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燈的製作方法
2024-04-16 06:03:05 2
1.本發明涉及照明燈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射燈。
背景技術:
2.相關技術中,射燈光照角度調節通過搖擺的方式調節,但調節時容易出現搖擺的幅度較大,使用者難以精準地控制射燈的光照角度,一些相關技術中,射燈通過轉動的方式調節,例如,光源安裝在轉動座,轉動座相對底座轉動,但是,光源的中心線與底座的中心線形成夾角,並在轉動時一直保持夾角,無論怎麼轉動都不能實現與光線與底座的中心線重合,不能實現直射的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3.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提出射燈,所述射燈光照角度調節精度更高,且轉動調節中能夠實現光源組件的直射效果。
4.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射燈,包括:
5.底座;
6.轉動座,為中空結構,所述轉動座與所述底座轉動配合,且所述轉動座與所述底座的轉動配合面為斜面,所述轉動座的內壁設置有多個角度調節槽,多個所述角度調節槽繞穿設於所述斜面的中心線周向均勻布置;
7.連接座,連接所述底座和所述轉動座,所述連接座設置有角度調節塊,所述角度調節塊與所述角度調節槽彈性卡接;
8.光源組件,固定安裝於所述底座和所述轉動座的其中一個,所述光源組件的發光側朝向所述轉動座背離所述底座的一側,所述光源組件的中心線與穿設於所述斜面的中心線形成第一夾角且所述第一夾角的角度為0
°
~45
°
,穿設於所述斜面的中心線與豎直線形成第二夾角,所述第二夾角的角度等於第一夾角的角度。
9.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射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採用轉動的方式調節光照的角度,且轉動時存在斜面支撐和角度定位,光照角度調節精度更高;另外,底座和轉動座斜接配合時,第一夾角和第二夾角的角度相等,轉動調節中能夠實現光源組件的直射效果。
10.根據本發明所述的射燈,所述光源組件固定安裝於所述底座,所述光源組件的中心線與所述底座的中心線重合。
11.根據本發明所述的射燈,沿穿設於所述斜面中心線的周向,相鄰的所述角度調節槽之間的角度為2
°
~4
°
。
12.根據本發明所述的射燈,所述連接座與所述底座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座設置有卡接塊,所述卡接塊與所述轉動座轉動配合併與所述轉動座卡接。
13.根據本發明所述的射燈,所述光源組件固定安裝於所述轉動座,所述底座設置有阻擋塊,所述阻擋塊用於限制所述轉動座轉動。
14.根據本發明所述的射燈,所述連接座與所述轉動座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座設置有
環形部,所述環形部插接於所述底座並與所述底座轉動配合。
15.根據本發明所述的射燈,所述連接座設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沿所述環形部的徑向延伸,所述阻擋塊位於所述限位部的轉動路徑上。
16.根據本發明所述的射燈,所述底座內設置有驅動器,所述驅動器與所述光源組件電性連接。
17.根據本發明所述的射燈,所述底座和所述轉動座均為圓柱狀。
18.根據本發明所述的射燈,所述轉動座還套設有外環,所述外環的內壁設置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設置有卡環,所述卡環用於支撐所述轉動座。
19.本發明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明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20.本發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21.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射燈的第一截面結構示意圖;
22.圖2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射燈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23.圖3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射燈的第二截面結構示意圖;
24.圖4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射燈的第一爆炸圖;
25.圖5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射燈的第二爆炸圖;
26.圖6為圖1示出的a的放大圖;
27.圖7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射燈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28.圖8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射燈的爆炸圖;
29.圖9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射燈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30.附圖標號說明:
31.第一底座100;第一端面101;
32.第一轉動座200;第二端面201;角度調節槽210;
33.第一光源組件300;
34.第一連接座400;卡接塊410;角度調節塊420;
35.第二底座510;阻擋塊511;第二轉動座520;第二過線孔521;第二光源組件530;第二連接座540;環形部541;限位部542;第一過線孔543;驅動器550;
