核桃管理較好外其餘栽後均未加管理*系裸露15天的6株廢樹實例1移栽時間92年4月7日,地點山西忻州在50%黃土和50%沙、小石土壤地,挖4個坑直徑60cm,深45公分,分別填入碎土(從坑挖出的土)約25cm厚,將十四年生,4株約3米高油松裸根(傷根約30%),展放在土上,用手扶直,從坑邊緣漸向中間,填入1-5mm,混合沙石土粒(將坑中挖出的黃土和沙小石的混合土),不踩、不壓、不拍,填土量稍低於地面。繞樹灌足水,填虛土至樹幹原土印高5cm處,栽4株油松。3天後鬆土(沿樹坑內淺外深),以後多次鬆土。4株油松全部栽活。1年後生長27-49cm,第二年乾旱發新條5-15cm。同期以傳統的踩土法(填土後,踩緊,灌水)移栽帶土坨根的油松,7株活,1株死,1年後生長17-38cm,第三年乾旱發新條1-5cm。
實例2-5用虛土法裸根移栽方法坑內先灌半坑水。若土很乾燥,可多加一些水。待水滲完後,填半坑碎土。將根展開,放在碎土上。用手扶正樹身。(也可填些虛土稍固定。虛土不拍不壓。)第二次從坑一角灌水,多半坑。不待水滲下,立即填虛土入水中。填土,先外緣後中心。最後順樹幹溜虛土,形成中間略高一些的土堆。最後填入虛土到原樹幹土印上5cm處,樹幹種植方向應保持原方向。栽後3-4天,作第一次鬆土。鬆土內淺外緣深(可用鐵鍬沿邊插入土,一鍬左右,鍬尖向內翹一下,拔出鐵鍬,形成一深窄縫。)移栽地點山西太原土壤條件黃土。將黃土打碎成1-5cm鬆散細土粒,作為虛土。
**管理「好」指無雨時,十多天澆一次水,松一次土。
「較好」「稍」指澆一次,僅第一次澆一回,松三次土。
***均系出土後裸露16-24小時後栽的。
圖1、圖2、虛土移栽裸根剖面示意圖1.苗木樹幹2.樹根3.坑比樹根寬深20-30cm4.虛土5.坑緣地埂6.坑緣窄縫7.碎土
權利要求
1.一種移栽樹的方法,其特徵是以虛土移栽裸根大樹,所述虛土是自然鬆散的1-5mm的細土粒,其具體操作步驟如下(1)栽前準備(1.1)樹苗,出圃前,一個月以上不灌水;(1.2)虛土,是打碎成1-5mm的鬆散細土粒的黃土或粘泥土、砂土、腐殖土;(1.3)挖坑,比樹根寬深20-30cm(圖1)。(2)移栽按灌水→填碎土→苗根展放→灌水→填虛土的順序,(2.1)灌水,灌滿半坑水到4/5坑的水;(2.2)填碎土,水滲完後,填20-30cm厚的碎土;(2.3)苗根展放,將根展放在碎土上,並扶正,;(2.4)第二次灌水,水從坑的一角流入,灌水量控制水面在土面與地面之間的1/2處;(2.5)填虛土,不待水滲下,立即填入虛土,先四周外圍,漸向內填,最後順樹幹溜虛土,形成中間高過原土即5-10cm的堆(圖1);(3)管理(3.1)鬆土,2-4天後,第一次鬆土,外深內淺;移栽第一年,灌水、大雨、暴雨後,必須鬆土;(3.2)灌水,坑邊緣土已幹15-20cm深時,在坑內邊緣挖溝,將水從一角灌下,漸漫全溝,不沒過中土堆,灌完水後,將土覆平、不拍、不壓;(3.3)施肥,樹成活後,邊緣溝內施肥,追水完後用土覆平。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栽樹的方法,其特徵是(1-2)所述虛土,可以是由10-50%的沙土和1-5mm鬆散的黃土或粘泥土組成的混合土、砂土、腐殖土。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栽樹方法,其特徵是(3-1)所述的外深內淺,可以是沿坑邊緣的寬2-3cm,深20-30cm的窄縫(圖2)。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以灌水→填土→展根→灌水→填虛土為特點的移栽裸根大樹的方法。該方法不受移栽季節的限制、成活率高、生長快,優於傳統的「踩土法」。具有省水、省工、省心的優點。適用於山區、農村、城市移栽綠化林木,果樹,花果。應用此法不僅可大大提高造林植樹,綠化環境的效率,而且具有較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
文檔編號A01G23/04GK1106992SQ94103400
公開日1995年8月23日 申請日期1994年4月4日 優先權日1994年4月4日
發明者謝定淑 申請人:謝定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