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富硒葉面肥及其製備方法與應用與流程
2023-12-08 08:55:51 3
本發明屬於肥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作物硒元素及促進作物吸收硒元素的葉面肥及其製備方法與應用。
背景技術:
硒是人體和動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是維持酶活性的重要成分,參與了免疫與抗癌的重要生理過程。研究發現,人體的多種疾病與缺硒有關,如貧血、癌症、肝炎等,因此,攝取適量的硒對保持人體健康是非常必要的。從世界範圍來看,土壤硒缺乏很普遍,中國約72%的市縣處於嚴重缺硒或低硒狀態,缺硒地區的人們食用富硒農產品是最經濟有效、安全方便的補硒方式。
目前,市場上出現了富硒大米、富硒小麥、富硒雞蛋等各式各樣的富硒產品,它們大多是採用亞硒酸鈉溶液進行添加、噴施、浸泡而得的。然而無機的亞硒酸鈉具有很強的毒性,直接作為葉面肥對作物進行噴施時,一則很難控制硒的用量,可能會對作物和環境造成很大的危害,比如有時會將作物的葉子燒壞,有時會使作物的果實中含有超量的無機硒鹽,人畜食用後也會出現硒中毒;二則在光照作用下亞硒酸鈉很快便分解,導致葉面肥的利用率降低,但提高亞硒酸鈉濃度又會灼傷作物的葉子,所以在實際操作中很難把握。
為克服無機硒肥所存在的上述缺陷,綠色無毒害的有機硒肥引起了研究者們越來越多的關注。例如中國專利文獻CN103360163A公開了一種富硒專用葉面肥的製備方法,該方法通過在紫雲英植物的生長周期中分階段噴施濃度為120×10-6~240×10-6g/cm的亞硒酸鈉溶液從而獲得富硒的紫雲英植株,再將其整體粉碎、榨汁、過濾獲得生物態的富含有機硒的紫雲英草汁液;而後將紫雲英草汁液與白炭黑混合、攪拌、過濾即得。雖然上述技術利用富硒紫雲英製得了有機硒肥,但富硒紫雲英的獲得卻依然採用噴施亞硒酸鈉溶液的方法,這無疑並不能從根本上消除其對作物、人畜及環境造成的危害。並且令人遺憾的是,採用上述技術製得的富硒葉面肥噴施水稻所收穫的大米中的硒含量高達0.69mg/Kg,遠高於GB/T22499-2008對於富硒稻穀加工的大米中硒含量應在0.04mg/Kg~0.30mg/Kg之間且超過0.30mg/Kg不應食用的規定。也就是說,施用現有技術中的富硒葉面肥會造成作物硒超標,相應地食用硒超標食物將導致人體硒中毒。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克服現有的富硒葉面肥的生產方法依然存在環境風險及其施用導致作物硒超標的缺陷,進而提供一種無任何環境風險、可使作物適量補充硒而不會產生硒超標、並能促進作物增產增質的富硒葉面肥及其製備方法與應用。
為此,本發明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富硒葉面肥,其母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組分:
富硒蘿蔔提取液100份;賴氨酸0.01-2份;絲氨酸0.01-2份;
天冬氨酸0.01-2份;磷酸二氫鉀0.1-3份;大蒜素0.01-1份;
藜蘆鹼0.01-1份;植物生長促進劑0.01-0.5份;
表面活性劑0.01-0.5份;
其中,所述富硒蘿蔔提取液的製備方法包括:
在富硒土壤中種植蘿蔔得到富硒蘿蔔,而後將所述富硒蘿蔔整株粉碎、榨汁、過濾,濾液即為所述富硒蘿蔔提取液;所述富硒土壤為硒含量大於0.40mg/kg的土壤。
優選地,所述富硒葉面肥的母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組分:
富硒蘿蔔提取液100份;賴氨酸0.1-0.3份;絲氨酸0.1-0.3份;
天冬氨酸0.1-0.3份;磷酸二氫鉀1-2份;大蒜素0.1-0.2份;
藜蘆鹼0.1-0.2份;植物生長促進劑0.1-0.2份;
表面活性劑0.1-0.2份。
