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物再利用生產高塔複合肥的生產環境通風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4-04-09 20:08:05

本實用新型屬於高塔複合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廢物再利用生產高塔複合肥的生產環境通風系統。
背景技術:
高塔複合肥設備是我國複合肥生產設備中工藝與技術都相對領先的一種常用設備,其工藝路線通常為:將計量好的尿素、磷酸一銨、鉀肥等原料在熔融狀態下進行混合後造粒,生成的複合肥顆粒在塔內自由下落至塔底,然後出塔。由於複合肥顆粒內部含有的水分,在下落過程中會出現乾燥不完全,進而導致複合肥顆粒粘接在塔底或在與塔底的撞擊中變形,不利於收集和烘乾,甚至影響產品質量。同時,向塔內通入的自然風與複合肥顆粒進行熱交換後變成熱風排出,但排出的空氣中含有氨氣、氮氧化物等有毒害的物質,會對大氣造成汙染。此外,為了保證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要儘量減少工作人員與生產高塔複合肥的環境接觸,但如果設備發生故障,如噴頭孔眼堵塞等問題,就有可能要等大量不合格產品生產出來後才能發現,為生產廠家的經濟效益帶來極大損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自動調節通風、監測設備運轉的廢物再利用生產高塔複合肥的生產環境通風系統。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廢物再利用生產高塔複合肥的生產環境通風系統,包括通風單元、控制單元、監測單元、尾氣淨化單元和警示單元,所述通風單元包括通風管道、空氣壓縮機、進氣管和旁路管,所述旁路管上設有除溼器,所述進氣管上設置控制閥,所述控制閥設置在進氣管與旁路管連接的兩個接口之間。所述通風管道包括多個環形管道和連接管道,所述環形管道上均勻設置多個通風孔,環形管道的外徑略小於複合肥造粒塔的內徑,所述連接管道分別與多個環形管道固接。
所述控制單元包括數據輸入模塊、命令輸出模塊、分析處理模塊和存儲模塊,所述命令輸出模塊分別與控制閥、除溼器、尾氣淨化單元和警示單元無線連接。所述監測單元包括溫度傳感器、溼度傳感器和粉塵儀,所述溫度傳感器、溼度傳感器和粉塵儀均設置在複合肥造粒塔內側壁上,並與數據輸入模塊無線連接;所述尾氣淨化單元包括淨化室和出氣管,所述淨化室內設置引風機、鉑絲網和加熱器,所述引風機與外界連通,所述鉑絲網形狀與淨化室相匹配,所述加熱器與命令輸出模塊無線連接;所述警示單元包括警示燈和聲音報警器。
優選的:所述的通風管道中靠近底部的環形管道上的通風孔數量多於靠近頂部的環形管道上的通風孔數量。
優選的:所述的連接管道與複合肥造粒塔內壁之間設置固定件。
優選的:所述的鉑絲網設置多層。
優選的:所述的監測單元設置在複合肥造粒塔內側壁上部靠近出氣管的位置。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自動化程度高,能夠根據複合肥造粒塔內的環境自動調節通風效果,並監測設備的正常運轉情況,能夠低成本消除生產過程中的毒害物質,有利於提高複合肥的產品質量。具體來說,本實用新型設置有監測單元,能夠監測複合肥造粒塔內的溫溼度情況和粉塵密度,一旦發現其溼度過高,控制單元會輸出命令打開除溼器,通入乾燥的空氣,避免複合肥顆粒因乾燥不徹底而粘在塔底或者變形。如果塔內溫度偏低,控制單元則輸出命令打開加熱器,升高淨化室內溫度,使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毒害物質氨氣和氮氧化物在鉑絲網的催化作用下反應生產無害的氮氣和水,然後在引風機的作用下排出塔外。粉塵儀能夠監測粉塵密度,一旦其相關數據出現異常,例如突然大幅度增高,那麼有可能是噴頭孔眼堵塞等設備故障問題,控制單元命令警示單元發出警報,提醒工作人員及時停止機器運轉進行檢修,可有效降低設備故障帶來的損失。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系統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的廢物再利用生產高塔複合肥的生產環境通風系統,包括通風單元、控制單元、監測單元、尾氣淨化單元和警示單元,所述監測單元能夠對複合肥造粒塔內的環境進行監控,通過控制單元調節通風系統,能夠有效保證生產出的複合肥顆粒質量。所述通風單元包括通風管道、空氣壓縮機1、進氣管2和旁路管3,所述旁路管3上設有除溼器4,所述進氣管2上設置控制閥5,所述控制閥5設置在進氣管2與旁路管3連接的兩個接口之間。