36.外環600;安裝槽601;卡環610。
具體實施方式
37.下面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於解釋本發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38.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後、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
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39.在本發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義是一個或者多個,多個的含義是兩個以上,大於、小於、超過等理解為不包括本數,以上、以下、以內等理解為包括本數。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隻是用於區分技術特徵為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徵的數量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徵的先後關係。
40.本發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設置、安裝、連接等詞語應做廣義理解,所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結合技術方案的具體內容合理確定上述詞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41.本發明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意性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於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42.如圖1至圖5、圖7至圖9所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射燈,包括底座、轉動座、連接座和光源組件,其中,轉動座與底座轉動配合,且轉動座與底座的轉動配合面為斜面,連接座用於連接底座和轉動座,光源組件的中心線與穿設於斜面的中心線形成第一夾角且第一夾角的角度為0
°
~45
°
,穿設於斜面的中心線與豎直線形成第二夾角,第二夾角的角度等於第一夾角的角度。具體地,光源組件固定安裝於底座和轉動座的其中一個,轉動座為中空結構,光源組件的發光側朝向轉動座背離底座的一側。由於轉動座和底座的轉動配合面為斜面,且光源組件的中心線與穿設於斜面的中心線形成夾角,當轉動座和底座相對轉動時,光源組件的照射角度隨之進行調整。另外,轉動座和底座之間採用轉動斜接配合來調整光源組件的光照角度時存在支撐,使得光照角度調整更容易控制,且第一夾角和第二夾角的角度相等,轉動調節中能夠實現光源組件的直射效果,整體結構簡單緊湊。
43.需要說明的是,圖1至圖6為暗裝式射燈示意圖,圖7至圖9為明裝式射燈示意圖。底座的結構可參考第一底座100和第二底座510的結構,轉動座的結構可參考第一轉動座200和第二轉動座520的結構,連接座的結構可參考第一連接座400和第二連接座540的結構,光源組件的結構可參考第一光源組件300和第二光源組件530的結構。
44.一些實施例中,參照圖3至圖5,底座和轉動座之間直接通過斜面抵接實現轉動,具體地,第一底座100具有第一端面101,第一轉動座200朝向第一端面101的一側具有第二端面201,第一端面101和第二端面201均傾斜布置,且第一端面101和第二端面201抵接,具有避免從轉動座和底座之間漏光的現象。
45.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參照圖1至圖3,底座為第一底座100,轉動座為第一轉動座200,光源組件為第一光源組件300,連接座為第一連接座400。第一光源組件300固定安裝於第一底座100,第一光源組件300的中心線與第一底座100的中心線重合,第一夾角的最大值為20
°
。當第一底座100的中心線和第一轉動座200的中心線重合時,第一光源組件300的光線實現直射。
46.進一步地,再參照圖4和圖5,第一轉動座200的內壁設置有多個角度調節槽210,多個角度調節槽210繞穿設於斜面的中心線的周向均勻布置,第一連接座400設置有角度調節塊420,角度調節塊420與角度調節槽210彈性卡接,轉動調整光線時存在角度定位。除了第
一端面101和第二端面201之間的支撐以對光照的各個角度進行穩固,角度調節塊420通過量化的方式控制光照調節的角度,且能夠進一步對調整後的角度進行固定,避免打滑而改變調節好的光照角度。例如,角度調節塊420有180個,光照角度的調整精度為2
°
,即相鄰的角度調節槽210之間的角度為2
°
,或者,角度調節塊420有90個,光照角度的調整精度為4
°
。容易理解的是,角度調節塊420越多,光照角度越精細。
47.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3至圖5所示,第一連接座400與第一底座100固定連接,第一連接座400設置有卡接塊410,卡接塊410與第一轉動座200轉動配合併與第一轉動座200卡接,從而,第一連接座400與第一轉動座200的裝配更為方便。一些實施例中,角度調節塊420設置於卡接塊410,卡接塊410與角度調節塊420均能發生彈性變形,結構更為簡單。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光源組件300固定安裝於第一底座100時,第一連接座400設置為中空結構以供第一光源組件300發出的光通過,實現光線的朝外照射。
48.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7至圖9所示,底座為第二底座510,轉動座為第二轉動座520,光源組件為第二光源組件530,連接座為第二連接座540,第二光源組件530固定安裝於第二轉動座520,第一夾角的最大值為45
°