所述植物生長促進劑為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芸苔素內酯、復硝酚鈉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表面活性劑為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木質素磺酸鈉、聚乙烯醇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為質量比1:2-2:1的木質素磺酸鈉和聚乙烯醇的混合物。
所述富硒葉面肥是由所述母液與水按體積比1:(3-50)的比例配製而成。
一種製備上述富硒葉面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分別取選定重量份的富硒蘿蔔提取液、賴氨酸、絲氨酸、天冬氨酸、磷酸二氫鉀、大蒜素、藜蘆鹼、植物生長促進劑及表面活性劑,混合均勻,配製成富硒葉面肥母液;
將所述富硒葉面肥母液與水混合均勻,製成富硒葉面肥。
一種上述富硒葉面肥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在糧食作物或瓜果類蔬菜作物開花後的第3-5天噴施富硒葉面肥,而後間隔7-10天再噴施1-2次;
或在葉菜類蔬菜作物收穫前10-30天噴施富硒葉面肥,而後間隔5-10天再噴施1-2次。
每畝作物施用由2-10L所述母液和30-100L水製成的所述富硒葉面肥。
所述作物為水稻、小麥、玉米、番茄、苦瓜、茄子、白菜或菠菜。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
1、本發明所述的富硒葉面肥,首創性地直接使用由富硒土壤種植得到的富硒蘿蔔作為生物態的有機硒載體,與現有技術中的富硒紫雲英相比,一方面蘿蔔屬多汁作物,特別還具有塊狀根,更容易榨汁,所以將蘿蔔作為有機硒載體具有更高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本發明的富硒蘿蔔是在富硒土壤中自然種植獲得的,是純天然的,這種富硒土壤在我國的湖北省恩施地區、陝西省紫陽地區、江西省鄱陽湖地區和贛南地區等地分別都有大面積的發現,由此使得本發明不僅能充分利用自然界中的硒元素,並能將無機硒轉化為可被作物直接吸收的游離態有機硒,而且還能徹底避免因噴施無機硒所帶來的環境風險。除此之外,本發明的富硒蘿蔔提取液中還包含有多種游離胺基酸、維生素和礦質營養元素,具有促進作物生長、降低作物對鎘、鉛等有害重金屬的積累、提高作物品質和產量的作用。
2、本發明所述的富硒葉面肥,考慮到賴氨酸是多種糧食作物的限制性胺基酸,故而通過適當補充賴氨酸能夠有效提高作物的胺基酸效價;硒代半胱氨酸和硒代甲硫氨酸是作物蛋白硒的主要硒結合形式,而絲氨酸是硒代半胱氨酸的合成前體,天冬氨酸是硒代甲硫氨酸的合成前體,因此本發明通過補充特定量的絲氨酸和天冬氨酸能夠促進硒代胺基酸的合成,上述兩方面因素的相互配合可提高本發明有機硒肥的利用率。
3、本發明所述的富硒葉面肥,通過適當添加磷和鉀等植物營養元素,有利於作物對硒的吸收;同時作為新型廣譜的植物生長促進劑,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芸苔素內酯、復硝酚鈉等均能明顯增強植物的抗逆性,調節植物體內養分平衡,提高作物對營養物質的積累能力,促進作物增產增質,從而提高本發明有機硒肥的利用率。
另外,本發明的富硒葉面肥通過添加具有殺蟲殺菌作用的大蒜素和藜蘆鹼,可以提高作物抵禦病蟲害的能力;同時本發明還添加了適量的表面活性劑,以提高葉面肥在作物葉面的吸附能力,進而提高肥效。
4、本發明所述的富硒葉面肥的使用方法,通過在糧食作物或瓜果類蔬菜作物開花後3-5天噴施富硒葉面肥,而後間隔7-10天再噴施1-2次;或在葉菜類蔬菜作物收穫前10-30天噴施富硒葉面肥,而後間隔5-10天再噴施1-2次,便可使作物體內富集適量的硒元素,經檢測,每公斤富硒大米中含硒元素0.25mg、每公斤富硒小麥中含硒元素0.22mg、每公斤富硒番茄中含硒元素0.06mg、每公斤富硒白菜中含硒元素0.08mg,每公斤富硒菠菜中含硒元素0.07mg,每公斤富硒茄子中含硒元素0.07mg,每公斤富硒玉米中含硒元素0.27mg,每公斤富硒苦瓜中含硒元素0.09mg,以上均符合國家及各地方對富硒作物中硒含量的要求(成品糧硒含量0.04~0.3mg/Kg,鮮蔬菜硒含量0.01~0.1mg/Kg)。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的富硒葉面肥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在江西省鄱陽湖地區的天然富硒土壤(其硒含量大於0.40mg/kg)中自然種植蘿蔔得到富硒蘿蔔,而後將此富硒蘿蔔洗淨後整株粉碎、榨汁、過濾,收集濾液即為富硒蘿蔔提取液;