如圖1所示,控制閥5與除溼器4構成並聯結構,當爐內溼度適宜時,控制閥5打開,空氣直接從進氣管2進入率內;當爐內溼度過大,影響複合肥顆粒乾燥時,控制閥5關閉,空氣經過旁路管3上的除溼器4處理後再進入爐內,能夠有效降低爐內溼度,使複合肥顆粒完整、不變形。所述通風管道包括多個環形管道6和連接管道7,所述環形管道6上均勻設置多個通風孔8,環形管道6的外徑略小於複合肥造粒塔的內徑,所述連接管道7分別與多個環形管道6固接。空氣從進氣管2進入通風管道中,然後沿連接管道7依次進入各個環形管道6,再從環形管道6上的通風孔8進入爐內。
為了保證通入的空氣得到充分的利用,更好的是,所述的通風管道中靠近底部的環形管道6上的通風孔8數量多於靠近頂部的環形管道6上的通風孔8數量。這裡的底部和頂部分別對應圖1中通風管道的下方和上方,這樣大量的空氣從下方的環形管道6進入塔內,向上流動,與複合肥顆粒進行充分熱交換,相對少量的空氣直接從上方的環形管道6進入塔內,使複合肥顆粒能夠更好地冷卻、乾燥。同時,為了保證通風管道在塔內的穩定性,所述的連接管道7與複合肥造粒塔內壁之間設置固定件15。這裡的固定件15有多種實現方式,例如固定件15是一根金屬杆,固定件15的兩端分別與爐內壁和連接管道7固接,起到穩定作用,或者固定件15是一個連接杆上設置套環,套環的內徑與連接管道7的外徑相同,使套環正好將連接管道7套入,連接杆固定在爐內壁上。
如圖2所示,所述控制單元包括數據輸入模塊、命令輸出模塊、分析處理模塊和存儲模塊,存儲模塊中儲存有爐內正常狀態的相關數據和較優參數,協助分析處理模塊對數據進行分析。所述命令輸出模塊分別與控制閥、除溼器、尾氣淨化單元和警示單元無線連接,這樣控制單元可以通過將控制閥5和除溼器4打開或關閉,調節爐內溼度。所述監測單元包括溫度傳感器12、溼度傳感器13和粉塵儀14,所述溫度傳感器12、溼度傳感器13和粉塵儀14均設置在複合肥造粒塔內側壁上,並與數據輸入模塊無線連接。監測單元將檢測到的數據傳輸至數據輸入模塊,控制單元的分析處理模塊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得到爐內環境是否需要調整的結論,然後由命令輸出模塊發出指令。進一步的,所述的監測單元設置在複合肥造粒塔內側壁上部靠近出氣管的位置,這樣能夠檢測到更準確的數據,使本實用新型保持更好的通風效果。
為減少毒害氣體的排放,所述尾氣淨化單元包括淨化室和出氣管,所述淨化室內設置引風機9、鉑絲網10和加熱器11,所述引風機9與外界連通,所述鉑絲網10形狀與淨化室相匹配。這裡的相匹配是指鉑絲網10的形狀與淨化室相同,鉑絲網10的邊緣正好可以固定在淨化室的內側壁上,使進入淨化室的空氣都能通過鉑絲網10後再排出。所述加熱器11與命令輸出模塊無線連接,這樣當監測單元檢測到即將排出的空氣溫度偏低時,控制單元通過命令輸出模塊啟動加熱器11,使排出空氣中的氨氣和氮氧化物能夠在鉑絲網10的催化作用下充分反應,生成無害的氮氣和水並在引風機9的作用下排出。為了使反應更加充分,所述的鉑絲網10設置多層,在淨化室空間允許的條件下,鉑絲網10設置兩層、三層或者四層都是可以的,以確保排放氣體中的氨氣和氮氧化物反應完全。所述警示單元包括警示燈和聲音報警器,一旦爐內的粉塵密度出現異常,警示等閃爍、聲音報警器發出警報提醒工作人員檢查設備是否出現故障。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通過監測單元將爐內環境傳輸至控制單元,分析處理模塊結合存儲模塊中的相關數據對其進行分析,如果需要降低溼度,則將控制閥5關閉,開啟除溼器4,使空氣降低溼度後再進入爐內,以達到自動調節通風效果的目的,待爐內溼度適宜後再關閉除溼器4,開啟控制閥5。如果溫度不夠,則開啟加熱器11催化毒害氣體反應;如果粉塵密度異常,則通過警示單元提醒工作人員及時檢修,減少設備故障帶來的損失。