。穿設於斜面的中心線與豎直線形成第二夾角,第二夾角的角度等於第一夾角的角度,能夠滿足當第二底座510和第二轉動座520的中心線重合時,第二光源組件530的中心線、第二底座510的中心線和第二轉動座520的中心線均重合,此時,光照角度與豎直線重合,適用於需要直射應用的場合。容易理解的是,當第二轉動座520與第二底座510的轉動配合面的傾斜角度越大,第二轉動座520和第二底座510相對轉動時光照角度調節更大。實際使用中,暗裝式射燈的安裝高度較高,第一夾角的最大角度為20
°
即可滿足使用需求,明裝式射燈的安裝高度一般較暗裝式射燈低,第一夾角的最大角度為45
°
可滿足一般的應用場景。
49.考慮到安裝於第二轉動座520的第二光源組件530能夠相對第二底座510不停地轉動,存在過度不停地轉動而出現繞線的現象,嚴重時甚至拉斷電線。一些實施例中,參照圖7和圖9,第二底座510設置有阻擋塊511,阻擋塊511用於限制第二轉動座520轉動。具體地,第二底座510和第二轉動座520之間通過第二連接座540連接,第二連接座540分別與第二底座510和第二轉動座520通過軸孔配合,且軸孔配合對應的中心線對應第二轉動座520的轉動軸線。除了在第二底座510和第二轉動座520內部設置結構以限制第二底座510和第二轉動座520在轉動時發生的偏移,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底座510和第二轉動座520均為圓柱狀,第二底座510和第二轉動座520外套設有外殼(圖中未示出),外殼用於限制第二底座510和第二轉動座520之間發生的偏移。
50.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參照圖7和圖8,第二連接座540與第二轉動座520固定連接,第二連接座540與第二底座510插接配合。通過與第二連接座540固定,第二轉動座520相對第二底座510轉動,使用中,第二底座510作為安裝的部件,用於將射燈進行固定。並且第二連接座540與第二底座510通過插接配合,定位更為準確。具體地,第二連接座540設置有環形部541,環形部541插接於底座中部的通孔,有效避免第二連接座540相對第二底座510轉動時,第二連接座540出現的沿環形部541的徑向發生偏移的現象,進而,第二底座510和第二轉動座520的轉動更為穩定。並且,第二連接座540的中部設置有第一過線孔543,第二轉動座520設置有第二過線孔521,第二光源組件530的電線依次穿設於第二過線孔521和第一過線孔543。例如,一些實施例中,射燈的驅動器550內置,驅動器550設置於第二底座
510內,通過依次穿設於第一過線孔543和第二過線孔521的電線,驅動器550與第二光源組件530電性連接。
51.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參照圖8,第二連接座540設置有限位部542,限位部542沿環形部541的徑向延伸,阻擋塊511位於限位部542的轉動路徑上,結構簡單,阻擋塊511通過限位部542有效阻擋第二連接座540的轉動。具體地,阻擋塊511與第二底座510一體製成,簡化連接結構,無需獨立對阻擋塊511進行安裝,且由於第二底座510與第二連接座540之間存在軸孔配合,與第二底座510一體成型的阻擋塊511的位置能夠準確,能夠更好地與限位部542配合。例如,阻擋塊511有一個,當第二連接座540沿順時針轉動至最大時,限位部542抵接於阻擋塊511的沿第二連接座540周向的一個側壁;當第二連接座540沿逆時針轉動至最大時,限位部542抵接於阻擋塊511沿第二連接座540周向的另一個側壁。容易理解的是,當阻擋塊511有兩個,且兩個阻擋塊511沿第二連接座540的周向間隔布置,此時,限位部542在兩個阻擋塊511之間運動。
52.需要說明的是,轉動座與底座的轉動配合面為斜面。狹義地理解為均傾斜布置的第一端面101與第二端面201之間的抵接配合。廣義地理解為轉動座和底座配合的斜接區域,如角度調節塊420與角度調節槽210的轉動配合區域呈傾斜設置,或者,卡接塊410與第一轉動座200的轉動配合區域呈傾斜設置,或者,環形部541與第二底座510的轉動配合區域呈傾斜布置。應用中,可直接採用角度調節塊420和角度調節槽210在傾斜的轉動配合區域實現轉動調節光線的功能;也可直接採用卡接塊410與第一轉動座200在傾斜的轉動配合區域實現轉動調節光線的功能;還可以直接採用環形部541與第二底座510在傾斜的配合區域實現轉動調節光線的功能;而不採用第一端面101與第二端面201抵接。
53.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底座與轉動座均為圓柱狀,可選地,底座的外徑和轉動座的外徑相等,外觀性更好,具體地,再參照圖1和圖2,當第一端面101的高點與第二端面201的高點對應時,第一底座100和第一轉動座200組成直徑一致的圓柱狀整體,便於收納和運輸。一些實施例中,再參照圖7,第二底座510的外徑沿第二底座510的中心線方向向下逐漸減小,第二轉動座520的外徑沿第二轉動座520的中心線方向向上逐漸減小。第二底座510和第二轉動座520的斜接處的接觸面對應的外徑最小。
54.考慮到明裝式射燈無需在轉動座安裝外環,暗裝式射燈需要在轉動座安裝外環,其中,外環用於將射燈固定,如通過外環將射燈固定在天花上。而外環與轉動座之間採用螺釘固定,需要在轉動座開設用於與外環連接的螺釘安裝孔,但是,不裝配外環時,轉動座的螺釘安裝孔外露,美觀性差,影響使用體驗。在本發明的進一步實施例中,參照圖1和圖6,外環600套設於第一轉動座200,外環600的內壁設置有安裝槽601,安裝槽601設置有卡環610,卡環610用於支撐第一轉動座200。安裝後,卡環610的上端面與第一轉動座200的下端面抵接,以支撐第一轉動座200。使用卡環610實現外環600和轉動座之間的連接,連接和拆卸更為方便,且無需在轉動座上專門開設用於與外環600固定的安裝孔,射燈無外環600使用時更為美觀,提高使用者的使用體驗。
55.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不限於上述實施例,在所屬技術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範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