(2)向每100g富硒蘿蔔提取液中添加賴氨酸0.1g、絲氨酸0.3g、天冬氨酸0.2g、磷酸二氫鉀1.5g、大蒜素0.2g、藜蘆鹼0.1g、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0.2g、木質素磺酸鈉0.05g和聚乙烯醇0.05g,混合均勻,配製成富硒葉面肥母液;
(3)將2L富硒葉面肥母液與30L水混合均勻,製成富硒葉面肥。
在水稻開花後的第4天向每畝水稻噴施上述富硒葉面肥,而後間隔7天再噴施1次;待水稻成熟收割後得到富硒大米。當年收穫的富硒大米經江西省無公害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檢測,每公斤富硒大米中含硒元素0.25mg、鎘元素0.05mg、鉛元素0.06mg,稻米整精米率65.9%、堊白率3.0%;經多個隨機小區實收測產,折算稻穀畝產量為651.4kg。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提供的富硒葉面肥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在江西省贛南地區的天然富硒土壤(其硒含量大於0.40mg/kg)中自然種植蘿蔔得到富硒蘿蔔,而後將此富硒蘿蔔洗淨後整株粉碎、榨汁、過濾,收集濾液即為富硒蘿蔔提取液;
(2)向每100g富硒蘿蔔提取液中添加賴氨酸0.2g、絲氨酸0.1g、天冬氨酸0.3g、磷酸二氫鉀2g、大蒜素0.1g、藜蘆鹼0.15g、芸苔素內酯0.1g、木質素磺酸鈉0.1g和聚乙烯醇0.05g,混合均勻,配製成富硒葉面肥母液;
(3)將10L富硒葉面肥母液與100L水混合均勻,製成富硒葉面肥。
在小麥開花後的第3天向每畝小麥噴施上述富硒葉面肥,而後間隔8天再噴施2次;待小麥成熟收割後得到富硒小麥。經檢測,每公斤富硒小麥中含硒元素0.22mg。
實施例3
本實施例提供的富硒葉面肥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在江西省贛南地區的天然富硒土壤(其硒含量大於0.40mg/kg)中自然種植蘿蔔得到富硒蘿蔔,而後將此富硒蘿蔔洗淨後整株粉碎、榨汁、過濾,收集濾液即為富硒蘿蔔提取液;
(2)向每100g富硒蘿蔔提取液中添加賴氨酸0.3g、絲氨酸0.2g、天冬氨酸0.1g、磷酸二氫鉀1g、大蒜素0.15g、藜蘆鹼0.2g、復硝酚鈉0.15g、木質素磺酸鈉0.05g和聚乙烯醇0.1g,混合均勻,配製成富硒葉面肥母液;
(3)將6L富硒葉面肥母液與75L水混合均勻,製成富硒葉面肥。
在番茄開花後的第5天向每畝番茄噴施上述富硒葉面肥,而後間隔10天再噴施2次;待番茄成熟採摘後得到富硒番茄。經檢測,每公斤富硒番茄中含硒元素0.06mg。
實施例4
本實施例提供的富硒葉面肥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向硒含量不足0.05mg/kg的土壤施用綠維康牌硒肥以調整其硒含量大於0.40mg/kg,而後在此富硒土壤中自然種植蘿蔔得到富硒蘿蔔,將富硒蘿蔔洗淨後整株粉碎、榨汁、過濾,收集濾液即為富硒蘿蔔提取液;
(2)向每100g富硒蘿蔔提取液中添加賴氨酸0.01g、絲氨酸1g、天冬氨酸1g、磷酸二氫鉀2.5g、大蒜素0.5g、藜蘆鹼0.01g、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0.5g、木質素磺酸鈉0.15g和聚乙烯醇0.15g,混合均勻,配製成富硒葉面肥母液;
(3)將4L富硒葉面肥母液與100L水混合均勻,製成富硒葉面肥。
在白菜收穫前第20天向每畝白菜噴施上述富硒葉面肥,而後間隔9天再噴施1次;待白菜收割後得到富硒白菜。經檢測,每公斤富硒白菜中含硒元素0.08mg。
實施例5
本實施例提供的富硒葉面肥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向硒含量不足0.01mg/kg的土壤施用綠維康牌硒肥以調整其硒含量大於0.40mg/kg,而後在此富硒土壤中自然種植蘿蔔得到富硒蘿蔔,將富硒蘿蔔洗淨後整株粉碎、榨汁、過濾,收集濾液即為富硒蘿蔔提取液;
(2)向每100g富硒蘿蔔提取液中添加賴氨酸1g、絲氨酸2g、天冬氨酸0.01g、磷酸二氫鉀0.1g、大蒜素0.01g、藜蘆鹼0.5g、芸苔素內酯0.3g、十二烷基苯磺酸鈉0.5g,混合均勻,配製成富硒葉面肥母液;
(3)將8L富硒葉面肥母液與40L水混合均勻,製成富硒葉面肥。
在菠菜收穫前第10天向每畝菠菜噴施上述富硒葉面肥,而後間隔7天再噴施1次;待菠菜收割後得到富硒菠菜。經檢測,每公斤富硒菠菜中含硒元素0.07mg。
實施例6
本實施例提供的富硒葉面肥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在湖北省恩施地區的天然富硒土壤(其硒含量大於0.40mg/kg)中自然種植蘿蔔得到富硒蘿蔔,而後將此富硒蘿蔔洗淨後整株粉碎、榨汁、過濾,收集濾液即為富硒蘿蔔提取液;
(2)向每100g富硒蘿蔔提取液中添加賴氨酸2g、絲氨酸0.01g、天冬氨酸2g、磷酸二氫鉀3g、大蒜素1g、藜蘆鹼1g、復硝酚鈉0.01g、木質素磺酸鈉0.01g,混合均勻,配製成富硒葉面肥母液;
(3)將5L富硒葉面肥母液與100L水混合均勻,製成富硒葉面肥。
在茄子開花後的第5天向每畝茄子噴施上述富硒葉面肥,而後間隔8天再噴施1次;待茄子成熟採摘後得到富硒茄子。經檢測,每公斤富硒茄子中含硒元素0.07mg。
實施例7
本實施例提供的富硒葉面肥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在陝西省紫陽地區的天然富硒土壤(其硒含量大於0.40mg/kg)中自然種植蘿蔔得到富硒蘿蔔,而後將此富硒蘿蔔洗淨後整株粉碎、榨汁、過濾,收集濾液即為富硒蘿蔔提取液;
(2)向每100g富硒蘿蔔提取液中添加賴氨酸0.25g、絲氨酸0.12g、天冬氨酸0.13g、磷酸二氫鉀1.8g、大蒜素0.14g、藜蘆鹼0.13g、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0.17g、聚乙烯醇0.11g,混合均勻,配製成富硒葉面肥母液;
(3)將3L富硒葉面肥母液與90L水混合均勻,製成富硒葉面肥。
在玉米開花後的第4天向每畝玉米噴施上述富硒葉面肥,而後間隔10天再噴施2次;待玉米成熟採摘後得到富硒玉米。經檢測,每公斤富硒玉米中含硒元素0.27mg。
實施例8
本實施例提供的富硒葉面肥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在陝西省紫陽地區的天然富硒土壤(其硒含量大於0.40mg/kg)中自然種植蘿蔔得到富硒蘿蔔,而後將此富硒蘿蔔洗淨後整株粉碎、榨汁、過濾,收集濾液即為富硒蘿蔔提取液;
(2)向每100g富硒蘿蔔提取液中添加賴氨酸0.15g、絲氨酸0.23g、天冬氨酸0.16g、磷酸二氫鉀1.1g、大蒜素0.12g、藜蘆鹼0.14g、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0.18g、聚乙烯醇0.13g,混合均勻,配製成富硒葉面肥母液;
(3)將7L富硒葉面肥母液與100L水混合均勻,製成富硒葉面肥。
在苦瓜開花後的第3天向每畝苦瓜噴施上述富硒葉面肥,而後間隔7天再噴施2次;待苦瓜成熟採摘後得到富硒苦瓜。經檢測,每公斤富硒苦瓜中含硒元素0.09mg、鎘元素0.02mg、鉛元素0.03mg、可溶性糖13.4g、可溶性蛋白3.9g、維生素C 253mg;經測產,單個苦瓜重量為204.3g。
對比例1
本對比例提供的富硒葉面肥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照本發明實施例1的方法製備富硒蘿蔔提取液;
(2)向每100g富硒蘿蔔提取液中添加磷酸二氫鉀1.5g、大蒜素0.2g、藜蘆鹼0.1g、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0.2g、木質素磺酸鈉0.05g和聚乙烯醇0.05g,混合均勻,配製成富硒葉面肥母液;
(3)將2L富硒葉面肥母液與30L水混合均勻,製成富硒葉面肥。
在水稻開花後的第4天向每畝水稻噴施上述富硒葉面肥,而後間隔7天再噴施1次;待水稻成熟收割後得到富硒大米。經檢測,每公斤富硒大米中含硒元素0.17mg、鎘元素0.08mg、鉛元素0.07mg,稻米整精米率62.9%、堊白率3.4%;經測產,稻穀畝產量為612.6kg。
對比例2
本對比例提供的富硒葉面肥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照本發明實施例1的方法製備富硒蘿蔔提取液;
(2)向每100g富硒蘿蔔提取液中添加賴氨酸0.1g、絲氨酸0.3g、天冬氨酸0.2g、大蒜素0.2g、藜蘆鹼0.1g、木質素磺酸鈉0.05g和聚乙烯醇0.05g,混合均勻,配製成富硒葉面肥母液;
(3)將2L富硒葉面肥母液與30L水混合均勻,製成富硒葉面肥。
在水稻開花後的第4天向每畝水稻噴施上述富硒葉面肥,而後間隔7天再噴施1次;待水稻成熟收割後得到富硒大米。經檢測,每公斤富硒大米中含硒元素0.14mg、鎘元素0.08mg、鉛元素0.10mg,稻米整精米率60.8%、堊白率3.8%;經測產,稻穀畝產量為584.6kg。
對比例3
本對比例提供的富硒葉面肥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照本發明實施例1的方法製備富硒蘿蔔提取液;
(2)向每100g富硒蘿蔔提取液中添加賴氨酸0.1g、絲氨酸0.3g、天冬氨酸0.2g、磷酸二氫鉀1.5g、大蒜素0.2g、藜蘆鹼0.1g、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0.2g,混合均勻,配製成富硒葉面肥母液;
(3)將2L富硒葉面肥母液與30L水混合均勻,製成富硒葉面肥。
在水稻開花後的第4天向每畝水稻噴施上述富硒葉面肥,而後間隔7天再噴施1次;待水稻成熟收割後得到富硒大米。經檢測,每公斤富硒大米中含硒元素0.18mg、鎘元素0.09mg、鉛元素0.08mg,稻米整精米率61.5%、堊白率3.5%;經測產,稻穀畝產量為596.6kg。
對比例4
本對比例提供的富硒葉面肥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在江西省鄱陽湖地區的天然富硒土壤(其硒含量大於0.40mg/kg)中自然種植紫雲英得到富硒紫雲英,而後將此富硒紫雲英洗淨後整株粉碎、榨汁、過濾,收集濾液即為富硒紫雲英提取液;
(2)向每100g富硒紫雲英提取液中添加賴氨酸0.1g、絲氨酸0.3g、天冬氨酸0.2g、磷酸二氫鉀1.5g、大蒜素0.2g、藜蘆鹼0.1g、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0.2g、木質素磺酸鈉0.05g和聚乙烯醇0.05g,混合均勻,配製成富硒葉面肥母液;
(3)將2L富硒葉面肥母液與30L水混合均勻,製成富硒葉面肥。
在水稻開花後的第4天向每畝水稻噴施上述富硒葉面肥,而後間隔7天再噴施1次;待水稻成熟收割後得到富硒大米。當年收穫的富硒大米經江西省無公害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檢測,每公斤富硒大米中含硒元素0.54mg、鎘元素0.11mg、鉛元素0.10mg,稻米整精米率60.8%、堊白率4.0%;經多個隨機小區實收測產,折算稻穀畝產量為599.5kg。
對比例5
設置不噴施任何富硒葉面肥的水稻作為對照,經檢測,每公斤大米中含硒元素0.025mg、鎘元素0.14mg、鉛元素0.17mg,稻米整精米率58.1%、堊白率5.3%;經測產,稻穀畝產量為520.6kg。
對比例6
設置不噴施任何富硒葉面肥的苦瓜作為對照,經檢測,每公斤苦瓜中含硒元素0.008mg、鎘元素0.04mg、鉛元素0.07mg、可溶性糖11.6g、可溶性蛋白3.2g、維生素C 204mg;經測產,單個苦瓜重量為172.4g。
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並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於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裡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於本發明創造的保護範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